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邮证券

搜索文档
长盈精密(300115):业绩稳定增长,机器人、服务器打造增长极
中邮证券· 2025-09-10 06:42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2] 核心观点 - 公司业绩稳定增长 机器人及服务器业务成为新增长点 [5][6] - 消费电子业务平稳增长 新能源业务高速增长37.09% [6] - 人形机器人零件业务爆发式增长 上半年收入超3,500万元 [6] - 服务器连接器产品获头部客户送样验证 通过收购完善产品线 [6]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86.40亿元 同比增长12.33% [5] - 归母净利润3.06亿元 同比减少29.37% [5] - 扣非归母净利润2.88亿元 同比增长32.18% [5] - 消费电子业务营收53.04亿元 新能源业务营收29.39亿元 [6]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192.6/221.6/252.6亿元 [7]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8.2/10.2/12.5亿元 [7] 业务发展 - 人形机器人业务取得多个国内外品牌量产订单 [6] - 开发多种材料零件包括铝合金 镁合金 钛合金等金属材料 [6] - 服务器高速背板连接器已送样国内头部客户 [6] - 收购深圳市威线科电子51%股权完善产品线 [6] 估值指标 - 最新收盘价24.90元 总市值339亿元 [4] - 市盈率41.50倍 52周股价区间10.23-29.67元 [4] - 预计2025-2027年EPS为0.60/0.75/0.92元 [9] - 预计2025-2027年P/E为41.55/33.33/27.10倍 [9]
海泰新光(688677):上半年业绩符合预期,展望下半年海外业务和国内整机持续放量增长
中邮证券· 2025-09-10 04:05
投资评级 - 买入评级 维持[8][9] 核心观点 - 上半年业绩符合预期 海外业务和国内整机持续放量增长[3] - 2025年H1营业收入2.66亿元 同比增长20.50% 归母净利润0.74亿元 同比增长5.52%[3] - 预计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5.62亿元 7.20亿元 9.21亿元 年增速27%-28%[7]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4亿元 2.19亿元 2.80亿元 年增速26%-29%[7] 经营分析 - 主营业务收入占比99.58% 医用内窥镜器械收入2.07亿元 同比增长17.72% 占比78.28%[4] - 光学行业收入5745.67万元 同比增长34.62% 占比21.72%[4] - 与美国大客户启动下一代内窥镜系统合作开发 项目进展顺利[5] - 泰国公司建成内窥镜和光源模组生产线 大部分销往美国产品已实现当地生产[5] - 泰国公司实现分析仪器整机设备生产 开启整机设备合作业务[5] - 启动泰国公司二期产线建设 包括整机装配和GMP生产车间[5] - 淄博子公司建设GMP车间和经济型内窥镜产线 扩展一次性耗材产品[5] - 与德国手术器械公司合资建立子公司 发展微创手术器械产品[5] - 完善全国营销网络 围绕重点科室进行品牌建设[5] 研发进展 - 2.9mm膀胱镜和3mm小儿腹腔镜进入试生产阶段 鼻窦镜已交付样本[6] - 获得宫腔镜手术器械注册证 产品包括剪刀 抓钳和活检钳等[6] - 头颈外科镜体和手术器械已提交注册检验[6] - 抗酸杆菌显微扫描分析仪启动注册工作[6] - 开展AI技术提升内窥镜图像质量工作 调研AI辅助诊疗预研[6]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PE分别为31.75倍 25.26倍 19.78倍[9] - 对应PEG分别为1.11 0.98 0.71[9] - 预计每股收益分别为1.45元 1.83元 2.33元[11] - 毛利率预计从64.5%提升至65.6%[14] - ROE预计从10.4%提升至17.8%[14] 公司基本情况 - 最新收盘价46.11元 总市值55亿元[2] - 总股本1.20亿股 流通股本1.20亿股[2] - 52周最高价49.77元 最低价25.73元[2] - 资产负债率10.6% 市盈率41.17倍[2] - 第一大股东为青岛普奥达企业管理服务有限公司[2]
钧达股份(002865):行业竞争依然激烈,看好“反内卷”和公司的多元化海外布局
中邮证券· 2025-09-10 03:33
