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银行(000001)

搜索文档
新晋两融标的银行AH优选ETF(517900)重拾升势,杭州银行、民生银行领衔
搜狐财经· 2025-07-18 02:25
银行板块表现 - 银行AH优选ETF(517900)放量上涨0.55%,成分股中杭州银行、民生银行、南京银行、兴业银行、平安银行涨幅居前 [1] - 交投持续升温,换手率达2.15% [1] - 该基金获资金连续12日净流入,年内规模增长758.91%创历史新高 [1] 杭州银行业绩快报 - 2025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200.93亿元,同比增长3.89%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6.62亿元,同比增长16.67% [1] - 扣非净利润115.59亿元,同比增长17.20% [1] - 基本每股收益1.75元,同比增长6.71% [1] 杭州银行资产状况 - 截至2025年6月末总资产达22,355.9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83% [1] - 贷款总额10,094.18亿元,增长7.67% [1] - 存款总额13,382.82亿元,增长5.17% [1] - 不良贷款率维持在0.76%,拨备覆盖率为520.89%,风险抵补能力保持较高水平 [1]
鹏华弘安混合A,鹏华弘安混合C: 鹏华弘安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2025年第2季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7-18 01:42
基金概况 - 鹏华弘安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由鹏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管理,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托管,报告期为2025年4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 [1] - 基金成立于2015年11月24日,报告期末基金份额总额为637,343,128.42份,其中A类份额27,067,892.95份,C类份额610,275,235.47份 [1][6] - 投资目标是通过科学严谨的资产配置框架,严选安全边际较高的股票、债券等投资标的,力争基金资产的保值增值 [1] 投资策略 - 采用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资产配置策略,动态评估不同资产大类的投资价值及风险收益特征 [2] - 股票投资策略包括行业遴选和个股选择,重点关注行业增长前景、利润前景和成功要素,以及公司竞争力和管理层分析 [2][3] - 债券投资采取多种策略包括久期策略、收益率曲线策略、骑乘策略等,以中高等级信用债为主,严控信用风险 [4] - 可投资股指期货用于套期保值,主要选择流动性好、交易活跃的合约 [4] 业绩表现 - 2025年二季度A类份额净值增长率为0.55%,C类份额为0.48%,同期业绩比较基准增长率为1.69% [6][10] - 过去一年A类份额净值增长率为1.81%,C类为1.51%,业绩比较基准为8.09% [6] - 过去五年A类份额净值增长率为24.56%,C类为22.79%,业绩比较基准为17.12% [6] 投资组合 - 报告期末债券投资占比99.50%,金额为1,074,721,341.47元 [10] - 利率债投资包括政策性金融债69,946,653.42元,占基金资产净值7.54% [10] - 二季度债券收益率整体下行,信用利差及期限利差进一步压缩,曲线平坦化,信用债表现好于利率债 [9] 基金经理 - 叶朝明担任基金经理,17年证券从业经验,现任鹏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现金投资部总经理 [7] - 王康佳担任基金经理,8年证券从业经验,现任鹏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现金投资部总监助理/基金经理 [7] - 两位基金经理均具备基金从业资格,未兼任私募资产管理计划投资经理 [8]
20家银行与一贷款中介撇清关系!冒用金融机构名义揽客何时休
北京商报· 2025-07-17 14:41
