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算力芯片
icon
搜索文档
A股盘前播报 | 八部门部署!有色金属行业迎重磅利好
智通财经网· 2025-09-29 00:31
类型:行业 盘前要闻 1、八部门联合部署有色金属稳增长工作 工信部等八部门印发《有色金属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其中提到,2025—2026年,有 色金属行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左右,十种有色金属产量年均增长1.5%左右,铜、铝、锂等国内资源开 发取得积极进展,再生金属产量突破2000万吨。 2、国产"英伟达"88天极速过会 AI芯片加持摩尔线程IPO在即 类型:公司 情绪影响:正面 上交所官网显示,摩尔线程首发申请成功过会。据披露,摩尔线程IPO募资80亿元,如果年内顺利上 市,将成为科创板今年挂牌的最大IPO。中信建投证券认为,摩尔线程获得科创板IPO受理,标志着中 国高性能GPU与AI算力芯片企业加速迈入资本市场,政策与市场层面对关键芯片自主化的支持正在强 化。 3、央行重磅部署!事关货币政策、资本市场稳定 类型:宏观 情绪影响:正面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召开2025年第三季度例会。会议研究了下阶段货币政策主要思路,建议加 强货币政策调控,提高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会议指出,用好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和股 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探索常态化的制度安排,维护资本市场稳定。 4、 ...
新“新三样”来了!为什么是它们?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5 03:12
核心观点 - 机器人、人工智能和创新药正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引擎 取代传统出口"新三样" [1] - A股科技板块市值占比突破25% 超越金融和地产总和 [1] - 新"新三样"符合技术密集、高附加值的特征 能突破传统产业内卷化困境 [1] 机器人行业 - 人形机器人被视为继电脑、手机、新能源车后的下一代智能终端 [2] - 汇川技术市值超2000亿 三协电机首日涨幅达785% [2] - 宇树科技和智元机器人等未上市企业获资本追捧 [2] - 产业链进入全球第一梯队 拥有全球最大市场且零部件国产化持续突破 [3] - 高端伺服电机等核心零部件仍需进口 [3] 人工智能行业 - 千亿市值公司包括寒武纪、工业富联、海光信息 专注AI算力芯片和基础设施 [2] - 光模块企业新易盛、中际旭创、天孚通信因大模型需求爆发业绩增长 [2] - 行业处于"并跑"状态 计算机视觉和语音识别等应用层具备竞争力 [3] - 底层芯片和框架生态仍是发展短板 [3] 创新药行业 - 恒瑞医药市值逼近5000亿 药明康德、翰森制药、信达生物市值均超千亿 [2] - 创新药获全球市场认可 商业模式从烧钱转向赚钱 [2] - 行业从"跟跑"向"并跑"迈进 出海交易额爆发式增长 [3] - 靶点发现和基础研究转化仍是主要挑战 [3] 产业竞争优势 - 超大规模市场提供场景红利 [3] - 具备强大的工程化产业化能力 [3] - 政策环境持续优化 [3] - 关键环节存在"卡脖子"风险 可能制约产业升级 [3] 发展方向 - 需构建数据开放生态和优化审评审批流程 [3] - 加大算力基础设施投入 [3] - 聚焦跨学科人才培养和长期资本投入底层研发 [3] - 通过"监管沙盒"机制为创新提供试错空间 [3]
新“新三样”来了!为什么是它们?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5 03:04
