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21世纪经济报道
icon
搜索文档
剑指万亿生态,京东AI打透供应链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6 13:54
公司AI战略布局 - 公司首次公开AI全景图 全栈布局涵盖智算基础设施 模型 平台 场景和产品 剑指万亿生态[1] - 公司将在未来三年持续投入 带动形成万亿规模人工智能生态[3] - 公司发布三大AI产品 四种应用场景 三个深度应用平台 用户和产业价值突出[3] 产业应用导向 - 公司AI深度应用率先走入量产阶段 与重模型轻落地 重规模轻效益的行业现状形成对比[3] - 公司AI解决方案从真实业务场景中生长 已在生态内广泛落地应用 显著提升用户体验与产业效率[3] - 公司追求可持续发展 真正为产业创造价值的AI 不空谈颠覆而用场景效能重新定义产业坐标[3][4] 核心价值公式演进 - 公司将大模型价值公式从"算法×算力×数据×产业厚度²"迭代为"人工智能的价值=模型×体验×产业厚度²"[6] - 产业厚度成为衡量AI价值核心变量 指漫长复杂且沉重的真实业务场景[6][8] C端产品差异化 - 公司C端AI产品紧扣购物与生活服务核心场景 走体验导向 差异化落地路径[8] - 京犀APP定位下一代购物和生活服务超级入口 用AI重塑购物全流程[9] - 采用多轮深度交互加慢思考模式 通过生成式推荐模型与电商多模态理解大模型协同工作[9][10] - 京犀试图超越人与商品连接 转向人与世界事实连接 基于大模型世界知识理解主动推荐事件和服务[10] B端能力开放 - 公司通过JoyInside附身智能平台输出智能内核能力 为机器人 智能硬件提供即插即用大脑[16] - JoyInside已与超30家行业领先品牌合作 接入后硬件设备用户对话轮次平均提升120%以上[16] - 公司以算法 数据与产业Know-how多维优势 为合作企业提供智能交互解决方案[16] 技术落地成果 - 物流超脑大模型2.0在全球部署超500个仓库 覆盖存储搬运分拣运输全链路[19] - 标准化操作水平提升15% 人机协同作业效率提升20%[19] - 零售公布电商创新AI架构体系Oxygen 通过自然语言交互精准理解用户需求[19] - 工业大模型JoyIndustrial的工品查智能体人效提升10倍以上 商品治理任务由月级压缩至小时级[20] 核心竞争优势 - 公司全链路自营业务积累复杂场景 高频交互与海量数据 构建绝大多数公司不具备的护城河[17] - 公司AI布局特点包括绝对务实 闭环迭代和生态思维[19] - 公司推动以产业大脑为内核的供应链数智化变革 将AI能力从内部效率提升器转变为外部生态开放基座[21]
境外投资者迎利好,央行、证监会、外汇局联合发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6 13:54
记者丨 张伟泽 编辑丨和佳 9月26日,香港金融管理局与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和国家外汇管理局共同 推动的跨境债券回购业务正式推出。 资料图 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管理局于9月26日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支持境外机 构投资者在中国债券市场开展债券回购业务的公告》(下称《公告》),支持所有已进入内地 在岸债券市场的境外机构(包括债券通投资者)参与在岸债券回购业务,从在岸市场获得人民 币流动性,并汇出境外使用。【详见: 三部门:进一步支持境外机构投资者在中国债券市场 开展债券回购业务 】 香港金管局表示,该措施是继香港金管局于今年2月推出离岸人民币债券回购业务之后的又一 项重要政策,将为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提供更稳定的流动性,有效降低人民币融资成本。跨境 回购和离岸人民币回购业务相辅相成,能满足离岸投资者的资产配置和流动性管理需求,盘活 人民币债券持仓,从而进一步提升在岸债券的国际吸引力,增强人民币在国际市场的投融资功 能。 目前,我国质押式债券回购与国际市场债券回购在操作上存在一定差异。中国人民银行、国家 外汇管理局有关负责人指出,《公告》发布后,境外机构投资者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开展债券回 ...
