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FORTUNE

搜索文档
2025年《财富》可持续发展峰会即将开幕
财富FORTUNE· 2025-09-22 13:09
2025年《财富》可持续发展峰会将于10月10日在福州举办 。 智能时代的浪潮,既为可持续发展注入澎湃动力,也裹挟着具有破坏力的暗流。智慧医疗与数字能源网 络等全球实践证明,数字化与智能化技术已经从辅助工具进化为驱动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引擎;然而数据 中心能耗激增、算法参与决策、机器取代劳力,又向我们发出全新的拷问:技术进步能否推动人类福祉 的"净增长"? "智惠共生" 的价值在当下凸显:它要求将环境永续、社会公平、人类福祉和尊严铸入科技演进与商业 转型的核心,技术应普惠大众,为人类所利用、为人类所掌控。 本次峰会将汇集来自《财富》500强、最具创新精神公司的可持续践行者和专家学者,共同探讨科技赋 能下的可持续发展路径,凝聚共识并展开创新合作,令智能技术真正惠及人类命运。 *更多活动信息将在近期陆续发布,敬请关注。 部分发言嘉宾 智能时代 智惠共生 Intelligent Era: Shared Wisdom, Shared Prosperity 部分发言嘉宾 André Rittermeier 科恩创亚太区集团 创新与可持续发展 负责人 亚太创新中心负责人 翡 版 宜家供应 东亚区总裁 博 龙源电力集团 有限公 ...
甲骨文3000亿美元订单再敲响“人工智能泡沫”警钟
财富FORTUNE· 2025-09-22 13:09
甲骨文之所以能成功与OpenAI达成这项合作,部分原因在于埃里森积极联络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尽管此前甲骨文在云服务领域落后于其他竞争对 手,但凭借这一战略举措,它囤积了大量顶级英伟达图形处理器,一跃成为人工智能基础设施领域的重要参与者。此次股价飙升,叠加该公司今年已实现 的45%的涨幅,进一步巩固了其人工智能驱动的复苏态势。 上周,甲骨文(Oracle)与OpenAI达成的3000亿美元巨额合作协议震惊华尔街,这份为期五年的合约不仅推动甲骨文股价大幅飙升,也让一直暗流涌动 的"人工智能泡沫"担忧再度浮出水面。 在最新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甲骨文公布的业绩预期令分析师震惊——其合同总额预计达4550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59%。这一乐观的前瞻性数据推 动该公司股价上周三暴涨36%,创下史上最大单日涨幅纪录,首席执行官拉里·埃里森(Larry Ellison)也一度成为世界首富。 人工智能泡沫风险再度引发警报。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然而,即便手握顶级图形处理器让甲骨文在基础设施领域的地位显著提升,部分分析师仍迅速发出警示:该公司的财务风险高度集中于单一且未经市场验 证的客户。据《华尔街日报》报道 ...
鲍威尔:人工智能已有泡沫,美国经济过度依赖富人
财富FORTUNE· 2025-09-22 13:09
数月来,华尔街评论人士一直担心人工智能热潮有泡沫迹象。分析师估计,到2028年人工智能领域的资 本支出可能达到3万亿美元,让少数几家巨头赚得盆满钵满,而低收入劳动者却因劳动力市场疲软苦苦 挣扎。 美国华盛顿特区,2025年9月17日,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在新闻发布会上发言。图片来源:Yasin Ozturk/Anadolu via Getty Images 美联储主席9月17日的发言也印证了这一担心。 杰罗姆・鲍威尔表示,美国存在 "因人工智能建设产生的异常庞大的经济活动"。美联储罕见地承认, 这波热潮不仅规模超常,而且收益向富裕阶层倾斜。 失衡现象不仅存在于市场层面。美国约70%的经济增长来自消费支出,但大多数家庭都是靠工资生活的 月光族。分析师称当前的需求格局属于K型分化,即很多家庭削减生活必需品的开支,富有人群却持续 消费旅游、科技和奢侈品,且8月该消费趋势仍在持续。目前,通胀回落的进展极度依赖这一脆弱的平 衡。即便补救措施看似有效也只是暂时,甚至都不一定有效。 "(消费支出)很可能偏向高收入人群,"鲍威尔在美联储最新政策会议后对记者表示,"大量实证都能 证明这一点。" 这种脱节还可能扩大华尔街与普 ...
