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威股份(600438)

搜索文档
钙钛矿电池概念下跌0.97%,主力资金净流出43股
证券时报网· 2025-05-14 08:46
钙钛矿电池概念板块表现 - 截至5月14日收盘,钙钛矿电池概念下跌0.97%,位居概念板块跌幅榜前列 [1] - 板块内股价上涨的有13只,涨幅居前的包括聚石化学上涨4.19%、皇氏集团上涨2.11%、宝馨科技上涨1.40% [1] - 跌幅居前的个股包括信宇人、东方日升、ST泉为 [1] 概念板块涨跌幅对比 - 钙钛矿电池概念跌幅0.97%,在跌幅榜中排名第五,表现弱于中韩自贸区(上涨5.44%)等涨幅领先板块 [2] - 其他光伏电池概念板块同样表现疲软,HJT电池下跌1.12%、BC电池下跌1.08%、TOPCON电池下跌1.03% [2] 资金流向分析 - 钙钛矿电池概念板块获主力资金净流出8.52亿元 [2] - 板块内43只个股获主力资金净流出,6只个股净流出超5000万元 [2] - 通威股份净流出1.57亿元居首,东方日升净流出1.01亿元,华工科技净流出7027.41万元,宝馨科技净流出6968.75万元 [2] - 中国核电净流入5749.94万元,天合光能净流入2700.49万元,皇氏集团净流入704.86万元 [2][4] 个股表现详情 - 通威股份下跌3.05%,换手率2.16%,主力资金净流出1.57亿元 [2] - 东方日升下跌5.01%,换手率9.71%,主力资金净流出1.01亿元 [2] - 宝馨科技虽然股价上涨1.40%,但换手率达24.18%,主力资金净流出6968.75万元 [2] - 聚石化学上涨4.19%,换手率3.41%,主力资金净流入522.58万元 [4] - 皇氏集团上涨2.11%,换手率5.10%,主力资金净流入704.86万元 [4]
TOPCON电池概念下跌1.03%,主力资金净流出57股
证券时报网· 2025-05-14 08:42
TOPCON电池概念板块表现 - 截至5月14日收盘TOPCON电池概念下跌1.03%位居概念板块跌幅榜前列 [1] - 板块内*ST沐邦跌停永和智控东方日升星帅尔等跌幅居前 [1] - 股价上涨的有18只涨幅居前的有宇晶股份棒杰股份海目星等分别上涨5.24% 2.30% 2.27% [1] 今日涨跌幅居前的概念板块 - 中韩自贸区涨幅5.44%位居涨幅榜首HJT电池跌幅1.12%位居跌幅榜前列 [1] - 航运概念涨幅4.66%BC电池跌幅1.08% [1] - 自由贸易港涨幅3.17%TOPCON电池跌幅1.03% [1] 资金流向 - TOPCON电池概念板块获主力资金净流出10.83亿元 [1] - 57股获主力资金净流出9股主力资金净流出超5000万元 [1] - 净流出资金居首的是通威股份净流出1.57亿元蓝思科技东方日升宝馨科技分别净流出1.15亿元 1.01亿元 6968.75万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居前的概念股有宇晶股份罗博特科天合光能分别净流入7074.45万元 4671.18万元 2700.49万元 [1] 个股表现 - 通威股份今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57亿元今日涨跌幅-3.05%换手率2.16% [1] - 蓝思科技主力资金净流出1.15亿元今日涨跌幅-1.37%换手率1.58% [1] - 东方日升主力资金净流出1.01亿元今日涨跌幅-5.01%换手率9.71% [1] - 宇晶股份主力资金净流入7074.45万元今日涨跌幅5.24%换手率14.93% [3] - 罗博特科主力资金净流入4671.18万元今日涨跌幅1.03%换手率3.55% [3]
“小作文”拉涨后迅速哑火,硅料企业减产协商进行时
新京报· 2025-05-14 08:01
