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GPU芯片
icon
搜索文档
华尔街的科技神话:“循环投资”和“循环控股”成就第一美股
搜狐财经· 2025-09-30 00:07
文/阳欧 美国的AI神话是怎么来的? 先看一段有意思的科技圈新闻段子:OpenAl投资Oracle 1000亿美金买云计算服务,Oracle投资英伟达 1000亿美金买显卡,英伟达再投资OpenAI 1000亿美金 布局AI系统。 问题来了,这 1000亿到底是谁出资的? 目前唯一正式宣布的"1000亿美元"级别的交易,是英伟达对OpenAI的投资,而OpenAI向甲骨文支付的金额据报道高达3000亿美元,但这是一份跨多年的服 务合同,并非一次性投资。 这一科技新闻的最大作用是把甲骨文公司的创始人和现任董事长拉里·埃里森推到世界首富位置,虽然只是短暂。这个科技新闻最有意思的是是甲骨文向英 伟达的采购金额则未有具体数字披露,如果披露了,世界首富可能就不会产生了。 可以看到,在这个科技逻辑里,起点和核心驱动力其实是OpenAI对算力的巨额需求,而这需要天量算力来训练更强大的AI模型。甲骨文的角色是作为基础 设施提供方,为满足OpenAI的需求,必须投入巨资建设数据中心,当然,这就需要向英伟达大量采购硬件。 英伟达的动机是通过直接投资OpenAI,一方面可以巩固与这个顶级客户的绑定关系,确保自家芯片的销路;另一方面 ...
聊一聊AI ASIC芯片
傅里叶的猫· 2025-09-28 16:00
最近看了很多国内券商的研报,不得不说,有些质量还是非常高的,之前大家可能对国内券商的研 报有些误解。这篇文章参考自申万宏源的一个分析,来看下AI ASIC。 商业上,ASIC 是专用芯片,为下游特定场景(如训练、文本推理、视频/音频推理)定制,与客户 应用高度绑定。GPU 则是通用芯片,需兼容多场景,包括图像渲染,因此华为昇腾 NPU 或寒武纪 AI 芯片也可视为通用型。 ASIC 优势在于特定场景的高效与低功耗。GPU 基于冯诺依曼架构,运算需频繁寄存器交换,对存 储需求高,且保留图形渲染等闲置模块;ASIC 如谷歌 TPU、AWS Trainium2 采用脉动阵列架构,专 为矩阵运算设计,结果直接传递,减少数据交互,提高效率。 谷歌 TPU v5 测试显示,能效比为英伟达 H200 的 1.46 倍;在 BERT 推理中,每瓦性能提升 3.2 倍。 优势源于三点:3D 堆叠优化算力密度、DVFS 降低闲置功耗、HBM3e 内存突破带宽瓶颈(达 1.2TB/s)。 ASIC 单位算力成本更低。亚马逊 Trainium2 训练成本降 40%,推理降 55%;10 万卡集群可节省 12 亿美元初始投资。 大厂自 ...
周观点:国产AI算力持续精彩-20250928
开源证券· 2025-09-28 01:09
行业投资评级 - 计算机行业投资评级为看好(维持)[1] 核心观点 - 国产AI算力发展势头强劲,资本市场和政策双轮驱动产业加速[5][6][7] - 摩尔线程IPO创科创板最快审核纪录,体现国家对核心科技企业的支持[5][7] - 全国一体化算力网构建进入新阶段,政策推动算力基础设施国产化[6][7] - 国产AI算力产业链迎来黄金发展期,重点推荐算力芯片和基础设施企业[7][13] 市场表现 - 本周(2025年9月22日至9月26日)沪深300指数上涨1.07%,计算机指数下跌0.02%[4][14] - 计算机行业近期走势相对沪深300指数呈现波动[2] 重点公司动态 - 摩尔线程IPO过会,计划募资80亿元,为年内A股最大规模半导体IPO[5][11] - 2025年上半年营收达7.02亿元,超过前三年营收总和[5][11] - 近三年复合增长率超208%,毛利率从2022年-70.08%提升至2024年70.71%[5][11] - 正在洽谈订单超20亿元,预计2027年实现盈利[5][11] - 国网信通全资子公司中标国家电网项目,金额达6.05亿元[15] - 创业慧康发布员工持股计划,份额上限1226万份,参与人数28人[16] - 多家公司发布股份减持计划,包括盛视科技、中科江南、英方软件等[17][18][19] - 新点软件计划回购股份,金额3000万至5000万元,回购价格不超42元/股[22] 行业重要进展 - 阿里发布Qwen3-Max大模型,性能超过GPT-5和Claude Opus 4,跻身全球前三[26][27] - 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在上海正式运营,推出跨境支付等三大平台[29] - 宇树科技计划下半年发布身高1.8米的人形机器人[28] - 美国AI数据中心建设加速,OpenAI、甲骨文和软银宣布新建五大数据中心,推进5000亿美元Stargate项目[33] - 微软突破AI芯片散热技术,芯内微流体冷却系统效率达冷板技术的三倍[32] - 英特尔与台积电、苹果接洽寻求投资或合作机会[30] - TikTok获美国行政令批准继续运营,合资公司估值140亿美元[31] 政策与基础设施 - 国家算力互联网服务平台实现31个省(区、市)算力标识系统全线贯通,上线50多条数据快递线路[6][12] - 发改委等部门发布措施,强化算力资源供给,深入实施“东数西算”工程,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6][12]