文章核心观点 - 机器人 人工智能和创新药正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新三样" 接过经济增长的接力棒 [1] - 新"新三样"的崛起源于国际科技竞争需求及国内经济增长逻辑转向新质生产力驱动 [1] - 资本已通过股价表现和政策扶持对硬科技赛道投下信任票 硬科技是未来十年最大确定性 [4] 机器人领域 - 人形机器人被视为继电脑 手机 新能源车后下一个可能改变世界的智能终端 [2] - 汇川技术市值超2000亿 三协电机首日涨幅超785% 宇树科技和智元机器人等未上市企业受资本追捧 [2] - 产业链进入全球第一梯队 市场全球最大且零部件国产化突破 但高端伺服电机等核心部件仍需进口 [2] 人工智能领域 - 千亿市值公司涌现 "纪联海"(寒武纪 工业富联 海光信息)专注AI算力芯片与基础设施 上半年订单饱和业绩爆发 [2] - "易中天"(新易盛 中际旭创 天孚通信)光模块企业因大模型需求带动业绩股价双爆发 [2] - 处于"并跑"状态 计算机视觉和语音识别等应用层领先 但底层芯片与框架生态仍是短板 [3] 创新药领域 - 恒瑞医药市值逼近5000亿 药明康德 翰森制药 信达生物市值均超千亿 [2] - 创新药企从"烧钱"转向"赚钱" 出海交易额爆发式增长显示国际研发认可 [2] - 整体从"跟跑"向"并跑"迈进 靶点发现和基础研究转化仍是挑战 [3] 产业整体态势 - A股科技板块市值占比突破1/4 超越金融和地产总和 [1] - 三大赛道具备技术密集 高附加值特性 可突破传统产业内卷困境 [1] - 优势包括超大规模市场场景红利 强大工程化能力及优化政策环境 但关键环节存在"卡脖子"风险 [3]
港股异动 | 芯片股表现活跃 中芯国际(00981)涨超3%再创新高 宏光半导体(06908)涨近2%
智通财经· 2025-09-24 02:35
芯片股市场表现 - ASMPT股价上涨6.33%至84港元 [1] - 中芯国际股价上涨3.37%至75.05港元 [1] - 宏光半导体股价上涨1.72%至0.59港元 [1] - 华虹半导体股价上涨0.82%至61.4港元 [1] 半导体硅片价格趋势 - 海外硅片企业环球晶圆/胜高/合晶/世创股价大幅上涨 [1] - 行业存在持续强化的涨价预期 [1] 国产算力芯片发展 - 政策强力倾斜算力芯片国产化方向 [1] - 字节/阿里/腾讯等云厂商上修资本开支并适配国产芯片 [1] - 阿里巴巴与百度采用自研芯片训练AI大模型以替代英伟达部分产品 [1] - 国产算力生态构建进程加速 [1] 半导体产业链受益环节 - AI算力芯片环节直接受益于国产化趋势 [1] - 先进制程晶圆代工环节有望获得发展机遇 [1] - 存储芯片与先进封装环节同步迎来增长机会 [1]
主流国产AI算力芯片全景图
是说芯语· 2025-09-23 07:42
文章核心观点 - 人工智能算力芯片是国家人工智能战略的核心基础设施,国内AI芯片产业在国产化替代政策引导下蓬勃发展,形成多元化竞争格局,主要厂商分为三类:专攻训练与推理的ASIC厂商、主打CPU路线的厂商以及布局全栈解决方案的厂商 [1] - GPU占据AI芯片市场主导地位,2025年GPU将占AI芯片80%市场份额,通用型算力GPU因架构优化(缩减图形渲染功能)具有更优计算能效比,广泛应用于人工智能模型训练和推理领域 [1] - 国产AI芯片在性能、生态和供应链自主化方面持续突破,通过多精度计算支持、先进封装技术(如Chiplet)、软件生态兼容(如类CUDA平台)和集群级解决方案与国际厂商竞争,并深入行业应用场景 [37] AI芯片分类与技术特性 - AI芯片按部署位置分为云端芯片(承担训练和高带宽推理任务)和边缘/终端芯片(承担独立推理任务);按功能分为训练芯片和推理芯片 [3] - 主流AI芯片包括GPU、FPGA和ASIC(如VPU/TPU):GPU通用性强且适合大规模并行运算,但图形渲染功能在推理端无法发挥算力;FPGA可编程配置架构适应算法迭代,开发时间短(6个月),但量产单价高且峰值算力低;ASIC通过算法固化实现极致性能和能效,量产后成本最低,但研发时间长(1年)且技术风险大 [2] - 评价AI芯片性能的核心指标为算力(单位TOPS/TFLOPS)、功耗(性能功耗比)和面积(影响成本及良率),其中算力类型包括INT8、FP32等精度 [4][5] 国际厂商技术对比(英伟达) - 英伟达GPGPU采用微架构(Volta/Ampere/Hopper)、CUDA核、Tensor核、显存容量和带宽等硬件参数决定性能,代表产品V100/A100/A800/H100在算力、显存和互联技术上持续迭代 [6] - 