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

搜索文档
黄仁勋:1000 亿美元、10GW,从卖卡到“卖 AI 产能”
36氪· 2025-09-28 01:48
英伟达与OpenAI的合作及商业模式转型 - 英伟达宣布与OpenAI达成合作,支持其建设10GW AI工厂(Stargate项目),这预计将为英伟达带来最高4000亿美元收入,是其历史上规模最大的AI基础设施项目[1] - 合作投资额预计高达1000亿美元,如果全线使用英伟达设备,回报将接近4000亿美元[5] - 英伟达的角色正从芯片供应商转变为全球AI电力的调度平台,直接参与芯片层、软件层、数据中心层,帮助客户从0到1建立完整的AI发电厂[3][7] AI工厂新范式 - AI不再只是模型,而是需要持续供能的"智能工厂",每个国家、每家企业都需要建设自己的AI发电厂[2] - 竞争的焦点从训练模型的竞赛转变为拥有自己的AI发电厂,OpenAI正在从租用算力(如使用Azure)转向自建算力[6][9] - 英伟达已同时在推进多个AI电厂项目,包括微软Azure、OCI(Oracle、Softbank联合建设)、CoreWeave自建云计算平台,以及与OpenAI的第四个全面合作[6] AI推理的范式转变 - AI推理从一次性计算转向链式推理,过程越来越复杂,涉及几十步的数据调取和算法调用[11][13] - 推理增长不是100倍或1000倍,而是100亿倍,AI需要持续在线而非临时调用,从预训练、后训练到推理,越往后算得越久、过程越复杂[14][15] - 用户数增长是指数级的,每个用户的使用频率和推理时间也在指数增长,三重增长叠加使需求规模跃升至全新量级[19] 英伟达的产能供给模式 - 全球计算短缺源于客户预测全部低估实际需求,英伟达从追着需求跑转变为提前布局整个供应链[20][21] - 英伟达重新定义业务,从卖芯片转变为供产能,需提前一年甚至两年下晶圆单、存储单,准备所有部件以启动数千亿美元规模的AI工厂建设[22][23] - 这种模式类似能源行业,客户要的不是芯片而是稳定供电,英伟达成为AI时代的"电力公司",卖的是让AI能动起来的算力产能[25] AI工厂的竞争核心指标 - 竞争焦点从硬件跑分转向组合效率,即把芯片、内存、网络、电力、软件全部组合好,让每一瓦电、每一块卡发挥最大价值[26][27] - 英伟达Blackwell芯片比上一代快30倍,靠的是协同设计(Extreme Co-Design),而非单纯晶体管性能提升[27][28] - 关键指标是单位功耗下的AI计算产出(智能密度),客户在功率上限(如2GW)下需选择每瓦智能产出最高的方案,而非单纯比较芯片参数[30][31][33] 全球AI主权竞赛 - 每个国家最终都会建设自己的AI工厂,AI产能成为新的主权指标,欧洲、中东、以色列、沙特、阿联酋等都在加速建设国家级AI基础设施[35][36][37] - 没有自己的AI工厂意味着无法支撑本国AI模型训练和部署,企业将依赖外部算力服务,智能生成能力受制于人[38][41] - 中国是全球最大市场之一,拥有华为等工程能力强、执行速度快、具备自给自足产业链的企业,全球竞赛的关键是谁先完成AI工厂建设并通电投产[40][42][43] 行业未来发展方向 - 下一场AI战争不比模型参数,而比智能密度,即AI工厂能产出多少智能,核心是让每度电产生更多有效智能[44][45] - 软件范式从写一次、运行一次转变为实时生成、持续运行,模型需要更多时间思考并保持在线以应对新任务[16][17][18] - 大模型竞赛从发布会走向工业建设主战场,英伟达的角色彻底变为卖AI产能的"智能电厂"合作伙伴[45]
苹果启动新计划,押注2026 Siri重生
36氪· 2025-09-28 01:48
9月27日消息,在美国加州库比蒂诺的苹果总部,一场关乎未来的"真理"试炼正在悄然进行。这个代号为 "Veritas"(拉丁语意为"真理") 的项 目,并不是一款即将公开的新产品,而是一款功能强大的、类似ChatGPT的内部测试应用。它的唯一使命,就是帮助Siri完成一次脱胎换骨 的"重生"。 这似乎是一个悖论。当全球数亿用户每天与ChatGPT和Gemini进行数十亿次对话时,苹果却选择将自己最先进的对话式AI工具深锁在内部,仅 供员工测试。Veritas的存在,既彰显了苹果追赶AI浪潮的决心,也暴露了其在这场竞赛中"起了大早,赶了晚集"的尴尬处境。 这不仅仅是一个软件的故事,它是苹果这家以软硬件一体化和极致用户体验著称的公司,在人工智能时代面临的战略困境、技术挑战与组织变 革的缩影。Siri的成败,将直接决定苹果能否守住其在智能设备上最重要的堡垒——用户界面的控制权。 速览"苹果版ChatGPT"的五个关键问题 1、Veritas能做什么普通Siri不能做的事情? Veritas支持带有记忆的连续自然语言对话,通过电子邮件和播放列表等个人数据进行搜索,并执行照片编辑等应用内操作。目前的Siri只处理 单个请 ...