银行集体声明事件 - 深圳多家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邮储银行、中信银行、平安银行等)公开声明与贷款中介鑫心惠邻无合作关系,提醒消费者警惕虚假宣传 [1] - 截至7月17日,共有20家银行发布声明否认与鑫心惠邻合作,均强调其宣传中标注的银行Logo及"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不实 [3] - 银行声明重点包括:否认合作关系、提示不收取中介费等额外费用 [3] 鑫心惠邻业务模式与整改 - 公司成立于2024年11月,注册资本1000万元,法定代表人为桂耀林,通过9家关联公司(持股30%)开展业务,实控人均为桂耀林 [7] - 业务模式以"社区融资"为特色,门店设于居民小区周边,提供"存量降息"(收费比例15%-20%)和新增贷款额度服务(费率0.2%-0.8%) [7][9] - 公司承认初期未经授权使用24家银行Logo,6月经提醒后完成整改,撤换广告并发布致歉声明 [1][4][6] 广告宣传与收费争议 - 此前广告宣称"降息优化,信用年化低至2.68%,抵押年化低至2.35%",整改后调整为"贷款咨询"并修改利率表述 [4][6] - 收费项目除公示的服务费外,还被曝出存在评估费、公证费、过桥费等隐性费用,公司回应称这些费用非其收取 [9][10] - 公司称存量降息服务主要针对高息网贷客户,否认主动引导经营贷置换房贷,强调服务费不超价目表标准 [10] 行业问题与监管动态 - 贷款中介常见乱象包括冒用银行名义、包装"债务优化"为"存量降息"、通过邻里关系增强可信度等 [10][11][13] - 2023年原银保监会曾专项治理不法贷款中介,鼓励银行建立黑名单制度 [12] - 此次银行集体声明为行业首次,专家认为将提升违规成本并加速行业洗牌 [13] 专家观点 - 贷款中介冒用银行名义会损害金融机构公信力,需建立"声明—监测—处罚"闭环监管机制 [13] - "社区融资"模式易瞄准房贷人群,可能引发区域性金融风险 [11][13] - 消费者应警惕中介话术,通过银行官方渠道核实合作真实性 [14]
贷款中介假冒合作、推广转贷降息,深圳多家银行罕见点名澄清
第一财经· 2025-07-17 13:57
银行集体澄清与贷款中介关系 - 深圳约15家银行密集发布声明,澄清与不法贷款中介无任何合作,并罕见点名鑫心惠邻及其关联公司 [3][6] - 银行声明强调办理贷款应通过官方渠道,警示消费者警惕假冒银行合作方的中介机构 [6] - 此次集中发声与监管部门打击金融"黑灰产"的态势密切相关,公安部和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开展专项行动 [7] 鑫心惠邻的争议业务 - 鑫心惠邻成立不足半年,已在深圳开设十余家门店,宣传"存量贷款降息"服务,声称可将年化利率从4.5%降至2.5% [11] - 实际提供的低息贷款需企业资质的抵押经营贷,并收取贷款金额0.2%~0.8%的中介服务费 [13] - 该公司此前在宣传中提及与多家银行合作,但银行声明否认,后公告称已整改 [13] 助贷行业乱象 - 贷款中介利用"假冒""夸大"等违规营销行为,如在公共场所投放广告,以"银行合作方"等话术诱导消费者 [15][16] - "高评高贷"操作增多,部分助贷机构通过抬高房产评估价帮助客户套取超额银行贷款,形成完整产业链 [16] - 监管部门持续强化监督检查,银行同步收紧中介合作,部分机构已全面叫停相关业务 [9] 监管与银行应对措施 - 公安部和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开展专项行动,重点打击非法贷款中介、恶意逃废债等乱象 [7] - 银行加强对合作中介的管理,如发现违规行为将纳入黑名单,部分银行已全面中断与贷款中介的合作 [9] - 深圳市金融监管局表示非法贷款中介治理一直是工作重点,助贷领域从严管控是大势所趋 [8]
侃股:核心资产轮动是大趋势
北京商报· 2025-07-17 11:02
核心资产的定义与特征 - 银行股作为传统核心资产具有稳健经营、良好现金流和较低估值的特点,吸引长期资金青睐 [1] - 核心资产不限于银行股,还包括其他绩优、估值合理的蓝筹股,具备持续增长潜力和行业领先地位 [1] - 核心资产通过分红和股价稳步上升展现价值,为投资者提供避风港功能 [1] 核心资产轮动的市场机制 - 资金在估值过高的核心资产与被低估标的间流动,推动市场平衡发展 [2] - 轮动机制避免板块过度集中,减少股价回调风险,同时激发市场活力 [2] - 轮动是市场资源优化配置的必然结果,促进绩优上市公司成长 [2] 核心资产轮动对A股市场的影响 - 轮动推动市场结构优化和质量提升,使整体估值更趋合理 [2] - 更多绩优蓝筹纳入核心资产范畴,增强投资者信心并吸引长期资金入市 [2] - 轮动提升A股国际竞争力,为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2] 投资者策略建议 - 把握蓝筹股热点转换节奏,多角度配置多行业绩优标的 [3] - 在蓝筹股中追逐初生热点,追求资产长期保值增值 [3] - 需保持耐心和定力,关注轮动积极面同时警惕潜在风险 [2]
贷款中介假冒合作、推广转贷降息,深圳多家银行罕见点名澄清
