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下行

搜索文档
前8月保险业原保险保费收入4.8万亿元,人身险保费增长11.3%
环球网· 2025-09-28 05:22
【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9月26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2025年8月保险业经营情况表。具体来看,今年前8个月,我国 保险业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4.8万亿元,同比增长9.63%。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万亿元,同比增长3.65%,人身险保费收入 3.8万亿,同比增长达到11.32%。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披露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人寿保险共推出新产品超170款,其中分红型、万能型人寿保险占比近四 成。此外,在120余款年金保险中,分红型、万能型的年金保险占比超三成,较去年上升10个百分点。 进一步来讲,利率下行期,分红险呈现出"抗跌"优势。固定收益型产品随预定利率一路走低,分红险可通过提高权益或另类 资产占比,用浮动收益对冲利率风险,延长产品生命周期。在政策倾斜方面,新精算规定允许分红险按普通险规则计算现金 价值,前期现金价值更高,退保损失更小,同时取消高中低三档演示,仅保留"保证+分红"两档,降低销售误导风险。(南 木) 从人身险公司表现来看,今年前8个月,寿险原保险保费收入2.97万亿元,同比增长14.05%;保户投资新增交费4588亿元,投 连险独立账户新增交费129亿元,均同比持平。 值得一提的是,人身险 ...
国债ETF5至10年,让安全感与财富温柔相守
搜狐财经· 2025-09-18 01:47
"当市场喧嚣起伏,总有一种力量沉默如山海——国债ETF5至10年,以国家信用为盾,为你筑起风雨不 摇的港湾。不必追逐浪尖,静守便是晴天。" 新西兰2年期国债收益率跌幅扩大至10个基点,受对新西兰联储降息的预期影响。西太平洋银行目前预 计新西兰联储将在10月份将现金利率下调至2.5%,11月份进一步下调至2.25%。 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4.04%跳水至4.01%下方,金价剧烈波动于3696.67-3654.44美元。标普500指数 转涨,道指涨380点。美元指数跌0.2%,报96.46点。彭博美元指数创2025年新低。美联储如期宣布降息 25个基点,交易员加大对美联储今年至少再降息一次的押注。 美联储降息25个基点,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现在为4.00%-4.25%,符合市场预期。下调超额准备金利 率25个基点,至4.15%;下调储备金利率25个基点,至4%。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在决议声明 称,就业面临的下行风险加重,失业率略有上升但仍处于低位。总统特朗普提名、获得国会山批准、已 经宣誓就职的新理事Miran持异议,倾向于降息50个基点。通胀已上升,一定程度上仍处于高位。一位 美联储官员预计202 ...
宝城期货资讯早班车-20250917
宝城期货· 2025-09-17 01:5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核心观点 报告涵盖宏观数据、商品投资、财经新闻、股票市场等多领域信息,分析各领域现状与趋势,为投资决策提供参考,如商品期货资金流入、债市震荡修复、股市板块表现分化等[1][2][24] 各部分总结 宏观数据速览 - 2025年6月GDP不变价当季同比5.2%,较上期5.4%略降但高于去年同期4.7% [1] - 8月制造业PMI 49.4%,非制造业PMI商务活动50.3%,M0同比11.7%,M1同比6.0%,M2同比8.8%,CPI当月同比 -0.4%,PPI当月同比 -2.9%等 [1] - 8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固定资产投资等指标有不同程度变化 [1] 商品投资参考 综合 - 商务部等9部门发布扩大服务消费政策,提出五方面19条举措 [2] - 9月16日商品期货沉淀资金量达4736.5亿元创历史新高,11个品种沉淀资金超100亿元 [2] 金属 - 9月16日COMEX黄金期货主力合约创新高,沪金期货9月以来涨幅7.37%,白银价格走高 [4] - 9月15日部分金属库存有增减变化,如锌库存创逾2年零3个月新低 [5] 煤焦钢矿 - 美国政府商讨设立50亿美元矿业投资基金,计划扩大战略铀储备 [6] 能源化工 - 9月16日国际油价上扬,因乌克兰袭击俄石油设施及美原油库存减少 [7] - 中国石化资阳页岩气田两口井测试产量刷新纪录 [7] 农产品 - 9月18日开展中央储备冻猪肉轮换出库竞价交易,挂牌15000吨 [9] - 受拉尼娜担忧影响,咖啡期货价格一度突破每磅4美元 [9] 财经新闻汇编 公开市场 - 9月16日央行开展287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单日净投放400亿元 [11] 要闻资讯 - 商务部等九部门发布扩大服务消费政策,含19条举措 [12] - 证监会拟针对不同持有期限设置基金赎回费率下限 [13] - 多地披露地方隐性债务化解进展,82个区县完成全域隐性债务清零 [14] 债市综述 - 现券期货先抑后扬,银行间主要利率债收益率冲高后转降 [18] - 中证转债指数收盘下跌0.18%,万得可转债等权指数上涨0.18% [19] 汇市速递 - 在岸人民币对美元16:30收盘上涨65个基点,美元指数跌0.73% [23] 研报精粹 - 长江固收认为国债买卖择机重启时机或成熟 [24] - 中信证券称7、8月银行理财规模增长,新规或改变理财资金配置逻辑 [24] 股票市场要闻 - A股三大股指震荡收高,机器人概念股掀涨停潮,稀土等股逆势下跌 [29] - 香港恒生指数微跌,机器人概念股强,医药股普跌,南向资金净卖出 [29]
非银存款环比少增加近万亿元,居民入市脚步在放缓?
