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

搜索文档
今年首只20倍大牛股,不到一折被收购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5 11:08
要约收购方案 - 智元机器人通过持股平台智元恒岳以7.78元/股价格要约收购上纬新材1.49亿股股份 占总股本37.00% [1] - 要约价格较当前股价132.1元/股存在近17倍折价 年内股价累计涨幅达1839.8% 成为首只"20倍股" [3] - 收购方案采取"三步走"策略:先受让29.99%股份避免强制要约 再取得原控股股东表决权放弃承诺 最后实施部分要约收购 [8] 收购对象与执行细节 - 要约收购对象明确排除散户 主要针对原控股股东方 SWANCOR萨摩亚及其一致行动人预受要约33.63%股份 [5][9] - 剩余约3.37%股份(1358万股)来源未明确 当前股价高位使中小投资者不可能接受低价要约 [9] - 若预受要约股份不足1.49亿股 收购方将按实际预受数量完成收购 [10] 资本运作战略意图 - 要约收购旨在将合计持股比例提升至67% 为后续发股操作(再融资、并购重组)提供控制权安全垫 [13][14] - 上市公司平台将用于绑定产业链资源 通过收购产业合作方培育的子公司资产实现业务扩张 [13] - 高度集中的股权结构(原控股方持股85%)导致流通盘仅15% 实际换手率曾达61% 便于资金控盘和市值管理 [14][15]
铜价狂飙,有色板块10股股价翻倍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5 11:08
有色金属板块市场表现 - 9月25日有色金属板块大涨1.82%至7444.12点 精艺股份涨停 北方铜业和洛阳钼业等多只铜业股涨幅靠前[1] - 洛阳钼业涨9.9%至13.87元 市值89.28亿元 铜陵有色涨8.12%至4.66元 市值35.89亿元 北方铜业涨7.47%至14.82元 市值42.05亿元[1] - 金诚信涨7.28%至67.93元 市值11.03亿元 江西铜业涨6.1%至30.26元 市值30.83亿元 西部矿业涨6.07%至20.46元 市值24.39亿元 紫金矿业涨5.17%至27.27元 市值107.46亿元[1] 龙头企业突破与港股表现 - 紫金矿业创历史新高 收盘市值达7321亿元 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 位列全球矿业巨头第三 仅次于必和必拓1400亿美元和力拓1120亿美元[1] - 港股铜概念股同步走强 中国大冶有色金属 中国有色矿业 中国中冶等均大幅拉升[3] 板块年度涨幅与个股表现 - 截至9月24日 申万一级有色金属板块年内累计大涨53.46%[5] - 103只个股涨超20% 59只涨超50% 10只翻倍 中洲特材涨191.04% 西部黄金涨170.49% 招金黄金涨152.64%[6] 铜价上涨驱动因素 - 自由港麦克莫兰印尼Grasberg矿山事故导致停产 2026年铜金产量或骤降35% 预计2027年恢复[9][10] - Grasberg矿山占自由港已探明储量50%和2029年前预计产量70% 长期停产冲击全球铜供应链[10] - LME伦铜最高报10364美元/吨 创2024年6月以来新高 沪铜主力合约涨超3%逼近83000元/吨 创15个月新高[13] - 高盛预计未来12-15个月铜供应损失50万吨 定性事件为黑天鹅 断言铜价必须上涨[13] 铜需求长期向好 - 新能源汽车 机器人和AI算力扩张推动铜需求 铜作为电力导体难以替代[13] - 8月国内汽车产销环比增8.7%和10.1% 同比增13%和16.4% 全国汽车用铜量达91112吨[13] - 人形机器人铜材消耗约8.2公斤/台 高端机型达12公斤/台[13]
