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工锂电
icon
搜索文档
峰会回顾 | 6位行业大咖共议锂电全场景需求共振
高工锂电· 2025-06-29 10:09
锂电池干燥技术 - 传统热风干燥工艺存在效率低下、能耗高、成本高企三大痛点 需配置近百米烘箱、占用千平米厂房空间 每小时消耗百万大卡化石能源 干燥环节能耗占电池生产总能耗15% 潜在碳税成本近6亿美元 [6] - 雷索新材料平面红外系统突破行业瓶颈 采用平面红外模组技术 通过红外辐射直接加热极片 颠覆传统加热模式 [6] - 大圆柱电池高产能需求推动干燥设备结构变革 烘箱多层化、腔体增大至10m³以上 并实现高速上下料 [16] - 全固态电池对干燥工艺要求更高 需前置至粉体和极片/极卷烘烤 满足高速、高真空、高除水率及防变形等严苛条件 [16] - 时代高科采用二极管激光器进行干燥 对固态电池极卷进行面加热和多点测温 该方案在真空常压环境测试效果良好 [16] 换电模式与补能技术 - 启源芯动力CTB电池构建交能融合生态 启源魔盒400kWh电池实现车储共用 换电重卡3-5分钟极速补能 首创车电分离降本50% 864款换电车型采用启源标准 移动能源车1600度电解决无网需求 [7] - 大电量车型普及加速电动化进程 但里程焦虑、补能效率低下使换电模式在中长途运输场景中成为优先选择 [10] - 500公里以上干线物流充电补能时效性过低 多次补能严重影响全程运输时间 高时效需求场景换电是更优选择 低时效场景可考虑充电与换电相结合 [10] - 电池技术和充电技术提升有望大幅降低换电站初始投资成本 "短网长连"策略推进换电网络布局 先在局部区域形成高速网点布局 再逐步联通 最终实现长干线全面补能能力 [10] 电池材料创新 - 星恒电源在锰基材料领域取得突破 锰酸锂方面创新单晶Mn₃O₄前驱体实现一次烧结合成 压实密度3.0-3.1g/cm³ 常温循环能量恢复率98.18% [12] - 磷酸锰铁锂方面自研MFO前驱体消除3.4V副反应峰 固相法量产成本低 [12] - 富锂锰工作电压降至4.2V提升循环性能 "超锂S7"技术已配套五菱宏光MINI EV超20万辆 [12] - 前驱体方面单晶MnO₂月产1000吨 同步拓展多元体系及钠电材料 [12] 焊接技术突破 - 卡洛维德压熔焊技术突破传统电阻焊瓶颈 实现极耳极柱一步成形 200层内极耳焊接良率超99.9% 1秒完成焊接 [15] - 该技术节能洁净 解决复合集流体焊接难题 正推动产线技改与轻量化焊接创新 [15]
十八届高工锂电峰会直击⑤:告别内卷,中国锂电呼唤“共生力”
高工锂电· 2025-06-29 10:09
会议概况 - 2025高工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大会主题为"新材料·新动能·新生态",聚焦锂电产业系统性变革 [1][4] - 主办方包括高工锂电、高工储能等机构,总冠名为英联复合集流体,会议地点在成都邛崃 [2] 行业趋势 - 锂电产业从"单点竞争"转向"系统性价值创造",需整合技术定力、制造能力、市场穿透力等综合竞争力 [5] - 行业面临全球需求增长与利润微薄的矛盾,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超50%但多数企业亏损,设备材料商受累 [9] - 2024年储能电池出货量达369.8GWh(+64.9%),前10厂商中9家为中国企业,出口量十年翻十倍但金额下跌 [26] 技术突破 - 固态电池实现"本征安全"突破:中科深蓝汇泽研发的聚合物电解质工作温度范围扩至-30~70℃,能量密度达310Wh/kg,穿钉实验温度峰值仅72℃ [10][12] - 大族锂电环形激光器解决方案提升焊接稳定性:极薄材料焊接热影响区缩小,顶盖焊接兼容±0.3mm偏差,密封钉焊接裂纹问题100%消除 [21][22] - 吉阳智能提出2040年制造目标:PPB级本征安全,CPK提升,当前电池制造合格率仅92-95%且自燃率高 [16][17] 市场战略 - 需从国内价格战转向全球市场,欧盟新电池法2023年生效,北美要求UL认证,中东需SABER认证 [26] - 出海面临多重认证负担(如单套储能系统认证成本达百万级),需应对50+国准入标准及65+条TBT通报 [27] 企业实践 - 亿纬锂能采取三线布局:消费电池保持细分优势,动力/储能电池优化客户结构,强调行业协同共谋高质量发展 [9] - 中科深蓝汇泽固态电池产线1GWh将于2025年底投产,重点覆盖电动飞行器、动力等高端领域 [13] - 大族锂电实现焊接质量实时监控(OCT系统),将质量管控从抽检升级为过程拦截,维护成本降低90% [23] 制造升级 - 电池制造需解决"物料流、信息流、能量流"连续化问题,通过高速连续生产提升合格率 [17] - 热失控主因来自制造缺陷(如电极片对齐度±2μm超标、毛刺、水分超标等),需2035年实现"制造零隐患" [17][18]
