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平安银行(000001)
icon
搜索文档
“红利雨”来了!上市银行分红哪家强:真土豪还是“铁公鸡”
南方都市报· 2025-07-16 02:16
上市银行分红概况 - 截至7月16日,42家A股上市银行中已有37家完成年度分红,累计分红总额达6326亿元,同比增长3.1% [2][5] - 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分红总额最高,分别为1097.73亿元和1007.54亿元,郑州银行分红最低仅1.82亿元,分红率9.69%为行业最低 [2][5][6] - 招商银行分红比例最高达33.99%,其次是沪农商行(33.9%)和苏州银行(32.5%) [6] 分红时间与金额变化 - 四家国有大行(交通银行、中国银行、邮储银行、建设银行)今年分红时间较去年提前2-3个月,可能与5200亿元定增募资补充资本有关 [4][5] - 34家银行分红金额同比上涨,西安银行(78.31%)、宁波银行(50%)、杭州银行(37.78%)涨幅居前,平安银行(-15.44%)、民生银行(-11.11%)、浙商银行(-4.88%)下滑 [8][9] - 分红增幅高的银行如郑州银行、西安银行、宁波银行均实现净利润正增长 [10] 银行未来分红规划 - 交通银行计划2025-2027年每年现金分红比例不低于净利润30%,并探索一年多次分红 [12] - 中信银行目标2024-2026年现金分红比例不低于30%,苏州银行也设定类似目标 [12] - 分析师认为银行业绩拐点将至,息差降幅收窄、信贷结构优化将支撑分红能力 [11]
如何看待银行股持续新高?
新浪基金· 2025-07-15 05:26
银行股近期表现 - 银行ETF(512800)多次刷新上市以来新高,成为A股近期最耀眼的行业ETF之一 [3] - 工农中建四大行股价接连创历史新高,带动大盘突破关键点位 [3] - 7月11日银行板块午后跳水,但7月14日修复性反弹,银行ETF小阳回升 [3][5] - 中证银行指数年初至7月11日累计上涨16.54%,跑赢沪深300指数14.51个百分点 [15] 银行股上涨驱动因素 政策面 - 财政部向四大行定向注资5200亿元,缓解资本压力并推动银行向"股权财政枢纽"转型 [8] - 非对称降息和存款成本压降成为银行盈利修复关键 [8] - 地方化债政策(城投债展期、房地产纾困基金)降低对公资产风险溢价,资产质量边际改善 [9] 资金面 - 险资持续增持银行股,一季度末持有278.21亿股,市值2657.8亿元,前十大重仓股中7只为银行股 [9] - 兴业银行、中信银行等获险资增持,增持数量最高达52269万股(中信银行) [10] - 银行ETF规模突破134亿元,日均成交超5亿元,为A股规模最大银行业ETF [12] 基本面 - 六大国有行2025年一季度合计日赚38.27亿元,净利润增速稳健 [12] - 城商行如北京银行、江苏银行通过区域经济红利和数字化转型实现净利润两位数增长 [12] - 招行、兴业银行财富管理规模突破120万亿元,手续费收入年增15% [12] 银行股配置价值 - 当前PB(市净率)0.73倍,浙商证券预测有望修复至1倍以上 [13] - 工商银行1年期存款利率跌破1%,银行股高股息优势凸显 [16][18] - 银行ETF覆盖42家上市银行,前十大权重股占比超60%,可分散非系统性风险 [20] 行业转型与新兴赛道 - 银行加速向"轻资本、高收益"模式转型,财富管理成为新盈利增长点 [12] - 政策引导下,银行通过碳交易、ESG评级等工具抢占新兴赛道 [12]
上市银行年度“红包”密集落地
中国证券报· 2025-07-14 20:55
上市银行分红情况 - 30余家A股上市银行进入年度分红高峰期,工商银行7月14日派发A股现金股息约443.78亿元,每股约0.16元 [1] - 招商银行7月11日每股派发现金红利2元,共计派发A股现金红利约412.58亿元 [1] - 农业银行将于7月17日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1255元,共计派发A股现金红利约400.65亿元 [1] - 长沙银行拟于2025年半年度进行中期分红,2018年-2024年累计现金分红金额达93.73亿元 [2] 银行股市场表现 - 