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界S7

搜索文档
奇瑞IPO市值超越小鹏,“油电混合”是最大底气,高端难题待解
36氪· 2025-09-26 01:30
今年港股市场规模最大的车企 IPO 来了。 9 月 25 日,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奇瑞")在港交所正式挂牌上市,以 30.75 港元/股的招股价上限定价,募资规模达 91.4 亿港元,为年内港股车企 IPO 划下浓重一笔。 截至当日收盘,奇瑞股价报 31.92 港元/股,涨幅为 3.8%,市值高达1841亿港元,在港股相较于小鹏汽车略高(1648亿港元),略低于吉利汽车(1866亿港 元)、理想汽车(2059亿港元)。 | 球發售項下發售股份數目 : 297,397,000股H股(視乎超額配股權 | | --- | | 行使與合而定) | | 香港發售股份數目 : 29,739,700股H股 | | 國際發售股份數目 : 267,657,300股H股(視乎超額配股權行 | | 使與合而定) | | 最終發售價 : 每股H股30.75港元,另加1.0%經紀佣 | | 金、0.0027%證監會交易徵費、 | | 0.00015%會財局交易徵費及 | | 0.00565%香港聯交所交易費 | | (須於申請時以港元繳足, | | 多繳股款可予退還) | | 面值 : 每股H股人民幣1.00元 股份代號 : ...
每卖5辆中国车就有1辆奇瑞,港股巨人也偏科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5 13:18
以下文章来源于一见Auto ,作者何煦阳 一见Auto . 汽车竞争中的野心、方法论与新秩序。21世纪经济报道旗下汽车报道品牌。 记者丨 何煦阳 编辑丨张明艳 图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奇瑞控股集团董事长尹同跃敲响的港交所钟声,回荡着奇瑞汽车二十余年的风雨兼程。 2025年9月25日,奇瑞汽车成功登陆港交所,股票代码9973.HK,募资规模达91.4亿港元, 成 为港股市场2025年以来最大车企IPO。 奇瑞汽车开盘表现亮眼。以34.2港元/股开盘,较30.75港元的发行价上涨11.22%,市值一度突 破2000亿港元。截至收盘,奇瑞汽车股价为31.92港元/股,市值回落至1841亿港元,仍展现出 资本市场对奇瑞汽车的认可。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统计,自2003年起,奇瑞已连续22年蝉联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公司"出口第 一",这一独特的核心竞争力,也成为其在港股获得近2000亿港元估值的关键差异化长板。 但光环之下,奇瑞的"偏科"现象也不容忽视。 2025年第一季度,奇瑞乘用车收入中燃油车占比超过六成,新能源转型任重道远;智驾路 线历经"全栈自研"到"自研+合作"的多次摇摆;研发投入占比仅3.3%,远低于比亚迪的 8 ...
“偏科”巨人港股涅槃:奇瑞21年的上市突围战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5 10:38
21世纪经济报道 见习记者何煦阳 奇瑞控股集团董事长尹同跃敲响的港交所钟声,回荡着奇瑞汽车二十余年的风雨兼程。 2025年9月25日,奇瑞汽车成功登陆港交所,股票代码9973.HK,募资规模达91.4亿港元,成为港股市场 2025年以来最大车企IPO。 奇瑞汽车开盘表现亮眼。以34.2港元/股开盘,较30.75港元的发行价上涨11.22%,市值一度突破2000亿 港元。截至收盘,奇瑞汽车股价为31.92港元/股,市值回落至1840.90亿港元,仍展现出资本市场对奇瑞 汽车的认可。 回溯奇瑞的发展历程,从1997年安徽芜湖城北一家废弃砖瓦厂的小草房开始,到如今产品远销超100个 国家和地区,奇瑞走过的28年,是一部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奋斗史。尹同跃斑白的两鬓,见证了这个品 牌从无到有、从国内到海外的艰辛历程。 在行业增速放缓的当下,奇瑞却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据弗若斯特沙利文,2024年,奇瑞成为中国 前十大乘用车企中增速最快的品牌,更是全球前二十乘用车企中,唯一在新能源、燃油车、国内外市场 均实现同比超25%增长的企业。 海外市场更是奇瑞的"王牌战场",使其稳坐"出海王者"宝座。2024年我国汽车总出口586 ...