具体性能对比:H100(Hopper架构)FP32算力51 TFLOPS、INT8算力1513 TOPS、显存带宽2TB/s,较A100(Ampere架构)FP32算力19.5 TFLOPS、INT8算力624 TOPS、显存带宽1935 GB/s显著提升;互联技术从NVLink 300 GB/s(V100)升级至NVLink 600 GB/s(H100) [6] 国产AI芯片厂商全景 - 国内厂商分为三类:ASIC路线(寒武纪、天数智芯、昆仑芯)、GPGPU路线(海光信息、壁仞科技、沐曦集成电路)和全栈解决方案路线(昇腾、平头哥、摩尔线程、燧原科技) [1][34] - 代表性上市公司:寒武纪(市值493亿元)、海光信息(市值1336亿元)、景嘉微(市值367亿元);非上市公司如沐曦(Pre-B轮融资10亿元)、天数智芯(C++轮融资超10亿元)通过多轮融资支持产品研发 [8] - 国产芯片制程以7nm为主(如寒武纪MLU370、海光DCU、天数智芯Big Island),部分采用12nm(平头哥含光800、燧原云燧i20),5nm技术处于研发中 [9][11][23][28] 厂商产品与技术特点 - 寒武纪:云边端产品矩阵(MLU370系列、Cambricon终端处理器),采用自主指令集架构(Cambricon ISA)支持动态可重构和低精度量化,算力达256 TOPS(INT8),制程7nm [10][11][12] - 海光信息:产品线包括CPU和DCU协处理器(深算系列),采用GPGPU架构兼容类CUDA环境,支持多精度计算和高带宽内存,深算一号显存带宽1024 GB/s(对比英伟达A100 2039 GB/s) [14][15][17] - 沐曦集成电路:聚焦高性能GPGPU,支持全线精度计算(FP32/FP16/BF16/INT8),注重软件生态兼容和能效优化 [18][19][20] - 壁仞科技:首款GPGPU芯片BR100采用Chiplet技术,FP16算力超1000T、INT8算力超2000T,擅长大模型训练 [22] - 燧原科技:训练推理全栈方案(云炬系列),云燧i20采用12nm工艺实现256 TOPS算力,单位面积效率媲美7nm GPU [23] - 平头哥:端云一体解决方案(含光800采用12nm工艺,算力820 TOPS),与阿里云生态协同 [28] - 昇腾:全栈生态系统(芯片+硬件+软件+应用),昇腾910B支持FP32/FP16精度,单卡性能对标英伟达A800/A100 [29] - 摩尔线程:基于MUSA架构覆盖AI计算与图形渲染,MTT S4000提供INT8算力200 TOPS、显存带宽768 GB/s,兼容X86/ARM和CUDA生态 [30][31][32] 性能与生态建设 - 国产芯片算力在INT8精度下普遍达100-200 TOPS(如燧原i20 256 TOPS、昆仑芯R200迭代升级),部分厂商支持FP64多精度计算和HBM高带宽内存 [9][23][25][37] - 软件生态通过兼容主流框架(PyTorch/TensorFlow)、构建类CUDA平台(海光DTK、沐曦MXMACA)及深度集成(昆仑芯与百度飞桨)降低开发门槛 [15][25][37] - 集群级解决方案成为竞争焦点,如华为昇腾超节点、壁仞科技光互连GPU超节点支持万卡级集群 [37] 应用场景与行业渗透 - 芯片应用覆盖互联网、安防、金融、政务、能源、科研等领域,具体场景包括智能数据分析、模型训练、边缘计算和自动驾驶(如地平线征程5用于自动驾驶) [2][12][16][25] - 厂商通过适配主流大模型(DeepSeek/LLaMA/ChatGLM)和行业定制化解决方案(如寒武纪用于推荐系统、海光用于商业计算)实现深度软硬协同 [12][16][37]
半导体基石:本土AI生态发展带动先进制程建设需求提升
2025-09-22 01:00
