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而瑞地产研究

搜索文档
政策动态 | 中央发布城市工作会议落实细则,上海外环外限购解绑(8.25-8.31)
克而瑞地产研究· 2025-09-01 03:37
据8月28日新华社消息,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文件中再度明确了"两个 转向"的判断:我国城镇化正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城市发展正从大规模增量扩张阶段转向存量提 质增效为主的阶段。构建房地产新模式被归于第四个板块任务"营造高品质城市生活空间"中,与系统推进"好 房子"和完整社区建设密切相关。此后8月30日住建部也表态,将推动城市规划创新促城市高质量发展,积极 研究构建一套与城市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相适应的城市规划制度体系。 从文件内容来看,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的两大抓手已经愈发明确,一方面是通过加强高品质住房的建设, 为市场带来更多新质住房需求,在城镇化发展进入稳定发展期,城市人口增长速度下降的情况下,通过提高 房地产市场需求规模的上限,稳定行业需求总规模;另一方面则是加强城市更新相关工作,如支持老旧住房 自主更新、原拆原建等,促进产城融合、职住平衡,兼顾土地要素使用效率提升和存量需求释放,并因地制 宜发展保障性住房,为房地产开发带来更多强确定性的投资标的。 2025年第35周,中央部委继续加强稳市场顶层设计,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具体细则出炉,进一步明确房 地产新模式与高品质住宅和城 ...
研究中心2025年专题卡(1-8月)
克而瑞地产研究· 2025-08-31 14:00
研究专题卡产品介绍 - 克而瑞研究中心推出系统化房地产企业情报定制方案 旨在用专业行业知识与精湛预判为房企预测走势 预警风险 提供借鉴 [2] - 每年提供宏观研究 市场研究 企业管控 项目借鉴 营销案例 产品案例 运营模式 企业深度 企业融资及盈利模式十大类 五十个专题选择 [2] - 企业可根据需求选择专题打包定制 但全年累积不得超过会员等级规定数量 [4] - 产品分为普卡含5篇专题 金卡含20篇专题不包括白皮书系列 白金卡含35篇专题包括白皮书系列 [11] 2025年新增专题内容 - 2025年地产类专项债发行图谱专题指出要进一步释放专项债效能 需针对性完善发行节奏 区域适配 风险管控等方面配套政策 [6] - 2025上半年房企债务重组进展解析专题显示房企重组入深水区 削债比例提升 债转股成主流 方案各具特点 推动行业风险出清 [7] - 2025中国房地产投资前景排行榜将研究范围扩大至297个地级以上市 新增供地规模调整指标 完善地价房价比和短期人口增量等指标 [8] - 2025上半年千万豪宅热销动因解析指出大面积高总价"越豪越好卖" 上海"独占鳌头"全面领涨 高端豪宅预期供求持稳 蓉汉等产品竞争白热化 [9] - 2024年重点房企现金流趋势变化专题显示剔除央企后房企经营性现金流净额收缩16.8% 民企与混合制承压 投资活动连续四年净流出且2024年达443亿 融资性现金流净流出3434亿但规模收缩 同时房企持有现金持续减少 [12] 产品与市场研究专题 - 2025上半年十大品质作品产品趋势解析指出品质作品在空间收纳 工艺细节 公区景观 社区配套等方面都有明显进步 [13] - 2025上半年十大轻奢作品产品趋势解析显示从四代宅私密性升级到社区场景持续迭代 从在地化特征深化到小地块价值营造 映射改善购房者需求转变 [14] - 2025上半年十大高端作品产品趋势解析指出高端住宅已完成从物质奢华到精神共鸣的价值蜕变 [15] - 重点城市住宅新规对产品的影响和效果专题显示住宅产品升级方向转向生活场景优化 科技赋能深化以及服务配套完善等多维度综合价值竞争 [16] - 重点城市库存结构特征与存量供给研判指出库存降至阶段性低点 三类城市短期内面临严重供给约束 [16] 企业运营与融资专题 - 