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首创证券
icon
搜索文档
美的集团(000333):收入增长稳健,盈利能力提升
首创证券· 2025-09-25 08:57
投资评级 - 买入评级 [1]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半年度业绩表现稳健 营业收入2523亿元 同比增长15.7% 归母净利润260亿元 同比增长25% [2] - 首次启动中期分红 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5元(含税) 合计派发37.98亿元 [2]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44/486/527亿元 对应PE为13/12/11倍 [2][5] 业务表现 - C端业务稳健增长 B端业务表现亮眼 25H1收入同比增长15.7%至2523亿元 [5] - 分季度看 25Q1/25Q2收入分别为1284/1239亿元 同比增长20.6%/11% [5] - 分产品看 智能家居/新能源与工业技术/智能建筑科技/机器人与自动化/其他业务收入分别为1672/219.6/195/150.7/80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13.3%/28.6%/24.2%/8.3%/18.8% [5] - "COLMO+东芝"品牌零售额同比增长超60% 海外OBM业务收入占比达智能家居海外收入45%以上 [5] - 分地区看 国内/海外收入分别为1439/1072亿元 同比增长14.1%/17.7% [5] 盈利能力 - 25H1毛利率同比下降1.5个百分点至25.6% 主要受行业竞争下策略性定价及B端收入占比提升影响 [5] - 智能家居/新能源与工业技术/智能建筑科技/机器人与自动化业务毛利率分别为28.5%/16.9%/29.3%/22.8% [5] - 费用率优化明显 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同比下降0.7/0.2/0.04/2.1个百分点 [5] - 净利率同比提升0.9个百分点至10.6% [5] - 合同负债386亿元同比增长11.4% 预提销售返利638亿元同比增长6.4% [5]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540.73/4807.56/5136.82亿元 同比增长11.0%/5.9%/6.8% [2]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43.87/485.88/526.54亿元 同比增长15.2%/9.5%/8.4% [2] - 预计2025-2027年EPS分别为5.78/6.32/6.85元 [2] - 预计毛利率将逐步改善 2025-2027年分别为26.0%/26.4%/27.0% [6] - 预计净利率持续提升 2025-2027年分别为9.9%/10.2%/10.4% [6] - ROE水平保持高位 2025-2027年预计为18.4%/18.8%/19.0% [6] 估值指标 - 当前市盈率12.91倍 市净率2.61倍 [5] - 总市值5648.94亿元 总股本76.82亿股 [5] - 基于2025年9月23日市值 对应2025-2027年PE为13/12/11倍 [2][5]
人福医药(600079):公司深度报告:归核聚焦,重装启航
首创证券· 2025-09-25 08:54
投资评级 - 买入评级 [1] 核心观点 - 人福医药完成实控人变更为招商局集团 预计公司治理结构优化 招商局有望从创新发展 资本支持和国际化布局等角度进行全方位赋能 [7][24] - 核心子公司宜昌人福麻醉药品行业壁垒优势显著 受益于手术量增长 多科室推广和新品种放量 业绩有望平稳增长 [7][35] - 研发体系完善 创新药管线全面覆盖生物药 化药和中药创新药 创新成果有望逐步兑现 [7][72] - 公司持续推进归核聚焦战略 资产质量优化 资产负债率和有息负债规模显著下降 [7][15] 公司基本数据 - 最新收盘价21.48元 一年内最高价/最低价分别为25.58元/15.60元 [1] - 市盈率25.53倍 市净率1.91倍 [1] - 总股本16.32亿股 总市值350.60亿元 [1]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年至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56.74亿元 273.20亿元和290.37亿元 同比增速分别为0.9% 6.4%和6.3% [4][7] - 