投资评级 - 下调评级至"增持" [6][9] 核心观点 - 行业竞争依然激烈 但看好行业自律和公司出海 有望提前迎来盈利拐点 [6] - 海外销售占比从2024年的23.85%大幅增长至51.87% 海外毛利率为4.5% 同比提升2.8个百分点 [4] - 持续推动N型技术降本增效 电池平均量产转化效率提升0.2%以上 单瓦非硅成本降低约20% [5] 财务表现 - 2025H1实现营收36.3亿元 同比下降42.5% 归母净亏损2.6亿元 同比扩大58.5% [3] - 2025Q2营收17.9亿元 同环比分别下降32.8%和4.6% 归母净亏损1.6亿元 [3] - 预测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116.6/142.3/173.1亿元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6/6.5/10.6亿元 [6] - 2026-2027年对应PE分别为21倍和13倍 [6] 业务进展 - 海外产能布局取得进展 与土耳其客户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建高效电池项目 [4] - 审慎推进阿曼5GW电池产能项目 [4] - 中试TBC电池转化效率较主流N型电池可提升1-1.5个百分点 [5] - 钙钛矿叠层电池实验室效率达32.08% [5] 盈利能力指标 - 2025H1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为2.0%和-7.2% 同比分别变化+0.9%和-4.6% [3] - 国内业务毛利率为-0.8% 同比下降1.7个百分点 [4] - 预测2025-2027年毛利率分别为1.9%/10.0%/11.2% [11]
泛亚微透(688386):业绩稳健增长,定增项目加码FCCL
中邮证券· 2025-09-09 13:22
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7][9]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H1业绩稳健增长 营收2.84亿元同比增长25.65% 归母净利润0.54亿元同比增长27.57% [4] - 拟定增募资不超过6.99亿元 重点投向6G通讯领域FCCL产业化项目 该项目投资约2.2亿元 [6] - 高性能线束业务呈现爆发式增长 2025H1营收0.08亿元同比高增892.98% [5] - 盈利能力维持高位 销售毛利率47.08% 净利率19.67% [5] 财务表现 - 2025H1期间费用率合计同比下降1.23个百分点 其中研发费用率同比下降0.92个百分点 [5] - 预测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6.71/8.99/12.77亿元 同比增长30.29%/34.05%/42.01% [7] - 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7/1.97/2.88亿元 同比增长48.13%/33.98%/46.40% [7] - 对应PE估值分别为45.89/34.25/23.39倍 [7] 业务分析 - ePTFE微透产品营收1.02亿元同比增长41.70% 占总营收35.76% [5] - CMD及气体管理产品营收0.69亿元同比增长9.66% 占总营收24.12% [5] - 气凝胶产品营收0.31亿元同比增长5.47% 占总营收11.07% [5] - 对线束主体凌天达增资后持股比例由26.58%提升至51.00% 实现并表 [5] 战略布局 - 成功研发基于聚酰亚胺/含氟聚合物复合绝缘材料的高性能二层FCCL [6] - 掌握无胶粘结条件下规模化卷对卷生产的核心工艺 [6] - 产品具备高频低介电常数/低介电损耗等核心优势 已完成相关客户验证 [6] - 项目契合5G/6G通信、航天航空、新能源汽车、AI、医疗等领域对高频高速基材的需求 [6]
布局IP全生态的娱乐帝国:海外复盘:迪士尼
中邮证券· 2025-09-09 12:42
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维持 [1] 核心观点 - IP产业海外发展早于中国 海外公司大多起源于二战以后 腾飞大多在2000年左右 而中国IP潮玩行业起源于2010s 快速发展在2020s以后 [4] - 迪士尼通过内容创作配合商业化构建娱乐王国 以内容创作为核心引擎 横向扩展IP矩阵 纵向深挖IP表现形式 业务涵盖娱乐、体育和体验三大板块 [5] - 迪士尼发展历经五个阶段 实现全生态IP布局 从动画工作室起步 逐步拓展电视媒介、主题乐园 并通过战略性收购和流媒体布局完成数字化转型 [6] - IP全生态实现"全人群、全媒体、全场景"覆盖 从上游内容创作向内容分发渠道和实体化产品延伸 