厦门银行、浦发银行、青岛银行、兴业银行、浙商银行、民生银行等A股上市银行股价涨幅超30% [2] - 华夏银行、南京银行、平安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等银行股的股息率均超4.5% [2] - 国有大行加权平均股息率远超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利差有望进一步扩大 [2] 券商对银行股的展望 - 天风证券研报称,险资配置银行股的确定性增强 [3] - 银河证券认为银行板块股息率居行业前列,中长期收益具备确定性与稳健性,符合险资投资导向 [3] - 银行基本面积极因素持续积累,业绩拐点可期 [3] 银行股增持计划动态 - 华夏银行部分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等计划增持股份,因定期报告窗口期与二级市场波动等因素暂未实施 [3] - 成都银行实际控制人计划增持股份,因股价超过增持价格上限17.59元/股暂未实施,股价曾创20.96元/股新高 [4]
5连升!杠杆资金“盯上”这些方向
中国基金报· 2025-07-14 13:03
两融余额持续回升 - A股市场最新两融余额为18757.94亿元 其中融资余额为18625.86亿元 融券余额为132.08亿元 [1][2] - 融资余额连续5个交易日(7月7日至7月11日)增加 单日增幅分别为63.59亿元 54.88亿元 38.43亿元 47.68亿元 20.82亿元 [2] - 申万31个行业中22个行业融资余额增加 非银金融行业增加35.35亿元居首 [2] 行业加仓方向 - 融资余额增加前五行业为非银金融 有色金属 计算机 电力设备 医药生物 上述行业指数同期均收涨 [1][2] - 食品饮料 交通运输 石油石化 环保 房地产行业融资净偿还额居前 分别净流出7.14亿元 2.68亿元 2.29亿元 1.01亿元 0.84亿元 [4] - 机构观点认为券商板块受益于市场活跃度提升和投行业务复苏 有色金属板块在涨价逻辑下业绩确定性较强 [4] 个股加仓情况 - 84只股票获融资客加仓超1亿元 前10名为比亚迪(7.66亿元) 紫金矿业(5.74亿元) 中油资本(4.93亿元) 鹏鼎控股(4.73亿元) 北方稀土(3.88亿元) 大智慧(3.34亿元) 中科金财(3.22亿元) 国轩高科(3.17亿元) 长亮科技(3.17亿元) 平安银行(2.89亿元) [6] - 北方稀土上半年净利润预计同比增长1883%至2015% 印证有色金属板块景气度 [4] 两融业务发展态势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融资融券个人投资者数量达747.99万户 较2024年末新增25.21万户 机构投资者数量为5.09万家 较2024年末减少1354家 [9] - 华泰证券构建"全方位融资客户服务体系" 中信建投证券推动"渠道与产品多措并举"战略 [9] - 甬兴证券于2025年6月19日获准开展融资融券业务 [9]
5连升!杠杆资金“盯上”这些方向
中国基金报· 2025-07-14 12:40
A股融资余额5连升 - A股市场融资余额连续5个交易日(7月7日至7月11日)增加,最新余额达18625.86亿元,期间累计增加225.4亿元[2][4] - 融资余额增加最多的五个行业为非银金融(35.35亿元)、有色金属、计算机、电力设备、医药生物[2][4] - 融资净偿还额前五行业为食品饮料(7.14亿元)、交通运输(2.68亿元)、石油石化(2.29亿元)、环保(1.01亿元)、房地产(0.84亿元)[5] 行业加仓情况 - 非银金融行业融资余额增加最多达35.35亿元,机构认为市场活跃度提升和投行业务复苏将提振券商业绩[4][5] - 有色金属板块在涨价逻辑驱动下业绩确定性较强,北方稀土预计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883%-2015%[5] - 申万31个行业中有22个行业融资余额增加,上述加仓行业指数在7月7日至11日期间均收涨[4] 个股加仓情况 - 84只股票获融资客加仓超1亿元,前10名为比亚迪(7.66亿元)、紫金矿业(5.74亿元)、中油资本(4.93亿元)、鹏鼎控股(4.73亿元)、北方稀土(3.88亿元)[9] - 其他加仓居前个股包括大智慧(3.34亿元)、中科金财(3.22亿元)、国轩高科(3.17亿元)、长亮科技(3.17亿元)、平安银行(2.89亿元)[9] 两融业务发展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融资融券个人投资者达747.99万户,较2024年末新增25.21万户[10] - 券商积极布局两融业务,华泰证券构建"全方位融资客户服务体系",中信建投证券打造线上服务生态[10] - 部分中小券商如甬兴证券正积极申请两融业务资格[10]
