Workflow
债券策略周报20250907:怎么判断后续债市的买点-20250907
民生证券· 2025-09-07 14:47
核心观点 - 当前债市处于偏弱行情,建议投资者在利率超跌时关注反弹机会,而非采用每调买机策略[1][6] - 预计10年国债活跃券波动空间在1.7%-1.8%之间,若利率下行至1.75%以下则性价比降低[2][7] - 建议采用哑铃型组合结构,关注1年存单和短信用资质下沉+长端赔率高的活跃券[8][37] 债市策略总结 - 子弹型组合持仓可能面临负债端不稳定问题,而交易策略的容错空间较小,建议降低交易频率并增加交易赔率[1][6] - 判断买点需关注利率是否超跌和短期下行赔率,在情绪较弱时小幅上行的反弹机会胜率较低[1][6] - 债市超跌后关注反弹机会的胜率会明显提高,因货币政策收敛和经济超预期增长等熊市因素未出现[1][6] 市场超跌判断指标 - 国债期货多空比处于偏高水平,表明做空力量不强,价格未超跌[2][7] - 基金持有10年国债的平均成本在1.8%左右(考虑增值税),目前仅出现小幅浮亏[2][7] - 机构持仓盈亏情况显示市场利率相对不算高,建议等待利率进一步调整后再关注反弹机会[2][7] 收益率曲线与组合构建 - 资金维持宽松状态且央行买债预期升温,短端品种相对抗跌,收益率曲线可能呈现小幅"熊陡"形态[7][37] - 建议持仓久期保持在稍低水平,利率调整至高位时可关注30年国债拉久期机会[8][37] - 虽然曲线陡峭时应选择子弹型组合,但哑铃型组合在动态投资中可能更优[8][37] 个券选择思路 - 长端利率债重点关注25T6,10年位置可适当关注250215[2][12] - 中短端利率债关注240208和250203,浮息债重点关注25农发清发09和250214[2][12] - 信用债可关注票息价值,但应减少对中长信用的关注,因9月底至四季度资金波动可能加大[3][12] 国债期货表现 - 过去一周TF和T合约表现相对现券稍好[3][13] - TL主力合约的IRR相对不高,TL合约更便宜一些[3][13] - 在增值税影响下,T远月合约依然相对偏贵[3][13] 债市行情回顾 - 过去一周债市冲高回落,利率整体略微下行,中短端表现稍好[14] - 资金维持宽松,市场预期央行买债,利率从高点修复下行[14] - 权益市场下跌对债市提振有限,权益反弹时债市继续走弱[14] 机构持债成本 - 基金持有10年国债的成本在1.80%左右,保险成本在1.75%左右(考虑增值税)[17] - 多数机构短期持仓10年国债处于小幅亏损状态[17] 利率预测模型 - DNS模型认为利率运行偏震荡,预测未来一个月10年国债利率可能在1.81%左右[22] - 模型对月度变化方向预测的准确度在65%-70%之间[22] - 模型认为中短端国债和中端国开表现会更好[22] 大类资产比较 - 债券估值相对不贵,但赚钱效应不强,权益和商品有较好的赚钱效应[27] - 沪深300市盈率倒数-10年国债利率为5.33,处于过去五年36%的分位点[27] - 沪深300股息率/10年国债利率为1.43,处于过去五年80%的分位点,股市估值相对债市稍贵[27]
开始布局高端制造
东方证券· 2025-09-07 14:47
核心观点 - 指数短期调整但震荡上行趋势不变 上证指数周线四连阳后小幅回调1.18% [3][14] - 科技板块内部结构切换 建议布局高端制造领域 电力设备周涨7.4% 有色金属涨2.1% [4][15] - 固态电池产业2025-2027年将实现中试向量产突破 机器人行业政策与新品将密集落地 [5][16] - 人工智能需聚焦ASIC/TPU产业链 Meta计划至2028年支出6000亿美元 国产算力长期趋势明确 [6][7][17][18] 指数走势判断 - 上证指数周线四连阳后出现1.18%的技术性调整 符合"徐徐上行"节奏预期 [3][14] - 维持指数震荡上行核心观点 强调需把握操作节奏避免追涨风险 [3][14] 