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轩高科(002074)

搜索文档
固态电池概念下跌2.26%,9股主力资金净流出超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7-04 08:41
固态电池概念板块表现 - 截至7月4日收盘,固态电池概念下跌2.26%,位居概念板块跌幅榜前列 [1] - 板块内信宇人、金银河、华盛锂电等跌幅居前,其中华盛锂电跌幅达9.05% [1][2] - 板块内股价上涨的有24只,涨幅居前的有利民股份、5.83%、万向钱潮、5.44%、冰轮环境、5.40% [1] 资金流动情况 - 今日固态电池概念板块获主力资金净流出37.70亿元 [1] - 165股获主力资金净流出,9股主力资金净流出超亿元 [1] - 净流出资金居首的是国轩高科,净流出2.39亿元 [1] - 道氏技术、大东南、华友钴业分别净流出2.17亿元、1.96亿元、1.86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居前的概念股有宁德时代、2.32亿元、蔚蓝锂芯、1.83亿元、上汽集团、1.33亿元 [1] 个股表现 - 金银河今日跌幅9.85%,主力资金净流出2933.38万元 [3] - 华盛锂电跌幅9.05%,主力资金净流出3975.95万元 [2] - 道氏技术跌幅6.13%,换手率12.61%,主力资金净流出2.17亿元 [2] - 大东南虽然股价上涨2.55%,但主力资金净流出1.96亿元,换手率高达38.91% [2] - 亿纬锂能跌幅4.72%,主力资金净流出1.56亿元 [2]
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固态电池产业化提速,关注产业链投资机遇
东兴证券· 2025-07-04 07:3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 [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固态电池满足高性能需求,有望受益新应用领域发展,其能量密度与充放电倍率更高,安全性与循环寿命大幅提升,有望被广泛搭载于 eVTOL 与人形机器人产品 [2] - 固态电池产业链关注度持续提升,产业化进程已呈加速趋势,预计 2027 年左右能实现 400Wh/kg 的全固态电池量产目标 [2] - 硫化物固态电解质体系已成为较为主流的开发方向,部分企业采取硫化物与氧化物 - 聚合物复合双体系同时开发的思路,正负极材料方面,正极普遍采用高镍单晶三元,负极普遍采用硅基负极方案,部分采用锂金属负极开发方案 [3] - 在新需求的持续催化下,固态电池技术的应用落地有望提前驶入快车道,产业化进程加速,具有固态电池技术先发优势且应用端领先落地的电池企业将主要受益 [3][8] 报告事件 - 近日多家锂电龙头公布全固态电池研发进展,亿纬锂能将在 2026 年推出能量密度达到 350Wh/kg 和 800Wh/L 的全固态电池 1.0,2028 年推出 1000Wh/L 以上的全固态电池 2.0;孚能科技第二代半固态电池预计 2025 年量产,能量密度 400 - 500Wh/kg 的 60Ah 硫化物全固态电池计划于 2025 年底小批量交付;赣锋锂业已形成固态电池全链路布局 [1] 行业基本资料 - 股票家数 239,占比 5.29% [4] - 行业市值 47515.16 亿元,占比 4.73% [4] - 流通市值 41673.37 亿元,占比 5.16% [4] - 行业平均市盈率 56.21 [4] 投资建议 - 电池方面,建议关注全固态电池技术储备领先且半固态电池已具备产业化能力的国轩高科 [8] - 电池材料方面,布局硫化物固态电解质、硫化锂材料以及高镍正极材料的厂商有望受益,相关标的为当升科技、厦钨新能;提升电导率相关辅材如碳纳米管有望受益,相关标的为天奈科技 [3][8] 行业重点公司盈利预测与评级 | 简称 | 24A EPS(元) | 25E EPS(元) | 26E EPS(元) | 24A PE | 25E PE | 26E PE | PB | 评级 | | --- | --- | --- | --- | --- | --- | --- | --- | --- | | 国轩高科 | 0.68 | 0.90 | 1.23 | 46.5 | 34.6 | 25.3 | 2.17 | 强烈推荐 | | 当升科技 | 0.93 | 1.35 | 1.69 | 46.1 | 31.9 | 25.5 | 1.64 | - | | 厦钨新能 | 1.18 | 1.45 | 1.80 | 48.0 | 38.9 | 31.3 | 3.21 | - | | 天奈科技 | 0.73 | 1.23 | 1.73 | 64.9 | 36.1 | 25.6 | 5.64 | - | [9] 相关报告汇总 | 报告类型 | 标题 | 日期 | | --- | --- | --- | | 行业深度报告 | 光伏行业:静待供给侧优化,关注降银金属化新技术—光伏行业 2025 年中期策略 | 2025 - 06 - 12 | | 行业深度报告 | 锂电行业 2025 年中期投资策略:板块景气度回暖,固态电池、钠电有望迎来规模化 | 2025 - 06 - 12 | | 行业深度报告 | 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锂电行业 2024 年报综述——产业链扩张放缓,关注电池环节与新技术需求 | 2025 - 05 - 26 | | 行业普通报告 | 光伏行业:24 年全行业盈利能力下滑,抢装带动 25 年 Q1 业绩回暖—24 年年报及 25 年一季报业绩综述 | 2025 - 05 - 20 | | 行业普通报告 | 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储能电池受加征关税政策影响,产业链主导 + 出海有望维持我国企业竞争优势 | 2025 - 04 - 08 | | 行业普通报告 | 光伏行业对等关税征收点评:贸易壁垒高悬,全球竞争加剧—光伏行业事件点评 | 2025 - 04 - 08 | | 行业普通报告 | 光伏行业:抢装带动产业链价格小幅回升—光伏行业跟踪报告 | 2025 - 04 - 02 | | 行业普通报告 | 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格局、技术、应用三重驱动,储能行业迈向新周期—《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点评 | 2025 - 03 - 05 | | 行业普通报告 | 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落地,绿电行业有望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 | 2025 - 02 - 10 | | 行业普通报告 | 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零碳园区有望催化光 - 储 - 氢应用需求释放 | 2025 - 01 - 16 | | 公司普通报告 | 国轩高科(002074.SZ):多项新品发布,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提速 | 2025 - 05 - 20 | | 公司普通报告 | 国轩高科(002074.SZ):全球份额提升,海外业务拓展稳步推进—2024 年年报及 2025 年一季报点评 | 2025 - 05 - 13 | | 公司普通报告 | 中广核技(000881.SZ):业绩短期承压,布局未来 | 2025 - 04 - 30 | | 公司深度报告 | 中广核技(000881.SZ):非动力核技术龙头迈向高端 | 2025 - 02 - 10 | [13]
企业“出海”,为何要构建起全方位的全球化发展体系?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7-04 07:18
全球化战略布局 - 公司构建产品、市场、制造、资本四大核心驱动力推进全球化发展体系,重点布局亚太、欧非、美洲三大海外市场[1] - 全球新能源汽车交付量预计2030年达4600万辆,动力电池企业出海成为必然趋势[3] - 海外市场采取"三位一体"垂直供应链整合模式,覆盖原材料、电池生产及回收环节[3] - 东南亚市场被视为重点发展区域,公司将通过技术优势助力当地绿色能源转型[3] - 2024年海外营收突破百亿元,占比达31.1%,较2022年29.8亿元实现跨越式增长[7] 技术创新与产品进展 - 发布准固态G垣电池和全固态金石电池,近五年研发投入达百亿元[4] - 300Wh/KG准固态电池已完成多家客户装车测试及1万公里实车路测[4] - 建成0.2GWh固态电池中试线,计划2027年实现全固态电池量产[4] - 全球累计专利申请超1万件,海外专利数量快速增长[7] - 建立8大全球研发中心及20+生产基地保障供应链高效响应[7] 合规与本地化运营 - 针对欧盟《新电池法》建立供应链追溯系统,参与GBA电池护照试点[4] - 海外工厂采用光储充一体化解决方案复制国内零碳工厂经验[5] - 动力电池回收业务覆盖三元锂和磷酸铁锂体系,布局全球四大回收网络[5] - 海外回收采取自建工厂与战略合作双模式并行推进[5] - 海外布局优先考虑Pack/电芯/原材料生产的本地化合规需求[6] 产业链生态构建 - 与整车企业建立技术共研、风险共担、价值共享的新型生态伙伴关系[6] - 在美洲、欧洲、亚太市场实施本土化计划匹配客户需求导向[6] - 全球合作推动新能源汽车技术迭代与协同降本[6][7]