一股“东北风味”正席卷全国烧烤市场
36氪· 2025-09-28 01:42
01 啥是东北烧烤? 东北烧烤绝对是中国烧烤版图里一个极具辨识度的品类。它以黑龙江、吉林、辽宁东北三省为核心,融 合了满族、朝 鲜族、蒙古族这些少数民族的传统饮食文化,再加上黑、吉、辽三省的物产特色跟生活习 惯,慢慢形成了这种豪爽、接地气、"万物皆可烤"的烧烤方式。 它的历史其实挺悠久的,可以追溯到古代满族、朝 鲜族这些少数民族的饮食传统。 像满族,作为东北地区的主要少数民族,早期以游牧狩猎为生,烤制猎物就是他们最主要的饮食加工方 式。 不知道您有没有发现,最近几年,一股浓浓的"东北风味"正悄然席卷全国——没错,就是东北烧烤!从 街边小摊走进高端商场,从地方特色成长为百亿赛道,它早已不是那个只靠"烟火气"闯江湖的 regional player。 有人可能好奇:东北烧烤,到底凭什么能火遍大江南北?是那股子"万物皆可烤"的豪爽劲儿?还是西塔 老太太、九田家这些品牌一套套的差异化打法?又或者是背后那条越来越成熟的供应链在默默支撑? 其实,东北烧烤的崛起,更像是一部中国餐饮品牌的进化样本:它既有对"本味"的死磕坚守,又有对模 式的大胆创新;既讲透了"好吃"的基本功,又玩转了"场景+社交"的新逻辑。 今天,我们就一起 ...
Stability AI前CEO惊人预测:人类智力价值归零,只剩1000天
36氪· 2025-09-28 01:34
未来1000天内,人工智能不仅将取代工作岗位,更将彻底重塑人类的经济结构。 AI的「无情优化」可能让人类劳动力变得一文不值,甚至变成负值。 在最近的《影响理论》(Impact Theory)播客节目上,Emad Mostaque讨论了他的新书《最后的经济》。 Stability AI前CEO、缔造者Emad Mostaque,观点惊人: Emad是最早为对冲基金经理,现为Intelligent Internet创始人。凭借在金融和AI领域的双重资历,他的话不容小觑。 在节目中,Emad勾勒出当前经济体系的「终结」,以及AI驱动下的「最后经济体」将呈现的面貌。 他认为,在AI主导下,传统经济指标如GDP将失去意义;人类劳动的价值不只是归零,有可能转为负值;但即使如此,我们依然能够在这场变革中实现 情感与财务上的双重丰盛。 主持人Tom Bilyeu追问了Emad残酷真相和实用方案——剖析个人、社会甚至政府,该怎么应对AI或将引起的混乱?在智能机器主导的时代,如何赢得真 正的国家繁荣? 这不仅仅是无尽的悲观预测,而是应对史上最大经济转型的路线图。 左:Tom Bilyeu;右:Emad Mostaque 经济学? ...
英伟达变身AI“央行”,1000亿背后谁将是下一波大赢家?