沪指周一再创年内新高
搜狐财经· 2025-07-14 10:59
市场表现 - 上证指数报3519点 涨幅0.27%创年内新高 深证成指报10684点跌0.11% 创业板指报2197点跌0.45% [1] - 沪深两市成交总额约14588亿元人民币 较上一交易日缩量2534亿元人民币 [1] - 贵金属板块上涨2.94% 能源金属板块上涨2.25% 银行板块全天录得0.77%涨幅 [1] 政策调整 - 财政部调整国有商业保险公司长周期考核指标 将净资产收益率考核方式调整为"当年度+3年周期+5年周期"组合 [1] - 资本保值增值率考核由当年度指标调整为"当年度+3年周期+5年周期"组合方式 [1] 机构观点 - 政策调整有利于推动险资增配权益资产 银行股因业绩波动小、分红稳定符合险资长期投资导向 [2] - A股银行板块估值处于历史较低水平 股息率居行业前列 红利价值有望吸引中长期增量资金流入 [2]
平安银行(000001) - 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
2025-07-14 07:46
经营业绩与战略 - 2025年一季度营收337.09亿元,同比下降13.1%;业务及管理费90.55亿元,同比下降13.2%;信用及其它资产减值损失74.30亿元,同比下降20.9%;净利润140.96亿元,同比下降5.6% [2] - 战略目标是成为“中国最卓越、全球领先的智能化零售银行”,坚持“零售做强、对公做精、同业做专”方针 [2] 分红情况 - 2024年以总股本19,405,918,198股为基数,每10股派现6.08元,合计派现117.99亿元,占普通股股东净利润比例28.32%,占股东净利润比例26.51% [2] - 2024 - 2026年度每年现金分配利润在可分配利润的10% - 35%之间 [3] 息差走势 - 2025年一季度净息差1.83%,较去年同期降18个基点 [4] - 2025年预计净息差有下行压力但幅度趋缓,将加强资产负债管理缓解下行 [4] 资产质量 - 2025年3月末不良贷款率1.06%与上年末持平,拨备覆盖率236.53%,拨贷比2.50% [5] - 2025年一季度核销贷款170.65亿元,收回不良资产94.25亿元,97.3%为现金收回 [5] 财富中收手续费 - 2025年一季度财富管理手续费收入12.08亿元,同比增长12.5% [6] - 代理个人保险、理财、基金收入分别为3.44亿、2.98亿、5.22亿元,同比增38.7%、16.4%、5.7% [6] 资本充足率 - 2024年末核心一级、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9.12%、10.69%、13.11%,满足监管要求 [8] - 未来统筹内外源资本补充,提升资本管理能力 [8] 存款规模 - 2025年3月末个人存款余额13,308.83亿元,较上年末增3.4% [9] - 代发及批量业务客户存款余额3,785.72亿元,较上年末增6.5% [9] - 一季度个人存款日均余额13,166.31亿元,较去年同期增6.5% [9] 零售贷款 - 2025年3月末个人贷款余额17,290.46亿元,较上年末降2.2%,抵押类占比64.7% [10] - 住房按揭、信用卡、消费性、经营性贷款余额分别为3,394.34亿、4,006.38亿、4,593.15亿、5,296.59亿元,较上年末有不同变化 [10]
永赢科技智选混合发起A,永赢科技智选混合发起C: 永赢科技智选混合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2025年第2季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7-14 02:35
