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工锂电
icon
搜索文档
每日速递|比亚迪8月电池装机总量23.175GWh
高工锂电· 2025-09-02 09:58
电池 - 天奇股份与亿纬锂能签订10年战略合作协议 共同构建锂电池制造-应用-逆向回收-再生利用全链条闭环体系 [2][3] - 比亚迪2025年8月动力及储能电池装机总量23.175GWh 2025年累计装机量达180.051GWh [4] - 比亚迪8月新能源汽车销量373,626辆 累计销量2,863,876辆 累计同比增长23% [4] 材料 - 安徽铜陵中色正元锂电前驱体项目进入全线试生产阶段 项目总投资100亿元 [5][6] - 项目一期达产后将实现年产2万吨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和1万吨四氧化三钴 预计年产值30-40亿元 [6] - 天齐锂业年产50吨硫化锂中试项目已实质落地并动工 产品用于下一代固态电池核心原材料 [7] 海外 - 印度Ashok Leyland与CALB Group战略合作 投资5.714亿美元开发下一代电池 投资期7-10年 [8][9] - 印度JSW集团与国轩高科、昆宇电源等至少四家中国电池技术公司洽谈合作 首期目标产能10GWh [9] - 韩国三大电池公司(LG新能源、SKOn、三星SDI)合计市场份额同比下降4.5个百分点至16.7% [10] - 宁德时代全球市场份额37.5% 继续保持最大市场参与者地位 [11]
每日速递|国轩高科80亿元连落两子,新增40GWh产能
高工锂电· 2025-09-01 10:33
电池产能扩张 - 华体科技在内蒙古、河北武安、云南签署三项重卡超充项目合作协议 其标杆站设计电力容量达100MW 配备18个1.44MW超充车位和108个600kW液冷超充车位 单日可服务约700辆电动重卡 单日充电量超30万kWh [1][2] - 比亚迪在郑州新增动力电池生产线扩充项目及液冷冷板生产线建设项目 其中动力电池生产线扩充项目总投资50亿元 [2] - 兰州新区新能源电池生产基地项目(一期)开工建设 总投资近30亿元 规划建设4条生产线 建成后将实现年产10GWh磷酸铁锂储能电芯产能 预计年营业收入达41亿元 [3][7] - 国轩高科拟在南京和芜湖分别建设年产20GWh新型锂离子电池智造基地 合计新增产能40GWh 总投资上限80亿元(两地各不超40亿元) 建设周期控制在24个月内 [4] - 大众汽车旗下PowerCo安大略省电池工厂即将动工 年产能高达90GWh 计划2027年完工 [9] 技术研发进展 - 泰坦股份设立控股子公司 主要从事固态电池锂硫磷氯电解质的研发和生产 目前正处于设备选购等筹备建设阶段 [5] - 三星SDI专门成立新型电极研究部门(电极中心) 隶属于中大型电池业务板块 考虑将干法电极技术应用于全固态电池 [8] 设备与订单 - 信宇人上半年营业收入8648万元 归母净利润-7241万元 主要因收入确认周期问题 公司在手订单(含已中标未签约)金额达11.07亿元 其中今年新接订单超8亿元 头部电池厂商订单占比超85% [6] 产业链整合 - Sayona矿业与Piedmont锂业合并完成 合并后Sayona股东和Piedmont股票持有者各持约50%非稀释性权益 Sayona澳大利亚股份继续交易至九月底 公司将更名为Elevra Lithium [9]
蜂巢能源二代龙鳞甲电池正式量产,首搭新款岚图梦想家
高工锂电· 2025-09-01 10:33
