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息策略

搜索文档
债券ETF规模突破6000亿元,第二批14只科创债ETF定档9月24日上市
格隆汇APP· 2025-09-23 02:46
随着这14只新基金的成立,科创债ETF的总规模已突破1700亿元,债券ETF的整体规模也首次突破6000亿元。 其中,可转债ETF、短融ETF规模超500亿元;政金债券ETF规模超400亿元;30年国债ETF规模超300亿元;城投债ETF、公司债 ETF、公司债ETF易方达、上证公司债ETF、信用债ETF基金规模超200亿元。 第二批科创债ETF将于9月24日上市。 9月12日,工银瑞信基金、摩根基金、华安基金、兴业基金、华泰柏瑞基金、中银基金、永赢基金、天弘基金和万家基金等14家公募 旗下科创债ETF开启发行,这14只科创债ETF于8月20日上报,9月8日获批,9月9日公告定档12日发行,是继7月17日首批上市后的第 二批科创债ETF。 第二批14只科创债ETF总发行规模达407.86亿元,其中13只的发行规模均超过29亿元。 对于科创债,国泰海通证券认为,2025年以来票息策略占优,科创债ETF在调整期呈现一定的抗跌性。与2024年资产荒演绎下久期策 略占据主导不同,2025年以来受到央行主动引导资金面收紧与市场风险偏好回升等因素的影响,债券市场波动明显加剧,久期策略的 价值边际下降,而信用债票息策略则展 ...
信用策略周报20250921:信用票息仍占优-20250922
天风证券· 2025-09-22 07:42
核心观点 - 信用债市场呈现结构性分化特征 短信用抗跌 二永债超跌后迎来修复 超长信用普遍下跌 曲线趋于陡峭[1][8] - 节前理财规模下降导致信用债买盘力量减弱 但历史数据显示节后信用利差多以压缩为主[2] - 当前环境下票息策略占优 建议重票息轻交易 重点关注中短端票息资产和中高等级二永债的交易机会 对超长信用保持谨慎[3][38] 市场表现分析 - 二永债经历超调后出现修复 交易盘抛售压力缓和 短二永较普信的超跌价值基本抹平 长端仍有修复空间[1][9] - 普信债表现分化 5年内品种涨跌互现 交易盘小幅增持 理财买入力度提高 保险等配置盘近2周增加二级买入力度[1][11] - 超长信用债继续调整 普信债和二永债跌幅显著 曲线向陡峭化方向发展[1][15] - 基金持续降久期 对长信用尤其是超长信用态度谨慎 近几周持续减持 7月下旬以来对超长信用的累计减仓已过半[1][15] 历史节前表现特征 - 节前1-2周理财规模普遍下降 节前最后一周降幅最为显著 2022年以来节前最后一周理财规模基本下降8000亿元以上 2024年受权益市场影响降幅逾9000亿元[2][23] - 主要买盘在节前对信用债的二级净买入多走低 主要因理财买入力量暂时性缺位 同时基金等交易盘买债力度减弱[2][26] - 2019年以来节前信用利差受理财回表、股债跷跷板、债市预期等多因素影响 涨跌各半 而节后首周信用利差以压缩为多[2][32] 投资策略建议 - 推荐重票息轻交易策略 票息策略是相对更好的选择 应避免久期和流动性压力较大程度暴露在信用品种上[3][38] - 中短端票息资产值得重点关注 2年期AA及AA(2)城投债收益率基本跌回年初水平 可关注估值在2%以上的票息资产[38] - 3-4年期中高等级二永债较普信债仍高1-3bp 曲线较为陡峭 存在交易机会 但需结合负债端考虑操作[38] - 超长信用建议保持谨慎 配置盘逢高增配属性显著 交易赚钱属性不明显 多减仓[38]
国泰海通|固收:第二批科创债ETF如何筛选:三个维度与一个变量——被动指数债基系列专题七
国泰海通证券研究· 2025-09-11 13:01
科创债ETF市场扩张与产品动态 - 第二批14只科创债ETF于2025年9月8日获批,计划于9月12日发行,产品募集规模上限均为30亿元 [1][3] - 首批10只科创债ETF总规模突破1200亿元,较初始募集金额增长超300% [1] - 债券ETF市场整体加速扩容,科创债ETF有望成为市值占比最高的细分品类 [1] 发行机构综合实力竞争 - 第二批产品竞争加剧,固收管理、公司赋能和ETF运营能力成为关键胜负手 [2] - 汇添富基金在管资产规模达10035亿元(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债券基金规模2617亿元,ETF管理规模超1000亿元,均位列第二批发行人前列 [2][5][6] - 汇添富采用T+1日内补券模式,提升补券效率并缩短波动承担时间窗口 [2] 基金管理人规模数据对比 - 天弘基金在管资产规模12897亿元(2025年上半年)居首,汇添富(10035亿元)、工银瑞信(7979亿元)分列二三位 [5] - 债券型管理规模前三为永赢基金(2869亿元)、中银基金(2836亿元)、汇添富基金(2617亿元)(2025年二季度数据) [6] - 摩根基金和泰康基金在管资产规模较小,分别为1862亿元和1379亿元 [5] 市场表现与策略优势 - 2025年信用债票息策略占优,短债表现优于中长债,信用债优于利率债 [12] - 科创债ETF在市场调整中回调幅度小于利率债ETF,二级市场承接性优于其他信用品类 [12] - 债券ETF折价趋于收敛,流动性持续向好 [12] 政策环境影响 - 证监会2025年9月5日发布销售费用新规征求意见稿,赎回费用设定对债券基金构成重要影响 [17] - 新规下持有不足半年的债基赎回可能难以满足经济性要求,促使资金转向债券ETF [17] - 低利率环境下机构资金配置倾向减弱,债券ETF有望迎来更大发展机遇 [17]
第二批14只科创债ETF明日开启募集!首批10只科创债ETF规模已突破1200亿元
格隆汇· 2025-09-11 09:18
第二批14只科创债ETF,其中10只科创债ETF将跟踪中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指数,3只跟踪上证AAA 科技创新公司债指数,1只跟踪深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指数,涉及汇添富、国泰、华安、万家、华泰 柏瑞、大成、兴业、银华、摩根资产管理中国、永赢、工银瑞信、天弘、泰康、中银等14家基金公司。 第二批14只科创债ETF明日开启募集。其中9只产品仅发售一日,4只产品发三个交易日日,仅1只产品 募集期为五个交易日。 (原标题:第二批14只科创债ETF明日开启募集!首批10只科创债ETF规模已突破1200亿元) 截至2025年9月10日,首批10只科创债ETF产品总规模已突破1200亿元,较初始募集金额增长超300%。 对于科创债,国泰海通证券认为,2025年以来票息策略占优,科创债ETF在调整期呈现一定的抗跌性。 与2024年资产荒演绎下久期策略占据主导不同,2025年以来受到央行主动引导资金面收紧与市场风险偏 好回升等因素的影响,债券市场波动明显加剧,久期策略的价值边际下降,而信用债票息策略则展现出 一定的优势,从2025年以来主动纯债基金的整体业绩表现来看,基本也呈现短债优于中长债,信用优于 利率的特征。从净值表 ...
信用策略周报20250907:论信用“抗跌性”与“扛跌性”-20250908
天风证券· 2025-09-07 23:41
核心观点 - 信用债整体呈现结构性分化 短端表现优于长端及超长端 二永债表现优于城投债和普通信用债[1][8] - 超长信用债承压明显 7月中下旬以来成交久期持续走低 交易活跃度降至近1年低位 信用利差明显走阔[2][9][23] - 今年以来信用债"抗跌性"和"扛跌性"均有增强 短信用在历次调整中走出独立行情 信用利差压缩最多[3][32] - 建议采取票息策略 重点关注调整后的中短端票息资产和3-5年骑乘机会 对超长信用保持谨慎[4][42] 信用债市场表现 - 当周(09/01-09/05)信用债整体跟随利率债变动 呈现二永表现优于城投债、优于普信债的特征[1][8] - 短端表现优于长端及超长端 超长信用债买盘力量持续走低[1][23] - 7月中下旬以来信用债二级成交久期持续走低 普信债表现尤为明显[2][9] - 超长信用债交易活跃度降至近1年低位 一级供给阶段性走低[2][9] 超长信用债分析 - 配置盘逢高增配属性显著 交易赚钱属性不明显 交易盘多减持[2][17] - 边际力量缺位导致买盘力量持续走低 信用利差明显走阔[2][23] - 超长信用"扛跌性"仍较弱 静态防御能力不足[3][40] 抗跌性与扛跌性分析 - "抗跌性"指利率调整期间信用债相对调整幅度更小 通过信用利差变动观测[26] - "扛跌性"指信用票息抵抗资本利得损失的幅度 即持有期收益为0时的防御空间[26] - 今年以来信用债多跑赢利率债 体现一定抗跌性 短信用表现尤为突出[3][32] - 短信用是今年以来(截至09/05)信用利差压缩最多的品种之一 票息策略稳定性得到验证[3][32] - 相对宽松的资金面和理财等配置基本盘稳定是支撑因素[3][33] - 多数信用品种票息较年初有增厚 静态扛跌性多有增强[3][40] 收益率与信用利差变动 - 国债1年期收益率变动31.2bp 2年期变动27.1bp 3年期变动30.0bp[34] - AAA中短票1年期信用利差收窄31.3bp 2年期收窄16.8bp 3年期收窄9.3bp[34] - AA+中短票1年期信用利差收窄36.3bp 2年期收窄24.8bp 3年期收窄18.8bp[34] - AA城投债1年期信用利差收窄43.3bp 2年期收窄30.6bp 3年期收窄21.7bp[34] 投资建议 - 对后续债市持相对谨慎态度 但大幅超调和赎回负反馈概率较低[4][42] - 票息策略成为较好选择 避免久期和流动性压力较大程度暴露[4][42] - 调整后的中短端票息资产精选可以着重考虑[4][42] - 3-5年骑乘增厚收益可以重点考虑 信用利差已调整出性价比[4][42] - 二永波动较大 交易盘定价属性较强 需结合负债端考虑[4][42] - 超长信用建议谨慎 配置盘逢高增配属性显著 交易赚钱属性不明显[4][42]
