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威股份(600438)

搜索文档
硅料收储“小作文”发酵:通威、大全股价大涨,业内盼去产能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3 14:00
市场异动与传闻 - 5月13日早盘光伏板块异动 通威股份一度涨停 大全能源盘中涨逾19% 港股协鑫科技和新特能源股价明显上涨 [2] - 股价大涨与市场传言相关 传闻称硅料行业推进减产保供 头部企业或联合酝酿"收储计划" 即牵头并购其他硅料产能 [2] - 部分企业回应称不清楚消息来源 但有行业人士表示存在类似讨论 方向大致相同 [2] 传闻内容与市场反应 - 传闻核心为某头部企业组织投资者交流 提出硅料行业"收储计划"和减产保价方案 [5] - 具体方案包括由产能前六家企业收购剩余所有硅料产能 但具体方案未确定 [5] - 部分媒体证实确有厂商提出减产挺价方案 路径可能通过主管部门引导成立专项基金 待价格回暖后资金退出 [6] - 传闻发酵后主要光伏公司股价午后回落 通威股份最终收涨7.56% 大全能源收涨13.99% [6] 行业供需现状 - 硅业分会5月7日数据显示棒状硅企业无成交 颗粒硅成交均价3.60万元/吨 环比下降2.70% 价格连续三周下跌 [7] - 一季度多晶硅行业呈现"三低一高"状态 即市场价格低、供需低位、库存高位 [7] - 一季度硅料企业平均开工率跌破40% 产量同比减少超44% 但去库存效果轻微 截至3月底库存总量仍约39.18万吨 [8] - 一季度多晶硅平均成交价格跌至4.16万元/吨 跌破所有在产企业现金成本 全行业负现金流已超三个季度 [8] 行业困境与预期 - 硅料成为光伏主材去库存压力最大环节 减产保价不能根本扭转供需不平衡 [8] - "抢装潮"效应退去后需求下滑 4月硅片、电池、组件价格保持下行 进一步降低硅料采购预期 [8] - 行业拐点出现与去产能力度和决心密切相关 龙头企业需带头发挥作用 [2]
通威股份狂飙的债务与消逝的千亿市值
北京商报· 2025-05-13 13:50
股价表现与市值变动 - 5月13日股价收涨7.56%至18.35元/股 总市值826.1亿元 成交金额29.76亿元 [1][3] - 曾于2024年11月6日触及32.05元/股高点 对应总市值1346.54亿元 较当前缩水约520亿元 [3] - 2024年12月27日总市值992.69亿元 为年内首次跌破千亿市值关卡 [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919.94亿元同比下降33.87% 归属净利润亏损70.39亿元 系上市后首次年度亏损 [3] - 光伏业务收入597.92亿元同比下降41.85% 农牧业务收入317.4亿元同比下降10.56% [3]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159.33亿元同比下降18.58% 归属净利润亏损25.93亿元同比增亏 [4] 债务与资金状况 - 长期借款从2024年末512.44亿元增至2025年一季度末558.02亿元 [6] - 短期借款从2024年末18.78亿元增至2025年一季度末35.31亿元 [6] - 2025年一季度财务费用6.71亿元 其中利息费用7.11亿元 利息收入5446.73万元 [6] - 货币资金从2024年末164.48亿元增至2025年一季度末291.46亿元 [8] - 交易性金融资产从2024年末128.69亿元降至2025年一季度末108.5亿元 [8] 财务结构指标 - 资产负债率从2022年末49.57%攀升至2025年一季度末72.25% 创近年新高 [7] - 2025年一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14.57亿元 [7] - 存货达154.55亿元 [10] 战略举措与行业环境 - 子公司永祥股份拟引入战略投资者增资不超过100亿元 股权估值270亿元 增资后母公司持股比例不低于72.97% [9] - 光伏行业面临产能过剩、价格战及盈利压力 行业正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竞争 [9][10] - 市场传闻头部厂商提议减产挺价 但未获企业端回应 [10]
