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36氪
icon
搜索文档
千里科技:目标在未来18个月完成Robotaxi全链路产业布局
36氪· 2025-09-28 23:22
36氪获悉,目前,千里科技已制定相应计划,目标在未来18个月完成Robotaxi全链路产业布局。千里科 技正在加速L4级智驾方案的研发,与吉利合作研发Robotaxi专用车型,并与国内外出行服务提供商合 作,共同打造Robotaxi运营服务平台。根据计划,千里科技将携手合作伙伴,在全球10座城市实现规模 化的Robotaxi运营服务,在单一城市部署超过1000辆Robotaxi。 ...
十位离职华为的「天才少年」
36氪· 2025-09-28 23:15
聚是「天才少年」,散是满天星。 说「天才少年」不可谓不贴切。这个在华为最艰难时期被推出的人才计划,一度备受瞩目,一度千金市骨,一度吸引了最具才华和实力的中国年轻人奔赴 松山湖——华为公司总部办公所在地。 但人如流水,有来有往。特别是在AI技术爆发的新周期里,「天才少年」开始四散江湖,成为了中国AI浪潮里的满天繁星。 有人创业,有人重返高校。 随便一盘点,就有10位身处江湖的华为天才少年。 聚是「天才少年」,散是满天星 根据公开资料,目前天才们有两个比较引人注目的就业方向——创业派和高校派。 | 去向 | 姓名 | 入职华为时间 | 原职务方向 | 离职时间 | 现状 | | --- | --- | --- | --- | --- | --- | | 创业 | 彭志辉 | 2020年 | 昇腾计算 | 2022年 | 智元机器人 | | | 季宇 | / | 昇腾编译器 | 2023年 | 行云集成电路 | | | 丁文超 | 2020年 | 智能驾驶 | 2023年 | 它石智航 | | | 王乃行 | / | Al 算力 | 2024年 | 博思芯宇 | | | 陈源培 | / | 1 | 2024年 | ...
小米涨价,远超iPhone
36氪· 2025-09-28 13:56
2021年底,小米首次宣布在产品上对标苹果、学习苹果。如今五年探索之后,小米17系列产品线全面对 齐苹果。 值得注意的是,小米17定价4499起,标准版保持了上一代小米15的定价水平,高端配置则分别较上一代 涨价200元至500元。 小米手机的十余代产品以来,从一开始的性价比定位到高端定位,其手机定价步步高升,甚至超过了苹 果的同期涨幅。与此同时,尤其近五年来,苹果则"加量不加价"。 价格涨幅大于苹果 梳理从小米1的定价涨幅,可以发现,从小米6首次提价开始,此后其每年定价涨幅几乎均超过10%—— 小米6提价15%、小米8提价17.4%、小米9提价11.1%。 2020年,小米发布小米10手机,这一代开始,小米开始冲击高端市场,价格直接从2999元起跃升至3999 元起,涨幅达1000元,同比涨幅更是超过30%,是幅度最大的一次调整。 此后,3999起的定价维持了三年,去年的小米15起价定价再次上调12.5%至4499元起,并在小米17维持 了这一定价。可以看出,小米数字系列在4000元至5000元价位段的高端定位已经稳固。 总体趋势上,小米数字系列的价格在经过小米10系列冲高后,在4000元档位(小米10-1 ...
50万学生午餐,成了谁的提款机?
36氪· 2025-09-28 13:39
刘永好家族试图打造的第七家上市公司。 文|凤凰网财经《公司研究院》 来源|凤凰网财经(ID:finance_ifeng) 封面来源|IC photo 前不久,罗永浩与西贝的"预制菜大战"正打得火热,谁也没想到,战火竟烧到了上海中小学生的餐盘里。一位家长在孩子学校的午餐中,发现了一只发臭 的虾仁——而供应方,正是日配送50万份学生餐的"隐形巨头":上海绿捷。 一石激起千层浪。不少家长随后做出一个看似"跨界"却意味深长的举动:联名请愿,希望西贝也能参与上海学生餐的竞标。这背后,是长期以来对校园午 餐"难吃、不健康、食材不新鲜"的积怨,终于找到了一个具体的爆发点。家长们反对的并非预制菜本身,而是有人用低质食材糊弄孩子。 更令人意外的是,随着舆论发酵,这只"臭虾"竟牵出一张盘根错节的资本网络。表面普通的配餐企业,背后却闪现新希望刘永好家族、厚生投资、淡马锡 等资本力量。他们通过复杂的离岸架构,将学生餐做成高利润生意——餐标18元,成本却仅有6到8元,中间的差距去了哪里? 从曾经的"隐形冠军",到因瞒报食品安全问题被立案调查,上海绿捷的跌落揭示出一个严峻现实:当学生的午餐沦为资本逐利的工具,当股权架构成为责 任逃避的屏 ...