硅料行业减产传闻与市场反应 - 市场传闻头部硅料企业计划联合减产挺价,带动5月13日硅料板块集体上涨,但次日四家主要上市公司股价回落,其中大全能源跌5.12%,通威股份跌3.05% [1] - 传闻称六家头部企业拟通过三个月过渡期收购中小企业产能并停产,目标将硅料价格推升至每吨4.5万至5万元,但当前多晶硅复投料价格仅为每吨3.5万元,年初以来仍小幅下跌 [1] - 多家硅料企业回应称减产计划尚在讨论阶段,未达成共识,部分企业表示需观望并与同行协商 [1] 硅料企业现状与行业困境 - 硅料价格已跌破现金成本,2023年通威股份、大全能源、新特能源、协鑫科技四家企业合计亏损超180亿元 [2] - 大全能源2023年多晶硅产能利用率为89.16%,高于传闻中拟协商的减产目标 [2] - 行业面临全产业链"失血"风险,电池与组件环节已出现停产、破产现象,若持续可能波及硅料企业 [2] 行业动态与供需格局 - 我国在产多晶硅企业基本处于降负荷运行状态,下游光伏产品价格持续下降,企业成本控制压力加剧 [3] - 多晶硅企业因亏损严重不愿让价成交,部分企业计划将三季度集中检修提前至二季度或临时调整开工负荷 [3]
A股收评:沪指涨0.86%收复3400点,保险、证券大金融板块午后全线爆发
快讯· 2025-05-14 07:03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三大指数集体上涨 沪指涨0.86% 深成指涨0.64% 创业板指涨1.01% 北证50指数涨1.08% [1] - 全市场成交额13499亿元 较上日放量239亿元 超2300只个股上涨 [1] 板块表现 - 航运物流 保险 证券板块涨幅居前 光伏 贵金属 军工板块跌幅居前 [1] - 保险 证券大金融板块午后全线爆发 中国人保 红塔证券 锦龙股份触及涨停 [1] - 航运物流板块表现强势 华光源海 嘉诚国际 长久物流等超10股涨停 [1] - 光伏概念股调整 海优新材 钧达股份 通威股份跌幅居前 [1] - 军工电子板块表现落后 成电光信 航天南湖 天箭科技领跌 [1] 热门个股 - 东方财富涨5.13% 位列热股榜首位 [5] - 跨境通首板涨停 涨10.00% [5] - 红墙股份17天10板 涨3.66% [5] - 华纺股份7天5板 涨9.09% [5] - 中毅达2天2板 涨10.03% [5] - 银之杰涨12.74% [5] - 青岛金王2天2板 涨10.06% [6][7][8] - 锦龙股份首板涨停 涨9.97% [13] 涨停梯队 - 6连板: 成飞集成 利君股份 [16] - 4连板: 苏州龙杰 迎丰股份 [16] - 3连板: 尚荣医疗 恒而达 [16] - 2连板: 凤凰航运 南京港 青岛金王 尤夫股份 集泰股份 交大昂立 中毅达 宁波海运 连云港 宁波远洋 盛泰集团 [16] 最强风口 - 一带一路板块19家涨停 7只连板股 最高连板数2天2板 代表个股: 连云港 盛泰集团 [17] - 跨境电商板块14家涨停 3只连板股 最高连板数3天3板 代表个股: 恒而达 集泰股份 [18] - 航运概念板块11家涨停 4只连板股 最高连板数2天2板 代表个股: 宁波远洋 凤凰航运 [19] 盘中异动 - 航运概念延续强势 宁波海运 南京港2连板 宁波远洋 连云港 凤凰航运 国航远洋跟涨 集运欧线主力合约早盘大涨超7% [20] - 化工股异动拉升 安纳达直线涨停 红墙股份17天11板 中毅达涨超9% [20] - 物流板块拉升 华光源海涨超10% 飞力达涨超6% [21] - 大金融股异动拉升 银行 保险 券商股集体异动 农业银行 上海银行 交通银行再创历史新高 [21] - 航运物流板块午后进一步拉升 中远海发 宁波海运 锦江航运等多股涨停 国航远洋涨超28% [21] - A股三大指数午后全线翻红 大金融 航运物流板块持续发力 [22] - 沪指重返3400点创近2个月新高 日内涨超0.7% [23] - 沪深300指数涨幅扩大至1% 保险 证券 白酒等权重股集体拉升 中国人保涨停 中国太保涨超8% [23] - 富时中国A50指数期货涨2% [24] - 互联网金融板块持续走强 天利科技20cm涨停 银之杰涨超10% 瑞达期货涨停 [24] 重要消息 - 中国至越南河内国际道路运输线路正式开通 采用"一箱到底""一车到底"模式 每辆货车可节省约1天时间 成本可节省800元至1000元 [25] - 银行板块A股总市值突破10万亿元大关 创历史新高 银行指数年内累计涨幅超过7% 去年累计涨幅达34.39% [25] - 华强北CPU等产品报价已恢复正常 5090D目前报价约2万元 较4月初3万元报价回落 部分型号产品价格较4月初出现腰斩 [26][27] - 公募新规引导资产配置向沪深300靠拢 公募在银行板块配置比例约3.49% 相较于沪深300指数权重低配9.99个百分点 [27]