36氪· 2025-09-28 01:28
9月,英伟达宣布将向OpenAI投资1000亿美元,并签署部署至少10GW算力的意向书。 大家都知道英伟达是一家卖GPU的公司,但你可能没意识到:它正在悄悄把自己变成全球AI行业的"央行"。 10GW是什么概念?它相当于全球最大规模AI集群的数倍,意味着未来三到五年英伟达将为OpenAI提供前所未有的算力和设备支持。 这不是一次普通的供货交易,而是英伟达主动出击,用自己的资金帮助客户建设产能,再通过长期合同锁定未来订单,形成一个堪称"算力央 行"的闭环。 今天我们就来深度拆解:英伟达为什么要这样做,这对它的商业模式意味着什么,潜在的机会和风险在哪里,普通投资者又能从中捕捉到哪些 机会。 英伟达"央行式"新战略 要理解英伟达的动作,首先要回顾它过去的商业模式。英伟达长期以来是一家典型的芯片公司,设计GPU、交给台积电代工,然后卖给OEM、 云厂商或者AI公司。收入以一次性确认为主,周期性波动非常明显。 2023到2024年,AI训练需求爆发,H100、H200供不应求,英伟达的营收和利润暴涨,毛利率一度超过75%,市值突破3万亿美元,成为全球最 有价值的科技公司。 | 名称 | 代码 | 毛利率 | | --- ...
拆解新 iPhone 的「高原」设计,以及「可替换电池」的线索
36氪· 2025-09-28 01:05
产品设计创新 - iPhone 17 Pro和iPhone Air背面采用"Plateau"(扩展平台)设计 这是一种长条状突起结构 标志着内部架构的深度调整[1] - "高原"设计在iPhone Air中用于压缩主板面积 为电池腾出空间 实现机身轻薄化[4] - iPhone 17 Pro的"高原"设计主要服务于散热功能 主板集中在上方区域 避免用户直接接触发热点[42] 内部结构变革 - iPhone Air彻底改变从iPhone 4延续的纵向主板设计 采用横向主板布局和Android主流的三段式排布(主板/电池/马达麦克风)[6] - 主板采用双侧叠板设计 但实际堆叠部分仅占小部分 大部分面积为单层结构以节省空间[15] - 内部元件高度定制化 包括钛合金3D打印的USB-C接口模块和多边形摄像头模组 实现空间高效利用[13] 电池技术突破 - iPhone Air电池额定容量3149mAh(12.26Wh) 占据机内近60%空间 采用不规则形状最大化利用机身容量[4][8] - 电池设计与MagSafe外置电池规格完全一致 疑似为应对欧盟2027年可更换电池新规做准备[10][11] - iPhone 17 Pro电池容量较前代提升406mAh 主要依靠能量密度提升而非物理尺寸扩大[32] 散热系统升级 - iPhone 17 Pro首次配备VC均热板 Pro Max版本面积约2200平方毫米 Pro版本约2000平方毫米[36] - 采用铜网结构激光焊接工艺 搭配0.3毫米厚铝合金散热片覆盖整机 导致机身厚度增加0.5毫米[38][39] - 主板正反面、后壳、MagSafe线圈均覆盖散热膜 体现对散热能力的重视[40] 材料与工艺特性 - iPhone Air钛合金框架通过强度测试 可承受77.56千克压力不折断 97.52千克时屏幕开裂[19] - iPhone 17 Pro采用一体成型工艺 但相机模组边缘阳极氧化涂层易刮擦脱落且不可修复[24][25] - 业界推测苹果选择更薄阳极氧化工艺以控制厚度 但牺牲了耐磨性[27] 维修性与模块化 - iPhone Air采用电压敏感胶水技术 电池可通过专用工具通电后轻松取下 提升可维修性[13] - 坚持模块化设计而非一次性胶水 iFixit给出7分可维修性评分 显著高于早期产品[22] - 电源管理模块等组件高度集成 维修时需整体更换 但显著压缩占地面积[17] 技术演进方向 - 内部空间排布方案为明年轻薄化/折叠化iPhone铺路 高原设计将成为核心架构[3][22] - 自研芯片(C1X基带/N1无线芯片/A19 Pro)推动元件高度集成化 支持空间优化[49] - 天线围绕高原排布 既避免信号干扰又保持美观 体现实用主义设计理念[42]
去美国的“打工人”天塌了,特朗普10万美元签证费击碎“美国梦”,美企加速外包,加拿大趁机“抢人”
36氪· 2025-09-28 01:05