主力动向:5月13日特大单净流出208.18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5-13 12:34
市场资金流向 - 沪深两市全天特大单净流出208.18亿元,其中1795只个股净流入,2746只个股净流出 [1] - 沪指当日收盘上涨0.17% [1] 行业资金流向 - 10个申万一级行业特大单资金净流入,交通运输行业净流入6.60亿元居首,行业指数上涨0.72% [1] - 银行行业净流入6.12亿元,行业指数上涨1.52%;美容护理和基础化工行业亦获显著净流入 [1] - 21个行业特大单资金净流出,国防军工行业净流出63.76亿元居首,电子行业净流出38.23亿元次之 [1] - 计算机和机械设备行业净流出规模居前 [1] 个股资金流入 - 12只个股特大单净流入超2亿元,航天电子以5.94亿元净流入居首,股价上涨6.14% [2] - 通威股份净流入5.72亿元位列第二,股价上涨7.56%;青岛金王净流入4.78亿元并以涨停收盘 [2] - 净流入前12个股平均上涨9.05%,其中酷特智能、电投产融等涨停 [2] - 电力设备行业在净流入前12个股中占3只,基础化工占2只,社会服务占1只 [2] 个股资金流出 - 中航成飞特大单净流出16.97亿元居首,股价下跌7.43% [4] - 东方财富净流出8.99亿元,拓斯达净流出7.12亿元,分列净流出第二、三位 [4] - 国防军工行业在净流出前20个股中占6只,计算机和电力设备行业各占3只 [4]
多重利好来袭,光伏板块久违的集体大涨,未来可期?
搜狐财经· 2025-05-13 10:38
光伏概念股表现 - 5月13日光伏概念股集体反弹 东方日升涨近17% 大全能源涨近14% 协鑫集成 通威股份 钧达股份 隆基绿能均录得上涨 [2] 行业消息面驱动因素 - 传闻硅料行业头部六大厂商计划收购剩余所有硅料产能 某头部厂商提议减产挺价并设置目标区间 虽未获官方证实但引发市场资金涌入 [3] - 业内人士提议硅料企业停产一两个月优先消化库存 使企业重回微利水平摆脱亏损困局 [3] - 2024年光伏行业经历极致内卷 产业链各环节价格重挫 行业内部积极协商寻求破局 [3] - 若相关举措落地 短期供需格局将变化 供给侧改革驱动价格回升 企业盈利能力逐步复苏 [3] 外围贸易环境改善 - 关税谈判出现阶段性成果 外围贸易风险降低 国内光伏产业链出口迎来边际改善 [4] - 中美协议利好电新板块对美出口企业业务恢复 动力电池产业链 光伏逆变器 储能电池等环节5月迎对美出货修复加速 [4] - 美国客户未来供应链管理将受双方高层态度积极影响 [4] 行业基本面与展望 - 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显示光伏行业盈利能力仍明显不及预期 [4] - 光伏行业报表端底部已出现 去年四季度固定资产减值及今年一季度东南亚双反影响已充分体现 未来盈利能力进一步恶化概率较小 [4] - 国内产能出清和基本面复苏正在到来 海外新能源转型推进 亚非等新兴市场户储及大储需求或进入爆发前夜 利好国内产业链 [4] - 预计2025年光伏新增装机维持10%至15%增速 中东 中亚 南亚 拉美 非洲等低基数地区有望实现高速增长 [5] - 产业链量 价 利触底情况下 需求端有望逐步复苏并稳健增长 供给侧通过行政约束 自律限产和市场化出清等手段 行业迎基本面修复 [5] 市场观点分歧 - 部分观点认为当前上涨属超跌反弹 许多光伏企业仍处亏损 产业链能否形成反转需时日观察 [5]
数据复盘丨28股获主力资金净流入超亿元 龙虎榜机构抢筹13股
证券时报网· 2025-05-13 10:30