双节名酒量价回升,飞天茅台本周微涨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5 11:08
行业整体表现 - 白酒行业在国庆中秋双节前半个月销量出现明显回升 但整体销售情况不及往年同期 一家酒水连锁报告今年双节订单同比有两位数下滑 [1] - 二季度以来商务宴请需求明显下行 烟酒店高端白酒少有光顾 主要依靠大众价位光瓶酒和扫码促销的次高端白酒维持流水 [1] - 市场呈现"淡季躺倒 旺季干活"特征 渠道对后市保持高度谨慎 所有终端确认虽然回暖但今年双节整体销售肯定不如去年 [1][14] 价格走势分析 - 头部白酒价格近期只是小幅回升 没有显著回涨 整体价格低于春节和去年国庆水平 [10] - 飞天茅台售价在1900-2000元之间 日均波动10-20元 原箱和散瓶价格基本没有差距 [10] - 五粮液近期有促销优惠 到手价更划算 而国窖1573售价比上周涨了30元 [10] - 青花郎终端价格在790-900元 君品习酒在650-900元之间 茅台1935报价多在700元 [14] 品牌营销策略 - 所有酒企对中秋团聚宴席用酒营销更为重视 茅台 五粮液 洋河等纷纷开展线上线下营销活动 [6] - 五粮液第三度与央视合作中秋晚会 茅台1935尊享款成为2025大湾区电影音乐晚会赞助商 [7][9] - 洋河推广梦之蓝M6+和第七代海之蓝 与大润发合作在江苏118家门店开展品鉴抽奖促销活动 [8] - 茅台系列酒 五粮液 郎酒 洋河 剑南春等热销产品均有宴席政策 次高端单品拿货5箱每瓶可优惠80元 [8] 渠道动态变化 - 下游终端不敢囤货 最多提前一个月进货 社区烟酒店高端白酒每款只囤3箱 飞天基本不囤 [12] - 厂家改变拿货方式 根据门店进货总金额给价格且不退还 背靠平台的酒水连锁具有更大优势 [12] - 京东平台给经销商进货价补贴 进货差价有补贴填补 门店销售价基本能保持稳定 [12] - 客户拿货模式发生变化 单次拿货量少 "用几瓶拿几瓶" 按箱囤酒现象几乎消失 [14] 品牌竞争格局 - 第八代五粮液和国窖1573批发价差距明显缩小 往年五粮液往往有几十元乃至上百元批价优势 [12] - 国窖1573今年批发价高度稳定 不同品牌在动销回款和稳价盘之间各有不同侧重 [12][14] - 在头部酱酒大单品中 青花郎销量最好 名气最大 大多数顾客都认识 [14] - 线上平台频繁开展电商促销竞争 包括美团闪购国庆前夕开展1499元抢购飞天活动 [15]
中国00后AI创业瞄准出海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5 07:58
编辑丨朱益民 前些日子,宇树科技王兴兴在一次演讲中"遗憾"地说,自己最后悔的一件事情就是"大学时候 没有做AI"。 记者丨 赵云帆 9月中旬的杭州,在AI出海社群 EPIC Connector 所主办的 "AI DEMO Day" 上,21世纪经济 报道记者打破次元壁,见到了那些代替王兴兴,在AI上逐梦的年轻人。其中一些就是在校大学 生。 这是一场由主办方举行的融资路演比赛,所有的参赛者拿着他们的AI产品 Demo(演示版) ——或者是PPT进行比稿,争取获得种子轮融资。 与传说中一样,他们自信,自我,甚至"自恋",他们是抽象主义的拥趸,"蜜桃臀"修士,也 是"AI改变世界"的信众。 Kris是 EPIC的创始人。为了打通中国AI创业者的"任督二脉",Kris携手Trust.AI创始人徐越 (Lawrence) 等数位资深中国AI创业者运营着 EPIC ,致力于帮助中国AI创业者出海。 是的,就像今年年初在国内外声名鹊起 Manus.AI 几个月前宣布All-in海外一样,出海赚钱是 很多中国AI创业者们的核心打点与共识。 " A I技术可以消灭国界的壁垒" AI DEMO Day 路演竞赛现场,有一种扑面而 ...
