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财经资讯

搜索文档
保险业进入AI应用转型之年,开启“体验制胜”新周期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9-14 12:24
行业趋势 - 保险业进入AI应用转折之年 2025年是AI在保险业应用的转折之年[1][2] - AI技术性能突破与成本下探推动行业迈入智能化变革关键阶段 全行业应用从寡头或小众运用变成普惠技术[1][2] - 行业创新重点从效率提升转向价值创造维度的体验制胜[1][3] 应用渗透范围 - AI全面渗透保险业务上中下游 下游主流保险公司与互联网机构 中游工具类服务商 上游数据领域均已实现广泛布局[2] - 技术快速落地销售 核保 理赔 客服等多元场景 功能适配度高且布局便捷[2] - 正在应用大模型与未来一年计划应用的机构占比持续攀升 加速迹象显著[2] 应用阶段划分 - 效率提升阶段是当前大多数保险公司落地最多场景 效果显著[3] - 价值创造阶段通过强大数据分析和客户洞察力实现 正处于不断试验发展期[3] - 深度决策阶段仍处于探索阶段 保险机构态度偏谨慎[3] 具体应用案例 - 蚂蚁保发布智能保险顾问蚁小保 提供产品解读 方案配置和陪伴式理赔服务 保证专业性严谨性合规性[4] - 镁信健康一码直付平台实现先就医后付费免材料的商保直付服务 系统30秒完成审核与保险责任匹配[4] - AI全面融入承保 理赔 营销 客户服务等核心环节 提升运营效率并优化客户体验[4] 服务模式创新 - AI+人工协同成为主流服务范式 AI解决效率问题 人工增强共情体验[5][6] - 健康险客服对话涉及保险合同严谨性要求 人工在监管要求 适老化服务 复杂纠纷处理场景不可替代[5][6] - 未来保险服务实现效率与温度平衡 标准化需求靠AI 个性化场景保留人工服务[6] 发展挑战与建议 - AI模型仍处早期进化阶段 需与行业私域知识结合才能承担专家级任务[6] - AI转型需以一把手工程定调 优先从降本增效防控风险的刚需项目突破[7] - 需深度挖掘数据价值 积累激活保险医疗数据 加大AI人才培养[7]
引爆美股!博通、甲骨文凭什么?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9-14 12:11
AI行业投资热潮 - AI相关个股近期出现大幅上涨 单日涨幅达20%-40% [1] - AI产业呈现"淘金热"特征 "卖铲人"成为最稳健受益者 由英伟达、甲骨文、博通组成"卖铲三杰" [2] - 二线替代企业享受市场超高估值溢价 甲骨文与博通等企业受益于算力资源垄断背景下的替代需求 [2] 甲骨文公司表现 - 调整后营收149.3亿美元 每股收益1.47美元略低于预期 但盘后股价暴涨28% 创1999年以来最大单日涨幅 [6] - 剩余履约义务(RPO)同比暴增359%至4550亿美元 相当于沙特阿拉伯一年GDP规模 [6] - 与OpenAI达成4.5吉瓦数据中心容量合作 获得xAIMeta、英伟达等巨头长期订单 [6] - 云基础设施(IaaS)营收33亿美元 同比增长55% 超出预期 云业务总营收(IaaS+SaaS)达72亿美元 同比增长28% [6] - 采用差异化数据中心布局策略 在得克萨斯州和马来西亚等低成本地区部署 与加密货币矿企转型开发商签订15年长租约 [7] - 与OpenAI签署近3000亿美元超大订单 虽无法律约束力但可帮助双方撬动融资 [7][8] 博通公司表现 - 本季度实现营收159.5亿美元 同比增长22% 与市场预期的158.6亿美元基本持平 [14] - 半导体解决方案业务收入91.7亿美元 环比增加7.6亿美元 AI业务贡献全部增量达52亿美元 环比增长8亿美元 [14] - AI收入主要来自谷歌、Meta和字节三大核心客户 谷歌TPUv6芯片量产规模扩大是核心推手 [14] - 获得第四个重要客户超100亿美元AI相关订单 预计2026财年第三季度开始交付 [14] - 下季度AI业务指引达62亿美元 环比增长10亿美元 [14] - 非AI半导体业务收入约39.7亿美元 环比下滑1% [15] - VMWare转型订阅模式 超六成许可证用户完成转型 软件业务占总营收比例超四成 [15] 博通与英伟达竞争格局 - 博通是ASIC定制AI芯片领域隐形巨头 与英伟达形成GPU vs