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轩高科(002074)

搜索文档
港股异动 | 锂电股继续走高 已有宜春涉锂矿企完成矿种变更储量核实报告 国内储能电芯需求强劲
智通财经网· 2025-09-30 02:32
而据央视财经报道,目前国内储能电芯的需求十分强劲。头部电池企业均表示工厂已处于满产状态,一 些订单已经排到明年年初。此外,根据《专项行动方案》提出的目标,到2027年,中国新型储能装机规 模将达到1.8亿千瓦以上,这将拉动新增项目投资约2500亿元。中信建投发布研报称,继续看好储能、 锂电板块景气度抬升。 消息面上,据智通财经报道,对于江西宜春8家涉锂矿山企业变更储量报告工作,记者从业内人士处获 悉:本周,国轩高科提交的矿种变更储量核实报告通过国家自然资源部审批,选矿试验和工业论证、开 采设计与生态修复方案一并获得通过。另据透露,与国轩高科一同提交报告并通过的企业还有宁德时 代。对于该消息,国轩高科方面表示属实,宁德时代方面未进行正面回应。根据宜春市自然资源局7月 发布的文件,矿企后续还需继续完成办理采矿许可证矿种变更、矿业权出让收益征收、矿山储量动态管 理等相关工作。 智通财经APP获悉,锂电股继续走高,截至发稿,赣锋锂业(01772)涨6.7%,报42.36港元;天齐锂业 (09696)涨5.49%,报44.94港元;宁德时代(03750)涨3.38%,报565.5港元;中创新航(03931)涨3.4%, ...
国轩高科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控股股东部分股份质押及解除质押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9-29 22:48
关于控股股东部分股份质押及解除质押的公告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的内容真实、准确和完整,没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 遗漏。 国轩高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于近日收到公司控股股东之一南京国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国轩控股")的通知,国轩控股向财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财通证券")申请办理 部分股份质押回购交易和解除质押购回交易的业务。现将具体事项公告如下: 一、本次股份质押及解除质押情况 1、本次股份质押基本情况 ■ 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证券代码:002074 证券简称:国轩高科 公告编号:2025-070 国轩高科股份有限公司 ■ 注:截至2025年9月26日,公司总股本为1,813,685,299股。 二、其他说明 1、控股股东资信状况良好,具备资金偿还能力,其所持有的股份目前不存在平仓风险。后续如出现平 仓风险,控股股东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补充质押、提前还款等措施应对风险。 2、公司将持续关注公司股东质押股份情况及质押风险情况,若出现其他重大变动情况,公司将按照有 关规定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敬请广大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三、备查文件 ...
国轩高科(002074) - 关于控股股东部分股份质押及解除质押的公告
2025-09-29 11:16
证券代码:002074 证券简称:国轩高科 公告编号:2025-070 国轩高科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控股股东部分股份质押及解除质押的公告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的内容真实、准确和完整,没有虚 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 | 国轩 控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是 440,000 | | 9 | | | | | | 0.23% 0.02% | 26 | | | 26 日 | | | | | 2024 月 | | | | | | | | | 年 日 | | | | | | | | | 2025 月 | | | | | | | | | 年 | | | | | | | | | 9 | 财通证券 | 3、上述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累计质押情况 注:截至 2025 年 9 月 26 日,公司总股本为 1,813,685,299 股。 二、其他说明 1、控股股东资信状况良好,具备资金偿还能力,其所持有的股份目前不存 在平仓风险。后续如出现平仓风险,控股股东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补充质押、提 前还款等措施应对风险。 国轩高 ...
到2035年新能源汽车将成主流
东证期货· 2025-09-29 11:14
周度报告——新能源汽车 smingfTable_Title] 到 2035 年新能源汽车将成主流 ★ 动态跟踪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宣布中国新一轮 国家自主贡献:到 2035 年,中国全经济范围温室气体净排放量 比峰值下降 7%-10%,力争做得更好。非化石能源消费占能源消 费总量的比重达到 30%以上,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 2020 年的 6 倍以上、力争达到 36 亿千瓦,森林蓄积量达到 240 亿立方米以上,新能源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全国碳排放 权交易市场覆盖主要高排放行业,气候适应型社会基本建成。 新 能 源 与 新能源汽车数据来看,第 38 周(9 月 15 日至 9 月 21 日), 国内新能源乘用车单周零售 29.9 万辆,同比增长 5.9%,今年以 来零售 821.4 万辆,同比增长 23.0%。新能源单周渗透率达到 59.5%,年累计渗透率为 52.3%。企业端,奇瑞汽车于港股上市, 成为年内港股市场规模最大的车企 IPO。 新 材 料 全球市场方面,1-7 月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 25.9% 达 923.3 万辆。除中国外,欧洲、其他地区也有较为显著的 ...
