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东北证券
icon
搜索文档
社会服务行业“AI+”系列研究(一):AI赋能教育重构生态,技术变革推动产品迭代
东北证券· 2025-03-27 07:4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优于大势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教育与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痛点与AI的高效定制化能力高度适配,AI应用可解决行业痛点,核心赋能在于打破标准和成本的束缚,大幅提升效率 [1] - AI+教育已形成完整产业生态布局,应用场景主要在B端教学与管理、C端学习与考评,预计2023 - 2027年AI贡献规模CAGR达50% [2] - AI+教育存在多场景成功应用案例,C端在线教育和教育智能硬件细分赛道产品创新带动行业变革 [3] - 国内主流教育公司开启对外软硬件布局和对内运营提效工具精细化应用,数据资源和行业know how是制胜法宝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AI+教育:推动实现规模化、高质量、个性化教育 - 教育和人服适配AI应用落地,可解决行业痛点,教育行业应用处于横向领先水平,占比5.3% [12] - 全球AI+教育发展围绕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展开,已步入产业期,主要应用场景在B端和C端,2023年AI+教育市场规模453亿元,各细分领域有不同规模及增长预期 [16][18][23] - 资本投入上美国领先,中国2024年上半年投融资事件数量居前列,政策持续扶持AI+教育融合发展 [28][34] 教育已实现多场景应用,技术赋能助力产品升级AI - 多邻国通过游戏化学习和AI赋能提升用户粘性和付费转化,收入持续高增,中国在线教育市场订阅付费渗透率低、提升空间大 [36][41][57] - 教育智能硬件以学习机为核心,市场潜力大、竞争格局或重构,各品牌学习机呈现多方面特点 [58][60][70] 国内教育公司的AI应用布局 - 国内教育公司通过接入大模型实现产品升级,AI赋能体现在软硬件产品创收和内部降本增效,数据资源和行业know how是关键 [73][74] - 好未来转型后业务双轮驱动,学习机产品布局完善,自研九章大模型赋能硬件设备 [76] - 有道依托AI技术打造软硬件协同生态体系,“子曰”大模型有多种功能,已取得商业化成果 [78] - 豆神教育推出豆神AI,实现定制化互动教学,即将推出直播课,有望拓科和布局更多教育产品 [80] - 盛通股份围绕STEAM教育完善产品矩阵,通过AI赋能多方面业务,与宇树科技合作有望推动AI教育应用落地 [82][83][84]
华能国际(600011):2024年报点评:火电业绩大幅增长,分红率提升至59%
东北证券· 2025-03-27 03:2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华能国际,给予“买入”评级 [4][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华能国际2024年火电业绩大幅增长,分红率提升至59%,新能源业务快速发展,装机容量与盈利贡献双升,未来若煤价持续回落、新能源资本开支放缓,公司业绩及分红率有望进一步提升,长期投资价值显著 [1][3][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455.51亿元,同比减少3.48%;归母净利润101.35亿元,同比增长20.01%;扣非归母净105.22亿元,同比增长87.50%;基本EPS为0.46元/股,同比增长31.43%;拟每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0.27元(含税) [1] - 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营业收入2478/2499/2518亿元,归母净利润119.71/129.85/138.85亿元,EPS 0.58/0.64/0.70元,对应PE 12.04/10.83/9.94倍 [4] 火电业务 - 截至2024年底,煤机装机容量为93,143兆瓦,燃机装机容量为13,508兆瓦 [2] - 2024年,燃煤交易电价446.45元/兆瓦时,较基准电价上浮13.25%,调峰/调频辅助服务电费净收入21.65/2.93亿元,燃煤/燃气度电收入502/721元/兆瓦时,同比下降15/增长3元/兆瓦时,利用小时4285/2430,同比下降103/73小时 [2] - 境内火电厂售电单位燃料成本为300.31元/兆瓦时,同比下降8.00%,境内发电/供热燃料成本同比减少127.94/10.86亿元,同比下降9.69%/6.90% [2] - 煤电/气电机组利润总额71.38/10.84亿元,同比增加67.05/3.07亿元 [2] - 2024年,新加坡大士能源利润总额26.83亿元,同比减少16.72亿元;巴基斯坦项目利润总额9.74亿元,同比增加3.69亿元 [2] 