预计2025年至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35亿元 23.60亿元和28.44亿元 同比增速分别为45.5% 22.0%和20.5% [4][7] - 预计2025年至2027年EPS分别为1.19元 1.45元和1.74元 对应PE分别为18.1倍 14.9倍和12.3倍 [4][7] 实控人变更 - 2025年7月公司控股股东变更为招商生科 实控人变更为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 [7][24] - 截至2025年8月29日 招商生科及一致行动人合计控制上市公司股份提升至27.14% [24] 宜昌人福经营分析 - 麻醉药品行业具有高进入壁垒 宜昌人福为主要定点生产企业 [27][28] - 2024年宜昌人福收入87.02亿元(增长7.97%) 净利润27.03亿元(增长11.30%) [20] - 麻醉药品收入从2017年23.27亿元增长至2023年约67亿元 CAGR约19.27% [35] - 非手术科室销售收入从2017年2.6亿元增长至2023年20.3亿元 CAGR约40.85% [35] - 2025年上半年神经系统用药收入约39亿元(增长约4%) 瑞芬太尼 苯磺酸瑞马唑仑等产品销售额增长超10% [35] 麻醉药品市场前景 - 2022年我国住院病人手术人次7740.66万 2023年预估增长约9% 2024年预估增长约12% [42] - 重症医学科床位数持续增长 2022年末超过7.5万张 国家规划到2025年末达到15张/10万人 [45][47] - 2023年我国各类内镜检查总量约8000万次 潜在检查需求仍有待释放 [49] 新品种放量情况 - 磷丙泊酚二钠2021年5月获批上市 2024年通过谈判纳入国家医保 [62][66] - 苯磺酸瑞马唑仑2020年7月获批 已进入国家医保目录 2023年样本医院销售额超2亿元 2024年销售量增长51.44% [67][71] - 盐酸羟考酮缓释片2022年9月获批上市 2024年保持快速增长 [57] 研发创新进展 - 创新药管线中pUDK-HGF已申报上市 HW021199片处于临床II期 [7][72] - 2025年以来共有5款1类新药首次在国内获批临床 [72][73] - 预计2025年中国外周动脉疾病患者数量达5656.26万人 IPF患者人数达17.9万人 [78][81] 其他子公司经营 - 新疆维药2024年上半年祖卡木颗粒市占率2.01% [87] - 葛店人福黄体酮原料药2024年实现快速增长 屈螺酮炔雌醇片等地诺孕素片等多款制剂获批 [91][94] - 葛店人福2025年上半年收入保持稳健发展 [96]
8月经济数据偏弱,美联储如期降息25BP
首创证券· 2025-09-24 13:11
国内经济数据表现 - 8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2%,低于Wind一致预期的5.75%[3][8] - 8月出口交货值同比录得-0.4%,为今年以来首次转负[3][8] - 1-8月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速下降1.1个百分点至+0.5%[3] - 制造业和基建投资累计同比分别下降1.1和1.9个百分点至+5.1%和+5.4%[3] - 地产投资累计同比跌幅扩大0.8个百分点至-13.2%[3] - 8月社零同比增长3.4%,餐饮收入同比回升1个百分点至+2.1%[3] - 家用电器和通讯器材类零售额同比分别下降14.4和7.6个百分点至+14.3%和+7.3%[3] 美联储政策与市场反应 - 美联储降息25个基点至4.00%-4.25%目标区间[3][24] - 点阵图显示年内或再降息50BP,内部分歧较大(6人支持不再降息,9人支持再降50BP)[3][24] - 美联储上调2025年GDP增长预测0.2个百分点至+1.6%[25] - 2025年PCE通胀预测为+3.0%,核心PCE为+3.1%[25] 国内市场与政策展望 - 科创50和创业板指上周分别上涨+1.84%和+2.34%[32] - 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1.2BP,1年期下行1BP[32] - 四季度货币政策预计保持"总量适度、结构宽松",财政政策发力可期[34][35]
北京人力(600861):收入稳健增长,业绩承诺稳步推进
首创证券· 2025-09-23 05:51
