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利策略

搜索文档
一年前“掐点”成立 多只基金无缘“翻倍基”
证券时报· 2025-09-28 18:35
年内,A股行情走牛也带动了主动权益类基金的净值集体上涨。自去年9月24日以来,沪指累计大涨近 四成,因此在这个日期前后成立的基金,普遍斩获不俗。 不过,即便如此,这些基金也鲜有机会加入年内的"翻倍基"阵营。从持仓情况来看,由于它们多数重仓 了其间表现一般的红利板块,加上调仓速度欠缺,因此也错过了较为迅猛的行情。 49只基金"掐点"成立 在去年"9·24"行情启动前两个月,沪指尚在3000点以下挣扎,彼时权益产品新发也陷入了冰点——2024 年7月、8月,股票型基金成立份额均为50多亿份,而今年同期,这一数值则分别达到了355亿份、472亿 份。 以后镜视角来看,上述成立于行情低点的基金也可谓"掐点"而来。证券时报记者统计的数据显示,纳入 统计的49只主动权益类产品,至今业绩全部飘红,平均收益率高达35.94%。 具体来看,截至9月26日,成立于去年8月23日的永赢融安收益率高达89%;安联中国精选、东吴科技创 新等成立以来收益率均逾70%;成立以来,收益率超过了50%的还有嘉实产业精选、上银数字经济、兴 业品质睿选等8只产品。 布局谨慎无缘"翻倍基" 此外,由于上述成立于低迷行情中的基金,成立后在仓位布局方面 ...
增超28% 年内公募基金分红超1800亿元
北京商报· 2025-09-28 15:23
2025年前三季度即将收官,分红榜单同步出炉。整体来看,截至9月28日,年内公募基金"红包"已达 1811.97亿元,同比增长28.33%。从具体类别来看,债券基金分红数据仍在年度分红总额中占据较大席 位,占比超七成。不过,若对比去年同期看,被动指数基金分红总额则涨势最为突出。有业内人士表 示,伴随着被动投资进一步深化,分红力度或成为产品竞争力角逐的关键。预计2025年全年整体分红有 望保持平稳增长态势,市场环境持续好转,选择分红的基金数量有望水涨船高。 沪深300ETF霸榜前四 年内公募扎堆发"红包"。Wind数据显示,截至9月28日,年内共有2873只基金进行分红(份额分开计 算,下同),累计分红总额1811.97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1411.95亿元同比增长28.33%。 主动权益类基金分红总额则为55.96亿元,同比增长53.11%。整体来看,暂未有主动权益类基金分红超 过10亿元。华泰柏瑞鼎利灵活配置混合C以8.2亿元的分红总额排名首位,易方达科讯混合紧随其后,相 关数据为5.3亿元。另外,大成策略回报混合、易方达价值精选混合、华泰柏瑞鼎利灵活配置混合A以及 交银医药创新股票年初以来分红总额也均 ...
精准成立,却跑输大盘!两大因素无缘“翻倍基”
券商中国· 2025-09-28 05:17
去年9月24日以来,A股大幅上涨。"9·24"前夕精准成立的基金亦收获不俗。 不过,前述低位成立的基金中,并未诞生年内频现的"翻倍基",甚至平均涨幅落后于同期沪深股指。从布局情 况来看,这些产品多数重仓了表现一般的红利板块,且因成立于清淡市场,未能及时满仓从而错过随即而来的 迅猛行情。 近一年来,A股投资逻辑正悄然生变,以创新药和人工智能为主力的数个板块轮番上演异动行情,多只基金借 行情东风净值表现优异。 若将时间推至去年"9·24"前两个月,彼时沪指尚在3000点以下徘徊,权益产品新基金发行也陷入冰点——2024 年7月和8月股票型基金成立份额均为50多亿份,而这一数值在今年同期分别为355亿份和472亿份,行情的清淡 无疑对新基发行影响深远。 | 证券代码 | 证券简称 | 基金成立日 | 成立以来回报 | | --- | --- | --- | --- | | | | | (%) | | 020755.OF | 永赢融安A | 2024/8/23 | 89.09 | | 021981.OF | 安联中国精选A | 2024/9/3 | 74.96 | | 020966.OF | 东吴科技创新A | 20 ...
