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长期纯债基金
icon
搜索文档
固定收益周度策略报告:“赎回冲击”定价了多少?-20250928
国金证券· 2025-09-28 11:44
情绪偏冷,但反弹犹豫 债市情绪依然谨慎,连续第三周运行在情绪指数"偏冷"区间。与以往不同的是,过去每当情绪进入偏冷区域,市场 往往会自发出现一定的修复,而当前市场的反弹程度却比较弱。究其原因或在于制度不确定性仍压制市场,尤其是近 期备受关注的公募基金销售费用新规。由于政策尚处于征求意见阶段,市场对其最终影响的定价完成度不确定,从而 加重了观望情绪。鉴于新规的不确定性仍在发酵,本文将以史为鉴:一方面梳理自 2022 年以来数次典型赎回冲击的 关键特征;另一方面结合当前市场的利率、利差及基金净值等表现,尝试观察这一轮潜在赎回冲击所处的"进度"。 赎回冲击常见演绎路径 2022 年以来的 10 次赎回冲击。其中 2022 年出现 2 次,集中在四季度,受政策转向与理财集中赎回叠加影响,烈度最 强;2023 年仅在 8-9 月出现 1 次,主要源于资金收紧及地产政策调整;2024 年出现 4 次,3 次在 7-8 月,与央行调控 长端利率相关,但每次持续时间较短;9-10 月则与 924 一揽子政策有关。进入 2025 年,小规模的赎回冲击截至 9 月 已出现 3 次,均由权益市场强势叠加风险偏好回暖触发。 赎回冲击 ...
债基全解析:从分类到风险,一文读懂“稳健投资”的真相!
搜狐财经· 2025-09-24 02:41
"债基不是号称'稳稳的幸福'吗?怎么最近我的基金账户反而亏了?"这是许多投资者在2023年债券市场调整后的真实困惑。作为资产配置的"压舱石",债券 基金以低波动、收益稳定著称,但若忽视其分类差异与潜在风险,也可能面临净值波动甚至亏损。 关键提醒:混合债基的收益与股市表现高度相关。例如,2022年沪深300指数下跌21.6%,偏债混合基金平均收益为-3.5%,而纯债基金平均收益为2.1%。 3. 债券指数基金:低成本复制市场的"工具侠" 本文将用通俗语言拆解债基的三大类型,并揭秘债基下跌的四大核心原因,助你从"债基小白"升级为"理性投资人"。 债券基金的核心差异在于资产配置比例与投资策略,根据风险收益特征可分为纯债基金、混合债券基金和债券指数基金三类。 1. 纯债基金:100%聚焦债券的"稳健派" 纯债基金将全部资金投资于债券市场,不参与股票、可转债等权益类资产,是债基中风险最低的类别。根据债券期限长短,又可细分为两类: 适用场景:纯债基金适合风险偏好极低、追求稳定收益的投资者,或作为资产配置中的"防守仓位"。 短期纯债基金:主要投资剩余期限1年以内的债券(如国债、政策性金融债、企业短期融资券),流动性高,适合 ...
纯债基金上周收益率环比提升 市场仍在酝酿修复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2 14:09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有分析指出,机构参与情绪偏脆弱,修复行情仍在酝酿之中。 博时基金继续看好债市 上周(9月15日至21日),债市出现较大波动,引发市场关注。10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从上上周五的 1.7895%上行0.55bp至1.795%。与此同时,市场对于中国人民银行重启国债买卖操作的预期再度升温。 2024年8月至12月,央行通过公开市场开展的国债买卖操作累计实现净买入1万亿元,为债券市场流动性 调节和稳定运行提供了重要支撑。 上周,市场对中国人民银行重启国债买卖操作的预期再度升温,10年期国债收益率有所回升。受此带 动,中长期纯债基金以及短债基金的周收益率较前一周均由负转正。 上周,债券型基金的表现依然分化,含权债基收益率均值较高,纯债基金表现不佳。但后者相对于前一 周的收益率均值已经有了较大改观,此前周收益率为负,上周的收益率开始回正。 此外,上周公布的经济数据显示经济仍处于弱复苏状态,央行重启国债买卖的预期开始升温,周中20年 期国债增发利率低于市场预期带动债市有所修复,但上周五30年期国债增发利率又高于预期带来债券利 率大幅上行。 统计显示,上周,中长期纯债基金的周收益率均值为0.03% ...
债基又现大额赎回,年内超1200只债基收益为负,公募费率新规影响几何?