投资评级 - 买入评级 [1]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26.9亿元 同比增长3.8% 归母净利润8.1亿元 同比增长87.4% 扣非归母净利润3亿元 同比增长6.9% [5] - 业务外包及人事管理服务业务稳健增长 25H1业务外包收入189.8亿元 同比增长4.7% 人事管理服务收入4.9亿元 同比增长4.2% 薪酬福利服务收入5.7亿元 同比增长5.1% 招聘及灵活用工服务收入23.1亿元 同比下降1.9% [5] - 毛利率微降至5.3% 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 其中业务外包毛利率2.9% 同比上升0.1个百分点 人事管理服务毛利率75.6% 同比下降3.6个百分点 薪酬福利服务毛利率14.7% 同比下降2.5个百分点 招聘及灵活用工服务毛利率2.3% 基本持平 [5] - 非经常性损益5.18亿元 主要包括转让北京城乡黄寺商厦股权收益3.58亿元及政府补助5.18亿元 [5] - 置入资产北京外企实现归母净利润5.62亿元 业绩承诺实现率84.9% 归母扣非净利润3.12亿元 业绩承诺实现率49.5% [5] - 社保新规推进行业良性健康发展 自2025年9月1日起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无需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约定无效 行业规范化发展有望带动头部企业市占率提升 [5] - 公司坚持市场化、专业化、数字化、国际化战略方向 加大客户拓展和维护力度 以数字化提升经营效率 [5]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年营收456.01亿元 同比增长6.0% 2026年营收507.00亿元 同比增长11.2% 2027年营收563.32亿元 同比增长11.1% [3] -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10.88亿元 同比增长37.5% 2026年归母净利润10.18亿元 同比下降6.4% 2027年归母净利润11.37亿元 同比增长11.7% [3] - 预计2025年EPS 1.92元 2026年EPS 1.80元 2027年EPS 2.01元 [3] - 预计2025年PE 10倍 2026年PE 11倍 2027年PE 10倍 [3] - 预计2025年毛利率5.8% 2026年毛利率6.0% 2027年毛利率6.1% [6] - 预计2025年净利率3.1% 2026年净利率2.6% 2027年净利率2.6% [6] - 预计2025年ROE 12.7% 2026年ROE 10.9% 2027年ROE 11.1% [6] 公司基本数据 - 最新收盘价19.28元 一年内最高价22.55元 最低价12.73元 [1] - 当前市盈率9.32倍 市净率1.57倍 [1] - 总股本5.66亿股 总市值109.15亿元 [1]
恒玄科技(688608):公司简评报告:2025H1营收实现较快增长,看好AI眼镜时代新机遇
首创证券· 2025-09-17 12:52
投资评级 - 买入评级 [1] 核心观点 - 2025H1营收19.38亿元,同比增长26.58%,归母净利润3.05亿元,同比增长106.45% [5] - 毛利率39.27%,同比提升6.08个百分点,净利率15.72%,同比提升6.08个百分点 [5] - 公司在智能手表市场快速扩展且份额提升,BES2800等新品上量推动增长 [5] - 产品向AI眼镜市场扩展,BES2700、BES2800芯片已在客户智能眼镜和无线麦克风项目量产 [5] - 研发新一代6000系列异构SoC芯片,预计2026年上半年送样,兼顾AI时代高性能和低功耗需求 [5] - 预计2025/2026/2027年归母净利润8.65/12.52/16.45亿元,对应PE 50/35/26倍 [5] 财务数据 - 最新收盘价258.63元,总市值435.45亿元,总股本1.68亿股 [3] - 2024年营收32.63亿元(+49.94%),归母净利润4.60亿元(+272.47%) [5] - 预计2025年营收46.60亿元(+42.80%),2026年61.50亿元(+31.97%),2027年77.87亿元(+26.63%) [5] - 2025H1销售费用率0.99%(+0.01pct),管理费用率3.02%(-0.80pct),研发费用率20.37%(-0.63pct) [5] - 2024年毛利率34.7%,预计2025-2027年维持39.0%水平 [6] - 2024年ROE 7.3%,预计2025年12.5%,2026年15.8%,2027年17.8% [6] 业务概况 - 主营低功耗无线计算SoC芯片研发,产品包括无线音频芯片、智能可穿戴芯片、智能家居芯片和无线连接芯片 [5] - 下游客户覆盖三星、OPPO、小米、荣耀、vivo等手机品牌,哈曼、安克创新等音频厂商,以及阿里、百度、字节跳动、谷歌等互联网公司 [5] - 产品应用于智能可穿戴和智能家居领域的低功耗智能终端 [5]
美联储若将降息,港股历史表现如何?