伊利和京东,将搭子进行到底
36氪· 2025-09-28 13:20
核心观点 - 伊利与京东通过"搭子经济学"策略 在中秋等节日节点创新营销模式 以"百搭"定位替代传统C位竞争 实现从商品捆绑到情绪承载的转变 形成可复用的商业模型 [3][5][16] 营销策略演变 - 春节阶段采用"普适惊喜"策略 通过整单免单机制使牛奶成为年货场景自然搭配 完成从"礼盒组成部分"到"购物车必备单品"的角色跃迁 [9][14] - 高考节点结合京东外卖推出"高考搭子"营销 将牛奶与"锦鲤"寓意绑定 实现情绪共振并切入年轻群体日常场景 [9][14] - 中秋期间升级为"最高十倍免单"机制 京东对加购环节进行定制化改造 使"牛奶+月饼"组合形成强触达闭环 [10][14] 合作机制创新 - 京东为活动提供购物车提示、组套功能等流程链路改造 将消费者无意识的"顺手"行为转化为默认动作 [10][18] - 双方联合打造IP化内容:京东Joy与伊利"奶人"IP开设"团圆客栈" 并在广州、成都等城市进行线下快闪巡游 [5][7] - 平台与品牌深度协同:京东提供流量入口与机制支持 伊利输出品牌力与执行力 实现从传播概念到用户习惯的转化 [16][18] 行业影响 - 乳企营销逻辑发生转变:从传统礼盒大战的配角转向全场景嵌入的确定性选择 开辟不争C位的新竞争路径 [18][19] - 节点营销价值重构:短期爆点转向长期心智沉淀 通过三次快速迭代形成可复制商业模式 [16][19] - 国民品牌战略升级:依托高频渗透的日常消费场景 将"百搭"属性转化为持续稳定的场景竞争力 [17][19]
机器人感知大升级,轻量化注入几何先验,成功率提升31%
36氪· 2025-09-28 12:09
技术突破 - 提出Evo-0轻量化方法 通过隐式注入3D几何先验增强视觉语言动作模型的空间理解能力 无需显式深度输入或额外传感器 [2] - 利用视觉几何基础模型VGGT从多视角RGB图像提取3D结构信息 包含深度上下文和跨视图空间对应关系等几何信息 [2][3] - 引入cross-attention融合模块 将ViT提取的2D视觉token作为query VGGT输出的3D token作为key/value 实现2D-3D表征融合 [3] 性能表现 - 在rlbench仿真实验中 Evo-0在5个需要精细操作的任务上平均成功率超过基线pi0 15% 超过openvla-oft 31% [2] - 真机实验中在5个空间感知要求高的任务上平均成功率提升28.88% 其中插孔任务达到66.67% 透明物抓取任务达到65.00% [8][10][11] - 仅用15k步训练的Evo-0已超过20k步训练的π0 显示更高训练效率 [6] 鲁棒性优势 - 在5类干扰条件下均表现相对鲁棒 包括未见干扰物体 背景颜色变化 目标位置位移 目标高度变化和相机角度变化 [12] - 在存在未见干扰物体时 拾取正确率100% 整体正确率70% 显著高于基线的60%和20% [12][15] - 相机视角向上偏移10度时正确率60% 向下偏移10度时40% 均优于基线的40%和30% [15] 应用价值 - 方法以插件形式增强VLA模型空间建模能力 训练高效且部署灵活 为通用机器人策略提供新路径 [16] - 绕过深度估计误差与传感器需求 降低部署难度和精度噪声问题 [1][16] - 在密集抓取 置物架放置及透明物体操作等对空间精度容忍度极低的任务中展现精准操控能力 [8][10]
HLE“人类最后考试”首次突破60分,Eigen-1基于DeepSeek V3.1显著领先Grok4、GPT-5
36氪· 2025-09-28 12:05
在HLE("人类最后考试")的专家校验子集上,首次有系统突破60分大关! 就在最近,由耶鲁大学唐相儒、王昱婕,上海交通大学徐望瀚,UCLA万冠呈,牛津大学尹榛菲,Eigen AI金帝、王瀚锐等团队联合开发的Eigen-1多智能 体系统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下面详细展开—— 技术创新:三大支柱撑起60分突破 当AI开始挑战人类知识的终极边界,一场前所未有的较量正在上演。 当大模型在MMLU、GPQA等传统基准上纷纷"卷到90分"时,这些测试逐渐失去了区分力。为了追踪AI在科学推理前沿的真实进展,Center for AI Safety与 Scale AI联合推出了"人类最后的考试"(Humanity's Last Exam,HLE)—— 最令人振奋的是,这一成就并非依赖闭源超大模型,而是完全基于开源的DeepSeek V3.1搭建。 涵盖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学、人文社科等百余领域共3000道博士级难题,被视为AI知识推理的终极试炼。 而HLE Bio/Chem Gold则是HLE的黄金标准子集,包含149道经过领域专家人工审核和纠正的题目。 在HLE Bio/Chem Gold测试集上,Pass@1准确率达到4 ...