岚图新款梦想家电池技术 - 首款搭载蜂巢能源二代龙鳞甲电池包的量产车 采用热-电分离安全架构 [1][2] - 电池包设计将电芯防爆阀置于底部并设置独立向下排气通道 高温喷发物导向车底排出 避免侵入乘员舱 [7] - 集成智能熔断保护装置 碰撞后0.2毫秒内切断高压电 响应速度远超行业10毫秒标准 [7] 电池性能提升 - 采用上下双水冷板设计 换热面积增大200% 冷却效率提升70% [8] - 支持800V高压平台5C快充 65kWh电池包10分钟充电至80% [8] - 配合上盖保温棉设计 确保快充/高负载/极端天气下电池工作温度稳定 [8] 行业影响与定位 - 技术应用于高端豪华MPV市场 对安全性/充电效率/环境适应性要求较高 [3] - 解决电动车用户普遍关注的安全与补能痛点 [4] - 推动动力电池行业安全与性能标杆提升 技术成熟度获市场验证 [8] 相关企业信息 - 科达利(证券代码002850)主营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精密结构件 [9][11] - 公司在国内重点锂电地区完成华南/华东制造基地全覆盖 [9] - 公司总部位于深圳市南山区深圳湾科技生态园 [10][11]
海目星H1海外新订单大增近200%
高工锂电· 2025-09-01 10:3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16.64亿元 经营现金流净额2.48亿元 同比增长136% 由负转正[2] - 新增订单总额44.21亿元 同比增长117.5% 在手订单100.85亿元[3] 订单表现 - 海外新签订单18.88亿元 同比增幅192.5% 创公司成立以来海外订单高峰[3] - 海外订单增长与行业回暖趋势相符 GGII预计中国锂电池设备市场规模2027年将回升至850亿元[3] 全球化布局 - 在欧洲、北美及亚太地区设立8家子公司 进入超过20家海外头部企业供应链[4] - 计划第四季度进入欧美钣金切割市场 打造继锂电池装备和塑料焊接后的第三海外业务支柱[7] 技术研发 - 推进氧化物电解质+锂金属负极与硫化物电解质+硅碳负极两条固态电池技术路线[6] - 与欣界能源签订五年战略合作 获得4亿元2GWh产能设备订单[6] - 向全球领先新能源科技公司交付硫化物固态电池中试线前中段关键设备[6] 业务拓展 - 收购瑞士Leister集团塑料焊接业务 进入汽车工程和医疗技术领域[6] - 全球高端新能源装备竞争进入技术、环保与本土化的多维度比拼阶段[8]
十五风华 跃见未来 | 2025高工金球奖报名开启
高工锂电· 2025-09-01 10:33
高工锂电金球奖概述 - 高工锂电金球奖是锂电行业年度评选活动 由高工锂电于2010年发起 旨在评选具有公信力的技术 产品和企业品牌[3] - 活动通过业界推荐和高工产业研究院独立调研 激励行业创新 树立行业标杆 推动产业链健康可持续发展[3] - 15年来该奖项已成为产业界和资本界风向标 绝大多数获奖企业成为中国锂电产业中流砥柱[3] 评选目的 - 激励企业技术和产品创新 创造客户信赖品牌[5] - 树立行业标杆 引导行业高质量向前发展[5] 评选流程 - 第一阶段自荐报名和提名产生候选名单 截止日期10月20日[6] - 第二阶段高工产业研究院和高工锂电审核产生入围名单 时间10月21日至11月3日[6] - 第三阶段颁奖典礼于11月20日举行 同期举办2025高工锂电年会[7] 奖项设置及标准 - 奖项针对中国本土产业链企业 涵盖电池 核心装备及关键部件 材料 核心配套 回收等领域[8] - 评选维度包括人物 品牌 案例 技术及产品 市场拓展 资本等多个方面[8] 高工锂电十五周年特别奖项 - 十五年风云领袖奖授予过去15年对产业做出巨大贡献 引领企业创变的优秀企业领袖[9] - 十五年风华长青奖授予连续10年以上参与金球奖且持续创新企业 评选维度包括产品技术创新迭代延续性 营收复合增长率 市场及客户拓展等[10] - 十五年技术跃迁奖授予对产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技术及产品 评选维度包括技术迭代跨度 商业化规模 专利壁垒强度[11] - 十五年领航全球奖授予在全球化发展中有实质性突破的企业 评选维度包括海外市场市占率 海外工厂本地化率 