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平安银行(000001)
icon
搜索文档
2025年H1中国手机银行APP流量监测报告
艾瑞咨询· 2025-09-26 00:04
行业整体趋势 - 手机银行APP市场进入存量竞争阶段 整体流量在6.5亿至7.0亿间平稳波动 变化率介于-1.2%至4.6% [2] - 用户粘性显著下滑 单机单日有效使用时间从4.93分钟降至2.70分钟 单机单日使用次数从4.54次降至2.86次 [4] - 精细化运营成为银行APP突围关键 需通过用户洞察、智能技术应用及场景化布局提升用户连接 [6][7] - AI技术助力构建智能化闭环体系 推动服务模式从被动响应向主动预见跃迁 [9] 银行梯队格局 - 国有大行占据流量优势 农业银行以2.4亿MAU居首 工商银行(1.89亿)与建设银行(1.06亿)形成第一梯队 [11][13] - 股份制银行中招商银行以7001.1万MAU领先 平安银行(2864.2万)和中信银行(2374.5万)位列第二梯队 [11][16] - 城商行MAU集中在90万至400万 江苏银行(349.6万)、北京银行(328.8万)和宁波银行(296.3万)领先 [19][20] - 农商行及农信社共17家进入TOP50 福建农信以795.1万MAU居首 四川农信(548.9万)和云南农信(531.7万)紧随其后 [25][27] 机构表现分析 - 国有银行环比增长分化 农业银行MAU增长4.8% 中国银行增长3.5% 邮储银行增长2.0% 而交通银行下降5.0% [12][13][15] - 股份制银行普遍下滑 仅华夏银行增长2.5% 广发银行(-31.0%)和兴业银行(-11.5%)跌幅显著 [16][17] - 城商行表现亮眼但差异大 齐鲁银行增长27.3% 甘肃银行增长14.8% 兰州银行增长17.7% 而宁波银行下降16.9% [19][20] - 民营银行表现不佳 微众银行MAU下降27.3%至141.3万 网商银行跌出TOP50且下降64.7% [22][24] - 农商行及农信社增长有限 17家中仅6家实现正增长 深圳农商行增长15.5% 安徽农金增长12.6% [25][27] 优秀案例策略 - 农业银行通过数字金融场景生态构建 实现MAU 23794.9万且增长4.8% 深耕教育、政务、养老及绿色金融领域 [28][29] - 招商银行迭代"双子星"战略体系 推出APP13.0版本应对客户需求及AI技术趋势 [31] - 江苏银行聚焦财富管理需求 升级基金管家式服务 以349.6万MAU领跑城商行 [33] - 北京银行推行"科技+场景+服务"战略 推出智能财富管理及养老金融服务 MAU达328.8万 [35]
深耕金融“五篇大文章” 赋能区域高质量发展
齐鲁晚报· 2025-09-25 23:36
核心观点 - 平安银行青岛分行通过机制创新、产品迭代和服务升级,在科技金融、普惠金融和乡村振兴领域取得显著成效,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金融支持 [1][4] 科技金融 - 科技贷款余额达10.13亿元,较年初增长2.42亿元,同比增长240% [2] - 为3家名单内科技企业发放贷款1475.7万元,筛选19个重点客户及26个项目推进落地 [2] - 推出"创投贷"服务PE及国有投资机构所投科创企业,构建"4+1"产品体系实现科创客群全覆盖 [2] - "科创贷"科链模式单笔额度最高达1000万元,新增"创新型中小企业"和"国家企业技术中心"两类资质 [2] - 五家单位参评特色支行,三家获总行科技特色团队认证 [2] - 2025年上半年累计服务小微企业超1500户 [2] 普惠金融 - 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21.3亿元,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04.43亿元,服务客户1.87万户 [3] - 普惠小微贷款较年初新增2.45亿元,服务户数新增4017户 [3] - 信用贷款余额占比提升至17.4% [3] - 通过"付融通"产品为101户供应商融资1.67亿元 [3] - 设立首贷信用贷服务中心和普惠金融专项评审团队 [3] - 构建贷前、贷中、贷后全流程智能管理体系 [3] 乡村振兴 - 涉农贷款余额19.52亿元,较年初增长5.53亿元 [4] - 通过"好链付融通"业务为39户涉农小微企业提供融资2亿元 [4] - 对涉农贷款实施利率优惠 [4] - 金融服务覆盖粮食生产、农村基建等农业全链条 [4]
深耕金融“五篇大文章” 赋能区域高质量发展
齐鲁晚报· 2025-09-25 22:31