行业配置策略 - 电力设备板块周度领涨7.4% 综合板块涨5.4% 有色金属板块涨2.1% [4][15] - 通信等科技板块经历加速上涨后出现波动 调整后仍具向上修复动力 [4][15] - 建议关注科技内部切换机会 重点布局高端装备制造领域 [4][15] 主题投资方向 - 科技主线确定性不变 结构开始向高端制造延伸 [5][16] - 固态电池产业迎三重驱动:技术路线收敛/政策驱动/场景应用 市场共识加速形成 [5][16] - 机器人行业处于布局期 重点关注:份额确定性企业/灵巧手等技术壁垒公司/轻量化材料与散热方案供应商 [5][16] - ASIC/TPU产业链受国际巨头催化:谷歌TPU发展良好/博通业绩超预期 [6][17] - 国产算力与先进制程短期情绪降温 但产业进展加速趋势未变 [7][18] 产业趋势数据 - Meta计划2028年前支出6000亿美元投入相关领域 [6][17] - 全固态电池产业化窗口期为2025-2027年 [5][16]
量化择时周报:情绪指标维持震荡,关注短期分项变化-20250907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9-07 14:43
核心观点 - 市场情绪指标数值为3.2,处于高位震荡状态,较上周五的2.9小幅上涨,但部分分项指标开始回落,短期观点偏中性[2][8] - 价量一致性得分快速下跌,行业交易波动率继续回落,资金活跃度和参与度出现降温,市场成交活跃度略有下降[2][10] - 全A成交额较上周大幅下降,周五日成交额为周内最低的23483.59亿人民币,日成交量为1460.90亿股[2][14] - PCR结合VIX指标由正转负,对冲需求下降,波动率压制下潜在风险累积,短期或暗含回调压力[2][10][26] - 行业拥挤度显示综合、电力设备板块资金拥挤度高且涨幅高,计算机、电子板块资金拥挤度高但涨幅偏低,国防军工、钢铁、建筑材料等低拥挤度板块可能迎来配置机会[2][39] - 均线排列模型显示电力设备、公用事业、美容护理、食品饮料等行业短期趋势得分上升趋势靠前,电力设备短期得分继续上升至100[2][31] - 当前模型维持提示大盘风格占优信号,且5日RSI相对20日进一步下降,信号提示强烈,成长风格占优但信号提示强度降低[2][43][45] 情绪模型观点 - 市场情绪结构指标采用行业间交易波动率、行业交易拥挤度、价量一致性、科创50成交占比、行业涨跌趋势性、RSI、主力买入力量、PCR结合VIX、融资余额占比等细分指标构建,指标分数等权求和后的20日均线作为情绪结构指标,近5年A股市场情绪波动较大,2024年10月市场情绪得分突破2[7] - 截至9月5日,市场情绪指标数值为3.2,较上周五的2.9小幅上涨,周内呈现震荡趋势,部分分项指标开始回落[8] - 价量一致性快速下跌,市场价量匹配程度出现回落,资金的活跃度和参与度出现降温,但周五有小幅反弹[10][11] - 科创50相对万得全A成交占比保持快速上升趋势,市场风险偏好出现明显上升[10][16] - 行业间交易波动率继续向下回落,资金切换活跃度下降,资金流动放慢,短期情绪出现波动[10][20] - 行业涨跌趋势周内快速下降,当前信号仍位于布林带之间,资金观点分歧进一步上升[10][21] - 融资融券占比回升至布林带区间内,市场杠杆资金情绪有所修复[10][25] - PCR方向指标由正转负,PCR指标继续保持下降趋势,对冲需求下降,VIX指标下穿20日均线,隐含波动率回落至低位[10][26] 其他择时模型观点 - 均线排列模型通过对N条均线的高低进行打分,短均线在长均线之上计1分,否则计0分,将所有组合得分值标准化后求平均得到趋势得分[31] - 截至2025/9/7,电力设备、公用事业、美容护理、食品饮料等行业短期趋势得分上升趋势靠前,电力设备、综合、有色金属是短期趋势最强的行业,电力设备短期得分继续上升至100[2][31] - 