星源材质马来西亚工厂投产,技术壁垒构筑海外定价权新格局
高工锂电· 2025-06-28 09:42
星源材质马来西亚工厂投产 - 星源材质东盟基地马来西亚工厂(一期)于6月28日正式投产,标志着中国企业在全球高端隔膜制造领域迈出里程碑式一步[1] - 项目总投资50亿元人民币,规划年产能20亿平方米,将成为全球最大锂离子电池隔膜及固态电池刚性骨架生产制造基地[1] - 工厂建设初期已获大量订单意向,投产初期产能即面临供不应求态势,反映东南亚地区电池制造商产能扩张带来的强劲需求[1] 全球化战略与定价权 - 马来西亚工厂的核心战略价值在于获取"独立定价权",摆脱国内同质化竞争和价格战压力[3][5] - 海外产品将根据国际市场供需关系、认证壁垒和服务成本制定"全球价值"策略,预计2026年底后海外高端隔膜市场将面临结构性供应短缺[6] - 海外产能释放后将贡献集团一半利润,验证全球化布局前瞻性[6] 技术优势与产品矩阵 - 公司技术实力支撑独立定价权,产品矩阵回应全球动力电池对"更高安全、更高效率、更长寿命"的核心诉求[7] - 高安全涂覆隔膜系列(纳米纤维/聚酰亚胺/芳纶涂覆)具有耐高温、高强度和快浸润性能,纳米纤维涂覆隔膜全球累计出货量超1亿平方米[7][9] - 针对固态电池已开发氧化物复合型和聚合物复合型固态电解质膜,以及高强度耐热型大孔骨架膜等前瞻性技术[9] 产业链协同与全球化布局 - 马来西亚布局是中国锂电产业链"系统性出海"的缩影,东南亚已形成从正极材料到隔膜再到电芯的本地化生产供应循环[11] - GGII预测2030年中国车企海外新能源汽车规模超600万辆,对应海外锂电池产量达300GWh(较2024年增长20倍)[11] - 公司在瑞典投资20亿元建设欧洲总部及工厂(2025年完工),北美市场通过与三星SDI合作布局[12] 行业动态与市场需求 - 亿纬锂能、珠海冠宇、欣旺达及韩国LGES、SK On等电池制造商均在加速推进马来西亚及周边地区建厂计划[2] - 高性能隔膜本地化供应成为电池厂运营和成本控制的关键,星源材质精准切入供应链缺口[2]
一次烧结+高压实,锂源科技发布大储专用正极材料S406
高工锂电· 2025-06-28 09:42
会议信息 - 2025高工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大会主题为新材料·新动能·新生态 [1] - 主办单位包括高工锂电、高工储能、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 [1] - 会议将于2025年7月8日-9日在成都邛崃羊安新城会议中心举行 [1] 新产品发布 - 龙蟠科技子公司锂源科技推出专为大规模储能系统设计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S406 [1] - S406旨在降低储能全生命周期成本并提升性能 [1] - 产品采用粒度定向控制与低掺杂技术结合成本更低的"一烧工艺" [1] - 粉体压实密度符合四代磷酸铁锂要求 [1] 产品性能 - S406在0.5P对应的能量效率可达94.5%以上 [2] - 1C放电至3.2V时容量释放占比达到93% [2] - 具备出色的倍率性能可适应多样化的大规模储能应用场景 [2] 行业背景 - 全球大储市场规模预计2030年突破1TWh年复合增长率超过30% [2] - 储能市场正从政策驱动的补充设施转变为电网市场的刚性需求 [1] - 市场从政策强制配储转向更多由市场机制驱动 [2] 产品影响 - S406将加速500+Ah及更大容量电芯的应用 [2] - 有望进一步降低大型储能系统的建设与运营成本 [2] - 推动全球能源结构转型加速 [2]