外资加码广东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6 13:54
记者丨 谭海燕,吴蓉,程浩,实习生徐瑞婉 编辑丨于长洹,蒋韵 广州花都,采埃孚广州技术中心的实验室里,几名工程师正埋头调试智能底盘系统;惠州大亚 湾,埃克森美孚的高端化工新材料从一套全球领先的裂解装置中不断产出;湛江东海岛,槽罐 车排着队,将巴斯夫(广东)一体化基地的化工原料运往附近的下游企业。 作为全球知名的能源石化公司,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项目在惠州正式投产。受访单位供图 这些繁忙的跨国公司,是广东"经济大省挑大梁"的重要力量。 9月25日,广东省商务厅公布最新数据显示, 今 年1-8月广东新设外资企业2.1万个、同比增长 34%,实际使用外资金额(FDI)708.7亿元、同比增长9.4% 。 横向对比,广东上述2项关键外资指标增速都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4.8%、-12.7%),并 在东部主要经济大省中处于领跑位置;纵向对比, 今年以来广东FDI增速呈明显稳中有进态 势,与2022-2024年的负增长形成鲜明反差。今年下半年以来,广东FDI增速还进一步加快。 面对全球经济不确定性,越来越多跨国公司将广东视为投资首选地。 这种选择背后,蕴藏着投资广东的逻辑之变。改革开放之后,依托毗邻港澳、成本低廉、政策 ...
多地派发购房补贴,最高可达7万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6 12:58
在供给侧,东莞则提出细化房地联动土地供应调节机制,结合各镇街(园区)新建商品房库存 去化周期情况,合理控制新增房地产用地供应。对新建商品住房去化周期超过36个月的,原则 记者丨 吴抒颖;编辑丨包芳鸣 上暂停新增商品住宅用地出让;对商业办公类商品房去化周期连续3个月超过36个月的,暂停 新增商业办公用地出让。 广东东莞再度发布重磅楼市新政,旨在提振市场信心。 9月25日,东莞市住建局等六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优化房地产政策措施的通知》(下 文简称《通知》),从实施购房补贴、加大住房公积金支持力度等6个方面提出了提振需求和 优化供给的举措,进一步减轻购房负担、促进住房消费、提振企业信心、稳定市场预期。 《通知》中最吸引注意的是,对于2025年9月25日至2025年12月31日期间在东莞市购买新建商 品住房、完成合同网签及备案,并在2026年3月31日前足额缴纳契税的购房人, 给予购房合同 总价2%、最高不超过3万元的购房补贴 。 东莞并非第一座给予购房补贴的城市。广西、河南、福建晋江等地在近期也陆续出台新政实施 购房补贴。 东莞出招 东莞此次新政,在需求端是用"真金白银"的方式促进购房需求的释放。根据《通知》 ...
资本南下、项目北上:粤港澳大湾区文投会“乘风”入沪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6 12:58
记者丨 孙燕 编辑丨陶力 "去年和《黑神话悟空》制作方图形科学在文投大会上认识后,现在我们已经开启了数字创意 新业务板块,拿到了很多游戏公司的合作订单。"9月25日,在2025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投 资大会(以下简称"粤港澳大湾区文投会")上海推介会现场,上海建为历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副总裁、董事会秘书刘文卓颇有感触地回忆了参加2024年大会时的经历。 在她看来,参会过程中切切实实感受到了主办方对于"项目找资金,资金找项目"理念的实践, 接触到了广州文投、广州城投等投资机构,这个是最核心的亮点。 与刘文卓一同出席上海推介会的近60家企业代表,也不约而同地表达了对于资源和资金的需 求,希望借助粤港澳大湾区文投会获得更多新的机会和空间。 本次推介会,既为长三角文化企业了解大湾区投资机遇提供了窗口,也为两地在文化创意、金 融资本、科技应用等方面的互动奠定了基础。 正如刘文卓所感受到的,参会企业不仅形成了实打实的合作,还获得了与大湾区头部文化产业 投资基金深入交流的机会,并掌握了最新政策。"我们在会上了解到广州南沙享受'双15%'税收 优惠政策,所以把广州子公司迁到了南沙,在企业发展、税收优惠方面都享受到了好处。" ...