行业拥挤度通过行业指数的成交额与换手率按照过去20日均值与波动率进行标准化,得到行业的交易热度指标,最终定义为行业热度指标滚动60日的百分比排名[36] - 截至2025年9月7日,周平均拥挤度最高的行业分别为商贸零售、综合、电子、通信、有色金属,拥挤度最低的行业分别为医药生物、国防军工、美容护理、纺织服饰、基础化工[38] - 相对强弱指标(RSI)计算方式为N日内的RSI = 100 - 100 / (1 + Gain / Loss),当20日RSI>60日RSI,则比值的分子端风格占优[43] - 当前模型维持提示大盘风格占优信号,且5日RSI相对20日进一步下降,信号提示强烈,RSI模型提示成长风格占优信号,但短期内5日RSI相对20日RSI大幅下滑,信号提示强度降低[2][43][45]
供需结构持续优化,继续看好固态电池等核心方向
华鑫证券· 2025-09-07 14:32
核心观点 - 新能源汽车行业供需结构持续优化 产业链价格处于底部 价格易涨难跌 需求端韧性强劲 调整带来布局良机 产业链核心公司估值处于历史较低水平 看好产业链优质公司[3] - 政策持续呵护 供给端部分企业开始收缩资本开支 供需结构在边际优化 2025年产业链价格触底修复[4] - 继续优选有望贡献超额收益方向 看好机器人阿尔法品种 固态电池 电池材料α品种 液冷等方向 维持新能源汽车行业"推荐"评级[4] 行情跟踪 - 本周申万电力设备行业指数涨跌幅为+7.39% 在全市场31个申万行业中处于第1名 跑赢沪深300指数8.20个百分点[14] - 2025年初至今 电力设备涨跌幅为+27.36% 在全市场31个申万行业中处于第7位 同期沪深300指数涨跌幅为+13.35% 电力设备跑赢沪深300指数14.01个百分点[18] - 截止2025年9月5日 新能源汽车指数 锂电池指数 储能指数 充电桩指数 电气设备指数 燃料电池指数涨跌幅分别为+33.57% +42.42% +45.92% +28.07% +23.17% +27.63%[22] - 本周锂电池指数成分股中 天宏锂电 先导智能 杭可科技 亿纬锂能 天际股份表现靠前 分别上涨78.8% 51.5% 49.7% 36.4% 30.2%[26] 锂电产业链价格 - 本周碳酸锂99.5%电碳报价7.47万元/吨 较上周下跌6.2% 氢氧化锂56.5%报价7.55万元/吨 较上周下跌1.7%[31] - 长江有色钴报价27.1万元/吨 较上周上涨1.5% 年初至今上涨59.4%[31] - 磷酸铁锂正极报价3.43万元/吨 保持稳定 磷酸铁报价1.07万元/吨 与上周持平[31] - 三元前驱体523 622 111分别报价7.9 8.05 8.25万元/吨 较上周分别上涨1.3% 0.9% 1.5%[31] - 湿法基膜(9μ 国产)报价0.70元/平方米 价格较上周上涨1.8% 六氟磷酸锂报价5.65万元/吨 价格较上周上涨1.3%[37] 产销数据 - 2025年7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4.3万辆和126.2万辆 同比分别增长26.3%和27.4% 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8.7%[48] - 2025年1-7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23.2万辆和822万辆 同比分别增长39.2%和38.5% 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5%[48] - 车企公布2025年8月销量数据 比亚迪8月销量37.4万台同比增长0% 小鹏8月交付3.77万台同比增长169% 蔚来8月交付3.13万台同比增长55%[49] - 2025年7月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销量为127.2GWh 