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报网

搜索文档
宝马新世代首款量产车型BMW iX3将于9月5日全球首发,中国专属版车型年内推出,续航突破900公里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9-04 05:56
产品发布与战略规划 - 宝马集团宣布新世代首款量产车型BMW iX3于2025年9月5日全球首发 9月8日亮相慕尼黑车展 中国专属版车型年内亮相并于2026年国内投产 [2] - 新世代车型基于全新纯电动专属平台(NCAR)打造 集成全新智能电子电气架构 首创BMW全景iDrive 独创BMW驾控超级大脑及革命性大圆柱电池 [4] - 宝马计划到2027年在全球推出40余款新车 其中2026至2027年间在中国市场推出20余款BMW新车 [4] 技术创新与产品特性 - 新世代车型在设计上融合经典元素(双肾格栅 天使眼大灯 霍氏弯角)与全新设计语言 致敬1960年代BMW 1500车型 [4] - 第六代eDrive电驱技术实现最高900公里续航(CLTC工况) 彻底缓解纯电里程焦虑 [6] - 车型配备更自然的人机交互 更前卫的设计风格 更精准安心的驾控体验 [4] 中国市场战略 - 中国研发团队深度参与国产新世代车型开发 已建成四大研发创新基地 三家软件公司及德国以外唯一Skylab人机交互研究中心 [6] - 中国版车型针对空间舒适性 智能座舱 智能驾驶辅助进行本土化调校 集成阿里巴巴 DeepSeek的AI大模型能力 融合华为鸿蒙生态(BMW数字钥匙 HUAWEI HiCar) 联合Momenta开发智能驾驶辅助方案 [6] - 中国市场被定义为全球汽车行业技术竞赛决胜场 宝马通过与中国科技企业合作将AI等前沿创新融入专属车型 [7] 行业定位与发展方向 - 新世代项目被定义为宝马史上最具前瞻性战略 涵盖人工智能 驾驶动态 动力总成 电池技术等七大创新维度 [4] - 突破性创新将融入未来所有BMW车型 覆盖多种驱动形式及全部细分市场 [4] - 中国汽车行业进入科技创新驱动新阶段 宝马与中国合作伙伴进入合作共赢2.0时代 [7]
九三阅兵这些中国车震撼亮相!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9-04 03:30
阅兵活动中的汽车品牌参与 - 一汽红旗CA7601J担任检阅车 新红旗H9、HQ9和国悦组成车队提供接待及保障服务[3][4] - 东风猛士车辆共计115辆参与受阅 其中89辆为正式受阅车辆 包括战旗方队25辆、5个组成建制方队24辆和20个地面轮式装备方队引导车40辆[6] - 东风军车第七次参加大阅兵 从1984至2025年累计750辆通过天安门广场[6] 特种车辆及装备展示 - 东风天龙GX柴油动力牵引车头担任央视转播车 搭载"中国红"超高清转播设备[7] - 北京越野61辆BJ80担任礼炮牵引车和新闻保障车 2019年以来多次承担国家阅兵任务[10] - 北奔重卡28辆搭载雷达和卫星干扰装备 编入预警探测、网络空间和电子对抗3个方队 已连续5次参加阅兵[16] 后勤保障车辆部署 - 比亚迪23辆纯电动环卫车T18负责受阅方阵前路面保障 第三次承担国家级阅兵环卫任务[13] - 北汽福田欧航欧马可12辆和平鸽运输车完成8万羽和平鸽放飞任务 2019-2024年连续五年执行该任务[21] - 宇通派出超1000辆保障车队 其中近200辆T7高端公商务车承担核心运输 成为提供车辆最多的品牌[23] 军事装备制造企业 - 内蒙古一机集团提供受阅的99B坦克、100坦克、两栖轮式装甲突击车和步兵战车[18] - 一汽解放、中国重汽和陕汽重卡的不同车型均在阅兵场承担重要使命[23]
金旅客车光荣护航九三阅兵,以卓越品质守护国家盛事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9-04 02:54
此次阅兵,金旅客车超千台车辆参与服务保障,包含领航者、考斯特、锦程、凯歌在内的多款主力车型,凭借稳定的动力性能、优异的安全配置与舒适 的乘坐体验,承担起人员接送的关键任务。这些车型覆盖了不同场景需求,无论是核心区域506台保障车辆的精准调度,还是外围中转约500台车辆的高效运 转,从前期演练至正式阅兵,所有金旅车辆运行平稳有序,未发生一起因车辆质量或服务延迟影响任务执行的情况。金旅客车的产品性能与服务机制再次经 受住了国家级重大活动的全面检验。 能够在如此高规格、高要求的重大活动中脱颖而出,源于金旅客车数十年如一日对产品品质的极致追求。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金旅客车始终以技 术创新为核心驱动力,在新能源客车研发、智能网联技术应用、安全性能优化等领域持续突破,构建起覆盖客运、旅游、公交、团体等多领域的完整产品矩 阵。此次参与阅兵保障的车型,均经过严苛的性能测试与环境适应性验证,从动力系统到车身结构,从智能控制系统到安全防护配置,每一个细节都彰显着 金旅客车对"可靠"二字的坚守,也印证了中国客车制造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迈进的坚实步伐。 2025年9月3日,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 ...
