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

搜索文档
汉威科技任红军:“AI+具身智能”催生传感器产业大机遇
上海证券报· 2025-09-28 17:09
机器人传感器市场机遇 - 机器人需要具备人类五感(视觉、嗅觉、味觉、听觉、触觉) 依赖大量传感器作为底层技术支撑 [2][3] - 具身智能机器人对传感器响应速度、精度和稳定性提出更高要求 需通过多模态传感器实现环境感知与实时动作调整 [3] - 传感器是AI与具身智能发展的核心基础设施 相当于智能体的"神经末梢" [3] - 具身智能机器人带来的传感器市场规模将超越工业市场 是更空前的市场机遇 [2][3] 全球传感器市场规模预测 - 2025年全球智能传感器市场规模预计达886亿美元 2035年将达5129亿美元 复合年增长率19.2% [4] - 当前具身智能仍处于起步阶段 人形机器人尚未实现批量投产应用 市场规模尚有限 [4] 汉威科技传感器战略布局 - 公司自2013年开始围绕机器人姿态控制布局传感器产品矩阵 对应机器人五感均有产品布局 [5][6] - 在柔性触觉传感器领域设立2家子公司 采用不同技术路线研发 [5][6] - 产品经过百万次折弯磨损仍保持稳定性能 已在多家智能穿戴设备公司实现批量应用 [6] - 采取"巩固龙头地位+培育新兴品类"双轨策略 强化传统行业市场地位同时推动新产品产业化 [6] - 构建化学、光电、柔性、超声四大技术平台 致力于成为传感解决方案提供商 [6] 传感器技术储备与产业现状 - 公司已投资柔性触觉传感器技术 嗅觉传感器为强项 红外视觉传感器有技术储备 [6] - 中国传感器品类已较齐全 但需在高端高精尖领域及上游材料、设计、芯片、装备、工艺等环节突破瓶颈 [7] - 传感器行业多品类小而散 需要产业平台链接上下游 [7]
“感知”大世界 中国传感器产业迸发创新动能
上海证券报· 2025-09-28 17:09
从早期满足基础工业需求的简易元件,到如今支撑人工智能、万物互联、智能汽车等新兴领域的智能感 知系统,传感器产业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实力与工业水平的关键指标,并展现出广阔的产业发展前 景。 9月24日至26日,来自上市公司、科研院所、行业组织等各方的代表齐聚SENSOR CHINA 2025,从产业 机遇、技术创新、市场需求等角度探讨传感器产业快速发展背后的动能与潜力,并为当前产业面临的瓶 颈与挑战,建言献策。 SENSOR CHINA升级成"产业引擎" "欢迎来到传感世界。"走进SENSOR CHINA展二楼展馆,迎面就是一个巨大的橙蓝相间的阿拉伯数 字"10",在"0"上面除了这句slogan(口号)和"十周年"小角标外,外圈还有用2016年至2025年的年份构 成的"钟表刻度"。 SENSOR CHINA的全称为"中国(上海)国际传感器技术与应用展览会",于2016年9月在上海普陀举办 首届,其历程恰好是中国传感器产业大发展的缩影。 "SENSOR CHINA展办了10年,我们也参加了10年。"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汉威科技董事长 任红军表示。昆山灵科传感技术有限公司(敏芯股份全资子公司)总经理肖 ...
上海百亿元加持未来启点社区,请看《浪尖周报》第43期
新浪财经· 2025-09-28 09:14
产业动态: 南京:携手跨国医企共建先进医疗技术创新中心 杭州:开放百个AI应用场景培育千亿集群 《浪尖周报》第43期,将于9月29日发布,结合各城市产业发展重点,精选出以下内容: 为促进长三角产业协作与科创协同,智通财经旗下智库澎湃研究所推出"浪尖计划"。作为"浪尖计划"的 子项目之一,《浪尖周报:长三角产业动态》聚焦长三角九大万亿GDP城市最新产业动态,精选142条9 城主要报刊一周(2025年9月22日-2025年9月28日)的重要新闻与领导活动资讯,呈现产业政策动向与 发展趋势。 产业头条: 上海:百亿耐心资本撬动未来启点社区前沿创新 合肥:庐阳区310亿元基金撬动传感器产业集聚 苏州:引进731家德企,实际使用德资超36亿美元 宁波:舟山港开通全球首条中欧北极集装箱快航航线 无锡: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规模突破1100亿元 南通:2027 年具身智能产业规模超1000亿元 如您希望订阅《浪尖周报》,请填写【问卷】或扫描海报二维码完成订阅。订阅成功后,每周将通过邮 件为您推送最新产业动态。 常州:西太湖人工智能国际社区再添关键底座 ...
