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纯债型基金

搜索文档
银行投资基金:现状洞察、费改破局与逻辑重塑
开源证券· 2025-09-25 14:41
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看好(维持)[1] 核心观点 - 银行自营投资基金规模达6.37万亿元,占总资产2.03%,股份行和城商行规模领先[4][15] - 银行基金投资行为由收益诉求主导,兼顾流动性管理和节税目标,2025H1出现结构性调整[4][5][6] - 赎回费率改革可能引发短期预防性赎回,长期偏好定制债基和债券ETF[6][7] 银行投资基金规模与结构 - 2025H1上市银行自营持仓基金规模6.37万亿元,占总资产比例2.03%[4][15] - 股份行和城商行基金投资规模最大,分别为2.84万亿元和1.72万亿元,占总资产比例3.98%和5.91%[15] - 基金投资占FVTPL比例48.5%,城农商行占比更高达58.8%和56.4%[15] - 银行持仓以中长期纯债型基金为主(80%),货基占比9.10%,被动指数型债基占比7.90%[23] 参与部门与投资诉求 - 司库部门投资货基用于流动性管理,改善LCR指标[4][28] - 金融市场部通过基金投资增厚收益,节税效应显著:投资5Y国债、地方债、国开债、金融债、信用债和1Y同业存单的免税效应分别为4.4BP、5.0BP、49.4BP、52.7BP、55.6BP和41.7BP[4][34] - 同业机构部推动银基合作,如托管和代销[4][44] 产品投资变化 - 2025H1银行赎回货基和低收益利率债基,货基赎回压力集中在Q1[5][46] - 大行因存贷增速差负缺口走阔赎回货基,小行因盈利压力赎回低收益货基[5][49][53] - 银行增持信用债基,利率债基占比48.5%,信用债基占比15.5%[5][59] - 银行持仓债基久期拉长至3.48年,较2024年提升0.55年[5][80] 银行行为分化 - 2025H1股份行赎回910亿元,城商行增持486亿元[6][98] - 流动性管理:北京银行和宁波银行存贷增速差收窄,赎回货基[6][101] - LCR管理:兴业银行LCR下降,增持货基[6][103] - 市值波动:招商银行、光大银行、上海银行因FVTPL市值波动赎回基金[6][104] - 节税诉求:江苏银行所得税率降至10.17%,增持基金获取免税收入[6][30] 案例分析与产品偏好 - 兴业银行赎回14只低收益债基(平均收益率0.97%),新认购16只债基(平均收益率1.90%),增持信用债基和信用债ETF[5][90][93] - 银行偏好分化:兴业银行信用债基占比超40%,浦发银行利率债基占比高,浙商银行和交通银行偏好金融债基[5][59] - 摊余成本法债基受偏好,浦发银行、兴业银行和邮储银行持仓规模较大[38] 未来趋势与改革影响 - 赎回费率改革可能催化银行预防性赎回低收益利率债基和短久期利率债基[6][7] - 长期偏好定制债基、摊余成本法定开债基和免赎回费的债券ETF[6][7] - 信用债ETF因费率低、流动性好成为银行增持方向[5][93]
债市策略思考:基于卡玛比率的低收益高波动下债市应对策略
浙商证券· 2025-08-22 05:32
核心观点 - 债市仍偏逆风,但低收益高波动的另一面是"错误定价"频现,建议投资者"低仓位+高胜率"做好防守反攻,快进快出博弈超跌反弹机会 [1][3] 2025年以来债市状态 - 2025年以来债市处于低收益、高波动状态:10年国债收益率从年初低点1.60%附近上行至8月20日的1.78%附近,最高点接近1.9%,以20日滚动标准差衡量波动率,2025年以来中位数位于0.03%附近,高于2021-2024年中位数0.028%附近 [10][13] - 2025年初至今中长期纯债型基金年化回报率中位数位于0.83%,远低于2021-2024年的3.98%、2.36%、3.47%、4.58%,中短期纯债型基金年化回报率中位数位于1.41%附近,同样低于2021-2024年的3.29%、2.14%、3.26%、2.95%水平 [11][14][15] 基金投资性价比评价方法 - 卡玛比率比夏普比率更能反映真实风险,但二者需结合使用:夏普比率适用于中短债及纯债类波动小、回撤较低的基金,卡玛比率适用于长债基金及二级债基等波动大、回撤较深的基金 [2][16][18] - 卡玛比率=投资组合年化收益率/区间最大回撤(绝对值),夏普比率=(投资组合年化收益率-无风险年化收益率)/投资组合年化标准差(波动率) [17] - 2025年短期纯债基金夏普比率中位数为-0.01,中长期纯债基金的卡玛比率中位数为0.79,均较2021-2024年债牛周期有明显下降 [18][23] - 债市低收益高波动背景下"优选卡玛比率+夏普比率辅助"可更好帮助筛选债券型基金,投资者对基金管理人回撤控制能力要求提升 [2][18][19] - 需留意卡玛比率极高但夏普比率较低的基金持仓或过度集中长债,以及夏普比率极高但卡玛比率较低的基金策略或更侧重于加杠杆投资于短债 [20] 债市投资策略调整建议 - 债市趋势性做多窗口后移,当前仍处于偏逆风阶段,利率中枢上移、曲线陡峭化导致做多情绪大幅减弱 [3][21] - 高波动环境下"错误定价"频现,建议以"高等级、短久期、高流动性"品种作为底仓控制回撤,适当在长债及超长债超跌后参与博弈,或利用国债期货T+0特性入场,实现"低仓位+高胜率"防守反击 [3][22] - 微观层面适宜快进快出,及时止盈,10年国债活跃券收益率偏离政策利率35BP以上,高于2025年以来中位数25BP,超跌反弹后具备均值回归动能 [21][24][25] - 复盘显示大幅超跌后次日通常出现小幅反弹,例如5月12日10年国债活跃券收益率单日上行5.25BP,次日下行1.55BP [21][24]
同业存单指数基金不香了?年内收益跑输货基,百亿爆款消失殆尽
搜狐财经· 2025-07-28 01:02
同业存单指数基金业绩表现 - 截至2025年7月25日,91只同业存单指数基金(剔除年内新成立产品)年内平均回报率为0.64%,低于货币基金(0.78%)和短期纯债基金(0.80%),仅优于中长期纯债基金(0.50%)[3][5] - 达诚同业存单指数7天持有年内回报为-0.11%,是唯一亏损产品,其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0.51%[7] - 尚正同业存单指数7天持有以2.27%的净值增长率位居业绩榜首,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0.52%[9] - 年内回报不足0.3%的产品包括蜂巢(0.2%)、华泰紫金(0.2%)、诺德(0.23%)、中信建投(0.27%)和华泰保兴(0.28%)等5只基金[8] 同业存单指数基金规模变动 - 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同业存单指数基金总规模缩水至1251.74亿元,较成立时的3483.24亿元下降64.06%[3] - 规模不足2亿元的产品从一季度末的40只(占比43.96%)增至二季度末的45只(占比49.45%),规模不足5000万元的"迷你基"从26只(占比28.57%)微降至24只(占比26.37%)[10] - 仅7只基金实现规模增长,92.31%的产品自成立以来出现规模缩水[10] - 华泰保兴(210万元)、南华(346万元)、达诚(417万元)、蜂巢(444万元)和汇安(564万元)规模缩水率均超99%,较成立时规模下降99.17%-99.59%[11] 代表性产品及基金经理表现 - 华泰柏瑞同业存单指数7天持有以93.93亿元规模位居第一,华泰保兴同业存单指数7天持有以210万元规模垫底[3] - 招商同业存单指数7天持有规模从成立时大幅缩水92.86%至7.14亿元,平安同业存单指数7天持有规模从100.02亿元下降91.89%至8.11亿元[14] - 招商基金基金经理曹晋文管理该产品任职回报6.23%,年化回报1.88%,同类排名253/259,产品过去三个月至三年均跑输业绩比较基准[14][15] 业绩不佳原因分析 - 存款利率下行导致票息收益收缩,被动管理模式缺乏收益增厚空间,投资范围受限使收益来源单一[4] - 7天持有期流动性限制削弱资金吸引力,货币基金与短债基金凭借主动管理优势和灵活配置策略更适应当前市场环境[4][5] - 个人投资者占比超70%的产品在营销热度降低后出现大量赎回,14只规模减少超50亿元的产品中13只个人投资者占比超70%[15]
