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

搜索文档
新型储能勇攀3亿千瓦高峰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8 01:18
文章核心观点 - 新型储能产业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 但需警惕盲目扩张和低价竞争带来的安全隐患及不可持续问题 行业呼吁高质量发展并构建创新生态 [1][4][8][9] - 国家政策目标推动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快速提升 2027年目标1.8亿千瓦 2030年有望达3亿千瓦 直接投资约2500亿元 [4][5][6] - 宁德市作为"中国新能源电池之都" 贡献全球超20%锂电池产能 是储能产业重要生态基地 [1] 新型储能发展规模与目标 - 2025年上半年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突破1亿千瓦 截至2024年底达7376万千瓦 [1][4] - 《行动方案》提出2025-2027年新增装机超1亿千瓦 2027年总装机达1.8亿千瓦以上 [4] - 2030年装机目标乐观预计达3亿千瓦 但工信部路线图将3亿千瓦目标稳妥放宽至2035年 [5][6] - 2030年需满足全国13万亿千瓦时用电需求 促进28至30亿千瓦新能源消纳 [5] 行业挑战与问题 - 储能系统价格三年下降约80% 近期集采中标价低于0.4元/Wh 严重偏离成本 [8] - 恶性低价导致减料减配 埋下质量安全隐患 价格战蔓延海外使企业毛利急速缩水 [8] - 产能无序扩张引发激烈价格竞争 出现产品参数虚标、技术同质化问题 [8] 高质量发展路径 - 需构建"创新型"产业生态 重点包括坚守安全底线、构建实证市场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融合零碳电力系统 [9] - 下一步需在政策、机制和标准上发力探索 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9] - "十五五"期间新型储能需与源网荷各环节融合 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和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5][10] 产业地位与影响 - 储能是新型电力系统"源网荷储"核心构成 其规模决定新能源发展质量和电网安全运行水平 [5] - 储能产业被列为我国能源领域"十五五"建设期间重要看点 将带动约2500亿元直接投资 [4][10]
21社论丨提升服务供给质量,激发更多消费新需求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8 01:18
政策背景与目标 - 九部门联合推出5方面19条措施全方位激发服务消费潜力 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 [1] - 2024年内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9.7% 其中最终消费支出贡献率为44.5% [1] - 服务消费占比约46.1% 较人均GDP对应水平(应超50%)存在较大增长空间 [1] 服务消费现状与挑战 - 服务消费供给存在结构性矛盾 低端化同质化供给过剩 专业化个性化供给不足 [2] - 家政服务企业集中于基础保洁 难以满足营养膳食健康护理等专业需求 [2] - 养老床位供需不匹配 短缺与空置率较高并存 [2] - 旅游住宿服务质量不均衡 文体服务设施不足且文化供给质量待提升 [2] 供给质量提升路径 - 服务消费具本地化特征 受成本高需求分散等因素制约导致竞争不充分 [3] - 需放宽中高端医疗休闲度假等领域市场限制 吸引外商投资与民营资本进入 [3] - 推动互联网文化电信医疗教育等领域有序开放及试点扩大 [3] - 需建立服务消费信任机制 通过专业化标准化降低消费者感知风险 [4] - 需畅通投诉渠道加强权益保障 倒逼企业提升服务质量 [4] 长期发展导向 - 服务消费是未来拉动增长的主要引擎 需破解体制机制问题 [4][5] - 以专业性标准化为导向 通过更大力度对内对外开放鼓励创新竞争 [5]
日韩股市集体高开,美联储暗示年内或再降息一到两次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8 01:18
记者丨 周蕊 编辑丨 和佳 张嘉钰 视频丨张迎 郑全怡 9月18日早盘,日本、韩国股市集体上涨。日经225指数开盘涨0.27%报44910.50点,盘中一度涨0.6%,升至纪录高位。韩国综合指数开盘涨 0.57%报3432.77点。截至8:50, 日经指数中上涨的股票有81只,下跌的有137只。该指数中涨幅最大的是Resonac Holdings,上涨8.7%,东京 电力跌幅最大,下跌4.4%,紧随其后的是东京燃气,下跌4.1%。 通胀方面,关税继续推高物价。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公布的数据显示,美联储偏好的通胀指标7月核心PCE同比上涨2.9%。市场普遍预计,8 月PCE数据还将进一步上升。鲍威尔强调,美联储必须确保"一次性的价格上涨不会演变为持续性的通胀问题"。 市场反应积极。鲍威尔讲话期间,美元扭转跌势,国债收益率同步上行,其中五年期国债收益率升至3.65%。 市场普遍解读这是一次"风险管 理式降息",即在通胀压力依然存在的情况下,优先应对就业恶化风险。 在接受南方财经记者的采访中,前纽约联储银行信贷风险主管理查德·罗伯茨(Richard Roberts)表示,此次降息"不是恐慌性的,而是一次谨 慎而温和 ...
