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革命
icon
搜索文档
核电股走高,小摩:AI数据中心正推动核电需求强劲增长
智通财经· 2025-09-26 07:18
核电股市场表现 - 中核国际股价上涨9.16%至4.290港元 成交额2192.7万港元 [1] - 中广核矿业股价上涨7.19%至3.280港元 成交额4.87亿港元 [1] - 中广核新能源股价上涨1.86%至2.740港元 成交额3260.08万港元 [1] - 中广核电力股价上涨1.41%至2.870港元 成交额1.29亿港元 [1] 铀市场供需格局 - 现货和期货价格年内上涨约5% 主要生产商Kazatomprom和Cameco实施减产 [1] - 中国核电建设与AI数据中心电力需求推动需求强劲增长 [1] - 摩根士丹利预计2025年四季度铀价将升至87美元/磅 [2] 行业驱动因素 - 核能复兴和AI革命带来爆炸性电力需求增长 [1] - 地缘政治因素导致供应瓶颈加剧 [1] - 现货需求稳定且潜在合同量上升形成结构性支持 [2]
港股异动 | 核电股今日走高 中核国际(02302)涨超9% 中广核矿业(01164)涨超8%
智通财经网· 2025-09-26 05:46
核电股市场表现 - 中核国际股价上涨9.67%至4.31港元 中广核矿业股价上涨7.84%至3.3港元 [1] 铀市场供需格局 - 铀现货和期货价格2024年以来上涨约5% 主要生产商Kazatomprom和Cameco实施减产 [1] - 中国核电建设与AI数据中心电力需求推动需求强劲增长 [1] - 摩根士丹利预计2025年四季度铀价将升至87美元/磅 [1] 铀价驱动因素 - 供应挑战加剧与现货需求稳定形成双重支撑 [1] - 核能复兴提供结构性支持 潜在合同量持续上升 [1] - 地缘政治因素导致供应瓶颈 供需格局持续演变 [1]
核电股今日走高 中核国际涨超9% 中广核矿业涨超8%
智通财经· 2025-09-26 05:42
核电股市场表现 - 中核国际股价上涨9.67%至4.31港元 [1] - 中广核矿业股价上涨7.84%至3.3港元 [1] 铀市场供需动态 - 铀现货和期货价格2024年以来上涨约5% [1] - 全球主要生产商Kazatomprom和Cameco削减产量 [1] - 中国核电建设与AI数据中心电力需求推动需求增长 [1] 机构价格预测 - 摩根士丹利预计2025年四季度铀价升至87美元/磅 [1] - 供应趋紧与需求旺盛支撑价格上行潜力 [1] - 现货需求稳定及潜在合同量上升强化市场基本面 [1]
帮主郑重:私募开始撤退?科技股短期风险下的中长线布局良机
搜狐财经· 2025-09-25 06:07
私募在担心什么? 私募的担忧主要集中在三点:一是部分科技股估值已跑得太快,比如某些AI概念股市盈率突破百倍,但业绩增速却跟不上;二是资金扎堆现象严重,一旦 市场风向变化,容易引发集中抛售;三是外部不确定性,比如美联储政策摇摆、地缘冲突等可能冲击全球科技板块。 老铁们,最近圈内有个动向值得注意——部分私募基金开始对科技股表示担忧,甚至悄悄降低仓位。我是帮主郑重,二十年财经老记者,专攻中长线投资。 今天咱就聊聊,这波谨慎情绪背后,到底是风险信号还是布局机会? 帮主结语 私募的谨慎是市场成熟的标志,说明资金不再盲目追高。对咱中长线投资者来说,核心仍是抓住"真技术+真需求"的公司。记住,产业升级的列车不会掉 头,但乘客需要坐对车厢。我是帮主郑重,咱们一起理性投资,行稳致远! 但帮主看来,私募降温未必是坏事。历史经验表明,当机构情绪从狂热回归理性,往往是市场健康调整的开始。比如2023年初的AI股回调后,真正有技术 的公司又创出新高。当前科技股的长期逻辑——国产替代、AI革命、能源转型——并未改变,短期波动反而能挤掉泡沫。 中长线投资者该如何应对? 首先,别被情绪带偏节奏。私募操作更侧重短期收益,而中长线投资要看产业趋 ...