头部代建企业立身之道专题指出未来代建行业保持"强者恒强" "特色为王"发展态势 坚持"长期主义"和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才能构筑护城河 [17] - 2025年存量宅地清单透视显示各城市库存规模及开工进度显著分化 专项债收储仍需进一步细化落地 [18] - 2024年房企盈利能力报告显示行业毛利率下降至10% 72%房企净利润亏损 2024年确认存货跌价损失1677亿 相比2023年大幅提升26% [19] - 2024年房企偿债能力报告指出流动性压力仍在加大 行业信用修复仍需时间 2024年底50家样本房企中84%现金持有量较期初减少 62%企业调整后非受限现金短债比继续恶化 踩线房企占比较期初提高2个百分点至72% [20] - 2024年房企存货管理专题显示典型房企现房库存占比接近3成 [21] - 房地产企业融资模式发展与创新专题指出行业过度依赖债务驱动具不可持续性 未来融资模式要平衡各方风险与收益 预售制度也亟待调整 [22] 区域市场与城市研究 - 从北上深杭二手成交结构 房价变化看市场回稳进程专题显示2025年一季度京沪深杭二手房市场量增价稳 成交同比增17% 高改及豪宅需求回暖 刚需价格止跌 [23] - 2025年地方供地计划探析指出2025年一季度推动行业去库存规模已达1亿平方米 土地市场结构性回暖为行业复苏带来信心 [24] - 一季度小阳春特征解析和持续性展望显示2025年一季度楼市企稳 热点城市回暖 二季度或延续弱复苏 [25] - 2025年"两会"房地产相关政策解读强调在发展中化解风险 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26] - 从先行指标到破局路径专题显示沪杭等八城有望率先破局 多数城市仍需深化精准施策 [28][29] 历史专题回顾 - 2024年度中国房地产行业总结与展望政策篇指出2024年应出尽出 2025年重在落实 [34] - 公募REITs发行创新高 推动房企加速转型 2024年中国公募REITs迈入常态化发展新阶段 [34] - 重点城市拿地开工率46% 盈利项目才会开盘 拿地开盘谨慎趋势短期难逆转 未来多城供应难有起色 [35] - 2024年十大作品产品趋势解析显示四代宅产品普及 实得面积提升 大平层创新设计 主卧升级 满装样板间流行 公区工艺精细化以及DFC数字建造技术应用是主要趋势 [36] - 2024年房企偿债能力报告显示流动性风险蔓延 近7成房企现金短债比低于1 [43] - 2024上半年房企存货管理报告显示典型房企现房库存占比再创新高 [43] - 2024上半年房企盈利能力报告显示盈利难成普遍现象 72%房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43]
2025年1-8月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TOP100排行榜
克而瑞地产研究· 2025-08-31 11:11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8月30个重点城市新房成交规模753万平方米,环比下降12%,同比下降17%,降幅较上月扩大1个百分点[17] - 2025年1-8月30城累计成交7869万平方米,较去年同期微降3%,降幅较上月扩容2个百分点[3][17] - 百强房企8月实现销售操盘金额2070.4亿元,环比降低1.9%,同比降低17.6%[3][18][20] - 百强房企1-8月累计销售操盘金额20708.8亿元,同比降低13.1%,降幅扩大0.6个百分点[20] 企业梯队表现 - TOP10房企销售操盘金额门槛同比降低4.3%至560.6亿元[22] - TOP30房企销售门槛同比降低5.9%至149.2亿元[22] - TOP50房企销售门槛同比降低9%至89.1亿元[22] - TOP100房企销售门槛大幅降低23.8%至35.1亿元[22] - TOP21-30梯队房企累计销售规模同比降幅8.7%,是唯一降幅在10%以内的梯队[24] - 33%的百强房企8月单月业绩环比增长,其中21家企业环比增幅大于30%[20] - TOP10房企中有8家销售操盘金额环比增长[20] 