科技金融业务发展 - 科技贷款余额达10.13亿元 较年初增长2.42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240% [2] - 为3家名单内科技企业发放贷款1475.7万元 筛选19个重点客户及26个项目推进落地 [2] - 构建"4+1"产品体系包括科创贷 担保贷 信用贷 抵押贷及场景贷 单笔额度最高达1000万元 [3] - 新增创新型中小企业和国家企业技术中心两类资质认证 扩大服务覆盖面 [3] - 三家支行获总行科技特色团队认证 累计服务小微企业超1500户 [3] 普惠金融业务成效 - 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21.3亿元 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04.43亿元 服务客户1.87万户 [4] - 普惠小微贷款较年初新增2.45亿元 服务户数新增4017户 信用贷款余额占比提升至17.4% [4] - 通过付融通产品为101户供应商融资1.67亿元 设立首贷信用贷服务中心 [4] - 建立专项评审团队和信贷工厂模式 实施FTP补贴和差异化授权机制 [4] 涉农金融服务推进 - 涉农贷款余额19.52亿元 较年初增长5.53亿元 [5] - 为好链付融通业务39户涉农小微企业提供融资2亿元 [5] - 对涉农贷款实施利率优惠政策 覆盖粮食生产和农村基建领域 [5] 机构建设与服务机制 - 深化名单制管理 精准支持科技创新与技术改造再贷款 [2] - 构建贷前贷中贷后全流程智能管理体系 落实不良容忍度制度 [4] - 成立科技金融中心为专精特新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 [4]
平安恒生指数增强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份额发售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9-25 19:09
基金基本信息 - 基金名称为平安恒生指数增强型证券投资基金 简称平安恒生指数增强 基金代码包括A类025293 C类025294 E类025295 [13] - 基金类别为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 运作方式为契约型开放式 存续期限为不定期 [1][13] - 基金管理人为平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基金托管人为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登记机构为基金管理人 [1] - 投资目标为通过积极的指数组合管理与风险控制追求超越业绩比较基准的投资收益 [13] 募集安排 - 基金发售时间为2025年10月15日至2025年10月31日 募集期限自基金份额发售日起不超过三个月 [1][17] - 首次募集规模上限为10亿元人民币 若募集总规模接近达到或超过上限将采取末日比例确认方式控制规模 [2][17] - 募集对象包括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个人投资者 机构投资者 合格境外投资者及其他允许购买证券投资基金的投资人 [1][14] 认购规定 - 投资者通过其他销售机构认购单笔最低认购金额为1元 基金管理人直销网点首次认购最低金额为50,000元 追加认购最低金额为20,000元 [3] - 认购费按每笔认购申请单独计算 A类基金份额收取认购费用 C类和E类份额不收取认购费用但从类别基金资产中计提销售服务费 [10][20] - 单个投资人累计认购份额达到或超过基金总份额50%时 基金管理人可采取比例确认等方式限制认购申请 [4][24] 销售渠道 - 直销中心位于深圳市福田区福田街道益田路5033号平安金融中心34层 电话0755-22627627 [16] - 网上交易平台网址为fund.pingan.com 客户服务电话400-800-4800 [16] - 非直销销售机构信息详见基金管理人网站公示 基金管理人可根据要求增减或变更销售机构 [16] 账户与资金处理 - 投资者需开立基金账户 一个投资人只能开设和使用一个基金账户 不得非法利用他人账户或资金进行认购 [4] - 认购资金需来源合法且投资者有权自行支配 不存在任何法律上合约上或其他障碍 [4] - 无效认购资金将于认购申请被确认无效之日起七个工作日内退还投资者 [49] 基金合同生效 - 募集结束后基金管理人将有效认购资金及产生的利息划入基金托管人专用账户 并委托会计师事务所进行验资 [50] - 若基金合同达到生效条件 基金管理人在办理验资和备案手续后公告基金合同生效 [50] - 若基金合同未能生效 已募集资金加计银行同期活期存款利息将在募集期结束后30天内退还认购人 [50]
