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逆变器

搜索文档
上能电气股价涨5.43%,国融基金旗下1只基金重仓,持有6.2万股浮盈赚取10.91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9 02:13
公司股价表现 - 9月29日股价上涨5.43%至34.19元/股 成交额达5.17亿元 换手率4.02% 总市值171.75亿元 [1] 主营业务构成 - 光伏逆变器业务占比72.20% 储能双向变流器及系统集成产品占比25.64% 电能质量治理产品占比1.19% [1] 基金持仓动态 - 国融融银A基金二季度减持2600股后持有6.2万股 占基金净值比例2.2% 位列第三大重仓股 [2] - 该基金当日浮盈约10.91万元 最新规模777.89万元 今年以来收益率为5.5% [2] 基金经理信息 - 周德生任职期间最佳回报61.8% 最差回报-40.38% 管理规模12.26亿元 [3] - 贾雨璇任职期间最佳回报5.32% 最差回报-50.57% 管理规模5.39亿元 [3]
锚定绿色低碳 聚焦新型能源——2025年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扫描
新华社· 2025-09-28 23:44
9月27日至28日,2025年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在山西太原举办。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名中外嘉宾齐聚一堂,共话发展。本届论 坛以"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构建新型能源体系"为主题,涵盖传统能源转型、能源科技创新、人工智能赋能能源转型等多个热点领域,打造了一场 智慧交流、成果共享、对接合作的国际盛会。 在华电煤业集团数智技术有限公司的展厅里,一辆自动无人驾驶小巴吸引不少观众的注意。"这辆车上一共有6个激光雷达,激光雷达就是 它的'眼睛'。依靠这6只'眼睛'以及技术加持,这辆小车能实现全程自主导航、自主避障,进而达成全天候的自动驾驶摆渡作业。"公司工作人员 孙呈朝向观众解释道。 这辆车是专为园区参观接待、通勤摆渡、观光游览场景打造的L4级商用自动驾驶纯电动小巴,目前已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的不连沟煤矿投 入使用,方便、快捷又环保。 在太原重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展厅,不少观众对一款纯电动液压挖掘机发出赞叹。据工作人员介绍,这款挖掘机响应速度快、作业效率 高、全程零排放,且综合使用成本低,是市政改造、园林绿化等工程的理想选择。 此外,还有低浓度瓦斯提浓、固废固碳协同处置等一批前沿技术在论坛展示亮相。 近年来,山西全面 ...
研报掘金丨华鑫证券:首予阳光电源“买入”评级,业绩稳定增长,盈利能力提升
格隆汇APP· 2025-09-28 04:09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77.3亿元 同比增长56% [1] - 光伏逆变器等电力电子转换设备收入153亿元 同比增长17% [1] - 储能系统收入178亿元 同比增长128% [1] 盈利能力 - 光伏逆变器业务毛利率35.74% 同比下降1.88个百分点 [1] - 储能系统毛利率39.92% 同比下降0.16个百分点 [1] 业务发展 - 成立AIDC事业部重点瞄准海外市场 [1] - 具备提供绿电一揽子解决方案优势 [1] - 储能业务快速增长并积极布局AIDC电源领域 [1] 行业机遇 - 人工智能和数据中心快速建设导致全球数据中心能源趋紧 [1] - AIDC业务未来有望成为新增长点 [1]
华鑫证券:首予阳光电源“买入”评级,业绩稳定增长,盈利能力提升
新浪财经· 2025-09-28 04:09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77.3亿元 同比增长56% [1] - 光伏逆变器等电力电子转换设备收入153亿元 同比增长17% [1] - 储能系统收入178亿元 同比增长128% [1] 盈利能力 - 光伏逆变器业务毛利率35.74% 同比下降1.88个百分点 [1] - 储能系统毛利率39.92% 同比下降0.16个百分点 [1] 业务发展 - 成立AIDC事业部重点瞄准海外市场 [1] - 具备提供绿电一揽子解决方案优势 [1] - 储能业务快速增长并积极布局AIDC电源领域 [1] 行业机遇 - 人工智能和数据中心快速建设导致全球数据中心能源趋紧 [1] - AIDC业务未来有望成为新增长点 [1]
光伏企业大动作,光储融合能否助行业穿越周期?