险资青睐高股息股票,背后藏着什么秘密?
36氪· 2025-09-28 03:34
"下半年起,只要买入高股息股票,我们都优先考虑纳入FVOCI会计科目。"9月25日,一家保险公司的 权益投资部负责人杨建章向记者直言。 所谓FVOCI,是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其特点是相关股票股价涨跌无 需纳入保险公司当年利润报表,有助于增强保险公司利润报表的稳定性。 记者注意到,今年上半年,众多上市保险公司FVOCI会计科目项下的权益类资产规模均持续攀升。 例如,截至今年6月末,新华保险FVOCI项下权益类资产持有规模由今年年初的306.40亿元,增至374.66 亿元;中国人寿FVOCI项下股票持仓规模达到1402.6亿元,在其股票投资规模的占比升至22.6%。 东吴证券研究所联席所长孙婷认为,随着2026年新会计准则在保险行业全面实施,将进一步推动险资加 码FVOCI项下的股票配置。 中国人保副总裁才智伟表示,中国人保将持续稳步加大FVOCI会计科目下的股票配置力度。 一位大型保险公司权益资产投资经理告诉记者,他所在的保险公司正关注两大高股息股票的挖掘机会: 一是在"反内卷"政策实施、通胀回升、美联储重启降息的情况下,大宗商品上中游行业龙头上市公司的 现金流好转与分红金额增加 ...
险资青睐高股息股票 背后藏着什么秘密?
经济观察报· 2025-09-27 05:07
新会计准则推动险资配置策略转变 - 2026年新会计准则全面实施将推动保险公司增加FVOCI项下股票配置[2][6] - FVOCI科目下权益资产价格涨跌不计入当年利润表 增强利润稳定性[2][6] 保险公司FVOCI配置规模显著增长 - 新华保险FVOCI项下权益类资产从年初306.40亿元增至6月末374.66亿元[2] - 中国人寿FVOCI项下股票持仓达1402.6亿元 占股票投资规模22.6%[2] - 中国人保表示将持续加大FVOCI会计科目下股票配置力度[3] 高股息股票成为FVOCI主要投资标的 - 保险公司优先将高股息股票纳入FVOCI科目[2][8] - 投资聚焦大宗商品上中游行业龙头现金流改善与分红增加机会[4] - 通过自下而上方法挖掘细分行业现金流改善及分红意愿增强个股[4] FVOCI资产选择标准与操作惯例 - 权益类资产需满足"非交易性"才能计入FVOCI且不可撤销[7] - 长期持有获取稳健股息收入及与主业具协同效应资产纳入FVOCI[7] - 股价波动较大成长型股票计入FVTPL科目[7] FVOCI配置的战略意义 - 构建高股息股票资产池获取长期稳健分红收入[4][8] - 填补固收类资产收益缺口对冲市场利率下行压力[8] - 解决期限错配风险 保险公司资产负债久期缺口达4-7年[8] 投资策略优化与标的拓展 - 加强中观视角投研 聚焦国家战略与产业政策设置中观赛道[9] - 寻找高成长产业赛道高股息个股 构建多维研究体系[9] - 目标股息回报率约4% 除高股息股外考虑纳入协同效应科技股[9] FVOCI的"双刃剑"效应 - 中国平安67%股票纳入FVOCI 约600亿元浮盈未体现在利润表[13] - 有助于资本市场更客观评估主营业务业绩增长稳健性[13] - 推动投资获利逻辑从短期价差获利转向关注长期上涨潜力与股息分红[14]
险资青睐高股息股票 背后藏着什么秘密?