华夏时报· 2025-09-17 01:38
文/冉学东 7月居民存款减少1.1万亿元,同比多减7800亿元,非银存款增加2.14万亿元,同比多增1.39万亿元。这 表明居民和企业存款加速向金融产品转移,部分资金通过理财产品进入股市等资本市场。 但是到了8月份,尽管A股市场仍然火热,但是存款搬家现象似乎开始减速,中国人民银行9月12日公布 的数据显示,今年8月非银存款新增1.18万亿元,相比去年同期多增0.55万亿元,但环比少增近万亿元。 也就是说,居民存款搬家进入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的现象仍然在继续,但是步伐在放缓,这是否意味 着居民存款搬家的现象会继续放缓呢。 而非银存款6月份环比增加了1.77万亿元,7月增加了2.92万亿元,8月份增加了1.18万亿元。 所以从以上看,如果7月份非银行存款大增是因为行情火热,一些居民存款搬家到了非银存款进行股票 或者基金投资,那么在8月最后四五天,存款搬家脚步放缓,似乎可能性并不大。 因为8月大多数时间里,行情可谓火热,从8月1日3562点上涨到了8月26日的3871,上涨了超过300点, 许多人认为,这其实坐实了A股已经进入牛市的判断,而此前六七两月的上涨也仅仅只能看作是牛市的 起步。在这个情况下,投资者怎么会减 ...
全球经济进入“低增长时代”:普通人该如何守住财富?
搜狐财经· 2025-09-15 01:48
全球经济增长趋势 - 全球经济增速放缓成为新常态 世界进入低增长时代 [2] - 人口老龄化 去全球化趋势明显 科技红利进入寡头阶段 [2] - 国际产业链重组导致全球经济失去顺畅流动的润滑剂 [2] 利率环境特征 - 全球主要经济体进入新一轮降息周期 低利率环境持续 [4] - 银行存100万元年利息不足2万元 低于通胀水平 [4] - 低利率削弱存款吸引力 存款正在蚕食财富 [4] 房地产市场变化 - 房地产黄金时代落幕 三四线城市房价停滞 [5] - 部分二线城市出现房产滞销现象 [5] - 买房不再是稳赚不赔的选择 [5] 股票市场表现 - A股市场结构性分化明显 科技股波动较大 [5] - 传统行业业绩稳定但股价难有大幅突破 [5] - 股市风险和难度对普通投资者仍然较高 [5] 财富配置策略 - 保证家庭3-6个月流动性储备为基础 [6] - 资金分散配置银行理财 指数基金 黄金等品类 [6] - 适度配置海外资产规避单一市场波动 [6] - 长期投资新能源 人工智能 医疗健康等赛道 [6] 财富管理转型 - 财富积累方式从增值转向守护 [9] - 需要更多专业知识和理性规划 [8] - 核心目标是让财富跑赢通胀 [8]
2025年,财富分化加速:穷人拼命存钱,富人悄悄在配置
搜狐财经· 2025-09-12 08:19
进入2025年,你有没有发现一个现象: 身边的普通人,依旧习惯把钱存进银行,图一个"心里踏实";而富人们,却早已悄悄把钱分散到股市、黄金、海外基金甚至是新兴资产里。结果呢?表面上 大家的钱都还在,但时间一长,财富差距越拉越大。 为什么会这样?答案很残酷:穷人忙着存钱,富人却在利用资产配置实现增值。 一、存钱真的越来越"穷" 股市:富人不会盲目炒短线,而是布局AI、新能源、医疗等长期赛道,拿的是时间的红利; 房产:他们不碰三四线库存盘,而是瞄准一线核心资产,宁愿贵也要稳; 黄金与外汇:黄金是他们的保险,美元资产是他们的对冲工具; 新兴资产:敢于小比例尝试数字货币、海外ETF,哪怕失败了也能承受。 三、财富分化的真正原因 在利率不断下行的当下,存款已经从"稳健理财"变成了"慢性贬值"。 穷人的逻辑是:钱放银行最安全。 但在财富的游戏里,安全往往意味着失去机会。 二、富人的财富游戏 相比之下,富人的做法截然不同。他们并不满足于"钱不丢",而是想着"钱要生钱"。 富人的逻辑是:钱要流动,资产要组合。 正是这种思维,让他们在波动中越走越远。 一笔100万元的大额存单,一年利息还不到2万元,而生活成本一年上涨早就超过这个 ...