海外业务营收占比等[12] - 十五年跃见未来奖授予聚焦新兴电池技术并获得关键进展的企业 评选维度包括技术前瞻性与创新性 创新市场开拓及应用等[13] 2025年高工金球奖奖项 - 年度贡献奖表彰在全球市占率 技术创新 市场影响力 国际化进程 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有引领性作用的企业[15] - 年度人物奖授予在锂电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业家 新生代领导力和女性领导力[16] - 年度企业奖授予深耕中国锂电市场的本土优秀企业 评选维度包括市场表现 创新能力 产业布局 资本运作 行业声誉等[17] - 年度技术/产品奖授予在性能与应用方面表现突出 解决行业及用户痛点的产品[18] - 年度标杆工厂奖表彰在动力及储能电池智能制造 极限效率 极限成本 极限品质方面有突出进展的工厂[19] - 年度创新奖授予在技术及产品 品牌营销 商业模式等维度有引领性创新并获得实质性应用的企业[20] - 年度价值奖授予在市场竞争中表现卓越的企业 评选维度涵盖营收增长 盈利能力 市值变化 品牌影响力 研发投入等[22] - 年度先锋奖授予在智能制造 ESG 数字化转型 零碳转型 海外布局等领域有行业引领表率的企业[23] - 年度市场开拓奖授予在乘用车 重卡 工程机械 轻型车 eVTOL AI智能穿戴 人形机器人 电动工具等新兴应用场景有突破性进展的企业[27] - 年度新锐奖授予在电池 材料 设备 应用等环节崭露头角的初创企业[28] 报名方式 - 企业需通过组委会报名链接提交参选表格 内容包括企业介绍 技术/产品/方案介绍 联系方式等[30] - 参选内容必须为具体技术/产品/方案 且拥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30] - 需提供企业LOGO和产品及应用场景清晰图片 分辨率不低于300dpi[30] - 评选通过自荐报名和提名确定候选名单 由高工产业研究院和专家评审联合评定[30] - 入围企业需安排高层代表参加颁奖典礼 否则视为弃权 评选过程不收取任何费用[30]
国内已现“月销万辆”大圆柱车型
高工锂电· 2025-08-31 11:04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31.7%至164.19亿元人民币 [3] - 期内利润飙升80.4%达到7.53亿元人民币 [3] - 毛利率环比提升近2个百分点至17.5% [3] 核心技术产品 - 高功率磷酸铁锂R46大圆柱电池在混动市场实现首家量产 主要客户为吉利汽车和东风汽车 [4] - 800V 5C超快充电池独家供应小鹏汽车新款P7车型 实现12分钟内电量从10%充至80% [6] - 能量密度达310Wh/kg的高镍46大圆柱电芯已量产 供应头部eVTOL客户 [6] 客户合作与订单 - 吉利银河星耀8车型搭载8.5kWh大圆柱电池 5月上市当月销量达10187辆 6月8439辆 7月10100辆 [6] - 吉利银河A7低电量版本采用同款电池 8月初上市累计订单突破3万辆 [6] - 5C超充电池在纯电领域月销超2万台套 [7] - 四季度将为小鹏X9增程版供应5C铁锂超充增程电池 [7] - 5月与现代汽车签订30GWh供应合同 已进入大众、现代、丰田全球三大车企供应链 [7] 市场地位与战略 - 7月国内市场占有率达8.25%创历史新高 [8] - 大圆柱电池通过低制造成本和高功率特性切入混动市场 奠定标准化产品快速扩张基础 [6] - 5C超快充技术应用门槛下探至20万元级别主流消费市场 树立产品差异化壁垒 [6] - 进入技术红利释放期 两大核心技术推动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 [8]
LFP材料现拐点:头部产能利用率超90%,洗牌加速