**行业与公司** 半导体设备与材料行业 中国大陆AI算力芯片与先进制程晶圆代工行业 存储行业(DRAM、NAND、HBM)[1][3][13][19] **核心观点与论据** * AI算力及先进制程需求驱动业绩快速增长 三季度后业绩兑现速度将明显提升 上游资产利润率随收入规模扩大而提升[1][5] * 全球半导体设备销售额预期上调 二季度中国大陆市场设备销售额显著上升 海外龙头公司(ASML、应用材料、泛林)对中国大陆销售环比和同比回暖[1][10] * 国产替代在芯片领域空间达几十亿美金 但今年国产设备销售额占比下滑 7纳米及以下先进制程增长最快 2024-2028年全球复合增长率预计达14% 月需求从85万片增至140万片[1][13] * 中国大陆AI算力芯片投资规模扩大 上半年三大互联网厂商资本开支同比增长131%至近1200亿元 预计2027年采购规模达6000亿人民币 国产芯片需求占比约60%[1][14] * 存储市场受AI驱动需求上升 HBM在DRAM市场比重从2024年19%预计提升至2025年33%及2026年41% AI相关存储需求占整体DRAM比重可能超50% HBM价格2025年下半年持续增长 挤压传统DRAM产能 NAND闪存转向企业级SSD 占市场规模比重约30%[3][19][21] **其他重要内容** * 半导体设备和材料板块估值处于高位 设备市盈率分位点近三年89.5% 材料为100%[2] * 外资对国内半导体设备资产青睐度自去年四季度以来显著提升 常提前布局[1][7] * 量检测赛道国产化率低(约10%) 格局分散 但随先进制程发展重要性提升 国内公司精测电子和中洲非色值得关注[3][23][24] * 国内晶圆代工环节确定性成长 一条7纳米产线投资额约13亿美金 中国大陆市场可能更高 资本开支密度显著提升[15][18] * 国内AI算力芯片生产平均良率约20% 领先企业可达30% 整体晶圆需求每月约2.2万片 考虑其他需求后可能翻倍[16][17] * 存储厂商扩产时机佳 国产代工及存储需求提升 长鑫预计2026年量产HBM3[20] * 材料领域优质龙头公司(安集科技、鼎龙股份)直接受益于先进制程扩展 估值尚未重塑[26] * 光刻机零部件空间最大 需关注边界变化带来的机会[27]
机构研究周报:恒生科技利率敏感性高,美联储年内或再降息两次
Wind万得· 2025-09-21 22:36
【 摘要 】华泰柏瑞基金指出,利率敏感性较高的港股科技板块更受到资金青睐,尤其恒生科技 指数。摩根资产管理认为,美联储年内再降息2次的概率提升,美元可能继续走弱。 一、焦点锐评 1.美联储如期降息25个基点至4.00%-4.25% 当地时间9月17日,美联储如期降息25个基点,将联邦基金利率下调至4.00%-4.25%,为年内首次 降息,也是时隔9个月后重启降息。同时,美联储下调超额准备金利率25个基点至4.15%,下调储 备金利率25个基点至4%。美联储点阵图显示,2025、2026、2027年底和长期联邦基金利率预期中 值分别为3.6%、3.4%、3.1%、3.0%(6月预期为3.9%、3.6%、3.4%、3.0%),2028年底联邦基金 利率预期中值为3.1%。 【解读】中金公司李求索等指出,美联储降息可能缓解我国货币政策外部掣肘,同时带来弱势美 元并伴随全球资金再配置。人民币资产或受益于全球货币体系碎片化和多元化的双重红利,尤其 是海外资金回流及全球再平衡资金导入。此外,全球资金流动性释放对美元汇率产生下拉效果, 进一步促进资金配置转向中国资本市场。 二、权益市场 1.国信证券:风格或阶段性向价值平衡 ...
机构研究周报:恒生科技利率敏感性高,美联储年内或再降息两次
新浪财经· 2025-09-20 10:37
美联储降息及影响 - 美联储降息25个基点至4.00%-4.25%区间 为年内首次降息[2] - 点阵图显示2025至2028年底联邦基金利率预期中值分别下调至3.6%、3.4%、3.1%、3.1%[2] - 降息缓解我国货币政策外部掣肘 推动全球资金再配置并促使美元走弱[2] 权益市场展望 - 股市结构或从极致分化转向轮动扩散 建议以景气和产业趋势为锚进行布局[4] - 港股受降息预期和AI产业利好提振 恒生指数创2021年以来新高[5] - 风格或阶段性向价值平衡 科技大趋势不变但行情将逐步扩散[3] 科技行业投资机会 - 中国AI算力芯片市场规模近500亿美元 国产化比例有望持续提升[8] - 国产AI从模型到硬件能力持续缩小与海外差距 形成产业闭环[6] - 重点关注固态电池、具身智能等新兴产业投资机遇[6] 资产配置方向 - 港股科技板块因利率敏感性高更受资金青睐 恒生科技指数显著走强[1][8] - 美联储降息后国内权益类资产超额收益明显 创业板指和成长风格领涨[12] - 非美市场和黄金保持韧性 A股、港股及日股结构性机会值得关注[9] 货币政策预期 - 预计财政货币双宽格局延续 新一轮政策性金融工具聚焦八大领域[10] - 货币政策放松力度或加大 债券收益率下行逻辑未被破坏[11] - 美联储年内再降息2次概率提升 降低现金回报吸引力[9]