中金:全球政府债务持续扩张背景下的国债曲线牛陡化趋势
智通财经网· 2025-09-07 02:13
全球主权债务风险抬升 - 主要发达经济体政府债务余额占GDP比例自2020年疫情以来逐步上升 其中美国上升速度偏高 欧洲内部分化 英国和法国压力更大 日本因通胀影响赤字压力相对可控[2] - 财政扩张伴随货币扩张 美国财政扩张速度高于欧洲和日本 导致美国M2增速回升过程中高于其他发达经济体[2] - 高通胀环境下的加息政策放大了财政脆弱性 低利率时期政府加杠杆未引发担忧 但当前利率上行加剧债务风险[2] 收益率曲线变化趋势 - 主要经济体30年期与2年期国债期限利差扩大至历史高位 欧洲和日本30年国债利率抬升尤为明显[1] - 收益率曲线陡峭化反映长期债券附加更高主权信用风险溢价 源于对政府债务长期偿付风险的担忧[3] - 曲线变陡体现市场对近期降息(短端利率下行)与长期通胀风险及债务问题无法缓解的矛盾预期[3] 黄金与资产配置动向 - 全球央行因主权债务偿付风险升高而增加黄金配置 将其作为安全替代资产 推动黄金价格上涨[3] - 各国政府关注财政恶化风险并尝试调整 但财政改革可能加剧经济短期压力及政局不稳定性[3] 债务杠杆与经济增长关系 - 全球债务杠杆(居民/企业/政府)处于高位 进一步扩张空间有限 将制约未来经济增长速度[4] - 利率水平由债务杠杆强度决定 债务风险上升制约债务扩张 最终导致全球利率中枢下行[4] - 中国财政扩张后债务担忧加剧 将制约债务杠杆上升速度 财政力度难明显提升 利率进一步走低[4] 货币政策与利率走势 - 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 因美国需缓解债务负担且就业数据疲软支持降息[5] - 美联储降息将打开中国货币政策放松空间 货币市场利率补降可带动短端及中长端利率下行 收益率曲线可能变陡[5] - 长端利率下行空间打开 因银行存款增速可能回升(企业结汇资金增加及存款分流压力缓解)且实体融资需求偏弱 叠加政府债券供给减少改善供需[5] - 权益市场风险偏好摆动扰动债市 若股市情绪平缓 资金回流债市可能加速存款回补及债券利率下行[6]
WKK INTL (HOLD)发布中期业绩,股东应占亏损1104.2万港元,同比减少86.87%
智通财经· 2025-08-29 13:54
财务表现 - 公司取得收益18.18亿港元,同比增长8.64% [1] - 公司权益持有者应占亏损1104.2万港元,同比大幅减少86.87% [1] - 每股基本亏损1.51港仙 [1] 业务部门表现 - 贸易及分销部营业额达9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5.7% [1] - 贸易及分销部取得经营溢利6910万港元,去年同期为1450万港元 [1] - 业绩改善主要受益于中国台湾及中国内地附属公司分销产品需求上升 [1] 业绩驱动因素 - 客户扩大库存水平及增加资本开支带动需求增长 [1] - 原产品制造部成功应对地缘政治压力及全球经济局势动荡 [1] - 融资成本净额下降反映银行借贷利息支出减少及整体利率下行有利影响 [1]
100万元放在银行里吃利息,靠利息过日子,可以过上怎样的生活?