华金证券:锂金属负极或成为固态电池能量密度突破重要推手 制备工艺多路线并行
智通财经· 2025-09-29 08:09
锂金属负极的制备工艺是其实现产业化应用的核心支撑,目前行业形成了多路线并行、高低端场景分化 的格局,主流工艺可分为成熟量产导向型(压延法)、高端技术突破型(蒸镀法)、前沿研发探索型(液相 法、无负极方案)四大类。其中蒸镀法成本有望持续优化,成为全固态电池主流工艺。 2030年对应市场空间近百亿元 智通财经APP获悉,华金证券发布研报称,锂电负极材料正经历从传统石墨向多元高能量密度体系的重 大转型。锂金属负极理论比容量达3860mAh/g,远高于石墨(372mAh/g)和硅碳负极(3590mAh/g),且具 备低电压平台特性。全固态电解质凭借高机械强度抑制枝晶,与锂金属负极形成最优适配。锂金属负极 的制备工艺是其实现产业化应用的核心支撑,目前行业形成了多路线并行、高低端场景分化的格局,主 流工艺可分为成熟量产导向型(压延法)、高端技术突破型(蒸镀法)、前沿研发探索型(液相法、无负极方 案)四大类。 华金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锂金属负极:固态电池能量密度突破的重要推手 锂电负极材料正经历从传统石墨向多元高能量密度体系的重大转型。锂金属负极理论比容量达 3860mAh/g,远高于石墨(372mAh/g)和硅碳负极(3 ...
利好,固态电池涨停潮!牛市旗手,直线拉升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9 04:05
固态电池技术突破与市场表现 - 清华大学团队开发新型含氟聚醚电解质 通过热引发原位聚合技术增强固态界面物理接触与离子传导能力 相关成果发表于《自然》期刊[2] - 固态电池概念股出现涨停潮 万润新能上涨20%至65.64元 海博思创上涨19.35%至318.69元 湖南裕能上涨15.79%至52.88元[3] - 工信部等八部门将固态电池列为重点攻关方向 支持锂电池/钠电池固态化发展 计划2027年前打造3-5家全球龙头企业[4] - 9月以来融资净买入超1亿元的固态电池概念股达21只 包括宁德时代/先导智能/国轩高科等企业[4] - 固态电池加速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 预计2027年前后实现全固态电池小批量生产[4] 券商板块异动与政策支持 - 券商股盘中冲高 国盛金控触及涨停 信达证券/广发证券/华泰证券等纷纷跟涨[4] - 央行会议要求落实适度宽松货币政策 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 用好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和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7] - 10月将进入三季报披露期 券商板块存在业绩预期差[10] 算力基建投入与产业发展 - 阿里宣布三年3800亿AI基建计划并追加投入 华为发布算力超节点及百万卡集群突破算力瓶颈[11] - 大模型训练算力需求每3-4个月翻一番 算力产业每投入1元可带动3-4元GDP增长[12] - 算力行情持续但内部出现高低切换 CPO/PCB等细分领域涨幅较大[13] 市场整体表现 - 市场探底回升 约3000家个股上涨 固态电池和非银金融板块带动反弹[14][16] - 当日为资金出金日 早盘出现资金抢跑现象[16]
300185,突发利好
证券时报· 2025-09-27 13:48
通裕重工技术突破与业绩表现 - 成功交付世界直径最大碾环机核心部件主辊轴 该部件采用313吨钢锭为坯料 最终成型为160余吨核心锻件 展现重型装备制造领先工艺水平[1] - 上半年实现净利润0.61亿元 同比增长49.7% 截至9月26日该股年内上涨22.18% 最新A股市值达122.37亿元[1] 固态电池技术研发进展 - 清华大学团队开发新型含氟聚醚电解质 基于该电解质构建的8.96Ah聚合物软包全电池能量密度达604Wh/kg 并通过针刺与120摄氏度热箱安全测试[4] - 固态电池被广泛视为下一代锂电池方向 富锂锰基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体系展现能量密度突破600Wh/kg潜力[4] 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 - 预计2030年全球固态电池出货量达614.1GWh 市场规模迈入千亿元级别 2025年商业化落地进程有望加速[5] - 产业从单一技术竞争转向全链条生态协同 可拓展低空机器人和数据中心等新兴市场[5] 企业固态电池布局动态 - 长安汽车预计2026年实现固态电池装车验证 2027年推进全固态电池量产 能量密度达400Wh/kg[6] - 中伟股份固态电池材料出货近50吨 天奈科技CNT供货量占据市场绝大部分份额[6] - 盟固利富锂锰基正极材料通过头部企业小试认证 固态电解质产品完成技术定型[5] - 曼恩斯特完成干湿法双线产品布局 已出货多款设备并获客户认可[5] 固态电池概念股市场表现 - 今年以来概念股平均上涨50.83% 其中7股累计涨幅翻倍 包括上海洗霸 先导智能 德福科技等[7] - 9月以来融资净买入超1亿元概念股达21只 宁德时代以58.55亿元融资净买入额居首[10][11] - 宁德时代获36家机构给予积极型评级 先导智能 国轩高科 赣锋锂业融资净买入额分别为51.25亿元 10.56亿元和8.22亿元[10][11]
