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轩高科(002074)

搜索文档
国轩高科(002074) - 关于公司对外担保进展的公告
2025-09-19 11:01
子公司财务数据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合肥国轩总资产620.51亿元,总负债456.11亿元,净资产164.41亿元,2025年1 - 6月营业收入166.76亿元,净利润1.15亿元[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庐江国轩总资产52.50亿元,总负债29.82亿元,净资产22.68亿元,2025年1 - 6月营业收入5.99亿元,净利润 - 0.36亿元[1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国轩涂布总资产28143.04万元,净资产10982.00万元,2025年1 - 6月营业收入1230.65万元,净利润 - 811.36万元[12][1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南京国轩总资产488983.14万元,净资产305651.67万元,2025年1 - 6月营业收入76984.56万元,净利润670.72万元[13][1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南通阿斯通总资产794291.78万元,净资产233769.93万元,2025年1 - 6月营业收入378854.51万元,净利润1694.08万元[19][20] 子公司股权与注册资本 - 公司持有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100%股权,其注册资本100亿元[5] - 公司间接持有国轩新能源(庐江)有限公司100%股权,其注册资本10亿元[8] - 公司间接持有国轩涂布100%股权,其注册资本0.5亿元[11] - 公司间接持有南京国轩100%股权,其注册资本50000.00万元[13] - 公司持有江苏国轩100%股权,其注册资本180000.00万元[17] - 公司间接持有南通阿斯通100%股权[19] 担保情况 - 公司为子公司多笔对外担保额度分别为18.57亿元、2亿元、3亿元等[2][3] - 公司2025年度对外提供担保额度预计不超过900亿元[4] - 《最高额保证合同》(兴银皖(保证)字(2025)第09912号)担保的债权最高本金限额为185700.00万元[23][24] - 《最高额保证协议》(渤合分保(2025)第087号)担保的债务本金敞口金额为20000.00万元[27][28] - 《最高额保证合同》((2025)皖贸字第101号BZ01)担保的最高债权金额为本外币折合人民币30000.00万元[30][31] - 公司为合肥国轩、庐江国轩担保租赁物转让价款分别为1.5亿元和2亿元[37] - 公司为合肥国轩精密涂布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担保债权最高本金余额为1000万元[39] - 公司为南京国轩担保最高债权额(融资额度余额)为1亿元[41] - 公司为江苏国轩担保最高债权本金限额为2亿元[43] - 公司为南通阿斯通担保债权本金数额为1000万元[45] - 截至2025年9月19日,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实际对外担保总额度为812.788275亿元[47] - 截至2025年9月19日,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担保余额为502.143445亿元,占2024年度经审计净资产的167.96%[47] - 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对合并报表外单位实际提供的担保总额度为5.7888亿元[47] - 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对合并报表外单位担保总余额为4.2451亿元,占2024年度经审计净资产的1.42%[47] - 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提供担保事项已履行审批程序,无逾期担保事项[48]
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展将亮相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