新能源业务 - 2024年,新增风电/光伏装机2,646/6,772兆瓦,截至年末,风电装机容量为18,109兆瓦(含海上风电5,490兆瓦),太阳能装机容量为19,836兆瓦,占比12.48%/13.67% [3] - 利用小时数同比下降33/增长5,上网电量369.52/181.2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07%/66.13%,营收167.89/71.35亿元,同比增长11.03%/52.96% [3] - 度电收入454/394元/兆瓦时,同比下降21/34元/兆瓦时,毛利率52.49%/54.81%,同比下降1.58%/5.31%,实现利润总额67.72/27.25亿元,同比增长15%/33% [3] 分红情况 - 2024年,永续债利息29.24亿元,同比增长0.2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72.11亿元,计划现金分红金额42.38亿元,占比58.78%,提升1.64pcts,每股股利0.27元,同比增长35%,按照当前股价计算,A/H股股息率达3.9%/6.3% [4]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3月26日,收盘价6.94元,12个月股价区间6.23 - 10.14元,总市值108,944.77百万元,总股本15,698百万股 [6] - 1个月、3个月、12个月绝对收益分别为4%、2%、 - 23%,相对收益分别为5%、4%、 - 34% [9] 财务预测 - 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利润表等多方面指标预测,如2025 - 2027年货币资金预计为19,107/21,946/24,235百万元,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预计为52,450/54,913/57,484百万元等 [13][14]
麦加芯彩(603062):年报点评:积极拓展船舶涂料新业务,高分红高股息凸显价值
东北证券· 2025-03-26 09:2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4][1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公司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单季度看Q4营收和归母净利润也有显著增长,集装箱涂料销量和营收高增,产品价格回暖,风电涂料销量略增,船舶涂料稳步推进,产能积极扩张,2025年有望释放增量,且公司高分红高股息凸显价值 [1][2][3]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持续增长,基于业务拓展、产能扩张和高分红等因素给予“增持”评级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 - 2024年实现营收21.4亿元,同比增长88%,归母净利润2.1亿元,同比增长26%;2024Q4营收7.5亿元,同比增长102%,环比增长17%,归母净利润0.71亿元,同比增长508%,环比增长7% [1] - 预计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4.18、27.82、32.58亿元,同比分别为13.01%、15.07%、17.09%;归母净利润为2.54、3.05、3.70亿元,同比分别为20.55%、19.90%、21.26%;EPS分别为2.35、2.82、3.42元/股,对应最新收盘价的PE分别为19.37、16.16、13.33倍 [4] 业务情况 - 集装箱涂料:2024年销量11.14万吨,同比增加213%,实现营收17.26亿元,同比增加196%,进入全球第一大集装箱租赁公司TIL及全球第六大航运公司ONE的合格供应商名录 [1] - 风电涂料:2024年销量1.28万吨,较2023年略增,均价3.1万元,同比下降26%,销售额有所下降 [2] - 船舶涂料:2024年上半年启动在中国、美国、挪威三家船级社的认证工作,第四季度成立“船舶涂料市场营销中心” [2] - 其他业务:光伏减反射涂层单层高透T88已在下游客户取得进展,光伏边框涂料、海上塔筒涂料等业务均在推进之中 [2] 产能建设 - 上海生产基地:涂料总产能由2万吨增长至5万吨并已投产 [3] - 南通生产基地:涂料总产能将由7万吨增至11.4万吨,并已于第四季度启动 [3] - 珠海生产基地:募投项目于2023年末动工,截至2024年末,主体建设基本完成,设备购置及安装已经开始,均按如期推进 [3] 分红与回购 - 2024年现金分红比例82%,对应股息率3.6%,2024年度合计分红为1.64元/股,现金分红总额为1.74亿元,占股东净利润的82.43% [3] - 2024年上半年制定股份回购计划,10月25日完成回购股份数量2,087,340股,占总股本1.93%,回购金额达7000万元回购上限的99.98%,将适时用于员工股权激励 [3] 市场表现 - 2025年3月26日收盘价45.60元,12个月股价区间27.66 - 45.83元,总市值4,924.80百万元,总股本108百万股,日均成交量4百万股 [6] - 涨跌幅方面,1M、3M、12M绝对收益分别为20%、28%、13%,相对收益分别为21%、30%、2% [8] 财务报表预测摘要及指标 - 包含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多方面指标预测,如营业收入、净利润、毛利率、资产负债率等在2024A - 2027E期间的变化情况 [11]