GGII:1-8月国内锂电池产业链总投资4000亿元
高工锂电· 2025-09-27 10:51
行业扩产总体情况 - 2025年1-8月中国锂电产业链新签约及开工扩产项目达183个 计划总投资额4000亿元 呈现高端扩产提速、低端产能出清特征 [4][7] - 锂电池环节扩产项目54个 占比30% 固态电池扩产项目23个 占比13% [4] - 锂电池环节投资额占比超40% 头部企业主导扩产 跨界企业大幅收缩 [7] 各环节扩产特点 - 固态电池领域规划投资额达350亿元 成为新兴增长极 主要受技术迭代及量产加速驱动 [7] - 磷酸铁锂正极及上游规划总投资额超800亿元 受三个百亿级项目拉动 包括贵州磷化331亿元项目、青山集团243亿元项目及云图控股159亿元项目 [7] - 负极材料规划投资额286亿元 呈现技术升级与海外扩张双主线 硅碳负极成扩产热点 海外建厂加速 [8] - 三元正极和锂电设备环节因产能相对饱和且市场增量较小 投资规模收缩 [8] 投资主体特征 - 传统环节扩产由宁德时代、比亚迪、恩捷股份等头部企业主导 [7] - 新兴赛道如固态电池、钠电池、硅基负极吸引跨界资本与初创企业入场 例如东驰新能源规划52亿元钠电池项目 固态电池初创企业签约数十亿元产业化项目 [7] 区域分布特征 - 国内扩产项目主要集中在华东和华中地区 华东依托化工资源与产业链配套优势布局材料及电池制造 华中打造资源加制造一体化基地 [10] - 海外市场以马来西亚、印尼、匈牙利项目居多 马来西亚因地缘政治风险低及政策友好吸引亿纬锂能等企业布局 欧洲受电动化需求及政策驱动吸引中国企业设厂 [10][11] 重大扩产项目 - 宁德时代在山东济宁投资140亿元建设30GWh新能源电池产业基地 [14] - 比亚迪在浙江台州投资100.2亿元建设22GWh动力电池项目 [14] - 中创新航在葡萄牙投资151.684亿元建设15GWh动力及储能电池项目 [14] - 宁德时代在印尼投资60亿美元建设6.9GWh动力及储能电池项目 [14]
利好来袭!刚刚,重大突破!
券商中国· 2025-09-27 10:30
技术突破 - 清华大学张强团队开发新型含氟聚醚电解质 通过热引发原位聚合技术增强固态界面物理接触与离子传导能力 解决固-固材料刚性接触和电解质兼容性问题[1][3] - 该电解质使富锂锰基聚合物电池能量密度达604Wh/kg 远超商业化电池水平 并通过针刺和120摄氏度热箱安全测试[4] - 武汉大学杨培华课题组构建阳离子-两性离子聚合物电解质 通过原位聚合离子液体提升锂离子迁移数和电导率 已成功驱动无人机[5][6] 产业前景 - 全球固态电池出货量预计2030年达614.1GWh 市场规模迈入千亿元级别 其中全固态电池市场空间为1138亿元[8][10] - 2025年全球固态电池需求预计16.4GWh 均为半固态电池 对应市场空间144亿元 2030年需求预计270.8GWh 对应市场空间2180亿元[10] - 多家车企计划2027年实现固态电池量产装车 比亚迪计划2027年前后启动全固态电池批量示范装车 一汽集团计划2027年实现小批量应用[9] 政策支持 - 工信部等八部门将固态电池列为重点攻关方向 支持锂电池、钠电池向固态化发展 提出2027年前打造3至5家全球龙头企业[8] - 《电子信息制造业2025—2026年稳增长行动方案》明确持续支持全固态电池等前沿技术方向的基础研究[8] - 行业技术标准体系逐步完善 2027年前后有望实现全固态电池小批量生产[9]
电力设备行业跟踪报告:锂电板块Q2业绩整体回升,正负极材料环节盈利修复明显
万联证券· 2025-09-26 12:39