新华网· 2025-09-19 08:24
行业展会概况 - 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将于9月20日在合肥开幕 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展是大会重点环节 主题为强化创新引领建设智车强省 [1] 参展企业及展品范围 - 31家重点企业将展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整车 核心零部件 智能网联三大领域全产业链内容 [3] - 整车企业包括奇瑞汽车展出风云A9L 江淮汽车展出与华为合作的尊界S800 蔚来汽车展出ET9 比亚迪展出仰望U7 [3] - 动力系统企业展示多元技术形式 包括奇瑞汽车电混变速箱DHT 鲲鹏混动发动机 磁通增程器及氢发动机 江淮汽车DHE-145混动发动机 汉马科技15L醇氢电动系统 康明斯燃油发动机 全柴动力F28燃气发动机 [5] - 7家动力电池企业联合参展 包括国轩高科 中科海钠 太蓝新能源 安瓦新能源 航天锂电 弗迪电池 中创新航 [5] 技术展示重点 - 智能网联领域系统展示车路云一体化应用生态 通过车路云协同融合推动高阶自动驾驶落地 [5] 区域产业数据 - 安徽省十四五期间汽车年产量增长2倍 新能源汽车年产量增长15倍 [5] - 2023年上半年全省汽车产量 新能源汽车产量 汽车出口量均居全国首位 [5] - 目前全国约10%的汽车 11%的新能源汽车在安徽生产 [5]
先导智能大涨超4%,打通全固态电池量产的全线工艺环节!电池50ETF(159796)微跌,资金重手增仓8500万份!固态电池0-1产业化加速
新浪财经· 2025-09-19 05:01
电池板块市场表现 - 电池50ETF(159796)9月19日盘中微跌0.11% 但获资金逢跌布局8600万份 规模突破60亿元 [1] - 中证电池主题指数微涨0.1% 成分股先导智能涨超4% 亿纬锂能涨超3% 天赐材料涨超3% 三花智控大跌超8% [3] - 指数前十大成分股中阳光电源跌1.87% 宁德时代涨0.66% 三花智控跌8.3% 亿纬锂能涨3.33% 先导智能涨4.2% [4] 固态电池产业化进展 - 有关部门在锂电产业大会表示将加快固态电池 钠离子电池等前瞻技术研发和产业化 [4] - 先导智能已打通全固态电池量产全线工艺环节 并向多家电池制造商交付干法混料涂布设备 [5] - 东吴证券指出政策端已投入60亿元专项研发资金 预计2025-2026年进入中试线落地关键期 [6] - 中金公司测算2027年全固态电池设备市场空间达25亿元 2030年将增长至273亿元 CAGR为122% [6] 电池50ETF产品特征 - 标的指数储能含量达24% 固态电池含量达37% 居同类领先水平 [7] - 前十大成分股覆盖光伏逆变器龙头(权重14.51%) 全球动力电池龙头及固态电池先行企业 [7] - 基金管理费率为0.15%/年 为同类最低档 规模在跟踪中证电池主题指数ETF中领先 [8]
国轩高科涨2.12%,成交额44.15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3639.52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8 05:49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18日盘中股价上涨2.12%至46.18元/股 成交额44.15亿元 换手率5.64% 总市值833.76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3639.52万元 特大单买入占比13.45%卖出占比12.94% 大单买入占比26.09%卖出占比25.78%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118.64% 近5日下跌1.74% 近20日上涨47.82% 近60日上涨43.01% [1] - 年内4次登上龙虎榜 最近9月1日净买入6.69亿元 买入总额13.59亿元占比21.44% 卖出总额6.90亿元占比10.89% [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93.94亿元 同比增长15.48% [2] - 归母净利润3.67亿元 同比增长35.22%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0.95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3.56亿元 [3]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21.24万户 