计算机行业周报 20250922-20250926:摩尔线程IPO上会!阿里推出全新超节点、基础大模型-20250927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9-27 13:0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看好 [5] 报告核心观点 - 摩尔线程上市进度更新为已过会 其生态兼容性 架构创新和集群性能表现突出 代表国产AI芯片进入规模化商业化新阶段 [5][6] - 阿里云发布磐久128超节点AI服务器 采用无中背板正交架构 实现单机柜128颗AI芯片的最高密度 为国产超节点提供新范式 [5][26] - 阿里发布Qwen-3-Max等新一代模型 参数提升至万亿级 多项任务性能超越主流竞品 模型货币化进程加速 [5][38] 摩尔线程分析 - 公司专注全功能GPU研发 推出四代架构覆盖AI智算 专业图形加速 桌面级图形加速和智能SoC四大领域 [7] - 自研MUSA架构兼容CUDA生态 支持PyTorch PaddlePaddle等主流框架 以及DirectX OpenGL等图形开发技术 [12][13] - AI智算集群KUAE2效率超国外同代产品 2024年售出3套集群(平均单价6.11亿元) 2025H1售出5套集群(平均单价1.11亿元) [6][23] - 2024年毛利率跃升至70.71% 接近英伟达水平 主要因高毛利AI集群占比提升 收入从2022年0.46亿元增长至2024年7.02亿元 [17][19] 阿里云磐久服务器 - 磐久128采用无中背板正交架构 缩短传输路径提升互联效率 Compute Tray与Switch Tray正交放置通过连接器直连 [26][34] - CPU与GPU模块化分布 支持动态配比和不同厂商GPU适配 通用性优于英伟达GB200 NVL72的Cable Tray方案 [26][36] - 作为继华为CloudMatrix384后的国产超节点新范式 可降低国产卡适配难度 预计将被部分国产AI芯片厂商采用 [26][37] 阿里模型进展 - Qwen-3-Max参数达万亿级 训练数据36万亿tokens为Qwen2.5的2倍 在通用知识 数学推理 编程等任务超越Claude-Opus4 Kimi-K2等竞品 [38][41] - 推出开源DeepResearch模型 采用合成数据训练和端到端训练范式 在高德伴侣 通义法睿等应用推进货币化 [41][47] - 发布原生多模态模型Qwen3-Omini和图像编辑工具Qwen-Image-Edit-2509 多模态能力持续提升 [47] 重点标的推荐 - AIGC标的包括金山办公 万兴科技 道通科技 虹软科技等 [6] - 数字经济领军标的包括海康威视 金山办公 恒生电子 中控技术等 [6] - AIGC算力标的包括浪潮信息 海光信息 神州数码 中科曙光等 [6] - 信创&数据标的包括海光信息 软通动力 索辰科技 博思软件等 [6]
摩尔线程88天过会背后:每年一代GPU芯片,国产智算生态共振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7 10:16
国产GPU芯片企业上市进展 - 摩尔线程在招股书披露后88天进入上会阶段 符合发行和上市条件[1] - 沐曦股份披露第二轮问询函内容 国产GPU芯片企业上市进入加速阶段[1] 财务表现与增长 - 摩尔线程2024年营业收入4.38亿元 净亏损14.92亿元 亏损持续缓解[4]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7.02亿元 同比增长238.71% 环比增长203.44% 为2024年全年1.6倍[4] - 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2.71亿元 同比下降56.02% 环比下降69.07%[4] - 沐曦股份2024年营业收入7.42亿元 同比暴增1354.9%[9] - 2024年归母净利润亏损14.09亿元 