交行普惠金融“组合拳”再升级,助力小微企业发展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8 01:18
文章核心观点 - 交通银行作为国有大行 通过产品创新和服务升级 全面支持小微企业发展 聚焦科技 外贸 消费等重点领域 提供差异化金融服务方案 提升金融服务的覆盖面 可得性和便利度 推动金融资源精准滴灌小微企业[1] 产品创新 - 金融服务科技创新 开展码上扫专项活动 推动金融资源向科技创新前端倾斜 打造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示范品牌[3] - 创新推出各类金融产品 落地浙江省首笔AI企业数据资产质押贷款1000万元 破解数据资产融资难题[3] - 通过科创易贷产品线 为宁波3家企业提供千万级授信支持研发转化[3] - 针对广东高新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方案 推出单户信用额度最高2000万元的科创粤新贷 创新经营加专利加人才综合评估模式[3] - 构建多层次科技金融支持体系 助力科技型企业破解融资难题 为科技金融和新质生产力培育注入动力[3] 服务升级 - 创新服务模式 完善外贸金融产品体系 搭建服务外贸企业的金融支持网络 结合区域外贸产业特色 量身定制金融服务方案[5] - 强化银政保协同 深化与各地融资担保中心合作 对接人民银行资金流平台 构建银政保三方协同机制 打造智能核额自主提款的极简流程 实现全流程线上化操作[5] - 创新推出智慧融e贷产品 上线首个周末为上海77家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支持 累计授信总额达3.68亿元[5] - 针对跨境电商企业短小频急融资需求特性 制定专属服务政策体系 包括专业化服务团队 差异化授信标准 高效审批通道[6] - 深圳分行推出跨境电商贷产品 客户从申请到放款最快3个工作日内完成 缓解销售旺季备货和国际物流运输资金压力[6][7] - 构建覆盖全国的高效外贸企业金融支持网络 助力破解外贸企业跨境经营融资难题[7] 双轮驱动 - 创新推出文旅加金融 创业加金融双轮驱动模式 为旅游餐饮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擎起创业火炬 推动产融结合良性发展格局[9] - 在北京将创业担保贷款作为支持初创企业成长的重要抓手 通过银政担三方协同 流程再造 数据赋能 构建低门槛高效率全覆盖的创业金融服务体系[9] - 针对连锁餐饮企业资金链紧张问题 依托社保数据现金流分析等硬指标 结合经营场景画像 联动北京首创融资担保有限公司 优化审批流程 提供300万元资金支持[9] - 在广西针对阳朔民宿产业投资回收期长 淡旺季明显特点 创新推出酒店民宿贷 为当地酒店旗下民宿升级改造提供500万元授信 助力文旅融合发展[9] 走访与授信数据 - 自去年10月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启动以来 广泛参与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10] - 截至2025年8月末 全行深入走访街道社区市场商圈和科技园区等 已走访50万户以上企业 累计授信突破1.1万亿元[10]
中国资产大涨!美联储降息25基点,对A股、港股、人民币影响多大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7 23:52
美股市场表现 - 美股三大股指涨跌不一 道琼斯工业指数涨0.57% 标普500指数跌0.1% 纳斯达克指数跌0.33% [1] - 万得美国科技七巨头指数下跌0.66%至62564.05点 成交额787.65亿美元 成交量4.01亿股 [3][4] - 科技股分化明显 英伟达跌超2% 亚马逊跌超1% 特斯拉涨逾1% 苹果和微软小幅上涨 [3] 中概股及贵金属 -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涨2.85% 迅雷和百度集团涨超11% 朴荷生物科技涨逾10% 万国数据涨超7% [5] - COMEX黄金期货跌0.82%至3694.6美元/盎司 COMEX白银期货跌2.15%至41.995美元/盎司 [8][9] - 现货黄金年内累计涨幅超40% 盘中刷新纪录高位至3704美元/盎司后回落至3658.89美元/盎司 [9] 大宗商品及外汇 - 纽约原油期货跌0.73%至64.05美元/桶 布伦特原油期货跌0.76%至67.95美元/桶 [10] - 美元指数微跌0.07%至96.9592 今年累计下跌10.62% [10][11] 美联储货币政策 - 美联储降息25个基点 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降至4.00%-4.25% 2025年首次降息 本轮周期累计降息125个基点 [12][14][24] - 点阵图显示19名官员中9名预计年内再降息两次 美联储预测到年底将再降息50个基点 [14] 资产配置影响 - 预防式降息环境下科技成长板块和中小盘股表现突出 美债收益率普遍下行 [17] - 黄金在历次降息后10个交易日胜率达83% 需警惕获利回吐风险 [18] - 美元走弱推动资本转向新兴市场 人民币债券配置价值凸显 [21] 全球央行政策趋势 - 2024年全球主要央行普遍降息 南非央行累计降息125bp 新西兰联储降息250bp 欧洲央行降息235bp [32] - 机构预测美联储可能继续降息 摩根士丹利预计4月和7月各降息一次 德意志银行预计10月和12月分别降息25bp [30]