环比下降3.2% 同比增长47.8% 其中动力电池销量为91.1GWh 占总销量71.6%[62] 行业动态 - 2025年1-7月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达590.7GWh 同比增长35.3% 中国企业表现亮眼 比亚迪 国轩高科 亿纬锂能 蜂巢能源实现正增长[64] - 蜂巢能源2025年1-7月装车量同比增长97.1% 增幅最高[65] - 沃尔沃汽车2025年8月全球销量同比下降9%至48,029辆 电气化车型销量同比下降17% 占当月全球总销量的43%[65] - 丰田汽车宣布在捷克工厂投资6.8亿欧元建设新电池组装设施[66] 投资策略 - 主材方向推荐亿纬锂能 宁德时代 天际股份等[4] - 新方向推荐机器人(浙江荣泰) 液冷散热(强瑞技术 申菱环境 飞荣达 捷邦科技) 固态电池(豪鹏科技 纳科诺尔 利元亨 先导智能)[4] - 重点关注公司包括豪鹏科技(002759.SZ) 先导智能(300450.SZ) 宁德时代(300750.SZ) 亿纬锂能(300014.SZ)等[7][8]
华福证券:峰回路转时
华福证券· 2025-09-07 14:23
核心观点 - 市场短期震荡调整但维持"慢牛"格局 全A指数下跌1.37% 创业板指和微盘股领涨 有色金属和电力设备表现突出[2][10][14] - 市场情绪降温且行业轮动强度下降 但流动性充裕支撑资金在成长板块内部扩散和大盘蓝筹外部轮动[3][14][47] - 重点推荐锂电、黄金及TMT内部扩散方向 锂电板块受储能景气、固态电池突破和政策反内卷三重支撑 黄金受益弱美元环境[4][14][46] 市场表现 - 主要指数表现分化 创业板指和微盘股领涨 中证1000和科创50收跌 申万行业中电力设备、综合、有色金属涨幅居前 非银金融、计算机、国防军工领跌[2][10] - 市场日均成交额达2.6万亿元 显示资金仍在积极寻找高景气和性价比方向[14] 市场观察 - 股债收益差上升至0.8% 小于+1标准差 估值分化系数环比下降16.3%[20] - 市场情绪指数环比下降14.3%至70.5 行业轮动强度MA5下降至39 低于40预警值[22] - 主题热度集中在动力电池、光伏逆变器和锂电电解液 近5日涨幅分别为14.7%、13.4%、11.8%[22][27] - 市场成交额占前高比例环比下降12.7%至87.3% 换手率上升行业占比23%[28] - 电力设备、综合和社会服务多头个股占比居前 汽车、电子和机械设备行业内部存在个股α机会[28] 资金流向 - 陆股通日平均成交金额较上周下降398.65亿元 成交笔数下降95.67万笔[33] - 陆股通成交额前三为宁德时代、中际旭创和新易盛 近5日涨幅分别为6.2%、14.7%和-2.0%[33] - 杠杆资金净流入205.7亿元 主要流入电力设备、非银金融和有色金属[33] - 主要指数ETF变动-147.3亿份 中证1000、国证2000和中证500更受青睐[33] - 新成立偏股型基金份额日均57.7亿份 同比上升683.4% 较上周下降113.8%[33] 行业热点 - 华为发布三折叠手机Mate XTs非凡大师 以45%市场份额登顶全球可折叠手机市场 建议关注折叠屏产业链[41] - 特斯拉发布"宏图计划4.0" 战略重心转向人工智能和机器人 未来80%价值将来自Optimus人形机器人[42] - 苹果与谷歌合作评估Gemini AI模型 可能升级Siri 建议关注苹果产业链投资机会[43] 行业配置 - 锂电板块受三重支撑:1)海外储能需求爆发出现"客户加价也排不了单"情况 2)固态电池技术突破 3)政策引导有序布局反内卷[4][14][46] - 黄金板块受益于弱美元环境 8月美国非农就业仅2.2万人远低于预期 失业率4.3%创近四年新高 支撑金价走强[4][14][46] - 建议关注TMT内部低位挖掘机会 从海外算力扩散至国产算力 从PCB、CPO扩散至电源服务器和液冷等方向[4][47]