经济观察网· 2025-09-26 14:37
FVOCI会计科目的应用与趋势 - 保险公司优先将高股息股票纳入FVOCI科目以增强利润报表稳定性 [2] - FVOCI项下权益类资产价格涨跌无需计入当年利润表 有效平抑利润波动 [5] - 2026年新会计准则全面实施将推动险资加码FVOCI项下股票配置 [2] 保险公司FVOCI配置规模增长 - 新华保险FVOCI项下权益类资产规模从年初306.40亿元增至374.66亿元 [2] - 中国人寿FVOCI项下股票持仓达1402.6亿元 占股票投资规模22.6% [2] - 中国人保表示将持续稳步加大FVOCI会计科目下的股票配置力度 [3] 高股息股票的投资逻辑 - 保险公司关注大宗商品上中游行业龙头现金流好转与分红增加机会 [3] - 通过自下而上投研挖掘细分行业现金流改善及分红意愿增强个股 [3] - 构建庞大高股息股票资产池获取长期稳健分红收入 解决期限错配 [3] FVOCI的会计处理标准 - 权益类资产需满足"非交易性"才可计入FVOCI 且一旦纳入不得撤销 [5] - 长期持有获取稳健股息收入及具战略性协同效应的资产纳入FVOCI [5] - 股价波动较大的成长型股票则计入FVTPL科目 [5] 利率环境与资产配置策略 - 市场利率中枢下行环境下 FVOCI通过高股息资产填补固收收益缺口 [6] - 保险公司将高股息股票视为"新的久期资产" 解决长钱短配问题 [6] - 资产负债久期缺口扩大至4-7年 远高于国际市场的1-2年水平 [6] 投资策略优化方向 - 加强中观视角投研 聚焦国家战略与产业政策设置中观赛道 [7] - 对其他高景气度细分产业构筑多维研究体系 增强风险分散效应 [7] - 银行等传统红利股股息率趋降 需寻找新标的充实资产池 [7] 股息回报要求与标的扩展 - FVOCI项下权益类资产需提供约4%股息回报以满足保险产品预期 [7] - 除股息率超4%上市公司外 计划纳入具协同效应的高股息科技股 [7] - 风控部门认为科技股更适合FVTPL 正就"非交易性"认定进行沟通 [8] FVOCI的双刃剑效应 - 中国平安67%股票纳入FVOCI 导致约600亿元浮盈未在利润表体现 [9] - 有助于市场更客观评估主营业务业绩增长稳健性与持续性 [10] - 推动投资获利逻辑从短期价差向关注股价稳定性和长期股息转变 [10]
长城基金两只红利基金持续回馈持有人
新浪基金· 2025-09-26 08:25
红利主题基金的高频分红,凸显出红利策略穿越市场波动的盈利韧性。长城基金指出,经济弱复苏周期 下,高股息资产追求兼具稳健性与成长性,而港股通板块的估值洼地效应有望进一步增强收益潜力。 临近双节长假,基金进入密集分红期。 9月23日,长城基金旗下长城中证红利低波100ETF联接基金(A类:022097;C类:022098)、长城中 证港股通高股息指数基金(QDII)(A类:022325;C类:022326)再度公告分红。这两只产品均为红 利主题基金,分别聚焦A股与港股市场的红利投资机会。 公告显示,上述两只基金A类、C类份额的分红方案均为每十份派发红利0.03元。其中,长城中证红利 低波100ETF联接基金的分红权益登记日、除息日为9月24日,现金红利发放日为9月25日。长城中证港 股通高股息指数基金(QDII)的分红权益登记日为9月25日,除息日为9月24日,现金红利发放日为9月 26日(注:分红条款的具体内容以基金合同为准。基金分红并不代表总投资的正回报,基金存在收益波 动风险,不代表收益保障或其它任何形式的收益承诺)。 MACD金叉信号形成,这些股涨势不错! 责任编辑:郭栩彤 此外,在当前的利率下行环境中, ...