汽车早餐 | 安徽将免收高速清障服务费;通用汽车CEO抛售其所持公司股票的40%;保时捷停售燃油版Boxster和Cayman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9-04 01:11
国内政策与市场动态 - 安徽省自2025年9月20日起全面免收高速公路清障救援服务的拖车和吊车费用 旨在提升路网保通保畅能力并增强公众满意度 故障车辆可免费拖移至最近高速出口或服务区 事故车辆免费拖移至交警指定地点 必要起吊作业免收费用 但缺油、缺电等非故障原因救援需自行承担费用[2] - 重庆市追加安排1.35亿元预算资金用于2025年10月汽车及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补贴 其中汽车报废更新3000万元 汽车置换更新1亿元 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500万元 预算额度实行总额控制、先报先得、用完即止原则[3] - 中国8月新能源车市场零售107.9万辆 同比增长5% 环比增长9% 今年以来累计零售753.5万辆 同比增长25%[4] 国际车企战略调整 - 大众集团劳资委员会主席要求首席执行官奥博穆放弃同时担任保时捷品牌首席执行官的双重领导职位 该问题自2022年保时捷独立上市后持续受关注[5] - 通用汽车CEO玛丽·博拉抛售37万股公司股票 套现约2167万美元 占其所持股份四成 过去六个月内公司内部人士在公开市场进行十次股票出售[6] - 保时捷停售燃油版Boxster和Cayman车型 全球订单通道已关闭 纯电动版本预计2026年推出[8] - 丰田汽车宣布首次在欧洲本土制造纯电动车型 将在捷克共和国工厂生产并投资建设新电池组装设施[9][10] 电池与供应链合作 - LG新能源与梅赛德斯-奔驰签署两项电池供应协议 总容量达107GWh[11] - 中国信保承保中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摩洛哥年产4万吨镍系材料产线项目 承保金额2.85亿美元 标志着非洲首个新能源材料基地项目落地[14] - 亿纬锂能固态电池研究院成都量产基地揭牌 总面积11000平方米 全面投产后年产能近50万颗电芯 下线"龙泉二号"10Ah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达300Wh/kg 体积能量密度700Wh/L 面向人形机器人、低空飞行器及AI高端装备领域[15] 企业人事与产能规划 - 王孝飞接替杨大勇出任长安福特执行副总裁 长安福特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及产品副总裁 杨大勇转管长安引力品牌和启源品牌[12] - 蔚来汽车目标第四季度实现月交付量5万辆 乐道L90车型10月产能达1.5万辆 全新ES8车型10月产能1万辆、12月达1.5万辆[13] 企业治理与区域发展 - 韩国交易所确认三星、SK、现代汽车等前十大企业集团均已提交企业价值提升计划 115家大企业集团旗下上市企业中49家提交计划 其总市值占前十大集团旗下企业总市值的51.2%[7]
推动中国汽车向新、向优、向上——记2025中汽人年会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9-04 01:11
电动化是全球汽车产业的机遇 2025年的中国汽车行业,市场竞争持续加剧。与此同时,汽车科技创新持续演进,尤其是AI技术 浪潮正加速重塑产业链。在"技术爆炸"与"存量博弈"的双重变奏下,中国汽车人又该如何以战略定力穿 越迷雾? 日前,以"明势创变 聚才破卷"为主题的2025年中国人才研究会汽车人才专业委员会(简称"中汽人") 年会在上海嘉定举办。来自全国的整零企业代表、行业专家与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当下中国汽车产 业和从业者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为产业与人才的转型发展建言献策。 人才是汽车产业发展的关键 "十四五"期间,我国汽车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上半年产业规模延续强劲 增长势头,产销量首次双超1500万辆,均同比实现两位数增长。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均同比增长超 40%,占总销量44.3%;汽车整车出口超300万辆,国际竞争力持续提升。不仅产销规模快速扩张,更 在技术创新上取得显著突破,车载人工智能、智能网联技术加速进化,汽车产业活力持续释放。 "中国汽车产业能够取得如此蓬勃的发展,离不开广大汽车人才的努力和贡献。"中央组织部人才工作局 原副局长、中国人才研究会副会长李志刚高度 ...