市场指数表现 - 上证指数收盘3374.87点 上涨0.17% 成交额5066.09亿元 [1] - 深证成指收盘10288.08点 下跌0.13% 成交额7849.41亿元 [1] - 创业板指收盘2062.26点 下跌0.12% 成交额3682.3亿元 [1] - 科创50指数收盘1009.68点 下跌0.15% 成交额227.52亿元 [1] - 沪深两市合计成交额12915.5亿元 较上一交易日减少168.71亿元 [1] 行业板块表现 - 银行、美容护理、医药生物、交通运输、煤炭等行业涨幅靠前 [2][3] - 国防军工、计算机、机械设备、电子、通信、汽车等行业跌幅居前 [3] - 环氧丙烷、钙钛矿电池、统一大市场、海洋经济、减肥药等概念走势活跃 [3] - 航母、商业航天、民爆、磁悬浮、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等概念走势较弱 [3] 个股涨跌情况 - 沪深两市1881只个股上涨 3029只个股下跌 215只平盘 21只停牌 [3] - 71只非上市新股涨停 16只个股跌停 [3] - 涨停个股主要集中在化工、交通运输、机械设备、医药生物、纺织服饰等行业 [3] 涨停股分析 - *ST金科涨停板封单量6574.82万股居首 [3] - 成飞集成涨停板封单金额10.32亿元最高 [4] - *ST宇顺连续13个涨停板 连续涨停天数最多 [6] - *ST和科7连板 ST加加、*ST创兴、*ST亚振均6连板 [6] 资金流向 - 沪深两市主力资金净流出309.13亿元 [7] - 创业板主力资金净流出140.45亿元 沪深300净流出52.61亿元 科创板净流入4.11亿元 [8] - 7个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 美容护理行业净流入4.47亿元最多 [8] - 24个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 国防军工净流出66.27亿元最多 [8] 个股资金流向 - 28只个股主力资金净流入超1亿元 青岛金王净流入4.48亿元居首 [10][12] - 104只个股主力资金净流出超1亿元 中航成飞净流出18.85亿元最多 [14][16] - 22只个股尾盘主力资金净流入超5000万元 青岛金王尾盘净流入4.17亿元 [10] 机构交易情况 - 龙虎榜机构席位资金合计净买入2.61亿元 [19] - 机构净买入13只个股 天箭科技净买入1.53亿元居首 [19][21] - 机构净卖出10只个股 跨境通净卖出1.03亿元最多 [19] - 天箭科技获3家机构合计净买入1.53亿元 [21]
对于硅料挺价是否影响组件价格,光伏行业龙头:核心问题是供需错配+终端增量不及预期
中证网· 2025-05-13 10:15
行业核心观点 - 硅料头部厂商提议减产挺价以提振组件价格 此举可能推动光伏行业整体复苏 [1] - 光伏行业盈利能力明显回落 报表端底部已经出现 预计盈利能力进一步恶化概率较小 [2] - 行业核心问题是供需错配叠加终端市场增量不及预期 需加速落后产能出清以回归供需平衡 [1] 价格影响分析 - 若上游硅料企业减产挺价 价格向下传导可能导致组件涨价 [1] - 现阶段依靠上游调节价格的力量有限 因开工率状况制约 [1] 产能与供需状况 - 行业扩产意愿受低盈利影响已明显下降 固定资产增速预计未来一年将大幅回落 [2] - 存量产能仍明显高于需求 [2] - 后续需重点关注上游去库以及产能出清进度 [2] 技术迭代与淘汰机制 - 电池环节存在技术迭代 现金紧张企业无法进行TOPCon改造升级或BC产能建设 [2] - 无法升级的TOPCon产能将难以获取订单并被淘汰 从而实现电池环节产能出清 [2] - 需积极发挥市场优胜劣汰调节机制以改变行业增收不增利的情况 [1] 市场反应 - 减产挺价消息导致光伏板块股价当日大涨 通威股份一度涨停 [1]
通威股份:硅料成本进一步降低,组件渠道拓展顺利-20250513