ASIC、垂直平台 vs 横向芯片、训练 vs 推理的互补及部分重叠关系 [11][12] - 英伟达在AI加速卡市占率约80% 博通在以太网交换芯片市占率70-80% 定制ASIC市占率约50% [12] - ASIC取代GPU趋势逐渐成为主流 大厂纷纷尝试自研ASIC 除亚马逊外几乎都转向TPU路线 [13] 美股市场整体表现 - 标普500市盈率约22倍 处于1980年以来96分位高水平 接近上世纪90年代末科技泡沫时期估值 [16] - 纳斯达克100指数过去17年有16年上涨 总回报2251% 其中74%来自盈利增长 16%来自分红 仅10%来自估值提升 [16] - 高盛预计今年每股收益增长7% 明年再增长7% 标普493家公司利润同比增长7% "七巨头"同比增长28% [16]
两融余额站上2.3万亿,券商提额揽客抢市场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9-14 10:15
两融市场整体表现 - 截至9月11日融资融券余额达2.34万亿元 其中融资余额2.32万亿元 融券余额167.47亿元 连续四个交易日突破2.3万亿元[2] - 较7月初融资融券个人投资者数量增长超16万名至764.41万名 参与交易投资者数量增长超11万名至51.26万名[2] - 上半年市场融资融券余额1.85万亿元 同比增长24.96% 沪深北三市股票基金单边交易量192.25万亿元 同比上涨65.73%[4] 券商信用业务扩张 - 华林证券半年内两次上调信用业务规模 从3月底62亿元上调至9月初80亿元 上半年信用业务收入8.35亿元 同比增长约20%[1][3] - 兴业证券4月底审议调整信用业务规模上限议案 但未披露具体细节[3] - 券商针对新开通两融客户提供4%至5.5%融资利率 资金体量100万元以上利率4.8% 500万元以上可降至4%[1][3] 两融利息收入增长 - 近40家上市券商上半年两融利息收入均实现同比增长 其中国泰海通收入38.27亿元(增45.13%) 中信证券36.86亿元(增7.04%) 华泰证券35.09亿元(增1.49%)位列前三[4][6] - 国联民生两融利息收入4.49亿元 同比增长68.73% 国泰海通增幅超40% 超10家券商收入增长超10%[5][6] - 中国银河(27.47亿元 增5.67%) 招商证券(23.38亿元 增3.55%) 申万宏源(19.91亿元 增9.67%)等位列收入前列[4][6] 券商业务发展动态 - 国泰海通上半年净新增两融客户2.64万户(增61%) 余额1809.96亿元 市场份额9.78% 下半年将加大拓客力度[7] - 中信建投信用账户达20.38万户(较去年底增4.54%) 净新增开户市占率3.53%(增31.47%)[7] - 方正证券两融规模400.97亿元 市场份额2.17% 信用账户24.88万户(较上年末增0.83万户)[7]
手握苏超、新能源双IP,常州拼抢新能源产业下半场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9-14 07:32
9月13日,常州本轮苏超最后一场主场作战。虽然1:2负于宿迁队,但常州却再进一球,引发全场欢腾。 致力于打造"新能源之都"的常州,2025年因为苏超获得了泼天流量,也被戏称"苏超话题共一石,常州 独占八斗"。9月13日举行的2025年国际新能源博览会上,常州市市长周伟引述了这一说法。随着新能源 产业与苏超的"双IP联动",常州正迎接新一轮产业与流量的大丰收。当天,常州也揽下了总投资337亿 元的33个重点项目。 看苏超也看新能源 对于常州手握的这两大IP,周伟提供了一个解读的逻辑:常州队在苏超赛场上的进程和常州新能源产业 发展的历程,有异曲同工之处。 在1~8轮苏超赛事当中,常州队笔画不保,一路从"吊州""巾州""丨州""〇州",变成"川"队。周伟表示, 全队上下"进一球、得一分、赢一场"的小目标从未动摇。并最终于8月16日第九轮中主场1:0战胜镇江 队,取得首场胜利。 同样,周伟说,在产业的赛道上,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常州以"小桌子上唱大戏"的胆识,构建起涵盖农 机、机床、电子等领域的"九条龙"工业体系,创造了"中小城市学常州"的辉煌,成为工业明星城市。但 到了上世纪90年代,在外向型经济浪潮中,常州发展的步 ...