2025高工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大会 | 英联复合集流体将作主题演讲
高工锂电· 2025-06-28 09:42
行业动态 - 2025高工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大会将于7月8日-9日在成都邛崃举办,主题为"新材料·新动能·新生态",英联复合集流体作为总冠名方将在开幕式发表主题演讲 [1] - 复合集流体产业化加速信号明确,英联复合集流体与全球聚合物锂离子电池龙头达成联合开发协议,合作方消费类电池出货量连续多年全球第一 [1] - 英联正在加速建设江苏高邮复合集流体生产基地,总投资30.89亿元,规划年产1亿平方米复合铝箔及5亿平方米复合铜箔,已有5条产线投产 [1] 公司产能与技术 - 英联股份2023年跨界布局复合集流体赛道,2025年新工厂投产后复合铜箔年产能将达5亿平方米,复合铝箔达2亿平方米,跻身全球产能第一梯队 [2] - 公司核心产品采用"PET基膜+金属层"三明治结构,复合铜箔中间金属层仅2.5μm,复合铝箔4.5μm [2] - 公司正在推进材料减薄研发,目标将复合铜箔厚度从6.5μm降至2.5μm,复合铝箔从10μm降至4.5μm [4] 产品性能 - 安全性能:通过100%针刺实验测试,实现"不冒烟、不着火、不爆炸"的安全升级 [2] - 能量密度:轻量化设计使电池系统能量密度提高13.8% [2] - 可靠性:复合铜箔80℃浸泡72小时腐蚀速率与传统铜箔一致,复合铝箔85℃电解液浸泡120小时无腐蚀 [3] 工艺突破 - 针对复合集流体焊接难题,超声滚焊与压熔焊双方案已通过验证 [4] - 正在聚焦超薄材料焊接研发,解决工艺适配性痛点 [4] 市场布局 - 与全球聚合物锂离子电池龙头合作被视为切入消费电子锂电材料供应链的关键布局 [1] - 将在2025高工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大会上分享复合集流体产业化应用与规模化破局 [4]
2025高工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大会第一批参会企业名单公布
高工锂电· 2025-06-28 09:42
2025高工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大会概览 - 大会主题为"新材料·新动能·新生态",聚焦固态电池、钠电池等新电池材料的产业化路径 [1] - 由英联复合集流体冠名,设三大专场:开幕式(电池材料变局)、新材料创新与零碳智造、固态电池材料产业化与降本 [1] - 会议地点为成都邛崃羊安新城会议中心,时间2025年7月8日-9日 [1] 参会企业分类 电池与材料企业 - 电池企业包括中创新航科技(四川)、广州天赐高新材料、深圳星源材质科技等 [4][6][7] - 材料企业涵盖江西赣锋锂业、云南恩捷新材料、江苏天奈科技等头部公司 [5][6][7] 产业链细分领域 - 集流体领域:江苏英联复合集流体为总冠名方 [1][6] - 正负极材料:石大胜华新材料、湖南中科电气、中伟新材料等参与 [4][6][11] - 电解液/隔膜:广州天赐高新材料、青岛蓝科途膜材料、上海杉杉科技等 [4][6] 科研与配套企业 - 科研院所/高校及设备配套企业未列出具体名称 [12] - 配套技术企业包括深圳好电科技、东莞致和能源科技等 [4][7] 区域分布 - 四川本地企业密集:四川茵地乐材料、成都东恒新材料等超20家 [4][6][8][9][10][11] - 长三角代表:浙江锋锂新能源、江苏厚生新能源等 [4][6] - 珠三角集群:深圳德方纳米、广州纳诺新材料等 [6][7] 注:部分企业名称因原文格式问题存在识别误差(如文档8、9中的乱码) [8][9]
2025高工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大会 | 璞泰来将作主题演讲
高工锂电· 2025-06-28 09:42
