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威股份(600438)

搜索文档
2025年1-7月中国太阳能电池(光伏电池)产量为47396.4万千瓦 累计增长19.6%
产业信息网· 2025-10-01 02:27
知前沿,问智研。智研咨询是中国一流产业咨询机构,十数年持续深耕产业研究领域,提供深度产业研 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定制服务等一站式产业咨询服务。专业的角度、品质化的服 务、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专注于提供完善的产业解决方案,为您的投资决策赋能。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智研咨询整理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太阳能电池行业竞争现状及投资决策建议报告》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7月中国太阳能电池(光伏电池)产量为6638万千瓦,同比增长16%; 2025年1-7月中国太阳能电池(光伏电池)累计产量为47396.4万千瓦,累计增长19.6%。 上市企业:隆基绿能(601012),通威股份(600438),阳光电源(300274),晶澳科技(002459),天合光 能(688599),特变电工(600089),正泰电器(601877),TCL中环(002129) ...
光伏设备板块9月30日涨1.48%,固德威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出5.73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30 08:51
证券之星消息,9月30日光伏设备板块较上一交易日上涨1.48%,固德威领涨。当日上证指数报收于 3882.78,上涨0.52%。深证成指报收于13526.51,上涨0.35%。光伏设备板块个股涨跌见下表: 从资金流向上来看,当日光伏设备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5.73亿元,游资资金净流入2.35亿元,散户资金净 流入3.38亿元。光伏设备板块个股资金流向见下表: | 代码 | 名称 | 主力净流入(元) | 主力净占比 游资净流入(元) | | 游资净占比 散户净流入 (元) | | 散户净占比 | | --- | --- | --- | --- | --- | --- | --- | --- | | 601012 隆喜绿能 | | 2.53亿 | 8.40% | -9137.56万 | -3.03% | -1.62 Z | -5.37% | | 605117 | 德业股份 | 1.89 Z | 7.44% | -6632.92万 | -2.61% | -1.23 Z | -4.83% | | 300724 捷佳伟创 | | 1.31 Z | 4.09% | -1616.39万 | -0.50% | -1.15 Z ...
这一概念火了!光伏企业大动作,光储融合能否助行业穿越周期?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2025-09-30 04:33
文 | 证券时报 刘灿邦 得益于在光储业务上的布局,阳光电源今年上半年逆势盈利77亿元,公司市值于近日站上 3000亿元大关,成为继隆基绿能、通威股份之后,光伏行业第三家市值突破3000亿元的上 市公司。 当前,光储融合正成为光伏行业企业的标配,除阿特斯、天合光能等较早布局的企业以外,隆 基绿能近期被传出将收购储能企业。 光储融合成标配 在业内人士看来,未来国内将适当放宽现货市场限价,当电价差拉开,光伏配储将能最大限度 地发挥其价值。此外,高自发自用需求场景急需配储,也为光储融合提供了需求场景。 整体而言,光伏行业基本面虽有好转但仍难言乐观。 多位受访人士判断,光储融合业务的发 展,特别是储能业务,正成为光伏企业摆脱困境、打造新增长曲线的关键。不过,若企业准备 不充分,在当前行业竞争已高度激烈的阶段贸然进入储能领域,短期内恐难以实现盈利。 不久前,有消息称,隆基绿能参股了一家储能企业苏州精控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同时正在 接触并考虑收购另一家储能企业。 "对公司储能业务布局一直在做评估,具体结果不清楚。"针对上述布局储能业务的传闻,隆基 绿能相关人士对记者表示。不过,在业内人士看来,隆基绿能进军储能,有利于推 ...
通威股份涨2.01%,成交额5.97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1227.53万元
新浪证券· 2025-09-30 02:30
9月30日,通威股份盘中上涨2.01%,截至10:24,报22.33元/股,成交5.97亿元,换手率0.60%,总市值 1005.29亿元。 资金流向方面,主力资金净流入1227.53万元,特大单买入9583.84万元,占比16.04%,卖出8231.03万 元,占比13.78%;大单买入1.47亿元,占比24.60%,卖出1.48亿元,占比24.81%。 通威股份今年以来股价涨1.00%,近5个交易日涨7.51%,近20日涨1.96%,近60日涨11.54%。 资料显示,通威股份有限公司位于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成都市高新区天府大道中段588号,成立 日期1995年12月8日,上市日期2004年3月2日,公司主营业务涉及水产饲料、畜禽饲料等产品的研究、 生产和销售;高纯晶硅、太阳能电池等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为主。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光伏相关 产品65.86%,饲料、食品及相关产品32.89%,其他(补充)1.25%。 通威股份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力设备-光伏设备-硅料硅片。所属概念板块包括:水产养殖、BC电池、钙 钛矿电池、多晶硅、HJT电池等。 截至7月31日,通威股份股东户数28.93万,较上期减少 ...
通威全球创新研发中心全自动兆瓦级钙钛矿-晶硅叠层电池试验线顺利贯通
格隆汇· 2025-09-29 14:29
格隆汇9月29日|9月28日,通威全球创新研发中心全自动兆瓦级钙钛矿-晶硅叠层电池试验线实现全线 贯通。未来,通威将依托该试验线,持续推进叠层电池量产技术的研发与验证,充分发挥一体化创新优 势,加快钙钛矿/硅叠层电池的量产转化进程。 ...
