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万科(02202)
icon
搜索文档
深铁这半年 万科之外的地产业务怎么样了
36氪· 2025-09-02 01:53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72.84亿元 同比下滑21.7% [1] - 净利润-32.68亿元 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33.61亿元 较上年同期-37.93亿元有所收窄 [1] - 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录得-32.03亿元 主要受万科投资拖累 [1] - 总资产7932.32亿元 总负债4796.20亿元 所有者权益3136.11亿元 [1] 万科关联影响 - 持有万科27.18%股份 为第一大股东并介入经营 [1] - 长期股权投资814.05亿元 占总资产10.26% [1] - 2025年内累计向万科提供8次借款支持 总金额达243.69亿元 [1] - 2017-2025年通过股权和债务融资累计向万科投入近950亿元 [2] 业务板块表现 - 地铁/铁路运营及管理设计板块营业收入55.92亿元 同比增长16.34% [2] - 该板块业务成本68.6亿元 同比增长13.66% 产生12.68亿元成本缺口 [2] - 站城一体化开发业务营业收入16.25亿元 同比大幅减少63% [3] - 站城一体化业务成本8.39亿元 同比下降69.9% 毛利率提升11.84个百分点至48.38% [3] 房地产开发动态 - 深铁阅云境人才房项目两次推盘均实现"日光盘" 其中1月推盘1小时售罄 销售金额突破7亿元 [4] - 前海时代尊府项目4月推盘1小时去化超九成 销售金额约19亿元 8月推盘去化81% 成交金额13.8亿元 [4] - 上半年深铁置业完成认购销售55.26亿元 交付房屋1121套 面积18.85万平方米 [4] - 年内计划推出4300套房源 涵盖人才房、商品房、公寓等多类型产品 [4] 投资与资金压力 - 上半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42.82亿元 同比增长34% [2] - 在建17条线路及西丽枢纽等重大工程需持续资金投入 [2] - "地产反哺地铁"模式因房地产行业下行面临挑战 [2] - 站城一体化开发业务营收占比降至22.3% 为近年来首次跌破三成 [3]
亏损扩大负债增加 万科经营危机未过
新浪财经· 2025-09-02 01:15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亏损119.5亿元,同比增长21.3%,达到盈警上限 [3] - 房地产开发毛利率仅2.6%,同比下降3个百分点;物业服务毛利率13.9%,微升0.3个百分点 [3] - 经营现金净支出30.4亿元,资金情况紧拙 [6] 销售与市场地位 - 上半年销售金额691.1亿元,同比锐减45.7% [3] - 销售额跌幅远超百强房企平均11.8%的降幅,行业排名跌至第七位 [5][9] - 存货4,625亿元,较去年底下降10.9%,新增土地储备力度薄弱 [9] 负债与偿债能力 - 净负债比率达90.4%,较2024年底上升9.8个百分点 [4] - 有息负债总额3,642.6亿元,占总资产30.5% [4] - 一年内到期负债1,533.7亿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693.5亿元,未能覆盖短期债务 [4] 股东支持与治理变化 - 深铁集团累计提供238.8亿元股东贷款,条件优于市场惯例 [7] - 管理层全面更替,深铁集团董事长辛杰出任主席,实现国资化管控 [7] - 大股东支持暂避债务违约,但业务经营未获根本改善 [8] 行业环境与转型挑战 - 房地产行业泡沫爆破,高杠杆模式难以为继,面临深度调整 [7][9] - 公司需向高质量、精细化转型,或加强物业服务业务比重 [9] - 摩根士丹利预测亏损可能持续至2027年,2025年全年销售额预计下降30%至40% [4]
1-8月百强房企销售额近半来自前十名 保利发展仍“霸榜”
贝壳财经· 2025-09-01 14:41
行业销售表现 - 2025年1-8月TOP100房企销售总额23270.5亿元 同比下降13.3% [1][21] - 仅5家房企销售额突破千亿 分别为保利发展、绿城中国、中海地产、华润置地、招商蛇口 [1][15] - 头部集中度持续提升 TOP10房企销售额占百强总销售额49% [1][18] 头部企业排名 - 保利发展以1812亿元全口径销售额蝉联行业第一 [1][8] - 绿城中国全口径销售额1563亿元(中指)或957亿元(克而瑞) 因统计口径差异导致排名波动 [8][9][10] - 中海地产、华润置地、招商蛇口全口径销售额分别为1503亿元、1425亿元、1240.5亿元(中指) [8] 企业梯队分化 - TOP10房企销售额均值1145亿元 同比下降12.1% [21] - TOP11-30房企销售额均值287.2亿元 同比下降15.4% [21] - TOP31-50及TOP51-100房企销售额均值分别为138.3亿元和66.2亿元 降幅均超10% [21] 重点企业动态 - 万科全口径销售额911.1亿元反超建发房产 升至第6名 [16] - 国贸地产以254.1亿元销售额新晋TOP20 取代能建城发 [19] - 绿地控股、融创中国、碧桂园销售额分别为419.8亿元、304.8亿元、274.6亿元 [20] 权益销售额对比 - 保利发展权益销售额1428亿元领跑行业 [11][14] - 中海地产权益销售额1382.8亿元位列第二 [11][14] - 华润置地、招商蛇口权益销售额分别为979.1亿元和843亿元(中指) [11]