会议概况 - 2025高工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大会主题为"新材料·新动能·新生态",由高工锂电、高工储能、高工产业研究院主办,英联复合集流体总冠名 [1] - 会议将于2025年7月8-9日在成都邛崃羊安新城会议中心举行,璞泰来作为锂电材料与设备综合服务商将出席并作主题演讲 [1] 固态电池产业布局 - 固态电池成为锂电产业升级重要方向,璞泰来2024年4月与国际固态电池技术领先企业Blue Solutions达成合作,签署《联合开发协议》共同推动下一代固态锂金属电池材料与设备解决方案 [1] - 合作中璞泰来提供定制化材料与专用设备开发,Blue Solutions贡献锂金属负极与固态电解质领域十余年量产经验,双方计划共同升级固态电池产线至国际先进水平 [1] - 公司已建立完整固态电池技术储备体系,包括新型CVD沉积硅碳负极、锂金属负极成型方案(含锂带减薄、单双面覆锂等工艺),致力于解决枝晶、体积膨胀和界面不稳定问题 [2] 技术研发进展 - 固态电解质领域实现LATP与LLZO中试,四川基地建成年产200吨中试产线,复合膜方案可满足eVTOL等高能量密度与安全性场景需求 [2] - 干法电极方面推出整线解决方案,在多辊转移、分段辊压、双钢带辊压三种工艺路线取得突破,干法设备已开始出货验收 [2] - 2024年与北京恩力动力、中科固能签署战略协议,围绕固态技术材料创新与装备迭代开展合作 [3] 财务与业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32.15亿元(同比+5.96%),归母净利润4.88亿元(同比+9.64%),经营性现金流净额5.3亿元同比大幅改善 [3] - 高毛利涂覆隔膜与PVDF产品持续增长,期间费用率同比下降推动利润改善 [3] - 自动化装备业务一季度营收37.69亿元(同比+4.92%),涂布机保持市场领先,中后段设备渗透率稳步提升 [3]
十八届高工锂电峰会直击④:安全冗余成为材料底座,新国标重塑电池“安价比”
高工锂电· 2025-06-27 12:44
行业趋势 - "安价比"成为产业新关键词,即在满足极限安全前提下以最优成本实现量产 [2][3] - 新国标对电池安全要求从"热失控后30分钟逃生"提升至"不起火、不爆炸"的基本红线 [3] - 材料创新导向从"单兵突进"转向以系统集成安全为导向的"作战协同" [3] - 行业共识是材料企业需具备"系统安全设计能力",竞争焦点转向系统安全能力与工程集成效率 [3] 睿恩新能源 - 钢壳圆柱结构被视为高镍&硅基体系最佳载体,适配-40℃~80℃超宽温域场景 [4] - 无极耳技术使内阻降低≥80%,温升降低≥30%,支持-40℃环境0.5C放电和-20℃ 0.1C充电 [4] - 4695大圆柱电芯循环5000圈后容量保持率80%,21700量产型号能量密度>270Wh/kg,预研型号突破>350Wh/kg [4] - 21700系列支持10分钟0-80% SOC快充,46圆柱系列同样具备10分钟快充能力 [5] 英联复合集流体 - 复合集流体采用"PET基膜+金属层"三明治结构,复合铜中间层仅2.5μm,复合铝4.5μm [5] - 可100%通过针刺实验,实现"不冒烟、不着火、不爆炸"的安全突破 [5] - 使电池系统能量密度提升13.8%,复合铜80℃浸泡72小时腐蚀速率与传统铜箔一致 [6] - 2025年新工厂投产后产能将达5亿㎡(铜)与2亿㎡(铝) [5] 杉杉科技 - 均相载硅技术实现硅碳材料均匀分布,产品已在小动力等领域成熟应用 [7][8] - 预计2028年硅碳负极材料需求超4.5万吨,宁波基地规划总产能4万吨/年 [9] - 面临高硅膨胀、耐压性不足、快充受限、成本高企和量产安全性五大挑战 [10][11][12] 方恩电子 - 首创溶胀胶带技术解决圆柱电芯钢壳内晃动问题,OPS胶带注液后膨胀>2.5倍 [13] - 开发热熔胶解决软包电池铝塑膜脱落问题,并针对固态电池开发专用胶带体系 [14] - 耐电解液胶带性能突出,85℃*168h浸泡后粘性保持≥50g/25mm [14] 奥创科技 - 提出"一化三多"创新框架:安全网格化+多材一体/多级防护/多管齐下 [15] - 纳米微孔材料以50%厚度替代气凝胶,800℃时导热系数维持0.038W/(m・K) [15] - 4亿元在手订单覆盖上汽等头部企业,年产能200万㎡ [16] 安普鲁 - 防爆膜产品将内部压力从"瞬间爆发"转变为"缓慢释放",结构简单且成本低 [17] - 爆破压力可定制,爆破后透气量大,能快速平衡内部压力 [17] - 支持背胶直接安装、结合保护结构或配套现有金属/塑料阀等多种灵活方案 [18]