小米港股大涨,虚拟货币近13万人爆仓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5 07:58
A股市场表现 - 9月25日A股震荡上行 创业板指创3年多新高[1] - 上证指数跌0.01%至3853.30点 深证成指涨0.67%至13445.90点 北证50跌1.37%[2] - 科创50涨1.24% 创业板指涨1.58%至3235.76点 万得全A涨0.17%[2] - 沪深300涨0.60% 中证500涨0.24% 中证1000跌0.37%[2] 板块与个股表现 - AI方向走强 芯片产业链活跃 阿里算力概念股杭钢股份/宏景科技异动拉升[2] - 宁德时代股价突破400元关口 市值1.81万亿元超越贵州茅台的1.8万亿元[2] - 上纬新材20cm涨停至132.1元/股创历史新高[5] - 智元恒岳要约收购上纬新材1.49亿股 价格7.78元/股较市价折价94%[7] - 上纬新材自7月8日起17交易日大涨1320% 市值从30亿元飙升至445.6亿元[7] 港股与科技巨头动态 - 小米集团港股涨超5% 雷军举行第6次年度演讲 发布小米17系列新品[3] - 京东集团港股涨近7% 宣布未来三年投入万亿规模人工智能生态[3] - 富时中国A50指数期货午后涨幅明显[3] 两融数据变化 - 两市ETF两融余额1154.26亿元 较前日增3.37亿元[8] - 融资余额1073.97亿元增1.71亿元 融券余额80.3亿元增1.66亿元[8] - 沪市ETF两融余额807.55亿元增3.04亿元 深市346.72亿元增3376.93万元[8] 虚拟货币市场 - 以太坊跌破4000美元为8月8日以来首次 24小时跌超4%[10] - 比特币跌0.87%至111719.1美元 SOL跌2.92% XRP跌0.60%[11] - 近24小时全球13万人爆仓 爆仓总金额超4亿美元[11]
多家车企引入AI智能体,行车中能点餐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5 07:58
9月24日,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泳铭在云栖大会上抛出几个坚定的判断:AI会是下一代操作系 统。AGI迟早到来,接下来要剑指ASI(Artificial Superintelligent,超人工智能)。当天,阿 里巴巴港股盘中拉升,涨幅一度超过6%,创下2021年10月以来新高。 市场的即时反应,印证了当下对一个更强大AI的关注和想象。今年云栖大会的主题是"云智一 体 碳硅共生",21记者现场观察到,智能体(Agent)和具身智能,成为多个展台和分论坛的 焦点。而在众多行业参与者中,车企的身影难以忽视。 记者丨 肖潇 编辑丨王俊 视频 丨 杨浩凯 在云栖大会的一项分论坛上,理想汽车空间AI负责人江会星展示了一段演示视频:车主说了一 句"点一杯星巴克",车机屏幕里的智能体"理想同学"便开始调用星巴克小程序,选择门店,确 认口味,最后刷脸支付。整个视频大约持续了一分多钟。 除了理想,过去半年里,比亚迪、智己、蔚来等车企都已宣布将AI智能体引入智能座舱。 车内智能体在加速落地, 不少车主已经可以在行车过程中语音点餐,到达后无缝拿到餐 食。 而车企的野心不仅仅是"一句话点咖啡"。江会星在前述论坛提到,理想同学agent ...
真场景、真实验、真经历,浙商银行反诈宣传走进直播间、机舱内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5 05:58
核心观点 - 公司通过创新"移动式+沉浸式"金融教育模式 有效提升公众反诈意识与参与度 实现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的转变 [1][8] 反诈实验室直播活动 - 打造三大虚拟"高发诈骗街区"场景 涵盖校园县域社区三大高频诈骗区域 [2] - 采用"趣味实验+情景演绎+以案说险"形式 拆解AI模仿亲友声音 网恋杀猪盘 英语四级保过等新型骗局 [2] - 邀请驻村干部 反诈民警 在校大学生等多元嘉宾 结合亲身经历解析高铁票退改签 兼职刷单等典型手法 [2] - 直播累计吸引15.1万人次观看 最高在线2.5万人次 收获55.9万点赞和1.3万评论 [2] 线下沉浸式教育场景 - 在杭州萧山机场T3航站楼举办金融知识快闪活动 通过知识问答 安全挑战等环节触达千余名旅客 [5] - 于长龙航空航班开设"浙银消保安全舱" 开展30分钟云端反诈课程 覆盖近200名乘客特别是大一新生 [6] - 采用"移动式+沉浸式"模式将教育场景延伸至机场机舱等人流密集区域 [1][6] 全国多城联动传播 - 在北京郑州西安成都等多城市同步推进 形成线上直播 线下活动 短视频大赛的立体传播矩阵 [8] - 通过同一条反诈主线结合地方特色故事 实现百城千面的差异化传播效果 [8] - 活动覆盖多人群多地域多形式 显著提升民众金融风险识别与防范能力 [8]