万科巨变,组织架构调整尘埃落定
YOUNG财经 漾财经· 2025-09-01 12:27
组织架构调整 - 集团撤销5大区域公司平台 设立16个地区公司 总部设立13大管理中心直接管控地区公司 全面进入强集团二级管控体系[4] - 新任命管理干部包括产品管理中心负责人张海 投资发展中心总经理李嵬 工程管理中心负责人曹江巍等关键岗位人员[7] - 北京公司总经理李刚和常务副总经理王智余来自大股东深铁集团 其余15位地区公司总经理以老万科人和回流精英为主[9] - 此次变革旨在提升集团统筹效率 压缩决策链条 响应行业精细化管控趋势[9]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053.2亿元 同比下降26.2%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119.5亿元 同比扩大21.3%[12][14] - 房地产开发业务结算收入740.5亿元 同比下降33.7% 结算毛利率8.1%[14] - 计提各类减值准备合计54.49亿元 减少归母净利润约44.78亿元[1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0.4亿元 同比改善41.3%[12] - 整体毛利率9.97% 同比上升1.85个百分点[14] 销售与土地储备 - 上半年销售面积538.9万平方米 销售金额691.1亿元 同比分别下降42.6%和45.7%[17] - 存货金额4625.2亿元 较2024年底下降10.9% 其中现房存货1171.3亿元占比25.3%[17] - 未结算资源总量超过6000万平方米 在建项目总计容建筑面积3227.2万平方米 规划中项目3007.4万平方米[17][18] - 上半年新增获取项目6个 权益计容建筑面积29.6万平方米 权益地价约13.4亿元[18] - 自2023年以来盘活项目64个 贡献可售货值约785亿元 已实现销售226亿元[19] 融资与股东支持 - 大股东深铁集团2025年累计提供8笔借款合计236.5亿元 利率均为2.34% 用于偿还公开市场债券本息[20] - 截至上半年有息负债3642.6亿元 一年内到期1553.7亿元占比42.7%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693.48亿元覆盖率不足45%[20] - 上半年新增融资和再融资249亿元 已完成243.9亿元公开债务偿还 2027年前无境外公开债到期[21] - 深铁集团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亏损33.61亿元 站城一体化开发业务收入16.2亿元同比减少63%[21]
部分内房股午后走高 京沪相继放松限购政策 机构称地产修复预期有所提升
智通财经· 2025-09-01 06:53
股价表现 - 融创中国涨5.92%至1.61港元 [1] - 中国海外宏洋集团涨5.31%至2.38港元 [1] - 龙湖集团涨2.27%至10.82港元 [1] - 万科企业涨2.26%至5.43港元 [1] 政策动向 -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涉及激活城市存量资源潜力及"好房子"建设 [1] - 北京放松五环外限购政策 [1] - 上海放松外环外限购政策 [1] 行业展望 - 四季度地产成交量有望迎来反弹 [1] - 政策助推基本面止跌回稳 [1] - 当前地产板块估值偏低 [1] 投资策略 - 建议逢低配置地产股 [1] - 重点推荐布局核心一二线城市且主打改善产品的房企 [1] - 关注具备持续拿地能力的开发商 [1]
部分内房股午后走高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1 06:45
股价表现 - 融创中国股价上涨5.92%至1.61港元 [1] - 中国海外宏洋集团股价上涨5.31%至2.38港元 [1] - 龙湖集团股价上涨2.27%至10.82港元 [1] - 万科企业股价上涨2.26%至5.43港元 [1] 市场表现时间 - 内房股午后走高现象发生在9月1日 [1]
港股异动 | 部分内房股午后走高 京沪相继放松限购政策 机构称地产修复预期有所提升
智通财经· 2025-09-01 06:38
内房股市场表现 - 融创中国股价上涨5.92%至1.61港元 [1] - 中国海外宏洋集团股价上涨5.31%至2.38港元 [1] - 龙湖集团股价上涨2.27%至10.82港元 [1] - 万科企业股价上涨2.26%至5.43港元 [1] 政策动向 -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意见 涉及激活存量资源潜力与"好房子"建设 [1] - 北京放松五环外限购政策 [1] - 上海放松外环外限购政策 [1] 行业展望 - 国金证券预计四季度地产成交量将反弹 [1] - 政策落地将助推行业基本面止跌回稳 [1] - 当前地产板块估值处于偏低水平 [1] 投资策略 - 建议逢低配置地产股 [1] - 重点推荐布局核心一二线城市且主打改善产品的房企 [1] - 优先选择具备持续拿地能力的开发商 [1]