城市能级分化 - 一线城市8月成交量125万平方米,环比下降20%,同比下降26%[29] - 一线城市前8月累计成交仍同比增长4%[29] - 二三线城市8月合计成交628万平方米,环比下降11%,同比下降16%[30] - 北京8月成交环比微降8%,同比下降19%[29] - 上海8月新房成交同环比分别下跌45%和27%[29] - 广州和深圳8月新房成交环比均下降20%[29] - 成都、青岛、天津、西安、武汉单月成交量均超40万平方米[30] - 杭州、武汉、合肥、宁波等核心城市8月成交同环比齐增[30] - 昆明、重庆、东莞、珠海等城市环比下降但同比增长[30] 领先企业表现 - 保利发展操盘金额1667亿元排名第一,操盘面积821.7万平方米同样位居首位[2] - 绿城中国操盘金额1563亿元排名第二,操盘面积733万平方米位列第二[2] - 中海地产操盘金额1431.3亿元排名第三[2] - 万科地产操盘金额850.3亿元排名第六,但操盘面积652.5万平方米排名第三[2] - 招商蛇口操盘金额1178.1亿元排名第五,操盘面积524万平方米排名第五[2] - 华润置地操盘面积494.7万平方米排名第六[2] - 建发房产操盘金额841.5亿元排名第七,操盘面积319.4万平方米排名第十[2] 市场展望 - 9月新房成交绝对量预期低位回升[19][30] - 房企将加快推盘节奏和加大折扣力度[30] - 京沪放松限购等政策利好有望逐步修复市场信心[30] - 城市间和项目间分化将持续加剧[19][31] - 核心一二线城市市场热度将保持高位波动[31] - 部分二线城市将呈现弱复苏走势[31] - 具备核心区位、优质配套、价格实惠、产品力佳的复合优势项目才能保持高热[31]
中报点评|建发国际:灯塔战略成效显现,经营保持稳健发展
克而瑞地产研究· 2025-08-30 01:48
销售业绩与目标 - 2025年上半年权益销售金额533亿元 同比增长5% 全年1500亿销售目标不变 [2][4] - 目标推盘货值约2700亿元 其中年初滚存货值1000亿 上半年新增供货667亿 下半年计划新增供货1000亿 [2][4] - 物业开发现金回款合计约658亿元 [4] - 一二线城市权益销售金额447亿元 占比84% 五大核心城市(厦门/杭州/上海/北京/成都)权益销售金额328亿元 占比61.5% [6] - 杭州权益销售金额119亿元排名第一 同比增长18% 北京权益销售金额83亿元排名第二 同比增长98% [6][7] - 北京权益销售均价同比大幅提升62%至74515元/平米 杭州权益销售均价同比下降21%至33845元/平米 [6][7] 土地投资与战略 - 全面推进灯塔战略 在北京/上海/成都/杭州/厦门五个城市推进标杆项目 北京海晏项目开盘去化率超90% 销售额突破50亿元 [2][4] - 上半年新增26宗土地 全口径货值987亿元 另有7宗地块待股权转让 货值232亿元 合计新增货值1219亿元 [2][8] - 全年计划新增1500亿货值 下半年拿地以销定投 重点关注北京/上海/杭州/成都等核心城市 [2][8] - 坚持经营安全 项目流动性优先于净利润率 [2][8] - 期末可售土储建面1271万平米 权益比例75% 总土储货值2496亿元 [8] - 五大核心城市土储货值1354亿元 占比54% 81%以上土储为2022年及之后获取项目 [8][9] 财务表现与盈利能力 - 上半年营业收入342亿元 同比增长4% 毛利润44亿元 同比增长13% 毛利率12.89% 同比上升1个百分点 [3][12] - 净利润15亿元 同比增长5% 净利率4.4% 略高于去年同期 [3][12] - 已售未结转项目金额约2500亿元 整体结算毛利约13% 预计未来毛利率维持在13%-15%区间 [3][14] - 上半年计提存货跌价准备3.9亿元 2021-2024年累计计提存货减值损失近百亿元 [3][14] - 2021年及以前获取的库存规模剩余约400亿元 [14] 现金流与负债结构 - 期末持有现金563亿元 较年初下降2% 现金短债比4.13 无短期偿债压力 [14][17] - 总有息负债919.7亿元 较期初上升2% 其中短期债务占比15% [14][17] - 银行借款411.1亿元占比44.7% 融资成本0.95%-3.05% 间接控股公司贷款453.3亿元占比49.3% 融资成本4.06% [15] - 平均融资成本3.17% 较2024年末下降39个基点 [3][17] - 净负债率33.37% 较期初上升1.6个百分点 扣预后资产负债率58.8% 较期初下降0.7个百分点 [3][17] 运营效率 - 期末存货账面值2662亿元 较期初增长7.8% 其中已竣工未售存货196亿元 较期初减少9.9% 占比降至7.4% [9] - 股东权益回报率2.40% 较去年同期下降0.03个百分点 [20] - 营销及管理费用率3.37% 同比下降0.21个百分点 [20]
