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周报:东北首单公募REIT获批,消费REITs单月表现优异-20250928
开源证券· 2025-09-28 13:18
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看好(维持)[2] 核心观点 - 债券市场利率中枢下行压力下,"资产荒"逻辑有望继续演绎,REITs作为高分红、中低风险的资产,在政策力度加强以及社保金和养老金入市预期下,有望持续提升配置性价比,板块具备较好的投资机会[5][60] 市场动态与项目进展 - 华夏中海商业资产REIT于9月22日通过审核,基础设施项目为佛山映月湖环宇城项目,独用宗地面积35,339.12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53,478.85平方米[6][14][15] - 中信建投沈阳国际软件园REIT于9月23日获批,为东北首单公募REIT,项目涵盖13栋产业楼宇,产权建筑面积合计20.12万平方米[6][14][15] - 共有12只REITs基金等待上市,发行市场保持活跃,包括华夏安博仓储物流REIT等新通过审核产品[8][56][59] 市场表现数据 - 中证REITs(收盘)指数为831.45,同比上涨6%,环比下跌0.83%,2024年年初至今累计上涨9.92%,累计超额收益-22.7%[5][7][16] - 中证REITs全收益指数为1064.42,同比上涨12.63%,环比下跌0.65%,2024年年初至今累计上涨23.52%,累计超额收益-9.1%[5][7][20] - 本周REITs市场成交量达3.88亿份,同比下降16.92%,成交额达18.6亿元,同比下降1.06%,区间换手率1.63%,同比-1.54个百分点[5][25] - 近30日REITs市场成交总量37.52亿份,同比下降9.33%,成交总额166.89亿元,同比下降11.49%,平均区间换手率0.55%,同比-11.63个百分点[30] 分板块表现 - 消费类REITs单周下跌1.43%,单月累计上涨1.56%,为各板块中月度表现最佳[5][7][35] - 保障房REITs单周下跌1.49%,单月上涨0.31%[5][7][35] - 环保类REITs单周下跌0.09%,单月下跌3.29%[5][7][35] - 高速公路类REITs单周下跌1.73%,单月下跌2.77%[5][7][35] - 产业园区类REITs单周下跌0.65%,单月下跌1.21%[5][7][35] - 仓储物流类REITs单周下跌0.43%,单月上涨0.91%[5][7][35] - 能源类REITs单周下跌0.60%,单月下跌0.82%[5][7][35] 个股表现 - 中信建投国家电投新能源REIT周涨幅0.98%,中航京能光伏REIT周涨幅0.65%,国泰君安东久新经济REIT周涨幅0.52%,涨幅靠前[52][55] - 易方达深高速REIT周跌幅4.15%,中信建投明阳智能新能源REIT周跌幅4.03%,国泰君安城投宽庭保租房REIT周跌幅3.01%,跌幅靠前[52][55]
农林牧渔2025年第39周周报:行业养殖进入亏损,重视生猪板块预期差-20250928
天风证券· 2025-09-28 13:1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强于大市(维持评级) [8] 报告核心观点 - 生猪养殖行业已进入亏损状态 猪价加速下跌 外销仔猪亏损加大 行业产能有望去化 [2][11] - 牛产业中原奶价格持续磨底 肉牛超级周期或已启动 奶牛存栏下降近8% 产能加速出清 [3][13] - 宠物板块国产品牌持续崛起 宠物食品出口趋势向好 淘宝猫主粮销售额同比增长9.63% [3][14] - 禽板块白羽鸡引种存在缺口 2025年1-8月祖代更新量同比下降26.9% 黄羽鸡供给收缩 需求边际改善 [4][15][18] - 种植板块聚焦生物育种产业化 转基因玉米商业化有望加速 头部种企竞争力提升 [6][21][22] - 后周期板块饲料行业集中度提升 动保板块期待新大单品突破 [7][23][24] 细分板块总结 生猪板块 - 截至9月27日全国生猪均价12.76元/kg 较上周末下跌1.39% 行业自繁自养亏损54元/头 [2][11] - 7kg仔猪价格236元/头 头均亏损约54元/头 出栏均重128.55kg 环比增加0.10kg 为近五年历史同期最高 [2][11] - 屠宰样本日均宰杀量环比增加1.80% 主要因气温下降 屠企分割利润增加及国储交货时间临近 [11] - 头均市值显示牧原股份3300-4000元/头 温氏股份等2000-3000元/头 新希望等低于2000元/头 估值处于历史底部 [2][12] 牛板块 - 主产省份活牛价格27.14元/kg 环比下降0.1% 同比上升11.3% 生鲜乳价格3.03元/kg 同比下跌3.5% [13] - 奶牛存栏下降近8% 产能加速出清 复产周期长效率低 预计上行周期持续时间较长 [3][13] - Q3青贮收购资金压力可能推动出清边际加速 原奶价格有望触底回升 牛肉价格或迎拐点 [3][13] 宠物板块 - 2025年7月淘宝猫主粮销售额7.35亿元 同比增长9.63% 狗主粮销售额3.53亿元 同比增长1.45% [14] - 国产品牌麦富迪位列猫主粮TOP3和狗主粮TOP2 凭借产品创新和精细营销持续崛起 [14] - 2025年1-8月宠物食品出口23.04万吨 同比增长6.23% 出口金额67.64亿元 同比下降2.35% [14] 禽板块 白羽鸡 - 2025年1-8月祖代更新量73.3万套 同比下降26.9% 海外引种量仅27.4万套 均来自法国 [4][16] - 自2024年12月美国俄克拉荷马州和新西兰爆发禽流感后 从美国和新西兰引种处于暂停状态 [4][16] - 山东大厂商品代苗报价3.6元/羽 山东区域主流毛鸡均价3.35元/斤 价格环比持平 [16] 黄羽鸡 - 在产父母代存栏量1376万套 周环比下降0.2% 同比上升6% 处于2018年以来较低区间 [5][18] - 快中慢速类中华土鸡均价分别为6.36元/斤 6.96元/斤 8.21元/斤 粤东和江苏区域价格有所上涨 [18] 蛋鸡 - 主产区蛋鸡苗价格2.6元/羽 同比下跌31% 鸡蛋平均批发价格8.46元/kg 环比上涨1.4% 同比下跌21% [20] - 引种受阻对供给影响可能超预期 晓鸣股份雏鸡苗市占率超20% [5][20] 种植板块 - 粮食供求长期紧平衡 实现增产重心转向"大面积提单产" 2024年单产提升对粮食增产贡献率超80% [6][21][22] - 农业农村部强调推进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 农发行累计投入超1200亿元支持种业发展 [22] - 转基因增产效果显著 转基因玉米商业化种植有望加速 [6][22] 后周期板块 饲料 - 水产养殖/饲料经历2年以上低谷 行业中小企业退出显著 预计今明多年品种水产料景气反转 [7][23] - 海大集团在原材料大幅波动下优势持续放大 市占率加速提升 海外饲料空间9-10亿吨 竞争相对温和 [7][23] 动保 - 传统畜禽疫苗红海竞争 研发创新愈发重要 期待非瘟疫苗等大单品突破 [7][24] - 宠物动保随宠物老龄化和单只宠物支出增长 市场持续扩容 国产猫三联等大单品陆续问世 [7][24] 农业板块表现 - 最新交易周农林牧渔行业下跌1.97% 同期上证综指上涨0.21% 深证成指上涨1.06% 沪深300上涨1.07% [25] - 个股涨幅靠前的包括ST景谷上涨15.68% 华英农业上涨5.76% 生物股份上涨3.78%等 [25]
煤炭行业周报:动力煤700元之上和焦煤大涨,煤炭布局稳扎稳打-20250928
开源证券· 2025-09-28 13:1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看好(维持)[1] 报告核心观点 - 动力煤价格已反弹至700元/吨以上,焦煤价格大幅上涨,行业处于拐点右侧,供需基本面持续改善[3][4] - 煤炭板块具备周期弹性和稳健红利的双重投资逻辑,当前持仓低位,已到布局时点[5] - 动力煤价格有望修复至750元(煤电盈利均分点)和860元(电厂盈亏平衡线)目标价;焦煤价格基于与动力煤2.4倍比值关系,目标价分别为1680元、1800元和2064元[4][13] - 非电煤需求(化工、建材等)在金九银十旺季有望接棒电力需求,推动价格上行[3][4] 行业走势与估值 - 煤炭指数本周下跌1.37%,跑输沪深300指数2.44个百分点[8][24] - 板块平均市盈率(PE)为13.49倍,市净率(PB)为1.26倍,均位列A股全行业倒数第五位[8][30] 动力煤市场动态 - 秦港Q5500动力煤平仓价701元/吨,周环比下跌0.43%;晋陕蒙产地价格上涨,涨幅1.64%-4.67%[20][36] - 