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财经资讯

搜索文档
卤味没有以前好卖了,周黑鸭开卖椰子水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9-13 14:39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卤味三巨头集体面临营收下滑 行业整体承压[2] - 绝味食品营收28.2亿元同比下降15.57% 归母净利润1.75亿元同比下降40.71%[3] - 煌上煌营收9.84亿元同比下降7.19% 周黑鸭营收12.22亿元同比下降2.9%[3][4] 企业财务表现 - 煌上煌归母净利润7691.99万元同比增长26.9% 主要受益于原材料成本走低和门店缩减[3] - 周黑鸭归母净利润1.08亿元同比增长228% 通过关闭低效门店和提升单店运营效能实现[4] - 原材料市场价格处于低位 鸭副产品成本下降使煌上煌酱卤肉制品毛利率提升2.23个百分点[5] 门店运营调整 - 煌上煌门店总数较2024年底减少762家至2898家 出现负增长[3] - 周黑鸭门店总数较2024年底减少167家至2864家 通过优化门店提升单店销售额[4][5] - 绝味食品营收下降主要因内销量下降 未披露具体门店变化[3] 新业务拓展 - 周黑鸭推出椰子水品牌"丫丫椰" 与申唐食品合作开发复合调味品及方便速食产品[6] - 煌上煌拟斥资4.95亿元收购立兴食品51%股份 进入冻干食品赛道[6] - 绝味食品在长沙开设绝味Plus店 跨界至休闲餐饮销售炸卤/甜品/果酒[7] 行业挑战与转型 - 消费场景变化导致老店单店收入持续下降 门店拓展不达预期[3] - 卤味行业价格偏高性价比不足 消费意愿/能力/信心下探带来重大挑战[5] - 企业需在降本与创新间找到平衡 新业务需与品牌定位契合避免盲目跨界[7]
娃哈哈或启用新品牌“娃小宗”,宗馥莉另立门户?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9-13 12:15
品牌变更决策 - 公司决定从2026销售年度起更换使用新品牌"娃小宗" [1][2] - 品牌变更是为维护"娃哈哈"品牌使用的合规性 [1][2] - 现行股权结构下"娃哈哈"商标使用须获得集团全体股东一致同意 [2] 历史遗留问题 - 自创始人离世后公司一直努力推进解决各项历史相关遗留问题 [1][2] - 复杂历史问题导致公司经营始终暴露在法律风险之下 [2] - 历史相关问题不能在近期得到有效解决 [2] 经销商沟通安排 - 公司要求各省销售分公司提前与经销商就新销售年度合作意愿进行沟通摸排 [2] - 各级销售人员需耐心倾听经销商反馈和顾虑并充分尊重其最终决定 [2] - 公司将向经销商传达持续与相关股东就商标使用事宜保持积极沟通 [2] 公司后续行动 - 公司将争取最大程度寻求解决方案维护品牌价值延续 [2] - 公司承诺尽最大努力与经销商、销售人员一起克服困难迎接新挑战 [2] - 杭州娃哈哈宏辉食品饮料有限公司为具体执行单位 [1][3]
百亿私募独家揭秘投资策略|投资人说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9-13 12:09
核心观点 - 复胜资产坚持业绩驱动投资方法论 强调只有业绩增长趋势才是股价核心原动力 不因市场热点而偏离策略[3][12] - 公司定义成长股需满足未来2-3年20%以上盈利增速统一标准 不同行业采用相同筛选门槛[8][10][11] - 四季度投资聚焦"成长性分红"方向 关注兼具良好盈利增速与股东回报能力的行业龙头公司[18][19] 投资方法论 - 投资哲学为业绩驱动投资 核心关注底层资产业绩增速跟踪 分析增速能否保持/加速/放缓或存在突然死亡风险[12] - 基于现实做判断而非预测 以弱者心态承认信息获取局限性 通过实际数据验证业绩拐点趋势[14][15] - 投资需与时代红利性资产结合 关注实体经济盈利周期与股市预期周期两个维度[5][6] 行业配置案例 - 2024年主要配置新消费方向 例如港股盲盒公司 基于北美营收数据边际增速快建仓 观察到北美流行趋势会扩散至全球[4] - 2020年切换至光伏行业 因调研发现中东光伏电站成本与火电平价 基于事实判断而非预测[15] - 2022-2024年配置红利资产 因稳定公司保证业绩不下滑在特定阶段也视为增长[7] 量化投资影响 - 量化策略提供流动性支持 主观选股不依赖交易 通过基本面研究降低量化策略影响[16][17] - 选择大市值公司作为持仓标的 与量化投资标的形成差异化[16] 市场观点与操作策略 - 当前市场估值未过热 仍适合寻找优质标的[18] - 逐步减持边际增速放缓标的 例如盲盒公司在五六月份增速放缓后采取只出不进策略降低头寸[4] - 四季度重点关注盈利增速良好、估值不贵且具有股东回报能力的行业龙头公司[18][19]