中国AI崛起:技术突破与应用落地
东北证券· 2025-03-26 08:4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优于大势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美AI差距缩小,中国迎来AI发展大时代,中国AI实验室发展迅速,从追赶性能转向定义场景新赛道,且中美短期内主导全球AI发展趋势 [1][11][12] - 中国多个模型在工程能力上各有特点,如DeepSeek高效性与性价比高、Qwen2.5多模态能力领先、混元T1混合Mamba架构创新 [2] - AI应用落地存在幻觉问题,可通过规模化容错、知识增强+可信生成等技术路径缓解,也可学会利用AI幻觉生成,建议关注医疗、教育等领域AI带来的新市场增量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AI竞合拐点:中国智起 - 中美AI差距缩小,中国凭借数据资源、制造业基础和科技创新重视奋起直追,2024年第四季度中国AI实验室推出千亿级模型,将与美国顶尖实验室智能差距从24个月压缩至6个月,且在多轮推理任务中达GPT - 4的90%水平 [11][12] - 全球AI竞争格局中,除中美外其他国家和地区发展滞后,美国国内AI竞争围绕OpenAI展开,谷歌和Meta等推进自身模型研发;中国AI实验室崛起,从追赶者成为重要参与者和潜在领导者 [14][16][17] 中国AI的工程创新,从Deepseek、Qwen还有混元说起 DeepSeek:技术创新+高性价比 - DeepSeek - R1训练启动数据量低,采用强化学习技术,提高训练效率、降低成本,具有强大推理能力和高性价比 [19] - 训练高效原因在于模型架构与训练架构相辅相成,采用MLA机制减少KV Cache使用量、提升推理效率,引入FP8训练减少GPU内存使用量和计算开销,采用MoE架构减少计算量并解决技术难题 [22][24] - 训推能力高效,整体预训练用14.8万亿高质量Token,模型参数量671B但每个Token仅激活37B参数,自主研发MLA注意力机制和无辅助损失负载均衡策略 [26] - DeepSeekMoE采用更细粒度专家划分和共享专家设置,减少知识冗余,门控网络采用Top - K策略,提出无辅助损失负载均衡策略解决专家负载不均问题 [31][32] - MLA多头潜在注意力对键和值进行低秩联合压缩,减少KV缓存使用量,提升模型性能和推理效率 [35] - 推理部署采用预填充与解码分离策略,确保高吞吐量和低延迟,通过冗余专家部署和动态路由策略实现负载均衡,成本低、利润率高 [39][43] Qwen2.5:持续发力多模态 - Qwen2.5 - Max在Chatbot Arena LLM Leaderboard中表现出色,位列全球第七,在数学和编程能力等方面排名靠前,综合性能优秀 [44] - QwQ - 32B跑分不输671B的DeepSeek R1,以约1/10成本达到介于DeepSeek - R1和o3 - mini - high之间的性能水平 [46][47] - Qwen2.5 - VL架构由大语言模型、视觉编码器和视觉语言融合器构成,能处理复杂多模态输入 [49] - 视觉编码器重新设计ViT架构,引入窗口注意力机制和二维RoPE,降低计算开销,减少输入到语言模型的token数量 [51] - 原生动态分辨率和帧率在空间和时间维度创新,能处理多样化多模态输入,提升处理不同分辨率图像和捕捉视频时间动态的能力 [52] - 多模态旋转位置嵌入与绝对时间对齐扩展MRoPE能力,将时间组件与绝对时间对齐,使模型在多模态理解和交互方面取得进展 [55][56] 混元T1:混合Mamba架构带来高速推理体验 - 混元T1采用Hybrid - Mamba - Transformer融合模式,降低计算复杂度和内存占用,解决长文推理问题,提升解码速度,推理能力强 [60] - 在常见benchmark上成绩优异,在多项任务中展现强适应性 [62] - 混合Mamba架构模块化设计,Mamba模块处理局部特征,Transformer模块捕捉全局依赖,具有选择机制和硬件感知型算法,提升计算速度 [66] - 架构融合Mamba和Transformer技术,动态权重分配智能,根据输入调整模块权重 [68][71] - 具有高效处理长序列数据、强大多模态能力和智能路由机制等优势 [74] 大模型的技术缺陷和未来演进方向 - 技术缺陷包括ORM监督信号稀疏与反馈路径冗长、对正确性验证强依赖与推理能力局限、纯语言模型信息源受限、复杂长时任务处理能力不足 [73][74][77] - 未来发展方向包括Scaling螺旋式上升带动成本降低,多模态深度融合迈向世界模型,从“推理者”到“智能体”转变 [75][78][80] 从幻觉的角度来说,如何看应用前景 AI应用无法回避的对手之一,幻觉 - 