年度长协价格微涨,9月CCTD长协价674元/吨(+0.9%);BSPI、CCTD、NCEI指数均微涨0.15%-0.60%[20][42] - 沿海八省电厂日耗大跌5.61%至210.2万吨,库存微涨0.55%,可用天数大涨6.45%至16.5天[20][66] - 环渤海港口库存微涨0.45%,长江口库存大涨4.43%,广州港库存下跌3.73%[20][98] 炼焦煤市场动态 - 京唐港主焦煤报价1750元/吨,周环比大涨4.79%;山西吕梁主焦煤产地价1500元/吨(+7.14%)[21][23][112] - 焦炭现货价下跌2.26%至1300元/吨,螺纹钢现货价下跌1.22%至3240元/吨[23][126] - 独立焦化厂炼焦煤库存大涨6.58%,可用天数大涨6.96%;钢厂铁水产量微涨0.55%至242.4万吨[23][132][133] 无烟煤市场动态 - 晋城无烟中块价格940元/吨(+9.30%),阳泉无烟末煤价格710元/吨(+14.52%)[24][150] 投资建议与主线 - 周期逻辑主线:晋控煤业、兖矿能源(动力煤);平煤股份、淮北矿业、潞安环能(冶金煤)[5][14] - 红利逻辑主线:中国神华、中煤能源、陕西煤业(合计中期分红241.3亿元)[5][15] - 多元化弹性主线:神火股份、电投能源(铝业务弹性)[5][14] - 成长逻辑主线:新集能源、广汇能源[5][14] 数据来源与指标 - 数据来源:聚源、Wind、CCTD、卓创资讯、开源证券研究所[2][20][21][23][24]
十五五系列报告:畅想十五五,生活文娱软消费全球崭露头角
银河证券· 2025-09-28 13:10
行业投资评级 - 食品饮料推荐东鹏饮料、立高食品 [6] - 社服板块推荐蜜雪集团、古茗,关注名创优品 [6] - 农业板块推荐中宠股份、佩蒂股份、牧原股份、海大集团 [6] - 纺服板块关注安踏体育、特步国际、361度、海澜之家、李宁 [6] - 轻工板块关注中烟香港、匠心家居、恒丰纸业、喜临门、奥瑞金,潮玩谷子推荐泡泡玛特 [6] - 家电板块推荐高分红率龙头以及科技消费,美的集团、海尔智家、TCL电子H、石头科技、科沃斯,关注影石创新 [6] - 传媒建议关注腾讯控股、网易-S、阿里巴巴-W、光线传媒、神州泰岳、芒果超媒等 [6] 核心观点 - "十五五"规划预计2025年四季度亮相,规划重点从过往侧重生产向生产与消费并重转变 [5] - 中国制造密集型"硬消费"已具备国际竞争力,生活文娱类"软消费"正在全球崭露头角 [5] - 中国互联网、电子游戏、潮玩文创、现制饮品、杂货店、长视频/短视频、网文等领域出现全球级拓展/传播现象 [5] - 中国已发展出独有的现代化生活方式,在现制饮品、鞋服品牌、商超领域开始具备国际化能力 [5] - 中国文娱开启全球输出新篇,在IP周边经济、内容创作、3D国漫、电子游戏等领域具备国际竞争力 [5] 鼓励消费产业出海,提升文娱产业链价值 - 构建创新驱动发展新格局,持续推动我国向全球价值链高端攀升 [11] - 优化产业结构,布局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发展高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12] - 强化品牌与服务型制造,推动企业向高端价值链环节转型 [13] - 深化国际合作,推动高技术产业的全球化布局 [14] - 文化建设方兴未艾,政策导向不断推进,文化出海作为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 [15][22] - 国家积极出台支持文化产品和服务出海的政策,如"千帆计划"和《关于推进对外文化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22][25] 中国餐饮全球化,现制饮品先行 - 全球餐饮连锁龙头以美国为主,统一的大市场有利于大型连锁餐饮企业的诞生 [26] - 现制饮品市场规模庞大,2023年全球现制饮品市场规模达7791亿美元,占全球饮料市场规模46% [29][30] - 中国现制饮品行业过去十年高速发展,2018-2023年中国现制茶饮终端零售额2585亿元,CAGR约25% [32] - 东南亚市场是中国品牌全球化第一站,蜜雪冰城已成为东南亚地区最大规模现制茶饮品牌,2023年市场份额接近20% [40] - 欧美市场现制茶饮门店数量预计达到5万家左右,2028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806亿美元 [49][50] 全球线下零售,中国模式占一席之地 - 全球连锁线下零售以欧美日为主,沃尔玛和山姆已成为全球零售巨头 [57] - 日本便利店集大成者,711引领东亚便利店模式发展 [58] - 名创优品依托供应链优势开启全球化征程,全球自有品牌综合零售市场2024年规模达698亿美元 [64] - 名创优品以6.7%的市占率排名全球自有品牌零售市场第一 [66] - 截止1H25,名创优品海外门店数达3307家,占公司总门店数比例43% [68][72] 全球泛IP周边经济,中国潮玩崛起 - 欧美、日本为IP经济强国,迪士尼、万代等公司拥有众多知名IP [79] - 2023年全球玩具和游戏市场规模达2727亿美元,同比增3.1%,中国玩具和游戏市场规模达3961亿元,同比增11.2% [80] - 泡泡玛特海外业务高速增长,2024年海外收入达50.66亿元,同比增375.16%,2025H1海外收入55.9亿元,同比增440% [92] - 泡泡玛特在东南亚市场表现突出,2024年底营收达24亿元,占海外总营收47.4%,同比增619% [108] 文化内容出海,影视、游戏扬帆 - 中国在影视、游戏、短视频平台等领域具备国际竞争力,如《原神》《王者荣耀》《黑神话:悟空》等游戏佳作频出 [5] - 短视频平台TikTok在全球推广中国特色的短视频模式,2025年初美国消费者登录小红书,西方社会开始主动了解中国生活方式 [5] - 中国内容创作如刘慈欣的科幻小说在全球引发广泛关注,3D国漫反超日本2D动漫,动画表达能力更胜一筹 [5]
碳陶制动盘行业深度报告:碳陶制动盘:高端标配,自主向上
爱建证券· 2025-09-28 13:06
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 [2] 核心观点 - 碳陶制动盘凭借轻量化、耐高温、高性能优势 正从超跑市场向30万级高端新能源车下沉 预计2026年中国市场规模达73-115亿元 [2] - 需求受轻量化、智能化、高端化三重驱动 单套等效减重100kg提升续航25km 瞬时制动响应匹配高阶智驾需求 [2] - 供给端中国厂商加速突破 国产化使单价降至进口1/20 长纤盘有望下探至2000元 短纤盘降至1000元以内 [2] - 航空领域为重要增量 预计2030年全球飞机碳陶制动盘市场空间约20亿美元 飞行汽车标配碳陶制动盘打开新增长极 [3][54][65] 行业趋势 - 新能源汽车高性能与续航要求倒逼制动系统升级 2025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预计突破1538万辆 渗透率52.9% [6] - 碳陶制动盘较传统灰铸铁盘减重显著 一对380mm碳陶盘重12kg vs 灰铸铁32kg 等效减重100kg [22] - 碳陶制动盘最高使用温度达1650℃ 使用寿命50-100万公里 为零延迟最大刹车力提供基础 [21] 产业链分析 - 上游碳纤维成本占比40-70% 2024年中国碳纤维运行产能150,130吨 全球占比48.6% T300级价格从200万元/吨降至80-100万元/吨 [32][35] - 中游工艺壁垒高 认证周期2-3年 CVI+LPI组合为主流工艺 头部企业通过专利与工艺构筑壁垒 [44] - 下游应用加速 2024年配置碳陶制动盘车型增至54款 均价从2000万元下探至128万元 小米SU7 Ultra降至50万元级 [46][47] 市场空间测算 - 2026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碳陶制动盘市场空间悲观73亿元、乐观115亿元 按价格区间渗透率1-40%测算 [53] - 30-40万价格区间为最大市场 预计贡献45-67亿元 40万以上区间因单价1.5万元贡献25-34亿元 [53] - 航空市场持续增长 预计2035年民航碳陶制动盘新增需求24万盘 军用飞机按机型配置4-12个/架 [62] 竞争格局 - 国际寡头主导 布雷博市占率超60% 与法拉利、保时捷等超豪华品牌深度绑定 [44][85] - 中国四类企业加速切入:专业碳基材料商(金博、天宜新材)、航空技术转化企业(北摩高科、博云新材)、传统制动供应商(金麒麟)、多元化材料集团(楚江新材) [44] - 金博股份规划2027年产能400万盘/年 天宜新材规划年产60万盘 国产化推动成本降低60% [2][101] 技术发展 - 中国厂商复用碳碳复合材料技术链 长纤维工艺性能优于海外主流方案 