半年报陆续出炉 新势力车企集体逼近盈亏平衡线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9-04 01:11
新势力车企盈利状况分化 - 新势力车企正集体逼近盈亏平衡线 盈利阵营包括理想、赛力斯和零跑 未盈利车企计划下半年实现盈利[2] 零跑汽车盈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0.3亿元 首次实现半年度利润转正[2] - 总收益242.5亿元 同比增长174% 主要源于整车交付量提升和战略合作[2] - 电动汽车及部件销售收入231亿元 同比增长161.4%[2] - 上半年销量22.17万辆 同比增长155.7% 居新势力品牌销量榜首[3] - 7月销量突破5万辆 连续5个月位居销量榜首[3] - 1-7月出口2.5万辆 居新势力出口冠军[3] - 毛利率14.1% 较2024年同期1.1%提升13个百分点 因规模效应和全域自研策略[3] - 65%以上零部件为自主研发生产 形成更优成本结构[3] 理想汽车盈利表现 - 二季度营收302亿元 环比增长16.7%[4] - 二季度净利润11亿元 环比增长69.6% 连续11个季度盈利[4] - 毛利率20.1% 车辆毛利率19.4% 同比提升0.7个百分点[4] - 二季度研发费用28亿元 全年研发超百亿元[4] - 二季度交付11.1万辆 同比增长2.3% 环比提升19.6%[4] 赛力斯盈利表现 - 上半年预计净利润27亿至32亿元 同比增长66.20%至96.98%[5] - 在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下滑14.35%情况下实现盈利增长[6] - 35万元以上高端车型占比76% 问界M9上半年销量6.2万辆 同比增长6.28%[6] - 问界M9过去15个月交付总量超20万辆 连续11个月蝉联50万元级月销冠军[6] - 问界M8上市3个月销量突破4万辆[6] - 2024年增程器销量超47万台 向12家合作伙伴输出技术和产品[6] 小鹏汽车盈利进展 - 上半年收入168.8亿元 亏损11.4亿元 同比亏损收窄(去年同期亏损26.5亿元)[7] - 二季度毛利率17.3% 销售毛利率14.3% 同比提升7.9个百分点 环比增长3.8个百分点 连续8个季度增长[7] - 上半年交付新车19.7万辆 超2024年全年销量[8] - 7月交付3.7万辆 同比增长229% 创单月交付量历史新高[8] - 1-5月海外销量1.2万辆 已进入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 计划年底超60个[8] - 上半年服务及其他收入28.3亿元 毛利率60.1% 主要得益于与大众汽车合作[8] 小米汽车盈利进展 - 二季度智能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收入213亿元 同比增长233.9% 占总营收18.3%[8] - 上半年电动汽车交付15.7万辆 7月交付量首次超3万辆[9] - 单车平均售价从23.83万元提升至25.36万元 环比增长6.4%[9] - 二季度经营亏损3亿元 较上一季度减少2亿元 下半年有望单季度或单月扭亏为盈[9] 蔚来汽车盈利进展 - 上半年交付新车11.4万辆 同比增长30.6%[10] - 7月销量2.1万辆 同比增长25.2%[10] - 一季度营收120.347亿元 同比增长21.5% 毛利率10.2%[10] - 计划四季度冲刺月销量5万辆(蔚来品牌2.5万辆 乐道品牌2.5万辆 萤火虫数千辆)以实现盈利[10] 传统车企新能源品牌盈利进展 - 岚图汽车2025年1-7月销量6.7万辆 同比增长85.8%[11] - 2024年税前净亏损收窄至2.43亿元 税后净亏损1800万元 四季度实现单季度盈利[12] - 深蓝品牌上半年交付超12万辆 深蓝S09上市24小时订单破8000辆[12] - 长安新能源汽车上半年销量44.8万辆 同比增长52.3% 占总销量33.1%[12] - 海外销量突破30万辆 同比增长49%[12] - 阿维塔累计销量超15万辆 平均售价27万元[12] - 吉利汽车上半年营业收入1502.85亿元 同比增长27%[13] - 单车核心归母净利润4724元 同比涨幅37% 核心归母净利率从2.8%增长至4.4%[13] - 极氪科技集团上半年销量超24.49万辆 同比增长14.5%[13] - 