刚刚,罗永浩发文:太好了,万众期待!!!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9-13 08:29
罗永浩发微博转载第一财经报道,并配文称:"太好了,万众期待!!! 再次重申我的立场(以免被讹 传和误解):1 我不反对预制菜,在某些情况下,我甚至会主动选择预制菜,比如图省事儿,赶时间, 没胃口时对付一下等等。2 既然预制菜合法,餐馆当然有权使用预制菜,但消费者有权知道餐馆是否使 用了预制菜。" ...
于东来删除力挺西贝内容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9-13 07:50
公司动态 - 胖东来集团创始人于东来删除力挺西贝的抖音内容并将个人账号设为私密状态 [1] - 于东来此前就西贝与罗永浩之间的预制菜舆论风波发声,表示理解和支持西贝、海底捞等品牌企业 [1] - 于东来解释支持西贝等企业的原因为肯定企业家付出的心血,并呼吁通过建议促使企业改进而非使其灰心 [1]
发布会后市值一度跌超1700亿美元,苹果这几天经历了什么?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9-13 04:40
iPhone 17系列预售表现 - iPhone 17系列在中国市场开启预售1分钟内京东平台成交量超过去年全天刷新销售纪录 iPhone 17 256GB成为最受欢迎机型[2] - iPhone 17系列在京东开启预约6小时预约量突破200万 天猫官方旗舰店首日预约量较前代增长近3倍 白色型号预约人数最多[2] - 基础款iPhone 17采用"加量不加价"策略 配置120Hz高刷屏 起步内存从128GB提升至256GB 价格保持不变[2] 股价波动与市场反应 - 秋季发布会后苹果股价连续下跌 9月9日跌1.48% 9月10日跌3.23% 从237.88美元/股跌至226.79美元/股 单股下跌11.09美元 市值蒸发上千亿美元[3] - 9月12日开启预售后股价上涨1.76%至234.07美元/股 基本回升至发布会当天234.35美元/股水平 但仍未恢复至发布会前股价[4] AI功能发展滞后 - 发布会未推出重大AI更新 国行版个人化智能系统Apple Intelligence继续缺席[3] - AI版Siri自2024年WWDC大会预告后仍未推出 苹果正评估谷歌Gemini模型并测试OpenAI/Anthropic/谷歌等技术方案[4] - IDC指出苹果AI功能滞后成为在华发展挑战 本地竞争对手已推出深度集成且符合中国需求的AI功能[4] 产品策略与市场挑战 - iPhone Air作为外形变化最大的轻薄版机型牺牲电池容量和摄影体验 市场分析机构认为其不会成为销售主力[3] - iPhone Air在中国市场推迟上市 苹果官网显示"发售信息后续更新" 公司正与监管机构合作争取尽快推出[5]
市值一度蒸发超500亿,苹果股价终于涨回发布会当天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9-13 03:41