长江证券· 2025-05-13 09:4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通威股份2024年业绩受资产减值拖累,2025Q1仍亏损,但各业务板块有亮点,硅料成本降低、组件渠道拓展良好,公司现金储备充足,虽行业面临阶段性压力,但基于对产业的看好和自身竞争力的信心,公司和控股股东进行了股份回购和增持 [2][5][10] 各业务板块总结 多晶硅业务 - 2024年实现多晶硅销量46.76万吨,同比增长20.76%,产销量约占全国30%,市占率全球第一 [10] 电池组件业务 - 完成产能从perc向TOPCon的切换,TNC产能规模达150GW,2024年实现电池销量87.68GW(含自用),同比增长8.70%,连续八年蝉联全球电池出货量榜首,全球市占率约14%;组件销量45.71GW,同比增长46.93%,分布式出货量超17GW排名行业第一 [10] 农牧电站业务 - 水产饲料销量逆势增长,电站全年结算电量50.07亿度,实现碳减排268万吨 [10] 财务数据总结 2024年 - 实现收入919.94亿元,同比下降34%;归母净利 -70.39亿元;经营性现金流入11.4亿元,计提资产减值53亿元 [2][5][10] 2024Q4 - 实现收入237.22亿元,同比下降14%;归母净利 -30.66亿元 [2][5] 2025Q1 - 实现收入159.33亿元;归母净利 -25.93亿元;经营性现金流出14.57亿元,同比基本持平;资产减值损失7.96亿元,主要为存货跌价所致 [2][5][10] 财务报表预测指标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91994|128027|204843|286780| |营业成本(百万元)|86117|123583|143390|200746| |毛利(百万元)|5877|4444|61453|86034| |净利润(百万元)|8109|3327|43652|63421|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百万元)|7039|3194|41905|60884| |EPS(元)|-1.58|-0.71|9.31|13.52|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百万元)|1144|8763|29970|86374|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百万元)|28520|2141|1739|2382| |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百万元)|27480|17384|12996|1752| |现金净流量(不含汇率变动影响,百万元)|103|24006|41228|85744| [13] 后续展望总结 - 硅料业务成本优势明显,龙头地位稳固,内蒙基地生产现金成本已降至2.7万元/吨(不含税)以内;电池组件业务渠道拓展良好;公司现金储备充足,2025Q1末货币资金291亿、交易性金融资产109亿,助力长远发展,周期之后龙头优势有望充分体现 [10] 公司行动总结 - 自2024年至今已实施股份回购合计金额超20亿元,回购股份1.02亿股,占总股本约2.26%;控股股东进一步增持公司金额约13亿元,增持股份6251万股,占总股本约1.39% [10]
硅能源概念涨2.30%,主力资金净流入22股
证券时报网· 2025-05-13 09:18
