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财通证券(601108)
icon
搜索文档
44家券商撒钱,有的分红翻了10倍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3 15:36
市场表现与分红趋势 - A股市场震荡走高,沪指突破去年10月8日高点创近4年新高,券商股国盛金控2连板 [1] - 上市公司分红规模显著增长,多家券商2024年分红力度较2023年翻倍,华林证券分红规模达2023年十倍 [1] - 2025年中期分红预案披露加速,截至8月13日已有十余家券商制定计划,2024年中期分红券商从2023年1家激增至26家 [1][8] 券商分红力度与规模 - 头部券商每手分红金额领先:广发证券40元/手、招商证券37.7元/手、华泰证券37元/手,共13家券商每手分红超10元 [2][11] - 中小券商分红总规模增幅显著:华林证券2024年分红1.08亿元(2023年0.108亿元),方正证券8.83亿元(2023年2.2亿元),红塔证券7.08亿元(2023年2.4亿元) [5][6] - 分红频率提升:西南证券2024年实施三次分红(年度+中期+前三季度),浙商证券等5家券商新增前三季度分红 [6] 分红政策与行业动态 - 证监会引导下分红家数创新高:2024年44家券商实施年报分红(2021-2023年均为43-44家),其中国泰海通中期+年度分红总规模62.40亿元(2023年35.31亿元) [5][8] - 三年股东回报规划受重视:招商证券等10余家券商制定2024-2026年计划,东吴证券等4家推出2025-2027年规划 [9] - 中期分红成新趋势:2022年仅2家券商实施,2024年增至26家,预计2025年披露数量将进一步增加 [8][9] 分红特征与业务关联 - 中小券商股利支付率更高:国联民生80.04%、红塔证券63.59%、西南证券61.76%,头部券商普遍低于30% [12] - 业务结构影响分红策略:中金公司因重资本业务资金需求大分红受限,中小券商传统业务为主更易高比例分红 [14] - 分红评价需多维考量:股本差异导致每手分红与总规模不直接挂钩,需结合发展阶段与资金需求综合判断 [15]
泰瑞机器:关于变更持续督导保荐代表人的公告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13 13:13
公司公告 - 泰瑞机器收到财通证券关于变更持续督导保荐代表人的函件 财通证券作为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保荐机构 持续督导期至2025年12月31日止 [1] - 财通证券原委派保荐代表人何俣和刘丽兰履行持续督导职责 因何俣工作变动 现由顾英如接替其职务 继续履行督导职责 [1] 保荐机构安排 - 财通证券负责泰瑞机器可转债发行的持续督导工作 督导期明确为2025年底 [1] - 保荐代表人变更为顾英如 接替原保荐人何俣 确保督导工作有序进行 [1]
首席跳槽潮!财通电新原首席张一弛,拟任华创研究所副所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3 11:03
行业人才流动趋势 - 卖方首席分析师流动持续活跃 综合能力突出的首席经济学家和明星分析师更易获得理想工作机会 跳槽更为频繁 [2] - 券业面临降薪与分仓佣金持续下滑的背景 [2] 华创证券研究所人事变动 - 原财通证券研究所业务副所长 电新首席分析师张一弛于8月8日正式入职华创证券 拟担任研究所副所长 [1][2] - 张一弛在华创证券的职务为中游制造及海外研究负责人 电力设备新能源组组长 研究方向包括电新 机器人 AIDC和海外研究 [1] - 张一弛拥有10年团队首席经验 2016年获取分析师执业资格 曾获得2016年 2017年"新财富最佳分析师"第2名 第4名 2019年获得新财富行业第4名 [2] - 华创证券研究所成立于2009年 团队规模 研究实力及市场影响力均跻身行业前列 形成以总量研究为龙头 行业联合互动为桥梁的格局 [3] - 华创证券2024年总佣金收入为2.59亿元 排名行业第18位 [3] - 华创研究所共有7个研究中心 覆盖近30个行业 电力设备新能源组拥有8名核心分析师 [3] - 研究所所长为董广阳 旗下拥有宏观首席张瑜 固收首席周冠南 金融首席徐康等多名行业明星分析师 [3] 财通证券研究所人事调整 - 财通证券研究所5月以来人事变动频繁 包括电新首席张一弛 固收首席房铎 策略联席首席张日升 非银首席许盈盈等多名明星分析师离任 [4] - 财通证券2024年引进原天风证券明星分析师孙彬彬担任业务所长 首席经济学家 负责研究及销售事宜 [4] - 原天风证券家电首席分析师孙谦转战财通证券 任研究所业务副所长 消费研究团队负责人 家电首席分析师 [4] - 财通证券研究所现有管理层配置为1名业务所长(孙彬彬) 2名副所长(许王骏 陈雪菁) 以及2名业务副所长(佘炜超 孙谦) [4] - 原所长李跃博于2024年3月4日因个人身体原因休假后正式离职 [5] 财务表现与战略规划 - 财通证券2024年分仓佣金收入缩水至1.08亿元 同比降幅达41.76% 行业排名维持在第30位 [5] - 财通证券对2025年研究所业务寄予厚望 战略规划为加强投研能力建设 构建"大研究"格局 做好大类资产配置 [5]
【金麒麟优秀投顾访谈】财通证券投顾吴胤超:ETF模拟组合采用“行业轮动”策略 未来行业服务蕴含四大挑战
新浪证券· 2025-08-13 08:21
市场走势分析 - 当前A股呈现"结构性牛市"特征,行业收益率差异显著,行业轮动策略可通过捕捉强势行业获取超额收益 [2] - 相比2024年10月政策驱动的急涨,本轮上涨由基本面修复和流动性宽松支撑,走势更健康:二季度GDP增速5.2%,企业盈利修复趋势明确 [3] - 政策面有托底信号:中央汇金增持ETF超1900亿元,险资加仓低估值蓝筹,"国家队"释放维稳信号 [3] - 增量资金持续入场:北向资金上半年净增持101亿美元,融资余额4月以来增加750亿元,居民储蓄通过公募入市趋势延续 [3] 投资策略与板块配置 - 行业轮动策略采用月度调仓周期,平衡交易成本与调仓频率,设定15%~20%收益率止盈目标和2%~4%固定比例止损 [2] - 短期操作建议:若回调至3550点附近且缩量企稳,可加仓金融(银行/券商)及回调充分的科技成长股(AI算力/创新药) [3] - 中期配置方向:守势板块关注高股息蓝筹防御波动,攻势方向关注科创50、人形机器人、创新药等政策与产业共振领域 [3] 财富管理行业趋势 - 中国财富管理行业进入高增长周期,投资顾问作为"最后一公里"引路人直接影响全民资产配置走向 [1] - 行业从"规模扩张"转向"高质量发展",投顾需整合"买方立场+科技内化+跨域专业+全球视野"四维能力 [4] - 服务模式面临转型:从"卖方销售"(依赖佣金)转向"买方投顾"(收取咨询费),需重构收入结构并解决短期阵痛 [4] 科技赋能与能力升级 - 智能投顾工具可支持个性化服务,但对非结构化数据洞察存在瓶颈,AI可替代基础分析工作如风险评估、策略生成 [4] - 投顾需升级为"决策赋能者",利用AI整合宏观-行业-企业分析,动态适配市场变化,同时运用大模型优化投研匹配与客服响应 [5] - 未来服务模式为"人机协同":AI处理标准化流程,投顾专注情感陪伴,实现客户账户价值与情绪价值双重提升 [5]
知名首席分析师张一弛跳槽,入职华创证券!曾因海通证券“首席内斗”受关注
搜狐财经· 2025-08-13 07:03
核心人事变动 - 电新行业知名分析师张一弛于2024年5月20日从财通证券离职 并于2024年8月8日入职华创证券 担任中游制造及海外研究负责人及电新组组长 [1][2] - 张一弛的研究方向涵盖电新 机器人 AIDC及海外研究领域 [2] 职业背景与专业资质 - 张一弛拥有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物理学士 剑桥大学能源技术硕士及伦敦政经金融经济硕士学历 具备10年团队首席经验 [7] - 其执业登记编号为S036052508 执业岗位为证券投资咨询(分析师) 学历为硕士研究生 [2] - 2016年6月28日获取证券投资咨询(分析师)执业资格 