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维持) [4] 核心观点 - 锂电板块2025年H1业绩整体回升 下游终端需求保持韧性 新能源汽车产销量高增长 产业链收入与利润规模扩大 盈利较上年同期明显改善 [1] - 2025年H1锂电产业链整体营业收入4007.6亿元 同比增长13.74% 归母净利润372.78亿元 同比增长30.38% [1][14] - 2025年Q2产业链景气度继续修复 营收2136.53亿元 同比增长12.81% 环比增长14.19% 归母净利润201.23亿元 同比增长27.59% 环比增长17.30% 毛利率19.46% 同比下降0.84个百分点 环比上升0.45个百分点 [1][14] 细分环节业绩表现 电池环节 - 2025年H1营业收入2632.38亿元 同比增长9.34% 归母净利润330.77亿元 同比增长27.37% [2][22] - 2025年Q2营业收入1399.86亿元 同比增长9.14% 环比增长13.58% 归母净利润177.62亿元 同比增长25.06% 环比增长15.97% [2][22] - 毛利率整体趋稳 2025年H1毛利率22.19% 同比下降1.31个百分点 2025年Q2毛利率22.31% 同比下降1.10个百分点 环比增长0.26个百分点 [26] - 宁德时代毛利率25.58% 派能科技20.63% 亿纬锂能17.46% 欣旺达14.88% 头部公司保持领先 [26] 正极材料 - 2025年H1营业收入564.45亿元 同比增长19.91% 归母净利润-1.86亿元 亏损同比收窄76.50% [2][28] - 2025年Q2营业收入304.73亿元 同比增长18.82% 环比增长17.34% 归母净利润0.00亿元 单季实现盈亏平衡 [2][28] - 三元正极表现分化:当升科技营收25.24亿元 同比增长24.69% 归母净利润2.01亿元 同比增长13.63% 厦钨新能营收45.57亿元 同比增长51.84% 归母净利润1.90亿元 同比增长48.84% [28] - 铁锂正极:富临精工营收31.16亿元 同比增长48.45% 归母净利润0.51亿元 同比下降44.93% 湖南裕能营收75.96亿元 同比增长21.31% 归母净利润2.11亿元 同比下降8.54% [28][29] - 毛利率表现分化:富临精工毛利率11.22% 湖南裕能9.01% 龙蟠科技11.57% 当升科技15.04% 容百科技8.94% 厦钨新能10.26% [32] 负极材料 - 2025年H1营业收入317.85亿元 同比增长19.73% 归母净利润24.93亿元 同比增长38.94% [3][34] - 2025年Q2营业收入171.48亿元 同比增长19.88% 环比增长17.16% 归母净利润14.22亿元 同比增长37.81% 环比增长32.75% [3][34] - 主要公司表现:璞泰来营收同比增长17.46%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7.44% 杉杉股份营收同比下降0.26%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91.69% 中科电气营收同比增长68.21%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02.93% [3] - 毛利率持续回升:2025年H1毛利率22.95% 同比增长1.83个百分点 2025年Q2毛利率23.27% 同比增长2.53个百分点 环比增长0.69个百分点 [37] - 头部企业毛利率:璞泰来32.05% 尚太科技25.14% 贝特瑞22.46% [37] 其他环节 **电解液** - 2025年H1营业收入122.52亿元 同比增长21.49% 归母净利润8.34亿元 同比增长9.49% 毛利率20.96% 同比下降1.16个百分点 [3][8][39] - 2025年Q2营业收入62.95亿元 同比增长13.43% 归母净利润4.28亿元 同比下降2.58% 毛利率21.07% 同比下降1.43个百分点 [8][39] **隔膜** - 2025年H1营业收入76.61亿元 同比增长19.02% 归母净利润0.07亿元 同比下降98.63% 毛利率17.90% 同比下降5.82个百分点 [10][43] - 2025年Q2营业收入40.43亿元 同比增长19.10% 归母净利润-0.65亿元 由盈转亏 毛利率16.74% 同比下降7.72个百分点 [10][43] **辅材** - 结构件:2025年Q2营收62.90亿元 同比增长25.92% 归母净利润5.30亿元 同比增长22.05% [10][46] - 铜箔铝箔:2025年Q2营收94.18亿元 同比增长30.03% 归母净利润0.47亿元 盈利持续修复 [10][46] - 科达利表现突出:2025年Q2营收36.23亿元 同比增长23.34% 归母净利润3.82亿元 同比增长12.54% [46] 投资建议 - 随着上游碳酸锂价格逐步触底企稳 终端新能源车销量增长 中游材料厂商业绩有望持续修复 电池和结构件环节盈利有望持续增强 [9] - 建议关注中游材料环节公司业绩修复投资机会 以及电池环节市占率提升、盈利能力增强的龙头个股 [9] - 新兴技术产业化加速 固态电池、高压密磷酸铁锂等新技术快速发展 建议关注新兴技术产业化带动的投资机会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