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

搜索文档
2025 能上桌的AI产品,前十独吞了 58.8% 的流量,其他都在陪跑?
菜鸟教程· 2025-09-29 03:30
根据 onelittleweb 的研究,已经分析了 10500+ AI 工具 ,总流量接近 1000 亿次访问 。但热闹归热闹,前 10 名聊天机器人就独吞了 58.8% 2025 年,聊天机器人真是迎来大爆发,之前也就几个大厂在搞大模型,现在倒好,成千上万家公司一窝蜂上阵。 尤其是 DeepSeek 开源之后,国内一下子多了好多能上桌的玩家——开源真的是互联网世界里的肥料,直接让产品百花齐放。 的流量, 这才是真正的头部垄断。 具体格局也很清晰: 简单来说:机器人虽然多,但真能天天用的,就那么几个产品。 ChatGPT 还是绝对霸主,妥妥的一超多强。 前 10 个聊天机器人,一年一共拿下 558.8 亿次访问 ,同比直接暴涨 123% 。 其中,ChatGPT 一家就翻倍到 466 亿次访问 ,一个人干翻剩下九个。 | | | | Visibility & | | | --- | --- | --- | --- | --- | | | | | Awareness | | | | | Final | Annual | Media | | Rank | Tool Name | Score | Web Visit ...
亚洲经济: 与美国投资者的讨论要点-Asia Economics_ The Viewpoint_ What we debated with US investors
2025-09-28 14:57
行业与公司 * 纪要涉及亚洲经济前景 包括中国 印度 日本等主要经济体[1] * 纪要由摩根士丹利亚洲经济团队撰写 团队负责人为Chetan Ahya[4] 核心观点与论据 * 投资者对亚洲增长前景持更积极看法 尤其是股票投资者 其依据是美国IT资本支出强劲以及消费保持韧性 这应能支撑亚洲出口[6] * 摩根士丹利持更谨慎观点 认为关税造成的损害即将显现且可能被低估 目前亚洲进口商品的加权平均关税已达25% 远高于年初的5%[7] * 韩国9月前20日经工作日调整后的日均出口额同比收缩10.6% 较8月5.7%的增长显著恶化 科技与非科技产品出口均陷入收缩区间[8] * 鉴于对贸易周期和中国通缩挑战的更悲观看法 以及美元走弱的预期 摩根士丹利预计亚洲将出现比市场定价更多的降息 尤其是在印度 韩国 印尼和台湾等经济体[16] * 关于中国 投资者认同宏观形势依然严峻 通缩压力持续 但市场表现可与宏观脱钩 其关注点在于微观主题而非宏观叙事[22][25] * 投资者聚焦三大主题 新兴前沿领域(如AI和先进制造) 反内卷政策可能改善部分行业定价能力 以及股息收益率相对于存款利率的吸引力推动家庭参与股市[25] * 对于可持续退出通缩 摩根士丹利认为增长模式需进行四大关键转变 包括接受较低的实际GDP增长目标 停止创造新的过剩产能 削减现有过剩产能以及提振国内消费[24] * 在印度 投资者情绪悲观 主要担忧企业收入和利润增长近期减速以及美印贸易关系的不确定性[26] * 摩根士丹利预计印度国内需求将从2025年第四季度开始复苏 驱动因素包括累计100个基点的降息(预计还有50个基点) 个人所得税削减以及商品及服务税(GST)下调[27] * 美印贸易紧张仍是关键风险 受潜在关税影响的印度对美出口仅占GDP的1.2% 但若服务出口(占印度总出口近半)受影响 则将对增长产生实质性冲击[28] * 在日本 多数投资者预期日本央行应尽早加息 而摩根士丹利的基本假设是2026年前都不会加息[29] * 不加息的理由在于 当前通胀主要由货币贬值和供应因素驱动 而非需求因素 且全球贸易放缓将对日本企业营收和利润产生不利影响 进而影响其维持当前工资增长水平的能力[30][31] * 日本国内需求复苏仍处于初期阶段 实际GDP水平仅略高于疫情前(2019年第三季度=100)[33] 其他重要内容 * 固定收益投资者与摩根士丹利对中国宏观疲弱的看法一致 辩论围绕通胀前景和反内卷政策对通缩的影响[22] * 中国政策制定者倾向于通过投资刺激增长 但因财政收入的GDP占比已因通缩压力下降约4个百分点 而对实施社会福利改革提振消费持谨慎态度[23] * 摩根士丹利中国经济学团队预计还将有15个基点的政策利率下调[25] * 摩根士丹利外汇策略师指出 印度卢比的实际有效汇率(REER)低于其10年平均值的1个标准差区间[28] * 若日本央行在美联储降息时激进加息 将导致货币大幅升值 影响利润并削弱企业维持工资增长的能力[31]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人机协同成财务转型主旋律
证券时报网· 2025-09-28 10:42
近日,复旦大学会计硕士(MPAcc)专业学位项目联合复旦管院商业知识发展与传播中心、复旦MPAcc CFO50人+论坛,正式发布《2025中国财务人员AI应用现状蓝皮书》。 专家组预测,未来三到五年,AI与财务专业的融合将进一步深化。AI应用将从"自动化"走向"智能化"; 人机协同将成为财务组织的新范式:未来的财务团队将是人类专家与AI系统深度协作的共同体,人类 的判断力、伦理观,以及战略思维将和AI的计算力与洞察力实现互补。核心能力要求将发生根本性重 构:对财务人员而言,专业技能与数字素养必须双轨进化。除传统的财务知识外,数据解读、流程建 模、提示工程及AI工具治理能力,将成为财务人才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教育和培训体系需积极响应 这一能力结构的转变。 课题组组长、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会计学系副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新指出:"这份报告不仅记录 技术变迁,更揭示了组织与个体协同进化的密码。人工智能不会取代财务专业,但会重新定义它。那些 积极拥抱变化、主动驾驭技术,并持续进行能力增值的个人与组织,将在智能财务新纪元中赢得前所未 有的发展机遇。" 人工智能正重塑商业世界,而财务,作为企业的核心枢纽,正站在这场变革的 ...