广州新建商品住宅网签面积431.5万㎡,同比上升3.2%
36氪· 2025-09-01 03:12
8月广州楼市概况 - 8月广州新建商品住宅网签面积38.1万㎡ 环比略有下降 受传统淡季和天气因素影响 开发商推货节奏放缓 市场成交维持低位水平 [1] - 1-8月广州新建商品住宅网签面积431.5万㎡ 同比上升3.2% [1] 2025年1-8月广州房地产企业销售金额排名 - 流量金额TOP20房企总销售额1201.1亿元 权益金额TOP20房企总销售额971亿元 [7] - 保利发展以263.3亿元流量金额和218.0亿元权益金额位列双榜首 [5][8] - 越秀地产以208.2亿元流量金额和158.1亿元权益金额位列双榜第二 [5][8] - 珠实地产以92.2亿元流量金额位列第三 华润置地79亿元位列第四 中海地产74.3亿元位列第五 [5][8] - 房企分四个阵营:200亿以上2家合计471.5亿元占39.3% 50-100亿5家合计367.9亿元占30.6% 20-50亿11家合计330亿元占27.5% 20亿以下2家合计31.7亿元占2.6% [8] 2025年1-8月广州房地产企业销售面积排名 - 流量面积TOP20房企总销售面积336.4万㎡ 权益面积TOP20房企总销售面积275.8万㎡ [11] - 保利发展以55.1万㎡流量面积和45.7万㎡权益面积位列双榜首 [11][12] - 越秀地产以49.8万㎡流量面积和37.8万㎡权益面积位列双榜第二 [11][12] - 珠实地产以24.8万㎡流量面积和20.8万㎡权益面积位列双榜第三 [11][12] 2025年1-8月广州房地产项目销售排名 - 销售金额TOP20门槛值13.7亿元 保利天奕(海珠区)44.5亿元位列第一 保利天曜(天河区)38.9亿元位列第二 万博悦府(番禺区)34.8亿元位列第三 [15][16] - 销售面积TOP20门槛值3.3万㎡ 亚运城(番禺区)6.0万㎡位列第一 万博悦府(番禺区)5.9万㎡位列第二 保利天奕(海珠区)5.7万㎡位列第三 [15][16]
2025年1-8月中国典型房企销售业绩TOP150研究报告【第134期】
搜狐财经· 2025-09-01 02:49
2025年1-8月中国房企销售排名 - 保利发展以1428亿元销售金额位列榜首 [1] - 中海地产以1382.8亿元位居第二 [1] - 销售金额超千亿房企仅3家,第三名在海量地915.7亿元 [1] 梯队门槛值分化 - TOP10房企门槛值705.3亿元,同比增长8% [8] - TOP30房企门槛值164亿元,同比下降10% [8] - TOP100房企门槛值28.2亿元,较TOP50门槛值86.2亿元(同比下降18%)呈现显著梯度分化 [8] 限购政策调整效果有限 - 北京取消五环外住房限购,上海取消外环外限购,但未对楼市形成明显影响 [10][14] - 政策调整后上海出现两个"日光盘":保利海上印认筹率超170%,金茂棠前认筹率超164% [11] - 同期其他外环项目去化率参差:保利西郊和煦领墅61套房仅40组客户选房,招商序96套房仅47组客户选房 [13] 土地规划调整案例 - 深圳宝安地块经调规后由招商蛇口&华润置地联合体以86.4亿元竞得,溢价率34.81%,成为年度总价地王 [17] - 宁波江北地块经指标调整后由宁波城宏置业以19.3亿元底价竞得,较2022年成交价30.3亿元下降36% [18] - 广州南沙两宗商业用地调整为商住用地,上海、武汉、长沙等多城出现类似调规案例 [18] 行业政策转向 - 房地产政策重点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提质" [16] - 土地调规通过降低容积率(如深圳地块从5.7降至3.4)、调整用地性质等方式提升开发价值 [17][18] - 政策松动为改善型客户提供购房条件,但行业仍需更大力度政策支持 [14][15]
港股异动丨内房股普涨 中国金茂涨超4% 业内专家:或将持续放宽限购
格隆汇· 2025-09-01 02:34
港股内房股市场表现 - 中国金茂股价上涨4.11%至1.520港元 新城发展上涨3.63%至2.570港元 融创中国上涨2.63%至1.560港元 [1] - 龙湖集团上涨2.46%至10.840港元 中国海外发展上涨2.30%至14.230港元 华润置地上涨1.77%至31.100港元 [1] - 万科企业上涨1.69%至5.400港元 富力地产上涨1.35%至0.750港元 碧桂园上涨1.15%至0.440港元 [1] 房地产政策动态 - 北京与上海于8月陆续放松房地产限购政策 标志着全国住房限购政策整体淡出迈出重要一步 [1] - 地产研究者表示若楼市表现持续疲弱 相关城市将继续推进限购调减步伐 [1] - 中指研究院认为9月为地产政策密集出台期 在"止跌回稳"目标下新一轮支持政策有望加快推出 [1] 行业趋势与预期 - 市场对9月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 国内货币政策空间有望进一步打开 [1] - 房地产行业进入"金九银十"营销旺季 房企预计在核心城市加快推盘节奏 [1] - 市场活跃度有望迎来阶段性回升 绿城中国上涨1.02%至9.860港元 越秀地产上涨0.61%至4.970港元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