西贝这家门店客流不降反增,员工:今天使用的西兰花是8月14日的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9-14 06:44
2025.09.14 西贝三林店的员工则表示,这几天的人流量大概下滑10%。不过,上海中心门店的员工表示:"人流量 和上周末相比,大概增加了10%。" 对于西贝与罗永浩之间的纷争,消费者们也各执己见。32岁的吴女士告诉记者:"其实我们经常带小孩 去吃西贝,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接受预制菜,西贝口味一直还可以,所以我们周末专门出来支持了一下 西贝。"但也有不少消费者表示,之后会选择相同价位的现炒餐饮品牌。 对于近日网上流传的"西贝儿童餐西兰花保质期两年",复地活力城店工作人员表示,只是保质期2年, 比如我们今天店里的西兰花,生产日期是8月29日和8月27日。至于是否有可能2年后还在用这个日期的 西兰花,他表示:"那没有可能。我们儿童餐的有机西兰花,是从甘肃的有机基地来的,我们全国这么 多家店,我们要保证它是有机的。" 上海中心门店的工作人员在查看西兰花生产日期后告诉记者,今天门店使用的西兰花是8月14日的。他 表示:"因为西兰花特别容易招虫,市场上西兰花90%可能是打过农药的,我们是用的有机西兰花,产 地和生产季节都有所限制,使用我们使用了零下18度的冷冻技术,能够保证营养不流失。门店2-3天就 会供应一次冻货,蔬 ...
伦敦爆发大规模抗议活动,马斯克“意外现身”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9-14 05:27
事件概述 - 英国伦敦于当地时间9月13日爆发超过10万人参加的反移民抗议活动 [2] - 抗议活动名为“团结王国”,由极右翼活动家汤米·罗宾逊组织 [2] - 抗议者与警察发生冲突,造成26名警察受伤,至少有25人被捕 [2] 关键人物动态 - 埃隆·马斯克当天通过视频连线“意外现身”抗议活动 [2] - 马斯克在活动中呼吁英国“更换政府”并“解散议会” [2] - 这不是马斯克首次介入英国政治,此前他曾发声支持罗宾逊和其他极右翼人士 [2]
为罗永浩鼓掌,但也给他提个醒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9-14 03:49
事件背景 - 网络大V罗永浩指责餐饮品牌西贝"卖预制菜"引发公共讨论 持续数天 [2] - 消费者普遍力挺罗永浩 餐饮业老板们则几乎都声援西贝 [2] - 罗永浩称90%的人都在骂西贝 骂他的10%都不到 [2] 消费者核心诉求 - 保障消费者知情权 预制菜应明确标示并给出合理价格 [2] - 抓紧出台预制菜相关国家标准并严格执行 [2] 行业立场分析 - 餐饮行业对标准化模式的集体辩护与消费者诉求存在冲突 [3] - 西贝老板称每日营收出现相当数量下降 [5] - 其他预制菜产业链上的企业估计也难以幸免 [5] 罗永浩行为争议 - 曾多次主动挑起与大品牌的冲突包括星巴克 小米 魅族 西门子等事件 [3] - 几乎每次"大战"前后都伴随着创业动作 [3] - 最初称西贝"几乎全都是预制菜""还那么贵 实在是太恶心了" [4] - 后期转换口径强调并非反对预制菜而是推动产业透明化 [4] - 曾被发现在直播间售卖预制菜并评价"跟新做的相差无几" [5] - 法律界人士分析其最初言论可能涉嫌侵权违法 [5] 公众人物发声影响 - 公众人物话语权不再仅属个人言论自由范畴而应受更多约束 [5] - 网络大V话语权用好了利国利民 用坏了祸国殃民也不为过 [6] - 公众人物必须谨慎发声对每一句话负责 [6]
下周关注|华为全球创新产品发布会将举行,这些投资机会最靠谱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9-14 01:53
国民经济数据发布 - 国家统计局将于9月15日公布8月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及社零等关键经济数据 [1] - 国务院新闻办同日举行发布会由总经济师付凌晖解读2025年8月经济运行情况 [1] 全球货币政策动向 - 美联储9月18日利率决议降息概率极高其中25个基点概率92% 50个基点概率8% [2] 国际政策与贸易合作 - 中国对俄罗斯试行一年免签政策(2025年9月15日至2026年9月14日)覆盖商务旅游探亲等30日内短期停留 [3] - 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9月17-21日南宁举办聚焦数智赋能与自贸区3.0版建设 [5] 科技行业动态 - 华为9月19日巴黎发布会推出WATCH GT 