倒计时11天!2025高工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大会议程更新
高工锂电· 2025-06-27 12:44
行业趋势与市场前景 - 全球锂电池产能需求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7TWh 锂电新材料市场持续增长 [5] - 锂电新材料产业化进入高速通道 全场景电动化新周期推动新电池与新材料产业化同频共振 [5] - 快充等高性能电池市场加速渗透 磷酸锰铁锂 富锂锰基 硅基负极 硬碳负极 LiFSI 复合集流体等新材料产业化应用提速 [5] 技术创新与研发方向 - AI成为下一代电池技术突破核心引擎 宁德时代 国轩高科 欣旺达 亿纬锂能等企业将AI融入材料研发 电池生产和管理全生命周期 [5] - 基于AI调度算法 实时仿真及数字孪生等先进技术正在融入电池 材料 设备等新能源产业链细分领域 [5] - 固态电池产业化进入材料降本关键周期 硫化物固态电池成本在3 7-6 5元/wh 聚合物复合电解质成本约2-3 5元/wh [7] 材料与设备创新 - 材料设备企业创新聚焦三大方向 材料加工精度提升 固态电池专用设备开发 全流程自动化升级 [5] - 复合集流体产业化应用与规模化破局成为重要议题 [9] - 新一代负极材料量产进展 富锂锰基材料产业化 钠电核心材料规模化与降本路径等技术方向被重点讨论 [10] 会议核心议题 - 开幕式聚焦多元需求共振下电池材料变局 涵盖全场景大需求新格局 新材料应用驱动电池迭代升级等主题 [9] - 专场一讨论新材料应用蓝海 包括锂电池新材料应用与产业化研判 广义新能源与新材料协同发展趋势等 [10] - 专场二探讨新材料创新路径与零碳智造 涉及AI加速锂电研发变革 设备企业适配新材料工艺需求等 [11] - 专场三聚焦固态电池材料产业化与降本路径 涵盖正极材料多线布局 无隔膜固态锂电池技术创新等 [11] 产业链协同与生态建设 - 材料 工艺 装备协同成为锻造综合供应商长板的关键 [9] - 电池回收与资源循环利用的创新技术被纳入讨论议题 [11] - 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现场技术交流 新产品展示成为大会亮点 [8]
QuantumScape股价飙升,固态电池隔膜风向生变?
高工锂电· 2025-06-27 12:44
峰会信息 - 2025高工储能产业峰会主题为"商业裂变 破局重构",将于7月1-2日在杭州举办 [1] - 2025高工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大会主题为"新材料·新动能·新生态",将于7月8-9日在成都举办 [2] QuantumScape技术突破 - QuantumScape新一代固态电池隔膜生产工艺"Cobra"正式投产,股价一度飙升超30% [2] - Cobra工艺可实现每小时数百平方米的生产速度,支持GWh级别年产能 [3] - 该工艺采用卷对卷涂布加高温烧结,热处理速度比前代快25倍,设备占地面积大幅缩减 [5] - 隔膜产品能阻止锂枝晶穿刺,接触水时不分解有毒气体 [3] 技术细节 - 隔膜采用超薄微米级设计与高硬度陶瓷材料结合,兼具柔性和抗应力能力 [5] - 通过精密控制浆料配方和温度梯度(±1°C偏差),实现陶瓷层均匀致密化 [5][6] - 基膜需耐受800°C高温预烧且不留碳残余,对热稳定性和兼容性要求极高 [7] 国内企业进展 - 瑞固新材百吨级硫化物固态电解质产线投产,与星源材质合作开发固态电解质膜 [8] - 星源材质开发出多种刚性骨架膜,孔隙率60-70%,耐温230℃ [8] - 长阳科技支撑膜孔隙率75-85%,厚度12-30μm可控,正在开发9μm产品 [8] - 中科固能开发出15-25μm硫化物膜,离子电导率3.82mS/cm [12] - 恩捷股份硫化物膜厚度低于30μm,电导率超3mS/cm [12] 行业技术趋势 - 国内企业普遍选择从"支撑膜"切入固态电池供应链 [2] - 湿法制膜成为主流,但需解决硫化物化学稳定性和浆料均匀性问题 [12] - 行业面临"先疏后密"的工艺矛盾,需在填充电解质后实现致密化 [10] - 最终解决方案需掌握固态电解质材料的研发与成膜能力,解决界面接触难题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