华泰固收:点心债供求偏暖,票息为先
格隆汇APP· 2025-09-06 02:22
市场发展概况 - 2022年以来点心债快速发展 城投债成为扩容主力 [1] - 截至2025年9月初存续点心债规模超过1.5万亿元 [1] - 点心债市场以信用债和中资主体为主 期限结构偏短 票面利率集中在3-4%区间 [1] 价格表现驱动因素 - 2025年4-7月点心债收益率下行较多 主要受南向通扩容 城投点心债供给放缓及离岸人民币流动性较充裕三重因素驱动 [1] 供给端展望 - 城投境外债监管仍保持严格 城投点心债短期难有明显放量 [1] - 优质金融债 产业债及绿色债券在监管支持下有望实现扩容 [1] 需求端展望 - 跨境投资渠道持续拓宽 机构出海意愿较强 人民币存在潜在升值空间 点心债增量需求可期 [1] 投资策略建议 - 建议点心债投资采用票息策略 以中短端品种为主 [1] - 投资级金融债和产业债可适当拉长久期 中短端城投债可适度信用下沉 [1]
【财经分析】信用债结构性“跑赢”利率债 短端品种或为阶段“良配”
新华财经· 2025-09-03 06:21
信用债市场表现 - 信用债整体表现强于利率债 收益率反弹幅度更小 尤其在7月以来的债市调整中短期信用债和低等级信用债表现更优 [1] - 8月信用利差未大幅上行 信用债结构性跑赢利率债 [2] - 截至9月2日银行间信用债市场收益率波动下探 中债中短期票据收益率曲线AAA级3M期限下行1BP至1.59% 3年期稳定在1.92% 5年期行至2.05% [3] 支撑因素分析 - 经济基本面偏弱 8月制造业PMI为49.4 处于荣枯线以下 [2] - 股债跷跷板效应弱化 股市走牛对债市的负反馈明显减弱 [2] - 资金面维持稳定 货币政策保持适度宽松基调 市场情况不支持资金利率大幅上行 [3] - 中长期存在宽松预期 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 国内三季度末至四季度初可能进一步降息 [3] 机构配置动态 - 银行理财是8月信用债主力买盘 与其他产品合计净买入约1800亿元 其中买入短融、中短票、企业债等普通信用债体量各约600亿元 买入商金债、二永债、PPN等超400亿元 [4] - 保险机构净买入信用债规模达562亿元 显著增持普通信用债及5年期以上超长端品种 对商金债、二永债、PPN增持力度明显 [4] - 公募基金增持力度减弱但对交易所信用债配置需求提升 主要受信用债ETF放量影响 [4] 期限结构表现 - 短端信用债表现更优 2025年8月2.5年期以内品种均录得正回报 3年期及以上多录得负收益 亏损幅度随期限拉长而加深 [6] - 中高等级信用债因票息补偿较弱在调整中表现相对弱势 [6] 投资策略建议 - 建议关注短久期高票息城投债 如豫航空港、西安高新、珠海华发等2年期左右债券 [7] - 精选剩余期限0.1-2.0年、估值1.95%-2.51%、主体评级AA+及以上、隐含评级AA(2)及以上的央国企信用票息资产 [7] - 可考虑3-5年骑乘策略 信用利差调整后性价比较高 [7] - 谨慎参与超长端信用债 因流动性诉求强且利率端未企稳 7月以来超长期信用债交易活跃度从高位回落且公募基金减持明显 [7] - 建议挖掘利差机会 如增值税新规落地后新券老券的定价差异可能带来结构性机会 [8]
量化信用策略:票息策略≠防御空间
国金证券· 2025-08-17 12:2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本周模拟组合收益转负,信用风格组合回撤相对可控,7月以来存单策略赔率更高,信用风格城投重仓策略票息趋于年内低点且难扛波动,近四周除城投短端下沉外主流策略普遍缺超额收益,短端策略显著占优 [2][3][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组合策略收益跟踪 组合周度收益一览 - 本周模拟组合收益转负,利率风格组合中城投短端下沉、存单下沉型策略周度收益读数约-0.41%靠前,信用风格组合中二者回撤小,收益读数均为-0.16% [2][15][16] - 