专题 | 2025年地产类专项债发行图谱
克而瑞地产研究· 2025-08-30 01:48
专项债限额与发行情况 - 2025年专项债限额4.4万亿元 较上年增加5000亿元 创近六年最大增幅[9][10] - 前7月实际发行规模约2.8万亿元 剩余1.57万亿元额度待使用 乐观预计全年将超发至1.7万亿元[11][45] - 土地储备类专项债重启发行 前7月发行2639亿元 较2019年同期增长10%[15] 房地产专项债结构性变化 - 房地产类专项债占比显著提升 二季度以来平均占比达43% 较2024年同期大幅提高[20] - 土地储备类专项债占房地产大类一半以上 保障房和城中村项目融资额同比增长3.2倍[17] - 城中村改造占比达2.8% 为2024年2.8倍 保障房占比1.2% 为2024年2倍[23] 区域分布特征 - 超四成专项债投向华东区域 与人口分布高度吻合[25][26] - TOP10城市专项债融资2144亿元 占全国总量41% 北京以823亿元居首[30][33] - 三四线城市发行规模2562亿元 占比50% 一线城市1436亿元 二线城市1120亿元[37] 专项债对房地产市场影响 - 预计全年房地产专项债规模较2024年增长6000亿元 长期可拉动8700亿元增量新房交易 相当于2024年商品房成交金额9%[47] - 土地收储计划累计4942亿元涉及2亿平方米土地 但前7月仅683亿元专项债明确用于土地回收[15] - 廊坊等三线城市专项债规模达新房成交金额40%以上 预计长期可提升新房流速超50%[50][52] 重点城市专项债投向差异 - 北京专项债77%投向保障性安居工程 其中49%用于城中村改造 规模占全国一半以上[33] - 上海97%专项债用于土地储备 虹口区单笔土地收储融资86.2亿元[35] - 杭州85%专项债投向土地储备 主城区宅地平均溢价率高达35%[35] 政策实施效果与展望 - 专项债通过土地收储优化库存结构 通过城中村改造释放土地要素效率 通过保障房建设满足中低收入群体需求[21] - 北京十八里店乡城中村改造涉及873公顷土地 预计长期可带来2000亿元增量土地和4000亿元新房销售[34][41] - 建议简化土储专项债审批流程 实施区域差异化施策 强化政策协同与资金管理[55]
土地月报|成交规模延续同比回落,一线土拍热度仍维持高位(2025年8月)
克而瑞地产研究· 2025-08-30 01:48
核心观点 - 土地市场成交规模延续季节性低位并持续同比回落 但优质地块土拍热度继续保持 月末退税政策显著利好企业现金流和拿地信心 有助于下半年优质宅地土拍热度的维持 [4][7][8] 供求情况 - 供应建筑面积6592万平方米 环比增加6.6% 同比下降9.5% 供应规模连续三月增加 [4][10] - 成交建筑面积4074万平方米 同比下降14% 成交金额953亿元 同比下降16% [4][15] - 各能级成交建面均同比回落:一线下降59% 二线下降22% 三四线下降11% [6] - 成交金额方面:一线同比下降47% 二线下降23% 三四线下降3% [6] 市场热度 - 平均溢价率5.6% 为年内第二低点 [5][18] - 一线城市溢价率26.64% 刷新2025年月度溢价率新高 [5][18] - 二线城市平均溢价率2% 三线城市平均溢价率3% [5] - 深圳三宗优质宅地高溢价成交 宝安中心地块溢价35% [18][23] - 土地流拍率7% 维持在近年低位 [21] 政策影响 - 财政部、税务总局完善增值税退税政策 符合条件企业可退还新增留抵税额的60% [8][16] - 退税政策聚焦新拿地企业 相当于减轻约拿地金额5%的税费压力 [8][16] - 