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工锂电

搜索文档
飞行焊接+海葵智造,利元亨助力电池制造升级
高工锂电· 2025-08-29 11:51
锂电产业制造升级趋势 - 锂电产业正迫切走向制造精益化 [4] - 智能制造成为企业实现极致品质、效率和工艺控制的关键 [5] - 新能源政策深入推进和制造升级需求加速释放 [11] 利元亨技术突破与解决方案 - 公司以技术立业为核心理念 凭借多元化行业解决方案为电池制造升级注入创新动力 [5] - 飞行激光焊接技术通过机器人控制激光振镜实现高速动态扫描 突破传统逐点焊接效率瓶颈 [6] - 采用三通道分光技术实时监测20余类缺陷 实现微米级无损检测 [6] - 焊接速度达80-100mm/s 重复定位精度±0.05mm 单点焊接节拍仅3秒 较传统工艺效率提升17% [12] - 非接触焊接适应复杂曲面 减少搭接边宽度 降低材料损耗15% [12] - 通过位置同步输出激光能量控制 有效抑制拐角焊接变形与虚焊 [12] - 技术应用于电池单元与母线连接、燃料电池双极板焊接等关键环节 显著提升生产节拍与气密性水平 [8] 智能软件系统成就 - 全资子公司海葵信息技术四款产品入选惠州市优秀软件产品和信息技术服务(2025年度) [9] - ICAD智能设计辅助系统基于CAD二次开发 融合MBD设计理念 集成创成式设计、快速建模等功能 内置完备模型库、工艺库与算法库 [10] - 虚拟工厂平台依托数字孪生、三维虚拟化和AI视觉技术 实现园区全要素三维可视化与多系统数据融合 [10] - 机加MES系统支持快速制定工艺路径与生产计划 实现工序管理、进度跟踪与数据分析功能 [10] - 装配MES系统基于ISA-S95标准构建 实现从底层数据采集到生产全过程管理 [10] 行业地位与影响力 - 公司被认定为新能源行业AI智慧工厂解决方案先进企业 [13] - 属于全球化布局较早的中国新能源装备企业 [13] - 位列全球新能源领域高端装备第一梯队企业 [13]
中科深蓝汇泽获国际资本战略投资,GWh级产能“备战”固态电池量产
高工锂电· 2025-08-29 11:51
融资进展 - 阿美风险投资完成对公司的Pre-A轮战略投资 使资方阵容进一步扩大[2] - 公司从2022年天使轮起已完成两轮融资 投资方包括顺为资本 春华创投 淡马锡等国内外头部机构 老股东丰元股份和春华创投持续加持[2] - Pre-A轮融资规模达数亿人民币 投资方包括淡马锡 中国石化资本 国信创新股权 武进高新投资 煜华资本等 天使轮股东春华创投和丰元股份继续投资[3][4] 技术路线 - 公司采用复合体系+结构创新的技术路线 解决行业共性难题如聚合物路线离子传输效率低 无机氧化物与硫化物路线界面阻抗高和机械脆性大[6][7] - 通过分子结构创新设计出能承受更宽电压窗口的新型分子 最高工作电压达到5.2V 相比传统聚环氧乙烷固态电解质的3.7V有显著提升[7] - 通过材料体系创新合成具备宽泛工作温度的新型电解质体系 将电池最低工作温度降低至-30˚C 打破需加热才能工作的局限[7] - 创新引入刚性骨架+原位聚合设计 刚性骨架提供机械支撑防止电池失效 聚合物前驱体经原位热聚合形成柔性电解质改善固-固界面接触并降低界面阻抗[8] 产品性能 - HP系列35Ah与65Ah固态电池产品能量密度达310-340Wh/kg 具备持续3C快充与6C高倍率放电性能 瞬时最大放电倍率可达10C 循环寿命超1000次[9] - 在安全性方面严格依照EASA与FAA航空动力电池安全要求 电芯与模组均通过热蔓延测试验证 单颗电芯热失控时相邻电芯不受影响 模组内20%电芯热失控场景下实现无热蔓延[9] - 