H-1B签证新规核心内容 - 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H-1B签证新规,将申请费从2000-5000美元大幅提高至10万美元,涨幅近50倍 [1][2] - 新规适用于9月21日后提交的新申请,为一次性收费 [2] - 美国国土安全部拟引入“加权抽签”制度,工资越高则中签概率越大,改变了人才筛选逻辑 [1][2] 对科技行业的影响 - 科技界立即陷入恐慌,特斯拉要求境外员工立即返美,三星组织政策解读会,显示企业内部震动与焦虑 [2] - 商业交易平台DesignRush数据显示,每年新发放的8.5万份H-1B签证中约有5.5万份与计算机相关 [7] - 科技行业年招聘H-1B员工成本将从2-4亿美元飙升至55亿美元,可能迫使招聘重点转向资深人才,导致人才梯队断层 [7] 对初创企业的影响 - 美国国家政策基金会报告显示,超一半估值10亿美元以上的美国初创企业至少有一位移民创始人 [5] - 风险投资公司合伙人警告,10万美元费用对员工少于25人的小型企业成本过高 [5] - AI初创公司指出高昂费用使其海外招聘计划无法实现,扼杀了依赖精英工程师的创新模式 [5] 对印度IT服务公司的影响 - 2024年美国H-1B签证获批数量前十公司中,塔塔、印孚瑟斯、威普罗三家印度IT服务公司上榜 [6] - 分析师估算,新签证费可能导致这三家印度IT巨头的核心运营利润被削减7%-15% [6] - 新规可能迫使印度IT公司改变其长期依赖的商业模式 [6] 对美国高校及科研机构的影响 - 从常春藤盟校到州立大学及医学院,每年申请数千份H-1B签证招聘科研人员及教职员工 [10] - 每人增加10万美元预算将迅速蚕食科研经费,可能迫使高校减少外籍招聘,影响实验室项目及科研实力 [10] - 佐治亚理工学院博士生表示校方已邀请律师为国际学生答疑,反映出普遍担忧 [10] 引发的连锁商业反应 - AI初创公司Otter.ai表示可能减少H-1B员工数量,将部分员工外包至印度等其他国 [12] - 薪资公司Native Teams称,寻求免签证全球招聘选择的美国公司数量增加了50% [12] - 埃森哲已计划在印度安得拉邦设立新园区,新增约1.2万个就业岗位 [14] 国际竞争格局变化 - Native Teams表示雇用一名H-1B员工相当于在其他国家远程雇用20名员工 [13] - 加拿大皇家银行CEO称新规是加拿大吸引科技人才的“重大机遇”,可能加速其创新领域增长 [13] - 加拿大可能吸引原计划赴美的印度、南亚或欧洲人才 [13]
重庆老板与茅台镇的8亿纷争
36氪· 2025-09-28 00:50
时隔三年,"8亿建厂遭接管"事件终于有了官方回应。 9月25日,针对媒体报道"重庆泰克在仁怀投资建厂遭强行接管",遵义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通报称, 已成立由市委政法委牵头的调查组,对相关情况提级展开全面调查,并将及时向社会公布结果。前一 日,仁怀市亦宣布成立专班展开调查。 据21世纪经济报道,"8亿建厂遭接管"事件当事人、重庆泰克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庆泰 克")创办人唐显策称,"这是三年来第一次收到当地政府方面的公开回应"。 唐显策所指的,是其在仁怀市茅台镇投资逾8亿元建设的安龙场白酒废水处理厂项目。唐显策称,该厂 尚未正式投运,就被仁怀市工业和商务局以一纸《解除合同通知书》"接管",投资方至今连厂区大门都 进不去。 安龙场白酒废水处理厂是仁怀市2017年面向社会资本公开招标的PPP项目,总投资8.2亿元,其中仁怀市 水投集团出资2000万元,其余资金由中标企业投入。这个典型的"政府+社会资本"合作项目,却在运营 前夕陷入僵局。 PPP(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是政府与社会资本共同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的一种模式,自2014年起 在我国大力推广。"8亿建厂遭接管"事件也 ...