搭上特斯拉,绍兴小厂狂飙成千亿巨头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6 12:58
公司发展历程 - 公司前身为1967年建立的乡镇农机修配厂,1984年转型制冷配件并逐步发展壮大[4] - 1994年正式成立浙江三花集团公司,1995年实现四通阀国产化并出口,1999年四通阀产量突破百万套[4] - 2006年四通阀全球市占率达50%(2100万套),2007年反向收购美国兰柯公司四通阀业务[5] 核心业务与业绩表现 - 制冷业务为基本盘,产品扩展至电子膨胀阀、电磁阀等核心部件,其中空调用电子膨胀阀为独家配套[5] - 2023年上半年制冷空调电器零部件业务营收103.89亿元,同比增长25.49%[5] - 汽车零部件业务营收58.74亿元,同比增长8.83%,增速受特斯拉交付量波动影响[9] 新能源汽车领域突破 - 2008年确定新能源赛道方向,2009年通过收购以色列公司间接接触特斯拉技术[7] - 2017年成为特斯拉Model 3一级供应商,提供热管理系统解决方案[8] - 新能源汽车热管理需求远高于传统汽车,涉及电池散热、电机冷却等系统性技术[7][8] 人形机器人布局 - 2023年4月与绿的谐波战略合作,聚焦机器人机电执行器(含伺服电机、减速机构)[11] - 成立机器人事业部,配合客户研发试制,业内认为其汽车零部件系统理解能力具备优势[11] - 特斯拉Optimus机器人量产进度存在不确定性,2024年5000台目标尚未明确达成[12] 资本市场表现 - 公司总市值达1815亿元(截至2023年9月26日),2023年内股价涨幅接近100%[1] - 被资本市场视为机器人概念龙头,市值逼近2000亿元关口[1]
消逝的定存高息:有人5万存五年,利息少近7000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6 12:58
记者丨 郭聪聪 张欣 编辑丨周炎炎 邓慧的那张五年期银行存单,是2020年秋天办的。 "后悔当时没多存点,很怀念利率4%的时代。"她感叹道。 "又刷到有人问'3%的稳健收益去哪找'了,这不也是我每天的疑问吗?" "70后"的邓慧叹了口气,手指下意识点开了手机银行里的定期存单页面。屏幕上,2020年10 月存入一家大行的5万元五年期定存信息清晰可见,年利率4%,到期利息1万元。可如今,这 样的高利率早已成了遥不可及的"过去式"。 人民银行近日公布的数据引发广泛市场关注: 居民存款连续两个月低于季节性增幅 ,为今年 首次,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 8月非银金融机构存款创下同期新高——证券、基金、理财等 机构的存款增加,意味着银行里的居民储蓄,正悄悄"搬"向更广阔的理财市场 。 近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多名储户后发现,在这场低利率时代的"财富保卫战"里, 不 同年代的人有着不同的应对之策:"50后"的谨慎、"70后"的犹豫、"80后"的平衡、"00后"的 尝试 ,折射出不同年龄、不同需求的普通人,都在努力寻找属于自己的财富答案。 从4%到1 . 3% 消逝的定存高息 如今,面对今年10月即将到期的存单,她陷入了 ...
摩尔线程IPO过会,参股公司名单曝光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6 11:11
摩尔线程IPO进展 - 摩尔线程科创板IPO申请于9月26日通过上市委会议审议 拟募资80亿元 有望成为国产GPU第一股 [1][2] 公司业务定位 - 公司主要从事全功能GPU相关产品的研发、设计和销售 是国内极少数兼顾图形渲染与AI计算的国产GPU企业 属于行业独角兽 [2] 参股上市公司表现 - 和而泰直接持股1.03% 年内涨幅达178.53% [3] - ST华通通过基金间接持股0.36% 年内涨幅达285.41% [3] - 中程蓝讯合计持股0.50%(含直接0.335%与间接0.168%) 年内涨幅8.28% [3] - 盗趣科技直接持股0.34% 年内涨幅27.00% [3] - 联美控股通过子公司间接持股0.34% 年内涨幅43.49% [3] - 宏力达通过基金间接持股0.31% 年内涨幅57.23% [3] - 初灵信息通过产业基金间接持股0.02% 年内涨幅55.39% [3] 行业前景与趋势 - AI驱动半导体成长新动力 半导体领域需求周期向上 [3] - DDR4第二季度价格季增18-23% 出现短期紧缺 [3] - AI推动HBM(高带宽内存)和DDR5需求增长 [3] - 开源模型降低部署门槛 推动SoC芯片需求 TWS耳机和智能手表算力需求提升 [3] - 半导体设备板块3个月内涨幅超50% [6]
多家银行信用卡透支利率低至0%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6 11:11