“重估牛”系列之港股资金面:9月W1港股资金:南向流入互联网,外资加码医药
长江证券· 2025-09-07 14:11
核心观点 - 2025年9月第一周港股市场上涨,南向资金净流入296.87亿港元,主要聚焦互联网和消费板块,外资则加仓医药和硬件设备板块 [2][5][6] - 政策利好和海外流动性宽松预期共同推动市场情绪,恒生指数上涨1.36%,恒生科技指数上涨0.23% [5] - 长期资金流向显示南向资金偏好消费和金融,外资持续布局汽车和科技板块 [7] 市场表现与背景 - 港股市场整体上涨,恒生指数涨幅1.36%,恒生科技指数涨幅0.23%,医疗保健行业领涨 [5] - 政策面利好来自《电子信息制造业2025—2026年稳增长行动方案》,旨在破除内卷竞争和培育新增长点 [5] - 海外因素方面,美国8月ADP就业人数5.4万人(低于预期6.8万人)和Markit综合PMI终值54.6(低于预期55.3)推升美联储降息预期,利好新兴市场流动性 [5] 南向资金流向 - 2025年9月1日至5日净流入296.87亿港元,前五大行业合计流入285.23亿港元:可选消费零售(123.08亿港元)、医药生物(51.31亿港元)、软件服务(48.94亿港元)、有色金属(38.87亿港元)、汽车与零配件(23.03亿港元) [2][6] - 主要流出行业包括半导体(-23.97亿港元)、电信服务(-19.98亿港元)、耐用消费品(-9.27亿港元) [6][30] - 长期(1月20日至9月5日)净流入8518.72亿港元,前五大行业:可选消费零售(1623.12亿港元)、银行(1412.12亿港元)、医药生物(990.16亿港元)、非银金融(986.12亿港元)、汽车与零配件(730.61亿港元) [7] 外资机构资金流向 - 2025年9月1日至5日净流出21.28亿港元,但前五大行业合计流入171.56亿港元:医疗设备与服务(69.07亿港元)、硬件设备(48.8亿港元)、医药生物(41.94亿港元)、日常消费零售(6.98亿港元)、耐用消费品(4.77亿港元) [6][36] - 主要流出行业包括汽车与零配件(-40.74亿港元)、银行(-29.53亿港元)、有色金属(-27.44亿港元) [36] - 长期(1月20日至9月5日)净流出395.94亿港元,但前五大行业合计流入5910.64亿港元:汽车与零配件(4871.73亿港元)、软件服务(502.61亿港元)、硬件设备(289.61亿港元)、日常消费零售(164.4亿港元)、传媒(82.3亿港元) [7][54] 行业持仓占比变化 - 南向资金持仓占比提升明显的行业包括电气设备、有色金属、建材Ⅱ、可选消费零售 [30] - 外资中介机构持仓占比提升明显的行业包括医疗设备与服务、家庭用品、硬件设备、钢铁Ⅱ [36] - 长期维度下,南向资金在煤炭Ⅱ、医药生物、家庭用品行业持仓占比上升,外资在汽车与零配件、化工、医疗设备与服务行业持仓占比上升 [45][54]
利率策略周报(2025-09-07):长债重定价结束了么-20250907
招商证券· 2025-09-07 13:35
核心观点 - 10年国债利率短期小幅回落至1.83%,但债市仍处于震荡偏弱环境,长端利率存在重定价风险,中枢可能抬升 [1][2] - 股债"跷跷板"效应显著,源于通胀预期边际修复,若股市持续走强可能推动利率进一步重定价 [2] - 投资策略建议防守反击,采用哑铃型策略,关注中短久期信用债和地方债配置价值 [3] 债券市场表现 - 10年国债利率较8月29日下行1bp至1.83%,周内先降后升,受股市波动、资金面松紧及银行季末卖债行为影响 [1] - 国内债市信用表现强于利率,长端强于短端:5Y和30Y国债相对较强,高等级中票3Y期限表现突出,高等级二永债4Y期限表现较优 [8] - 全球主要经济体10Y利率多数下行:美债收益率下行13.0bp,德债持平,英债上行1.3bp,法债下行2.1bp,日债上行0.4bp [10][11] 股市与商品市场 - A股主要指数普遍下跌:沪深300跌0.81%,上证指数跌1.18%,科创50跌5.42%,中证1000跌2.59% [12][14] - 商品期货分化:农产品中白糖跌1.45%、豆粕涨0.39%;工业品中玻璃涨0.59%、纯碱涨0.46%;能源类燃料油跌2.99%、焦煤涨0.65% [15][17] 经济基本面高频数据 - 生产端:高频经济活动指数降至1.04,高炉开工率升0.19个百分点至88.81%,全钢胎开工率降4.06个百分点至59.78%,焦化企业开工率微降0.03个百分点至68.36% [18][19][25][27] - 内需:30城地产销售面积仅14.50万平方米(历史低位),百城土地溢价率1.84%(历史低位),电影票房7日均值5704万元(持续回落),乘用车零售销量升至68309辆,九城地铁客流量6350万人次(历史高位) [36][37][44] - 外需:CCFI指数降至1149.14点,SCFI指数降至1444.44点;港口货物吞吐量27443.8万吨、集装箱吞吐量659万标准箱(均处历史较高水平) [45][51] - 价格:猪肉批发价19.84元/公斤(历史低位),蔬菜价5.13元/公斤(近历史平均),布伦特原油65.50美元/桶(历史低位),螺纹钢3289元/吨(历史低位) [52][56][57] 流动性状况 - 央行当周净回笼12047亿元,DR001利率稳定在1.31%-1.32%区间,DR007处于季节性偏低水平 [61][62] - 1Y同业存单利率区间1.655%-1.665%,票据利率维持低位(6个月国股转贴利率0.73%) [61][67][70]
A股及港股2025年中报分析:整体业绩稳健,科技板块延续高景气
光大证券· 2025-09-07 13:11
核心观点 A股及港股2025年中报业绩整体呈现稳健态势,其中科技板块维持高景气度,中游制造业业绩加速改善,ROE指标出现结构性修复 [1][4][9] A股业绩表现 - 全部A股2025H1归母净利润累计同比增速为2.6%,较2025Q1下降1.2个百分点,非金融板块增速为2.8%,非金融石油石化板块增速达5.6% [1][31] - 营业收入增速由负转正,全部A股营收累计同比增速为0.2%,较一季度提升0.3个百分点,非金融石油石化板块营收增速达1.5% [15] - 科创板表现突出,营收增速达4.9%,毛利率提升0.7个百分点至29.3%,盈利增速较一季度大幅改善36.3个百分点 [16][42] 板块分化特征 - 科技板块盈利增速达17.1%保持领先,中游制造业增速11.3%显著改善9.0个百分点,上游板块下降4.0% [2][43] - 农林牧渔(165.7%)、钢铁(157.7%)、建筑材料(43.7%)行业盈利增速居前,房地产、电力设备、国防军工行业改善幅度超16个百分点 [2][44] - 中游板块营收增速6.4%且毛利率提升0.1个百分点,上游板块营收下降4.9%且毛利率下滑0.2个百分点 [17] ROE修复情况 - 全部A股非金融ROE(TTM)回升至7.5%,净利率(TTM)提升0.01个百分点至4.5%,资产负债率上升0.8个百分点 [48][55] - 中游板块ROE改善0.37个百分点至4.8%,科技板块ROE提升0.32个百分点至6.4%,主要受益于净利率和资产周转率双升 [58][66] - 食品饮料(20.9%)、家用电器(17.1%)ROE绝对水平领先,电子、电力设备行业ROE改善0.4个百分点 [67] 港股业绩表现 - 恒生科技指数净利润增速达20.8%,恒生综指非金融板块增速4.0%较2024H2改善3.1个百分点 [4][92] - 港股营收整体回升,恒生科技营收增速18.1%较2024H2提升5.3个百分点,下游板块营收增速由负转正至6.6% [79] - 耐用消费品(396.9%)、建材(196.4%)、传媒(91.7%)行业盈利增速显著改善,钢铁、化工行业增速由负转正 [93] 港股ROE变化 - 恒生科技ROE(TTM)提升0.3个百分点至13.6%,恒生综指非金融ROE微升0.02个百分点至8.2% [4][103] - 科技板块ROE达11.4%改善0.6个百分点,耐用消费品ROE大幅提升11.3个百分点至36.5% [103][104] - 净利率(TTM)提升0.2个百分点及资产周转率上升0.8个百分点共同推动恒生科技ROE修复 [116] 景气行业识别 - A股通信、交通运输行业盈利加速改善且ROE提升,国防军工、电力设备盈利由负转正且ROE改善 [3][75] - 港股耐用消费品、建材、传媒行业盈利加速改善且ROE提升,钢铁、化工、半导体行业盈利由负转正且ROE改善 [5][118] - 硬件设备(78.5%)、有色金属(72.8%)、机械(23.0%)行业保持较高盈利增速且ROE持续改善 [118]
美债降息,中债难跟
中泰证券· 2025-09-07 12:53
核心观点 - 黄金价格突破历史新高主要受降息预期升温、债务担忧和美联储独立性担忧三重因素驱动 [1][12][15] - 海外降息对国内股债市场的流动性利好可能低于预期 因跨境资本流动传导不畅且国内货币政策保持独立 [3][26][29] - 债券市场呈现"弱势资产"特征 股债跷跷板效应失效 机构资金正从债券向权益市场再平衡 [4][32][35] - 建议对债市采用"弱势思维"策略 以亏损最小化为目标 寻找期限利差和品种利差的交易机会 [6][36] 债市一周复盘 - 本周债市先修复后调整 资金面边际宽松 DR001和DR007分别较上周下行1.0BP和7.4BP [9] - 长端利率小幅下行 10Y和30Y国债利率分别收于1.826%和2.1125% 较上周下行1.2BP和2.5BP [5][9] - 期限利差收窄 10Y-1Y利差收于43BP 较上周收窄3.8BP 短端利率上行1.2BP [5][9] - 周四出现"股债双杀" 债券利率反常上行 周五国债期货恐慌下跌 TL合约日内下跌约1% [10][33] 黄金走强驱动因素 - 降息预期自8月下旬快速升温 市场押注年内降息3-4次(75BP-100BP) 非农就业数据大幅不及预期强化预期 [2][15] - 海外发达国家长债集中供给引发财政纪律担忧 德法30年期国债收益率触及2011年以来高位 日本长债收益率创历史新高 [2][15] - 特朗普要求美联储官员辞职引发对美联储独立性的担忧 推动避险资金流入黄金 [1][16] - 排除"去美元化"和央行购金因素 美元指数区间震荡 央行购金数量无显著变化 [14][18] 海外降息对国内市场影响 - 传统"股债双牛"观点可能不成立 因跨境资本流动传导不畅 过去一年A股未明显受益于美联储降息的外资流入 [3][26] - 国内货币政策保持独立性 与海外政策背离已持续近3年 OMO利率低至1.4% 下行空间有限 [3][29] - 当前风偏环境下 流动性利好可能加速股债再配置过程 对债市反而构成利空 [3][31] - 人民币升值与中美利差走扩背离 10Y美债与中债利差扩大但人民币升值 [26][28] 股债市场对比分析 - 权益市场经历快速回调后站稳 上证指数周二至周四累计回调2.83% 周五强势反包 技术面仍处牛市通道 [3][32] - 债市情绪脆弱 "股债跷跷板"失效 周四股债双杀时债券利率反常上行 [4][33] - 股强债弱格局持续 机构资金正从债券向权益再平衡 债市反弹缺乏增量资金支持 [4][35] - 30年期国债期货(TL)下跌0.98元 为8月以来单日第二大跌幅 [4][33] 债市投资策略建议 - 对债市采用"弱势思维" 以亏损最小化为目标 避免趋势性做多 [6][36] - 寻找逢高减仓或短线超跌反弹的交易机会 关注期限利差和品种利差的回归 [6][36] - 收益率曲线平坦化和品种利差有望修复 因股债再平衡配置逐步正常化 [36] - 下周权益牛市延续和基金费率下调可能进一步冲击债市情绪 [36]
坚守主线还是高切低?