大模型幻觉问题阻碍垂类客户向AI付费,影响AI在专业领域应用,分为事实性幻觉和忠实性幻觉 [82][84][85] - 幻觉原因包括数据缺陷、目标错位、知识边界模糊 [89] - 技术层面解决方法有知识增强、人类反馈驯化、领域特化 [91][92][93] 规模化“容错解”:当误差成本低于效率红利 - 当批量处理规模效应使错误修正成本低于人工执行机会成本时,AI幻觉可成为“效率催化剂”,在容错率大于或等于15%的业务领域具有经济合理性 [96] - 在内容生产、数据标注等场景中,“用1%的错误率换取90%效率提升”模式显著,可实现人机协同成本再分配 [97] - AI在数据标注和文字识别场景中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在自动驾驶行业能完成复杂标注,在AI HR场景中帮助企业降本增效 [99][104][107] 投资建议 - 国内AI在技术追赶与场景创新上加速突破,通过架构优化与多模态融合推动产业升级,建议关注医疗(AI预问诊)、教育(个性化教学)、自动驾驶(3D/4D标注)、人力资源(AI招聘)及创意产业(AI生成内容)中AI带来的新市场增量 [3]
渝农商行(601077):2024年年报点评:投资收益支撑营收增长,净息差环比持平
东北证券· 2025-03-26 07:5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4][1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渝农商行营收同比增长1.09%至282.61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60%至115.13亿元,加权平均ROE为9.28%,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 [1] - 投资收益高增支撑营收增长,利息净收入和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下降,投资收益同比高增93.56% [2] - 贷款和存款规模扩张,公司贷款和票据贴现增长,个人存款占比提升 [3] - 净息差降幅环比收窄,资产质量提升,资本充足率上行 [4] - 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9.78亿元、125.08亿元、131.4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4.04%、4.42%和5.07%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 - 2024年末总资产规模为1.51万亿元,同比增长5.13%,总负债为1.38万亿元 [13] - 2024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9%,利息净收入同比下降4.25%,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同比下降10%,投资收益同比高增93.56% [2][14] - 2024年净息差为1.61%,环比3Q24持平,同比2023年下降0.12个百分点 [4] - 2024年不良贷款率为1.18%,同比下降0.01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同比下降3.26个百分点至363.44% [4] -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4.24%、14.93%和16.12%,同比均上行 [4] 业务分析 - 投资收益高增是支撑营收正向增长的重要因素 [2] - 贷款规模稳步扩张,公司贷款和票据贴现增长,零售贷款占比下降 [3] - 存款规模扩张,个人存款占比提升,公司存款和保证金存款下降 [3] 投资建议 - 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9.78亿元、125.08亿元、131.4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4.04%、4.42%和5.07%,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4] 股票数据 - 2025年3月25日收盘价为6.04元,12个月股价区间为4.55 - 6.15元,总市值为68596.28百万元 [6] - 1个月、3个月、12个月绝对收益分别为9%、4%、44%,相对收益分别为8%、5%、33% [9]
申洲国际(02313):2024年报点评:盈利能力持续修复,订单恢复稳健增长