《财富》专访复星医药董事长陈玉卿:出发与归来
财富FORTUNE· 2025-09-22 13:09
公司领导层背景 - 陈玉卿于26年前离开高校讲台进入人力资源领域 后于2010年1月加入复星医药集团 历任人力资源负责人及医疗健康服务板块业务运营等职务 并于2025年4月29日正式就任董事长 [1] 企业文化与创新战略 - 公司文化强调开放创新和多元包容 重视人力资源发展 为员工创造更多机遇 [3] - 创新是公司的核心使命 聚焦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 注重产品的临床价值和社会价值 [3][4] - 创新体系包括自主研发 BD 基金孵化和产业投资等多种方式 [4] - 2009年启动创新转型 布局大分子生物药平台复宏汉霖和小分子化学药平台复创医药 [4] - 自2019年以来累计上市12款创新药品 包括中国首款生物类似药汉利康® 全国首款CAR-T产品奕凯达® 全球首个一线治疗小细胞肺癌的抗PD-1单抗汉斯状® 全球唯一双通道止吐药奥康泽®等 [4] - 抗肿瘤产品覆盖化疗 靶向 细胞治疗及肿瘤支持等多个维度 慢病领域产品布局涵盖心血管 肾脏与代谢等 [4] - 自主研发的小分子创新药复迈宁®填补国内罕见病肿瘤治疗空白 获批后一个月内即在多个省市医院投入临床使用 [5][6] - CAR-T产品奕凯达®被纳入超过110款省市惠民保和超过90项商业保险 备案治疗中心覆盖全国超28个省市 数量超过200家 [6] - 许可引进阿尔茨海默病口服小分子药物AR1001 推进神经退行性疾病诊疗一体化解决方案 [8] - 2025年上半年创新药品收入超过43亿元 同比增长14.26% 占制药业务收入的31% [8] - 2025年上半年4个创新药品共5项适应症 57个仿制药品种获批 4个创新药品 22个仿制药品种申报上市 [8] - 2024年研发投入共计55.54亿元 其中研发费用36.44亿元 制药业务研发投入49.10亿元 占制药业务收入的16.98% [8] - 建立三大创新药研发主体(复宏汉霖 全球研发中心 复星凯瑞)和四大技术平台(抗体 ADC 细胞治疗 小分子) 形成全球化研发体系 [8] - 创新管线价值持续优化提升 从生物类似药到原创药 从跟随创新到源头创新 [9] 全球化战略与运营 - 全球化不是简单产品输出 而是构建全球产业能力和商业化能力 并注重本土化 [10][1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有13条制剂生产线通过美国 欧盟 WHO等主流法规市场GMP认证 [10] - 制药与医疗器械业务海外商业化团队超过1000人 营销网络覆盖110多个国家和地区 [10] - 2025年上半年海外收入54.78亿元 占总营收的28.07% [10] - 在美国市场组建本土临床和商业化团队 推进抗PD-1单抗斯鲁利单抗商业化准备 开设超过100个试验中心 [12] - 在非洲市场推进疟疾防治项目 本地化药品生产 医疗培训等措施 累计37个抗疟疾产品通过WHO预认证 累计向全球供应超过4.2亿支注射用青蒿琥酯 救治超过8400万重症疟疾患者 [13] - 在非洲和东南亚建立6个区域性分销中心 提供一站式服务 在中东与本地合作伙伴战略合作推进创新技术产品落地 [13] AI技术应用与研发赋能 - 积极拥抱AI技术 战略重点包括意识上拥抱AI 行动上使用AI 文化上培养AI [14] - 国内医药行业首批引入AI决策智能体平台的企业 PharmAID平台用于靶点发现 分子优化 临床试验设计等环节 [14] - 在某个肿瘤创新药项目中 AI平台帮助分析数百万份文献和临床数据 将靶点验证时间缩短60%以上 [15] - AI在营销体系分析医生处方行为和市场趋势 在生产质量领域提升药品包装检测准确性和效率 [15] - 推动"AI Business Partner"机制 在各业务板块培养AI应用带头人 形成敏捷组织网络和AI文化 [16] - AI不能替代科学家的直觉 工程师的匠心和对患者需求的理解 应成为创新和全球化的加速器而非替代者 [16][17] 未来发展战略 - 未来十年愿景是成为全球化的Big Pharma 实现路径围绕创新引领 深度国际化 全面拥抱AI三大核心 [19] - 强调在不确定性中坚持战略定力 具备拥抱变化的勇气和坚守初心的韧性 [19] - 坚持长期主义 做难而正确的事 最终回到解决临床需求的创新原点 [19]
Zoom首席执行官:每周三天工作制有望实现
财富FORTUNE· 2025-09-21 13:05
"未来的工作究竟会呈现何种模样?我们是否只需每周工作两到三天?"盖茨今年2月在《今夜秀》节目中对主持人吉米·法伦(Jimmy Fallon)表示,"把目 光放长远些,人生的意义不应仅限于工作。" 英伟达(Nvidia)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对缩短工作周的主张表示认同,不过他提出了一个前提条件。这家市值 达4万亿美元的图形处理器巨头的掌舵人表示,我们正处于"人工智能革命的开端",倘若各行业持续以当前速度普及人工智能,"很可能"实现每周四天工 作制。不过黄仁勋预测,未来工作强度将"比现在更高",这些工作可能被压缩在更为紧凑的时间表中。 即便是以"员工每周工作80小时"著称的金融业, 也能借助人工智能自动化获得喘息之机。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首席执行官戴蒙多年前就曾预言,人工智能技术 "必然"会取代部分岗位,但也有望 改善人们的工作与生活平衡。 "在科技的助力下,你们的孩子将能活到100岁,还将远离癌症的侵扰。"2023年,戴蒙在接受彭博电视台采访时表示,"毫 不夸张地说,他们未来或许每周只需工作三天半。" Zoom首席执行官袁征(Eric Yuan)坦言,人工智能技术将淘汰部分人类岗位,不过那些得以保 ...
马云被曝回归,阿里加码布局两大主线
财富FORTUNE· 2025-09-20 15:30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大消费与AI将会是阿里今年和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主线——8月29日,阿里发布2026财年第一季度财报,在分析师电话会上,阿里巴巴CEO吴 泳铭明确表示,以AI+云为核心的科技平台、购物与生活服务融合的大消费平台,是阿里面临的两大历史性战略机遇。 阿里在大消费的百亿投入收获了一定回报。淘宝闪购8月日均订单已达到8000万单,峰值订单达1.2亿,月交易买家数已达3亿,较4月之前增长 200%。高盛预测,外卖行业的竞争已改变市场格局,淘宝闪购有望获得45%的市场份额。 本地生活的竞争已经蔓延至线下。近日,阿里旗下的高德地图推出基于真实用户行为产生的"高德扫街榜",并强调该榜单永不商业化。 摩根大通发布研报指出,该功能是阿里推进"超级应用"战略的重要举措,高德地图有望成为其线下本地服务的主要入口,与淘宝、饿了么、支 付宝形成协同效应,增强用户黏性及变现能力。该投行也于近期调高阿里目标价22%,由135港元上调至165港元,维持"增持"评级。 9月以来,阿里股价已上涨近20%。大消费之外,股价同样离不开AI的托举。 消息面上,在美国升级高端芯片出口限制的情况下,算力芯片迎来国产替代窗口期。阿里在财报交 ...