首创证券· 2025-09-17 11:17
市场预期与降息背景 - 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9月启动降息,焦点转向降息幅度,CME定价显示2025年累计降息75基点概率达74%[2][10] - 本次降息环境更接近"预防式降息",类似2019年与2024年周期,经济背景为未全面衰退但出现放缓迹象[2][10][16] - 当前环境复杂,7月核心PCE通胀率达2.88%且存在关税反弹风险,8月失业率升至4.3%,美联储决策空间受限[49][51] 港股指数历史表现规律 - 降息前30个交易日内港股三大指数(恒指、国企指数、科技指数)通常震荡,波动幅度有限[22] - 降息落地后多数情况指数回调,剔除2024年9月(受国内政策主导),平均调整约10天[29] - 按日度观察:降息前2日下跌,前1日上涨,当日及后2日因"利好兑现"下跌,后3日小幅上涨[33] - 按周度观察:降息前一周小幅上涨,当周及后两周下跌,第3-4周表现因周期差异显著[42] 指数间表现差异 - 恒生科技指数在降息周期弹性更大:降息前后四周平均收益率1.03%,高于国企指数0.28%和恒指0.08%[19] - 调整阶段跌幅排序:恒指>国企指数>科技指数;上涨阶段涨幅排序:恒指<国企指数<科技指数[29] - 若降息前2日买入,科技指数在第23日累计收益转正(0.35%),第40日达8.79%,显著优于恒指与国企指数[31] 本次降息潜在走势类比 - 降息前五周市场表现更类似2019年周期,预示后续走势可能接近2019年模式[49][51] - 恒生科技指数后续仍有上涨空间,而恒指与国企指数可能整体承压[49] - 即使出现"衰退式降息"(如2007年或2020年),港股不一定必然下跌,科技指数可能走出独立行情[56]
市场策略报告:全球人工智能算力基建持续放量,AI向端侧、能源延伸-20250917
首创证券· 2025-09-17 11:16
核心观点 - 全球人工智能算力基建持续放量 AI向端侧和能源领域延伸 重点关注AI产业链国产化进展及端侧智能落地 [1][3] - 2025年8月中国CPI和PPI数据部分边际改善 核心CPI同比上涨0.9% 涨幅连续4个月扩大 PPI同比下降2.9% 降幅环比收窄0.7个百分点 反映反内卷扩内需政策效果显现 [10] - 2025年8月美国PPI环比下降0.1% 为美联储降息提供支撑 [11] - 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方案目标2027年装机规模达1.8亿千瓦以上 带动直接投资约2500亿元 [13] 宏观经济数据 - 2025年8月中国新增社融2.57万亿元 同比少增4655亿元 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增加456亿元 同比多增324亿元 [10] - 2025年8月末中国M1余额同比增长6% M2余额同比增长8.8% 非银存款新增1.2万亿元 同比多增5500亿元 居民存款同比少增6000亿元 反映居民存款搬家持续 [10] - 2025年8月美国CPI同比增长2.9% 环比增长0.4% 核心CPI同比增长3.1% 环比增长0.3% [11] AI算力基建与产业发展 - 甲骨文2026财年第一季度总收入149.26亿美元 同比增长12.17% 云收入71.86亿美元 同比增长27.8% 剩余履约义务达4553亿美元 同比激增359% [3][12] - OpenAI和英伟达承诺为英国数据中心项目提供数十亿美元资金支持 [3][12] - 阿里云推出Qwen3-Next基础模型架构并开源Qwen3-Next-80B-A3B系列模型 腾讯混元开源生图模型混元图像2.1 [3][12] - 蚂蚁集团发布全球首个智能眼镜可信连接技术框架gPass [3][12] - 高通与谷歌扩展合作 基于Gemini模型和骁龙数字底盘开发汽车AI智能体 [3][12] - 阿里云投资具身智能公司自变量机器人 哈啰首款Robotaxi自研车正式发布 [3][12] 能源与AI融合政策 - 国家发改委 能源局发布推进人工智能+能源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 要求加快人工智能与能源产业深度融合 [13] - 新型储能技术路线以锂离子电池储能为主 固态电池等技术路线进一步丰富 [13] 北交所市场表现 - 北证50指数本周下跌1.07% [8][15] - 2025年初至今北证50指数上涨54.26% 低于万得微盘股指数58.66% 