公司股价表现 - 秋季新品发布会后公司股价连续下跌,9月9日下跌1.48%,9月10日下跌3.23% [3] - 从发布会前一日9月8日收盘价237.88美元/股跌至9月10日收盘价226.79美元/股,每股下跌11.09美元,市值蒸发上千亿美元 [3] - 9月12日新款手机开启预售当日,公司股价上涨1.76%至234.07美元/股,基本涨回发布会当天水平(234.35美元/股),但未回到发布会前水平 [4] 新产品预售情况 - 9月12日iPhone 17系列在中国市场开启预售,京东平台预售仅1分钟成交量便超越去年全天,刷新销售纪录 [1] - iPhone 17 256GB机型成交量同比远超上代,成为最受欢迎机型 [1] - 在京东平台开启预约6小时内,预约量突破200万 [1] - 天猫Apple Store官方旗舰店上架首日,预约量较前一代首发期增长近3倍,白色型号预约人数最多 [1] - 电商平台数据显示iPhone 17系列销售量可能会超过前一代iPhone 16系列 [1] 新产品配置与市场定位 - iPhone 17基础款配置有较大变化,采用120Hz高刷屏幕,起步内存从128G提升至256G,价格相比前一代没有变化 [3] - 发布会最受瞩目的机型是外形变化最大的轻薄版iPhone Air,但该机型牺牲了电池容量和摄影体验 [3] - 市场分析机构认为iPhone Air不会成为该代产品的销售主力 [3] - iPhone Air在国内的发售信息更新为"发售信息后续更新",公司确认该机型将推迟在国内上市,正与监管机构紧密合作力争尽快推出 [5] 人工智能战略与市场竞争 - 公司此次发布会未拿出重大的AI更新,国行个人化智能系统Apple Intelligence继续缺席 [3] - 公司在AI功能方面的滞后正成为在华发展的一大挑战,本地竞争对手纷纷推出深度集成且符合中国市场需求AI功能 [4][5] - 公司开始评估谷歌开发的Gemini AI模型并测试多种AI方案,积极探索整合OpenAI、Anthropic、谷歌的技术 [5] - 公司最终需要拿出更全面的AI功能来展示自身的创新力 [5]
美银警告极端看涨美股情绪,黄金或成为避风港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9-13 02:31
美股市场情绪与预期 - 美股延续冲击历史新高态势 市场对美联储三次降息预期升温 投资者预期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将淡化关税对通胀风险转而关注就业市场放缓 [1] - 美国银行首席美股策略师警告投资者对美股极端看涨情绪潜藏风险 认为黄金是对冲通胀 美元贬值及无序风险的优质工具 [1] 极端看涨情绪指标 - 美国银行全球基金经理调查可能显示市场存在极端看涨情绪 这种情绪往往是预示市场反转的有效逆向指标 [2] - 若机构现金持仓比例降至3.7%以下 股票配置比例从超配14%飙升至30% 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上调 美国银行交易模型可能发出警报 [2] - 金融股上涨 利率敏感型股票走高 信贷利差收窄表明投资者对美联储利率决策持信任态度 [2] 资金配置与流向 - 美国银行私人客户投资组合中股票配置比例达64.2% 为2022年3月以来最高水平 [2] - 黄金基金单周吸纳资金34亿美元 创历史第四大单周流入规模 美国价值股吸引5亿美元资金流入 [3] - 超大规模科技企业资本支出占现金流比例已翻倍至72% [3] 投资策略与资产配置 - 提出ABD投资思潮(除美元外皆可投)但人工智能主题保持热度 [3] - 主张BIG三重配置策略:债券 国际资产和黄金 3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将降至4%附近 [3] - 采用杠铃式风险配置策略:同时进行高风险与保守型投资 避开中间资产 [3] 区域资产偏好与黄金展望 - 市场情绪偏好将发生转变:春季偏向欧洲 夏季转向中国 年底前转向日本 [4] - 黄金仍是对冲无序风险与美元贬值的工具 押注金价进一步上涨 年底有望冲击3700美元 [4]
纳指续创历史新高,甲骨文两日跌超11%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9-13 00:17