第一财经· 2025-07-17 10:34
监管动态与银行行动 - 深圳10余家银行密集发布声明,集体澄清与不法贷款中介无任何合作,并罕见点名贷款中介"鑫心惠邻"[1] - 中国银行、农业银行、邮储银行、中信银行、招商银行、平安银行等约15家银行深圳分行澄清未与不法中介合作[2] - 银行声明聚焦澄清与中介机构关系,警示消费者警惕假冒银行合作方的中介机构,强调办理贷款应通过官方渠道[4] - 多家银行点名鑫心惠邻(深圳)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及其关联公司无合作关系[4] - 银行集中发声与当前打击金融"黑灰产"的监管态势密切相关[4] - 部分银行已全面中断与贷款中介合作,并加强对现有合作方的审查[5] - 华南城商行对合作中介加强管理,发现违规行为将纳入黑名单[6] - 股份行网点已全面中断与贷款中介合作,严查员工与助贷机构不当往来[6] 鑫心惠邻业务争议 - 鑫心惠邻成立于2024年11月,运营不足半年已在深圳开设十余家门店[7] - 该公司以"社区降息点"自居,推广"存量贷款降息"服务,宣传年化利率从4.5%降至2.5%[7][8] - 实际需企业资质的抵押经营贷,收取贷款金额0.2%~0.8%的中介服务费[8] - 此前宣传携手工商银行、中国银行等多家银行,后被银行声明否认合作[8] - 公司公告称因不严谨占用公共资源张贴银行标签已整改,否认与金融机构合作[8] - 在小区电梯投放广告、假冒银行合作方进行营销背书,手法激进大胆[9] 助贷行业乱象 - 助贷行业长期存在假冒合作、夸大营销、伪造资质等乱象[1] - 部分中介通过虚高房产评估价套取"超贷",或协助客户包装虚假经营资质骗取低息经营贷[1] - 贷款中介利用"假冒""夸大"等违规营销行为,吸引消费者并收取高额费用[9] - 部分助贷机构公然在社交媒体、社区电梯等公共场所投放广告,以"银行合作方""快速通道"等话术诱导消费者[9] - "高评高贷"操作形成完整产业链,人为抬高房产评估价帮助客户套取超额银行贷款[10] - 中介可将市价300万元房产评估到450万元,实现"零首付购房"并额外套取83万元资金[10] 监管政策与行业趋势 - 公安部和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开展金融"黑灰产"违法犯罪集群打击专项工作,重点打击非法存贷款中介服务等四类行为[4] - 广州、宁夏等多地金融监管部门开展防范和打击金融"黑灰产"相关工作[4] - 深圳市金融监管局表示非法贷款中介治理一直是工作重点[4] - 助贷领域从严管控已是大势所趋,监管升级体现在银行集体点名特定中介机构[4] - 监管部门持续强化对助贷领域的监督检查,行业暴露问题促使监管加码[9]
星巴克变瑞幸、贵宾厅取消,银行的“羊毛”不好薅了|巴伦精选
钛媒体APP· 2025-07-16 14:08
银行信用卡权益缩水现象 - 招商银行经典版白金信用卡免年费规则调整为"1万积分+18万消费",引发持卡人销卡潮,该卡此前因积分换年费、机场贵宾厅、体检等权益受高净值人群追捧 [1] - 微众银行会员礼包缩水明显:腾讯视频SVIP降级为VIP,QQ音乐超级会员变为豪华绿钻,抽纸从130抽/包减至100抽/包 [1] - 建设银行2025年起停用6款高端卡境内机场贵宾厅,4款取消道路救援,3款取消全球医疗救援及国际旅游援助 [2] - 浦发银行2025年一季度下调境外消费返现比例,取消缤纷文旅、游乐园等场景权益 [2] 行业数据表现 - 2025年一季度招商银行信用卡流通卡量9,720万张(较年初-2.7%),平安银行6,380万张(-3.1%),中信银行累计发卡10,550万张(-1.6%) [4] - 信用卡贷款余额普遍下降:兴业银行4,030亿元(-5.2%),浦发银行3,920亿元(-4.7%),光大银行4,460亿元(-3.9%) [4] - 建设银行一季度信用卡消费交易额7,800亿元(同比-8.9%),工商银行9,200亿元(-7.4%) [4] 权益调整驱动因素 - 银行面临息差收窄、信用卡交易额下滑、获客成本上升三重压力,被迫"降本增效" [3] - 监管新规要求规范发卡和消费者权益保护,倒逼银行调整权益配置 [3] - 行业从高权益"以量取胜"转向高净值客户"精耕细作"模式 [3] 银行应对策略转型 - 招商银行通过联名卡与万豪、国航合作,积分直接兑换酒店住宿和机票升舱,平安银行绑定"车主生态圈"使权益使用率提升30% [7] - 中信银行利用大数据分析剔除低使用率权益(如马术课),保留刚需服务(如机场接送) [7] - 浦发银行基于消费数据定向推送"境外消费返现"活动 [7] - 微众银行推出年化4-5%的高端定制理财产品替代传统权益 [7] 创新服务方向 - 开发"信用卡+场景"模式,如招行联名卡深度绑定消费场景 [7] - 提供非标准化服务替代标准化权益,如招行金葵花客户专属税务规划 [7] - 技术绑定增强粘性,如APP嵌入一键预约就医、跨境支付优惠等功能 [7] - 对50万以上存款用户给予利率优惠,500万以上用户配专属理财顾问和高端医疗服务 [6]