高于创业板指数41.04%和科创50指数35.3% [17] - 北交所美容护理和石油石化行业本周领涨 涨幅分别为3.16%和2.72% 轻工制造和纺织服饰跌幅分别为7.13%和6.8% [22] - 驰诚股份和曙光数创本周涨幅居前 分别为23.44%和18.81% [23] - 北证50本周成交额1597亿元 较上周1799亿元减少 成交占比下降至1.37% [25] - 北证50市盈率中位数66倍 高于万得全A的30倍 [28] 投资建议 - 重点关注光伏锂电新能源车等新兴产业反内卷进程及需求边际变化 [13][14] - 关注AI产业链包括芯片服务器液冷电源及下游应用 重点关注国产AI算力性能能效比进展和端侧智能具身智能技术演进 [13][14]
联影医疗(688271):海外市场快速增长,业绩拐点明确
首创证券· 2025-09-17 08:27
投资评级 - 增持评级 [1] 核心观点 - 海外市场快速增长 业绩拐点明确 [3]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0.16亿元 同比增长12.79% 归母净利润9.98亿元 同比增长5.03% 扣非净利润9.66亿元 同比增长21.01% [7] - 国内市场收入48.73亿元 同比增长10.74% 海外业务收入11.42亿元 同比增长22.48% 占总营收比重提升至18.99% [7] - 在中国医学影像与放射治疗设备综合新增市场占有率同比提升3.4个百分点 [7] - 合同负债24.63亿元 较年初增长15.14% 显示在手订单情况良好 [7] - 销售费用率15.60% 同比下降1.12个百分点 管理费用率4.28% 同比下降0.20个百分点 研发费用率12.74% 同比下降2.75个百分点 [7] - 股权激励计划要求2025-2027年收入增速分别达到20%/44%/72% [7] 财务数据 - 最新收盘价152.98元 总市值1,260.80亿元 总股本8.24亿股 [1] - 当前市盈率96.27倍 市净率6.06倍 [1]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23.96亿元/149.26亿元/178.08亿元 同比增速20.3%/20.4%/19.3% [7][8]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61亿元/23.65亿元/29.62亿元 同比增速47.5%/27.1%/25.2% [7][8] - 预计2025-2027年EPS分别为2.26元/2.87元/3.59元 对应PE分别为67.8倍/53.3倍/42.6倍 [7][8] - 预计毛利率将从2024年的48.5%提升至2027年的50.1% 净利率从12.1%提升至16.6% [9] 业务表现 - 美国市场实现订单与收入双轮驱动增长 欧洲市场业务规模快速增长 [7] - 海外项目交付和客户跟进节奏持续提速 订单保持快速增长且质量和结构显著优化 [7] - 受益于国内影像设备招标采购需求回暖 终端需求改善将逐步体现至业绩端 [7]
龙佰集团(002601):业绩短期承压,布局海外产能,静待景气回暖
首创证券· 2025-09-17 08:21
投资评级 - 报告对龙佰集团给出"买入"评级 [1][7]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中报显示营业收入133.42亿元 同比减少3.35% 归母净利润13.85亿元 同比减少19.53% [7] - 第二季度单季度营业收入62.82亿元 同比减少3.50% 环比减少11.01% 归母净利润6.99亿元 同比减少9.24% 环比增长1.90% [7] - 公司积极布局海外产能以应对贸易环境恶化 基本完成出海选址等前期背调工作 [7] - 公司钛白粉龙头地位稳固 具有钛白粉产能151万吨/年 海绵钛产能8万吨/年 规模居世界前列 [7]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275.13亿元 同比增长2.8%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283.36亿元/310.21亿元/334.46亿元 增速分别为3.0%/9.5%/7.8% [6] - 2024年归母净利润21.68亿元 同比减少32.8%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8.37亿元/35.32亿元/43.07亿元 增速分别为30.9%/24.4%/21.9% [6] - 