美股市场表现 - 纳指上涨0.44%至22141.10点创历史新高 道指下跌0.59%至45834.22点 标普500指数微跌0.05%至6584.29点[2] - 本周标普500指数上涨1.59%创8月初以来最佳单周表现 纳指上涨2.03%连续第二周上涨 道指上涨0.95%实现三周内首次单周上涨[2] -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下跌0.11% 百度上涨2.6% 网易上涨1.8% 阿里巴巴和拼多多下跌0.2% 京东下跌2.1%[3] 科技股表现 - 特斯拉股价飙升7.4% 距离收复年内失地仅差2%[2][6] - 微软上涨1.8% 通过向客户提供不含Teams组件的Office产品降价方案避免欧盟反垄断罚款[2][5] - 苹果上涨1.7% Meta上涨0.6% 英伟达上涨0.4% 谷歌上涨0.2% 亚马逊下跌0.8% 甲骨文下跌5.1%近两个交易日累计下跌超11%[2] 债券与通胀预期 - 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上升3.3个基点至4.06% 2年期美债收益率上升1.2个基点至3.56%[3] - 9月消费者信心指数降至55.4为5月以来最低水平 低于8月终值58.2[4] - 消费者对未来一年通胀预期维持在4.8%不变 对未来五年通胀预期从3.5%升至3.9%[4] 美联储政策预期 - 市场完全消化美联储下周降息25个基点的预期 50个基点降息概率为7.5%[5] - 市场定价体现年内三次25个基点降息预期 机构预计全年降息幅度达75个基点[5] - 券商预计美联储将降息25个基点 强调就业市场下行风险并可能释放结束量化紧缩信号[5] 大宗商品市场 - WTI原油近月合约上涨0.51%至62.69美元/桶 布伦特原油近月合约上涨0.93%至66.99美元/桶[6] - COMEX黄金期货上涨0.34%至3649.40美元/盎司 连续第四周上涨[6] 个股特殊动态 - 华纳兄弟探索频道上涨近17% 因派拉蒙天舞传媒准备对其发起收购要约[6] - 疫苗生产商股价下跌 莫德纳下跌7.4% 辉瑞和诺瓦瓦克斯均下跌逾3%[6]
多家储能龙头企业股价创历史新高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9-12 15:33
政策目标与市场预测 - 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能源局联合印发方案 明确到2027年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1.8亿千瓦以上 带动项目直接投资约2500亿元[2] - 截至2025年6月底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为9491万千瓦 意味着未来2年半内装机规模需再翻一番[2] -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预测2030年中国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保守场景达236.1GW 理想场景超291GW 未来五年复合增长率超20%[2] 市场表现与供需状况 - 储能板块在二级市场表现较好 多家龙头企业9月股价创历史新高 电池50ETF(159796)9月11日净申购超4亿份 近9日吸金超30亿元[3] - 电芯环节出现供应紧张 头部电芯厂商月度开工率超90% 接近满产 中等规模集成商出现大安时电芯采购价小幅上涨[3] - 2025年8月国内储能市场招标规模达25.8GW/69.4GWh 同比分别增长522%和517%[4] 全球电芯出货数据 - 2025上半年全球储能电芯出货规模240.21GWh 同比增长106.1% 第二季度出货136.78GWh创历史峰值[5] - 宁德时代 海辰储能 亿纬锂能位列全球储能电芯出货量前三 中创新航 比亚迪和瑞浦兰钧位列第4至第6位[5] - 宁德时代2025年第二季度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合计销量近150GWh 同比增长超30% 其中储能占比约20%[5] 技术发展与产能布局 - 宁德时代量产交付587Ah大容量储能专用电芯 发布全球首款可量产9MWh超大容量储能系统解决方案TENER Stack[6] - 亿纬锂能上半年出货28.71GWh储能电池 同比增长37.02% 成为全球首家量产600Ah+大方形磷酸铁锂储能电池的公司[6] - 亿纬锂能马来西亚二期储能项目预计2025年底建成 2026年第一季度开始交付 美国市场储能订单正常推进且需求明确[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