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模块

搜索文档
固态电池概念爆发,创业板强势涨超2%!创业板ETF广发(159952)涨超2%,电池+光伏含量超27%
新浪财经· 2025-09-29 03:59
中信建投证券指出,当前人工智能产业正处于技术突破与商业化落地的关键阶段,算力需求持续爆发带 动AI芯片、光模块、服务器等硬件产业链维持高景气。同时,人工智能在金融、医疗、教育等垂直领 域的渗透率快速提升,大模型技术的商业化应用加速推进,预计未来两年人工智能产业链将保持高速增 长,各细分领域龙头企业有望持续受益。 华龙证券此前指出,光模块行业业绩表现亮眼,AI技术的快速发展带动光模块需求持续增长;三大运营 商行业收入保持稳定,成本管控能力提升,AI的快速发展也带动运营商云收入持续提升;同时有望给 通信设备制造商带来增量需求;我国商业航天的快速发展也有望给卫星互联网行业带来机遇。 近期新能源电池利好频传,9月2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印发《有色金属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 (2025—2026年)》,提出加快全固态电池材料等高端产品应用验证。 需求方面,锂电板块9月排产较为旺盛,下游储能景气度持续向好;海外或将逐步进入新车周期;明年 国内购置税减免退坡进一步激化锂电池抢装。 业绩端,目前头部电池厂的产能利用率都已提升至历史较高水平,上半年锂电龙头产能利用率达 89.9%。此外,设备龙头2025年上半年新签订单实现 ...
卡位AI算力基建狂潮,鸿辉光通加快实现向光器件隐形龙头的蜕变
第一财经· 2025-09-29 03:30
在这一轮由AI拉动的数据中心建设热潮之下,诸多细分产业链都将成为受益者。其中,光模块作为数据服务器集群实现信息传递的"神经网络",不仅会迎来 需求量的快速增长,同时伴随着AI大模型训练驱动的数据传输量和传输速率的指数级增长,光模块也将加速技术迭代步伐。 2025年以来,800G光模块销量持续暴涨,1.6T光模块需求也呈现明显提升趋势。据Light Counting预测,2025年800G光模块需求将达1800万支,1.6T出货量 约270万支。麦肯锡预测,全球光模块市场规模2025年预计达121亿美元,中国市场规模近700亿元,CAGR达13.4%。其中1.6T细分市场超10亿美元,将成为 最具成长性的黄金赛道。 AI技术的快速发展驱动算力需求高速增长,全球主要云厂商资本投入加快,数据中心作为AI算力的重要基础设施,正迎来新一轮的投资和建设热潮。 OpenAI、甲骨文和软银近日联合宣布,将向星际之门计划追加4000亿美元投资,在美国新建五座AI数据中心,未来目标投资总额将超过5000亿美元。国内 科技巨头阿里巴巴也表示,正积极推进三年3800亿元的AI基础设施建设计划。研究机构Omdia预测,2025年全球数 ...
武汉4家上市公司冲刺“千亿俱乐部”
长江日报· 2025-09-29 00:37
光谷上市公司协会8月底发布统计月报:该区域47家A股上市公司披露半年报,今年上半年,光谷A股上市公司实现总市值7032.3亿 元,同比增长85.4%。 据去年底数据,华工科技市值超过435亿元,光迅科技市值超过414亿元,如今都有大幅增长。 据悉,当前A股科技板块市值占比超1/4,已显著高于银行、非银金融、房地产等行业市值合计占比。在此背景下,武汉AI企业集群的 崛起,既是区域产业实力的彰显,更预示着第二个、第三个武汉"人工智能+"A股千亿市值企业将次第出现。 下好"市值管理"先手棋 华工科技26日开盘三分钟市值一度突破千亿元,长飞光纤9月19日市值触及914亿元,光迅科技9月1日摸高609亿元,高德红外8月8日 刷新584亿元。在A股市场,武汉4只人工智能概念股齐头并进,集体冲刺"千亿俱乐部"。 受AI市场拉动,光谷光通信产业迎来爆发式增长。一个月前,华工科技市值刚破687亿元;一个月后,一度站上千亿市值台阶,势头 迅猛。其后,武汉更多"人工智能+科技"上市企业,正加速向千亿阵营冲刺。 9月19日,长飞光纤在A股市值一度站上914亿元,当日在H股刷新228.52亿港元,两者相加市值突破1100亿元。作为中国 ...