证券时报· 2025-09-27 11:52
行业趋势 - 光储融合正成为光伏行业企业的标配 多家企业积极布局储能业务 [1][2][3] - 光伏企业涉足储能领域具备客户群体高度重合、需求场景强绑定和技术基础有重叠三大天然优势 [4] - 光储融合能有效解决光伏消纳和电网稳定性问题 是能源转型的必然选择 [4][7] - 政策推动储能从政策配套迈向市场化交易 光储协同发展趋势显著 [4][10] - 储能系统招标采购量创新高 8月达到69.4GWh 印证需求刚性及高增长 [10] 公司动态 - 阳光电源上半年逆势盈利77亿元 市值突破3000亿元 主要盈利贡献来自光伏逆变器和储能业务 [1][8] - 隆基绿能参股苏州精控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并考虑收购另一家储能企业 但尚未形成明确决策 [2] - 阿特斯储能系统已签署合同在手订单金额达30亿美元 预计全年出货量7-9GWh 储能业务毛利率持续领跑 [3][8] - 天合光能在手储能订单规模超过10GWh 海外占比高 近期签订2.48GWh储能产品销售合同 [3] - 晶科能源为全年6GWh出货目标努力 同步推进光储一体化解决方案全球化部署 [3] 市场驱动因素 - 未来国内将适当放宽现货市场限价 峰谷电价差拉开将最大化光伏配储经济价值 [1][6] - 绿电直连政策要求新能源年自发自用电量比例不低于60% 催生高比例储能配置需求 [6] - 高自发自用需求场景急需配储 如湖北省要求工商业厂房屋顶光伏自发自用电量原则上不低于50% [6][7] - 海外市场增长强劲 欧洲大储和工商储需求良好 美国补贴政策2033年退坡 澳洲预计2026年有10GWh需求 [10] 业务表现 - 阳光电源上半年营业收入435亿元 同比增长40% 归母净利润77亿元 同比增长56% [8] - 阿特斯上半年交付储能系统3.1GWh 第二季度交付2.2GWh 环比增长超140% [8] - 全球储能复合增长率保守估计20% 乐观估计可达30% [10] 战略重点 - 企业需要强化技术创新 构建技术研发、知识产权和行业标准三位一体的高质量发展体系 [7] - 光储系统是整体解决方案 需满足构网、耐高温、长循环等区域性特殊需求 [7] - 政策驱动型"强配储"逐步让位于经济性主导 企业需更关注项目实际经济效益 [7] - 头部企业凭借技术规模优势保持较强盈利能力 中小企业则陷入亏损困境 [9]
这一概念火了!光伏企业大动作,光储融合能否助行业穿越周期?
搜狐财经· 2025-09-27 11:45
核心观点 - 光储融合成为光伏行业企业标配 助力企业逆势增长并打造新增长曲线 行业竞争加剧但储能需求刚性增长 [1][3][4][9][10] 行业动态 - 隆基绿能参股苏州精控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并接触收购储能企业 但尚未形成明确决策 [3] - 阿特斯储能系统在手订单金额达30亿美元 预计全年出货量7-9GWh 三季度出货2.1-2.3GWh [4] - 晶科能源推进全年6GWh储能出货目标及光储一体化解决方案全球化部署 [4] - 天合光能储能订单规模超10GWh 海外占比高 近期签订2.48GWh销售合同 含1GWh海外构网型系统订单 [4] - 8月中国储能系统/EPC招标采购量达69.4GWh 创单月纪录 [10] 企业表现 - 阳光电源上半年营收435亿元(同比增40%) 归母净利润77亿元(同比增56%) 市值突破3000亿元 [1][9] - 阿特斯上半年交付储能系统3.1GWh 二季度交付2.2GWh(环比增超140%) 成为盈利企业之一 [9] - 天合光能通过全栈技术能力与场景化解决方案提升光储融合项目收益率 [9] 驱动因素 - 政策推动峰谷电价差扩大:136号文要求适当放宽现货市场限价 增强光伏配储经济性 [6][10] - 绿电自发自用政策要求:新能源年自发自用电量占比不低于60% 总用电量占比不低于30% 2030年新项目不低于35% [6][7] - 