7月以来存单策略赔率更高,信用风格存单重仓组合周度收益均值降至-0.17%,较上周降约24bp,是近三周累计正收益策略之一,利率风格组合时隔两周后再跑输防御性策略 [2][19] - 城投重仓组合周度收益环比降38.6bp至-0.27%,短端下沉组合绝对收益读数靠前,哑铃型组合跌掉前两周修复行情收益 [2][19] - 二级债重仓组合周度收益下行超40bp,绝对收益稍强于利率风格组合;超长债重仓策略收益均值跌至-0.55%,环比降64bp左右,超长产业型组合近三周累计收益为正,7月后持有至今有0.15%收益,但赔率低于二季度 [2][19] 组合周度收益来源 - 信用风格城投重仓策略票息趋于年内低点,难扛近期波动,主要策略组合票息持续下行,城投短端下沉及哑铃型组合票息分别约年化1.92%、1.97%,与年内低点相距不足5bp,二级债久期组合距低点仍有14bp,票息波动在高位 [3][27] - 本周信用风格组合票息贡献普遍在-25%至-5%区间内,资本利得大幅拖累综合收益 [3] 信用策略超额收益跟踪 - 近四周除城投短端下沉外主流策略普遍缺超额收益,城投短端下沉、商金债子弹型及二级债下沉策略组合累计超额收益分别达16.2bp、0.9bp、0.6bp,其余策略组合累计读数降至负区间,本周二永债重仓策略累计收益与城投重仓策略差距被拉开,二永债带久期策略放大跌幅,累计超额下滑至-22bp以下 [4][31] - 短端策略显著占优,短端存单策略跑赢基准,城投下沉超额收益达6月下旬以来最高;中长端各类策略多为负超额收益,仅城投短端下沉超额达9.7bp,二级资本债、商金债子弹型负偏离在2bp内有防御属性,城投、二级超长型策略收益负偏离基本在12bp以内,本周10年附近品种卖盘有限,保险有接盘意愿,重仓10年AA+中票的产业超长型策略跌幅持平基准组合 [4][33]
九泰聚鑫混合A,九泰聚鑫混合C: 九泰聚鑫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2025年第2季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7-21 05:10
基金产品概况 - 基金全称为九泰聚鑫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主代码为008757,运作方式为契约型开放式,基金合同生效日为2020年7月8日 [3] - 报告期末基金份额总额为8,875,114.83份,其中A类份额3,705,522.14份,C类份额5,169,592.69份 [3][4] - 投资目标是在严格控制风险的前提下追求超越业绩比较基准的投资回报和资产的长期稳健增值,业绩比较基准为沪深300指数收益率×30%加中国债券总指数收益率×70% [3] - 风险收益特征显示该基金为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预期收益和风险水平高于货币市场基金和债券型基金但低于股票型基金 [3] 投资策略与运作分析 - 基金采用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资产配置策略,动态跟踪GDP、CPI、利率等宏观经济指标以及估值水平、盈利预期等市场指标以预测市场趋势 [3] - 债券投资策略包括利率预期策略、收益率曲线策略、久期控制策略等,并采用"哑铃型"策略结合票息策略以平衡收益与风险 [8][9] - 城投债择券思路注重中高资质区域,聚焦省会级、地级市或百强县头部平台,并严格控制信用风险和区域集中度 [9][10] - 基金投资理念强调"好基金+好买点",即在市场估值较低时买入具有明确投资策略的基金以获取较好收益 [11][12] 财务表现与净值数据 - 报告期内A类份额净值增长率为1.37%,C类份额净值增长率为1.33%,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1.54% [4][12] - 报告期末A类份额净值为0.9807元,C类份额净值为0.9708元 [12] - 过去六个月A类份额净值增长率为1.57%,C类份额为1.46%;过去一年A类为2.66%,C类为2.46% [4] 投资组合构成 - 报告期末基金总资产中债券投资占比96.32%,金额为8,497,249.08元,未持有股票、资产支持证券或金融衍生品 [13] - 债券持仓以利率债和中高等级城投债为主,久期管理有所调升以增加收益弹性,未采用杠杆策略 [9][13] - 基金投资的前十名证券发行主体中,蒙自新型城镇化开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和湖北大冶湖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在报告编制日前一年内曾受到监管部门处罚 [14][15] 基金份额变动 - 报告期内A类份额总申购204.03份,总赎回1,405.22份,期末份额较期初减少1,201.19份 [16] - C类份额总申购37,651.54份,总赎回486,701.86份,期末份额较期初减少449,050.32份 [16] - 基金连续超过60个工作日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且持有人数量不满200人,相关固定费用由基金管理人承担 [12]