AI之光—新架构
2025-09-28 14:57
AI 之光—新架构.新技术.新时代:国产算力链 20250928 摘要 监管和政策层面短期内对科技创新持支持态度,摩尔县城的快速过会是 例证。三季报预告窗口期临近,海外算力相关龙头公司如光模块、PCB 和工业富联等业绩预计表现突出。 重点关注 BAT、字节跳动以及海外科技巨头如谷歌、亚马逊、Meta 和 微软的资本开支情况及未来季度指引,特别是云收入和 AI 相关收入是否 加速增长,以验证 AI 带来的算力到收入利润闭环。 华为作为中国领先的 AI 芯片、GPU、高速互联交换芯片及交换机系统供 应商,四季度有多项催化因素,包括折叠屏手机、自主化芯片发布以及 全连接大会,其国产化渗透率较低,但未来空间巨大。 华为光模块需求巨大,基于 910C 和 920D 系列卡,预计到 2027 年市 场规模至少达到 130~150 亿元人民币。液冷技术在国内发展迅速,华 为贡献最大,预计其液冷市场规模至少有 150 亿元人民币。 阿里巴巴 2025 年第二季度资本开支同比增长接近 60%,累计 AI 产品 研发投入超过 1,000 亿,并计划实现 3,800 亿目标。字节跳动预计全年 资本开支 1,600 亿以上,其中 7 ...
光模块:AI时代的耗材,格局壁垒稳固
2025-09-28 14:57
行业与公司 * 光模块行业 受益于AI和云计算发展 驱动硬件需求增长[1] * 行业主要公司包括旭创 新易盛 菲尼萨等[1][6] 核心观点与论据 **市场需求与规模** * AI集群架构升级驱动光模块需求激增 从传统云计算的两三层架构转变为三层及以上架构和1:1收敛比 导致光模块用量预计提升约3倍[1][4] * GPU规格提升直接影响网卡和光模块需求 例如英伟达架构中1:1比例对应200G 400G 800G及未来1.6T规格[4] * 全球光模块市场规模预计到2026年将达250亿美元 增速接近70% 2027年预计将继续扩大[1][5] **竞争格局与壁垒** * 全球市场集中度高 旭创 新易盛和菲尼萨三家合计占据近80%的市场份额 其中旭创综合份额接近40% 新易盛和菲尼萨各占约20%[1][6] * 行业竞争格局相对稳定 技术壁垒高 头部企业在技术研发和生产能力上优势明显 短期内预计不会发生显著变化[1][7] * 美系公司报价虽高 但毛利率和净利率低于国内厂商 价格战易亏损 其市场份额持续下滑[1][9] * 上游核心物料如激光器芯片 电芯片 硅光芯片等主要由美日公司供应 扩产保守导致供不应求 大型公司可提前锁定物料 限制二线公司产能[1][9] * 产品良率差异显著 龙头企业毛利率可达40%以上 而美系公司如菲尼萨仅30%左右 二线公司良率更低[9] * 产品迭代周期缩短至2-3年 后进入者认证窗口期短 难以获得市场机会[2][10] * 龙头企业海外产能布局领先 如泰国 可规避关税风险并满足客户对政治环境稳定性的要求[2][9] **技术发展** * 技术路径变化受摩尔定律驱动 单位bit的成本和功耗会下降[12] * 硅光集成方案成为当前主要技术方向 商用化程度较高 CPU方案及OCS等技术距离大规模商用还有一定时间[12] 其他重要内容 * 光模块主要用于数据中心和电信网络中的高速数据传输 产业链上游包括芯片和无源器件等关键组件[3] * 美国政府虽对本土供应商有政策倾斜 但未能扭转美系公司市场份额下滑趋势[1][9]
汇丰看涨上证综指到4500点!不过是明年
智通财经· 2025-09-28 13:24
随着国庆、中秋双节进入倒计时,关于持股过节还是持币过节的讨论,再次成为投资者群体中热议的话题。要不要持股过节?中国股市后续到底还有多少 上涨空间? 9月26日,汇丰发布一份研究报告,首次明确给出了对A股的点位预测:上证综指/沪深300/深证成指,4500点/5400点/16000点。不过,看涨到4500点的汇 丰对上述预测套上了一个时间期限——2026年。 (汇丰9月26日发布研究报告) 核心观点 1、行情有望从光模块扩散至苹果供应链、储能、CXO(医药细分领域)等其他成长板块。 Part.01 行情继续轮动吗?不,会扩散 汇丰报告指出,当前投资者正关注重要问题:光模块板块股价大幅上涨后,资金是否会从该板块轮动至其他行业?汇丰认为,行情更可能从光模块扩散至 苹果供应链、储能、CXO(医药细分领域)等其他成长行业,且光模块(用于人工智能及云计算的数据中心组件)板块仍有望继续走高。 相比之下,在行情扩散及经济结构性特征下,传统消费与高股息板块受益概率较低。此外,从PEG(市盈率相对盈利增长比率)来看,光模块、苹果供应 链、储能板块远不算昂贵 —— 三者 PEG 均小于 1(沪深 300 PEG 为 1.43)。 ...