8月工业企业利润超预期高增!对于投资有何启示?
搜狐财经· 2025-09-29 11:33
日前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前8个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6929.7亿元,同比增长0.9%。 国家统计局工业司首席统计师于卫宁称,1-8月份,在宏观政策发力显效、全国统一大市场纵深推进,叠加去年同期低基数等多重因素作用下,规模以上工 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0.9%,装备制造业支撑有力,不同规模企业利润均有所改善。 值得注意的是,相较于前8个月的数据而言,其实8月份单月的数据更加引人瞩目。 8月工业企业利润大增,超出预期 数据显示,从月度来看,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1.9%,较7月份加快1.0个百分点,营业收入增长加快,为企业盈利继续恢复创造有利条件。 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成本状况有所改善,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同比减少0.20元,为2024年7月份以来首次当月同比减少。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 业营业收入利润率为5.83%,同比提高0.90个百分点。 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实现两位数的同比增长,由7月份下降1.5%转为增长20.4%,工业企业当月利润改善明显,一举录得2023年12月以来的最高增 速,且大超预期。 从影响因素来看,8月量对利润的贡献继续减少,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 ...
2025年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企业推荐:突破传统界限,实现光电转换效率的新飞跃
头豹研究院· 2025-09-28 12:03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行业投资评级 [1][2] 核心观点 -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作为第三代新型光伏技术 具备高光电转换效率 低成本 轻质柔性等优势 是传统晶硅电池的重要补充和未来光伏技术的潜在主导方向 [4][5] - 中国已成为全球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领域的技术与产业引领者 竞争格局呈现科研机构与企业双轮驱动模式 [12][13] - 产业化进程加速 2025年多家企业建成或规划GW级产线 技术迭代速度远超传统光伏技术 层电电池效率突破30% [25][26] 市场背景 - 在光伏产业链价格大幅回落背景下 抢占新型光伏技术成为解决行业内卷的突破口 技术升级可驱动效率提升并避免同质化竞争 [4] -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基于有机-无机混合型卤化物钙钛矿材料 通过光生伏特效应将光能转化为电能 无需高温工艺且对材料纯度要求低 显著降低生产成本 [5] - 研究始于2009年 转换效率从1%提升至2024年的28 2% 技术迭代加速 2025年中国团队实现平米级组件量产 行业从实验室迈向商业化 [6] 市场现状 - 2025年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处于产业化初期 全球市场规模预计以年均30%以上增速增长 2030年达到百亿美元级 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市场 [7][8] - 供给端集中在研发和小规模生产阶段 2025年中国实现平米级组件量产 全球产能预计2030年突破100GW 需求主要来自BIPV 分布式/地面光伏电站及新能源汽车领域 [9][10] -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 单块2平方米组件每日发电量对应40-60公里行驶里程 直接拉动需求 [10] 市场竞争 - 十大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企业评选核心指标包括光电转换效率记录 量产规模 单位成本等 [11] - 头部企业包括纤纳光电 仁烁光能 极电光能 协鑫光电 隆基绿能 通威股份 华晟新能源 汉能移动能源 晶科能源 正泰电器 [11][14][24] - 竞争焦点集中在效率提升 稳定性优化 成本控制及规模化量产能力 具备全流程自主知识产权和高良率生产能力的企业将占据主导地位 [13] 发展趋势 - 产业化进程加速 2025年多家企业建成或规划GW级产线 如极电光能全球首条GW级产线投产 协鑫光电大面积GW量产线部分启用 政策支持通过技术标准制定和示范项目推动产业落地 [25] - 技术迭代加速 2025年隆基绿能钙钛矿/晶硅叠层电池效率达34 6% 南京大学与仁烁光能钙钛矿/钙钛矿叠层电池效率达30 1% 并通过材料创新和工艺优化突破效率瓶颈 [26] - 设备国产化率提升 关键材料如TCO玻璃国产化产能扩大 金晶科技年产能达4500万平方米 降低产业链成本 [25]
多晶硅连涨三个月后,去产能的“大杀招”终于出现
投中网· 2025-09-28 09:16