曾先后任职于海通证券及财通证券 [2][7] 过往业绩与行业地位 - 在公用事业 电力设备新能源领域曾获新财富 水晶球等行业评选前2或前3名次 [7] - 擅长多领域研究及前瞻性挖掘低估公司和成长行业 [7] - 2014年至2022年任职于海通证券研究所 早期主攻公用事业 后转攻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并担任电新行业首席分析师 [7] 历史争议事件 - 2022年5月在海通证券任职期间 曾与有色金属首席分析师施毅因争夺比亚迪覆盖权引发公开争议 [7] - 争议最终以双方和解告终 但两人于2022年下半年先后从海通证券离职 施毅后转赴浙商证券并最终创业 张一弛则于2022年11月加入财通证券 [7] 新任职机构概况 - 华创证券为华创云信全资子公司 2024年华创云信实现营业总收入33.52亿元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0.62亿元 [8] - 华创证券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8.49亿元 净利润4.07亿元 [8]
知名研究女将跳槽,拟任副所长!“正在走公司流程”
中国基金报· 2025-08-12 15:45
电新行业分析师张一弛跳槽事件 - 电新行业资深分析师张一弛于2025年5月20日从财通证券离职,2025年8月8日入职华创证券,拟任研究所副所长 [1] - 张一弛在华创证券的职务为中游制造及海外研究负责人、电新组组长,研究方向覆盖电新、机器人、AIDC及海外领域 [1] 张一弛的学术与职业背景 - 教育背景: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物理学士、剑桥大学能源技术硕士、伦敦政经金融经济硕士 [5] - 职业经历:2014-2022年任职于海通证券研究所,2016年获分析师执业资格,早期主攻公用事业,后转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 [5] - 获奖记录:2016年新财富公用事业第2名、2017年第4名、2019年电力设备与新能源第4名,2023年财通证券期间获新能源和电力设备行业第3名 [5][7] 华创证券研究所概况 - 华创研究所成立于2009年,团队规模、研究实力及市场影响力位居行业前列,覆盖近30个行业 [8] - 研究架构:7个研究中心,以总量研究为龙头,重点行业包括食品饮料、医药、交运、电子、传媒等 [8] - 核心团队:所长董广阳,旗下有宏观首席张瑜、固收首席周冠南、食品饮料首席欧阳予等明星分析师 [8] - 市场表现:2024年总佣金收入2.59亿元,行业排名第18位,未来计划提供定制化研究服务 [8]
原财通证券研究所业务副所长张一弛入职华创证券,拟任研究所副所长
新浪财经· 2025-08-12 10:02
人事变动 - 张一弛于2025年8月8日正式入职华创证券 目前正在办理手续 拟担任研究所副所长 中游制造研究中心及海外研究负责人 电力设备与新能源组组长 [1] - 张一弛于2022年11月入职财通证券 担任电新首席分析师兼业务副所长 2025年6月卸任该职位 [1] 职业履历 - 张一弛于2014年登记入职海通证券 2016年获取分析师执业资格 [1] - 前期研究领域为电力及公用事业 后转向电力设备及新能源方向研究 担任电新首席分析师 [1] 行业荣誉 - 2016年及2017年获得新财富最佳分析师电力及公用事业领域第2名和第4名 [1] - 2019年获得新财富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第4名 [1]
财通证券: 2025年度第四期短期融资券发行结果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12 09:10