经济日报评论员:坚持创新实干把握发展主动权
经济日报· 2025-09-28 05:30
创新的活力必须依靠实干才能转化为发展成果,我国改革开放40多年来取得的成就,是全党全国各族人 民用勤劳、智慧、勇气干出来的。正是敢担当、抓落实的实干精神,创造了中国的发展奇迹。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实干是最好的方法论。唯有创新实干,才能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 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组织编写的2025年通俗理论读物《创新实干促发展》近日在全国发行,立足新时代中 国改革发展的生动实践,科学研判"时"与"势"、辩证把握"谋"与"干",深入回答了干部群众普遍关心的 8个理论热点问题,明确了创新实干的路径。 当前我国经济总体保持平稳,但仍面临结构性、周期性、外部性问题交织的局面,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加 剧,国内有效需求不足,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依然突出,微观主体活力有待进一步激发,依赖要 素驱动的增长模式难以为继。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和日益复杂的矛盾,创新是赢得主动权的关键。必须 加快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发挥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 人工智能的爆发式发展,带来了经济转型的"新动力"、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新助手"。DeepSeek对 全球用户产生极大吸引力,背后是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乘着数字技术的春风, ...
苹果开发类ChatGPT应用,仅供内部测试新版Siri;Anthropic:国际员工将增长两倍,AI团队扩张五倍丨AIGC日报
创业邦· 2025-09-28 00:08
1.【李开复:如果十年后回顾DeepSeek如何让中国未落后美国,答案一定是开源】9月27日,零一 万物CEO李开复在长江CEO组织20周年返校日庆典上表示,DeepSeek对中国AI发展的核心贡献在于 推动了开源生态的形成。"如果十年后,我们回顾DeepSeek怎么让中国没有落后于美国,答案并非其 技术能力本身,而是它带来了中国(大模型)开源时代。"李开复提到,自DeepSeek开源以来,国内 多家企业相继开源大模型,形成了"既开源、又比拼速度"的良性竞争局面。他认为,开源模式高度契 合中国企业的学习特性,有望助力中国在AI领域缩小与美国的差距。(界面新闻) 2.【OpenAI CEO:2030年前通用人工智能将到来,未来AI接管人类40%工作】OpenAI CEO奥特 曼表示,通用人工智能(AGI)将在2030年前到来,这种AI将"远比人类聪明",号称是"超级AI"。奥 特曼认为人们不应以悲观的视角看待AI,他指出,即使没有AI,很多30年前的工作如今也不复存在, 他声称AI将在未来接管人类经济社会中30-40%的工作。(同花顺财经) 3. 【Anthropic:国际员工将增长两倍,AI团队扩张五倍】9月 ...
加快创新融合发展 新质生产力加速培育壮大
经济日报· 2025-09-27 23:30
基础研究受重视,经费投入占比提高。推动全产业链优化升级,打造新兴产业链,加速数字经济与实体 经济深度融合。人工智能技术渗透至各领域,推动产业融合与创新发展,培育出众多新增长引擎。 科技创新力量持续增强。赛智产业研究院院长赵刚告诉记者,我国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的研发人员队伍, 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数量达到26个、占比全球第一,高新技术企业超过46万家。科技创新投入再创新 高,2024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规模比"十三五"末增长近50%,增量达到1.2万亿元,研发投入强度提高 到2.68%。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 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 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 "十四五"期间,我国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抢占新赛道,打造新模式,新质生产力培育成果显著、亮 点频现。 加快创新融合发展 "十四五"期间,我国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 撑。 赵刚介绍,"十四五"期间,我国高性能智算芯片取得突破。截至今年 ...