较上期减少1.72% 人均流通股8133股较上期增加1.75% [2] - 香港中央结算持股5311.34万股 较上期减少5488.54万股 [3] -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持股1923.91万股 较上期增加160.70万股 [3] - 易方达沪深300ETF新进持股1374.22万股 [3] - 前海开源公用事业持股1346.77万股 较上期减少148.17万股 [3] - 华夏沪深300ETF新进持股1007.79万股 [3] 公司基本信息 - 主营业务构成:动力电池系统72.37% 储能电池系统23.52% 其他(补充)2.84% 输配电产品1.27% [1] - 所属申万行业:电力设备-电池-锂电池 [2] - 概念板块涵盖:固态电池 三元锂电 飞行汽车 磷酸铁锂 能源互联等 [2]
国轩高科(002074):业绩保持较好增速 新产品、新业务加快布局
新浪财经· 2025-09-17 12:38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收入193.94亿元 同比增长15.48% 归母净利润3.67亿元 同比增长35.22% 扣非净利润0.73亿元 同比增长48.53% [1] - 2025年第二季度公司实现收入103.38亿元 同比增长11.33% 归母净利润2.66亿元 同比增长31.68% 扣非净利润0.58亿元 同比增长51.55% [1] - 第二季度公司投资收益0.45亿元 资产减值损失1.54亿元 信用减值损失0.43亿元 其他收益3.18亿元 [2] 分业务收入与毛利率 - 动力电池收入140.34亿元 同比增长19.94% 毛利率14.24% 同比提升2.16个百分点 [2] - 储能电池收入45.62亿元 同比增长5.14% 毛利率19.35% 同比下降3.21个百分点 [2] - 输配电产品收入2.47亿元 同比下降16.20% 毛利率18.07% 同比下降3.98个百分点 [2] - 其他业务收入5.50亿元 同比增长19.72% 毛利率46.81% 同比下降18.88个百分点 [2] 技术研发与产品创新 - 推出G垣准固态电池 能量密度达300Wh/kg 金石全固态电池首条实验线贯通 [3] - 发布全球首款LMFP超充电芯启晨二代电芯 能量密度240Wh/kg 采用5C快充技术 [3] - 发布G行超级重卡标准箱 单包电量达116kWh 实现3000次循环容量零衰减 [3] - 发布乾元智储20MWh储能电池系统 [3] 市场与战略布局 - 国内动力市场实现产品与客户结构升级 通过B级车客户配套提升份额并改善盈利 [3] - 海外市场积极推进产能布局 美国、捷克、摩洛哥基地后续增量值得期待 [3] - 公司出货保持高于行业增速 第二季度出货环比保持较好增长 [2]
国轩高科(002074):2025年中报点评:业绩保持较好增速,新产品、新业务加快布局
长江证券· 2025-09-17 10:16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6][10]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收入193.94亿元 同比增长15.48% 归母净利润3.67亿元 同比增长35.22% 扣非净利润0.73亿元 同比增长48.53% [2][4] - 2025年第二季度实现收入103.38亿元 同比增长11.33% 归母净利润2.66亿元 同比增长31.68% 扣非净利润0.58亿元 同比增长51.55% [2][4] - 预计2025年每股收益0.83元 2026年1.19元 2027年1.65元 [15] - 2025年第二季度投资收益0.45亿元 资产减值损失1.54亿元 信用减值损失0.43亿元 其他收益3.18亿元 [10] 业务分部表现 - 动力电池收入140.34亿元 同比增长19.94% 毛利率14.24% 同比提升2.16个百分点 [10] - 储能电池收入45.62亿元 同比增长5.14% 毛利率19.35% 同比下降3.21个百分点 [10] - 输配电产品收入2.47亿元 同比下降16.20% 毛利率18.07% 同比下降3.98个百分点 [10] - 其他业务收入5.50亿元 同比增长19.72% 毛利率46.81% 同比下降18.88个百分点 [10] 新产品与技术突破 - 推出G垣准固态电池 能量密度达300Wh/kg [10] - "金石"全固态电池首条实验线贯通 实现技术突破 [10] - 发布全球首款LMFP超充电芯"启晨二代电芯" 能量密度达240Wh/kg 采用5C快充技术 [10] - 发布"G行超级重卡标准箱" 单包电量达116kWh 实现3,000次循环容量零衰减 [10] - 发布"乾元智储20MWh储能电池系统" [10] 市场前景与战略布局 - 国内动力市场实现产品结构升级和客户结构升级 [10] - 通过B级车客户配套实现市场份额提升和盈利改善 [10] - 海外市场积极推动产能布局 美国、捷克、摩洛哥基地后续增量值得期待 [10] - 公司出货保持高于行业的增速 [10]