36氪· 2025-09-17 04:55
债基在经历"七零八落"后,9月以来还未有回暖迹象,短期内仍然面临大额赎回压力。 近期,德邦景颐A、格林泓远A同日公告称,均在9月10日发生大额赎回,决定提高基金净值精度,提升 至小数点后8位。 据时代周报记者统计,自7月以来已有67只基金(不同份额合计统计,下同)公告,因出现大额赎回而 提高产品的净值精度,绝大多数为债基。其中,9月以来已有6只债基发布相关公告。 产品方面,本轮出现大额赎回的债基,还包括"嘉实商业银行精选D"这类投资商业银行所发行债券的产 品,其他债基则普遍投资于国债、企业债、金融债等。据"嘉实商业银行精选D"招募说明书,其投资债 券净值占比前五名中,包括24建行债01A、24中信银行债01、23农业银行三农债。 相比之下,上述出现大额赎回的60只债基中,混合型债基占比不到10%,赎回压力较小。混合型债基有 20%的资产可用于投资可转债、新股申购,或直接投资股票,即"股债结合"。 根据Wind数据,中长期纯债指数在7月、8月均出现大滑坡,被基民调侃为"七零八落",9月以来小幅回 调后又再次下滑,目前还处于4月中旬的水平。与之对应的是,截至目前,超1200只债基年内收益率为 负。 债市波动导致债 ...
基金费率改革或影响短债基金 理财公司考虑三大替代路径
中国证券报· 2025-09-16 22:33
征求意见稿针对不同持有期限设置了基金赎回费率下限:对持续持有期少于七日的投资者,收取不低于 赎回金额1.5%的赎回费;对持续持有期满七日、少于三十日的投资者,收取不低于赎回金额1%的赎回 费;对持续持有期满三十日、少于六个月的投资者,收取不低于赎回金额0.5%的赎回费。 业内人士认为,征求意见稿意在引导投资者进行长期投资,但对于部分将债券基金作为流动性管理工具 或交易工具的投资者而言,赎回成本或增加,进而压缩投资者实际的持有收益。 换言之,以短债基金为代表的高流动性产品,其投资价值恐将受到影响。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认 为,短债基金的底层资产以短期债券为主。在低利率环境下,票息收益本就有限。根据征求意见稿,基 金赎回费率或上调,这将增加投资者的短期持有成本,进而削弱该类产品在流动性管理和交易工具方面 的价值。 近日,证监会就《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销售费用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拟针对不 同持有期限设置基金赎回费率下限。业内人士认为,此举或提高短期持有基金的赎回成本,进而影响短 债基金等高流动性产品的投资价值。 作为短债基金的重要机构投资者,理财公司正积极寻求应对之策。中国证券报记者从业内获悉, ...
【笔记20250829— 债农:扛过9.3就能赢】
债券笔记· 2025-08-29 13:51
市场趋势与操作策略 - 定位市场趋势后采取相应操作 牛市买入做多 熊市卖出做空 震荡市空仓观望或短线交易[1] 央行公开市场操作 - 央行开展7829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净投放4217亿元[3] - 大额净投放呵护月末资金面 维持资金利率平稳[3][6] 银行间资金市场状况 - DR001利率1.33% DR007利率1.52%[4] - R001加权利率1.42% 成交量50016.41亿元[5] - R007加权利率1.52% 成交量4982.52亿元[5] - R014加权利率1.56% 成交量444.50亿元[5] 债券市场表现 - 10年期国债利率从1.79%微幅下行至1.78%[6] - 250011国债收盘1.7800 下行1.00bp[7] - 250215国债收盘1.8750 下行1.25bp[7] - 2500002国债收盘2.0180 下行1.45bp[7] - 2010-2023年国债年度回报均值4.1% 2024年回报9.3% 今年迄今仅0.3%[7] - 近1/4中长期纯债基金今年收益为负[7] 利率债收益率变动 - 10年期国债收益率1.7800 下行1.00bp[8] - 10年期国开债收益率1.8750 下行1.25bp[8] - 10年期口行债收益率1.9275 下行1.00bp[8] - 10年期农发债收益率1.8350 下行0.75bp[8] 信用债市场表现 - AAA级1年期信用债收益率1.8000[8] - AAA级3年期信用债收益率2.0650[8] - AA+级1年期信用债收益率1.8200[8] - AA+级3年期信用债收益率2.4500[8]
债市震幅加大 固收基金经理激辩布局时点
中国证券报· 2025-08-26 22:12
债券市场近期表现 - 8月以来债券市场经历显著调整 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7月初的1.65%升至8月下半月的1.8% [1] - 万得中长期纯债型基金指数8月以来下跌0.17% 7只中长期纯债主题基金跌幅超2% 超120只基金跌幅超0.7% [2] - 债基市场出现大额赎回现象 股债跷跷板效应导致资金从债基抽离 [3] 基金经理操作策略分化 - 部分基金经理采取左侧布局策略 认为当前10年期国债收益率1.79%具备配置价值 预期收益率可能回落至1.65% [2] - 国泰基金建议在10年期国债收益率1.75%附近逐步加仓长债 30年期国债收益率2.0%附近具较高性价比 [2][4] - 另一部分基金经理保持审慎 选择缩短久期 将低流动性信用债置换为高流动性利率债 增强组合流动性 [3] - 汇丰晋信基金采取防守策略 降低组合久期并优化持仓结构以应对赎回压力 [3] 流动性及政策环境 - 人民银行维持适度宽松货币政策 8月通过增量续作逆回购和MLF呵护市场流动性 [1] - 流动性始终保持适度宽松 但债券收益率未能突破前低水平 [3] - 社融增速持续提升 显示宏观经济复苏韧性 [3] 债市中长期展望 - 货币政策预计保持宽松 低利率环境将维持 债市出现超调或转向概率不大 [2][3] - 长期通胀预期变化需要关注 但债市长期走强趋势不变 [4] - 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中枢持续下行几率较大 财政政策配合可能推动利率中枢进一步下移 [4] - 若权益市场转为震荡或政策效果回落 债市情绪有望快速企稳 [2]
10年国债收益率逼近1.8%,债市“黄金坑”还是“半山腰”?