美联储降息25个基点!美元指数跳水,黄金升破3700美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7 18:32
美联储降息决策 - 美联储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25个基点至4.00%-4.25% 为2024年12月以来首次降息[1] - 降息主因是美国近几个月新增就业远低于预期[1] - 美联储理事斯蒂芬·米兰唯一反对降息25个基点 主张降息50个基点[1] 市场即时反应 - 美股短线拉升 道琼斯指数上涨360.92点(+0.79%)至46118.82点 纳斯达克指数下跌126.41点(-0.57%) 标普500指数下跌9.58点(-0.15%)[1] - 中国资产走强 金龙指数上涨180.59点(+2.10%)至8780.57点[1] - 美元指数跌至96.4381 单日下跌0.2081(-0.22%) 创2022年2月以来最低水平[1][2] - 离岸人民币兑美元升破7.09 最高报7.0845 为去年11月以来首次 单日下跌0.01631(-0.23%)[1][3] - 现货黄金快速拉升 再次突破3700美元/盎司[3] - 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回落至4%以下 接近上周低点[5] 机构对各类资产影响分析 - 预防式降息环境中美股呈现三大特征:美联储看跌期权托底难有明显向下调整、利率敏感指数或板块表现突出、降息交易持续约三个月[6] - 降息推动全球资产配置向风险资产倾斜 科技成长板块和中小盘股表现突出 美债收益率普遍下行[6] - 1990年以来六轮降息周期中 黄金在降息后10个交易日胜率达83%[7] - 原油市场更多受供需关系主导 若全球经济放缓压制需求 油价可能维持区间震荡[8] - 美元走弱和全球流动性改善推动资本转向新兴市场 特别是亚洲股市和主权债[9] - 美联储降息缓解中美利差压力 有望吸引外资增持人民币债券[9] - 美元指数面临系统性下行压力 中期进入走弱周期[15] - 短期债券收益率降低、价格上涨 长期债券波动性因预期明确而缓和[15] 对中国资产影响 - 外资回流A股与港股需求显著增强 国内积极政策为市场注入动力[15] - A股、港股成长板块和利率敏感型行业相对收益高 港股弹性更大[9] - AI算力/半导体、创新药、恒生科技/港股互联网、固态电池、机器人等行业继续受益[9] - 有色金属在降息初期预计有所表现 若货币政策跟进宽松 非银金融可高看一线[9] - 人民币汇率以稳为主 快速升值或大幅贬值风险都不大[9] 利率路径预测 - 美联储预测中值显示2025年将再降息50个基点[1] - 市场预计今年十月底和十二月初政策会议可能进行类似幅度降息[1] - 摩根士丹利预测2025年1月降息25个基点 4月和7月各降息一次[16] - 德意志银行预测除9月降息外 10月、12月分别降息25个基点[16] - 巴克莱银行预测2025年降息两次[16] - 荷兰国际集团预测2025年降息50个基点[16] 政治因素影响 - 特朗普可能通过提名鸽派主席、替换理事会成员、干预地方联储主席人选等方式重塑美联储货币政策[22][23] - 对美联储的干预推升美国通胀风险 可能重现1970年代"大滞胀"路径[24][26] - 美联储独立性受损推升货币政策不确定性 削弱投资者对美元资产信心[27] - 投资者对美债要求更多风险补偿 推升期限溢价 限制10年期美债利率下行空间[27] - 美元信用风险走阔令海外投资者加速"去美元化" 带动美元指数走低[27]
机构:人民币突破7的可能性极大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7 15:51
时隔一年,美联储开启降息周期,美元开始走弱,美元指数已经出现连续的下调。9月16日, 美元指数跳水, 美元指数跌穿97点,创7月7日以来的新低。 与此同时,9月17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7.1013,上调14点,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连续两 个交易日呈现升值走势。9月17日,在岸人民币对美元、离岸人民币对美元短线拉升,离岸人 民币盘中一度突破7.10关口,达到1美元兑7.09756(截至北京时间18点20分),续创2024年11 月以来升值高点。有分析认为, 后续人民币会继续升值,未来突破7的可能性极大。 美元疲软年内下跌11% 一年前,2024年9月,美联储启动了四年多来的首次降息,但在降息100个基点后便止步不 前。本次市场押注美联储重启降息,此预期已基本被市场消化,市场更关注的是降息的节奏和 时机。 摩根士丹利认为在通胀和就业数据走软的背景下,美联储将加快降息步伐,通过连续四次降 息,在明年初迅速将政策利率推向中性水平。 摩根士丹利经济学家Michael Gapen等人在上周五发布的一份报告中指出,他们现在预计美联 储将在9月、10月、12月和明年1月连续四次会议上分别降息25个基点。这与该行此前预测的 ...