电动化、智能化赋能零部件行业锚定新增量 ——“透视”汽车零部件上市公司2025半年报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9-17 01:55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到44.3%,电动化与智能化业务成为核心增长引擎[2] - 行业面临原材料成本上涨和市场竞争加剧的双重压力,部分企业利润空间受到挤压[2] - 企业通过新兴领域布局、供应链优化和国际化战略应对挑战,展现行业韧性[2] 板块龙头企业表现 - 潍柴动力营收1131.5亿元(同比+0.59%),净利润56.4亿元(同比-4.4%),新能源重卡销量突破1万辆(同比+255%)[3] - 华域汽车营收846.76亿元(同比+9.55%),新能源业务配套金额占比达80%,收购上汽清陶49%股权进军固态电池领域[4] - 拓普集团营收129.35亿元(同比+5.83%),净利润12.95亿元(同比-11.08%),应收账款占净利润比达218.04%[4] - 福耀玻璃营收214.47亿元(同比+16.94%),净利润48.05亿元(同比+37.33%),高附加值产品占比持续提升[5] 电池领域发展 - 宁德时代营收1788.86亿元(同比+7.27%),净利润304.85亿元(同比+33.33%),推出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等新产品[6] - 国轩高科营收193.94亿元(同比+15.48%),建成首条全固态电池中试线(良品率90%),计划2027年实现小批量生产[7] - 动力电池出口量1-7月累计同比增长29.4%,比亚迪等企业出口增速超行业平均水平[8] - 行业面临车企自建电池厂导致外需降低、海外政策不确定性和成本压力等挑战[7][8] 电机与电控系统 - 精进电动营收10.22亿元(同比+76.75%),净利润3596.53万元(同比+112.62%),乘用车电驱系统订单大幅增加[8] 智能化领域进展 - 汽车组合辅助驾驶功能渗透率从2024年底20%升至2025年上半年32%[9] - 德赛西威营收146.44亿元(同比+25.25%),智能座舱业务销售额94.59亿元(同比+18.76%),辅助驾驶业务营收41.47亿元(同比+55.49%)[9][10] - 华阳集团汽车电子业务营收37.88亿元(同比+23.37%),研发投入占比营收8.29%[10] - 地平线营收15.67亿元(同比+67.6%),征程6系列芯片出货98万套(同比+6倍),但经营亏损扩大至11.1亿元[10] 传统零部件转型 - 多缸柴油机销量215.41万台(同比+3.84%),其中商用车用102.27万台(同比+2.44%)[12] - 全柴动力多缸发动机销售18.06万台(同比+10.05%),加快氢燃料电池等新产品开发[12] - 东安动力营收24.79亿元(同比+25.72%),实现扭亏为盈,布局低空经济转子发动机[12] - 轮胎企业出口表现突出,但天然橡胶价格波动剧烈:玲珑轮胎营收118.12亿元(同比+13.8%),赛轮轮胎销量3914.49万条(同比+13.32%),三角轮胎净利润3.96亿元(同比-35.3%)[13][14]
从20家企业看固态电池“量产”最新进展
高工锂电· 2025-09-16 10:55
固态电池产业化进展 - 国内亿纬锂能"龙泉二号"全固态电池下线 能量密度达300Wh/kg 体积能量密度700Wh/L 面向人形机器人、低空飞行器及AI装备领域[1][4] - 国轩高科"金石电池"中试量产 良品率90% 能量密度350Wh/kg 单次充电续航1000公里 核心设备国产化率100%[1][7] - 蜂巢能源半固态电池产线11月量产 能量密度270Wh/kg 建成2.3GWh产线 已获eVTOL半固态电池定点项目[3][8] 国际固态电池技术突破 - QuantumScape固态电池实现实车演示 能量密度844Wh/L 10%-80%快充需12分钟 生产速度提升25倍[1][11] - Rimac固态电池包100kWh容量 10%-80%补能仅6.5分钟 -20°C低温保持95%电量 比液态电池轻90公斤[12] - 奔驰固态电池EQS测试车续航1205公里 剩余137公里 电池组重量体积与锂离子电池相当[13][14] 设备工艺创新与量产推进 - 先导智能交付干法混料涂布设备 机械速度100m/min 单线产能5-8GWh 降低35%生产能耗和15%综合成本[16] - 