亏损幅度较2023年8.71亿元进一步放大[9]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3.2亿元 达2024年全年收入43%[9] 收入结构演变 - 摩尔线程2023年核心收入来源为专业图形加速集群产品 前五大客户包括百度网讯科技和京东平台[5] - 2024年AI智算及专业图形加速产品构成核心收入来源[5] - 2025年上半年AI智算集群类收入占比接近80% 收入增长218.19% 成为核心收入来源[5] - 预计2025-2027年收入主要来自AI智算产品 智能SoC产品保持快速增长[5] - 沐曦股份2024年训推一体系列为核心收入来源 GPU板卡占比68.99% GPU服务器占比28.29%[9] - 2025年一季度训推一体GPU板卡收入占比飙升到97.55%[9] 产品技术迭代 - 摩尔线程每年推出一代GPU架构芯片:苏堤(2021)、春晓(2022)、曲院(2023)、平湖(2024)[6] - 苏堤和春晓主要用于专业图形加速及桌面图形加速产品[6] - 曲院和平湖主要用于AI智算产品[6] - 春晓架构单精度浮点性能14.7 TFLOPS 达到英伟达RTX 3060同等水平[13] - 曲院架构芯片性能较春晓提升80% 超过英伟达RTX 4060水平[13] - 2024年推出智能SoC芯片长江 竞争力较强单价较高[8] 毛利率改善 - 摩尔线程2022年综合毛利率-70.08% 2023年提升至25.87% 2024年达到70.71%[7] - 毛利率提升原因:产品性能不断提升 产品单价提高[7] - 2025年上半年收入以平湖和曲院为主 性能大幅提高[7] 客户市场拓展 - 客户从早期信创市场(政务、金融)向智算中心、AI企业扩展[8] - 大型客户导入及批量采购需要验证周期[8] - 沐曦股份重点开拓两家互联网企业 与国内三大运营商积极推进业务[15] - 预计2025年内有望实现首个互联网企业订单签署[15] - 已进入中国电信集采短名单 参与中国移动、中国联通集采项目入围测试[15] 订单与合同负债 - 摩尔线程AI智算领域洽谈项目合同金额超过17亿元[12] - 截至9月5日预计订单金额约20亿元[13] - AI智算业务收入预计2025年及2026年实现[13] - 沐曦股份在手订单金额14.3亿元(不含税) 以曦云C500系列板卡为主[13] - 部分订单预计2026年发货和确收[13] - 寒武纪2025年上半年合同负债5.43亿元 占总资产比例6.45%[11] - 海光信息合同负债大幅增加242.1%至30.91亿元 占总资产比例9.57%[11] 生态建设与合作 - 摩尔线程深度参与OISA标准制定 旗舰AI训推产品全面支持OISA 1.1标准[19] - 沐曦股份与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共建人工智能芯片技术研究及开源生态创新联合实验室[19] - 推出国内首个人工智能国家标准评测基准体系"求索2.0"[19] - 阶跃星辰联合沐曦等近10家头部芯片厂商发起"模芯生态创新联盟"[19] - 阶跃星辰Step 3多模态大模型与沐曦GPU深度软硬协同优化 实现模型效率3倍提升[20] 行业市场格局 - 国内智算中心投资建设主导方:互联网企业35.0%、运营商25.6%、地方政府14.2%、其他25.2%[14] - 互联网企业采购国产产品主要用于推理侧 少量用于后训练[13] - 推理侧是国内AI芯片厂商重要增长点 训练侧处于快速国产化过程中[13] 技术突破与创新 - 摩尔线程最新一代产品原生支持FP8 在推理市场有能力打开市场空间[17] - 互联能力突破是国产智算效率突破的关键[18] - OISA 2.0协议支持AI芯片数量提升至1024张 带宽突破TB/s级别[19]
摩尔线程88天过会,手握20亿订单,毛利率飙至70%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7 09:24