中国证券报· 2025-08-26 12:23
债券市场表现 - 近期债券市场经历显著调整 8月中长期纯债基金净值承压[1] - 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7月初的1.65%升至8月下旬的1.8% 上升15个基点[2] - 与权益市场回暖形成对比 债市呈现震荡走弱态势[2] 基金经理操作策略分化 - 部分基金经理采取积极加仓策略 认为10年期国债收益率1.79%具备配置价值[2] - 预判10年期国债收益率可能回到1.65% 存在约14个基点的潜在收益空间[2] - 国泰基金指出10年期国债收益率1.75%附近、30年期2.0%附近具有较高性价比[2] - 部分机构采取审慎策略 主动缩短久期并提升组合流动性[3] - 汇丰晋信基金将非利率品种置换为利率债以增强流动性[3] 市场预期与判断 - 对债市中期走势持中性偏乐观态度 短期预计维持震荡格局[3] - 债市情绪企稳需关注权益市场走势、商品价格回落及央行买债操作[2] - 低利率环境将维持 货币政策保持宽松 资金市场继续得到呵护[3] - 10年期国债收益率1.75%以上可考虑逐步加仓长债[3]
债基短期大跌,专家支招避险
搜狐财经· 2025-08-21 13:55
股市表现 - A股自8月4日以来持续上涨 沪指创近十年新高 A股总市值创历史新高[1] - A股交投活跃 连续7个交易日成交额突破2万亿元 沪指冲上3700点后继续创新高[2] 债市表现 - 债市出现短期急跌 长期国债收益率一路上行 30年期国债期货自8月7日起连续调整[1][2] - 8月18日30年期国债期货单日大跌1.33% 10年期 5年期 2年期国债期货全线下跌[2] - 3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从低点1.95%附近最高突破2.1% 10年期从1.68%附近逼近1.79%[2] 债券基金表现 - 截至8月20日超600只债基8月收益告负 其中86只净值亏损超1%[1][3] - 8月18日10只债基单日净值跌幅超1% 最高跌幅达1.63%[1][2] - 部分债基不到1个月亏掉年内全部收益 中长期纯债基金亏损较严重[3] 影响因素 - 股市走强加剧股债跷跷板效应 资金从债市流向股市[1][5][6] - 资金面紧张 降息预期削弱 国债利息恢复增值税担忧等因素叠加导致债市情绪悲观[1][5][6] - 机构行为出现分化 基金和券商自营成为净卖出主力 大行和险资增配利率债[6] 市场展望 - 债市最剧烈调整或已结束 但要完全企稳需等待资金面宽松信号或股市情绪降温[1][6] - 短期内市场或以区间震荡为主 长端利率债依然不够稳固[4][6] 基金类型表现差异 - 中长期纯债基金亏损较严重 短期纯债基金亏损数量和幅度相对较小[3] - 可转债基金全部实现当月正收益 混合型债基出现亏损[3] 投资建议 - 建议缩短久期抵御波动 优选中短债基金[7] - 可配置固收+基金通过股债搭配增强收益弹性[7] - 优先挑选组合久期小于两年 以利率债为主 少配置信用债的基金[7]
债基短期大跌,专家支招避险 →
搜狐财经· 2025-08-21 13:49
股市表现 - 自8月4日以来A股持续上涨 沪指创近十年新高 A股总市值创历史新高 [1] - A股交投活跃 连续7个交易日成交额突破2万亿元 沪指冲上3700点后继续创新高 [2] 债市表现 - 债市出现短期急跌 长期国债收益率一路上行 30年期国债期货8月18日单日大跌1.33% [2] - 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从1.68%上行至1.79% 3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从1.95%突破2.1% [3] 债券基金表现 - 截至8月20日超600只债基收益告负 其中86只净值亏损超1% [1] - 8月18日10只债基单日净值跌幅超1% 最高跌幅达1.63% [5] - 中长期纯债基金亏损较严重 短期纯债基金亏损较小 可转债基金当月收益全部为正 [7] 影响因素 - 股市走强引发股债跷跷板效应 资金从债市流向股市 [8] - 资金面紧张 降息预期削弱 国债利息恢复增值税预期加剧债市调整 [8] - 机构行为分化 基金和券商自营减持超长债 大行和险资增配利率债 [8] 市场展望 - 债市最剧烈调整或已结束 完全企稳需等待资金面宽松信号或股市情绪降温 [9] - 短期内市场或以区间震荡为主 建议投资者缩短久期 优选中短债基金或固收+产品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