汉威科技:公司基于MEMS及电化学两种原理的传感器产品可以对固态电池释放的目标气体进行检测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8 06:46
传感器产品应用 - 公司基于MEMS及电化学原理的传感器可检测固态电池释放的目标气体 [2] - 已获取国内头部主机厂项目定点 [2] - 向国内头部电池企业和主机厂客户提交小批量订单进行测试 [2] 业务进展 - 传感器产品获得国内头部主机厂项目定点 [2] - 小批量订单已提交给国内头部电池企业和主机厂客户进行测试 [2]
汉威科技:公司传感器产品在机器人应用领域订单及客户数量较年初均有所增长,目前占整体营收比重仍然较低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8 06:42
传感器业务进展 - 公司传感器产品在机器人应用领域订单及客户数量较年初均有所增长 [1] - 相关业务营收占比同步提升 [1] - 目前占整体营收比重仍然较低 [1] 行业现状 - 机器人行业的产业规模尚处于早期阶段 [1] - 相关业务暂不会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重大影响 [1]
前沿技术如何赋能“老龄健康”?顶尖科学家热议新路径、新方法
第一财经· 2025-09-28 05:26
前沿技术与疗法的进步正在为健康老龄化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近些年,前沿技术与疗法的进步,正在为健康老龄化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顶尖科学家们如何解读这 一领域的变革?一场于9月22日在2025浦江创新论坛上举办的"健康老龄化专题研讨会暨第二届中瑞工程 院创新论坛"给出答案。 瑞士工程院院士、瑞士电子与微技术中心副总裁阿兰-塞尔日•波雷称,团队一直致力于研究各种传感 器、设备,以通过AI方式来结合数据并且获得各种有用的信息,"我们中心的一大支柱是'应用研究', 我们有公共的资金支持来打造这些技术模块,再经工业合作将技术转移到行业中去。行业驱动型的研究 在于可以从产业界寻找灵感,并且就项目管理、保密性、质量体系等方面做深入研究,来满足客户的需 求。" 饮食也是不容忽视的健康预防手段。瑞士工程院院士、瑞士布勒集团首席技术官伊恩•罗伯茨称,饮 食,是最温柔的医疗。他表示,对老年人而言,肌肉流失、免疫下降、认知障碍等问题,均能通过精准 营养干预实现有效预防。 "未来,我们需要推动全球建立更统一的膳食标准。目前,全球农业耕地在持续减少产出(更多农业耕 地变成了房地产、停车场)的情况下还要为约20亿人口提供膳食,这着实变得 ...
汉威科技:传感器产品在机器人应用领域营收占比有所提升
证券时报网· 2025-09-28 05:08
公司业务进展 - 传感器产品在机器人应用领域订单及客户数量较年初均有所增长 [1] - 机器人应用领域营收占比同步提升 [1] - 机器人应用领域目前占整体营收比重仍然较低 [1] 行业现状 - 机器人应用领域的产业规模尚处于早期阶段 [1]
研报掘金丨浙商证券:首予汉威科技“增持”评级,传感器龙头,电子皮肤打开空间
格隆汇APP· 2025-09-26 05:49
公司市场地位与产品布局 - 汉威科技在国内气体传感器市场占有率第一 [1] - 公司是国内最早布局柔性传感器研发的企业之一 柔性传感器产业化能力全球领先 [1] - 已构建覆盖"触觉-平衡-力控-嗅觉"的多维产品矩阵 应用于具身智能领域 [1] 业务结构与盈利能力 - 高毛利传感器和智能仪表业务营收占比持续提升 [1] - 公司主业迎来业绩拐点 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1] 行业发展趋势 - 人形机器人产业进入扩张期 电子皮肤成为实现具身智能的关键环节 [1] - 柔性传感器技术为公司打开新的成长空间 [1]
浙商早知道-20250926
浙商证券· 2025-09-25 23:31
市场表现 - 2025年9月26日上证指数收盘与前一日持平 沪深300指数上涨0.6% 科创50指数上涨1.2% 中证1000指数下跌0.4% 创业板指上涨1.6% 恒生指数下跌0.1% [1][3][4] - 当日表现最佳行业为传媒(+2.2%)、通信(+2.0%)、有色金属(+1.9%)、电力设备(+1.6%)和计算机(+1.5%) 表现最差行业为纺织服饰(-1.5%)、综合(-1.3%)、农林牧渔(-1.2%)、家用电器(-1.1%)和交通运输(-1.0%) [3][4] - 沪深两市总成交额达23711亿元 南下资金净流入110.5亿港元 [3][4] 美利信(301307)深度研究 - 精密压铸全球龙头企业 业务覆盖通信基站压铸件、汽车零部件领域 并布局液冷、人形机器人和半导体新赛道 [5] - 通信业务受益于5.5G/6G基站建设及新进诺基亚供应链 汽车业务获北美无人驾驶定点并加码一体化压铸 液冷技术从通信向算力和储能场景迁移 人形机器人领域已进入特斯拉和小米车端生态 半导体零部件投资1.7亿元配套国内头部客户 [5]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190/5192/5991百万元 同比增长14.5%/23.9%/15.4% 归母净利润预计从2025年亏损134百万元扭转为2026年盈利145百万元和2027年213百万元 