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能源车
icon
搜索文档
“反内卷”成为市场焦点 A股相关主题行情火了
每日商报· 2025-07-17 23:07
反内卷主题行情表现 - 6月20日至7月15日18个交易日内,申万一级行业指数中钢铁、建筑材料、电力设备等行业涨幅均超过8% [1] - 光伏设备指数近一个月上涨15.55%,光伏概念板块近一月涨幅达4.23%,成分股中琏升科技、皇氏集团、亿晶光电等涨停 [2] - 申万二级行业指数中元件上涨20.35%,玻璃玻纤上涨20.21%,光伏设备上涨15.55%,普钢上涨12.75% [3] - 7月第二周焦煤上涨8.8%,白银上涨5.4%(年内涨幅33.6%),布伦特原油上涨3.4%,A股房地产上涨6.1%,钢铁上涨4.4%,建筑材料上涨3.3% [3] 反内卷政策背景与行业影响 - 中央财经委会议强调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推动落后产能退出,光伏产业链因此重回市场焦点 [2] - 政策要求大幅降产能以破除行业内卷,改善竞争格局,推动行情发展 [2] - 涉及行业包括传统领域(钢铁、水泥、生猪养殖)和新兴产业(光伏、新能源车、锂电池) [3] 机构研究与市场关注度 - 过去一周券商及期货公司发布176篇反内卷主题研报,覆盖策略、宏观、钢铁、化石能源、电气设备等十余个行业 [4] - 近一周79场反内卷主题路演,仅7月13日就有近10场 [4] - 机构梳理四类受益行业:中下游制造业(锂电、光伏、风电等)、服务业及消费(食品加工、快递等)、资源材料(钢铁、水泥等)、地产链(厨电、家居等) [4][5] 行情阶段与投资逻辑 - 反内卷行情可能分三阶段:政策催化预期→资源品涨价→高价横盘 [5] - 投资机会集中于超跌行业如光伏、新能源汽车、锂电池 [5] - 本轮行情重点针对有民企参与的制造业(如光伏、汽车),而非钢铁煤炭 [5]
英国重启新能源车补贴,旨在完善相关基础设施配套,惠及民生、就业
长城证券· 2025-07-17 10:3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预期未来 6 个月内行业整体表现战胜市场 [4][1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英国重启新能源车补贴,与美国取消补贴形成对比,体现对新能源车产业前景重视,且补贴可降低能源支出、推动经济增长和创造就业 [1] - 新能源车购车补贴及补能基础设施建设经济支持,利于降低能耗成本、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英美达成关税共识,鼓励英国汽车生产制造 [1][2] - 英国本土乘用车销售中新能源车呈增长趋势,未来向美国出口车型有望含相当部分新能源车型 [3] - 中英新能源产业合作紧密,英国获投资建设动力电池工厂,叠加补贴利好或吸引更多车企投资设厂 [3][6] - 中国新能源车和锂电企业优势明显,有海外建厂运营能力的中资龙头企业有望与英国合作共赢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英国新能源车补贴情况 - 2025 年 7 月 13 日英国政府重启新能源车补贴,规模 6300 万英镑,用于完善充电基础设施、支持家庭充电、助力 NHS 车队转型和企业仓库区建充电点等,是“变革计划”一部分 [1] 英国能源及汽车出口情况 - 俄乌战争后英国能源价格高涨,新能源车补贴及基建支持可降低能耗成本;2025 年 5 月 14 日英美达成关税共识,英国每年可 10%关税向美国出口 10 万辆汽车 [1][2] 英国本土乘用车销售情况 - 2024 年全英本土乘用车新增注册量约 195 万辆,传统燃油车销量同比降 4.4%,纯电车型同比升 21.4%,混动车型同比增 13.4%,插电式混动车型同比增 18.3%,柴油车销量同比降 12.6% [3] 中英新能源产业合作情况 - 2025 年 5 月初英国政府向远景动力提供 10 亿英镑建动力电池工厂,投产后产能提至现有 6 倍,为 10 万辆/年新能源车装机并创造 1000 个岗位 [3][6] 投资建议 - 中国新能源车和锂电企业优势明显,有海外建厂运营能力的中资龙头企业有望与英国合作共赢 [6]