投资策略周报:节前节后,市场主线的穿越与切换-20250928
开源证券· 2025-09-28 06:29
核心观点 - 坚定牛市信心,双轮驱动下以科技为先,PPI交易为辅,科技主线的持续性较强,源于科技品种相对盈利再度占优、海外映射支撑及全球半导体周期共振向上三大因素 [2][4][35][40] - 十一长假前后市场表现为"节前低迷、节后火热"的日历效应,十月偏好高市盈率个股,市场主线切换与穿越概率相近,科技类主线相对容易穿越假期 [3][4][26][44] - 行业配置建议"4+1"框架:科技成长+自主可控+军工、PPI边际改善顺周期品种、反内卷广谱方向、出海结构性机会及稳定型红利底仓配置 [5][45] 科技板块策略 - 短期和中长期均不具备高低切条件,重要观察指标包括TMT成交额占比超过40%后易迎来短期调整,及相对盈利优势变化作为中长期风格切换条件 [2][12][13] - 科技板块内高低切机会应重点关注游戏、传媒、互联网、华为产业链(消费电子)、电池等低位品种,资金从少数景气方向扩散至多数细分主题 [2][14] - TMT板块相对全A的盈利增速二季度占优,科技品种相对盈利再度占优是中期风格占优的充分条件 [10][15][40] 十一长假日历效应 - 节前两个交易日宽基指数整体低迷,平均涨跌幅收窄、上涨概率不高,行业中医药生物、电力设备、农林牧渔表现相对较好 [17][20][24] - 节后两个交易日宽基指数火热,平均涨跌幅较高、上涨概率较大,行业汽车、农林牧渔、计算机、通信易跑出超额 [19][25][30] - 十月宽基指数分化,万得全A及沪深300表现相对均衡且较好,行业中医药生物、汽车、农林牧渔、电子易跑出超额,个股特征偏好高市盈率 [26][31][32][34] 市场主线穿越规律 - 2014-2024年十一长假前后主线切换概率稍高于穿越,其中科技类主线如金融科技、TMT、国产替代等相对容易穿越假期 [4][35][36] - 本轮科技主线持续性较强,除相对盈利占优外,海外映射提供重要支撑,全球半导体周期共振向上且新增AI需求抬升天花板 [35][40] - 宏观预期未显著变化,A股盈利增速尚在底部,截至8月末70大城市新房销售价格仍在环比下降 [40][41] 行业配置建议 - 科技成长+自主可控+军工方向包括AI硬件、半导体、机器人、游戏、AI应用、港股互联网、军工,及金融科技与券商板块 [5][45] - PPI边际改善预期顺周期品种扩散包括有色金属、化工、钢铁、建材,保险、白酒、地产或存估值修复机会 [5][45] - 反内卷广谱方向包括光伏、锂电、工程机械、医疗、港股恒生互联网等制造与成长领域 [5][45] - 出海结构性机会聚焦中欧贸易关系缓和受益品种如汽车、风电及小品类出海如零食 [5][45] - 底仓配置稳定型红利、黄金及优化的高股息品种 [5][45]
阿里云千亿AI投资引爆市场,这些核心龙头站上风口!