半年狂卖33亿,上海跑出超级隐形冠军:卖VCD芯片起家,全球第二
36氪· 2025-09-28 12:04
公司概况 - 晶晨半导体为智能终端芯片设计企业 1995年于美国硅谷成立 创始人为钟培峰与陈奕冰夫妇[8] 2003年于上海成立 注册资本3.7亿元[10] - 公司采用无晶圆半导体设计模式 专注智能终端芯片 涵盖运算控制 数据处理 连接交互等功能 应用于智能电视 机顶盒 智能音箱 服务机器人 智能健身设备 智能汽车等领域[1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芯片累计出货量达10亿颗 业务覆盖全球250余家运营商[11] - 2022至2025年上半年营收分别为55.45亿 53.71亿 59.26亿和33.3亿元 净利润分别为7.32亿 4.99亿 8.19亿和4.93亿元[11] - 2025年上半年智能多媒体与显示SoC营收23.6亿元 占比超70% AIoT SoC营收8.9亿元 同比增长33.3% 通信与连接芯片营收7880万元 同比增长83.2%[11] 行业地位与竞争优势 - 在智能家庭SoC领域排名中国大陆第一 全球第二[2][14] - 以快速迭代 高性价比和本地化支持切入市场 替代海外芯片供应商[12] - 差异化优势在于"平台+生态"模式 不仅提供芯片 还与客户共同开发场景化方案 涵盖电视生态 教育大屏 家居互联等[14] 行业发展趋势 - 全球智能设备SoC市场规模2024年为657亿美元 预计2029年达1314亿美元 年复合增长率14.9%[13] - 行业技术演进经历视频解码 操作系统普及 当前进入AI驱动与全场景互联阶段[13] - 政策层面符合国产替代 自主可控 AIoT芯片等国家战略支持方向[13] - 新技术爆发点包括端侧AI芯片(实现设备语音视觉交互)和高速通信芯片(如Wi-Fi 6/7 满足物联网低延时大带宽需求)[13] 未来增长机会 - 教育办公设备智能化需求上升 需高性能低功耗SoC芯片[3][4][15] - 智能汽车SoC市场处于早期阶段 车载娱乐与座舱智能化升级带来机遇[5][6][15] - IoT与智能家居爆发式增长 推动通信连接芯片需求 包括Wi-Fi 6/7及低功耗物联网标准[7][15] - 新兴机会领域包括车载AI芯片 机器人端侧AI处理器 智能家居低功耗广域连接方案[15]
2025上半年美妆行业“变局”
36氪· 2025-09-28 11:48
全球及中国美妆行业规模与增长 - 全球美妆行业规模预计2025年突破6770亿美元 保持强劲增长势头 [1] - 中国化妆品零售市场2025年上半年保持温和增长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55万亿元 同比增长5.0% 其中限额以上化妆品零售额2291亿元 同比增长2.9% [2] - 2024年中国化妆品市场零售规模达10738亿元 连续两年突破万亿元 国货品牌占比上升至55.2% [6] 国际美妆巨头中国市场表现 - 欧莱雅集团2025年上半年销售额1861.9亿元 同比增长3% 营业利润392.77亿元 同比增长3.1% 中国市场销售额从第一季度同比微幅下滑逆转为第二季度同比增长约3% [4] - 雅诗兰黛集团2025年1月至6月净销售额69.61亿美元 同比下降10.88% 净销售额跌至近5年来最低值 净收益和归母净收益连续5年下跌 [4] - 资生堂集团2025年上半年销售额4698.31亿日元 同比减少7.6% 核心营业利润233.72亿日元 同比增长21.3% 中国市场两极分化加剧 中产阶级消费者对价格更敏感 零售商价格竞争激烈 [6] 国货美妆品牌竞争格局 - 2025年上半年国货美妆上市企业前十强总营收增长11.72% 珀莱雅 上美股份 上海家化稳居前三甲 [6] - 珀莱雅2025年上半年营收53.62亿元 同比增长7.21% 归母净利润7.99亿元 同比增长13.8% 多品牌布局策略效果显现 [7] - 巨子生物2025年上半年总营收31.13亿元 同比大涨22.5% 