两市主力资金净流出357.13亿元 国防军工行业净流出居首
证券时报网· 2025-05-13 14:39
市场整体表现 - 沪指上涨0.17% 深成指下跌0.13% 创业板指下跌0.12% 沪深300指数上涨0.15% [1] - 可交易A股中上涨1940只占比35.99% 下跌3234只 [1] - 主力资金全天净流出357.13亿元 其中创业板净流出124.74亿元 科创板净流出19.17亿元 沪深300成份股净流出61.77亿元 [1] 行业涨跌表现 - 申万一级行业上涨18个 银行板块涨幅1.52%居首 美容护理涨幅1.18%次之 [1] - 国防军工板块下跌3.07%表现最弱 计算机板块下跌0.80% [1] 行业资金流向 - 8个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 银行行业净流入7.22亿元居首 交通运输行业净流入6.03亿元次之 [1] - 23个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 国防军工净流出86.44亿元最多 电子行业净流出61.34亿元 计算机行业净流出47.46亿元 机械设备净流出39.68亿元 汽车行业净流出37.10亿元 [1][2] - 美容护理行业在上涨1.18%同时获得5.04亿元资金净流入 [2] - 非银金融行业下跌0.49%同时资金净流出15.34亿元 [2] 个股资金流向 - 全天资金净流入个股1921只 净流入超1000万元个股515只 净流入超亿元个股39只 [2] - 航天电子资金净流入5.89亿元居首 通威股份净流入5.85亿元 青岛金王净流入4.67亿元 [2] - 资金净流出超亿元个股125只 中航成飞净流出18.39亿元最多 立讯精密净流出8.44亿元 东方财富净流出7.88亿元 [2]
硅料收储“小作文”发酵:通威、大全股价大涨,业内盼去产能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3 14:00
市场异动与传闻 - 5月13日早盘光伏板块异动 通威股份一度涨停 大全能源盘中涨逾19% 港股协鑫科技和新特能源股价明显上涨 [2] - 股价大涨与市场传言相关 传闻称硅料行业推进减产保供 头部企业或联合酝酿"收储计划" 即牵头并购其他硅料产能 [2] - 部分企业回应称不清楚消息来源 但有行业人士表示存在类似讨论 方向大致相同 [2] 传闻内容与市场反应 - 传闻核心为某头部企业组织投资者交流 提出硅料行业"收储计划"和减产保价方案 [5] - 具体方案包括由产能前六家企业收购剩余所有硅料产能 但具体方案未确定 [5] - 部分媒体证实确有厂商提出减产挺价方案 路径可能通过主管部门引导成立专项基金 待价格回暖后资金退出 [6] - 传闻发酵后主要光伏公司股价午后回落 通威股份最终收涨7.56% 大全能源收涨13.99% [6] 行业供需现状 - 硅业分会5月7日数据显示棒状硅企业无成交 颗粒硅成交均价3.60万元/吨 环比下降2.70% 价格连续三周下跌 [7] - 一季度多晶硅行业呈现"三低一高"状态 即市场价格低、供需低位、库存高位 [7] - 一季度硅料企业平均开工率跌破40% 产量同比减少超44% 但去库存效果轻微 截至3月底库存总量仍约39.18万吨 [8] - 一季度多晶硅平均成交价格跌至4.16万元/吨 跌破所有在产企业现金成本 全行业负现金流已超三个季度 [8] 行业困境与预期 - 硅料成为光伏主材去库存压力最大环节 减产保价不能根本扭转供需不平衡 [8] - "抢装潮"效应退去后需求下滑 4月硅片、电池、组件价格保持下行 进一步降低硅料采购预期 [8] - 行业拐点出现与去产能力度和决心密切相关 龙头企业需带头发挥作用 [2]