上市进展 - 摩尔线程在招股书披露后仅88天顺利进入上会阶段 符合发行和上市条件[1] - 沐曦股份于9月21日披露第二轮问询函内容 国产GPU芯片企业上市进入加速阶段[3] 财务表现 - 摩尔线程2024年营业收入4.38亿元 净亏损14.92亿元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7.02亿元 为前一年全年1.6倍 同比增长238.71% 环比增长203.44% 净亏损2.71亿元 同比下降56.02% 环比下降69.07%[4][5] - 沐曦股份2024年营业收入7.42亿元 同比暴增1354.9% 归母净利润亏损14.09亿元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3.2亿元 达前一年收入的43%[8] - 寒武纪2024年营业收入11.74亿元 同比增长65.59% 归母净利润亏损4.52亿元[10] 产品与技术 - 摩尔线程每年推出一代GPU架构芯片 性能逐代提升 苏堤(2021年)和春晓(2022年)用于专业图形加速 曲院(2023年)和平湖(2024年)用于AI智算产品[7] - 摩尔线程2024年推出智能SoC芯片长江 竞争力较强且单价较高[7] - 摩尔线程春晓架构实现单精度浮点性能14.7 TFLOPS 达到英伟达RTX 3060同等水平 曲院架构芯片性能较春晓提升80% 超过英伟达RTX 4060水平[11] - 沐曦股份产品以训推一体系列为核心 2024年GPU板卡占总收入68.99% GPU服务器占28.29% 2025年一季度GPU板卡收入占比升至97.55%[8] 收入结构 - 摩尔线程2023年核心收入来源为专业图形加速集群产品 客户包括百度网讯科技和京东平台[6] - 2024年AI智算及专业图形加速产品构成核心收入来源 2025年上半年AI智算集群类产品收入占比接近80% 收入增长218.19%[6] - 公司预计2025-2027年收入主要来自AI智算产品 智能SoC产品收入将保持快速增长[6] 毛利率改善 - 摩尔线程综合毛利率从2022年-70.08%提升至2023年25.87% 2024年达到70.71%[7] - 寒武纪2024年综合毛利率56.71% 沐曦股份2024年综合毛利率53.43%[10] 订单情况 - 摩尔线程AI智算领域正在洽谈项目合同金额超过17亿元 预计订单金额约20亿元 AI智算业务收入预计于2025年及2026年实现[11] - 沐曦股份在手订单金额14.3亿元 以曦云C500系列板卡为主 部分订单预计将于2026年发货和确认收入[12] 客户拓展 - 摩尔线程客户从早期信创市场向智算中心、AI企业扩展[7] - 沐曦股份重点开拓两家互联网企业 与国内三大运营商积极推进业务 预计2025年内有望实现首个互联网企业订单签署[14][15] - 沐曦股份已进入中国电信集采短名单 参与中国移动、中国联通集采项目入围测试[15] 生态建设 - 摩尔线程深度参与智算开放互联OISA标准制定 旗舰级AI训推产品全面支持OISA 1.1标准[16] - 沐曦股份与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共建人工智能芯片技术研究及开源生态创新联合实验室 推出人工智能国家标准评测基准体系求索2.0[17] - 阶跃星辰联合沐曦等近10家头部芯片厂商发起模芯生态创新联盟 实现芯片-模型-平台全链路技术贯通[17] 行业趋势 - 互联网企业采购的国产产品主要用于推理侧 推理侧是国内AI芯片厂商重要增长点 训练侧正处于快速国产化过程中[12] - 智算中心投资建设主导方为互联网企业(35.0%)、运营商(25.6%)和地方政府(14.2%)[12] - 国产GPU产业链正从技术追赶迈向生态构建 打造自主可控的国产算力产业链[18]
摩尔线程88天过会,手握20亿订单,毛利率飙至70%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7 09:21
记者丨骆轶琪 编辑丨张伟贤 9月26日,摩尔线程在披露招股书(6月30日)后仅88天,顺利进入上会阶段。公告显示,上 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审核委员会认定, 摩尔线程符合发行条件和上市条件 。 与之招股时间接近的沐曦股份,则在9月21日披露第二轮问询函内容。虽然沐曦股份暂时未定 下一步动态,但这些都意味着,国产GPU芯片企业的上市正事实上进入加速阶段。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综合梳理发现,目前, 两家GPU芯片公司均尚未实现盈利,但支撑 其登陆资本市场底气的,是二者在2024年均实现营业收入大幅增长 ,同时面向大模型时 代的智算相关产品正逐渐获得市场认可。 | 项目 | 2025 年 1-6 月 | 2024 年度 | 2023 年度 | 2022 年度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 | 7.02 | 4.38 | 1.24 | 0.46 | | 浄利润 | -2.71 | -14.92 | -16.73 | -18.40 | 从发展可持续性来看, 两家公司不仅在手订单量远超营收,向以互联网、运营商为代表的AI 智算关键客户拓展也见成效 。 此外,这已经不是单点突破 ...