预计2025-2027年EPS分别为1.19元/1.48元/1.81元 对应PE分别为16倍/13倍/11倍 [6] - 2025年上半年公司生产钛白粉68.22万吨 同比增长5.02% 销售钛白粉61.20万吨 同比增长2.08% [7] 行业与市场 - 2025年上半年国内钛白粉行业稳定运行 产量230.50万吨 同比小幅减少0.37% [7] - 钛白粉进口量3.97万吨 同比减少16.69% 出口量91.66万吨 同比减少5.81% 国内表观消费量142.81万吨 同比小幅增长2.88% [7] - 2025年上半年金红石型钛白粉均价14418元/吨 同比下跌11.03% 钛白粉平均价差为7083元/吨 同比大幅收窄26.58% [7] 公司基本情况 - 最新收盘价19.55元 一年内最高价22.05元 最低价15.02元 [3] - 当前市盈率25.46倍 市净率2.01倍 [3] - 总股本23.86亿股 总市值466.52亿元 [3]
医药生物行业简评报告:外部风险可控,创新药仍为重要投资主线
首创证券· 2025-09-16 10:58
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 [1] 核心观点 - 外部风险可控 创新药仍为重要投资主线 [1] - 美国政府的限制性政策对中国创新药海外市场拓展影响有限 [5][8] - 创新药商业化价值顺利兑现 biotech和biopharma经营效率持续改善 [5][10][15] - 中国企业在全球创新药产业链中的地位显著提升 源头创新能力不断增长 [5][6][7][16] 源头创新能力持续提升 外部风险可控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医药相关交易金额达608亿美元 同比增长129% 交易数量144笔 同比增长67% [6] - 中国相关交易在全球医药交易中金额占比46.63% 数量占比31.58% [6] - license-out交易数量占比达50% 首付款占比91% 总金额占比99% [6] - 全球研发管线数量达23875个 同比增长4.60% 中国在研药物管线7032个 占比29.5% 位居全球第二 [7] - 总部位于中国的制药企业1218家 占比从2024年16%提升至2025年17% 在研药物管线保持15%高增速 [7] - 头部MNC面临"专利悬崖" 与中国企业合作更符合其利益 中国已成为全球仅次于美国的创新药管线来源地 [5][8] 创新药商业化价值顺利兑现 经营效率持续改善 - 19家代表性大型制药企业2025年上半年合计收入1395亿元(-1.15%) 归母净利润254亿元(+2.50%) [10] - 恒瑞医药创新药收入75.70亿元 占药品收入比例55.28% [10] - 翰森制药创新药销售+授权收入61.45亿元 同比增长22.1% 占总收入比例82.7% [10] - 先声药业创新药收入27.76亿元 同比增长26% 占比77.43% [10] - 中国生物制药创新药和生物类似药收入78亿元 同比增长27.2% [10] - 12家仿创结合制药企业收入合计181亿元(+1.95%) 归母净利润30亿元(+1.93%) [12] - 京新药业地达西尼2025H1收入约5500万元 [12] - 亿帆医药创新药亿立舒®和易尼康®合计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69.57% [12] - 海思科麻醉创新药环泊酚收入7.96亿元 同比增长54% [12] - 36家biotech和biopharma公司合计收入474亿元(+15.10%) 同比实现扭亏为盈 [15] - 百济神州收入175.18亿元(+46.03%) 归母净利润4.50亿元 同比转正 [15] - 泽布替尼2025Q2美国市场收入6.84亿美元(+43%) 在BTK抑制剂中市占率持续提升 [15] - 康方生物创新药收入14.02亿元(+49%) [15] - 信达生物商业化收入52.3亿元(+37.3%) 净利润8.34亿元 同比转正 [15] 投资建议与选股思路 - 创新药行业仍为医药行业重要投资主线 [5][16] - 研发及商业化能力已得到验证或MNC背书的行业龙头:恒瑞医药 三生制药 [16] - 国内和海外商业化兑现 进入业绩释放期:亿帆医药 康哲药业 [16] - 事件催化/估值弹性品种:诺诚健华 加科思 诺思兰德 首药控股 [16] - 低估值/行业高壁垒 稳健增长兼具创新药估值弹性:人福医药 恩华药业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