高工锂电· 2025-08-31 11:04
市场出货量及增长 - 2025年上半年中国磷酸铁锂材料出货量达161万吨,同比增长68%,占正极材料总出货量比例77%,预计全年占比有望超过80% [4] - 2025年上半年磷酸铁锂电池总出货量超650GWh,主要受动力与储能领域需求增长带动 [5] - 预计2025年中国磷酸盐系正极材料出货量有望超340万吨,同比增长40%以上 [5] 需求驱动因素 - 储能领域因关税过渡期影响,海外市场需求大幅增长,二季度国内储能锂电池企业排产均处于高位 [5] - 动力领域磷酸铁锂电池持续替代三元材料,2025年上半年装机量占比达81.4%,再创新高 [5] 产品技术发展 - 主流LFP材料压实密度集中在2.5-2.6g/cc,并向2.6g/cc以上高压实方向发展 [8] - 2025年上半年高压实(>2.6g/cc)LFP材料月出货量超4万吨,高倍率型材料(放电倍率超30C)月出货量超2500吨 [8] - 技术方向包括压实密度从2.6向2.7+g/cm³提升、储能领域开发循环次数10000~15000次材料、以及提升充电倍率至4C/6C [13] 产能及利用率 - 头部LFP材料企业2025年上半年产能利用率超80%,部分企业超90% [10] - 行业产能结构性过剩,但头部企业仍在扩产(如湖南裕能、富临精工) [10] - 产能折算因素:因采用多烧工艺(一烧转二烧或三烧),现有产能仅相当于原产能的70-75% [10] - 产能正从高成本东部地区向低成本西部地区转移,造成行业产能折损 [10] 价格及成本趋势 - 2025年上半年LFP材料加工费缓慢上涨,行业亏损持续收窄 [13] - 三季度材料价格及加工费有望在二季度基础上继续上涨3-5个百分点 [13] 生产工艺路线 - 钠法/铵法磷酸铁为现阶段主流工艺路线 [14] - 磷酸+铁法工艺技术储备逐渐增多,主要因产品具有高一致性和高品质特点 [14]
上汽MG4半固态电池版定价9.98万元
高工锂电· 2025-08-30 10:41
上汽集团半固态电池商业化策略 - 新款MG4车型搭载半固态电池版本限时补贴后售价为9.98万元人民币 显著低于市场对同类新技术的普遍预期 [2] - 上汽清陶合资公司通过引入固态电解质材料将电解液比例降至5% 从根本上降低电池热失控风险并提升本征安全性 [3] 上汽清陶股权结构调整 - 华域汽车以2.06亿元人民币收购上汽集团持有的上汽清陶49%股权 交易后股东身份从整车厂转变为零部件供应商 [3] - 股权结构调整有助于明确固态电池零部件属性 是推动电池供应链中性化的关键一步 避免外部客户因上汽系身份产生顾虑 [4] 清陶能源技术布局与产能规划 - 上汽集团及旗下产业投资基金累计向清陶能源投资超过29亿元人民币 间接持有约15.29%股权 为第一大产业投资人 [5] - 计划2025年底建成首条全固态电池生产线 一期规划产能0.5GWh 技术路线从半固态向全固态稳步推进 [5] 清陶能源产业链协同与市场拓展 - 与上海先惠技术组建联合研发团队 共同开发固态电池先进生产工艺与核心装备以缩短技术研发到市场应用周期 [5] - 内蒙古乌海年产5万吨固态电池专用材料项目进入试生产阶段 并在当地中标4.4亿元人民币储能电站项目 单位成本约0.55元/Wh [5] - 客户结构持续扩大 包括为南京依维柯和北汽福田旗下商用车供应半固态电池 [5]
2025钠电中场战事:应用突围、“聚”势提速
高工锂电· 2025-08-30 10:41