固态电池技术在马里亚纳海沟深海探测装备中实现全海深持续供电26天 创下世界纪录 2022年完成兆瓦级深海储能基站示范项目[9] 产业化进展 - 位于常州武高新的GWh级固态电池产线已完成设备进场 处于设备调试阶段 预计2025年底实现投产[9] - 产品为大载重低空飞行器的适航取证提供高效安全的航空电池解决方案 并应用于新能源汽车 低空飞行器 电动船舶 户用与社区储能等场景[9] - 公司的探索折射出固态电池赛道从路线探索向务实落地转型 GWh级产线投产将成为观察产业化进程的重要风向标[10] 资本认可度 - 资本阵容的逐步扩容与老股东的坚定加持成为行业观察技术路线可行性的重要信号 反映资本市场对固态电池赛道优质标的的筛选逻辑[3] - 融资认可度呈现阶梯式提升 天使轮融资由顺为资本 春华创投和丰元股份注资 提供初期团队搭建 核心技术研发与专利布局的基础支撑[4] - Pre-A轮融资标志企业从技术研发向产品转化的关键过渡 淡马锡的领投意味着技术路线获得国际资本对商业化潜力的认可 中国石化资本等产业资本的加入为后续技术与能源场景结合埋下伏笔[4] - 阿美风险投资的入局带来国际化资源支持 反映中国固态电池技术在全球新能源产业链中的竞争力 为后续海外市场拓展与国际化合作创造条件[4][5]
每日速递|一欧洲企业GWh级固态电池项目落地江苏金坛
高工锂电· 2025-08-29 11:51
电池 - 比利时企业艾维斯塔控股在江苏金坛投资建设GWh级固态电池产线 一期投资500万欧元设立采购及研发检测中心 二期投资1亿欧元建设产线 达产后预计产值20亿元 税收超1亿元 [2] - 长城汽车召回67辆欧拉品牌电动汽车(黑猫53辆 白猫14辆) 因动力电池生产过程问题导致电芯正负极片偏移 可能引发电芯过度自放电和电池过热风险 将免费更换问题电池模组 [3] - 宝马集团启动固态电池实车道路测试 电池电芯由Solid Power开发并搭载优美科正极活性材料 双方通过联合开发协议共同研发 固态电池有望突破传统锂离子电池局限 [4][5] 材料 - 科达利将马来西亚锂电池结构件项目变更为泰国项目 投资额由不超过6亿元调整为不超过2.1亿元 由泰国科达利负责实施 建设期24个月 达产后预计年产值4.8亿元 [7][8] - 格林美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75.61亿元 同比增长1.28% 净利润7.99亿元 同比增长13.91% [9] 电池回收 - 陕西交控产业发展集团与深圳乾泰合作开展新能源汽车回收拆解业务 重点拓展出租公交网约车等企业的新能源整车及电池回收业务 合作内容包括电池储能和动力电池梯次利用资质申请 [10] 设备 - 赢合科技向匈牙利电池厂发运多台双层挤压式涂布机和辊压分切一体机 设备用于40GWh量产线 支持全球头部电池企业的欧洲战略布局 [12][13]
高工锂电15周年策划|飞哥对话冯笑:小动力大梦想 星恒电源奔向全球
高工锂电· 2025-08-28 10:25
公司战略定位 - 专注于轻型车(两轮、三轮、小四轮)动力电池领域,并延伸至终端侧储能应用 [6] - 战略核心为"1246"模块化组合方案,满足不同车型需求 [7] - 定位全球20-25亿人口潜在市场,重点开拓南亚、东南亚、非洲及南美地区 [13] 市场前景与目标 - 全球两轮车潜在用户规模达20-25亿人,未来十年为主要目标客户群体 [9][13] - 轻型车电池年出货量目标:2024年达1000万组,三年内累计突破1亿组 [10] - 南美市场已实现月销1万组电池,计划扩大至月销10万-100万组 [14] 产品与技术理念 - 产品特性强调安全、耐用及高性价比,适配72Ah至100Ah容量范围 [5] - 推动电池标准化战略,主张12度电以内采用统一电芯实现多场景组合 [8] - 创新方向注重"烟火气",基于终端用户场景需求进行差异化开发 [19] 业务扩展领域 - 新增电动船应用场景,聚焦3-8人小型船只及养殖用船市场 [11] - 储能业务覆盖两轮/三轮车换电体系,定位终端侧微型储能场景 [6] 行业竞争哲学 - 反对同质化竞争,强调基于独立思考和终端场景的创新 [19] - 主张电池资产化而非耗材化,标准化利于电池银行模式发展 [8] - 认为电动化趋势不可逆转,电池将成为最基础能源载体 [16]
每日速递|真我15000mAh概念手机采用100%全硅负极电池
高工锂电· 2025-08-28 10:25
公司动态 - 宁德时代与晋城国投交通旅游投资集团等共同成立晋城国投时代骐骥新能源公司 注册资本2000万元人民币 经营范围涵盖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运营 集中式快速充电站 新能源汽车换电设施销售 储能技术服务等 [2] - 滨海能源子公司内蒙古翔福新能源签订9.1亿元含税锂电负极材料项目施工合同 用于推进年产20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一期建设 [9] 电池技术进展 - 欣旺达第一代半固态电池完成开发 能量密度超过300Wh/kg 第二代半固态电池进入中试试验阶段 第三代全固态电池完成400Wh/kg产品方案和工艺验证 [3][4] - 珠海冠宇固态电池样品具备良好安全性能及循环寿命 已向多家人形机器人头部厂商送样 部分厂商在汽车低压锂电池领域已有深度合作 [5] - 真我发布15000mAh概念手机 采用全球首款100%全硅负极电池 能量密度达1200Wh/L 并配备三套散热系统包括7700mm²超大VC被动散热 内置风扇主动散热 TEC半导体主动制冷 [6][7] 海外市场 - 美国锂硫电池制造商Lyten收购破产的瑞典锂电池制造商Northvolt后 尚未获得车企支持重启锂电池产线 [11]
九号联手新能安,行业首款72V90Ah圆柱电池落地旗舰电摩M5 200
高工锂电· 2025-08-28 10:25
产品发布与技术亮点 - 九号公司于8月26日发布全新旗舰电动摩托M5系列 顶配车型M5 200搭载宁德时代旗下新能安定制的大单体锂电池 采用专为电摩设计的35205圆柱电芯[3] - 电池采用新能安专为电摩设计的E30P电芯与独创BP体系 实现最高195公里工况续航 支持日常通勤一至两周充电一次 峰值3.5C持续2C放电能力 支持1C充电 标配20A快充 可快速补能100公里 高频用车一年0衰减[6] - 电池通过极端测试验证 在-20℃冰封浸泡48小时后仍可稳定放电 近9吨重卡挤压测试下电芯与结构完好 无泄漏无起火无爆炸 整包设计具备高安全冗余度[8][11] 行业趋势与市场数据 - 电动自行车新国标将于9月1日正式实施 锂电替代铅酸电池趋势加速 大圆柱电池在两轮车行业关注度持续上升[3] - 2024年以来小牛、九号、美团、哈啰、新日等厂商加快布局 开发匹配3系、4系大圆柱电池产品[4] - 高工产研数据显示2024年大圆柱电池在两轮车领域出货量达2.5GWh 同比增长150%[13] 技术优势与应用前景 - 大圆柱电池具备紧凑结构、灵活串并联组合及工艺成熟带来的成本优势 在10-30度电电池包中极具优势 两轮车是该电量区间的典型市场[12] - 九号与新能安合作在续航、寿命和安全性方面表现优异 或将推高电摩市场动力标准[12] - 随着大圆柱电池在两轮车市场渗透扩大 用户将获得更长续航、更少充电和更安全的出行体验[14]