东北证券· 2025-03-26 07:4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3][1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申洲国际作为服装制造领先企业,头部客户已呈现出修复趋势,盈利能力显著提升,预计2025 - 2027年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2.4%/10.2%/10%至322.2/355.2/390.6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6.8%/12.1%/11.1%至66.7/74.8/83亿元,对应估值12/10/9倍 [3] 各部分总结 事件 - 公司发布2024年报,全年收入同比增长14.8%至286.6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36.9%至62.4亿元;下半年实现营收同增17%至156.9亿元,净利润同增36.2%至33.1亿元;拟派发末期股息每股港币1.28元,全年共2.53港元,派息比率55.8% [1] 点评 - 分业务看,2024年公司运动类/休闲类/内衣类收入分别同比增长9.8%/27.1%/34.6%至198/72.1/14.4亿元,收入占比分别为69%/25%/5% [2] - 分地区看,2024年中国大陆/欧洲/日本/美国/其他区域收入分别为80.6/51.9/48.3/46.1/59.7亿元,同比增长13.2%/3.2%/31.5%/18.9%/13.4% [2] - 分客户看,前四大客户收入分别为79.9/74.0/50.0/27.6亿元,分别同比+33.1%/-3.9%/+35.4%/+10.9%,前四大客户合计收入占比同增1.1pct至80.8% [2] - 公司于2024年收购越南西宁省新工厂,达产后预计新增面料产能200吨/天;柬埔寨金边市的新成衣工厂于2025年3月份投产,新工厂预计用工规模6000人;随着海外产能持续扩张爬坡及上游配套面料工厂投产,可匹配国际订单需求,拉动盈利能力提升 [2] 盈利能力 - 2024年公司毛利率同比增长3.8pct至28.1%,上下半年毛利率分别同比提升6.6pct/1.6pct至29%/27.4%;全年产能利用率提升带动毛利率修复,下半年招工增加及员工薪酬提升导致毛利率上涨幅度较小 [3] - 费用端,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分别为0.96%/6.76%/1.31%,同比分别+0.31pct/-0.77pct/-0.08pct,基本保持稳定 [3] - 2024年资产处置收益同比增加3.6亿元,综合使得公司2024年净利率同比提升3.5pct至21.8% [3] 财务摘要 |项目|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24969.79|28662.94|32220.14|35516.72|39056.23| |(+/-)%|-10.12%|14.79%|12.41%|10.23%|9.97%|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4557.26|6240.58|6666.74|7475.26|8303.78| |(+/-)%|-0.12%|36.94%|6.83%|12.13%|11.08%| |每股收益(元)|3.03|4.15|4.43|4.97|5.52| |市盈率|24.68|13.89|11.60|10.34|9.31| |市净率|3.42|2.42|1.82|1.55|1.33| |净资产收益率(%)|13.87%|17.41%|15.68%|14.95%|14.24%| |总股本 (百万股)|1503|1503|1503|1503|1503| [4] 财务报表预测摘要及指标 -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多方面呈现公司财务状况及预测,如2024 - 2027E年流动资产从38572百万元增长至69323百万元,营业总收入从28663百万元增长至39086百万元等 [12] - 主要财务比率方面,成长能力、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等指标有相应变化,如营业收入增长率2024 - 2027E分别为14.8%、12.4%、10.2%、10.0% [12] - 每股指标和估值比率也有体现,如每股收益2024 - 2027E分别为4.15元、4.43元、4.97元、5.52元,P/E从13.89降至9.31 [12]
六维力传感器专题报告:市场扩容,国产替代加速
东北证券· 2025-03-26 07:4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优于大势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六维力传感器能同时测量沿三个坐标轴方向的力和绕三个坐标轴方向的力矩,在机器人柔顺控制中起重要作用,其市场空间将受益于机器人行业扩容,国产厂商正积极入局,衡量其产品能力需关注解耦算法等环节技术实力及产品端多项参数 [1][3][3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六维力传感器 - 机器人力控方案中力传感器力控是在人形、协作机器人上应用的最佳方案,六维力传感器能给出最全面力觉信息,最早用于航空航天领域,后应用于多领域 [14] - 力的方向和作用点固定选一维力传感器,力方向随机变化但作用点不变且与标定参考点重合选三维力传感器,力方向和作用点都随机变化选六维力传感器,机器人上一般采用六维力传感器 [16] - 六维力传感器在人形机器人中用于力控、摆动稳定控制、安全控制,可提升手部操作精细化与柔性化程度及脚部行走稳定性,优必选在人形机器人手腕和脚踝处配置了该传感器 [18] - 六维力传感器主要分为应变片式、光学式、压电/电容式,市场应用大部分基于应变式,金属应变片成本低,硅应变片技术成熟成本呈下降趋势,光学、压电/电容式下游应用不广泛,电容传感器成本低但性能落后于压电式 [21] 技术壁垒 - 六维力传感器技术壁垒在于解耦算法、结构解耦设计、标定校准等环节 [27] - 解耦和补偿算法方面,传感器存在维间耦合,需通过算法解耦和动态补偿,解耦算法包括最小二乘法、神经网络法等 [26][27] - 结构设计包括弹性体结构设计和应变片粘贴位置,弹性体优化设计影响传感器性能,常见弹性体结构有一体化结构和Stewart并联结构,应变片粘贴位置影响传感器精度 [28] - 标定校准是建立传感器原始信号和受力之间的映射关系,六维力传感器需六维联合加载标定,其样本空间大,六维联合加载设备有助于实现高精度和准度,但需厂商自行研制 [29][32] - 评价六维力传感器优劣需关注灵敏度、串扰、精度、准度、非线性、迟滞、零点、分辨率、过载能力、温漂、动态响应能力等参数 [32] 产业链 - 六维力传感器系统包括传感器模块和数据采集电路模块,传感模块由弹性体和电阻应变电桥组成,数据采集模块由放大滤波模块、数据采集模块和USB接口模块组成 [40] - 应变片工作原理基于机械应变引起的电阻变化,通过惠斯顿电桥将电阻变化转换为电压变化,应变片可分为金属式和半导体式,按在惠斯通电桥使用数量可分为四分之一桥、半桥和全桥 [42][44][49] - 弹性体按形状可分为横梁结构和平行结构,横梁结构紧凑但受耦合效应影响,制造有挑战性,平行结构基于运动学和几何学解析找到柔度矩阵 [50][52][53] - 应变片生产原材料中钢材、铝材、电线电缆基本能国内采购,箔材以进口为主,弹性体由传感器厂商采购钢材或铝材加工而成,供应商一般是传感器厂商 [56] 应变片生产环节 - 国外应变片生产技术领先,代表企业有美国Vishay、德国HBM、日本NMB,国内中航电测综合实力和产品品类较强,但产品精度等性能与国际水平有差异 [62] - Vishay是世界最大的无源半导体器件等制造商之一,其Micro-Measurements事业部致力于开发、生产和销售高精度应变测量产品 [62] - HBM是全球领先的应变片制造商,产品范围涵盖传感器等,有超过6000种应变片可供选择,有超65年应变片设计和制造经验 [66] - NMB形成了多类产品系列,在中国多地有工厂和技术中心,2022财年中国地区营业额占集团总营业额17.5% [68] - 中航电测从事电测产品三十多年,具有国际水平的设计能力等,掌握箔材热处理技术、不锈钢传感器制造技术等 [71][73] 市场空间与竞争格局 - 六维力传感器市场空间将受益于机器人行业扩容,2022年中国市场六维力/力矩传感器销量达8360套,同比+57.97%,市场规模2.39亿元,同比+52.04%,GGII预测2027年销量有望突破84000套,市场规模有望超15亿元 [3][72] - 2023年全球六维力传感器竞争格局中,ATI占据最多市场份额,国产厂商宇立仪器占有一定份额 [78] - 国外企业如ATI等在六维力传感器行业深耕多年,有性能优势,中国虽起步晚,但宇立仪器、蓝点触控、坤维科技等已占据一定市场份额,柯力传感、凌云股份等上市公司加速入局 [4][80] - 宇立仪器客户涵盖多领域,包括全球大部分汽车企业和各大高校、研究所等 [84] - 坤维科技致力于提供高精度力觉传感器及力控解决方案,为多领域提供力觉测量解决方案及相关产品,瀚川智能子公司曾投资该公司 [86][90] - 鑫精诚在六维力传感器技术路线布局涵盖四种原理,2024年产品出货量超6000只,是国内少数进行MEMS六维力传感器研发的企业,2025年将投产自动化产线,已完成首轮融资 [91][92] - 海伯森是国产高端工业传感器一线企业,主营产品包括六维力传感器等,汉宇集团投资参股该公司 [94] - 柯力传感是国内应变式传感器领军企业,已完成人形机器人相关产品系列开发,掌握多项技术要点,给多家客户送样,将向多方向突破,触觉传感器处于研发验证阶段 [96] - 凌云股份是汽车零部件专业上市公司,积极布局多领域,联合揭榜国家工信部2023年未来产业人形机器人方向力传感器创新任务 [98]
同益中(688722)公司深度报告:高性能纤维“小巨人”:业绩稳健,探索腱绳新应用
东北证券· 2025-03-26 07:4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深耕高性能纤维行业多年,产业布局完整,形成“UHMWPE 纤维 + 芳纶”双轮驱动格局,强化在高端纤维材料领域地位 [1][15] - UHMWPE 纤维需求增长动能强大,我国成全球核心推动力,公司产品在机器人腱绳领域有望应用,且具备技术和成本优势 [1][2] - 公司收购超美斯芳纶,提高产业协同,打开第二增长曲线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 UHMWPE 纤维领军企业,收购超美斯扩充业务版图 - 公司是 UHMWPE 纤维产业化先驱企业,拥有全产业链布局,收购超美斯后形成“UHMWPE 纤维 + 芳纶”格局 [15][18] - 