特斯拉6座车型上新 Model Y L预计金秋上市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7-17 04:05
特斯拉Model Y L新车发布 - 特斯拉中国官方发布Model Y L车型官图,定位为全场景大六座豪华SUV,预计金秋上市 [1][3] - Model Y L产品型号为TSL6500BEVBA0,采用三排六座布局,车身长度接近5米,轴距达3040mm,比新款Model Y的2890mm轴距更长 [3] - 该车型是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出品的旗舰车型,定位介于Model Y和Model X之间,具有全轮驱动、超长续航、超大空间和更高级内饰 [3] 特斯拉市场表现与战略调整 - 特斯拉近年来仅对Model 3和Model Y进行改版焕新,未推出新爆款产品 [3] - 2024年1至6月特斯拉中国批发销量36.45万辆,同比下滑14.6%;中国市场零售销量26.34万辆,同比下滑5.4% [3] - 公司亟需推出新品提振市场,Model Y L主要针对中国市场发售 [3] 纯电六座SUV市场竞争格局 - 纯电车型正加速渗透大三排SUV市场,电池成本下降和补能效率提升是主要推动因素 [4] - 蔚来乐道L90、理想i8、问界M8纯电版等竞品相继入市,均定位为三排6座SUV [4] - 行业判断"纯电六座SUV"正成为车企争夺的下一个战略高地 [4]
电力设备新能源行业点评:英国政策支持新能源车及充电设施,新兴市场储能大有可为
国信证券· 2025-07-17 01:2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优于大市(维持) [1][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英国重启新能源车补贴,并支持充电基础设施建设;GGII储能行业数据发布,2025年上半年中国储能系统、储能电池出货量继续实现同比高增,新兴市场或成为储能行业重要出口方向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投资建议 - 电池环节推荐宁德时代、亿纬锂能 [3] - 材料及设备环节推荐科达利、中伟股份、容百科技、当升科技 [3] - 充电桩环节推荐盛弘股份 [3] 欧洲新能源汽车 - 当地时间7月13日,英国政府宣布6300万英镑(折合人民币约6.0亿元)投资计划用于增强电动汽车基础设施建设、降低充电成本;当地时间7月15日,英国交通大臣宣布6.5亿英镑(折合人民币约62亿元)补贴政策,购买符合标准且售价在3.7万英镑以下车型可最高获3750英镑补贴,计划自2025年7月16日起持续到2028 - 2029财年 [4] - 2025年1 - 6月英国新能源车累计销量33.2万台、同比+33%;欧洲九国累计销量135.44万台,同比+26%;在政策推动和车企供给优化背景下,欧洲新能源车市场重回增长轨道,后续政策加码有望显著增长,英国政府补贴支持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有望推动海外充电桩建设加速 [4] 锂电&储能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储能系统出货量得益于美国“抢运”及中东、智利等项目交付达到110GWh,接近于2024全年,出口大增,GGII预计2025全年出货200GWh以上,同比增速超40% [5] - 2025上半年中国储能电池出货量265GWh,同比+128%,预计传统旺季Q4出货同环比下滑,GGII预计2025全年出货超500GWh,同比增速接近50% [7] - 2025年国内储能招标126.3GWh,同比+101%,中标189.8GWh,同比+182%,并网40GWh,同比+32% [11] - GGII预计2025年美国储能装机17GW,同比+38%,2026年同比增速或将下滑约30%;新兴市场或将是中国储能企业出口重要方向,2025年上半年中东/澳洲/东亚三地海外订单分别达35/33/24GWh;GGII预计澳大利亚2025年表前储能装机7GWh,同比+192%,中东、东南亚、南亚、拉美、非洲等地合计2025年表前储能装机37GWh,同比+256% [15][16] 相关公司盈利预测 |代码|公司简称|市值(亿元人民币)|归母净利润(亿元人民币)(2024A|2025E|2026E)|PE(2024A|2025E|2026E)|PB| |----|----|----|----|----|----|----|----|----| |300750.SZ|宁德时代|12347|507.4|662.0|814.7|24.3x|18.6x|15.2x|4.6| |300014.SZ|亿纬锂能|921|40.8|54.2|70.2|22.6x|17.0x|13.1x|2.4| |002850.SZ|科达利|303|14.7|17.9|20.0|20.6x|17.0x|15.2x|2.6| |300919.SZ|中伟股份|309|14.7|19.4|25.0|21.1x|16.0x|12.4x|1.5| |688005.SH|容百科技|158|3.0|7.1|9.9|53.4x|22.4x|15.9x|1.8| |300073.SZ|当升科技|213|4.7|7.0|8.9|45.1x|30.5x|23.9x|1.7| |300693.SZ|盛弘股份|95|4.3|5.5|6.5|22.1x|17.3x|14.5x|5.2| [26]
7月17日早餐 | 新能源车继续反内卷
选股宝· 2025-07-17 00:15
海外市场动态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解雇传闻引发金融市场震荡 美股跳水后反弹 纳指收创新高 标普500涨0.32% 道指涨0.53% 纳指涨0.26% [1] - 特斯拉涨3.5% Model Y L六座版秋季上市 芯片股分化 AMD涨3% 阿斯麦跌超8% [2] - 中概股表现两极分化 亚洲时代涨31% 逸仙电商涨14.64% 禾赛跌9.29% 百度跌7.5% [2] - 2年期美债收益率盘中跌7个基点后收窄跌幅 美元指数较高点回落1.2% 黄金收涨0.6% [3][4] 科技与新兴产业 - 马斯克xAI洽谈沙特数据中心租赁 寻求廉价能源支持扩张 [7] - 英伟达CEO黄仁勋减持套现3800万美元 [8] - MiniMax拟完成3亿美元融资 估值超40亿美元 正寻求A股上市 [19] - 北京亦庄落地全国首个6G产业专项政策 最高支持3000万元 目标2030年形成全球影响力 [20] 国内政策与产业规划 - 国常会强调规范新能源汽车竞争秩序 督促车企落实账期承诺 [9] - 上海计划2027年长兴岛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规模超1200亿元 [10] - 河南鼓励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开辟第二增长曲线 [10] - 成都支持绿色氢能、低空经济、商业航天等新兴产业 [10] 行业与公司动态 - 钨价持续上涨 黑钨精矿报17.9万元/吨 较年初涨25% 供应端受限支撑涨价逻辑 [21] - 汽车零部件行业受益反内卷政策 民生证券认为将优化产能结构 [17] - 全球首个《电力储能用超级电容器》国际标准立项 [11] - 量子点光转换膜标准发布 激活千亿级显示产业 [12] 上市公司公告精选 - 山科智能实控人变更为武汉新洲区国资局 [22] - 恒而达与天工国际战略合作 聚焦粉末金属材料等领域 [23] - 金帝股份拟投15亿元建设高端装备零部件项目 [24] - 品茗科技预计2025H1净利润同比增231.79%-302.89% [24] - 新易盛预计1.6T产品2025年下半年起量 [27] 市场数据追踪 - 历史新高个股:上纬新材(机器人)涨19.98% 亿田智能(算力)涨15.46% 新易盛(光通信)涨8.1% [28] - 解禁预警:迈威生物-U解禁市值52.69亿元 解禁比例42.38% [29]
北汽蓝谷20250716
2025-07-16 15:25
纪要涉及的公司 北汽蓝谷[1][2]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享界品牌**:重新定位产品兼顾家用与行政用途提升竞争力[2][4];8 月底或 9 月推出首款旅行车 Wagon 定位高端市场有竞争力[2][4];若 9 月销量从三四千台提至八千到一万台可提高品牌声量[2][4];定位介于尊界和问界之间避开价格竞争激烈区间[2][5];进行全品类布局并在明后年持续推新产品[6] - **极狐品牌**:通过产品推陈出新和降本措施有望月销 2 万台[2][8];达成目标后三季度毛利率明显改善并保持趋势[2][8] - **渠道扩展**:2025 年计划新增 50 - 100 家专营门店,年底达 300 家,为 2026 年销量增长和后续发展提供支持[2][7] - **投资价值**:股价处于相对底部,基本面持续失血问题二三季度有望改善,内部调整迅速,当前适合投资[2][9] - **预期差**:主要来自与华为合作及后续影响价值,以及公司本部经营提升[3]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市场对北汽蓝谷关注度低有成见,原因是智界享界第一款车不成功和极狐品牌亏损,但未来可能变化[3] - 新能源车竞争激烈,北汽蓝谷基本面未现明显拐点,但处于潜在转折点[4]