GGII:磷酸铁锂赛道“淘汰赛”加剧
高工锂电· 2025-08-28 10:25
行业产能与利用率趋势 - 2025H1中国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出货量达161万吨,同比增长68% [5] - 预计2025年全年出货量将达350万吨,有效产能利用率超70%,2027年有望超75% [5] - 行业存在结构性产能不足,头部企业如湖南裕能、富临精工等产能利用率超90%,需扩产或代工满足需求 [8] 产能结构性矛盾与淘汰因素 - 企业间产能结构不均衡,部分企业因产品质量不达标导致产能利用率低 [8] - 产品升级推动三代半/四代材料增长,原有一烧产能需打6-7折才能生产二烧产品 [8] - 四类产能面临淘汰:高电价区域产能(尤其东部)、技术落后产能、破产企业产能、设备设计不合理产能 [10] 季节性波动与海外需求 - 下半年出货量通常为上半年的151%,易出现季节性产能紧张 [11] - 韩国磷酸铁锂电池需求增长,但海外产能不足,中国企业海外规划产能达58万吨(当前仅3万吨) [13] 新一轮扩产特征 - 扩产主体以有产品优势的企业为主,地点聚焦西部与海外,东部较少 [14] - 产线以高端二磨二烧技术为主,设备大型化(如辊道窑90米以上) [14] - 头部设备企业市占率提升,具备产品/质量/大型化/海外/客户优势的企业更易获单 [15] 行业基础信息 - 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属于锂电池产业链,涉及性能对比及供应链分析(目录章节) [20][22]
3000马力靠铁锂电池撑,仰望U9刷新全球电动车极速
高工锂电· 2025-08-27 10:47
技术突破与性能表现 - 比亚迪仰望U9纯电超跑以472.41km/h极速打破全球电动车纪录,超越此前Aspark Owl SP600的438.73km/h [3] - 搭载全球首个量产全域1200V超高压平台,四电机独立驱动,单电机峰值功率555kW,整车综合功率2220kW(约3018匹马力)[3] - 实测证明磷酸铁锂电池可实现2220kW高功率放电(约30C),填补行业高性能案例空白 [8] 磷酸铁锂电池技术应用 - 仰望U9采用磷酸铁锂电池支撑3000匹马力输出,突破三元锂高端市场传统绑定 [4][5] - 比亚迪兆瓦级超充技术基于1000V高压平台与1000A电流,实现第二代刀片电池峰值10C快充 [8] - 高压平台、低内阻电芯、大截面导流及热管理技术共同支持磷酸铁锂高功率充放电性能 [9] 高端市场渗透与行业影响 - 磷酸铁锂通过"800V+铁锂"组合向高性能高端市场渗透,案例包括仰望U7、腾势D9 DM-i、极氪001高配版及理想i6系列 [10][11] - 合资品牌如奔驰GLC插混版针对30万级市场首次尝试磷酸铁锂电池 [12][13] - 2025年上半年中国磷酸铁锂动力电池装机量达223.1GWh,同比增长71%,份额占比77.4%(上升12.5个百分点)[14] - 技术迭代推动磷酸铁锂持续影响高端市场格局,三元电池在中高端领域份额压力增大 [15]
每日速递|半固态电池储能系统采购现0.55元/Wh报价
高工锂电· 2025-08-27 10:47