华安证券· 2025-09-07 12:42
核心观点 - 美联储9月降息概率升至100% 主要因9月非农数据显著走弱 失业率升至4.3% 新增就业仅2.2万人 远低于预期值7.5万人和前值7.9万人[4][14] - 国内政策预期持续升温 重点关注服务消费促进政策、行业"内卷式"竞争整治细则及货币政策宽松 商务部明确将于9月出台扩大服务消费政策[5][16][17] - 建议坚守高弹性强势主线 无需进行"高切低"操作 成长风格在完整产业周期中虽经历良性调整但整体收益显著占优 切换策略因机会成本和摩擦成本难以有效超越持仓策略[6][18][25] - 军工板块短期下跌超10% 但行情仍未结束 作为创业板情绪表征 其见顶通常滞后创业板约1个月 当前创业板满足"前期超跌20.79%、快速反弹63.69%(月均12.74%)、后未大跌"特征 后续仍有上涨机会[7][30][33] 市场热点分析 - 美国非农数据走弱支撑降息决策 失业率升至4.3%迫近自然失业率 新增就业2.2万人大幅低于预期 Fed Watch数据显示9月降息概率达100% 其中降息25BP概率91.7% 降息50BP概率8.3%[4][14][15] - 国内政策预期聚焦三领域:服务消费促进(文旅、养老、育儿等)、行业竞争整治(光伏、新能源等)、货币政策宽松 央行9月5日开展10000亿元逆回购操作维持流动性充裕[5][16][17] 行业配置策略 - 成长风格占优行情由业绩、流动性、政策三重驱动 当前流动性充裕(美联储降息缓解汇率压力)、业绩比较优势显著(AI算力板块高增长)、政策密集落地(AI+行动意见提出2027年应用普及率超70%)[20][21][22] - 完整成长产业周期呈现"估值-业绩-估值"三阶段 阶段间良性调整期各风格普跌 但成长风格调整后收益仍显著占优 例如2009年调整后成长风格收益24.95% 远超金融风格-24.79%[18][25][29] - 强势主线包括两条:高弹性成长科技(泛TMT、AI、算力、机器人、军工)及景气支撑板块(稀土永磁、贵金属、工程机械等) AI算力板块业绩亮眼 寒武纪2025H1营收同比增4347.8% 新易盛归母净利同比增355.7%[23][24][36][37] 军工板块行情判断 - 军工行情与创业板走势高度关联 需满足三大特征:创业板前期超跌(本轮跌20.79%)、快速反弹(月均12.74%)、后未大跌(1个月内跌幅不超10%) 当前条件均满足 军工见顶滞后约1个月[30][31][33] - 创业板基本面支撑强劲 2025H2归母净利增速预计达54.3% 叠加流动性充裕和政策预期 后续大跌概率低 军工板块仍存确定性机会[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