湖北省要求工商业屋顶光伏自发自用电量原则上不低于50% [7] - 美国储能补贴政策2033年退坡 欧洲大储和工商储需求良性竞争 澳洲2026年需求预计10GWh [11] 技术优势 - 光伏企业涉足储能具备客户群体重合、需求场景强绑定、技术基础重叠(功率变换系统)三大优势 [5] - 构网型系统、耐高温、长循环等技术满足区域特殊需求 [8] - 储能解决光伏消纳和电网稳定性问题 光储协同成为能源转型必然选择 [5][7] 市场趋势 - 储能从政策配套转向市场化交易 经济性主导取代强制配储 [8][10] - 全球储能复合增长率保守估计20% 乐观估计30% [11] - 企业拓展综合能源服务、虚拟电厂运营、电力市场交易等延伸业务对冲周期风险 [10]
阳光电源(300274):公司动态研究报告:储能强势增长,布局AIDC打开新成长空间
华鑫证券· 2025-09-27 11:15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2][8] 核心观点 - 储能业务强势增长128% 成为核心驱动力 [6] - 布局AIDC电源领域形成新增长点 [7] - 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毛利率达34.36% [5] 财务表现 - 2025H1营业收入435.3亿元同比增长40% [5] - 归母净利润77.3亿元同比增长56% [5] - 毛利率34.36%同比提升1.94个百分点 [5] - 净利率17.77%同比提升1.78个百分点 [5] - 预测2025-2027年EPS分别为6.88/7.74/8.71元 [8][11] 业务板块表现 - 光伏逆变器收入153亿元同比增长17% [6] - 储能系统收入178亿元同比增长128% [6] - 储能毛利率39.92%保持行业领先 [6] - 发布PowerTitan 3.0 AC智储平台容量达12.5MWh [6] 成长性预测 - 2025年预测收入975亿元同比增长25.2% [8][10] - 2026年预测收入1092亿元同比增长12.0% [8][10] - 2027年预测收入1229亿元同比增长12.6% [8][10] - 归母净利润三年复合增长率超12% [10] 新业务布局 - 成立AIDC事业部重点瞄准海外市场 [7] - 具备绿电一揽子解决方案技术优势 [7] - 电源技术与AIDC领域存在显著协同效应 [7]
利和兴孙公司完成经营范围变更 强化半导体/电子材料等领域布局
巨潮资讯· 2025-09-27 01:03
公司经营范围变更 - 利和兴孙公司利容电子完成经营范围变更并取得新版营业执照 [1] - 变更后经营范围涵盖电子元器件与机电组件设备销售、集成电路芯片及产品销售、半导体分立器件销售、电子专用材料销售、电子专用设备制造、仪器仪表销售等多个高技术领域 [3] 战略布局调整 - 经营范围调整被视为强化半导体、AI算力、新能源等战略板块业务布局的重要信号 [3] - 公司有望进一步巩固在芯片自主可控、AI算力、液冷技术、人形机器人等高成长赛道中的参与度 [4] 华为生态合作 - 作为华为生态圈合作超过十年的供应商 自2013年成为华为合格供应商 [3] - 早期作为华为Mate系列手机检测设备核心供应商 在智能终端检测领域市占率超过10% [3] - 与华为合作从移动智能终端拓展至5G基站、新能源汽车、数字能源等多个前沿领域 [3] 具体业务合作 - 是华为液冷超充设备重点代工商 独家供应测试机柜与充电模块并参与整机组装 [3] - 在华为全自动充电机器人项目中承担关键制造任务 [3] - 积极切入华为光储产业链 为光伏逆变器、储能系统提供精密结构件 [4] 市场前景 - 直接受益于消费电子市场回暖及华为终端销量回升 [3] - 持续受益于全球新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加速 [4] - 凭借与科技巨头深度绑定 正迎来新一轮业务扩展与业绩增长机遇 [4]
布局储能尝到甜头 光储融合能否助行业穿越周期?