固态电池从手工迈向中试,头部厂商有何突破?企业称“下一步是量产测试”
华夏时报· 2025-07-03 09:09
固态电池行业进展 - 固态电池指数(8841671WI)6月末涨至年内新高 近两月连续走高 距离2022年高点仍有30%差距[1][3] - 2024年5月固态电池领域迎来约百亿元项目落地 包括内蒙古中统能源10吉瓦项目(30亿元)和遂宁新质交通产业园(52亿元)[1][7] - 行业进入中试线落地关键期 比亚迪/国轩高科/一汽集团车规级电芯已下线 比预期快半年[3] - 预计2025-2026年试制20-100安时电池样品 2027年多家企业计划小批量生产[3][4][5] 技术路线发展 - 氧化物路线已有20+企业能拿出产品 半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达300-400Wh/kg(液态为200-300Wh/kg)[4] - 硫化物路线进展最快但难度大 比亚迪2024年下线60Ah全固态电池 国轩高科2025年实现0.2GWh中试线[4][5] - 固态电解质占比达77.8% 正极占比降至7% 负极升至8.2%[3] - 半固态三元电池成本0.8-1.1元/Wh 是液态高镍三元电池的一倍[4] 设备与工艺突破 - 干法设备正在进行电芯级别测试 负极表现优于正极 需优化压实力度/速度/温度控制[2][7] - 璞泰来过去3年固态电池设备订单超2亿元 涵盖干法成膜/复合/叠片等设备[6] - 纳科诺尔开发锂带压延/电解质成膜等设备 计划2026年出货小批量设备[2][7] - 干法电极设备有望2025年实现负极侧GWh级别量产交付[7] 性能与成本现状 - 全固态电池成本超3.0元/Wh 是液态电池的7-8倍 固态电解质价格几百万元/吨[8] - 长安汽车计划2025年首发全固态样车 能量密度400Wh/kg 续航1500公里 安全性提升70%[5] - 硫化物电解质离子导电率高但安全生产难度大 需解决电极界面接触问题[5][6] - 当前主要应用于人形机器人/工业无人机/医疗等领域 出货量较小[8]
新能源车销量暴增拉动电池行情,电池ETF(159755)午后涨超2%,最新规模创近3月新高同类居首!
新浪财经· 2025-07-03 07:04
市场表现 - 国证新能源车电池指数(980032)强势上涨2 02% 成分股宁德时代上涨4 79% 科达利上涨4 47% 天赐材料上涨3 96% 中材科技 星源材质等个股跟涨 电池ETF(159755)上涨2 15% [1] - 电池ETF近1年净值上涨32 98% 自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为30 63% 最长连涨月数为3个月 最长连涨涨幅为35 70% 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为9 00% [1] 流动性及规模 - 电池ETF盘中换手4 27% 成交1 46亿元 近1周日均成交1 71亿元 排名可比基金第一 [1] - 电池ETF最新规模达33 89亿元 创近3月新高 位居可比基金第一 最新份额达48 55亿份 创近3月新高 位居可比基金第一 [1] 资金流向 - 电池ETF最新资金净流入1 62亿元 近5个交易日内有4日资金净流入 合计"吸金"3 29亿元 [1] 指数构成 - 国证新能源车电池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宁德时代 比亚迪 亿纬锂能 三花智控 华友钴业 赣锋锂业 国轩高科 格林美 先导智能 欣旺达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65 51% [2] 行业动态 - 六大车企2025年上半年销量总和为879 29万辆 多家车企月销量创历史新高 新能源乘用车上半年累计批发销量647万辆 同比增长38% [2] - 固态电池具备高能量密度 高安全性 能够满足车端 低空 人形机器人等领域的特殊需求 半固态电池已实现装车 产业化进程早于全固态电池 [3]
汽车股集体大涨!