极氪品牌销量9.07万辆 领克品牌销量15.41万辆[13] - 二季度极氪亏损同比收窄76.58% 整车毛利率创历史新高[13] - 北汽蓝谷上半年营业收入95.17亿元 同比增长154.38%[14] - 归母净利润-23.08亿元 同比减亏2.46亿元 毛利率-5.47%(上年同期-10.98%)[14] 行业竞争与战略 - 车企必须跨过规模化门槛 未来核心是以最快速度达到1000万辆保有量[16] - 下半年产品极大丰富 新势力企业积极推出新产品增加销量[15] - 零跑将全年销量目标从58万辆提升至65万辆 2026年挑战100万辆[16] - 理想调整五大销售战区 发力纯电动汽车领域[16] - 小鹏汽车与大众汽车合作带来技术服务收入增长[8]
观车 · 论势 || “百年宿敌”为何握手?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9-04 01:11
行业背景与挑战 - 欧盟实施史上最严欧Ⅶ排放标准 一氧化二氮排放限值从每公里80毫克降至60毫克 非尾气排放首次纳入监管 纯电动汽车电池容量需在8年或16万公里后保持72%以上[1] - 排放标准升级导致车企研发成本指数级攀升 改造现有发动机成本堪比开发全新电动汽车[2] - 中国新能源车企30万元以上车型数量与销量占比持续提升 倒逼BBA主力车型大幅降价[3] 奔驰公司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全球汽车总销量90万辆同比下降6% 其中纯电动汽车销量7.57万辆同比下降19% 电动化占比仅8.4%[2] - 中国市场前7个月EQ系列销量不足5600辆 难以与中国主流新能源车企抗衡[2] - 电动化战略从"2030年全面电动化"调整为"2030年实现50%汽车电动化"[2] 宝马公司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收入677亿欧元同比下降8% 净利润40亿欧元同比大跌29%[3] - 电动汽车板块全球销量同比增长18.5% 但难以支撑整体转型目标[3] - 中国市场销量出现大幅下滑 对高度依赖中国市场的豪华品牌形成沉重打击[3] 合作动因与机制 - 技术互补性成为直接推手 宝马B48发动机凭借模块化设计可快速适配新排放标准 奔驰M252 1.5T发动机需重新设计架构并加装后处理系统[2] - 资源置换本质 奔驰避免四缸机重复研发 宝马盘活奥地利斯太尔工厂闲置产能并降低发动机分摊成本[3] - 探讨在美国合建发动机工厂以规避进口关税 本地化生产成为维持竞争力关键[3] 合作影响与前景 - 突破德系豪华车针锋相对传统格局 从零和博弈转向竞合共赢[1][4] - 工程复杂度极高 需重新调整机械接口 兼容电子控制系统并针对整车性能重新调校[4] - 可能扩展至更多核心技术领域 甚至探讨合资模式 定义未来10年行业竞争规则[4] 行业趋势展望 - 传统车企突破单打独斗思维定式 以竞合模式重构生态[5] - 资源整合成为大势所趋 更多车企将加入竞合阵营[5] - 竞争力核心转向整合资源与响应需求能力 而非全栈自研[5]
通用汽车CEO抛售四成股票为哪般?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9-03 13:12
笔者认为,通用汽车未来发展前景的确存在诸多变数。其电动化、智能化等战略布局若能有效落地实施,产品获得市场广泛认可,成本控制与盈利能力 提升,那么仍有望在全球汽车产业变革浪潮中占据有利地位;但如果不能妥善应对市场竞争、技术转型及政策变动等挑战,发展之路恐将愈发艰难。 这一股价大跌要归因于多方面因素。关税问题首当其冲,美国政府推行的关税政策直接导致通用汽车该季度调整后收益减少11亿美元。同时,非关税成 本也带来沉重压力,包括发动机缺陷召回60万辆卡车产生的3亿美元额外成本、电动汽车库存积压新增的6亿美元支出,以及车辆销售价格下降造成的2亿美 元利润损失。此外,市场原本期待通用汽车能上调全年盈利指引,然而公司维持全年调整后核心利润在100亿至125亿美元之间的预测,与早前指引持平,这 一期望的落空也加剧了股价的下跌。 而内部人士的股票出售行为往往会被投资者视为重要信号,因为他们通常被认为掌握着公司内部更全面且深入的信息,其交易动作可能暗示着对公司未 来发展态势的预判。 从公司高管的角度来看,股票出售可能存在多种原因。业内人士认为,一方面,这或许与个人财务规划相关。高管们持有大量公司股票,出于资产多元 化配置的考虑, ...