不造车的华为,手握100万辆车的销售命脉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5 03:04
华为汽车业务战略演进 - 华为通过鸿蒙智行模式深度介入汽车行业 覆盖15万至百万级价格区间 技术已渗透超百万辆智能汽车[7] - 合作品牌包括问界 智界 享界 尚界和尊界 销售渠道采用统一规范的鸿蒙智行用户中心[6][8][14] - 2023年成立AITO问界销服联合工作组 由华为主导端到端管理 强化销售服务控制权[13] 渠道建设与管控 - 鸿蒙智行用户中心采用标准化运营 包括选址 视觉标准和流程规范 甚至细节如展厅植物摆放都需符合规定[6][24] - 门店类型多样 包括直营店 智能生活馆和授权用户中心 功能涵盖展示 销售 交付及售后[17][21] - 华为全面掌控门店运营 制定人员工资 绩效和销售政策 经销商主要承担资金和场地投入[22] 销售表现与市场拓展 - 问界1-6月销量达15.36万辆 问界M9一季度销量2.3万辆 同比增长117.83%[8][17] - 智界品牌连续三个月销量过万辆 尚界H5价格区间15.98-19.98万元 门店未开业已日均接待超30组客户[4][8][17] - 通过翻牌豪华品牌展厅快速扩张服务网络 3-6月全国出现一批由宝马 奔驰等改造的用户中心[17] 合作模式演变 - 从早期与赛力斯分管销售渠道导致权责分离 调整为华为主导的销服一体化模式[12][14] - 新品牌如智界 享界由华为从零主导建设专属用户中心 享界计划年底前建成数十家专网中心[14][18] - 华为将"界"字商标转让给合作车企 强化"不造车"定位 目标成为智能汽车时代的Tier 1供应商[29][30] 产品定义与用户体验 - 华为基于消费电子经验强化产品定义能力 如问界M9挥手开启前备箱功能解决用户真实痛点[25] - 销售话术侧重场景营销而非参数堆砌 强调鸿蒙座舱流畅性和智能驾驶便捷性[24] - 所有一线人员须经华为面试认证 门店配备专业咖啡机和咖啡师以提升体验标准[24][25] 内部业务结构调整 - 车BU独立运作后成立引望 定位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供应商 合作伙伴包括长安 东风 比亚迪等[30][31] - 鸿蒙智行与引望存在潜在竞合关系 广汽正探索介于两者之间的合作模式[31] - 华为通过技术迁移专注于智能驾驶 座舱等增量部件 避免重资产的整车制造[30][32]
手握100万辆车销售命脉:华为不造车,如何卖好车?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5 00:18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焦文娟 9月上旬,上海一家尚界用户中心尚未正式开业,但店内已至少有 7 名销售人员在岗随时准备接待闻讯而来的顾客。 这家由捷豹路虎展厅翻新而来的门店,紧邻奥迪,此刻正经历着与往日截然不同的关注度——在尚界H5车型上市前,门店最多 曾一天接待超30组前来看车的客户。 在鸿蒙智行的"专网渠道"建设中,除了问界外,尚界是最先开始行动的。据《21汽车·一见Auto》了解,今年4月初,在尚界品牌 正式官宣亮相前半个月,有经销商已经收到相关渠道信息。相比之下,享界用户中心仍在筹备,而智界用户中心目前仅武汉一 家门店投入运营。 合作模式的升级正进一步强化华为在销售端的管理权限。有知情人士告诉《21汽车·一见Auto》,门店合作方为传统经销商,但 选址、视觉标准和运营流程均遵循鸿蒙智行统一规范。 有经销商对《21汽车·一见Auto》表示,根据鸿蒙最新要求的布局,展车从原本45度角朝向门口调整为面对面摆放,"这样从客户 视角来看,走进展厅就能看到所有的车头,会有一种被迎接的感觉。"上述渠道商举例称,为了让用户走进展厅就能感受到华为 的服务,即便是展厅入口陈列的蝴蝶兰,其颜色、朝向甚至枝数也须符合鸿蒙的规定 ...
调查|手握100万辆车销售命脉:华为不造车 如何卖好车?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5 00:13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焦文娟 9月上旬,上海一家尚界用户中心尚未正式开业,但店内已至少有 7 名销售人员在岗随时准备接待闻讯而来的顾客。 这家由捷豹路虎展厅翻新而来的门店,紧邻奥迪,此刻正经历着与往日截然不同的关注度——在尚界H5车型上市前,门店最多 曾一天接待超30组前来看车的客户。 在鸿蒙智行的"专网渠道"建设中,除了问界外,尚界是最先开始行动的。据《21汽车·一见Auto》了解,今年4月初,在尚界品牌 正式官宣亮相前半个月,有经销商已经收到相关渠道信息。相比之下,享界用户中心仍在筹备,而智界用户中心目前仅武汉一 家门店投入运营。 合作模式的升级正进一步强化华为在销售端的管理权限。有知情人士告诉《21汽车·一见Auto》,门店合作方为传统经销商,但 选址、视觉标准和运营流程均遵循鸿蒙智行统一规范。 在入局汽车业之前,华为曾步履维艰。2019年车BU成立时,传统车企警惕"灵魂论",华为的深度合作伙伴只有赛力斯。如今, 车企们视华为为逆天改命的良方。目前,华为的朋友圈已集结八大国有车企,合作伙伴扩展到自主、合资、外资车企。 目前,鸿蒙智行覆盖15万级至百万级市场,掌握了93万辆车的"卖车命门",算上Hi模式和零 ...