硅能源概念板块表现 - 截至5月13日收盘,硅能源概念上涨2.30%,位居概念板块涨幅第3位,板块内28只股票上涨 [1] - 京运通、欧晶科技、集泰股份涨停,东方日升、大全能源、通威股份涨幅居前,分别上涨16.96%、13.99%、7.56% [1] - 跌幅居前的包括*ST新元、TCL科技、三峡新材,分别下跌5.56%、1.59%、1.30% [1] 资金流动情况 - 硅能源概念板块获主力资金净流入11.21亿元,其中22只股票获净流入,6只股票主力资金净流入超5000万元 [2] - 通威股份主力资金净流入5.85亿元,东方日升、京运通、特变电工分别净流入1.94亿元、1.34亿元、9982.97万元 [2] - 欧晶科技、京运通、集泰股份主力资金净流入比率居前,分别为51.51%、41.61%、41.51% [3] 个股资金数据 - 通威股份今日涨跌幅7.56%,换手率3.59%,主力资金净流入5.85亿元,净流入比率19.65% [3] - 东方日升今日涨跌幅16.96%,换手率12.66%,主力资金净流入1.94亿元,净流入比率14.93% [3] - 大全能源今日涨跌幅13.99%,换手率6.67%,主力资金净流入8652.01万元,净流入比率10.55% [3]
7.70亿主力资金净流入,BC电池概念涨1.27%
证券时报网· 2025-05-13 09:18
BC电池概念板块市场表现 - 截至5月13日收盘 BC电池概念板块上涨1.27% 位居概念板块涨幅第9位 [1] - 板块内29只股票上涨 协鑫集成涨停 同享科技、通威股份、中来股份分别上涨8.64%、7.56%、6.76% [1] - 跌幅居前的包括*ST云网、海目星、锦富技术 分别下跌4.40%、3.20%、2.69% [1] 资金流向情况 - 板块整体获主力资金净流入7.70亿元 其中26只股票获净流入 [2] - 5只股票主力资金净流入超3000万元 通威股份净流入5.85亿元居首 [2] - 协鑫集成、聚和材料、TCL中环分别净流入1.60亿元、5206.06万元、3397.16万元 [2] 个股资金流入比率 - 协鑫集成主力资金净流入率最高达31.86% 通威股份为19.65% 明冠新材为12.22% [3] - 聚和材料净流入率9.62% TCL中环4.04% 钧达股份3.41% [3] - 天合光能净流入2805.76万元 流入比率4.01% [3] 资金流出个股情况 - 晶澳科技主力资金净流出1.06亿元 流出比率7.70% [5] - 锦富技术净流出3257.19万元 流出比率11.57% [5] - 海目星净流出2021.84万元 流出比率11.15% [5] - *ST云网净流出959.34万元 流出比率11.72% [5]
钙钛矿电池概念涨1.58%,主力资金净流入33股
证券时报网· 2025-05-13 09:16
钙钛矿电池概念板块表现 - 截至5月13日收盘,钙钛矿电池概念上涨1.58%,位居概念板块涨幅第7 [1] - 板块内28股上涨,协鑫集成、宝馨科技涨停,东方日升、七彩化学、通威股份涨幅居前,分别上涨16.96%、13.93%、7.56% [1] - 跌幅居前的有金信诺、杭州柯林、杰普特等,分别下跌2.52%、2.17%、1.88% [1] 概念板块涨跌幅对比 - 中韩自贸区以3.03%涨幅位居榜首,中船系以-3.40%跌幅居末 [2] - 钙钛矿电池概念1.58%的涨幅在TOP10涨幅板块中排名第7,高于TOPCON电池(1.50%)和BC电池(1.27%) [2] 资金流向分析 - 钙钛矿电池概念板块获主力资金净流入10.87亿元 [2] - 33股获主力资金净流入,6股主力资金净流入超5000万元 [2] - 通威股份主力资金净流入5.85亿元居首,东方日升、协鑫集成、宝馨科技分别净流入1.94亿元、1.60亿元、1.11亿元 [2] 个股资金流入情况 - 协鑫集成、宝馨科技、通威股份主力资金净流入率最高,分别为31.86%、30.73%、19.65% [3] - 通威股份以7.56%涨幅获5.85亿元主力资金流入,换手率3.59% [3] - 东方日升以16.96%涨幅获1.94亿元主力资金流入,换手率12.66% [3] 资金流出个股 - 金信诺主力资金净流出4109.15万元,净流出率9.20%,股价下跌2.52% [6] - 华工科技主力资金净流出9970.85万元,净流出率11.70%,股价下跌1.43% [6] - 京东方A主力资金净流出7863.93万元,净流出率5.51%,股价下跌0.2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