信用周报:逢高配置高票息-20250712
华创证券· 2025-07-12 14:3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本周权益市场情绪偏强,债市震荡走弱,信用债调整幅度不及利率债,利差多被动收窄,后市信用利差或进一步收窄,可逢高配置高票息品种,长久期信用债待行情企稳关注右侧机会 [5] - 对于负债端稳定性偏弱机构,关注2 - 3y中低等级品种和4 - 5y高票息中等资质个券;对于负债端稳定性较强机构,拉久期配置长久期品种 [2][14] - 本周关注龙光债务重组、甘肃设立应急周转资金池、债券“南向通”扩容、科创债ETF募集完成等政策及热点事件 [1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债市复盘及信用策略展望 - 本周权益市场情绪偏强,股债跷板效应延续,债市震荡走弱,信用债部分品种收益率下行,其余多上行,利差多被动收窄,银行二永、10y城投、3 - 4yAA普信债表现偏弱 [5][9] - 从信用利差与2024年最低点对比看,3y以内短端品种利差压缩较极致,中长端仍有空间 [12] - 后市基本面格局未显著变化,债市趋势性反转风险可控,股债跷板效应扰动后机构或挖掘高票息个券,推动信用利差收窄,可逢高配置高票息品种,长久期信用债关注右侧机会,止盈关注三类时点 [5][13] 重点政策及热点事件 - 7月10日,深圳市龙光控股对21笔债券本息偿付安排调整,提供多种重组方案选项,房企债务重组加快,风险出清提速 [16] - 7月10日,甘肃设立100亿元省级应急周转资金池,缓释到期债务风险 [16] - 7月8日,央行、香港金管局宣布债券通“南向通”等三项对外开放优化措施,或带来中资境外债投资机会 [17] - 7月7日,10只科创债ETF募集完成,合计募集289.88亿元,申购火爆,关注后续规模扩容 [17] 二级市场 - 信用债收益率普遍上行,利差普遍被动收窄,1y各等级、10y隐含评级AA +与AA中短票等收益率下行,7y隐含评级AAA中票利差走阔,其余期限品种利差普遍收窄 [20] - 城投债收益率普遍上行,部分品种利差走阔,各省份城投利差普遍收窄,可关注3y以内高票息城投债及中高等级拉长久期机会 [20] - 地产债部分品种收益率下行,低等级品种表现偏弱,部分品种利差走阔,当前收益率有吸引力,关注1 - 2y央国企地产AA及以上品种机会 [21] - 周期债中煤炭债和钢铁债部分品种收益率下行,部分期限品种利差走阔,煤炭债短端可下沉、中高等级拉久期,钢铁债考虑短久期隐含评级AA +品种 [21] - 金融债中银行二永债收益率普遍上行,表现弱于其他品种,部分品种利差走阔,券商次级债和保险次级债收益率有上行有下行,利差普遍收窄 [22] 一级市场 - 本周信用债发行规模2874亿元,环比增加668亿元,净融资额883亿元,环比减少478亿元;城投债发行规模1023亿元,较上周增加399亿元,净融资额26亿元,较上周增加174亿元 [6][43] - 分品种看,短融净融资额减少,中票、企业债、公司债净融资额增加;等级方面,AA +品种发行占比上升,AAA、AA、AA -品种发行占比下降;期限方面,1年以内品种发行占比下降,5年期及以上占比上升;性质方面,央企、其他企业占比下降,地方国企、民企占比上升;行业方面,发行规模较大的为城投、公用事业等;取消发行方面,本周有3只信用债取消或推迟发行,较上周增加30亿元 [43] 成交流动性 - 本周信用债银行间市场成交活跃度下降,成交额由上周的6137亿元下降至5398亿元;交易所市场成交活跃度上升,成交额由上周的3263亿元上升至3725亿元 [59] 评级调整 - 本周1家主体评级下调,为郑州煤炭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6家主体评级上调,其中2家为城投主体 [63][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