海目星获4亿元量产设备订单 打通锂金属固态电池全线工艺 覆盖双技术路线布局[15][22] - 赢合科技固态湿法涂布设备交付 干法设备提升极片制造效率30% 物料残留率低于0.5%[23] 材料体系与制造技术突破 - 曼恩斯特湿法电解质薄涂系统实现1-15μm干膜厚度控制 涂布速度60m/min 采用干法成膜+湿法涂覆复合工艺[17][18] - 道氏技术开发液相法金属锂负极制备 推进液态锂涂布机量产设备创新[19][20] - 宏工科技干法电极物料排料率达99.5% 开发废弃极片脱粉回收系统 降低回收成本[24] 产线建设与产能规划 - 亿纬锂能成都基地年产能50万颗电芯 一期2025年12月建成 二期2026年12月实现100MWh年产能[5][6] - 利元亨交付首条硫化物固态电池整线项目 覆盖前中后段设备 预计Q3完成交付[21] - 先惠技术交付0.2GWh全固态电池中试线设备 预计2025年底实现工业化量产设备交付[28] 新兴应用场景拓展 - 中创新航全固态硅基电池能量密度430Wh/kg 配套产线已建成 实现eVTOL产品规模交付[9][10] - 蜂巢能源半固态电池供应宝马MINI下一代车型 上汽MG4已开启半固态电池上车[3][8] - 行业积极布局人形机器人领域 中创新航与头部企业合作固态电池项目取得进展[10]
研报掘金丨中邮证券:国轩高科上半年出货同比高增,维持“增持”评级
格隆汇APP· 2025-09-16 09:34
财务表现 - 上半年归母净利润3.67亿元 同比增长35.22% [1] - 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2.66亿元 同比增长31.68% 环比增长164.32% [1] - 费用率同比略降 控制较好 [1] 业务运营 - 上半年出货量同比高增 [1] - 动力毛利率进一步提升 [1] - 研发投入13.82亿元 同比增长13.34% [1] 技术进展 - 固态产品有序推进开发 [1] - 首条全固态中试线正式贯通 [1] - 金石全固态电池处于中试量产阶段 良品率达90% [1] - 启动第一代全固态电池2Gwh量产线设计工作 [1]
国轩高科首席科学家朱星宝:中国领跑固液混合电池赛道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6 09:32
公司财务与市场地位 - 公司市值超过800亿元 上半年营收净利润双增长[1] - 动力电池市占率全国第四 储能电池市占率全球第七[1] - 储能基站&UPS产品2024年全球市占率第一[1] 固态电池技术布局 - 全固态电池"金石"电池量产中试线0.2GWh已贯通[1] - G垣准固态电池处于量产关键节点 预计2025年开始放量[1][12] - 已规划建设12GWh准固态电池产线[1][7] - 首席科学家朱星宝拥有近20年固态电池研究经验[1] 技术路线与创新优势 - 提出以"固液混合电池"重构行业分类体系 强调离子传导主体为固态电解质[2][10] - G垣准固态电池采用材料与结构全链条创新:电解液固化技术/闭孔隔膜结构/硅电极原位再生技术[4][5] - 电池能量密度最高达240Wh/kg 研发中产品达280-300Wh/kg 未来目标400-500Wh/kg[3] - 准固态电池可承受3毫米针刺贯穿 安全性显著提升[5] 产业化进程 - 固液混合电池已进入量产应用关键阶段[12] - 公司预计2025年实现准固态电池规模量产 同行企业规划2026-2027年放量[2][12] - 全固态电池全面落地预计需等到2030年后[2][12] - 国内外多家主流车企已进入产品试用与路试阶段[8] - G垣准固态电池001号测试车累计行驶超1万公里[8] 行业竞争格局 - 中国在固液混合电池领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11][16] - 全固态电池方面与日韩企业存在差距 主要聚焦硫化物路线[2][16] - 中国拥有全球近三分之一锂电池研发人才储备[16] - 技术壁垒需通过长期实践积累 非单纯资金投入可突破[16][17] 技术路线分析 - 固态电池存在六条主要技术路线:薄膜固态/聚合物/氧化物/硫化物/膨氢化合物/复合路线[13][14] - 硫化物路线与溶剂相容性差 难以发展半固态电池[14] - 复合技术路线存在从半固态演进至全固态的可能性[14] - 半固态电池技术不会完全被取代 将部分替代液态电池[15] 行业发展观点 - 磷酸铁锂在动力电池市场占比80% 储能领域为主流材料[3] - 行业需避免无底线价格内卷 警惕质量安全隐患[18] - 新能源汽车竞争力将在全面智能化阶段爆发[11] - 全固态电池被视为中长期战略储备技术[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