中原证券晨会聚焦-20250918
中原证券· 2025-09-18 00:32
核心观点 - A股市场近期呈现小幅震荡上行态势 成交金额连续多日突破2万亿元 政策面多重利好叠加为市场提供良好支撑 建议关注多元金融 光学光电子 光伏设备 电池 汽车 机器人等行业的投资机会 [9][10][11][12][14] - 半导体行业处于上行周期 AI为推动行业成长的重要动力 25Q2行业营收同比增长13.87% 国产AI算力芯片厂商业绩表现亮眼 寒武纪25Q2营收同比增长4425.01% [17][18][19] - 锂电池行业量价齐升 8月板块指数上涨13.23% 新能源汽车销售139.50万辆同比增长26.82% 动力电池装机52.50GWh同比增长32.42% [15] - 传媒板块2025H1业绩增长显著 营收2728.86亿元同比增长2.91% 归母净利润222.74亿元同比增长38.08% 子板块分化明显 [23] - 食品饮料板块8月上涨7.34% 个股上涨比例达83.59% 白酒 软饮料 零食等子板块表现强势 [26][27] - 化工行业反内卷整治深入推进 8月基础化工行业指数上涨10.21% 化工品价格下跌态势放缓 [30] - 光伏行业政策再次强调遏制低价无序竞争 8月光伏产业指数上涨12.14% 多晶硅供给环比增加 产业链价格滞涨 [35][36] 市场表现 - 上证指数昨日收盘3876.34点上涨0.37% 深证成指收盘13215.46点上涨1.16% 创业板指收盘2022.77点下跌0.47% [3] - 国际市场方面 道琼斯指数收盘30772.79点下跌0.67% 标普500收盘3801.78点下跌0.45% 纳斯达克收盘11247.58点下跌0.15% [3] - 两市成交金额连续多日突破2万亿元 周三成交金额24032亿元 周二23673亿元 周一23034亿元 周五25486亿元 [9][10][11][14] - 当前上证综指平均市盈率15.73倍 创业板指数平均市盈率49.46倍 处于近三年中位数平均水平上方 [9] 行业分析 锂电池行业 - 2025年8月锂电池板块指数上涨13.23% 走势强于沪深300指数 [15] - 我国新能源汽车8月销售139.50万辆 同比增长26.82% 环比增长10.54% 月度销量占比48.83% [15] - 8月动力电池装机52.50GWh 同比增长32.42% 宁德时代 比亚迪和中创新航位居前三 [15] - 上游原材料价格总体上涨 电池级碳酸锂 氢氧化锂 电解钴等价格均上涨 [15] - 锂电池板块估值27.58倍 创业板估值44.35倍 维持行业"强于大市"投资评级 [15] 半导体行业 - 8月国内半导体行业上涨23.84% 同期沪深300上涨10.33% 集成电路上涨31.47% 分立器件上涨16.29% [17] - 半导体行业25Q2营业收入1884.29亿元 同比增长13.87% 归母净利润147.63亿元 同比增长23.99% [17] - 国产AI算力芯片厂商业绩表现亮眼 寒武纪25Q2营收同比增长4425.01% 海光信息25Q2营收同比增长41.15% [17] - 2025年7月全球半导体销售额同比增长20.6% 连续21个月实现同比增长 环比增长3.6% [18] - 25Q2北美四大云厂商资本支出合计同比增长69% 环比增长23% 国内三大互联网厂商资本开支合计同比增长168% [18][19] 传媒行业 - 传媒板块2025H1营业收入2728.86亿元 同比增长2.91% 归母净利润222.74亿元 同比增长38.08% [23] - 2025Q2单季度营业收入1386.90亿元 同比增加1.32% 归母净利润112.64亿元 同比增加32.62% [23] - 游戏板块市场景气度高基本面优异 影视板块2025H1业绩显著增长但主要依赖Q1拉动 [23] - 出版板块营收下滑但利润端受税收政策影响明显增加 广告营销板块收入稳健增长 [23] 食品饮料行业 - 食品饮料板块8月上涨7.34% 各子板块均上涨 成交量380.43亿股 环比增加53.45亿股 [26] - 1至8月累计涨跌幅3.91% 跑输市场指数 在31个一级行业中表现位居倒数第四 [26] - 个股上涨比例达到83.59% 零食 白酒 软饮料等个股表现突出 [27] - 白酒估值17.08倍 啤酒13.09倍 乳品16.6倍 低于食品饮料整体估值 [27] 化工行业 - 8月中信基础化工行业指数上涨10.21% 在30个中信一级行业中排名第9位 [30] - 子行业中氟化工 碳纤维和改性塑料行业表现居前 化工品价格下跌态势有所放缓 [30] - 基础化工板块TTM市盈率27.40倍 略低于历史平均水平29.32倍 [30] - 反内卷整治进一步深入 建议关注供给端改善空间较大的农药 有机硅 涤纶长丝等行业 [30] 光伏行业 - 8月光伏行业指数上涨12.14% 大幅跑赢沪深300指数 日均成交金额环比大幅放量 [35] - 工信部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 再次强调遏制低价无序竞争 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 [35] - 7月国内新增光伏装机容量11.04GW 同比下滑47.55% 光伏组件出口量21.7GW环比下降3% [36] - 多晶硅供给环比增加 硅片企业主动采取减产抬价策略 光伏玻璃库存天数回落至低位 [36] 投资建议 - 短线建议关注多元金融 光学光电子 光伏设备 电池 汽车 机器人 计算机设备等行业的投资机会 [9][10][12] - 半导体行业建议关注国产AI算力芯片产业链投资机会 包括寒武纪 海光信息 芯原股份等公司 [19] - 传媒行业建议关注游戏板块的完美世界 三七互娱 恺英网络 吉比特等公司 [24] - 食品饮料行业推荐关注白酒 软饮料 保健品 烘焙等板块 包括迎驾贡酒 泸州老窖 东鹏饮料等公司 [29] - 化工行业建议关注供给端改善空间较大的农药 有机硅 涤纶长丝行业以及煤化工 轻烃化工等板块 [30] - 光伏行业建议关注多晶硅料 光伏玻璃 BC电池以及钙钛矿电池设备 材料领域领先企业 [37] 政策动态 - 商务部将通过竞争性评审方式选择50个左右消费新业态试点城市 增加优质消费供给 [5] - 国务院国资委发布《中央企业中试验证平台对外开放服务手册(2025年版)》 更好对接服务产业链上下游 [5] - 商务部成立5个行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涉及汽车流通 资源回收 服务外包等行业 [5] - 国务院会议明确要巩固经济回升向好势头 政策面形成多重利好叠加 国内促消费 稳地产政策持续发力 [9][10][11][12][14]
广东博众:半导体行业高景气延续 AI与国产替代双轮驱动
搜狐网· 2025-09-15 09:20
行业整体表现 - 全球半导体销售额2025年第二季度达1797亿美元 同比增长19.6% 连续七个季度正增长 [1] - 中国半导体销售额达517亿美元 占全球28.8% 同比增长13.1% [1] - A股半导体公司收入连续八个季度同比增长 2025年第二季度毛利率和净利率同环比提升 [1] 增长驱动因素 - AI算力需求爆发 终端智能化加速 汽车电子复苏 国产替代深化共同推动行业结构性繁荣 [1] - 中美推出国家级AI战略 中国计划2027年AI与六大领域深度融合 智能终端普及率超70% [1] - 预计2025年中国智能算力规模增速超40% CSP自研芯片与大模型训练推动ASIC放量 [2] 细分领域表现 - AI算力 SoC芯片 存储 模拟芯片板块表现突出 [2] - 存储芯片进入价格上行周期 预计第三、四季度合约价继续看涨 [2] - 模拟芯片迎来周期复苏与国产替代双利好 思瑞浦 圣邦股份等企业业绩增长显著 [2] 国产替代进展 - 国产芯片获DeepSeek V3.1优化 英伟达高端产品供应受限为国内企业创造机遇 [2] - 模拟芯片需求显著增加 国内企业加速替代海外份额 中芯国际 华虹半导体相关平台增长迅速 [2] - 设备材料与零部件板块因外部限制加速国产化 先进制程产线建设推动订单展望积极 [2] 资金配置情况 - 电子行业以18.67%配置比例稳居2025年第二季度基金重仓第一大板块 [3] - 中芯国际 北方华创 兆易创新等细分龙头及国产替代核心标的持续获得资金青睐 [3] 产业链关注重点 - 建议关注存储 功率 代工 ASIC SoC等板块业绩弹性 [3] - 设备材料 算力芯片等领域国产替代机会值得重点关注 [3] - 半导体生产链企业如中芯国际 华虹半导体 北方华创 中微公司 拓荆科技等持续受益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