基金业绩比较基准研究系列:国内主动型债券基金
招商证券· 2025-05-26 09:0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作为基金业绩比较基准系列第二篇,分析国内主动型债券基金基准设定及实际运作偏离情况 [9] - 主动型债券基金业绩基准以“债券指数”或“债券指数 + 利率”为主,不同类型基金跟踪核心指数有别 [99] - 各类基金与基准相关性、跟踪误差、超额收益及大幅跑输情况有差异,长期看主动型债券基金有获正超额收益能力但内部业绩分化明显 [99][100] 各部分总结 引言 - 2025 年 5 月 7 日证监会发布方案强调公募基金业绩比较基准重要性,近期部分债券基金调整基准 [9] - 前序报告分析主动股混基金,本报告聚焦主动型债券基金 [9] 主动型债券基金业绩比较基准特征 广义主动型债券基金样本选取 - 选取截至 2025 年 5 月 7 日存续且设基准的广义主动型债券基金 4191 只,合计规模 9.05 万亿元 [9][12] - 中长期纯债型基金数量和规模占比最高,纯债产品平均规模高于固收增强类基金 [10][11] 业绩基准构成方式 - 基金业绩比较基准有单一债券指数或不同指数加权复合等形式,内部分为 6 大类指数 [13] - 纯债类基金基准以“债券指数”或“债券指数 + 利率”为主,细分基准多为“债券指数(综合债)”或“债券指数(综合债)+ 利率” [16][21] - 固收增强类基金基准多样,多含债券与 A 股指数,细分基准以指数复合形式为主 [23][34] 业绩基准常用指数 - 中长期纯债型基金前十大主要基准指数以中债编制指数为主,中债 - 综合全价(总值)指数占比最高 [36][37] - 不同类型基金主要基准指数不同,固收增强型基金权益指数以沪深 300 指数为主 [40][50] 常用指数簇对比 - 中债指数依托中央结算公司,中证指数由沪深交易所出资设立,两者编制方法和覆盖范围有别 [54] - 中债与中证主要指数在成份券上市地点、剩余期限和信用级别等方面存在差异 [57] “主要基准指数”的权重分布 - 多数主动型债券基金主要基准为中债 - 综合全价(总值)指数、中债 - 综合财富(总值)指数,不同类型基金在其上权重分布有别 [62][64] - 含权类产品权益指数多为沪深 300 和中证 800 指数,不同类型基金在其上权重分布不同 [66] 基金表现与基准的相关性及其他分析 主动型债券基金与其基准的相关性分析 - 可转换债券型等部分基金与基准相关性较高,混合债券型一级和二级基金相关性较低 [71][73] - 相关系数直方图左偏,部分基金与基准相关性小甚至为负,主要是混合债券型一级和二级基金 [73] 基金相对基准的跟踪误差与超额收益 - 纯债类基金跟踪误差平均值小于含权类产品,固收增强型债基中一级债基跟踪误差较低 [78] - 纯债类基金多数年份跑赢基准,固收增强型基金中偏债混合型基金平均超额收益较高,可转债基金超额收益波动大 [82] 大幅跑输基准的基金类型分布 - 纯债类基金与基准偏离小,大幅跑输比例少,固收增强类基金大幅跑输比例受市场行情影响 [89][92] - 长期看主动型债券基金有获正超额收益能力,但内部业绩分化明显,中长期维度跑输情况受市场行情影响大 [96] 总结与展望 - 总结主动型债券基金业绩比较基准分布及与基准跟踪误差和超额收益对比情况 [99] - 后续将继续探索基金业绩比较基准系列,覆盖国内其他类型基金并延伸到海外市场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