通威股份狂飙的债务与消逝的千亿市值
北京商报· 2025-05-13 13:50
股价表现与市值变动 - 5月13日股价收涨7.56%至18.35元/股 总市值826.1亿元 成交金额29.76亿元 [1][3] - 曾于2024年11月6日触及32.05元/股高点 对应总市值1346.54亿元 较当前缩水约520亿元 [3] - 2024年12月27日总市值992.69亿元 为年内首次跌破千亿市值关卡 [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919.94亿元同比下降33.87% 归属净利润亏损70.39亿元 系上市后首次年度亏损 [3] - 光伏业务收入597.92亿元同比下降41.85% 农牧业务收入317.4亿元同比下降10.56% [3]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159.33亿元同比下降18.58% 归属净利润亏损25.93亿元同比增亏 [4] 债务与资金状况 - 长期借款从2024年末512.44亿元增至2025年一季度末558.02亿元 [6] - 短期借款从2024年末18.78亿元增至2025年一季度末35.31亿元 [6] - 2025年一季度财务费用6.71亿元 其中利息费用7.11亿元 利息收入5446.73万元 [6] - 货币资金从2024年末164.48亿元增至2025年一季度末291.46亿元 [8] - 交易性金融资产从2024年末128.69亿元降至2025年一季度末108.5亿元 [8] 财务结构指标 - 资产负债率从2022年末49.57%攀升至2025年一季度末72.25% 创近年新高 [7] - 2025年一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14.57亿元 [7] - 存货达154.55亿元 [10] 战略举措与行业环境 - 子公司永祥股份拟引入战略投资者增资不超过100亿元 股权估值270亿元 增资后母公司持股比例不低于72.97% [9] - 光伏行业面临产能过剩、价格战及盈利压力 行业正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竞争 [9][10] - 市场传闻头部厂商提议减产挺价 但未获企业端回应 [10]
主力动向:5月13日特大单净流出208.18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5-13 12:34
市场资金流向 - 沪深两市全天特大单净流出208.18亿元,其中1795只个股净流入,2746只个股净流出 [1] - 沪指当日收盘上涨0.17% [1] 行业资金流向 - 10个申万一级行业特大单资金净流入,交通运输行业净流入6.60亿元居首,行业指数上涨0.72% [1] - 银行行业净流入6.12亿元,行业指数上涨1.52%;美容护理和基础化工行业亦获显著净流入 [1] - 21个行业特大单资金净流出,国防军工行业净流出63.76亿元居首,电子行业净流出38.23亿元次之 [1] - 计算机和机械设备行业净流出规模居前 [1] 个股资金流入 - 12只个股特大单净流入超2亿元,航天电子以5.94亿元净流入居首,股价上涨6.14% [2] - 通威股份净流入5.72亿元位列第二,股价上涨7.56%;青岛金王净流入4.78亿元并以涨停收盘 [2] - 净流入前12个股平均上涨9.05%,其中酷特智能、电投产融等涨停 [2] - 电力设备行业在净流入前12个股中占3只,基础化工占2只,社会服务占1只 [2] 个股资金流出 - 中航成飞特大单净流出16.97亿元居首,股价下跌7.43% [4] - 东方财富净流出8.99亿元,拓斯达净流出7.12亿元,分列净流出第二、三位 [4] - 国防军工行业在净流出前20个股中占6只,计算机和电力设备行业各占3只 [4]
多重利好来袭,光伏板块久违的集体大涨,未来可期?