政策有望缩短房企留抵税额消化周期 从5年以上大幅缩短 [8][16] - 有助于促进优质新增供应 稳定新房销售热度和规模 [8][16] 重点地块成交 - 总价榜首位为深圳宝安中心宅地 成交总价86亿元 溢价35% [23][24] - 单价榜首位为深圳宝安中心宅地 楼板价59586元/平方米 [26][27] - 两榜20个席位来自12个城市 分布趋于分散 [23] - 深圳龙华民治地块楼板价35030元/平方米 溢价15% [26][27] 后市展望 - 城市更新和土地收储持续改善供给侧确定性 [7][12] - 各地加强供给侧管理 支持存量用地盘活和"商改住"转换 [12] - 优质宅地供应预计增加 更多存量用地将转为有效新增供应 [12] - 行业融资环境有望持续改善 保障性安居工程和高质量新房建设成为市场止跌回稳两大动能 [19]
每周精读 | 政策点评之上海825对比北京808;深圳楼市回归自住属性支撑一二手房成交“一枝独秀”(8.25-8.29)
克而瑞地产研究· 2025-08-30 01:48
深圳楼市表现 - 深圳一二手房成交呈现一枝独秀态势 市场回归自住属性支撑成交表现 [5] - 三四季度新房市场刚需和中改需求有望持续释放 整体延续弱复苏走势 [5] - 二手房市场将延续高位震荡行情 短期内以价换量仍是主要销售策略 [5] 上海房地产政策 - 上海限购放松+利率统一+税收优惠 政策调整覆盖面较北京更大 [6][7] - 上海刺激措施力度大于预期 对改善外环外市场成交压力作用重大 [8] - 政策允许1年社保外环上车 与北京五环外不限购形成对比 [6] 土地市场动态 - 第34周重点城市土地供应建筑面积487万平方米 环比上升61% [11] - 同期土地成交建筑面积280万平方米 环比下降6% [11] - 没有10亿元以上高总价土地成交 平均溢价率大幅回落 [11] - 北京顺义区低密宅地以10.3亿元底价成交 由懋源地产竞得 [9] 税收政策利好 - 中央部委发布增值税期末留抵退税政策 允许新增留抵增值税退税60% [12] - 政策显著减轻新建项目税费压力 增强行业抗风险能力 [12] 代建业务发展 - 两周中标代建项目25个 一线城市占比增加且以政府代建类为主 [13] - 绿城管理上半年代建交付面积465万平方米 [12] - 重点监测企业中绿城管理和旭辉建管中标数量领先 [13] 绿城中国业绩 - 2025上半年合同销售额1222亿元 同比减少3.4% [15] - 合同销售面积535万平方米 同比减少9.5% [15] - 代建业务销售额419亿元 逆势增长1.9% [15] - 代建业务对销售额贡献度达34.3% 同比提高1.8个百分点 [15] - 归母净利润下降近九成 [15] 保利发展业绩 - 2025上半年全口径销售金额1451.71亿元 同比减少16.25% [16] - 销售面积713.54万平方米 同比减少25.23% [16] - 销售额规模稳居行业第一 [16] - 拿地力度明显加大 [16] 滨江集团战略 - 公司聚焦杭州市场 全年千亿销售目标不变 [17] - 持续降低负债规模和成本 直接融资比例控制在20%以内 [17] - 实现营利双收 [17] 华发股份表现 - 上半年销售规模逆势增长 [17] - 盈利状况稳健 维持稳定分红回报股东 [17] - 债务结构良好 长期债务占总债务比例达八成以上 [17] 绿城管理业务 - 新拓业务实现规模与质量双重提升 结构优化成效显著 [18][19] - 新拓规模、新拓代建费、在手订单面积、交付面积持续保持龙头地位 [19] - 利润指标同期回落但仍处于健康区间 [18] 产品创新趋势 - 头部房企联手大IP 通过架空层设计撬动业主黏性与社区溢价 [21] - 住宅开发从空间制造转向场景营造 架空层被打造为品牌联名泛会所 [21] - 建立客户深度共创机制 在产品设计、物业服务和社群运营方面实现创新 [22] - 全屋飘窗设计提供近10%附赠面积 成为住宅产品差异化竞争重要突破口 [23]
中报点评|绿城管理:新拓规模质量双升夯实引领地位,利润指标同期回落但仍处健康区间
克而瑞地产研究· 2025-08-29 10:00