格隆汇· 2025-07-02 18:36
市场整体表现 - 以伊停火协议达成缓解地缘政治风险,推动全球股市集体上涨,汽车板块结束连续5周下跌趋势实现反弹[2] - 中国三大股指全线上涨:上证指数涨1.91%至3424.23点,深证成指涨3.73%至10378.55点,恒生指数涨3.2%至24284.15点[3] - 汽车行业100只样本股中近9成上涨,平均涨幅达5.32%,总市值增长约4000亿至10.75万亿元[3] 领涨板块及个股 - **智能化/智驾板块**:禾赛科技(NASDAQ:HSAI)因小米YU7激光雷达订单刺激上涨21.48%,小马智行(NASDAQ:PONY)受Robotaxi概念推动涨15.47%[4][6][11] - **新能源板块**:国轩高科(SZ.002074)因固态电池技术突破领涨24.94%,科力远(SH.600478)和天齐锂业(HK:09696)分别涨15.34%和14.99%[4][5][12] - **商用车板块**:安凯客车(SZ.000868)以18.55%涨幅居首,汉马科技(SH.600375)涨14.96%[4][13] 个股驱动因素 - 国轩高科发布第二代金石全固态电池技术,进入中试量产阶段,带动固态电池概念股集体上涨[5] - 宁波华翔(SZ.002048)因签订双足机器人生产合同涨停15.89%[6] - 百得利控股(HK:06909)在经销商板块中表现最佳,涨幅达20.45%[4][12] 板块分化现象 - 乘用车板块部分龙头股逆势下跌:江淮汽车(SH.600418)跌3.39%,比亚迪双股(SZ.002594/HK.01211)分别跌1.77%和1.27%[7][10] - 下跌个股仅10只且跌幅有限,跌幅超3%的个股仅江淮汽车一只[7] 市值与资金流向 - 小米集团-W(HK:01810)市值达1.53万亿港元但股价仅涨9.07%,显示市场对其新车订单反应理性[10] - 宁德时代双股(HK:03750/SZ.300750)分别涨9.07%和4.47%,港股市值达1.48万亿港元[12]
国轩高科: 关于注销部分募集资金专项账户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02 16:15
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 公司向大众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非公开发行384,163,346股新股,每股发行价格为19.01元,募集资金总额为7,302,945,207.46元 [1] - 扣除发行费用72,090,121.84元(不含税)后,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7,230,855,085.62元 [1] - 募集资金已由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审验并出具验资报告,公司对募集资金采取专户存储管理 [1] 募集资金存放和管理 - 公司制定《募集资金管理办法》,对募集资金的存储、审批、使用与管理进行规范 [1] - 公司与国泰海通证券签署保荐协议,由后者担任非公开发行股票的保荐机构并履行持续督导职责 [2] - 公司与多家银行签订《募集资金三方监管协议》和《募集资金四方监管协议》,明确各方权利义务,协议履行无问题 [2][3] 募集资金用途变更 - 2022年公司将募投项目从"年产16GWh高比能动力锂电池"变更为"年产20GWh大众标准电芯",实施主体和地点均调整 [4] - 2025年公司将"年产20GWh大众标准电芯"进一步变更为"大众标准电芯产线项目",实施主体未改变 [5][6] 募集资金专户情况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募集资金账户用途包括高镍三元正极材料项目、动力锂电池产业化项目、补充流动资金等 [6] - 公司对部分募投项目结项并将节余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涉及金额合计13,417.27万元(含利息) [6][7] - 补充流动资金账户余额305.08万元(含利息)已转入公司一般户,相关专户完成销户 [7] 募集资金专户注销 - 公司已完成"国轩材料年产30,000吨高镍三元正极材料项目"节余资金转出及专户销户 [7] - 募集资金专户注销后,相关监管协议相应终止 [8]
国轩高科(002074) - 关于注销部分募集资金专项账户的公告