2025年《财富》全球未来50强
财富FORTUNE· 2025-09-20 07:03
文章核心观点 - 波士顿咨询公司与《财富》杂志合作 采用"企业活力"指标评估全球大型企业的内生增长潜能 评选出2025年全球未来50强企业[2] - 未来50强企业历史表现优异 自榜单创立以来年均总回报率达12% 较MSCI世界指数高出1.4个百分点 2024年上榜公司组合表现更优 超出基准2.6个百分点[3] - 软件与人工智能行业主导榜单 美国企业占比达76% 私营企业表现突出 占据50强中25个席位[25][26] 榜单评选方法 - 评估覆盖三类企业:2800家市值不低于50亿美元的上市公司 150家融资额超10亿美元的私营企业 50家员工超2万人的其他私企[35] - 采用25项关键指标构建"净活力得分" 涵盖战略 技术 人才 文化四大维度[2][35] - 运用人工智能算法分析财报电话会议内容 评估战略清晰度与创新投入力度[36] - 通过专利组合分析 技术架构可扩展性评估 员工数字技能水平衡量等技术优势[37] - 采用职位分类体系评估研发团队规模 创新人才流动情况及AI技能水平[38] - 通过组织复杂度分析 员工评价调研 人才吸引能力评估等文化指标[39] 重点企业表现 - Snowflake(排名第1)全面投入人工智能领域 当前财年营收有望达46亿美元 三年实现销售额两倍以上增长[4][6] - Wayve Technologies(排名第9)开创端到端深度学习自动驾驶系统 融资超10亿美元 2026年与Uber合作在伦敦推出自动驾驶出租车测试[7][9] - 文远知行(排名第16)在中国及海外多城市开展自动驾驶业务 2024年IPO融资4.5亿美元 2025年与Grab合作在东南亚部署数千辆自动驾驶出租车[10][12] - Reddit(排名第26)2025年Q2营收达5亿美元 同比增长78% 日活跃用户1.1亿 自2024年IPO以来股价上涨超四倍[13][15] - Anthropic(排名第29)估值达615亿美元 2025年营收有望从2024年10亿美元增至50亿美元[16][18] - 可画(Canva)(排名第32)拥有2.3亿用户 估值至少320亿美元 是全球市值最高由女性创建并领导的新创企业[19][21] 行业分布特征 - 软件和人工智能企业占据主导地位 共38家企业上榜 其余来自数字媒体 科技硬件 电子商务 金融科技和健康科技等领域[25][26] - 美国企业占比76%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 欧洲和印度企业均有上榜[25][26] - 汽车行业代表企业包括保时捷 沃尔沃汽车 法雷奥和赛力斯 凭借自动驾驶和可持续出行研发投入脱颖而出[29] - 医疗保健行业代表企业罗氏和礼来积极与生物技术企业合作 在人工智能应用和临床试验优化方面投入巨资[30][31] - 消费品行业代表H&M凭借人才战略跻身前列 Zalando通过合并竞争对手强化区域布局[32] 企业成功要素 - 表现突出企业共同点:清晰阐述增长愿景 引进具有创业经历的业务开拓者 建立由高层领导支持的企业文化[33] - 大型上市公司中120家年营收超100亿美元企业跻身活力得分前四分之一 包括科技巨头和国际级超级应用程序[28] - 过去一年有300多家大型上市公司显著提升企业活力 人工智能技术加速采用是关键推动因素[33]
摩根大通谈AI革命的阵痛与得失
财富FORTUNE· 2025-09-20 02:28
文章核心观点 - 人工智能革命将遵循历史科技创新规律 在短期内冲击部分行业就业但长期将推动整体就业净增长和生产效率提升[2][6] - 技术创新加速生产力提升周期 人工智能全面推动生产力增长所需时间预计缩短至7年[6] - 人类在常识推理情商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优势 人工智能可缓解劳动力结构性短缺问题[7] 工业革命历史规律 - 蒸汽机电力计算机等技术突破未造成大规模失业 反而通过降低成本创造新岗位抵消旧岗位损失[2] - 19世纪初手工织布者实际工资下降50% 但纺织消费激增带动煤矿铁路零售等行业劳动力需求飙升[2] - 