李迅雷:机会风险都聚焦科技股,黄金稀土还能涨
第一财经· 2025-09-25 03:51
"巨无霸"肯定会在高科技领域、AI相关领域里产生。 对于宏观经济以及大类资产,一个大判断,现在是"高震荡、低增长"时代。 当然,结构性的机会还是存在。比如现在的AI革命,也就是第四次工业革命,使得未来诸多领域商业 模式将发生变化,一些企业能够像当年的互联网一样拔地而起,成为全球"巨无霸"。 这方面美国市场已经充分体现,美国股指表现都很强劲。但这里面有很大的迷惑性,大部分股票没什么 机会,少部分股票出现比较大的涨幅。 这也代表我们这个时代的特征,我把它称之为"K形分化",就是往上的是少数,往下是大多数。 2010年以来,对美国标普500指数做出贡献的是12.5%的公司,这是一种分化。 再一个,美国市场本来就是优胜劣汰的。从美国股市200多年历史来看,80%的公司消失了、退市了或 者被并购了,20%的公司存活到现在。但是这20%的公司里面,也就12%左右的公司在涨,所以就是在 不断地优胜劣汰,不断迭代,不断被取代,强者恒强。 四次工业革命都对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推动,经济体量大幅度上升。人工智能这样一种工业革命,是一个 长期的过程,可能需要几十年才能取得明显的成效。目前对经济起不到"速效救心丸"的作用。 从股息率来讲 ...
美光科技(MU.US)FY25Q4业绩会:对于下一季12亿美元的预期营收增长 DRAM的贡献将大于NAND
智通财经网· 2025-09-24 13:09
智通财经APP获悉,近日,美光科技(MU.US)举办FY25Q4业绩会。会上,美光科技表示,对于下一季 度的增长,DRAM的贡献将大于NAND。美光预计毛利率将环比提升580个基点,这主要得益于三个方 面:有利的产品组合、强劲的定价以及出色的成本控制。目前市场环境非常有利,DRAM供应紧张, NAND状况也在显著改善。 美光科技预测,到2030年,HBM市场规模将达到1000亿美元。HBM的增长速度将持续快于整个DRAM 市场,2026年也不例外。随着市场对性能要求越来越高,HBM的价值也在不断提升。美光对此已做好 充分准备,公司的HBM4产品将在性能和能效上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Q:关于下一季度 12 亿美元的预期营收增长,您能拆解一下 DRAM 和 NAND 各自的贡献吗?另外, 有哪些因素会影响毛利率的变动? A:对于下一季度的增长,DRAM 的贡献将大于 NAND。我们预计毛利率将环比提升 580 个基点,这 主要得益于三个方面:有利的产品组合、强劲的定价以及出色的成本控制。目前市场环境非常有利, DRAM 供应紧张,NAND 状况也在显著改善。 需求端,数据中心、传统服务器、PC、手机和汽车市场都在增 ...
4个月500点行情,为何有人翻倍有人亏?
搜狐财经· 2025-09-24 12:11
| 证券代码 | 证券简称 | 基金成立日 | 复权单位净值增 | 基金经理 | | --- | --- | --- | --- | --- | | | | | 长率(%) | | | 001412.OF | 德邦鑫星价值A | 2015/6/19 | 280.31 | 雷涛,陆阳 | | 018993.OF | 中欧数字经济A | 2023/9/12 | 266.27 | 海外开 | | 016303.OF | 中信建投北交所精选两年定开A | 2022/8/16 | 263.38 | 冷文鹏 | | 016370.OF | 信澳业绩驱动A | 2022/8/25 | 256.89 | 刘小明 | | 018124.OF | 永赢先进制造智选A | 2023/5/4 | 253.12 | 张路 | | 018956.OF | 中航机遇领航A | 2023/8/10 | 251.60 | 韩浩 | | 014283.OF | 华夏北交所创新中小企业精选两年定开 2021/11/23 | | 249.98 | 顾鑫峰 | | 016530.OF | 鹏华碳中和主题A | 2023/5/5 | 236.24 | ...