形成线上线下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7] - 爆款IP孵化体现成熟运营能力 米老鼠通过形象调整、乐园互动和衍生品渗透保持商业活力 玲娜贝儿凭借可爱造型、乐园互动和社交平台内容共创成为现象级IP [8] - IP潮玩行业商业模式分为造星(IP平台化)和追星(IP商业化)两类 中国相关公司均有机会发展 [9] 公司概况 - 华特迪士尼公司从1923年动画工作室起家 已成为市值超过2000亿美元的全球娱乐巨头 [16] - 旗下工作室针对不同人群创作 包括迪士尼动画工作室、皮克斯工作室、漫威工作室、卢卡斯影业和20世纪福克斯、探照灯影业等 [18] - 管理团队从家族企业转为职业经理人 关键领导人物包括Robert Iger(主导皮克斯、漫威等收购及流媒体业务)、Alan Bergman(全球娱乐内容业务)、Dana Walden(娱乐媒体和新闻内容)等 [22] 财务分析 - 业务分为娱乐、体育和体验三大板块 娱乐占比约45% 体验占比约35% 体育占比约20% [23][25] - 2024财年营收超900亿美元 除2020年受疫情影响外保持稳健增长 [25][28] - 美洲市场贡献约80%收入 与业务结构密切相关 [30] - 随着流媒体业务成熟和体验业务复苏 毛利率有望持续回升至疫情前水平 [25][29] 发展历史 - 1923-1950s:以动画短片起步 推出首部有声动画《威利汽船》和首部长篇动画《白雪公主》 沉淀经典IP矩阵 [32][37] - 1950s-1980s:拓展电视媒介 推出《迪士尼乐园》节目 并建成首座迪士尼乐园 实现内容传播与线下体验协同 [38][42] - 1980s-2000s:通过录像带、迪士尼频道和收购ABC拓展传播渠道 成立试金石影业开发成人向内容 依托《小美人鱼》等实现动画复兴 [43][44][47] - 2000s-2010s:收购皮克斯(74亿美元)、漫威(40亿美元)、卢卡斯影业(40.5亿美元)增强CG技术与IP储备 [50][51] - 2010s-2020s:布局流媒体 推出Disney+、控股Hulu及运营ESPN+ 完成数字化内容分发转型 [53] IP全生态布局 - 内容创作:从儿童家庭向扩展到成人大众向 通过自主创作和收购建立多元化IP矩阵 米老鼠和小熊维尼等经典IP估计总收入超612亿美元和502亿美元 [56][58] - 内容分发:紧跟媒介变革 从院线、电视到流媒体持续拓展渠道 截至2025年6月Disney+付费用户1.278亿 Hulu 5550万 ESPN+ 2410万 [53][55] - 内容实体:通过主题乐园和衍生品实现全场景渗透 线下体验反哺线上内容 充分释放商业价值 [61] 爆款IP案例 - 米老鼠:通过形象调整保持版权保护 乐园互动增强感知 衍生品渗透生活场景 实现多元化收入 [65][69] - 玲娜贝儿:凭借可爱造型和乐园互动迅速走红 通过社交媒体内容共创实现破圈 微博话题阅读量超36亿 [70][74] 投资建议 - IP潮玩行业分为造星(IP平台化)和追星(IP商业化)模式 海外公司发展历程可分为玩具起家(乐高、孩之宝、美泰)、渠道起家(三丽鸥)、内容起家(迪士尼、任天堂)三类 [80] - 中国IP产业发展起步较晚 但两种模式公司均有机会 [80] - 相关标的:泡泡玛特(9992.HK 总市值3862亿港元 2025E EPS 4.99元)、布鲁可(300590.SZ 总市值236亿港元 2025E EPS 4.32元)、名创优品(9896.HK 总市值611亿港元 2025E EPS 2.35元) [10][11]
博众精工(688097):3C设备景气向好,锂电、半导体设备多点共振
中邮证券· 2025-09-09 10:50
投资评级 - 增持评级 维持[1][6][7] 核心观点 - 3C设备景气向好 锂电设备订单高增 半导体设备稳步发展 三大业务板块形成多点共振格局[3][5] - 2025H1营收18.76亿元 同比增长2.34% 归母净利润1.63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69.69%[3] - 单季度2025Q2营收11.39亿元 环比增长54.60% 归母净利润1.94亿元 环比实现转正[3] - 费用率管控良好 四费合计同比下降0.56个百分点 净利率提升至8.21%[4] - 截至8月底在手订单超过去年全年水平 新能源领域订单呈现高速增长态势[5] 财务表现 - 2025H1毛利率32.64% 同比下降3.62个百分点 净利率8.21% 同比提升2.85个百分点[4] - 销售费用率9.14% 管理费用率5.90% 研发费用率12.55% 财务费用率1.58%[4]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58.32/73.31/85.10亿元 同比增长17.73%/25.70%/16.08%[6][8] - 