2025-07-02 09:30
募资情况 - 2021年向大众汽车非公开发行新股,募资73.03亿元,净额72.31亿元[2] 项目变更 - 2022年募投项目变更为“年产20GWh大众标准电芯项目”[5] - 2025年募投项目变更为“大众标准电芯产线项目”[6] 项目结项 - 2025年“国轩材料年产30,000吨高镍三元正极材料项目”结项[9] 资金处理 - 截止2025年6月30日部分募集资金专户销户[8] - 将项目节余资金1.34亿元和账户余额305.08万元转入一般户[10]
2025H1磷酸铁锂市场盘点:上半年产量163.2万吨,同比增长66.6%
鑫椤锂电· 2025-07-01 07:11
磷酸铁锂市场增长 - 2025年上半年磷酸铁锂产量163 2万吨 同比增长66 6% [3] 企业市场份额 - 湖南裕能市场份额约30% 龙头地位显著 第一梯队 [5] - 万润新能 德方纳米 友山科技 富临升华 常州锂源市场份额5%-10% 第二梯队 [5] - 其他企业市场份额均在5%以下 [5] 企业产量表现 - 湖南裕能上半年产量超过40万吨 遥遥领先 [7] - TOP5其他企业产量10-15万吨 [7] - TOP5之外企业产量均在10万吨以下 [7] 企业产量增速 - 安达科技 当升科技增速最高 均超过200% [9] - 友山科技 富临升华 国轩高科增速均超过100% [9] - 万润新能 泰丰先行增速均超过80% [9] - 湖南裕能基数大但仍实现超40%增幅 [9] 潜力企业分析 - 万华化学 当升科技 协鑫锂电 邦普循环 瑞翔新材在资金 客户 产品 工艺等方面表现突出 [9] - 五家企业均有大力拓展磷酸铁锂市场的决心 未来有望占据重要地位 [9]
透视固态电池:大厂“军备竞赛”下的疯狂、预期和困局 | 行业风向标
钛媒体APP· 2025-06-30 01:20
固态电池市场表现 - 固态电池指数(8841671.WI)5日大涨11.33%,带动A股重返3400点并刷新年内新高 [2] - 诺德股份(600100.SH)8天7板大涨105.13%,科恒股份(300340.SZ)6月录得4个20CM涨停,金龙羽(002882.SZ)5月20日以来累计收8个涨停 [2] - 最新一轮行情起始于4月9日,截至6月26日固态电池指数最大涨幅超44%,大幅跑赢大盘同期12.79%的涨幅 [4] - 游资、机构和量化资金共同推动板块上涨,金龙羽、诺德股份等个股龙虎榜显示多路资金频繁进出 [6] 行业利好事件 - 3月28日工信部发布《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将于2026年7月实施 [7] - 5月20日宝马集团官宣首批全固态电池电动汽车开启路测,实现车载应用突破 [7] - 5月22日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推出《全固态电池判定方法》团体标准,明确全固态电池定义 [7] - 6月19-20日第五届中国国际固态电池科技大会在合肥举办,后续还将召开多场行业会议 [7] - 6月24日QuantumScape宣布Cobra隔膜工艺效率提升25倍,带动板块情绪 [8] 技术路线进展 - 硫化物路线成为主流方向,宁德时代、比亚迪、丰田等头部企业重点布局 [12] - 中科固能研发全球首款可连续成卷生产的硫化物全固态电解质膜,具有6大核心优势 [13] - 清研电子国内首条0.1GWh干法电极全自动产线投产,膜片最薄达30μm [13] - 国轩高科首条0.2GWh全固态实验线贯通,金石电池能量密度达350Wh/kg [14] - 亿纬锂能计划2025年投运百MWh中试线,2026年推出350Wh/kg全固态电池1.0 [14] 产业化规划 - 恩捷股份计划2025年建成百吨级硫化锂中试线,2030年实现千吨级量产 [15] - 天赐材料预计2025年实现硫化物固态电解质百公斤级生产,2027年建成千吨级产线 [15] - 东吴证券预计全固态电池2027年开启小规模量产,2030年规模有望突破100GWh [16] 商业化挑战 - 多数企业固态电池收入为0,金龙羽、诺德股份等公司相关业务尚未形成稳定收入 [17] - 固态电池面临固-固界面接触、循环寿命等技术难题,制造成本目前是液态电池数倍 [18] - 硫化物电解质价格达千万级/吨,锂金属负极价格接近千万级/吨 [18] - 行业存在"不可能三角"挑战,复合路线成为探索方向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