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准

搜索文档
四季度还有戏!机构预测央行或单独下调5年期LPR 房贷利率有望再降?
搜狐财经· 2025-09-28 08:40
不过央行的决策显然有着多维度的考量,其中商业银行息差压力是重要因素。当前银行业净息差已降至1.45%左右的近二十年低位,而活期储蓄利率仅 0.05%,进一步下调空间极为有限。 同时,三年期、五年期储蓄利率已不足1.5%,若继续降息,可能引发储蓄资金集中流动,也需兼顾资本流动的稳定性。 近日,市场期待的新一轮降息并未如期而至,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公布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显示,1年期与5年期以上品种分别维持在3.0%和3.5%不 变,这已是LPR连续四个月保持稳定。 此前的9月17日,美联储宣布降息25个基点,将联邦基金利率区间下调至4.00%-4.25%,这是2025年美联储首次降息,多家研究机构预测四季度10月、12月还 可能再有两次降息,标志着其新一轮宽松周期的开启。 在美联储降息、国内物价偏弱且房地产市场调整压力较大的背景下,市场普遍期待国内跟进降息,既为维持人民币汇率相对稳定创造条件,也为经济恢复注 入动力。 下载 The State Character of School 16 200 16 1. W KX Diale - 11-24 这一思路与政府工作报告中"盘活存量用地、收购存量商品房"的部署 ...
9月最新LPR公布!
搜狐财经· 2025-09-25 09:36
最新公布 9月LPR保持不变 2025年9月22日,央行公布最新一期LPR: 1年期LPR为3.0%,5年期以上LPR为3.5%。 9月相较于8月来看,整体保持不变。 下面随笔者再来看一下,往届LPR变化情况: | | LPR往年变化一览 | | | --- | --- | --- | | 时间 | 1年期LPR | 5年期以下LPR | | 2022年1月20日 | 3.70% | 4.60% | | 2022年2月21日 | 3.70% | 4.60% | | 2022年3月21日 | 3.70% | 4.60% | | 2022年4月20日 | 3.70% | 4.60% | | 2022年5月20日 | 3.70% | 4.45% | | 2022年6月20日 | 3.70% | 4.45% | | 2022年7月20日 | 3.70% | 4.45% | | 2022年8月22日 | 3.65% | 4.30% | | 2022年9月20日 | 3.65% | 4.30% | | 2022年10月20日 | 3.65% | 4.30% | | 2022年11月21日 | 3.65% | 4.30% ...
央行9月净投放6000亿中期流动性,什么信号
观察者网· 2025-09-24 12:51
(原标题:央行9月净投放6000亿中期流动性,什么信号) 9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称,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2025年9月25日(周四),将以固定 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开展6000亿元MLF操作,期限为1年期。 中期借贷便利(MLF)是中央银行提供中期基础货币的货币政策工具,对象为符合宏观审慎管理要求 的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可通过招标方式开展。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本月有3000亿MLF到期,这意味着9月央行MLF净投放达到3000 亿,为连续第七个月加量续作,符合市场预期。考虑到本月央行还开展了3000亿买断式逆回购净投放, 这意味着9月中期流动性净投放总额达6000亿,与上月相同,净投放规模持续处于较高水平。 王青认为,在5月降准释放长期流动性10000亿之后,近四个月中期流动性持续处于净投放状态,且近两 个月净投放规模显著扩大,主要有三个原因: 三是央行持续实施中期流动性净投放,也在释放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持续加力的政策信号,显示货币政 策延续支持性立场。 王青表示,三季度以来,受极端天气、稳增长政策节奏、外部波动、房地产市场调整等多重因素影响, 消费、投资、工业生产 ...