预计归母净利润5.23/7.32/8.93亿元 同比增长31.40%/39.87%/21.95%[6][8] - 对应PE分别为31.67/22.64/18.57倍[6][8] 业务板块分析 - 3C业务收入11.78亿元 占总营收62.75% 受益于A客户创新力度加大 看好2026年产品创新大年带来的设备采购放量机会[5] - 新能源业务收入5.70亿元 占比30.35% 受益于下游锂电扩产需求复苏[5] - 智能充换电站累计接单500多座 完成300多座换电站交付[5] - 半导体业务收入3583.84万元 同比高增314.40% 新客户订单持续增加[5] - 高速高精度固晶机量产订单有望在今明年落地 AOI检测机预计下半年送样[5] 公司基本情况 - 最新收盘价37.12元 总市值166亿元 流通市值165亿元[2] - 总股本4.47亿股 流通股本4.45亿股[2] - 52周最高价37.12元 最低价19.25元[2] - 资产负债率50.1% 市盈率41.61倍[2] - 第一大股东为江苏博众智能科技集团有限公司[2]
非美合作加强对冲对美出口回落,整体出口下行压力仍存
中邮证券· 2025-09-09 10:05
出口表现与结构 - 8月出口同比增长4.4%,较前值下降2.8个百分点,但高于近五年同期均值2.9%约1.5个百分点[8] - 剔除基数效应后,8月出口两年复合增速为6.48%,较前值回落0.59个百分点[8] - 对美国出口同比大幅下降33.12%,较前值回落11.45个百分点,对总出口同比拉动作用为-5.08%[11] - 对东盟出口同比增长22.51%,较前值回升5.92个百分点,对总出口同比拉动作用为3.4%[12] - 对欧盟、日本和南非出口分别增长10.38%、6.74%和10.69%,同比拉动作用分别为1.58%、0.26%和0.07%[13] 商品类别表现 - 高新技术产品和机电产品出口保持韧性,同比增速分别为8.92%和7.58%,同比拉动作用分别为2.11%和4.51%[16] - 集成电路出口同比增长32.78%,两年复合增速达25.3%[18] - 汽车及零配件出口保持高景气度,同比增速分别为17.31%和34.95%,两年复合增速分别为24.75%和47.24%[19][20] - 地产后周期产品出口放缓,家具、家电、灯具同比增速分别为-3.2%、-6.64%和-17.01%[17] - 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疲软,服装及衣着附件同比增速为-10.08%[16] 进口表现 - 8月进口同比增长1.3%,较前值下降2.8个百分点,低于市场预期3.26%约1.96个百分点[22] - 从日本和韩国的进口同比拉动作用分别为0.64%和0.24%,部分抵消了其他地区的负向拉动[25] 前景与风险 - 下半年出口面临下行压力,主要受美国需求放缓、欧盟经济疲软及全球贸易结构变化影响[2][29] - 风险包括海外地缘政治冲突加剧和全球贸易摩擦超预期加大[3][30]
恒瑞医药(600276):对外许可常态化,员工持股计划明确创新药产出规划
中邮证券· 2025-09-09 09:12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9]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57.6亿元(同比增长15.9%)、归母净利润44.5亿元(同比增长29.7%)、扣非归母净利润42.7亿元(同比增长22.4%)[4] - 25Q2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85.6亿元(同比增长12.5%)、归母净利润25.8亿元(同比增长24.9%)、扣非归母净利润24.1亿元(同比增长17.6%)[4] - 创新药对外许可收入常态化 25H1许可收入达19.9亿元 包括授予默沙东的2亿美元首付款和授予IDEAYA的7500万美元首付款[5] - 25H2预计确认多项许可首付款 包括授予默克的1500万欧元和授予GSK的5亿美元[6] - 创新药收入75.7亿元(24H1含税收入66.1亿元) 同比增速约23%[5] - 员工持股计划设定创新药产出目标 要求25-27年新分子实体IND获批≥54个 NDA申请≥20个 创新药收入≥585亿元[7] 财务表现 - 最新收盘价72.31元 总市值4799亿元 市盈率72.31倍[3] - 预计25/26/27年收入分别为344.4/390.5/438.8亿元 同比增长23.1%/13.4%/12.4%[8] - 预计25/26/27年归母净利润91.8/107.2/117.9亿元 同比增长44.9%/16.8%/10.0%[8] - 对应25/26/27年PE为52/45/41倍[8][11] - 25H1销售商品收入108.7亿元(同比增长18.9%) 毛利率79.6%(同比下降0.9个百分点)[5] - 25H1其他业务收入20.6亿元(同比增长34.2%) 毛利率85.3%(同比下降7.2个百分点)[5] 研发进展 - 上半年6款1类创新药获批上市 包括PCSK9单抗、JAK1抑制剂和HER2 ADC等[7] - 6个新适应症获批上市 5项上市申请获NMPA受理[7] - 10项临床推进至III期 22项临床推进至II期 15项创新产品首次进入临床I期[7] 业务结构 - 创新药业务收入75.7亿元 占比约48%[5] - 仿制药业务收入实现小幅提升 主要受布比卡因脂质体等产品带动[5] - 许可收入成为重要组成部分 25H1达19.9亿元[5]