搜狐财经· 2025-09-26 22:18
光储融合行业趋势 - 光储融合正成为光伏行业企业的标配 多家公司积极布局储能业务 [1][2][3] - 光伏企业涉足储能领域具备客户群体高度重合 需求场景强绑定 技术基础有重叠三大天然优势 [4] - 光储融合能有效解决光伏消纳和电网稳定性问题 是能源转型的必然选择 [4][6] 企业布局与业绩表现 - 阳光电源上半年逆势盈利77亿元 市值突破3000亿元 主要盈利贡献来自光伏逆变器和储能业务 [1][8] - 阿特斯储能系统已签署合同在手订单金额达30亿美元 预计全年出货量达7-9GWh 储能业务毛利率持续领跑 [3][8] - 天合光能在手储能订单规模超过10GWh 近期签订2.48GWh储能产品销售合同 [3] - 隆基绿能参股苏州精控能源 并考虑收购其他储能企业 但尚未形成明确决策 [2] 政策与市场驱动因素 - 未来国内将适当放宽现货市场限价 峰谷电价差拉开将最大限度释放光伏配储经济价值 [1][5] - 绿电直连政策要求新能源年自发自用电量占比不低于60% 2030年新项目达到不低于35% 催生高比例储能配置需求 [5][6] - 政策驱动型"强配储"逐步让位于经济性主导 8月储能系统招标采购量达69.4GWh刷新单月纪录 [7][9] 技术发展与应用场景 - 储能系统能平抑光伏发电出力波动 提升新能源消纳效率 应用场景包括微电网 零碳园区 光储充电站等 [4][6] - 企业需要强化技术创新 构建技术研发 知识产权 行业标准三位一体体系 满足构网 耐高温 长循环等特殊需求 [6] - 光储系统是整体解决方案 需通过光储融合提升项目整体收益率 满足市场化需求 [6][8] 海外市场前景 - 全球储能复合增长率保守估计20% 乐观估计可达30% [10] - 欧洲市场大储和工商储需求处于良性竞争状态 美国市场补贴政策2033年退坡 澳洲预计2026年有10GWh储能需求 [10]
布局储能尝到甜头光储融合能否助行业穿越周期?
证券时报· 2025-09-26 17:32
文章核心观点 - 光储融合正成为光伏行业企业标配 是行业摆脱困境和打造新增长曲线的关键路径 阳光电源 阿特斯等先行企业已通过该业务实现逆势增长[1][8][10] - 光伏企业布局储能具备客户重合 需求绑定和技术协同三大天然优势 但需强化技术创新和解决方案能力 避免在准备不足时贸然进入[4][7][10] - 政策推动电价差拉大和高自发自用比例要求 为光储融合创造经济性需求场景 国内储能招标量创新高 海外市场保持20%-30%复合增长[6][7][10] 行业动态 - 隆基绿能参股苏州精控能源并考虑收购储能企业 但公司表示尚未形成明确决策[2] - 阿特斯储能订单金额达30亿美元 预计全年出货7-9GWh 天合光能订单超10GWh 近期签订2.48GWh销售合同[3] - 晶科能源推进全球光储一体化部署 全年目标出货6GWh[3] 企业表现 - 阳光电源上半年营收435亿元(同比+40%) 净利润77亿元(同比+56%) 市值突破3000亿元[1][8] - 阿特斯上半年交付储能系统3.1GWh 二季度环比增长超140% 成为少数盈利光伏企业之一[8] - 天合光能通过构网型系统等技术满足海外特殊需求 战略转型解决方案提供商[3][7] 政策与市场 - 136号文提出放宽现货市场限价 推动峰谷电价差拉大 增强光伏配储经济性[6] - 绿电直连政策要求新能源自发自用电量占比不低于60% 2030年新项目不低于35%[6] - 8月国内储能系统招标量达69.4GWh 创单月纪录 需求由政策驱动转向经济性主导[10] 技术与发展 - 储能解决光伏消纳和电网稳定性问题 需满足构网 耐高温 长循环等特殊技术要求[4][7] - 微电网 零碳园区 光储充电站等多元化场景成为行业共识[7] - 企业延伸至综合能源服务 虚拟电厂运营等业务以对冲行业周期风险[9] 海外市场 - 欧洲大储和工商储需求良好 美国补贴政策2033年退坡 澳洲2026年需求预计达10GWh[10] - 全球储能复合增长率保守估计20% 乐观估计达3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