公司股权集中度较高,控股股东国投贸易助力国际化布局,是科技型央企混改典型范例 [20][21] - 公司核心高管及技术人员团队深耕多年,通过员工持股平台提升员工积极性 [24][26] 2. UHMWPE 纤维性能优异,腱绳材料打开应用空间 - UHMWPE 纤维是第三代且密度最小的高性能纤维,具备众多优异性能,下游应用广泛,需求增长强劲 [28][35][38] - 灵巧手研究注重控制、仿生,腱绳传动是应用最广泛的传动方式,UHMWPE 纤维是机器人腱绳材料优选 [41][46][57] - 全球 UHMWPE 纤维供需存在缺口,我国产能迅速扩张,行业受政策支持,出口管制或倒逼拓展高端应用 [61][68][72] - 公司 UHMWPE 纤维产品性能领先,产能规模第二,研发投入增加,成本降低,毛利率领先,无纬布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73][75][91] 3. 收购芳纶提高产业协同,打开第二增长曲线 - 公司以 2.43 亿元收购超美斯 75.8%股权,扩充高性能纤维版图 [92] - 芳纶纤维与碳纤维、UHMWPE 纤维并称“世界三大高性能纤维”,具有优异理化性能 [93] 4. 盈利预测 - 预计公司 2024 - 2026 年实现营收 6.49/11.39/12.93 亿元,归母净利润 1.30/2.00/2.36 亿元,对应 PE 分别为 29/19/16X,给予 2025 年业绩 28 倍 PE,对应第一目标市值 56 亿元 [3]
希玛医疗(03309):减值短期承压,爱康健强劲支撑核心增长
东北证券· 2025-03-25 08:4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给予希玛医疗“增持”评级 [4][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3月21日希玛医疗发布2024年报,营收19.13亿港元(-0.56%),股东应占溢利-1.35亿港元(同比转亏),经调股东应占溢利0.59亿港元(+5.66%) [1] - 费用优化对冲毛利率下滑,但非现金减值冲击报表,调整项主要系非流动资产减值亏损1.28亿港元,全司全年合计减值1.98亿港元 [2] - 眼科短期承压,牙科业务/爱康健持续发力,其他医疗服务和视力辅助产品收入下滑 [3] - 深港融合加速,差异化跨境医疗路径已现雏形,公司重点布局深港口岸医疗生态 [4] - 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营收为21.79/24.64/27.67亿港元,归母净利润为0.75/0.93/1.11亿港元,对应PE为26X/21X/18X [4] 各业务情况总结 眼科业务 - 收入12.11亿港元(-4.34%),香港眼科业务总计-2.09%,内地眼科业务总计-6.93%,主要系手术单价就市况而下调(-16.97%) [3] 牙科业务 - 收入5.07亿港元(+18.50%),主要系主打港人医疗的内地爱康健业务持续扩张,长者医疗券政策落地带来直接收入1510万港元、患者额外消费1830万港元 [3] 其他医疗服务 - 收入0.38亿港元(-19.87%),主要系香港肿瘤中心战略收缩 [3] 视力辅助产品 - 收入1.56亿港元(-3.82%),主要系内地产品需求降低 [3] 财务数据总结 2024年实际数据 - 营业收入19.13亿港元(-0.56%),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35亿港元(-318.01%),每股收益-0.11元,市盈率-18.34,市净率1.44,净资产收益率-7.71% [1][5] 2025 - 2027年预测数据 - 营收分别为21.79/24.64/27.67亿港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75/0.93/1.11亿港元,对应PE为26X/21X/18X [4] - 成长能力方面,营业收入增速分别为13.9%/13.1%/12.3%,营业利润增速分别为203.0%/23.0%/18.7%,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增速分别为155.8%/23.5%/19.1% [10] - 获利能力方面,毛利率分别为30.9%/31.3%/31.5%,净利率分别为3.5%/3.8%/4.0%,ROE分别为4.2%/5.0%/5.8%,ROIC分别为5.2%/6.0%/6.7% [10] - 偿债能力方面,资产负债率分别为31.5%/32.4%/33.0%,净负债比率分别为-25.8%/-32.2%/-38.5%,流动比率分别为1.69/1.81/1.92,速动比率分别为1.59/1.71/1.83 [10] - 营运能力方面,总资产周转率分别为0.78/0.83/0.88,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35.27/35.16/35.04,应付账款周转率分别为25.85/26.29/26.22 [10] - 每股指标方面,每股收益分别为0.06/0.07/0.09元,每股经营现金分别为0.11/0.14/0.16元,每股净资产分别为1.43/1.48/1.53元 [10] - 估值比率方面,P/E分别为26.14/21.17/17.78,P/B分别为1.10/1.06/1.03,EV/EBITDA分别为9.68/7.02/5.11 [10] 业务布局总结 - 深圳爱康健口腔医院纳入大湾区长者医疗券试点,持续受益于港人北上需求 [4] - 关停业绩欠佳的佛山眼科医院、南山眼科诊所和深圳两间亏损的牙科诊所,拟在福田口岸新建1间牙科诊所,2025年初收购莲塘口岸1间牙科连锁诊所 [4] - 深圳希华爱康健医院已于2025年1月15日试运营,打造首个港式口岸综合医院,主打眼科/牙科/影像等特色科室 [4]