每股盈利分别为-0.64/0.69/1.01元 对应PE为-/58.0/39.5倍 [5] 威腾电气(688226)深度研究 - 国内母线行业龙头企业 主营业务涵盖母线、光伏焊带及储能系统 卡位AIDC高景气赛道 [6] - AI算力驱动数据中心母线需求爆发 新能源装机增长带动储能与光伏焊带业务发展 定制化储能服务形成品牌优势 [6]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109.27/4806.30/5645.62百万元 同比增长18.06%/16.96%/17.46%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7.95/200.51/323.57百万元 同比增长3.25%/104.71%/61.37% 每股盈利分别为0.52/1.07/1.72元 对应PE为104.52/51.06/31.64倍 [6][7] 锡装股份(001332)深度研究 - 国内金属压力容器领军企业 传统下游包括石油化工和基础化工 新兴领域布局核电与船舶产业 [8] - 受益于石油炼化、化工、核电及海工行业高景气度 新兴领域技术储备和市场开拓取得突破 [8]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367.66/1504.43/1654.87百万元 同比增长-10.83%/10.00%/10.00%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48.42/310.60/352.89百万元 同比增长-2.64%/25.03%/13.62% 每股盈利分别为2.25/2.81/3.19元 对应PE为23.37/18.69/16.45倍 [8] 汉威科技(300007)深度研究 - 国内传感器行业龙头企业 主营产品包括气体传感器和柔性传感器 电子皮肤技术打开成长空间 [9] - 多维产品矩阵发力具身智能领域 产业化能力全球领先 电子皮肤新产能投放并对接更多头部客户 [9]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502.43/2833.99/3225.08百万元 同比增长12.34%/13.25%/13.80%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2.71/126.28/156.20百万元 同比增长33.94%/22.95%/23.69% 每股盈利分别为0.31/0.39/0.48元 对应PE为214/174/141倍 [9]
从核“大脑”到5吨级机器人,工博会上的“首台套”潮解码制造梯级配套新路径| 聚焦2025工博会
华夏时报· 2025-09-25 11:17
核心观点 - 2025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展示上海高端制造通过梯级配套模式实现核心零部件突破、整机集成创新和场景深度赋能的产业生态链 为中国高端制造破解卡脖子难题并提供全球价值链上游的上海样本[2][8] 核心零部件突破 - 中广核数科自主核级数字化仪控平台和睦系统实现从操作系统、应用软件到硬件设计制造全链条自主可控 覆盖二代至四代核电技术 使中国成为全球第四个掌握该技术的国家[3] - 长江电气CSS系列安全光幕传感器攻克8mm超密光轴、光轴可编程、检测距离可调等多项国内首创技术 成为安全光幕领域国产替代新标杆[3] 工业母机与机器人创新 - 上海交大智邦科技全球首发思源智控智能体机床μAI 实现自主规划路径和参数调整 控制精度达微米级 效率较传统设备显著提升[4] - 上海柴孚5吨级重载工业机器人突破高刚性机械臂结构设计难题 腕部额定载荷≥5000kg 适配汽车整车举升和矿山设备搬运等重型场景[4] - 中科新松多可HC-O3T系列移动协作机器人集成舵轮底盘、协作机械臂与自研2.5D视觉算法 抓取绝对定位精度±0.5mm 转向精度±1° 路径跟踪达毫米级[4] 政策支持与产业落地 - 上海实施20035工程 计划到2025年新建200家智能工厂和20家标杆工厂 实现三个全覆盖与五个核心指标倍增 过去8年55%技改项目向智能化倾斜 国产首台套智能制造装备覆盖率已达30%[5] - 闵行莘庄工业区规划250亩高端制造示范区 建设层高7米承重2吨专业化厂房 成立上海工业母机产业链协同创新发展联盟 对突破关键技术企业叠加战略新兴类补贴 17.88平方公里土地创造535.83亿元营收[5] 企业技术转化与市场拓展 - 拓璞数控全自主研发五轴车铣复合加工中心HMT-i500 将航空航天领域高端五轴机床技术拓展至通用制造业 中国市场五轴机床销售稳居前三 产品已销售十多家通用行业上市公司并计划出口欧洲、北美、东南亚等海外市场[6][8] 绿色制造与场景应用 - 上海电气全球首个绿色甲醇一体化示范项目采用纯氧加压循环流化床气化技术 在吉林洮南风电耦合生物质绿色甲醇项目中成功应用 填补中国规模化生产绿色甲醇空白[8] 产业生态与集群发展 - 上海制造梯级配套范式以核心技术为链节、生态协同为链条、场景应用为链路 通过产业链各环节相互赋能实现创新活力涌流 具体体现为拓璞高端数控项目奠基、工业母机协同创新联盟成立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集聚[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