20世纪80年代企业每百万美元营收需8名员工 21世纪初降至6名员工 显示科技创新加速生产力提升[3][4][5] 人工智能影响预测 - 人工智能可能淘汰50%初级白领岗位 导致社会整体失业率升至20%[6] - 美国大学应届毕业生失业率已高于整体水平 反映初级岗位就业机会正在压缩[6] - 企业将通过人工智能替代低价值岗位 重新培训员工适应新岗位 并将节省成本投入新增长领域[8] 技术转化效率提升 - 蒸汽机推动生产力普遍上升耗时61年 电力时代缩短至32年 计算机互联网时代进一步压缩至15年[6] - 摩根大通预测人工智能实现生产力全面上升仅需不到7年 快于历史任何技术革命[6] 应对策略与发展机遇 - 美联储可通过降息刺激房地产等利率敏感领域需求 政策制定者可鼓励企业开展师带徒项目[8] - 软件开发和数据基础设施公司 以及整合人工智能工具的企业将增加招聘[8] - 人工智能价值主张是通过提升员工生产力和淘汰特定任务 降低企业成本增加产出[8]
“财务自由教父”建议年轻人做这两件事来积累财富
财富FORTUNE· 2025-09-20 02:28
投资策略 - 核心建议为投资VTSAX基金和租房而非买房 [1][3] - VTSAX基金费率为0.04% 管理资产规模超1.9万亿美元 覆盖整个美国股市 [5] - VTSAX获得晨星五星评级 为长期投资者带来丰厚回报 [5] 产品特性 - VTSAX是指数基金 追踪100%可投资美国股市 [5] - 该基金提供足够多元化投资 规避主动管理型基金的复杂操作和高额费用 [5] 财富积累理念 - 买房不应被视为财富积累策略 而是生活方式选择 [5] - 通过租房避免成为"房奴" 保持职业选择灵活性 [5] - 积累"底气资金"以支撑职业转换 不依赖薪水 [5] 个人投资实践 - 专家在股市投资逾50年 曾担任投资主管向机构投资者提供服务 [1] - 1974年获得首份年薪1万美元工作时 将一半收入存入并保持该习惯 [6] 市场影响 - 相关书籍销量超过一百万册 已被翻译成20种语言 [1] - 博客自2011年上线 被视为FIRE运动奠基人物 [2]
京东方:第N曲线引领企业可持续发展
财富FORTUNE· 2025-09-20 02:28
第N曲线战略理论 - 公司董事长提出第N曲线理念 推动科技企业不断推陈出新寻找新增长点 底层驱动力量从人力升级为人力+AI算力[4] - 第N曲线是基于企业核心优势并与市场机遇契合的自我进化系统 指导企业穿越周期实现生态化发展[6] - 具体战略延伸至钙钛矿光伏、玻璃基、机器人等创新领域 通过跨领域技术复用带动产业链向多元价值创造跃迁[6] 玻璃基封装业务进展 - 投资约10亿元建设玻璃基实验线 完成20层基本Demo设置 处于行业第一梯队[8] - 玻璃材质具有超低热膨胀系数和极高表面平整度 满足AI等高性能计算对芯片算力需求[7] - 在玻璃工艺研发制造和大规模集成制造经验丰富 拥有板载行业核心光刻技术[7] 钙钛矿光伏业务突破 - 钙钛矿业务快速建成中试线 与多家业内伙伴开展合作[11] - 钙钛矿太阳电池作为第三代纳米薄膜电池代表 被公认为光伏产品未来[7] - 显示面板领域积累的涂布工艺、激光工艺等材料工艺与光伏领域技术相通[11] AI战略布局 - 2025年是AI技术跃迁与产业渗透的双重爆发之年 生成式AI从单一模态向多模态快速进化[13] - AI+战略覆盖制造、产品、运营三大板块 通过BOE AI工厂提升制造AI化[14] - 构建基于AI的全模态感知和交互技术集群 提升管理质效[14] 全球化产品创新 - 完成越南、墨西哥等海外地区智慧工厂布局 建立以海外业务为核心的小区域循环业务体系[22] - 推动产业链从价格战转向价值战 通过技术产品创新向高净值业务进发[22] - 海信借助公司显示技术在日本市场取得超过45%市占率新高[23] 产业生态合作 - 与E Ink共同成立电子纸联盟 已发展为超过200家会员企业的国际平台[27] - 与联想深度合作开发高解析度、高刷新率、低蓝光产品[25] - 与Meta合作推动智能可穿戴设备发展 多款产品采用公司显示屏[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