搜狐财经· 2025-08-29 00:07
收益分析 - 国有银行三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约为2.8% 100万元存款年利息收入约2.8万元 月均约2333元[3] - 部分银行大额存单(20万元以上)三年期利率达3.3% 年利息收入提升至3.3万元 月均约2750元[3] - 中低风险结构性存款或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约3.5%-4.5% 保守按4%计算年利息收入4万元 月均约3333元[5] 成本分析 - 三四线城市或县城月基本生活成本约2000-3000元 可覆盖饮食水电物业及基础医疗需求[5] - 二线城市(如成都、武汉)月基本开销约3000-4000元 若需租房则额外增加1500-2500元支出[5] - 一线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月基本生存成本超6000元 利息收入难以覆盖日常所需[6] 风险提示 - 年均通胀率假设2.5% 10年后100万元实际购买力缩水至约78万元[10] - 全球低利率背景下中国存款利率可能进一步下调 直接影响被动收入水平[10] - 突发重大疾病或事件可能需一次性支出数十万元 动用本金将导致利息收益大幅降低[11] 优化策略 - 组合投资方案:50万元大额存单(保本)+30万元国债(年息3.5%)+20万元纯债基金(年化4%)综合收益率约3.5%-4%[11] - 商业医疗保险年缴费约3000元 可规避大病导致的财务风险[11] - 一线城市房产出租月租金约3000-5000元 结合迁居低成本城市可降低生活支出[11] 可行性结论 - 单身或低消费群体在小城市无房贷压力下可维持基本生活 但需限制娱乐及消费升级[14] - 有家庭或高消费需求者需200-300万元本金 并结合动态资产配置实现舒适利息生活[14] - 单纯依赖100万元利息仅能实现"温饱自由" 需结合社保、副业或资产增值手段避免坐吃山空[14]
没抓住3800点,得抓住最后的2.5%
格隆汇· 2025-08-28 11:23
保险行业利率调整趋势 - 保险行业预定利率进入下行周期 自2019年以来经历四次调整 [2] - 普通型养老年金与长期年金预定利率从2019年8月的4.025%下降至3.5% [2] - 2023年7月普通型人身险从3.5%下调至3.0% 2024年8月进一步下调至2.5% [2] - 2025年7月将实施预定利率与市场利率挂钩的动态调整机制 预计下调至2% [2] 香港分红险产品特性 - 演示收益与保证金额存在显著差异 以年交1.5万美元缴5年为例 演示收益第8年回本但保证金额需第19年回本 [4] - 收益实现取决于保险公司分红实现率 过往表现仅具参考价值 [4] - 保单高收益周期长达20-30年 提前取出可能导致收益不达预期 [4] - 产品以美元/英镑计价 存在汇率风险及资金跨境流动复杂性 [4] - 更适合具有长期海外资产配置需求及风险承受能力较强的投资者 [5] 内地年金险产品优势 - 太平洋瑞有余年金险提供2.5%预期收益 现金价值保证实现并载入合同 [6] - 以人民币年交1.5万元缴5年为例 第7年实现回本 [6] - 持有10年以上收益超越国债利率及1%区间的大额存单 [6] - 提供灵活领取方案 可选择从45岁领取至60岁 [6] - 在利率下行环境中具备锁定长期收益及安全垫功能 [6] 保险产品比较分析框架 - 需区分演示收益与保证收益 明确收益确定性成分 [4][11] - 回本时间直接影响资金流动性 内地产品普遍较香港产品回本周期更短 [4][6] - 保险核心功能在于保障财富下限而非追求收益上限 [11] - 产品选择应综合考量风险偏好、资金流动需求及币种匹配度 [4][6][11] 当前市场窗口期 - 预定利率2.5%产品将于2024年8月31日停售 [3] - 利率下行加速背景下 保险产品锁定长期收益的功能凸显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