深圳银行集体“打假”指向违规贷款中介!涉事机构称已整改
南方都市报· 2025-07-16 09:47
深圳银行业集体声明事件 事件背景 - 近20家银行的深圳分行陆续发布声明,包括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邮储银行、中信银行、平安银行等,均指向贷款中介机构鑫心惠邻[1] - 深圳银行集体声明是应金融监管部门要求,统一时间、内容和渠道发布,以正视听[5] 银行声明核心内容 - 多家银行强调与鑫心惠邻无任何合作关系,包括中国银行、邮储银行、平安银行、华润银行等[3][5] - 银行提醒市民警惕中介虚假宣传,如"转贷降息"、"内部提额"、"洗白征信"等套路[5] - 银行在贷款业务中不收取中介费、代办费、介绍费、过桥费等费用[3] 涉事中介机构行为 - 鑫心惠邻在门店、电梯广告及公众号打出"降息优化"、"携手XX银行"等宣传,声称与多家银行合作[3] - 该机构在店内张贴24家主流商业银行LOGO,自称"战略合作伙伴"[9] - 中介声称可让银行将客户加入白名单提高审批率,但需支付服务费、公证费等,收费模式为"利息降1万元,收费1500元"[7] 涉事企业信息 - 鑫心惠邻成立于2024年11月,法定代表人桂耀林,注册资本1000万元,注册于深圳龙华区[12] - 经营范围包括融资咨询、信息咨询、财务咨询等[12] - 实际控制人桂耀林在2025年注册了惠邻壹至惠邻玖等9家关联企业,鑫心惠邻持股均为70%,协同股东持股30%[13] 中介机构回应 - 鑫心惠邻通过公众号致歉,承认"不严谨占用了公共资源张贴银行标签",称已全面整改[17] - 机构强调未与任何金融机构合作,仅提供咨询服务且费用透明低价[17]
深圳19家银行“打假”某贷款中介,相关部门回应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6 08:40
事件概述 - 深圳超15家银行密集发布声明,称贷款中介机构鑫心惠邻假冒合作方揽客,扰乱金融秩序 [1] - 涉事中介在门店、小区电梯广告位及公众号打出"降息优化""携手XX银行"等宣传广告,并声称多家银行为其战略合作伙伴 [1][3] - 截至发稿,已有19家银行深圳分行发布声明否认与鑫心惠邻存在合作关系 [1] 涉事公司背景 - 鑫心惠邻成立于2024年11月,注册资本1000万元,注册地址位于深圳龙华区 [3] - 公司经营范围包括融资咨询服务、信息咨询服务、财务咨询等 [3] - 设有惠邻壹至惠邻玖等9家子公司 [3] - 公司自称"降息驿站",提供房贷、车贷、信用贷置换为更低息贷款的服务 [3] 公司回应与矛盾点 - 鑫心惠邻在公众号两次发文回应,承认6月因"不严谨"占用公共资源并张贴银行标签,称已全面整改 [3] - 公司强调未与任何金融机构合作,但多家银行公告指出其冒充银行合作机构 [3] - 深圳农行、中行、邮储等银行明确表示该中介涉嫌虚假宣传,损害消费者权益 [3] 监管动态 - 深圳相关部门已介入调查,前期涉事中介在门店张贴商业银行标识误导消费者 [4] - 近期多地加强助贷平台监管:宁夏取消7家助贷机构金融经营资质,上海3月开展专项行动打击非法助贷中介 [4] - 监管部门4月发布《关于加强商业银行互联网助贷业务管理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的通知》,将于10月1日施行 [5]
跨境支付通香港收款行扩容至17家,首次纳入数字银行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6 04:34
跨境支付通业务进展 - 跨境支付通自6月22日上线后不到一月,香港收款行从6家扩容至17家,覆盖主流外资及中资银行[1] - 新增11家香港银行机构包括招商永隆、上海商业银行、中信银行(国际)、创兴银行、大新银行、广发银行、交银香港、南洋商业银行、众安银行、天星银行、MOX Bank[1][3] - 内地参与银行维持首批6家(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1][3] 系统功能与优势 - 实现内地IBPS与香港FPS互联互通,提供秒级到账、简化资料填报、低汇款成本等优势[1] - 支持双边本币及人民币跨境汇款,内地币种为人民币,香港可选人民币或港币[4] - 南向汇款适用个人年度5万美元购汇额度,北向汇款每日上限1万港元/每年20万港元[4] 数字银行首次纳入 - 新增机构中首次包含3家数字银行:MOX Bank(渣打香港、电讯盈科等合资)、众安银行(众安在线合资)、天星银行(小米合资)[3] - 数字银行以低开户门槛、便捷流程吸引用户,但部分机构如众安银行暂未正式开放服务[3][4] 市场参与动态 - 多家内地银行APP已更新新增香港银行至南向汇款收款列表[2] - 香港金管局表示限额规则可基于合理证明调整,人行强调机构可自主设定风控限额[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