银行股在“9·24行情”这一年:涨幅最低8%最高59%,总市值涨了3万多亿
第一财经· 2025-09-24 13:24
银行板块整体表现 - 中证银行指数近一年累计涨幅约24% 自2024年9月24日行情启动以来一度触及8570.76点新高较去年9月24日涨超43% 但7月以来进入回调阶段自高点跌近13% [1] - A股42只银行股全部实现正涨幅 其中36只涨幅超20% 23只涨幅超30% 5只涨幅超40% 2只涨幅超50% [2] - 银行板块A股市值总和达10.6万亿元 较一年前8.23万亿元增长2.37万亿元 总市值达13.9万亿元 较一年前10.83万亿元增长超3万亿元 [3] 个股表现分化 - 青岛银行以58.87%涨幅居首 厦门银行涨50% 农业银行涨48.6% 位列涨幅前三 南京银行(13.42%) 华夏银行(11.20%) 交通银行(8.38%)涨幅落后 [2] - 国有大行涨幅中位数29% 农业银行(48.6%) 工商银行(36.08%) 邮储银行(33.57%)领先 股份行涨幅中位数26% 浦发银行(45.89%) 招商银行(37.33%) 中信银行(28.33%)居前 [2] - 城商行涨幅中位数36% 青岛银行(58.87%) 厦门银行(50%) 江苏银行(40.28%)突出 农商行涨幅中位数32% 渝农商行(39.32%) 江阴银行(36.46%) 青农商行(35.17%)领先 [2] 市值变化与排名 - 农业银行A股市值达2.1万亿元 工商银行2.01万亿元 中国银行1.26万亿元 招商银行8523.88亿元 邮储银行6074.48亿元位列A股市值前五 [3] - 工商银行总市值2.47万亿元重回首位 农业银行2.24万亿元 建设银行 中国银行 招商银行总市值均超万亿元 [3] - 8家银行A股市值增量超千亿元 农业银行增长5651亿元 工商银行增长3963亿元 中国银行和邮储银行增幅均超2000亿元 [3] - 总市值增量方面 农业银行增长6046亿元 工商银行增长4858亿元 建设银行虽然A股市值仅增1117亿元 但总市值增长近4700亿元 [4] 近期回调情况 - 7月10日以来中证银行指数回调近13% 其中9月以来跌幅超5% [5] - 超半数银行回调幅度超10% 光大银行 北京银行跌幅超20% 浙商银行 华夏银行等10余只个股跌幅超15% 仅农业银行和邮储银行实现上涨 [5] 估值与股息率 - 银行股市净率中位数0.58倍 较一年前0.5倍有所回升 招商银行PB最高达0.98倍 民生银行最低为0.32倍 [5] - 股息率中位数4.5% 较一年前回落超1个百分点 招商银行股息率4.84% 建设银行2.09% 郑州银行仅0.99% [6][7]
平安银行积极探索特殊资产经营模式转型
证券日报网· 2025-09-24 06:24
不良资产市场动态 - 2024年不良资产挂牌规模达2862亿元 成交规模达2258亿元 两项数据同比增幅均超80% [1] - 行业聚焦风险化解与存量资产盘活 多方参与者探索资源配置优化路径 [1] 法律与政策支持 - 企业破产法修订草案强调重整制度优化 通过强化信息披露和重整投资人制度保障债权人利益 [1] - 法律框架推动困境企业价值重构与再生 注重经营风险与债务风险双重化解 [1] 金融机构战略转型 - 银行角色从风险清道夫转向价值重构师 清收模式从单一处置发展为多元化经营 [1][3] - 行业从注重短期收益转为兼顾长期价值 风险控制理念向风险创新演进 [3] 平安银行创新实践 - 探索重组整合与运营盘活等非传统处置方式 实现特殊资产价值修复并培育新增长点 [2] - 2020年首创特殊资产专家机制 31位专家参与57件重大案件 案件标的额超340亿元 实现回收超70亿元 [2] - 构建特资e云平台 注册用户11.3万 覆盖2625家投资机构与7690名律师专家 与12家法院实现银法直联 [2] 行业观念转变 - 金融债权人从底线防守思维转向主动重整思维 以程序确定性应对风险不确定性 [1] - 经济复苏与政策支持推动问题资产规模趋稳 银行持续创新处置思路提升质效 [2]
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关于2025年第一期绿色金融债券(债券通)发行完毕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9-23 17:58