债市周观察:国外如期降息,国内仍需等待
长城证券· 2025-09-23 06:2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上周债市整体震荡,长端收益率受多重因素影响先下后上,10年期国债收益率波动后回到1.80%附近 [1][21] - 8月经济数据偏弱但债市反应有限,政策预期、美联储降息等影响债市情绪 [2][22] - 美联储9月重启降息,四季度仍有降息概率,国内总量政策工具短期内或不急出台,全面降息需等待,买卖国债和降准出台概率偏大 [3][2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利率债上周数据回顾 - 资金利率:9月19日当周,DR001、R001、DR007、FR007等资金利率有不同波动 [8] - 公开市场操作:当周央行逆回购投放量1.83万亿元,总到期量1.26万亿元,资金净投放5623亿元 [8] - 中美市场利率对比:中美债利差倒挂幅度略有扩大,中债期限利差略有缩小,美债期限利差略有扩大 [15][16] - 利率期限结构:中债收益率曲线除2年期有所上升外变化较不明显,美债收益率曲线有所右移 [16] 房地产高频数据跟踪 - 一线城市:9月15日当周,一线城市商品房成交整体低位震荡,日均成交面积7.31万平方米,日均成交套数680套 [24] - 十大城市:商品房成交数据较上周有所回升,成交面积在11.07万平方米/日左右,比上周平均增加1.43万平方米/日 [25][26] - 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仍在历史低位徘徊,成交面积在21.38万平方米/日左右,成交套数在1914套/日左右 [26]
货币政策应坚持“以我为主”,降准优于降息丨董希淼专栏
搜狐财经· 2025-09-22 23:12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董希淼(招联首席研究员、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 9月22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表示,将根据宏观经济运行情况和形势变 化,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充裕,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 向好态势。 在5月两个期限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各下降10个基点之后,9月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分别维持在 3.0%、3.5%,连续四个月"按兵不动",符合预期。下一阶段,在货币政策适度宽松的基调之下,我国 仍将可能实施降准降息,但大幅度降息并不现实,且降准应先于LPR下降。 数据显示,8月份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为3.1%,比上年同期低约40个基点;新发放个人住房 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为3.1%,比上年同期低约25个基点。无论是新发放的企业贷款还是个人住房贷 款,利率都在去年同期较低的水平上继续下降,且都处于历史低位。在这种情况下,LPR降低并非当务 之急,必要性不足。从LPR报价机制看,近期央行多次开展公开市场操作,作为LPR定价基础的7天期 逆回购操作利率为1.40%,并未发生变化,因此LPR较难下降。因此,本月LPR维持不变,实属意 ...
工商银行股价盘中一度跌逾2% 跌破半年线
新浪财经· 2025-09-19 05:03
银行板块股价表现 - 银行板块自7月11日起整体呈阶段性下行趋势 [1] - 农业银行股价从历史新高7.55元回落至6.7元附近 [1] 股价承压因素 - 7月银行股集中分红导致套利资金"分红即走"使股价短线承压 [1] - 7-8月社融及信贷数据低于预期反映实体经济融资意愿偏弱 [1] - 银行资产端扩张动力不足 [1] - 美联储9月18日降息25个基点可能使国内进一步降息降准 [1] - 市场预期国内货币政策宽松将使银行未来息差承压 [1] 股东增持行动 - 多家银行股东及董监高宣布增持自家银行股票 [1] - 增持基于对银行长期投资价值的认可和支持长期发展 [1] - 齐鲁银行完成高管增持后股价领涨超2.5% [1]
国债期货日报-20250917
南华期货· 2025-09-17 10:2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关注央行态度,周三期债低开高走全线收涨,现券收益率全线下行,资金面偏紧 [2] - 今日全A指数创新高但债市受影响不大,一级市场20年新债发行好于预期带动午后期债上扬 [4] - 前央行官员表示降准优于降息但降息仍有空间,市场对降息预期不高,关注美联储今晚降息幅度,若大于25bp可能带动国内债市 [4] - 市场情绪尚可,交易思路上多单可逢低介入不追涨,若明日继续上涨前期多单注意止盈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盘面点评 - 周三期债低开高走全线收涨,现券收益率全线下行,公开市场逆回购4185亿,净投放1145亿,有1500亿国库金定存投放,资金面偏紧,DR001上行至1.49% [2] 日内消息 - 财政部20年期国债加权中标利率2.1616%,全场倍数5.71,边际倍数2.16 [3] - 盛松成称我国降准优于降息但降息仍有空间 [3] 行情研判 - 今日全A指数创新高但债市受影响不大,一级市场20年新债发行好于预期带动午后期债上扬 [4] - 前央行官员表示降准优于降息但降息仍有空间,市场对降息预期不高,关注美联储今晚降息幅度,若大于25bp可能带动国内债市 [4] - 市场情绪尚可,交易思路上多单可逢低介入不追涨,若明日继续上涨前期多单注意止盈 [4] 国债期货日度数据 |合约|2025-09-17价格|2025-09-16价格|今日涨跌|2025-09-17持仓(手)|2025-09-16持仓(手)|今日变动(手)| | --- | --- | --- | --- | --- | --- | --- | |TS2512|102.45|102.41|0.04|79034|77964|1070| |TF2512|105.87|105.78|0.09|147322|144812|2510| |T2512|108.135|108.01|0.125|246189|240621|5568| |TL2512|115.82|115.52|0.3|166472|168706|-2234| |TS基差(CTD)|-0.0395|-0.0241|-0.0154|TS主力成交(手)|38558|43740|-5182| |TF基差(CTD)|-0.0011|0.0072|-0.0083|TF主力成交(手)|70704|89826|-19122| |T基差(CTD)|0.2948|0.3299|-0.0351|T主力成交(手)|101611|138741|-37130| |TL基差(CTD)|0.5555|0.3712|0.1843|TL主力成交(手)|132135|177470|-45335| [5]
盛松成:我国降准优于降息 但降息仍有空间|政策与监管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9-17 09:23
中国货币政策工具运用特点 - 以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主而非激进降息 自2016年以来累计降准23次 大型存款类金融机构存准率从17.5%降至9.0% 累计下降8.5个百分点 同期政策利率仅调整14次 [1][2][3] - 商业银行净息差压力是避免大幅降息的核心原因 净息差从2010年前后接近3%-4%降至2024年二季度末1.42%的历史新低 银行业占金融体系融资比重达89.7% 需保障银行体系稳定以支撑实体经济 [3][4] - 当前加权平均存准率约6.2% 较国际主要经济体仍有下降空间 每降准0.5个百分点可向社会释放约1万亿元流动性 而西方国家普遍弃用存准率工具 美国2020年后存准率已归零 [5]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同机制 - 降准直接增强商业银行购债能力 商业银行持有68%国债和75%地方政府债 通过释放准备金可有效配合财政政策实施 [6] - 超储率处于低位使降准对流动性调节效果显著 货币政策需通过金融体系传导 而财政政策可直接介入经济活动 [6] 利率政策空间与结构性工具创新 - 降息空间受多重因素制约:消费投资利率弹性低 降息削弱存款财富效应反不利消费 2024年7月居民存款减少1.11万亿元同比多减7800亿元 企业投资决策更关注风险而非利率微调 [8] - 实际利率因低物价环境处于高位 叠加人民币兑美元缓升及美联储降息预期 为缓步降息创造外部条件 当前活期存款利率0.05%逼近零利率 定期存款利率降至1%区间 [8] -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降息幅度更大 2024年5月7天逆回购利率降10基点而结构性工具降25基点 重点支持小微企业、房地产风险化解、科技创新及绿色产业 截至2024年末占央行总资产14.2% [9]
盛松成:我国降准优于降息 但降息仍有空间
北京商报· 2025-09-16 16:53
9月12日,蚂蚁集团和财新传媒联合举办的"外滩大会·见解论坛"在上海举行,本次论坛下午的议程围绕 资本市场与科技创新展开。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高级学术顾问、中国首 席经济学家论坛研究院院长盛松成在会上表示,当前经济形势下,中国货币政策工具降准优于降息。 盛松成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1、中国货币政策运用 以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主 降准将增加商业银行可自由使用的资金,可以更好地支持积极的财政政策。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国债中 68%左右由商业银行持有,地方政府债中75%左右由商业银行持有。如果降准,商业银行就可以有更多 资金购买国债和地方债,这是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的方式之一。 与财政政策可以直接介入经济活动不同,货币政策一般是间接发挥作用的,需要商业银行甚至整个金融 体系的配合,其实施效果在相当程度上受市场反馈的影响。目前我国金融机构超储率较低,降准对调节 市场流动性较为有效。 3、中国降息仍有空间 从2016年以来,中国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调整过23次,均为向下调整(降准)。例如,中国大型存款类金 融机构(工农中建交邮储)从2016年的17.5%降至9.0%,累计下降8.5个百分点。 ...
央行降准!普通人最该做的不是存钱,而是这 2 件事
搜狐财经· 2025-09-13 09:47
每当央行宣布降准,总有人匆匆忙忙往银行跑,想着"赶紧存钱保值"。但今天必须泼盆冷水:降准时代,普通人最该做的绝不是存钱,而是这两件事! 别 急着反驳,听我拆解完背后的逻辑,你可能会推翻过去的认知,甚至拍大腿感叹:"原来这才是关键!" 一、降准的本质:一场"钱变多"的游戏,但存钱可能越存越亏 央行降准,简单说就是降低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过去银行每收到100元存款,得交一部分给央行"保管",剩下的才能放贷。降准后,银行能留更多钱自己 用,市面上流通的钱变多。听起来是好事,但普通人若只想着存钱,可能陷入三个陷阱: 明白了存钱的局限,真正的聪明人该做什么?记住这两件事,比存钱更能掌控财富主动权! 第一件事:重构资产配置,让钱"聪明地流动" 降准后,市场钱多但风险与机遇并存。普通人要做的不是"把钱锁死",而是学会"分散投资,主动出击": 核心逻辑:让钱流动起来,寻找能跑赢通胀、分享经济增长红利的投资标的,而不是被动等待存款利息。 第二件事:疯狂投资自己,打造"永不贬值的资产" 1. 存款利率"跌跌不休":银行钱多了,给的利息自然变少。如今存款利率已逼近历史低点,存钱收益微薄,甚至跑不赢通胀。比如,10万元存一年利息 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