多晶硅价格持续上涨 - 多晶硅价格突破5万元/吨,n型复投料成交均价达5.32万元/吨,n型颗粒硅成交均价达5.05万元/吨 [6][7] - 价格连续上涨三个月,n型复投料、n型致密料、n型颗粒硅累计涨幅分别达54.65%、55.80%、50.75% [7] 政府反内卷政策动向 - 2024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定调反内卷,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 [10] - 202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列为重点任务 [10] - 2025年7月工信部组织14家企业及协会座谈,强调依法治理低价无序竞争 [11] - 2025年8月六部门联合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进一步规范竞争秩序 [12] 行业收储整合进展 - 多晶硅头部企业拟组建合资公司收储产能,传言涉及通威股份、协鑫科技等6家巨头及5家新锐企业,计划整合约70万吨产能 [13] - 协鑫科技与中东主权基金背景机构达成战略融资协议,募集54.46亿港元用于供给侧改革 [13] - 收储谈判因资金和价格博弈陷入僵局,原定9月底成立重组公司的计划未如期落地 [13] 能耗新标推动产能出清 - 《硅多晶和锗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征求意见稿设定严格新标准,三氯氢硅法1/2/3级能耗分别为5/5.5/6.4 kgce/kg,硅烷流化床法为3.6/4.0/5.0 kgce/kg [16][17] - 新标准对应电耗要求为三氯氢硅法40.7/48.8/52.1度电/公斤,硅烷流化床法29.3/32.6/48.8度电/公斤 [17] - 2024年行业平均电耗约55度电/公斤,多数企业无法满足新标,预计有效产能将降至240万吨/年,较2024年底下降16.4% [17][19] - 龙头企业如通威股份棒状硅电耗46度/公斤(达2级标准),协鑫科技颗粒硅电耗13.8度/公斤(远低于1级标准) [19] 反内卷面临挑战 - 政策执行周期长,能耗新标过渡期可能达12个月,最快2026年末实施 [22] - 收储整合需政府层面支持,仅靠民间力量操作难度大 [23] - 需突破反垄断法思想藩篱,法律允许因经济不景气缓解生产过剩的协议 [25][26] - 需求端疲软制约去产能效果,2025年6月光伏新增装机14.36GW,同比下降38%,组件价格僵持在0.67-0.76元/W [27][28] 市场反应 - 硅料价格上涨带动龙头企业股价反弹,例如协鑫科技从0.76元/股涨至1.49元/股,涨幅接近翻倍 [14]
这一概念火了!光伏企业大动作,光储融合能否助行业穿越周期?
搜狐财经· 2025-09-27 11:45
核心观点 - 光储融合成为光伏行业企业标配 助力企业逆势增长并打造新增长曲线 行业竞争加剧但储能需求刚性增长 [1][3][4][9][10] 行业动态 - 隆基绿能参股苏州精控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并接触收购储能企业 但尚未形成明确决策 [3] - 阿特斯储能系统在手订单金额达30亿美元 预计全年出货量7-9GWh 三季度出货2.1-2.3GWh [4] - 晶科能源推进全年6GWh储能出货目标及光储一体化解决方案全球化部署 [4] - 天合光能储能订单规模超10GWh 海外占比高 近期签订2.48GWh销售合同 含1GWh海外构网型系统订单 [4] - 8月中国储能系统/EPC招标采购量达69.4GWh 创单月纪录 [10] 企业表现 - 阳光电源上半年营收435亿元(同比增40%) 归母净利润77亿元(同比增56%) 市值突破3000亿元 [1][9] - 阿特斯上半年交付储能系统3.1GWh 二季度交付2.2GWh(环比增超140%) 成为盈利企业之一 [9] - 天合光能通过全栈技术能力与场景化解决方案提升光储融合项目收益率 [9] 驱动因素 - 政策推动峰谷电价差扩大:136号文要求适当放宽现货市场限价 增强光伏配储经济性 [6][10] - 绿电自发自用政策要求:新能源年自发自用电量占比不低于60% 总用电量占比不低于30% 2030年新项目不低于35% [6][7] - 湖北省要求工商业屋顶光伏自发自用电量原则上不低于50% [7] - 美国储能补贴政策2033年退坡 欧洲大储和工商储需求良性竞争 澳洲2026年需求预计10GWh [11] 技术优势 - 光伏企业涉足储能具备客户群体重合、需求场景强绑定、技术基础重叠(功率变换系统)三大优势 [5] - 构网型系统、耐高温、长循环等技术满足区域特殊需求 [8] - 储能解决光伏消纳和电网稳定性问题 光储协同成为能源转型必然选择 [5][7] 市场趋势 - 储能从政策配套转向市场化交易 经济性主导取代强制配储 [8][10] - 全球储能复合增长率保守估计20% 乐观估计30% [11] - 企业拓展综合能源服务、虚拟电厂运营、电力市场交易等延伸业务对冲周期风险 [10]
受访人士:光储融合业务的发展,正成为光伏企业摆脱困境、打造新增长曲线的关键
新浪财经· 2025-09-27 00:05
公司业绩与市值表现 - 阳光电源上半年逆势盈利77亿元 [1] - 公司市值站上3000亿元大关 成为光伏行业第三家突破3000亿元市值的上市公司 [1] 行业战略布局动态 - 光储融合正成为光伏行业企业的标配 [1] - 隆基绿能近期被传出将收购储能企业 [1] - 阿特斯和天合光能等企业较早布局光储业务 [1] 光储融合发展前景 - 未来国内将适当放宽现货市场限价 电价差拉开将最大化光伏配储价值 [1] - 高自发自用需求场景急需配储 为光储融合提供需求场景 [1] - 储能业务成为光伏企业摆脱困境和打造新增长曲线的关键 [1] 行业竞争现状 - 光伏行业基本面虽有好转但仍难言乐观 [1] - 行业竞争已高度激烈 企业若准备不充分贸然进入储能领域短期内恐难以实现盈利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