摩尔线程过会:今年IPO过关第55家 中信证券过6单
中国经济网· 2025-09-27 07:16
公司上市审核结果 - 摩尔线程首发符合发行条件、上市条件和信息披露要求 成为今年第55家过会企业 [1] 保荐机构信息 - 保荐机构为中信证券 保荐代表人为周哲立和吴霞娟 [1] - 中信证券今年保荐成功6单IPO项目 包括江苏汉邦科技、广州瑞立科密汽车电子等企业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2020年6月11日 采用Fabless模式的GPU芯片设计业务模式 [1] - 专注于全功能GPU产品的研发、设计及销售 通过晶圆代工和封测服务获取芯片产品 [1] 股权结构 - 无单一持股30%以上股东 不存在控股股东 [2] - 张建中直接持股11.06% 通过南京神傲间接持股1.62% 通过三家员工持股平台间接持股0.05% 合计持股12.73% [2] - 张建中通过一致行动协议和控制员工持股平台 合计控制公司36.36%股份 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2] 募资计划 - 拟在科创板上市 募集资金800,000.00万元 [2] - 资金用途包括新一代自主可控AI训推一体芯片研发、图形芯片研发、AISoC芯片研发及补充流动资金 [2] 上市委问询问题 - 要求说明GPU市场竞争格局、技术路线差异及贸易环境影响 分析公司竞争优劣势和风险应对措施 [3] - 要求说明报告期内收入确认准确性 包括客户情况、收入确认时点方式、经销商采购及终端客户使用情况 [3] 2025年IPO过会情况 - 上交所深交所过会企业包括马可波罗控股、中策橡胶集团等32家企业 涵盖主板、科创板和创业板 [5][6][7] - 北交所过会企业包括四川西南交大铁路发展、苏州鼎佳精密科技等23家企业 [8][9]
摩尔线程顺利过会,“国产GPU第一股”即将诞生
36氪· 2025-09-27 04:01
上市审核进展 - 公司科创板IPO申请于2025年6月30日获受理 2025年9月26日通过上市委会议审核 自受理至过会用时不足3个月 [1][2] - 此次IPO募资计划规模达80亿元 为科创板2025年在审最大规模IPO项目 [1][2] - 保荐机构为中信证券 会计师事务所为安永华明 律师事务所为竞天公诚 评估机构为亚泰兴华 [2] 融资与估值 - IPO前累计融资金额超100亿元 投资方包括红杉资本 腾讯 联想等数十家知名机构 [4] - 最后一轮融资投后估值达298.45亿元(对应52.25亿元融资额) 胡润2025全球独角兽榜估值310亿元 [4] - 2025年1-2月机构通过老股转让方式入股 价格创历史新高 参与方包括厚雪资本 深创投等 [4] 股权与控制结构 - 无单一持股超30%股东 创始人张建中直接持股11.06% [4] - 通过一致行动人协议及员工持股平台合计控制36.36%股份 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4] 团队与技术背景 - 公司2020年成立 专注于全功能GPU芯片设计 [3] - 创始人张建中曾任英伟达全球副总裁 大中华区总经理 14年任期内将英伟达中国市场份额从不足50%提升至超80% [3] - 核心团队来自英伟达 英特尔 AMD 微软等国际巨头 [4] 行业竞争格局 - 沐曦 燧原科技 壁仞科技等GPU初创企业同步推进IPO [5] - 公司有望成为首家登陆资本市场的国产GPU企业 [1][5] - IPO进展引发二级市场关注 参股上市公司股价出现上涨 [5]
新旧巨头联姻 英伟达斥资50亿美元入股英特尔
中国经营报· 2025-09-26 19:16
随着一桩入股交易落槌,全球芯片界的新旧两大巨头正式"结盟"。 CHIP中国实验室主任罗国昭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随着英伟达在过去两年AI算力大潮中崛起为 市场的绝对霸主,多家市场研究机构数据均显示,英伟达在数据中心AI加速卡市场的份额超过80%,这 使业内戏称其为AI时代业内的"卖铲人"。 中经记者 谭伦 北京报道 近日,英伟达(NASDAQ:NVDA)和英特尔(NASDAQ:INTC)宣布达成合作,前者将以23.28美 元/股的价格收购英特尔普通股,共投资5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55亿元),双方在共同声明中表示,将 共同开发多代定制化的数据中心和个人计算产品,以加速超大规模计算、企业级及消费级市场的各类应 用与工作负载的处理。 其中,在数据中心为主的服务器市场,英特尔将为英伟达定制CPU芯片,这些芯片将被集成到英伟达AI 基础设施平台中,与英伟达显卡协同工作;而在个人计算为主的消费者市场,英特尔则将推出配备英伟 达GPU芯片组件的个人电脑系统级芯片(SoC)。 此次交易达成后,英伟达也成为目前位列美国政府之后的英特尔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预计超过4%。 而在合作声明正式公布后,英特尔股价也一度涨幅超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