基金产品概况 - 基金简称永赢科技智选混合发起,主代码022364,运作方式为契约型开放式,合同生效于2024年10月30日 [3] - 报告期末基金份额总额为700,339,771.63份,投资目标为聚焦科技主题资产,实现中长期稳健增值 [3] - 业绩比较基准为中国战略新兴产业成份指数收益率*70% + 恒生科技指数收益率*10% + 中债-综合指数收益率*20% [3] 财务表现 - A类份额过去三个月净值增长率为32.28%,过去六个月为47.43%,自成立以来增长显著超越业绩基准 [5] - C类份额过去三个月净值增长率为32.03%,过去六个月为46.95%,表现与A类接近但略低 [5] - 期末A类份额净值为1.6719元,C类为1.6648元,均实现大幅增长 [10] 投资组合 - 股票投资占基金总资产86.38%,金额为1,104,253,119.34元,债券投资仅占0.32% [12] - 制造业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94.67%,全部股票投资均集中于该行业 [12] - 基金未持有港股通股票、资产支持证券、贵金属及衍生品 [13] 投资策略与运作 - 基金维持高仓位运作,重点配置全球云计算产业,关注光通信、PCB等领域 [8] - 基金经理任桀拥有7年证券从业经验,2018年加入公司,曾任TMT研究员及科技组组长 [5] - 报告期内完成仓位调整,聚焦AI应用发展、算力投入及中国厂商在全球产业链的机会 [8][9] 份额变动与资金结构 - 报告期总申购份额A类82,506,099.70份,C类1,079,049,530.76份,总赎回A类28,701,872.71份,C类631,985,497.19份 [13] - 期末A类份额78,352,789.96份,C类621,986,981.67份,基金管理人固有资金持有A类10,000,000.00份,占总额1.43% [13] - 发起资金合计持有10,149,212.87份,占基金总份额1.45%,承诺持有期限不少于3年 [14]
A股上市银行密集分红,银行ETF指数(512730)涨势不断,周线斩获十连阳
新浪财经· 2025-07-14 02:34
指数表现 - 中证银行指数上涨0.46% 成分股民生银行上涨2.25% 贵阳银行上涨2.19% 青农商行上涨1.59% 邮储银行上涨1.41% 浙商银行上涨1.36% [1] - 银行ETF指数上涨0.33% 报1.83元 二季度累计上涨12.20% [1] 分红情况 - 42家A股上市银行中已有35家完成2024年度分红 涵盖5家国有大行 7家股份制银行及23家城商行和农商行 [1] 政策预期 - 稳地产 促消费 民生保障等扩张性政策有望加速落地 银行板块受益于政策催化 顺周期个股或有超额收益 [1] - 经济修复需时间 降息仍有空间 红利策略或持续有效 [1] 指数构成 - 银行ETF指数紧密跟踪中证银行指数 采用中证行业四级分类体系编制 [2] - 中证银行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65.64% 包括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工商银行等头部银行 [2]
银行网点做“减法” 科技赋能做“加法”
南京日报· 2025-07-14 00:22
商业银行网点关停现状 - 2025年上半年全国共有2677家商业银行网点关停 超过2024年全年2533家的总数 [1][2] - 农商行网点关停数量最多 约2000家 占总数75%左右 [2] - 典型案例为平安银行南京南大和园社区支行 因业务调整于2025年7月终止营业 [1] 数字化转型驱动因素 - 2024年银行业离柜交易总额达2626.80万亿元 同比增长11.13% [3] - 90%以上个人业务和多数对公业务可通过线上完成 客户离柜率超90% [3] - 传统网点年运营成本达数百万元 部分网点柜面业务量同比下降70% [3] 网点转型方向 - 物理网点将转型为多功能服务综合体 嵌入政务/民生等场景服务 [3] - 企业开户/跨境结算等复杂业务仍需面签 大额对公贷款依赖线下尽调 [4] - 农村地区和高龄群体对物理网点的普惠金融需求具有不可替代性 [4] 金融科技应用进展 - 智能风控技术使欺诈识别准确率创行业新高 [4] - 5G+AR技术支持远程协同 提升复杂业务处理效率 [4] - 智能化银行在精简网点同时实现客户满意度指标新高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