1600亿国产存储龙头完成股改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5 05:58
记者丨倪雨晴 编辑丨巫燕玲 9 月 25 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长江存储科技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长存集 团")召开股份公司成立大会,大会还选举产生了股份公司首届董事会成员。 此举或意味着其 股份制改革已全面完成,公司治理结构将全面升级。 今年以来,国内存储行业进展频频,另一家国产存储芯片龙头长鑫存储已经启动上市辅导。长 鑫存储成立于2016年,主要从事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及销 售。 根据公开信息,2025 年4月,上市公司养元饮品发布对外投资公告,称旗下子公司泉泓投资出 资 16 亿投资长存集团。同期,农银投资、建信投资、交银投资、中银资产、工融金投等15家 机构同步参与。7月,长存集团新增股东员工持股平台——武汉市智芯计划一号至六号企业管 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上述两笔融资额累计超百亿。 华安证券此前表示,长鑫存储与长江存储的崛起,对国内存储产业乃至整个半导体行业都具有 深远的影响。一方面,它们的成功为国内其他存储企业树立了榜样,带动了整个产业的技术升 级与发展。另一方面,国内存储企业的壮大,也有助于提升我国在全球半导体产业链中的地 位,降低对进口存储芯片的依 ...
抖音副总裁:很多所谓“字节概念股”信息不实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5 05:58
见习记者丨李益文 编辑丨叶映橙 9月25日,《辟谣财知道》注意到,市场有传闻称,字节跳动准备在中国香港上市。 对此,抖音集团副总裁@抖音集团李亮 发文辟谣称:一大早就有朋友问, 不排除有人想炒 作"字节概念股"而故意放的假消息。 请大家不要信谣传谣, 市场很多所谓"字节概念股"的信 息不实, 请大家谨慎投资。 今日盘中,字节跳动概念股集体走强,抖音概念指数(885890.TI)大幅拉升,截至13时09 分,报1744.54点,涨幅达1.2%,板块内多只成分股涨停。 事实上,字节跳动此前曾多次传出被整体或部分业务独立上市传闻。 2020年,有媒体报道称字节跳动考虑推动抖音业务单独在香港上市。报道援引知情人士消息 称,高盛等多家投行曾与字节跳动沟通承销事宜。对此,字节跳动相关负责人曾回复称,在考 虑部分业务上市计划,但还没有最后确定。 2025年4月,又有消息称其拟将沐瞳与朝夕光年打包赴美股IPO,字节方面回应称"目前没有上 市计划"。 (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出品 | 2 1财经客户端 南财快讯工作室 SFC 21君荐读 创业板大涨,宁德时代总市值超贵州茅台,科技 ...
气象专家:极端天气的突发性和高强度将成为常态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5 05:58
今年华北地区出现了极为罕见的气候现象:雨季提前并延长,极端暴雨与持续高温并存,刷新 了多项历史纪录。 许小峰。资料图 极端天气的突发性和高强度将成为常态 同期全国平均气温达历史同期最高,高温日数位列次多,极端暴雨与持续高温在区域内分化并 存,引发社会对城乡安全、能源稳定及气候适应能力的广泛关注。 记者丨 卢陶然 李德尚玉 为何看似矛盾的两种极端天气会同步出现?这种异常是偶然个例还是未来常态?山区防灾短板 如何补齐?新能源发电稳定性又该如何应对气候挑战?对城乡安全乃至个人生活意味着什么? 围绕这些问题,在2025年服贸会第四届气象经济主题论坛上,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了中国 气象服务协会会长许小峰。 编辑丨李博 许小峰曾任中国气象局副局长,长期深耕于气象领域。他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从气候 影响来看, 今年华北雨季提前10余天的情况应属罕见异常, 在历史数据中较为少见,不能等 同于长期规律。然而, 极端天气的突发性和高强度会成为新常态。 21世纪: 根据中国气象局数据,今年主汛期内华北雨季长度和累计雨量均位列历史第 一,全国平均气温为历史同期最高、高温日数为次多。为什么暴雨和高温两种极端天 气会同时出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