核心观点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新拓业务实现规模与质量双重提升 结构优化成效显著 新拓规模 新拓代建费 在手订单面积 交付面积持续保持龙头地位 [1] - 代建领域竞争加剧下 虽然各项财务指标较去年同期有所回落 但仍维持在健康区间 [1] - 公司将继续巩固和提升代建主业 保持代建行业的第一身位 第一品牌 第一市值 并积极探索第二增长曲线 从开发环节向房地产全生命周期全方位的综合服务延伸 同时依托中交集团的海外资源 探索海外代建的可能性 [1] 新拓业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新拓规模达到1989万平方米 同比提升13.9% 新拓代建费约50亿元 较去年同期增长19% [1][5] - 新拓建筑面积在一二线城市占比维持在58%的高位 以杭州 南京 石家庄 苏州等经济发达城市为主 [1][5] - 新拓单价回升至251元/平方米 同比上升5% [5] - 商业代建新拓总建筑面积占比持续增长 [1] - 私营企业委托建面727万平方米 同比增长41% 占比达到37% 较2024年中期增加8pts [8][9] - 国企委托597万平方米 同比增长29% 占比30% 同比提升3pts [8][9] - 金融机构委托292万平方米 同比增长25% 占比14% 同比基本持平 [8][9] - 政府委托373万平方米 同比下降30% 占比下降至19% [8][9] 订单与交付能力 - 截至2025年6月底 在手订单总建筑面积1.265亿平方米 [2][10] - 四大核心城市群合计占比达77% 其中长三角46% 环渤海及京津冀21% 珠三角7% 成渝城市群3% [2][10] - 待开发面积占比38.4% 较2024年末减少5pts [12] - 2025年上半年共交付45个项目 建筑面积465万平方米 交付满意度保持在92% [2][15] - 预计下半年交付近1000万平方米 全年合计交付规模将达到1500万平方米左右 [16] 运营效率提升 - 2025年中期中标率较2024年提升15pts 较2023年提升20pts [19] - 重复委托率达到22% 较2023年和2024年分别增加9pts和4pts [2][19] - 首开项目兑现率93% 同比上升1.7pts [2][24] - 销售案场转化率7.1% 提升0.6pts [24] - 数字营销成交占比6.5% 提升1.8pts [24] - 营销费率持续下降至2.2% 同比减少1.03pts [2][24] - 2025年上半年销售规模增长至419亿元 同比提升1.9% [2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3.74亿元 同比下降17.7% [2][26] - 毛利润5.5亿元 同比下降36% 毛利率40% 同比减少12pts [2][26] - 净利润2.73亿元 同比下降44.4% 净利率19% 同比减少11pts [2][26] - 归母净利润2.56亿元 同比下降48.9% 归母净利率18.64% 同比减少11.38pts [26][31] - 截至2025年6月末 在手现金16.44亿元 较2024年末提升8% 且期末无借款 [2][29] -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1.12亿元 同比增加45% [29] - 净合同资产11.87亿元 较2024年末降低4% [29] - 首次实施中期分红 中期每股派息0.076元 [29]
代建双周报 | 旭辉建管招采平台上线暨「同路人计划」发布,绿城管理上半年代建交付面积465万㎡(2025.8.16-8.29)
克而瑞地产研究· 2025-08-29 10:00
公司业务动态 - 旭辉建管招采平台上线并发布"同路人计划"总包专项招募 聚焦政府代建、商业代建及AMC处置等多元业态工程[1] - 绿城管理2025年上半年新拓代建面积198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3.9% 新拓代建费50亿元同比增长19.1%[9] - 龙湖龙智造2025年上半年实现代建销售额84亿元 交付面积122万平方米[9] - 招商蛇口上半年新增41个代建项目 新增管理面积482万平方米 新进驻北京上海等城市[10] 项目中标与拓展 - 旭辉建管中标南通通州区R2023-012地块项目 