信用卡透支利率市场化调整 - 光大银行将信用卡透支利率标准从日利率0.035%-0.05%(年利率12.775%-18.25%)调整为日利率0%-0.05%(年利率0%-18.25%),动态调整机制基于用户资信状况 [1][2] - 至少6家银行已通过公开渠道或协议优化透支利率标准,优质客户最低可获0%透支利率 [3] - 利率市场化政策信号始于2020年央行取消上下限管理,2025年8月央行拟删除利率区间限制表述,推动市场化改革 [6][7] 行业背景与竞争压力 - 信用卡与借贷合一卡数量连续11季度下滑,2022年至今减少9200万张,2025年二季度末降至7.15亿张 [13][14] - 消费贷年化利率降至3%甚至2%,显著低于信用卡透支年化利率18%,导致信用卡交易额和竞争优势减弱 [8] - 2025年上半年16家全国性银行信用卡贷款规模较年初减少1945亿元,多家银行交易金额同比下降超10% [10][14] 银行经营策略与业绩表现 - 银行通过差异化利率定价、分期业务优化和客户分层经营应对挑战,例如中信银行优质客群占比达55.48% [11][12] - 招行强调分期业务为主要信贷利率来源,已有成熟风险定价机制,预计利率调整对需求影响有限 [10][11] - 多家银行推出免年费、提额、权益优化等措施,推动信用卡与借记卡协同经营,提升客户价值转化 [12] 市场规模与结构变化 - 2025年上半年16家银行中,仅农业银行、工商银行等少数银行信用卡贷款规模实现增长,多数银行规模下降 [14] - 建设银行信用卡贷款规模1.055万亿元(占比3.84%),较上年末下降1.03%;招商银行规模9244.89亿元(占比12.99%),下降2.46% [14] - 平安银行信用卡贷款规模下降9.23%,兴业银行下降8.07%,反映行业整体收缩趋势 [14]
全国过半区域生猪均价约5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6 11:11
生猪价格表现 - 全国外三元生猪均价为12.71元/公斤 较昨日下跌0.04元/公斤 [1] - "5元猪价区"已覆盖全国半数区域 [1] - 全国生猪平均价格13.85元/公斤 全国猪肉平均价格24.51元/公斤 比前一周下跌0.8% [1] 产能过剩现状 - 能繁母猪存栏量处于近两年较高水平 2024年11月达到最高点4080万头 [7] - 2025年7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4042万头 为正常保有量的103.6% 处于产能调控绿色合理区域上限 [7] - 上市猪企2025年1至8月累计出栏量为1.26亿头 同比增长21.12% 8月出栏量为1660.36万头 同比增长29.11% [7] - 牧原股份出栏量同比增长27.10% 温氏股份出栏量同比增长37.85% [7] 市场机制与行为 - 形成"价格越低越急于出栏 越出栏价格越低"的负向循环 [8] - 自繁自养的利润接近成本 仔猪毛利季节性下降 养殖户补栏意愿较差 [8] - 标肥基差季节性同期保持高位 屠宰企业利润表现较好 [8] - 猪饲料整体供应销售情况稳定 客户采购行为更为谨慎 [8] 政策调控措施 - 计划对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调减100万头左右 降至3950万头 [11] - 2025年7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较上月减少1万头 环比增幅收窄 [11] - 9月28日中央储备冻猪肉轮换出库竞价交易 挂牌国产冻肉1.5万吨 系9月以来第四次储备肉调控 [11] 企业战略调整 - 温氏股份禁止向二次育肥客户销售生猪 严格控制能繁母猪存栏数量 出栏均重6月份环比下降3斤 中期目标降至240斤 [16] - 新希望存栏量基本没有增长 生猪出栏体重长期控制在118至120公斤 [17] - 牧原股份从最高母猪存栏362.1万头减少19万头 预计年底将降至330万头 [17] 行业结构优化 - 部分中小企业通过差异化经营构筑"护城河" 黑猪生长周期长达一年 适合走高端路线 [17] - 尝试在猪饲料中加入红枣/苜蓿/黑麦草等原料提升猪肉品质 [17] - 通过打造生态猪肉/有机认证产品 售价提升至20元/公斤以上 较普通猪肉溢价40%以上 [17] - 未来行业或将呈现"三三制"格局 30%头部企业保障基础产能 30%特色养殖满足差异化需求 40%中型家庭农场发挥灵活性优势 [18] 市场预期与周期 - 政策底已经显现 市场底尚未真正形成 [3] - 中秋国庆双节及开学季可能带动消费回暖 叠加多次猪肉收储 猪价或阶段性止跌 [5] - 产能调减效果或在2026年下半年显现 届时猪价有望呈上涨趋势 [5] - 预计到今年11月前期过剩产能逐步消化 猪价有望逐步企稳回升 [8] - 生猪养殖行业内生性扩产周期已近结束 仔猪养殖亏损或加快产能淘汰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