电池行业动态 - 华域汽车拟以2.06亿元收购上汽清陶49%股权 旨在补全智能动力平台产品矩阵并实现固态电池业务与电驱动、热管理等业务的协同发展[2] - 海辰储能与沙特电力公司、阿尔法纳集团签署1GW/4GWh储能项目合作协议 采用自主研发的1175Ah千安时电池及6.25MWh系统解决方案 计划2026年投运[3] - 日产汽车与美国LiCAP科技公司合作开发全固态电池正极电极生产工艺技术 已于2025年1月启动试产线运营 计划2028财年推出搭载全固态电池的电动汽车[4] - 清陶能源以4.4亿元中标内蒙古乌海市200MW/800MWh半固态磷酸铁锂电池储能系统项目 折合单价约0.55元/Wh 要求2025年10月20日前全部交付[5][6] 材料领域进展 - 久吾高科中标8150万元盐湖提锂膜处理系统项目 占公司2024年度经审计营业收入的15.28%[7] 电池回收产业 - 百思凯动力电池回收项目在江苏淮安开工 年处理30万吨废旧动力电池 年产出2万吨电池级碳酸锂和10万吨再生电池级磷酸铁 总投资32亿元[8] 海外市场状况 - 德国汽车行业过去一年净减岗位约5.15万个 占全部岗位近7% 梅赛德斯-奔驰、大众等整车厂及博世、大陆等零部件供应商相继宣布开支削减计划[10][11]
反内卷“劲风”,吹向锂电材料
高工锂电· 2025-08-27 10:47
行业反内卷行动 - 磷酸铁锂和隔膜行业头部企业接连召开闭门会议 共同应对产能过剩和低价竞争问题 铁锂会议参与企业包括湖南裕能 万润新能 德方纳米等10家 隔膜会议参与企业包括星源材质 恩捷股份 惠强新材等 [2] - 会议达成行业自律共识 隔膜企业同意销售价格应位于成本线之上 并承诺国内除已规划产能外不再新增产能 [3] - 反内卷行动从自律 政策 合规多维度推进 与产业出清节奏形成共振 [4] 行业周期与供需现状 - 锂电产业处于底部周期尾声 2025年出现回暖迹象 出货增速 产能利用率和价格均有所改善 [5] - 2025年上半年锂电池产业链整体同比增速超40% 电池端出货776GWh(同比增长68%) 其中动力电池477GWh(增长49%) 储能电池265GWh(增长128%) [10] - 材料端出货量显著增长:正极材料210万吨(增长53%) 其中磷酸铁锂161万吨(增长68% 占比77%) 负极129万吨(增长37%) 电解液87万吨(增长45%) 隔膜136亿平方米(增长49%) [10] - 产能利用率回升至健康区间:锂电池65% 磷酸铁锂材料80% 负极材料72% 电解液65% 隔膜63% [10] - 除隔膜外 其他主材价格低点已过 [11] 反内卷实施路径 - 碳酸锂环节已提供清晰实施路径:5月中汽协发布行业倡议 7月中央财经会议明确监管方向 工信部推动14家企业签署自律公约并要求减产控产 地方监管跟进清理违规矿权 最终供给端震荡推动价格回升 [7] - 政策与合规手段通过提高扩产门槛 强化资质审查 明确定价成本红线 直接作用于低效或违规产能 [6] - 反内卷行动并非简单托市 而是与行业出清尾声的基本面同频 [8] 市场竞争与技术创新 - 反内卷推动行业竞争方式转变 竞争焦点由价格转向效率与技术 产业链创新活力有望释放 [12] - 若反内卷落实 湿法隔膜价格存在5%-8%上行空间 干法隔膜价格也有上调可能 企业需同步调整产能 [15] - 半固态电池配套的骨架隔膜 氧化物体系等技术路线逐步进入量产验证阶段 [15] - 磷酸铁锂出现结构性产能紧张 头部企业产能利用率超90% 而中小企业因产品质量问题利用率偏低 三代半 四代产品加快放量加速落后产能淘汰 [16] 反内卷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 反内卷加速低效产能出清 需求更集中流向具备成本和技术优势的企业 [14] - 低端产能通过降价换量延缓出清 迫使高端产能跟随降价 导致行业利润空间长期受损 [13] - 隔膜行业头部企业毛利率可超过20% 不同企业对市场波动的承受力和策略选择差异较大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