21调查|手握100万辆车销售命脉:华为不造车,如何卖好车?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5 00:09
合作模式的升级正进一步强化华为在销售端的管理权限。有知情人士告诉《21汽车·一见Auto》,门店 合作方为传统经销商,但选址、视觉标准和运营流程均遵循鸿蒙智行统一规范。 有经销商对《21汽车·一见Auto》表示,根据鸿蒙最新要求的布局,展车从原本45度角朝向门口调整为 面对面摆放,"这样从客户视角来看,走进展厅就能看到所有的车头,会有一种被迎接的感觉。"上述渠 道商举例称,为了让用户走进展厅就能感受到华为的服务,即便是展厅入口陈列的蝴蝶兰,其颜色、朝 向甚至枝数也须符合鸿蒙的规定。 在入局汽车业之前,华为曾步履维艰。2019年车BU成立时,传统车企警惕"灵魂论",华为的深度合作 伙伴只有赛力斯。如今,车企们视华为为逆天改命的良方。目前,华为的朋友圈已集结八大国有车企, 合作伙伴扩展到自主、合资、外资车企。 目前,鸿蒙智行覆盖15万级至百万级市场,掌握了93万辆车的"卖车命门",算上Hi模式和零部件模式的 合作车型,华为的技术已经渗透进超百万辆智能汽车。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焦文娟 9月上旬,上海一家尚界用户中心尚未正式开业,但店内已至少有 7 名销售人员在岗随时准备接待闻讯 而来的顾客。 这家由捷豹路虎展厅 ...
暗盘涨超8%!这家汽车巨头,赴港上市
证券时报· 2025-09-24 22:55
9月24日,赴港上市的奇瑞汽车结束招股,目前已进入暗盘阶段,暗盘显示,奇瑞汽车上涨超8%,总市值已逼近2000亿港元。 | 35.000 今 开 33.300 33.380+ 最高 | | --- | | 30.800 昨 收 30.750 +2.630 +8.55% | | 成交额 2.79亿 市盈率TTM 10.99 总市值 · 1925.10亿 | | 成交量 851.59万股 市盈率(静) 12.50 总股本 | | 换手率 0 0.37% 市净率 1 6.64 流通值 1 772.21亿 | | 52周最高 35.000 委 比 31.22% 流通股 23.13亿 | | 52周最低 30.800 量 比 = 振 幅 13.66% | | 35.000 股息TTM 历史最高 | | 历史最低 30.800 股息LFY == 股息率LFY | | 平均价 32.780 每 手 手 100股 beta系数 () 100股 | 招股书显示,以2024年的全球乘用车销量计算,奇瑞汽车是中国第二大自主品牌乘用车公司和全球第十一大乘用车公司。 奇瑞汽车最早曾在2004年尝试IPO,后续又有多次尝试,但始终未能如 ...
暗盘涨超8%!这家汽车巨头,赴港上市!
证券时报· 2025-09-24 15:01
9月24日,赴港上市的奇瑞汽车结束招股,目前已进入暗盘阶段,暗盘显示,奇瑞汽车上涨超8%,总市值已逼近2000 亿港元。 招股书显示,以2024年的全球乘用车销量计算,奇瑞汽车是中国第二大自主品牌乘用车公司和全球第十一大乘用车公 司。 奇瑞汽车最早曾在2004年尝试IPO,后续又有多次尝试,但始终未能如愿,直到此次赴港上市,奇瑞汽车终于圆了上 市梦。 连续22年出口第一 | 33.380+ 最高 高 35.000 今 开 33.300 | | --- | | +2.630 +8.55% - 最 低 - 30.800 昨 收 - 30.750 | | 成交额 2.79亿 市盈率TTM 10.99 总市值 · 1925.10亿 | | 成交量 851.59万股 市盈率(静) 12.50 总股本 57.67亿 | | 换手率 2 0.37% 市净率 1 6.64 流通值 1 772.21亿 | | 52周最高 35.000 委 比 | | 52周最低 30.800 量 比 | | 历史最高 35.000 股息TTM | | 历史最低 30.800 股息LFY | | 平均价 32.780 每 手 手 3 100股 ...
暗盘涨超8%!这家汽车巨头,赴港上市!
证券时报· 2025-09-24 14:56
9月24日,赴港上市的奇瑞汽车结束招股,目前已进入暗盘阶段,暗盘显示,奇瑞汽车上涨超8%,总市值已逼近 2000亿港元。 招股书显示,以2024年的全球乘用车销量计算,奇瑞汽车是中国第二大自主品牌乘用车公司和全球第十一大乘用车公 司。 奇瑞汽车最早曾在2004年尝试IPO,后续又有多次尝试,但始终未能如愿,直到此次赴港上市,奇瑞汽车终于圆了上市 梦。 连续22年出口第一 招股书显示,2024年,奇瑞汽车是全球前二十大乘用车公司中唯一一家新能源汽车销量、燃油车销量、中国市场销量及 海外市场销量较2023年均增长超过25%的乘用车公司。2024年,奇瑞汽车的乘用车销量较2023年增长49.4%,增速位 居全球前二十大乘用车公司之首。2024年,奇瑞汽车有八款车型的平均月销量超过10000辆。 在国内市场,2024年公司乘用车销量较2023年增长56.0%,而新能源汽车销量较2023年增长277.3%,奇瑞汽车的燃 油车和新能源汽车于中国销量的增速在中国前十大乘用车公司中均排名第一。 新能源汽车占比偏低 近些年来,中国乘用车品牌的国际认可度稳步增长,越来越多的海外消费者对中国乘用车品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信任。 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