李迅雷:机会和风险都聚焦在科技股,黄金、稀土等都还能涨
新浪财经· 2025-09-24 04:13
但纵观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市场, 美股市场在经历优胜劣汰的筛选后,呈现"K型分化":少数股票上涨带动指数走强,而多数股票表现疲 软。 来源:首席经济学家论坛 李迅雷系中泰国际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副理事长 中泰国际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近日在一场线上沙龙中,围绕宏观经济和美股、A股、以及有色、稀土等 商品的机会分享了他的最新见解。 李迅雷指出,当前全球经济处于"高震荡、低增长"的时代,结构性机会仍然存在,尤其以AI为代表的科 技革命正推动部分企业快速成长, 从2010年到目前为止,对美国标普500指数做出贡献的是12.5%的公司,87.5%的公司都没有做出贡献。 李迅雷认为美股存在一定泡沫,对美股要谨慎。 即便是接下来美联储可能会降息,但降息不解决现在所面临的通胀问题, 不解决需求疲弱问题,不解决现在美股估值水平偏高问题。 如果用中位数来衡量,目前美国的PE、PB水平,都在历史的高位。 对中国股市,李迅雷表示A股具备估值优势,但企业盈利增长仍待改善,债券市场在宽货币环境下也仍 有投资机会。 在大类资产配置上,建议关注成长型资产,如科技股、创新药, 并长期看好黄金,以及与AI、新能源相关的大宗商品,铜、铝、 ...
伍戈:为何经济基本面变化不大,但是A股股指出现明显抬升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2 07:03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周潇枭 北京报道9月21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 经济学院、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责任公司联合主办的"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季度论坛在京举 行。 长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伍戈在论坛上重点分享了对当前"反内卷"的看法,以及为何当前经济基本面没有 特别大的波动,但是资本市场风险偏好显著抬升的看法。 7月1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明确提出,要聚焦重点难点,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引 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 伍戈表示,就资本市场而言,很多行业是非常欢迎"反内卷"措施的。因为客观上讲,通过"反内卷",对 部分行业和企业是有积极帮助的。当前,"反内卷"的措施以供给端为主,通过对供给端的约束,通过推 动落后产能的退出,来推动相关行业价格的回升,进而带动相关企业营收的回升。这样的供给约束,对 于上市企业或者上市龙头企业而言,总体是有利的,因为有些中小企业可能在这个过程中被市场淘汰。 这也是7月1日之后,中国资本市场出现迅速上升,这里面"反内卷"是很重要的一环。 "只靠供给端的约束,确实能一定程度上带动价格回升。但是(从国际经验来看),不能抬升广谱 ...
基本面观察9月第3期:全球财政主导与共振下的经济与市场
华泰证券· 2025-09-22 03:27
全球财政主导趋势 - 全球进入财政主导新时代,财政职能提升应对结构失衡,如法国、英国和日本财政扩张因政治挑战[1] - 财政扩张具战略意义,支持AI革命、经贸重构、产业链安全和国防军事等领域,需财政引导投入[2] - 政策转向“财政主导+货币配合”模式,政府债务增加迫使央行配合管理债务负担,威胁央行独立性[2] 美国财政与货币政策 - 美国“大而美”法案预计增加联邦财政赤字4.1万亿美元,明年赤字率约7%,边际提高1个百分点[3] - 美国短期财政紧缩,2025年关税收入预计达3000亿美元,今年累计财政赤字较去年收窄1200亿美元[3] - 美联储独立性受政治压力,9月降息反映预防性及政治因素,2026年或更大幅降息[10] 欧洲财政扩张 - 欧盟要求国防支出提至GDP的5%,推出8000亿欧元“重新武装欧洲”计划[5] - 德国财政宽松,国防支出提升1%对应550亿欧元,设立5000亿预算外专项基金,年均约420亿欧元[6] - 欧盟2026-2029年财政赤字年均新增2600-3600亿欧元,赤字率提升1%-1.5%,国防支出年增2000-3000亿欧元[7] 中国与日本财政政策 - 中国广义财政扩张,明年广义赤字率至少与今年持平,5000亿元政策性金融工具待落地[8] - 日本2026财年赤字率或提升近1个百分点,因执政联盟不确定性增加减税和国防支出概率[9] 经济与市场影响 - 财政共振支撑全球经济增长,明年制造业周期修复,外需改善,股市表现可期[12] - 财政扩张偏向国防、基建和AI资本开支,拉动投资,利好大宗商品和AI产业链[12] - 流动性充裕利好全球股市,弱美元趋势下新兴市场占优,利率曲线陡峭化风险上升[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