上千谣言只为抹黑车企,车圈“暗战”该管管了!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9-03 12:43
江淮汽车遭网络谣言攻击事件 - 江淮汽车遭猎狐网等网络账号传播3000余条虚假信息 严重损害企业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2][3] - 公安机关已立案调查 江淮汽车依法开展维权坚决维护自身合法权益[3] - 网络谣言未能动摇企业发展根基 消费者支持企业维权行动[3] 江淮汽车经营表现 - 上半年亏损较2024年下半年明显收窄 商用车板块稳步增长[4] - 新能源轻卡和重卡均实现同比显著增长[4] - 与华为合作豪华轿车尊界S800上市60余天大定突破1万辆[4] - 海外市场打造5个年销超万辆市场 中高端轻卡出口连续十四年行业第一[4] - 成都车展推出悍途PHEV与悍途EV新能源皮卡及用户品牌ING+[4] 行业网络谣言现象 - 多家车企遭遇网络水军攻击 比亚迪获自媒体侵权赔偿201.87万元[6] - 比亚迪公开征集黑公关线索 举报奖励最高500万元[6] - 蔚来称每月黑公关费用达3000-5000万元 存在庞大产业链[7] - 长城汽车、极氪、长安、鸿蒙智行等均加入打击黑公关行列[7] - 广汽埃安、吉利汽车、北汽集团分别成立网络举报中心和辟谣平台[7] 行业监管与法律措施 -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2023年发起抵制网络水军联合倡议[9] - 中央网信办5月启动为期2个月整治涉企黑嘴专项行动[9] - 7月启动整治自媒体发布不实信息专项行动[9] - 国务院常务会议7月16日明确提出规范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秩序[10] - 工信部、发改委、市场监管总局联合要求抵制网络水军等乱象[10] - 《民营经济促进法》5月20日施行 禁止利用互联网恶意侵害企业权益[10] - 新修订《反不正当竞争法》10月15日施行 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损害商业信誉[10]
特斯拉打响大六座纯电SUV“反击战”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9-03 09:07
公司产品表现 - Model Y L上市后市场反响热烈 8月19日上市至9月初订单达12万辆 日均订单近1万辆[1] - 公司同步调整Model 3价格体系 9月1日将830公里续航版本售价从26.95万元降至25.95万元 降幅1万元[3] - 当前购车政策包含8000元车漆减免优惠 5年0息0手续费贷款及1299元充电福利包 政策有效期至9月30日[3] 公司市场表现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市场销量26.34万辆 较去年同期27.83万辆下降5.4%[3] - 市占率从2020年15%峰值萎缩至7.6%[3] - 8月中国批发销量83,192辆 环比增长超20%[3] - 欧盟市场7月销量仅6,600辆 同比下滑超40% 连续第七个月下降[4] 行业竞争环境 - 中国市场本土品牌通过配置 用户体验和价格实现赶超 加剧行业价格战[4] - 欧盟纯电动汽车7月销售量同比增长39% 但公司销量表现远低于去年同期11,465辆水平[4] - 大六座SUV细分市场存在显著需求潜力[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