融资券发行概况 - 财通证券2025年度第四期短期融资券于2025年8月8日完成缴款 发行总额20亿元人民币 期限364天[1] - 短期融资券简称25财通证券CP004 代码072510160 发行日2025年8月7日 起息日2025年8月8日 兑付日2026年8月7日[1] - 发行价格100元/张 票面利率1.65% 实际发行金额与计划发行金额一致均为20亿元人民币[1] 文件披露信息 - 本期短期融资券相关文件已通过指定网站进行披露[1] - 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对公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1]
财通证券(601108) - 2025年度第四期短期融资券发行结果公告
2025-08-12 08:47
短期融资券发行 - 财通证券2025年度第四期短期融资券2025年8月7日发行,8月8日缴款完毕[1] - 兑付日期为2026年8月7日[1] - 计划与实际发行总额均为20亿元,发行价100元/张,票面利率1.65%[1] - 相关文件在 中国货币网和上海清算所网站刊登[1]
锂矿相关ETF领涨,机构:短期锂价或大幅上扬丨ETF基金日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2 03:05
证券市场回顾 - 上证综指日内上涨0.34%,收于3647.55点,最高3656.85点 [1] - 深证成指日内上涨1.46%,收于11291.43点,最高11311.88点 [1] - 创业板指日内上涨1.96%,收于2379.82点,最高2384.86点 [1] ETF市场表现 股票型ETF整体市场表现 - 股票型ETF收益率中位数为0.87% [2] - 规模指数ETF中鹏华上证科创板100ETF收益率最高为2.87% [2] - 行业指数ETF中南方中证新能源ETF收益率最高为2.62% [2] - 策略指数ETF中中金MSCI中国A股国际质量ETF收益率最高为1.68% [2] - 风格指数ETF中易方达创业板成长ETF收益率最高为2.66% [2] - 主题指数ETF中华夏中证新能源汽车ETF收益率最高为3.68% [2] 股票型ETF涨跌幅排行 - 涨幅最高3只ETF:华夏中证新能源汽车ETF(3.68%)、汇添富中证新能源汽车产业ETF(3.67%)、博时中证新能源汽车ETF(3.67%) [6] - 跌幅最大3只ETF:平安中证沪深港黄金产业股票ETF(-2.76%)、工银瑞信中证沪深港黄金产业股票ETF(-2.67%)、国泰中证沪深港黄金产业股票ETF(-2.67%) [7] 股票型ETF资金流向 - 资金流入最多3只ETF:华夏上证50ETF(19.1亿元)、南方中证1000ETF(12.65亿元)、国泰中证全指证券公司ETF(4.35亿元) [8] - 资金流出最多3只ETF:华夏上证科创板50成份ETF(4.76亿元)、华泰柏瑞中证红利低波动ETF(4.43亿元)、易方达中证人工智能主题ETF(3.2亿元) [9] 股票型ETF融资融券概况 - 融资买入额最高3只ETF:华夏上证科创板50成份ETF(6.85亿元)、易方达创业板ETF(3.73亿元)、国泰中证全指证券公司ETF(3.02亿元) [10] - 融券卖出额最高3只ETF:华泰柏瑞沪深300ETF(2089.7万元)、华夏上证50ETF(1901.57万元)、南方中证500ETF(1344.3万元) [11] 机构观点 碳酸锂供给与价格 - 江西某大型云母锂矿权证到期面临停产,涉及江西、青海多个企业,合计年产能10万吨以上 [12] - 7月碳酸锂产量8.15万吨,若停产全部落地将影响月度产量万吨以上,导致市场月度级别供给短缺 [12] - 2025年过剩量从17.1万吨下修至约14万吨,若停产持续到2026年全年,26年过剩量有望降至10万吨以内 [12] - 消费旺季临近,供给收紧需求走强,或导致短期锂价大幅上扬 [12] - 江西多个锂矿停产可能影响每月7000吨—8000吨碳酸锂当量,瓷土矿转锂土矿税率提高成本 [14] - 9—11月传统旺季供需更紧,多重因素推高碳酸锂价格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