搜狐财经· 2025-09-28 06:04
这是阿里云投资最直接受益的环节,主要为AI计算提供硬件和环境支撑。 数据中心的高效运行离不开以下关键技术和部件。 三、行业应用与生态伙伴 这些公司将阿里云的云计算和AI能力与具体行业场景结合,推动技术落地。 在2025云栖大会上,阿里宣布正推进3800亿元AI基础设施建设并计划追加投入,目标2032年阿里云全球数 据中心能耗规模较2022年提升10倍,其产业链上的核心合作伙伴备受关注。 数据港:被认为是阿里云最核心的IDC(互联网数据中心)供应商,深度绑定阿里云业务。 浪潮信息:作为国内AI服务器的领军企业,是阿里云服务器的核心供应商,尤其在AI服务器领域占 比很高。 杭钢股份:与阿里巴巴集团有重磅合作,共同投资158亿元建设浙江云计算数据中心项目。 润建股份:与阿里云合作共建"中国-东盟智算云"项目,负责提供算力服务器。 二、关键部件与技术供应商 光模块:光迅科技是阿里云数据中心光模块的核心供应商。中际旭创作为全球光模块龙头,也被视为 阿里云800G等高速光模块的主力供应商。 网络设备:锐捷网络是阿里云数据中心交换机的核心供应商,市场份额较高。 液冷温控:随着算力密度提升,散热至关重要。英维克是数据中心精密 ...
大市值龙头表现亮眼 工业富联股价12次创新高
中国证券报· 2025-09-28 01:06
市场表现 - 本周168只A股股价创历史新高 不含近一年上市次新股[1] - 今年以来873只股票股价创历史新高 同比增长302%[2] - 华工科技近30个交易日18次创新高 工业富联和紫金矿业各12次创新高[1][2] 行业分布 - 电子行业59只创新高个股 机械设备行业30只 汽车行业16只[1] - 创新高个股中主板80只 科创板43只 创业板40只 北交所5只[1] - 热门概念高度聚焦 新能源车概念40只 半导体概念35只 机器人概念30只[3] 个股成交 - 本周成交额前五分别为立讯精密1167.16亿元 中际旭创933.35亿元 中芯国际836.11亿元 阳光电源748.15亿元 工业富联747.65亿元[2] - 股价涨幅前五为聚辰股份51.90% 长川科技49.40% 上纬新材44.81% 品茗科技44.01% 晶合集成39.58%[3] 市值特征 - 41只个股股价超百元 吉比特595.81元/股最高 北方华创452.80元/股次之[3] - 26只个股市值超千亿元 宁德时代1.74万亿元最高 工业富联1.29万亿元 中芯国际1.06万亿元[3] - 华工科技总市值927.1亿元 紫金矿业总市值7282.26亿元[1] 公司业绩 - 华工科技上半年营收76.29亿元 同比增长44.66% 光模块业务同比增长124%占比49.1%[2] - 净利润9.11亿元 同比增长44.87% 受益AI算力需求爆发推动光模块业务增长[2] - 公司具备硅光芯片自研能力 布局LPO与AEC产品 国内外业务协同推进[2]
雅创电子拟3.17亿元加码半导体业务
中国证券报· 2025-09-28 01:04
收购交易结构 - 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欧创芯40%股权和怡海能达45%股权 交易完成后两家标的公司将成为全资子公司[1] - 欧创芯40%股权交易价格暂定2亿元 其中股份支付1.7216亿元 现金支付2784万元 怡海能达45%股权交易价格暂定1.17亿元 其中股份支付7959.25万元 现金支付3740.75万元[3] - 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定价为30.68元/股 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120个交易日股票均价80%[7][8] 融资安排 - 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发行股票募集配套资金[1] - 募集资金将用于支付现金对价 交易税费 标的资产在建项目建设 以及补充流动资金和偿还债务[9] 业务协同效应 - 公司作为电子元器件授权分销商及IC设计商 坚持"分销业务"与"自研IC业务"双轮驱动战略[10] - 欧创芯专注于模拟集成电路设计 产品包括LED驱动和DC-DC两大产品线 主要应用于汽车车灯后装市场等领域[10] - 怡海能达为电子元器件代理分销商 主要代理被动器件 分立器件等产品 拥有村田 松下等知名品牌授权分销资质[11][12] 财务表现 - 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8.47亿元 同比增长125.74% 归母净利润4081.67万元 同比增长1.47%[10] - 欧创芯2023年营业收入8523.54万元 净利润2281.71万元 2024年营业收入11826.45万元 净利润4631.29万元[12] - 怡海能达2023年营业收入44103.46万元 净利润2275.51万元 2024年营业收入51775.23万元 净利润2905.88万元[12] 市场表现 - 9月26日公司股价收报39.65元/股 当日跌幅2.22%[2] 战略意义 - 交易有利于提高资产质量和持续经营能力 标的资产与现有主营业务具有显著协同效应[14] - 交易不会导致控制权变更 不构成重组上市情形[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