钠电池产业化进展 - 多家电池产业链企业公布半年报 宁德时代、普利特(海四达钠星)、维科技术等披露钠电池最新进展 [2] - 钠电池主要应用于两轮车、乘用车、储能、备电、启停、特种车等领域 [3] - 宁德时代4月发布钠电新品"钠新" 确定2025年以启停电源为重点应用方向 [3][7] 头部企业产品布局 - 宁德时代推出乘用车用钠新动力电池 具备优异低温能量保持率与安全性能 [4] - 宁德时代针对重卡启停市场推出钠新启驻一体蓄电池 计划全面替代铅酸电池 [5] - 海四达钠星聚阴离子钠电池已应用于储能、备电、启停等领域 签约订单金额突破2亿元 上半年钠电池量产排名第四 [5] - 海四达钠星下一代高容量长循环宽温域钠离子电池预计2025年下半年研发上市 [6] 行业参与主体扩展 - 钠电新势力企业包括众钠、零壹肆、中国钠电、希倍动力等均布局启停电源 [8] - 铅酸头部企业天能发布乘用车钠电起停产品"天钠" 超威推出4G智能驻车钠电池适配多类车型 [8] - 宁德时代钠新启驻一体蓄电池已实现量产 12月将启动乘用车电池量产 [13] 正极材料技术发展 - 当升科技、容百科技、振华新材等头部材料企业布局钠电正极材料技术扩展 [9] - 材料企业产线规模保持在百吨至千吨级别 容百科技启动6000吨聚阴离子产线 [10] - 技术路线转向聚阴离子体系 美联新材仍专注普鲁士蓝技术路线 [10] - 当升科技钠电层状氧化物和聚阴离子材料已批量供货圆柱启停、方形储能等项目 [10] - 振华新材层状氧化物实现出货装车 聚阴离子百吨级中试线完成评估验证 [11] - 美联新材通过美彩新材研发普鲁士蓝正极材料 辉虹科技成为全球首家工业化生产普鲁士蓝钠电正极企业 [12] 市场应用拓展 - 多家钠电新势力实现海外两轮车电池交付 铅酸企业加码布局钠电两轮车市场 [13] - 电动自行车新国标推行加速钠电在两轮车领域替代进程 [13]
18家电池企业H1业绩出炉:头部稳进,二三线挣扎
高工锂电· 2025-08-29 11:51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锂电池总出货量达776GWh 同比增长68% [2][7] - 储能电池出货量265GWh 同比增速128% 远超动力电池49%的增速 [2][7] - 18家电池企业中超半数实现营收与利润双增长 但部分企业营利双降 行业分化显著 [2][5] 企业业绩分化 - 宁德时代营收1789亿元 同比增长7.27% 净利润304.91亿元 同比增长33.33% [3][5] - 亿纬锂能营收281.7亿元 同比增长30.06% 但净利润16.05亿元 同比下降24.9% 主要受非经营性因素影响 [3][5][6] - 中创新航营收164.19亿元 同比增长31.7% 净利润7.5亿元 同比增长80.4% [3][5] - 豪鹏科技净利润9671万元 同比增长252.49% 博力威净利润3602万元 同比增长259.56% [3][5] - 南都电源营收39.23亿元 同比下降31.67% 净利润亏损2.32亿元 同比下降225.48% [3][6] 动力电池领域 - 动力电池出货量477GWh 同比增长49% [7] - 磷酸铁锂电池出货量372GWh 占动力电池总出货量78% 同比增长68% [8] - 技术优化使部分产品充电15分钟可满足300公里续航 海外车企如大众ID系列磷酸铁锂电池装机比例提升至40% [8] 储能电池领域 - 储能电池出货量265GWh 同比增长128% [7] - Q2储能电池出货量环比增长94% 头部企业排产率超90% [4][9] - 国内储能锂电池出货连续两个季度同比增速超120% [9] 行业竞争格局 - 头部企业产能利用率近90% 储能产线接近满产 而二三线企业产能利用率不足60% [10] - 头部企业研发投入巨大 宁德时代研发支出超百亿元 欣旺达19.24亿元 亿纬锂能12.61亿元 [10] - 二三线厂商被挤压至轻型动力、消费电子等细分领域 [10] 企业战略路径 - 中小企业深耕人形机器人等新兴赛道 依托定制化研发能力实现错位发展 [11] - 头部企业探索商业模式创新 宁德时代建成2000座换电站并试点V2G项目 亿纬锂能推出CLS模式提升行业效率 [12] - 多家企业启动赴港上市 包括宁德时代、欣旺达、亿纬锂能、南都电源 以支撑技术研发与全球化布局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