爱美客(300896):Q4业绩暂时承压,丰富管线奠定长期发展基础
东北证券· 2025-03-20 13:1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3][1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爱美客2024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实现增长,但Q4单季度业绩承压 公司具备优秀的产品打造和渠道建设能力,濡白天使及嗨体基本盘相对稳固,积极扩张产品线,随重磅管线落地,业绩有望逐步兑现 [1][3][10][1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 - 爱美客发布2024年报,2024年实现营收30.26亿元/+5.45%,归母净利润19.58亿元/+5.33%,扣非归母净利润18.72亿元/+2.20%,非经常性损益0.86亿元 Q4单季度营收6.50亿元/-7.00%,归母净利润3.72亿元/-15.47%,扣非归母净利润3.41亿元/-21.67% 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8元(含税) [1][10] 点评 - “嗨体”渗透率进一步提高,濡白天使市场地位稳固 溶液类产品营收17.44亿/占比57.64%/+4.40%,销量634.63万支/+23.44%,单价275元/-15.43%;凝胶类产品营收12.16亿/占比40.18%/+5.01%,销量89.36万支/-11.24%,单价1360元/+18.31%;面部埋植线营收680万/占比0.22%/+14.95%;其他产品营收0.59亿/占比1.96%/+68.47% [2][11] - 研发投入有所增加,整体费用率较为平稳 2024年公司费用率22.21%/+1.28pct,其中销售费用2.77亿元/+6.32%,管理费用1.23亿元/-14.86%,研发费用3.04亿元/+21.41%,财务费用 -0.31亿 Q4单季度费用率32.97%/+10.20pct [12] - 盈利水平维持高位 2024年公司毛利率94.64%/-0.46pct,归母净利率64.70%/-0.07pct,扣非归母净利率61.86%/-1.96pct;Q4单季度毛利率为94.03%/-0.42pct,归母净利率57.23%/-5.73pct,扣非归母净利率52.49%/-9.83pct 2024年存货周转天数136天/+13天,应收账款周转天数22天/+1天,经营性净现金流19.27亿元/-1.38% [13] - 完善管线夯实竞争力,推动长期业务发展 2024年多个在研产品取得进展,2025年3月拟收购韩国regen,进一步丰富自身管线 [3][14] 投资建议 - 考虑到消费市场承压及竞争加剧,调整盈利预测,预计2025 - 2027年营收为36.10亿/43.20亿/51.82亿,归母净利润为23.88亿/28.64亿/34.51亿,对应PE为25倍/21倍/17倍 [3][15] 财务摘要 |项目|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2,869|3,026|3,610|4,320|5,182| |(+/-)%|47.99%|5.45%|19.30%|19.68%|19.95%|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1,858|1,958|2,388|2,864|3,451| |(+/-)%|47.08%|5.33%|21.97%|19.93%|20.50%| |每股收益(元)|8.60|6.50|7.89|9.46|11.40| |市盈率|34.22|28.08|24.93|20.79|17.25| |市净率|10.03|7.08|6.55|5.59|4.73| |净资产收益率(%)|30.09%|28.01%|26.28%|26.89%|27.39%| |股息收益率(%)|2.12%|1.93%|2.13%|2.19%|2.24%| |总股本 (百万股)|216|303|303|303|303| [4] 股票数据 - 2025年3月19日收盘价196.74元,12个月股价区间134.05 - 349.92元,总市值59,531.96百万元,总股本303百万股,A股303百万股,B股/H股0/0百万股,日均成交量4百万股 [5] 涨跌幅 |涨跌幅(%)|1M|3M|12M| |----|----|----|----| |绝对收益|10%|-4%|-21%| |相对收益|8%|-6%|-33%|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