新质生产力加速培育壮大
经济日报· 2025-09-27 22:04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 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 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 "十四五"期间,我国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抢占新赛道,打造新模式,新质生产力培育成果显著、亮 点频现。 加快创新融合发展 "新质生产力的起点是新,关键在质,落脚于生产力。大模型的问世,让我们有新的抓手,去培育新质 生产力。"浪潮集团执行总裁、总工程师、浪潮云董事长肖雪介绍,浪潮建设了国内首个实体化的人工 智能模型工厂,将模型开发从手工作坊模式转变为现代工业模式,实现人工智能应用集约高效量产。 "十四五"期间,我国人工智能企业数量和产业规模持续增长,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发展态势良好。 DeepSeek、通义千问等国产大模型引领全球开源创新生态,AI手机、AI眼镜等终端产品加速普及,行 业专用大模型落地应用,取得初步成效。 赵刚介绍,"十四五"期间,我国高性能智算芯片取得突破。截至今年8月底,我国累计有538款生成式人 工智能服务完成备案。人工智能加快赋能千行百业,大 ...
坚持创新实干把握发展主动权
经济日报· 2025-09-27 22:01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实干是最好的方法论。唯有创新实干,才能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 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组织编写的2025年通俗理论读物《创新实干促发展》近日在全国发行,立足新时代中 国改革发展的生动实践,科学研判"时"与"势"、辩证把握"谋"与"干",深入回答了干部群众普遍关心的 8个理论热点问题,明确了创新实干的路径。 创新的活力必须依靠实干才能转化为发展成果,我国改革开放40多年来取得的成就,是全党全国各族人 民用勤劳、智慧、勇气干出来的。正是敢担当、抓落实的实干精神,创造了中国的发展奇迹。 以制度变革释放发展红利,不断探索与奋斗,是解决民营经济"成长中的烦恼"的重要路径。以历史耐心 与战略韧性筑牢脱贫根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尤需摒弃松劲懈怠的治理惰性。面对人口结构发生的转 变,必须强化教育、住房、就业等多方面政策措施,力求落地见效。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和效率, 必须切实整治形式主义,让求真务实蔚然成风。 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发展是第一要务,是创新和实干的落脚点。锚定高质量发展,圆满完 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就是要强化创新引领,面向科技前沿、经济 主战场、国家重大 ...
“移动AI产业推进方阵”在京成立,推动“人工智能+”战略落地
环球网· 2025-09-26 10:49
"移动AI产业推进方阵"的成立标志着我国移动通信产业步入了通智融合创新与生态共建的新发展阶段。 当前,我国已建成全球领先的5G网络基础设施,截至今年7月底,5G基站数量达到459.8万个,5G移动电话用户达11.37亿户,智能算力规模达到788EFlops。 消费级AI应用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移动端AI应用月活用户规模达6.8亿,占全网移动端用户比例超过50%。 【环球网科技综合报道】9月25日,在2025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期间,移动AI融合创新发展论坛同期举行。论坛上,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指导下,依 托于IMT-2020(5G)推进组和IMT-2030(6G)推进组,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牵头,联合产业界多家领军企业共同发起的"移动AI产业推进方阵"正式宣布 成立。该方阵首批成员共22家,包括信通院、北京邮电大学等高校与科研机构,以及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华为、联发科、小米、智谱等企业。 国务院近日发布的《关于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提出: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涌现一批新基础设施、新技术体系、新产业生态、新就业岗位 等,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使全体人民共享人工智能发展成果,更好 ...
中国资本市场生态正在重构
广州日报· 2025-09-26 07:06
市场表现 - 上证指数站稳3800点,创业板指数点位翻倍,A股总市值突破100万亿元大关 [1] - 1435只股票涨幅超过100%,5167只股票上涨,创业板指数和科创板指数等成长风格指数涨幅领先 [3] - 电子行业受益于AI,涨幅超过200%,在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第一 [3] 公司动态 - 宁德时代盘中股价突破400元,总市值首次站上1.8万亿元,超越贵州茅台,成交额超100亿元 [1] - 寒武纪股价晋升“千元俱乐部”,与贵州茅台打响“股王之争” [1] 行业趋势 - 科技板块市值超过A股总市值的1/4,明显高于银行、非银金融、房地产行业市值合计占比 [3] - 市场交易逻辑逐渐从政策驱动转向产业趋势,科技成长是行情中最强劲的主线 [1][3] - DeepSeek和宇树机器人等技术标杆表现亮眼,带动机器人、半导体、软件、云计算等高景气赛道快速崛起 [1] 资金流向 - A股市场成交量呈现“量级跃升”,各路资金跑步入场 [4] - 流动性充裕和科技创新加速使得投资者情绪高涨,家庭额外储蓄占GDP的5%逐渐流入市场 [4] - 科技股仍是瑞银财富管理在中国市场的首选,机器人等创新板块的估值可能继续重估 [4] 投资机会 - 资本市场或将围绕人形机器人、商业航天、脑机接口等前沿科技产业化展开 [4] - 现代化海洋牧场与深远海风电构成的蓝色经济,以及2030年规模宏大的数据要素市场是未来主线 [4] - 投资者可关注布局技术或资源壁垒突出、估值仍处低位的相关板块或龙头企业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