赛力斯20250707
2025-07-16 06:13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者公司 - 公司:塞里斯(赛里斯) - 行业:新能源车行业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核心观点**:当下赛里斯值得重点推荐,在行业调整或弱势环境下有明显α和β,投资机会大,今年均衡来看打底三千亿市值问题不大 [1][2][8] - **论据** - **股价与销量情况**:过去半年赛里斯股价在高位横盘震荡,2024年12月10日创出历史新高149.89元,后在120 - 130区间震荡;今年一季度因新车上市有空档期,销量下跌较多,4月新M8上市后销量火爆且未影响M9 [1] - **利润预测**:Q1利润有压力,Q2业绩有望超预期,销量环比增长110%达18万左右,利润约30亿;Q3利润接近40亿;Q4 M7上市能冲50亿甚至更多,全年乐观估计利润达120亿左右,保守估计100 - 110亿,加上股权投资收益,给予25倍溢价,市值可达三千亿左右 [4][7][8] - **产品情况**:M8销量好,后续有望维持两万销量;M5目前弱势,每月三五千,明年新款或有变化;M7新缺受期待,公司目标上市即上量 [5][6][9] - **其他利好因素**:产能不是问题,凤凰工厂做基础升级改造为M7上市准备;ADS4.0升级;港股IPO落地利于加速出海,海外市场有需求 [9][10]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新能源车下半年到明年可能有政策减半情况 [2] - 赛里斯与华为车PU有股权合作,后续新车大概率仍与华为合作 [11][12]
新闻解读20250526
2025-07-16 06:13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公司 涉及香港市场、美国市场、中国内地市场,行业包括新能源车、电池、新兴消费、数字货币、制造业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香港市场** - **观点**:短期面临回调和震荡,回调幅度比内地市场大、震荡更激烈,新兴消费可能遭遇流动性冲击 [1][2][3] - **论据**:香港市场权重股龙头股三日跌幅6% - 8%带动指数回调;南下资金上周萎缩且有外流迹象;美元贬值,港币受牵连,市场缺乏吸引力和币值不稳定;新兴消费概念炒作过热且衍生出很多金融玩法 [1][2][3] - **美国市场** - **观点**:持续性会遭到波动和冲击,稳定住美国国债是一种胜利 [4] - **论据**:整体美元性资产包括美元、美股、美债,市场持续受波动冲击 [4] - **中国内地市场** - **观点**:全市场表现疲弱,市场或在水平线上小幅波动 [5][6] - **论据**:市场深层次的政策、资金、实体经济三个支撑力无大变动,成交量不足、热情度不够,实体经济好转程度不高 [5][6]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上周很多中国大公司到香港市场新IPO,带动资金涌入,部分龙头公司短期拉伸创阶段新高 [1] - 香港市场此前炒过多个概念,最后一波是新兴消费,近期沿新兴消费衍生出很多金融玩法,数字货币市场也有相关概念 [3]
景气筑底+供给侧改革,新能源迎布局机遇
2025-07-16 06:13