发行概况 - 平安银行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2025年第一期绿色金融债券(债券通)[1] - 债券于2025年9月19日簿记建档 2025年9月23日发行完毕[1] - 发行规模为人民币300亿元 期限3年 票面利率1.78%[1] 资金用途 - 募集资金将依据适用法律和监管部门的批准用于绿色产业项目[1] - 资金使用范围严格遵循《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21年版)》规定[1] 监管审批 - 本期债券发行经相关监管机构批准[1] - 属于经批准发行的绿色金融债券(债券通)品种[1]
开10张信用卡领一辆自行车,这些银行员工“拼”了
第一财经· 2025-09-23 12:55
银行信用卡业务营销活动 - 近10家银行联合开展办信用卡送自行车活动 包括交通银行 邮储银行 广发银行 中信银行 平安银行 兴业银行 华夏银行 上海银行 [5] - 活动要求客户办理2-10张信用卡可领取不同价位自行车 最低需办2张卡领取价值七八百元自行车 最高需办10张卡领取价值2000元以上自行车 [4] - 活动支持多人拼单办卡 也允许单人同时办理多家银行信用卡 现场还提供行李箱等礼品 办理1张信用卡可领取行李箱 [7][11] 活动实施细节 - 活动在北京朝阳区和海淀区商场同步开展 计划赠送10000辆自行车 客户领取组装好的自行车需支付20元组装费 [5][8][10] - 银行通过扫描身份证确认新客户资格 各银行派驻工作人员现场办理 活动主办方提供资源 多家银行联合采购获得优惠价格 [5][6][8] 信用卡业务发展现状 - 全国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在用发卡总量为7.15亿张 较上一季度减少600万张 连续11个季度下滑 较2022年6月末8.07亿张减少9200万张 [14] - 上半年6家国有大行和8家股份行信用卡贷款余额合计7.52万亿元 较年初减少1976亿元 下降2.56% 12家银行信用卡消费金额11.47万亿元 同比下降11.05% [14][15] - 10家银行信用卡流通卡合计8.9亿张 较去年同期减少391万张 信用卡手续费收入出现缩水 [15] 业务转型建议 - 专家建议银行动态调整战略 适当加大投入 坚持差异发展 严格风险管理 用好金融科技 [15] - 应探索客群差异化定位 推出服务乡村振兴 新市民等专属信用卡 灵活确定信用卡产品利率 [16] - 线上信用卡业务或将成为发展第二曲线 需加快数字化转型和线上产品创新 [16]
平安银行(000001) - 关于2025年第一期绿色金融债券(债券通)发行完毕的公告
2025-09-23 10:48
业绩相关 - 平安银行2025年第一期绿色金融债券9月19日簿记建档,9月23日发行完毕[1] - 本期债券发行规模300亿元人民币[1] - 本期债券为3年期固定利率债券,票面利率1.78%[1] 资金用途 - 募集资金用于绿色产业项目[1]
从风险清道夫到价值重构师,平安银行积极探索特殊资产经营模式转型
财富在线· 2025-09-23 09:43
不良资产市场趋势 - 2024年银登中心不良资产挂牌规模约2862亿元 成交规模2258亿元 均同比增长80%以上 [1] - 对公不良平均折扣率18.6% 同比下降35个百分点 [1] - 特殊资产行业经历结构性变革 资产结构从传统制造业向房地产及地方政府债务领域蔓延 [2] - 预计未来3年房地产市场每年新增不良近万亿元 [2] 政策法规演进 - 2025年9月审议《企业破产法(修订草案)》 明确管理人法律地位并设立破产保障基金 [3] - 修订草案强化信息披露 增加重整投资人制度 改进表决机制以保障债权人利益 [3] - 2021年2月发布意见强调金融机构对破产程序的参与和支持 [3] 平安银行创新实践 - 通过重组整合 运营盘活 资源注入等方式修复特殊资产价值 [4] - 2020年首创特殊资产专家机制 31位专家参与重大项目 代理案件57件标的金额超340亿元 实现回收超70亿元 [5] - 打造"特资e"平台 注册用户11.3万 包括2625家投资机构及7690名律师专家 [7] - 落地首单对公不良收益权转让产品 发行规模9.8亿元为市场最大 [8] 处置模式转型 - 从传统"打包 打折 打官司"向投行化 结构化手段转变 [8] - 采用"不良+投行" "金融+产业"模式推动资产价值重构 [8] - 角色从"风险清道夫"转变为"价值重构师" [6][8] 科技赋能体系 - 自建智慧特管平台开发20多个智能工具实现全流程线上化管理 [7] - 利用大数据和AI算法构建全国资产信息图谱及估值模型 [7] - 与12家法院实现"银法直联"提升处置效率 [7] 生态协同优势 - 依托平安集团13万亿元资产规模覆盖多领域生态资源 [6] - 前端提供资金嵌入和共益债融资 后端通过险资基金实现灵活退出 [6] - 构建包含资金方 资产方 服务方 管理方的特殊资产生态圈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