6万亿的腾讯,不打价格战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7 15:51
公司市场表现与财务业绩 - 腾讯控股股价上涨2.56%,收于661.5港元/股,总市值重回6万亿港元 [1] - 2025年第二季度腾讯营收达1845.04亿元,同比增长15%,增速创近一年峰值 [3] - 2025年第二季度经营利润为692.48亿元,同比增长18% [3] AI战略与业务进展 - 公司将“智能化”和“全球化”确立为腾讯云的两大增长方向 [7] - 公司强调不会采取低价、亏损的方式换取收入,认为价格战是同质化阶段的权宜之计 [6] - 公司核心优势在于独特的“连接”能力,能将底层技术与企业微信、腾讯会议、小程序等连接工具结合 [8] - 公司更关注如何以更高效率、最优成本实现AI的规模化使用,而不仅是解决单点用户痛点 [12] 行业趋势与竞争格局 - 中国日均Token消耗量从2024年初约1千亿增长至2025年6月底突破30万亿,一年半内增长逾300倍 [4] - 2024年中国AI公有云服务市场规模达195.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5.3% [10] - AI服务器需求旺盛,2025年全球服务器市场规模预计将升至3660亿美元,同比增长45% [11] - 主要云厂商竞争激烈,路径可分为自研基础大模型形成全栈闭环,或平台化聚合多模型对外开放生态 [10] 市场动态与价格趋势 - 大模型API价格经历大幅下调后,下行速度正逐步放缓,呈现趋于稳定、略有回升的趋势 [6] - 云厂商纷纷将资本支出集中于英伟达高端GPU与自研ASIC芯片 [11]
安踏强势反腐,辞退74人,10家供应商永不合作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7 15:51
21Style . 以下文章来源于21Style ,作者贺泓源 权威、独家、深度,先一步看到消费未来! 记者丨贺泓源 编辑丨高梦阳 安踏集团掀起反腐风暴。 9月16日,据该公司披露,安踏正在深化反腐体系建设。截至2025年8月, 安踏集团因严重舞 弊触犯集团红线被辞退的员工74人;涉嫌违法犯罪移交司法机关处理的内外部人员46人(内部 21人,外部25人),其中包含总裁级1人,总监级14人、经理级4人;追诉离职人员3人(因在 职期间职务犯罪);违反诚信廉洁责任条款的舞弊供应商及合作伙伴45家,查处案件涉及违法 犯罪金额约3千万元。 种种案件背后是,今年以来,安踏集团聚焦高风险领域推进反腐专项治理,通过内部审计、监 察、稽核等多重举措严厉打击贪腐行为。 安踏集团提到,已设立"职业追溯机制"。任何员工在任职期间的职务犯罪行为,不受在职状态 和时间限制,一经发现必将依法追究责任。 此外,今年2月,安踏集团公布首批永不合作主体清单, 有10家违规供应商被列入对外公布名 单。 从种种表态来看,安踏反腐正进入新阶段。 反腐重心 需要注意的是,眼下,安踏反腐重心在于制度建设。 该公司提到,正从组织架构、管理体系、员工教育等方 ...
英伟达深夜大跌,多只热门中概股飘红,油价、金价下挫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7 15:51
| | | 多只中概股飘红,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大幅上涨超2%,小牛电动、小赢科技、百度、嘉银科技涨超6%。 W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HXC) 09-17 11:20:07 据财联社报道,EIA数据显示,美国一周原油库存减少 928.5万桶 ,市场预估为 减少85.7万桶 。尽管汽油库存意外下降,但美国汽油期货仍下 跌;金价也出现短线下挫。 -2.63% 16:00 名称 朴荷生物科技 8373.65 09:30 现价 涨跌 -- | PHH.O | U.S I 3 | 4.05 /0 | | --- | --- | --- | | 小牛电动 | 4.415 | 6.90% | | NIU.O | | | | 小赢科技 | 14.960 | 6.78% | | XYF.N | | | | 百度集团 | 131.980 | 6.62% | | BIDU.O | | | | 嘉银科技 | 11.600 | 6.32% | | JFIN.O | | | | 迅雷 | 7.690 | 5.20% | | XNET.O | | | | 奇富科技 | 30.170 | 4.61% | | OFIN.O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