搜狐财经· 2025-05-13 10:38
光伏概念股表现 - 5月13日光伏概念股集体反弹 东方日升涨近17% 大全能源涨近14% 协鑫集成 通威股份 钧达股份 隆基绿能均录得上涨 [2] 行业消息面驱动因素 - 传闻硅料行业头部六大厂商计划收购剩余所有硅料产能 某头部厂商提议减产挺价并设置目标区间 虽未获官方证实但引发市场资金涌入 [3] - 业内人士提议硅料企业停产一两个月优先消化库存 使企业重回微利水平摆脱亏损困局 [3] - 2024年光伏行业经历极致内卷 产业链各环节价格重挫 行业内部积极协商寻求破局 [3] - 若相关举措落地 短期供需格局将变化 供给侧改革驱动价格回升 企业盈利能力逐步复苏 [3] 外围贸易环境改善 - 关税谈判出现阶段性成果 外围贸易风险降低 国内光伏产业链出口迎来边际改善 [4] - 中美协议利好电新板块对美出口企业业务恢复 动力电池产业链 光伏逆变器 储能电池等环节5月迎对美出货修复加速 [4] - 美国客户未来供应链管理将受双方高层态度积极影响 [4] 行业基本面与展望 - 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显示光伏行业盈利能力仍明显不及预期 [4] - 光伏行业报表端底部已出现 去年四季度固定资产减值及今年一季度东南亚双反影响已充分体现 未来盈利能力进一步恶化概率较小 [4] - 国内产能出清和基本面复苏正在到来 海外新能源转型推进 亚非等新兴市场户储及大储需求或进入爆发前夜 利好国内产业链 [4] - 预计2025年光伏新增装机维持10%至15%增速 中东 中亚 南亚 拉美 非洲等低基数地区有望实现高速增长 [5] - 产业链量 价 利触底情况下 需求端有望逐步复苏并稳健增长 供给侧通过行政约束 自律限产和市场化出清等手段 行业迎基本面修复 [5] 市场观点分歧 - 部分观点认为当前上涨属超跌反弹 许多光伏企业仍处亏损 产业链能否形成反转需时日观察 [5]
数据复盘丨28股获主力资金净流入超亿元 龙虎榜机构抢筹13股
证券时报网· 2025-05-13 10:30
市场指数表现 - 上证指数收盘3374.87点 上涨0.17% 成交额5066.09亿元 [1] - 深证成指收盘10288.08点 下跌0.13% 成交额7849.41亿元 [1] - 创业板指收盘2062.26点 下跌0.12% 成交额3682.3亿元 [1] - 科创50指数收盘1009.68点 下跌0.15% 成交额227.52亿元 [1] - 沪深两市合计成交额12915.5亿元 较上一交易日减少168.71亿元 [1] 行业板块表现 - 银行、美容护理、医药生物、交通运输、煤炭等行业涨幅靠前 [2][3] - 国防军工、计算机、机械设备、电子、通信、汽车等行业跌幅居前 [3] - 环氧丙烷、钙钛矿电池、统一大市场、海洋经济、减肥药等概念走势活跃 [3] - 航母、商业航天、民爆、磁悬浮、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等概念走势较弱 [3] 个股涨跌情况 - 沪深两市1881只个股上涨 3029只个股下跌 215只平盘 21只停牌 [3] - 71只非上市新股涨停 16只个股跌停 [3] - 涨停个股主要集中在化工、交通运输、机械设备、医药生物、纺织服饰等行业 [3] 涨停股分析 - *ST金科涨停板封单量6574.82万股居首 [3] - 成飞集成涨停板封单金额10.32亿元最高 [4] - *ST宇顺连续13个涨停板 连续涨停天数最多 [6] - *ST和科7连板 ST加加、*ST创兴、*ST亚振均6连板 [6] 资金流向 - 沪深两市主力资金净流出309.13亿元 [7] - 创业板主力资金净流出140.45亿元 沪深300净流出52.61亿元 科创板净流入4.11亿元 [8] - 7个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 美容护理行业净流入4.47亿元最多 [8] - 24个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 国防军工净流出66.27亿元最多 [8] 个股资金流向 - 28只个股主力资金净流入超1亿元 青岛金王净流入4.48亿元居首 [10][12] - 104只个股主力资金净流出超1亿元 中航成飞净流出18.85亿元最多 [14][16] - 22只个股尾盘主力资金净流入超5000万元 青岛金王尾盘净流入4.17亿元 [10] 机构交易情况 - 龙虎榜机构席位资金合计净买入2.61亿元 [19] - 机构净买入13只个股 天箭科技净买入1.53亿元居首 [19][21] - 机构净卖出10只个股 跨境通净卖出1.03亿元最多 [19] - 天箭科技获3家机构合计净买入1.53亿元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