农林牧渔行业报告(2025.8.31-2025.9.5):猪价低位震荡,产能调减政策效果有所显现
中邮证券· 2025-09-09 08:27
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 维持 [1] 核心观点 - 农林牧渔行业指数上周下跌1.32% 在申万31个一级行业中涨幅排名第19位 主要受生猪养殖及饲料板块拖累 [3] - 生猪供应过剩压力持续 需求端短期难改善 预计供强需弱格局将延续 但政策引导下猪价降速或相对缓和 [4] - 行业"反内卷"政策利好明年猪价 猪价中枢有望在26年下半年抬升 建议关注成本优势突出企业 [5] - 白羽鸡产业链供给充足 祖代更新量同比下降17.66% 引种不确定性是今年行业最大风险与机遇 [6] 行情回顾 - 上周农林牧渔行业指数下跌1.32% 沪深300和上证综指分别下跌0.81%和1.18% [12] - 子板块中动保、种子及生猪养殖跌幅较大 仅水产养殖和种植业逆势上行 [15][17] 生猪板块 - 截至9月7日全国生猪均价13.64元/公斤 较上周回落0.04元/公斤 周内价格窄幅震荡 [4][19] - 自繁自养生猪头均盈利约53元 较上周增加20元 外购仔猪头均亏损126元 较上周少亏22元 [19] - 8月能繁母猪存栏环比下降0.80% 政策引导产能去化效果初步显现 [4][20] - 2025年下半年生猪供应压力较大 但政策调控下猪价降速或缓和 [4][19] - 建议关注牧原股份、温氏股份等成本优势突出企业 [22] 白羽鸡板块 - 截至9月5日烟台白羽肉鸡鸡苗价格3.60元/羽 较上周下跌0.2元/羽 单羽盈利约0.7元 [6][30] - 肉毛鸡价格3.52元/斤 较上周下跌1.40% 单羽盈利0.4元 [6][30] - 2025年1-8月祖代雏鸡更新78.55万套 较2024年同期减少16.85万套 降幅17.66% [6][30] - 当前祖代、父母代存栏仍处高位 产业链供给充足 行业短期受影响较小 [6][30] 种植产业链 - 白糖价格5935元/吨 较上周下跌30元/吨 [34] - 巴西大豆到岸完税价4021元/吨 较上周上涨1.2% [34] - 棉花价格15435元/吨 较上周上涨0.78% [34] - 玉米均价2322元/吨 较上周下跌4元/吨 [34]
川仪股份(603100):业绩短期承压,持续拓展新领域、新行业
中邮证券· 2025-09-09 08:27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2]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H1业绩短期承压 营收32.81亿元同比下降12.37% 归母净利润3.25亿元同比下降10.46% [5] - 工业自动化仪表及装置收入下滑14.38% 但复合材料和电子器件分别增长4.96%和3.71% [6] - 毛利率提升1.63个百分点至33.87% 期间费用率上升0.59个百分点至24.05% [6] - 新签订单总体下降9% 但在核电、精细化工等细分领域增长38%-64% [7]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54/8.29/8.98亿元 对应PE估值15.44/14.05/12.97倍 [8] 财务表现 - 2025H1营收32.81亿元 归母净利润3.25亿元 [5] - 预计2025年营收73.16亿元(-3.64%)2026年77.66亿元(+6.16%)2027年82.45亿元(+6.16%)[8] - 当前市盈率14.93倍 总市值116亿元 [4] - 资产负债率48.0% 毛利率33.1% [4][14] 业务进展 - 持续研发投入 突破1.5kW直流电机控制技术 熔盐耐高温超声波流量计攻克关键技术 [7] - 新一代高压加氢多点热电偶完成技术升级 流程工业电加热器实现航空航天应用转化 [7] - 首台国产化"华龙一号"汽轮机旁路调节阀交付使用 [7] - 推出APL智能压力变送器等新产品 具备智能诊断和高效通信功能 [7] 市场拓展 - 深耕大客户大项目 拓展核电、精细化工、有色金属等细分市场 [7] - 海外市场新签订单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