规划容积率1.05-1.2 拟建3-7层低密别墅及洋房产品[3] - 远洋建管推进浙江慈溪政府代建项目 总建筑面积35.63万平方米含1784套安置房及配套业态[6] - 远洋建管深圳代建项目位于宝安区 总建筑面积48.5万平方米 涵盖住宅商业等多业态开发[7] - 金地管理中标平阳县昆阳城东KYCD-06地块项目 体量49291平方米 成交金额2.24亿元[12] - 绿城管理中标平阳县昆阳城东KYCD-03地块项目 体量92994平方米 成交金额5.39亿元[12] 战略合作与区域布局 - 旭辉建管与神辉置业达成二度合作 共同开发南通主城核心区域项目[3] - 中交建管首次进驻西安 承接陕西御辰置业开发管理项目[4] - 金地管理进驻西安幸福林带板块 将打造四代住宅标杆产品[2] - 中建八局深度参与上海闵行区城市更新及基础设施建设[2] - 企业实现肯尼亚市场突破 中标75公里管网升级项目 由法国开发署提供欧元融资[4]
中报点评|华发股份:上半年销售规模逆势增长,维持稳定分红回报股东
克而瑞地产研究· 2025-08-29 10:00
销售表现 - 2025上半年签约销售金额502.2亿元,同比增长11.1%,行业整体走低背景下实现逆势增长 [2][6] - 操盘口径销售金额位居行业第8,较2024年底提升1位,全口径销售额位居行业第11位 [2][6] - 多个项目单盘表现亮眼:南京绿城华发·金陵月华销售15.37亿元位列当地TOP1,联发华发嘉和华府销售10.99亿元位列TOP3;上海时代之城销售40.77亿元获外环销售金额、面积、套数三项冠军;广州长隆万博悦府销售31.48亿元位列当地TOP2 [2][8] 投资拓展 - 上半年在成都新增2个项目,新增土储建筑面积15.29万平方米,总价36.09亿元 [2][10] - 持续布局重点城市核心板块优质地块,锁定城市发展红利 [2][10] - 具体项目包括锦江区商住地块(建筑面积7.35万方,总价16.17亿元)和绵江区住宅地块(建筑面积7.94万方,总价19.92亿元) [11] 财务业绩 - 总营业收入381.99亿元,同比增长53.76%;开发结转收入345.01亿元,同比增长52.18% [3][13] - 期末预收楼款745.43亿元,预收收入比达1.24倍(预收楼款/2024年全年营收),为营收增长提供保障 [3][13] - 毛利率14.16%,同比下降2.6个百分点;受计提14.36亿元存货减值损失影响,净利率1.99%,归母净利率0.45% [3][15] - 净利润7.59亿元(同比减少56.27%),归母净利润1.72亿元(同比减少86.41%) [15] 股东回报与债务结构 - 维持稳定现金分红政策,年中拟每股分红0.02元(含税),分红比例达31.74%;上市至今累计派发现金红利约81.48亿元,近5年平均现金分红率近36% [3][18] - 总有息负债1427亿元,其中长期负债占比84.7%;现金短债比1.34(2024年末为1.5);净负债率94.3%;扣除预收账款后的资产负债率63% [3][19] - 整体平均融资成本较2024年降低0.46个百分点 [3][19] 业务发展 - 住宅产品力持续提升,以"数字化、智慧化、绿色化、产业化"为技术支撑,"好房子"建设在珠海、成都、西安等地落地实践,多个项目获国际奖项 [4][23] - 商业运营租金收入4亿元,同比增长8.75%;集中商业招商面积8.5万平方米;累计客流量3359万人次,同比增长24%;引入首进品牌66家;下半年预计开业4个新项目 [4][23] - 物业管理合约面积6320万平方米,在管面积5850万平方米,已进驻全国42个城市,服务项目超400个,客户满意度大幅提升 [4][23] 财务指标对比 - 2025上半年营业收入382.0亿元(2024年同期248.4亿元),归母净利润1.7亿元(2024年同期12.6亿元) [24] - 总资产3992.4亿元(较2024年末下降10.1%),净资产1201.4亿元(较2024年末下降10.6%) [24] - 毛利率14.2%(2024年同期16.8%),净利率2.0%(2024年同期7.0%),归母净利率0.5%(2024年同期5.1%)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