真正的零卡食物诞生了,饱腹感强又减肥,你听说过,但没人敢吃……
36氪· 2025-09-28 00:38
如果一群科学家说,他们发现了真正的零卡食物,和市面上那些标着0蔗糖0添加的热量刺客都不一样,你会想试一试吗?这次是真的0卡!!除了能增加 饱腹感外,完全不会转化为你身体的热量…… 最近,这篇让人大跌眼镜的论文又重回人们视野,原因是它获得了搞笑诺贝尔奖的化学奖。 不知道你是不是和我有一样的疑问:什么?真的可以吃吗?不会中毒吗?怎么就和减肥扯上了关系? 零卡的食物我们并不陌生,比如现在常用在饮料里的零卡糖,它有甜味,但是不会被人体代谢或分解,听起来是一种"完美"的调味剂。因此,按照同样的 思路,科学家想:如果一种食材能让人觉得吃饱了,但其实又不会被吸收,也就是"吃了等于没吃",不就达到了减肥的目的? 而思来想去,一种高分子材料聚四氟乙烯 (PTFE)进入了科学家的视野。我们生活中常见聚四氟乙烯,它也被叫做特氟龙,常用于不粘锅涂层和水管内 壁。 特氟龙还有个名字叫"塑料王",因为它有着诸多优点。它有着十分稳定的性质,耐腐蚀,耐高低温,耐酸耐碱耐老化,别的材料不容易粘附其上,摩擦力 还很小。被广泛认为是已知惰性最强的材料。 日常看到的食物,往往是"低卡"不是0卡|图源网络 是不是心动了?这是什么神仙食物啊! 不过等你 ...
iOS 26.1 隐藏彩蛋曝光,苹果给 ChatGPT 们造了个新「C 口」
36氪· 2025-09-28 00:33
iOS 26系统更新与市场反应 - iOS 26正式版上线后用户评价两极分化,部分用户认为视觉体验提升,另一部分用户则抱怨系统存在过多bug且电池续航能力直线下降[1] - 苹果公司几天前推送了iOS 26.1开发者测试版,重点优化了液态效果和UI细节[1] MCP协议的技术整合与行业影响 - 在iOS 26.1、iPadOS 26.1和macOS Tahoe 26.1开发者测试版的隐藏代码中,发现苹果正为App Intents引入MCP支持打基础[3] - MCP全称为Model Context Protocol,由Anthropic于去年11月提出,旨在通过标准化协议解决AI模型与外部工具或数据源集成的N x M难题,成为AI领域的通用协议[4] - MCP协议已被Notion、Google、Figma、OpenAI等公司和平台陆续接入,成为行业通用插口,其本质是解决模型或外部服务与系统安全对话的问题,不局限于AI场景[6] - 苹果公司并非让每个应用单独支持MCP,而是构建一个直接集成在App Intents框架中的系统级MCP支持,使外部AI能通过此现成通道与系统交互[8] 未来应用场景与系统架构优势 - 未来用户可通过ChatGPT等AI模型发出指令,模型调用MCP将指令标准化,iPhone系统再通过App Intents识别并调用应用接口完成操作,实现无需手动切换应用的无缝体验[9][11] - 系统级整合使苹果能直接享用行业围绕MCP建设的工具生态,同时通过自家严格审查的App Intents框架强制执行隐私安全标准,保证用户体验一致性[11] - 与AI Key等硬件外挂相比,系统层面的调度机制被认为是更可规模化、更务实且具备长远价值的解决方案[12] 苹果公司的战略转向与行业定位 - 苹果公司近年开放姿态明显,在AI领域不再执念于全栈自研,而是主动拥抱外部模型,为系统预留灵活的接入入口,内部曾就自研与合作路线进行激烈争论[13] - 行业长期将走向分层竞争,平台型公司的最优解是通过集成不同供应商的模型实现风险分散、成本优化和择优使用,微软集成Anthropic的Claude模型进入Microsoft 365 Copilot即为典型案例[15] - 苹果已将Google Gemini和Anthropic Claude列入下一代Siri与系统级AI的候选名单,延续其熟悉的平台治理逻辑,即制定标准与规则,第三方在规则内创新[15][17] - 通过MCP协议,苹果将外部AI模型转化为供应商,自身则处于分发渠道和规则制定者的位置,这与其推出App Store、CarPlay、HealthKit等平台策略一脉相承[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