写给新老基民:“9·24”一周年之际的复盘与思考
搜狐财经· 2025-09-24 11:16
如果说,一年前的924,A股用一场酣畅淋漓的爆发宣告了新周期的开始;一年后的924或许又用国产科技链的大涨宣告了信心的续航。(数据来源: Wind,截至2025.9.24) 俄国诗人说:"人不是活一辈子,不是活几年几月几天,而是活那么几个瞬间。" 回顾这一年来的行情,大概可以划分为3个阶段: 924以来上证指数三阶段走势图 (数据来源:Wind) 一年前的9月24日,对于A股投资者来说,可能便是这样一个难以忘记的关键时刻。以至于今天的人们再去回顾924以前发生的事情,总感觉犹如一个平行 宇宙,似乎并没有多远,但却是天翻地覆。 一年前的这一日开始,中国股市在政策的影响下开始了绝地反击,此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上证指数从2700点涨到了3800点以上,一年涨幅达到40%,代 表全市场的中证全指,更是从3645点,涨到了最高的5879点,涨幅达到惊人的61%,如果再看代表科技的双创,甚至是翻倍的走势。(数据来源: Wind,截至2025.9.24) 924这个节点本身有很多事值得聊,或是一个会载入A股历史,被下一代股民视为新传说的日子。走过之后,挖掘基来聊聊一年来的思考与感悟,分享给 各位新老基民。 #市场复盘 从审 ...
策略升级构建韧性组合
中国证券报· 2025-09-21 20:17
银行股及红利资产近期表现 - 工商银行股价出现两连阴 部分大型银行上周出现五连跌 [1] - 银行指数在31个申万一级行业指数中上周下跌4.21% 位列跌幅榜第一 [1] - 偏股型红利基金约九成上周收益为负 近一个月约七成收益为负 [1] 投资者情绪与市场反应 - 社交媒体红利基金评论区出现投资者困惑焦虑情绪 存在"躲行情"调侃及"高位接盘"担忧 [1][2] - 资金向科技成长品种转移 红利基金光环黯淡 [2] 机构对红利策略有效性的判断 - 华夏基金认为红利策略未失效 市场风格仅短期切换 高股息资产具长期稳定回报和低波动特性 [2] - 华泰柏瑞基金指出红利策略在2021-2024年震荡行情中防守能力突出 红利指数大幅跑赢中证全指 [3] - 红利资产与科技成长板块呈现轮动效应 在低利率环境下"长钱长投"属性凸显 [3] 红利资产配置价值分析 - 高股息资产现金流充沛业务模式成熟 在全球经济不明朗时展现更强抗风险能力 [2] - 港股红利低波策略为"深度价值派" 行业分布在能源金融公用事业等现金流好股息率高的成熟行业 [4] - AH股溢价现象使港股吸引力增强 全球低利率环境下高股息率港股配置价值持续提升 [4] 机构建议的投资策略 - 采用哑铃策略:红利资产作底仓配置 辅以高成长性资产如人工智能创新药新消费 [3][4] - 关注港股红利基金及自由现金流系列产品 红利质量指数产品等更多红利指数产品 [4] - 投资者可根据风险承受能力灵活调整哑铃两端资产仓位比重 [4]
港股核心赛道周度策略
新浪财经· 2025-09-21 09:44
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广发微管家) 从估值角度来看,截至2025年9月19日,恒生指数和恒生科技指数的市盈率分别为12.04倍、23.86倍。 (数据来源:Wind,截至时间9月19日) 新一轮降息周期中港股有望率先受益,叠加流动性改善,港股配置价值或值得关注。上周美联储如期降 息25bp,从联储点阵图上看预计年内仍有两次降息,全球流动性环境有望持续转松,外资回流规模有望 边际改善。此外,一方面四季度港股互联网叙事或转向"AI赋能",业绩预期有望回暖,另一方面会议重 (内容来源:国泰海通证券) 01 港股大势研判观点 上周中美新一轮经贸谈判进展顺利带动港股风险偏好提升,美联储降息靴子正式落地或支撑港股流动性 环境转松,叠加近期阿里、百度等互联网龙头AI进展持续加速,上周港股整体收涨,恒生指数最高突 破27000点,结构上科技板块表现亮眼,恒生科技创年内新高。 (数据来源:Wind,时间区间9月15日-9月19日) (三)医药 政策红利与创新药出海推动估值修复,叠加国内药企研发创新能力提升,港股稀缺创新药有望获益。上 周国家药监局发布公告,明确提出对符合要求的创新药临床试验申请设立"30日审评审批通道",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