6系列穿戴设备及手机平板新品 [4] - 华为全联接大会9月18-20日上海举行主题为"跃升行业智能化" [4] - 全球储能大会9月16-18日宁德召开聚焦储能领域发展 [5] - 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9月16-17日深圳举办 [5] 资本市场解禁压力 - 下周A股解禁总市值785.47亿元涉及47家公司 [6] - 17家公司解禁市值超10亿元其中稳健医疗解禁159.43亿元(占总股本69.83%)康冠科技解禁105.9亿元(占总股本65.27%) [6][8][9] - 单日解禁高峰包括9月15日唯万密封(解禁市值24.58亿元占比55.56%)及9月17日腾远钴业(解禁市值87.05亿元占比40.17%) [7][8] 新股发行安排 - 下周5只新股申购:联合动力(创业板9月15日)建发致新(创业板9月15日)锦华新材(北交所9月16日发行价18.15元)云汉芯城(创业板9月16日)瑞立科密(深主板9月19日) [10][11] - 锦华新材发行市盈率11.52倍申购上限需对应市值1551.6万元 [11] 制造业与质量会议 - 世界制造业大会9月20-23日合肥举办 [5] - 第六届中国质量大会9月16-17日南京举行 [5]
韩国街边山寨labubu卖100元,二手溢价数倍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9-13 15:20
泡泡玛特韩国市场表现 - Labubu系列在韩国市场引发抢购热潮 线下门店仅作展示 购买需通过线上预约抽签并到店提货[5][12][15] - 2024年底起Labubu在韩国迅速爆火 主要受众为00后群体 韩国门店抢购者包括东南亚和中国游客[17] - 韩国Labubu官方售价2.1万韩元(约105元人民币) 二手市场曾溢价数倍 目前热度有所下降但仍难购买[17] 假冒产品事件 - 美国海关在西雅图机场查获11134个假冒Labubu玩偶 零售价值达513937.76美元[20] - 假冒产品标注为"LED灯泡" 原产地为韩国 韩国街头出现与正版价格相当的山寨产品(约2万韩元)[17][20]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38.8亿元 同比增长204% 经调整净利润47.1亿元 同比增长362.8%[22] - 中国区营收82.8亿元(同比增长135.2%) 亚太区营收28.5亿元(同比增长257.8%) 美洲区营收22.6亿元(同比增长1142%) 欧洲及其他地区营收4.8亿元(同比增长729.2%)[22] 市场管理措施 - 2025年6月17日起实施新购买规则:取消线下销售 改为官网预约抽签+实名制购买 每人限购指定数量[15] - 此前首尔明洞门店因抢购发生肢体冲突 警方曾到场维持秩序[15]
卤味没有以前好卖了,周黑鸭开卖椰子水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9-13 14:39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卤味三巨头集体面临营收下滑 行业整体承压[2] - 绝味食品营收28.2亿元同比下降15.57% 归母净利润1.75亿元同比下降40.71%[3] - 煌上煌营收9.84亿元同比下降7.19% 周黑鸭营收12.22亿元同比下降2.9%[3][4] 企业财务表现 - 煌上煌归母净利润7691.99万元同比增长26.9% 主要受益于原材料成本走低和门店缩减[3] - 周黑鸭归母净利润1.08亿元同比增长228% 通过关闭低效门店和提升单店运营效能实现[4] - 原材料市场价格处于低位 鸭副产品成本下降使煌上煌酱卤肉制品毛利率提升2.23个百分点[5] 门店运营调整 - 煌上煌门店总数较2024年底减少762家至2898家 出现负增长[3] - 周黑鸭门店总数较2024年底减少167家至2864家 通过优化门店提升单店销售额[4][5] - 绝味食品营收下降主要因内销量下降 未披露具体门店变化[3] 新业务拓展 - 周黑鸭推出椰子水品牌"丫丫椰" 与申唐食品合作开发复合调味品及方便速食产品[6] - 煌上煌拟斥资4.95亿元收购立兴食品51%股份 进入冻干食品赛道[6] - 绝味食品在长沙开设绝味Plus店 跨界至休闲餐饮销售炸卤/甜品/果酒[7] 行业挑战与转型 - 消费场景变化导致老店单店收入持续下降 门店拓展不达预期[3] - 卤味行业价格偏高性价比不足 消费意愿/能力/信心下探带来重大挑战[5] - 企业需在降本与创新间找到平衡 新业务需与品牌定位契合避免盲目跨界[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