净利润11.82亿元 同比增长20.6% [8] - 毛戈平2025年上半年收入25.88亿元 同比增长31.3% 净利润6.70亿元 同比增长36.1% 产品总数超400个SKU [8] - 贝泰妮H1营收23.72亿元 同比减少15.43% 归母净利润2.47亿元 同比减少49.01% [8] - 华熙生物2025年上半年营收22.61亿元 同比下降19.57% 归母净利润2.21亿元 同比下降35.38% [8] 行业发展趋势与消费行为变化 - 美妆消费理性化趋势明显 性价比成为核心选择 2025年上半年美妆护肤市场销售额2352.3亿元 同比增长10.1% 销量25.64亿件 同比增长5.5% 低价格段产品规模占比增长0.5% 护肤市场100元及以下价格段规模占比增长3.9% [12] - 抗衰老产品2025年上半年总销售额654.9亿元 同比激增30.3% 需求群体从45+向全年龄段扩展 31-35岁消费者关注度提升 25+年轻群体抗衰意识觉醒 [13] - 男士美妆市场2025年上半年规模突破200亿元 男士彩妆同比增长120% 功能性护肤同比增长85% [13] - 抗衰老消费人群扩大 社交媒体上男士面部抗衰声量同比飙升83.7% 身体抗衰品类同比增幅高达283.9% [13] 企业战略与研发投入 - 头部国货企业构建多品牌矩阵 上美股份推出高端抗衰品牌Tazu 彩妆品牌Nan beauty和母婴品牌面包超人 贝泰妮拓展涵盖舒敏 抗老 祛痘等领域的品牌矩阵 [14] - 2024年头部美妆企业研发投入同比提升 华熙生物研发费用4.66亿元 同比增长8.68% 上美股份研发费用1.8亿元 同比增长43% 巨子生物研发费用1.07亿元 同比增长42.1% 毛戈平研发费用0.32亿元 同比增长34.77% [15] - 珀莱雅自研原料燕麦发酵液支持新品上市 巨子生物推进III类医疗器械产品研发和临床申报 贝泰妮提升云南特色植物提取物有效成分制备与敏感肌肤护理领域研究 [16] 渠道营销变革 - 抖音巩固美妆行业增长引擎地位 截至2025年8月美妆视频日均播放量突破25亿 较年初增长27% 月活创作者数量超80万 半年增幅达25% [16] - 韩束 百雀羚 赫莲娜等品牌在抖音实现50%以上交易额增长 百雀羚增速高达384.04% [17] - 百雀羚采用自播矩阵+达人带货双轮驱动模式 直播带货渠道占据整体业绩83% [17] - 韩束深度聚焦品牌自营 8月在抖音实现交易额8.1亿元 同比增长67.22% 形成店铺矩阵规模效应 [18] - 线下渠道迎来回流 国际品牌加码布局 法国科兰黎在上海开设中国首店 资生堂旗下醉象 华伦天奴美妆通过概念店和快闪店形式进入市场 [18]
手机“越狱”神器91助手全面停止服务
36氪· 2025-09-28 11:41
从 9 月 28 日 0 时开始,不仅 91 助手客户端无法启动、所有功能停服,官方网站、帮助中心及客服渠道 也将同步关闭。 在此期间,91助手向仍处于会员期的用户进行退费,但需要用户主动申请,未主动申请退费的用户将无 法获得退款。退款申请截止时间为2025年9月15日24:00,逾期将不再受理退款申请。对于 VIP 会员,官 方表示,会员服务截止日期晚于或等于 8 月 31 日的用户,均可申请从 9 月 1 日起的未使用期限的费用 退款。 公开资料显示,2007年,91 助手由网龙公司(NetDragon)旗下团队开发并发布。最初命名为91 手机助 手,核心功能为当时新出的智能手机iPhone 提供"越狱"、应用安装和文件管理等服务。 2009 年,91 助手开始拓展至安卓平台,新增 Android 刷机、手机管理等功能。此后这一应用的人气一 路飙升,当年几乎占据了国内手机助手市场 90% 的份额。随着智能手机普及,2012年,91 助手用户量 迎来爆发,成功突破 1 亿,下载量超100亿次,堪称移动互联网最早的流量入口之一。 图片来源:智通财经 已经面世近20年的91助手今日彻底关停。 9月28日,经典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