纪要涉及的行业 新能源(包括新能源车、光伏、风电)、芯片、创业板新能源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市场环境与整体行情 - 观点:看好内部市场震荡上行,尤其看好新能源等前期调整幅度深、当前处于低位的板块 [1][4] - 论据:货币政策维持适度宽松,逆回购利率降低10BP,存款准备金率降低50BP;外围关税问题有积极变化,未来走向谈判和缓和;国内稳增长政策出台,如4月底政治局会议和5月份三部门新闻发布会带来政策催化 [2][3][4] 新能源板块投资机会 1. **新能源车** - 观点:长期发展趋势向好,当前有布局价值 [5] - 论据:国内能源加速转型,新能源车替代传统燃油车趋势持续;2024年下半年财政政策推动,新能源车渗透率提升9.3个百分点至40.9%;国家资金支持力度翻倍,汽车以旧换新政策效果明显,2024年汽车置换和资金补贴成交量超370万;2025年车展新车型增长明显,70%为新能源车,将带动市场需求提升;海外市场新能源车渗透率低,如欧洲2024年渗透率约20%,2025年欧盟开启新碳排放标准,车企将推出经济型电动车,渗透率有望加速提升 [5][6][7][8][9][10] - 观点:产业链供需环境好转,固态电池有发展空间 [11][12][13] - 论据:锂电产业增速放缓,产能利用率回升,电池企业毛利率呈上涨趋势;固态电池能量密度高、安全性好,适用于人形机器人等领域,中国企业在固态电池产业专利数量多,技术研发和产业化进展领先 2. **光伏** - 观点:未来新增装机从高速增长过渡到平稳阶段,产业供给端产能过剩问题将改善 [14][15] - 论据:今年前三个月国内光伏新增装机增速约30%,随着基数效应显现,2025年后全球光伏新增装机将平稳;行业协会和高层会议提出整改意见,下半年可能出台新的限产政策,板块估值和股价有修复空间 3. **风电** - 观点:2025 - 2026年国内新增装机有增长 [16] - 论据:2024年前三季度国内风电新增招标量同比增长93%,预计2025 - 2026年新增装机达107GW和127GW 创业板新能源国泰标的指数 - 观点:该指数有投资价值,当前具备低位布局机会 [17][22] - 论据:跟踪创业板新能源指数,成分股有代表性,剔除高质押率和研发、营收排名低的公司;行业分布集中在新能源车(72%)、光伏(25%)、风电(3%);历史收益表现突出,2017年12月29日至2025年3月24日累计涨幅达139.84%,大幅跑赢同类指数;中小市值属性明显,行情弹性强,业绩韧性好,上攻周期上涨可能性强,回撤控制小;当前估值处于历史中偏低水平;产业链预期将改善,企业盈利将好转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2024年新能源车渗透率提升至40.9%,今年国家对汽车以旧换新资金支持力度翻倍 [6][7] - 5月车展70%车型为新能源车,后续将进入正式发售和交付阶段 [8] - 2025年欧盟开启新碳排放标准,欧洲车企将推出经济型电动车 [9] - 固态电池适用于人形机器人、工业机器、飞行器等领域,中国企业在该产业领先 [12][13] - 2024年前三季度国内风电新增招标量同比增长93%,预计2025 - 2026年新增装机达107GW和127GW [16] - 创业板新能源国泰产品代码是159387 [22]
新闻解读20250528
2025-07-16 06:13
行业与公司 - 行业涉及中国内地股市、香港股市及美国股市[1][2][3] - 公司未明确提及 核心观点与论据 **中国内地市场** - 成交量守住1万亿但处于较低水平 反映市场情绪下滑[1] - 三大指数微跌 预计延续震荡模式[1] **香港市场** - 成交量收缩更明显 流动性或资金态度出现问题[1] - 跌幅大于内地 主要依赖南下资金推动 资金热情未恢复前难翻身[1][2] **美国市场** - 美股反弹因美欧贸易谈判进展 但未摆脱根本性麻烦[3] - 纳斯达克指数接近前高 但技术面阻力位突破难度大[4][7][8] - 特朗普政策内耗:关税政策与财政削减推行不顺利 形成拧巴状态[4][5] - 美元资产反弹过度乐观 财政压力(如法案通过后入不敷出)未反映[8] - 科技板块表现与基本面脱节 纳斯达克高点地基不稳[7] **其他重要内容** - 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下调 美元资产信仰动摇风险[6] - 特朗普关税基准为10% 贸易问题远未回到之前水平[7] - 市场未来波动可能加剧 但向上支撑力相对明确[9] 数据引用 - 内地成交量1万亿(单位:人民币)[1] - 纳斯达克指数接近前高[7] - 特朗普加征关税基准水平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