材料性能已实现超越 [68] - 降本路径明确:优化碳纤维牌号、开发快速CVI工艺、智能化生产提升良率 争取能源专项价格 [72] - 政策推动标准化 中国发布《汽车用碳陶制动盘技术要求及测试方法》 欧盟欧7标准将制动颗粒物纳入监管 [81] 重点公司进展 - 金博股份:获IATF16949认证 建成全球首条年产40万盘自动化生产线 产品用于小米SU7 Ultra实现100-0km/h制动30.8米 [102] - 天宜新材:获3家头部新能源车企量产定点 20余家主机厂合作 60万盘产线建设中 [44] - 布雷博:2024年营收38.4亿欧元 亚洲市场增长强劲 中国销售额增7.7% 日本增37.9% [93][98]
货币政策例会强调政策执行
湘财证券· 2025-09-28 13:06
行业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6][8][31] 核心观点 - 货币政策强调执行落实 预计银行资产端利率压力缓解 随着存款成本下行与息差降幅收窄 银行业绩增长有望保持相对稳健[6][7][8] - 银行股经历市场调整后股息率明显回升 高股息将吸引配置型资金流入 看好银行股绝对收益投资价值[8] - 建议关注国有大行稳健高股息配置价值 以及经济改善预期下股份行和区域行估值修复机会[8][31] - 推荐中信银行 江苏银行 成都银行 沪农商行 渝农商行 常熟银行 苏州银行等[8][31] 市场回顾 - 本期银行(申万)指数下跌0.48% 表现弱于沪深300指数1.55个百分点[10] - 子板块表现:大型银行-0.41% 股份行-0.76% 城商行-0.05% 农商行-0.49%[10] - 领涨银行:南京银行+7.44% 齐鲁银行+3.35% 渝农商行+3.19% 工商银行+2.92% 苏州银行+1.60%[10] 资金市场 - 央行公开市场净投放9406亿元[17] - R007/DR007/7天拆借利率日均数分别为1.55%/1.54%/1.57% 较前值变动0BP/2BP/3BP[17] - SHIBOR 3M为1.58% 较前值上升2bp SHIBOR 6M为1.64% 较前值上升1bp[19] - 国有大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1年期同业存单发行利率均值分别为1.69%/1.68%/1.79%/1.79% 较前值变化1BP/0BP/2BP/3BP[19] - 9月以来存单净融资-3792.30亿元[20] 行业动态 - 三季度货币政策例会强调抓好各项政策措施执行 充分释放政策效应[5][28] - 政策重点支持小微企业与稳定外贸领域[6][29] - 房地产市场政策进入巩固和观察期 重心转向推动已出台政策落地和存量资源盘活[6][29] - 大型银行资本实力明显增强 中小银行资本补充预计以内生增长为主[7][29] - 青岛银行成功发行10亿元5年期科技创新债券 票面利率1.87%[30] - 邮储银行将吸收合并全资子公司中邮邮惠万家银行[30]
机械设备行业:可控核聚变产业数据跟踪(一):优先布局磁体系统供应商,把握CFEDR中长期机遇
爱建证券· 2025-09-28 12:55
行业投资评级 - 机械设备行业评级为强于大市(维持)[1] 核心观点 - 优先布局磁体系统供应商以把握CFEDR中长期机遇 磁体系统占总投资额42.34%[5] - 核聚变产业链资金投入高度分化 核心价值区集中在磁体、电源及超导带材环节[5] - CFEDR总投资额预计达1200亿元 对应设备投资额约720亿元 产业链将在2030–2033年释放显著增量价值[5][31] - 投资逻辑聚焦业绩兑现明确的磁体/电源环节及在BEST阶段已验证技术的供应商[5][34] 产业链环节分析 - 磁体系统预算额2.87亿元(占比42.34%)为最大资金流向领域[5][54] - 电源系统预算额1.08亿元(占比15.98%)[54] - 超导带材占磁体系统成本约47% 是核心价值环节[55] - 真空室/容器类设备预算额3510万元(占比5.17%) 偏滤器/包层系统预算额1亿元(占比14.79%)[54] 项目进展与招标节奏 - BEST项目预算额3.86亿元(占比55.98%) 处于中期建设阶段 关键部件招标集中释放[46][43] - EAST项目预算额7268万元(占比10.53%) 进入组件更新优化阶段[46][28] - CFEDR处于预研阶段 预计2026年启动核心招标 2027–2029年进入集中招标期[28][43] - 订单集中释放在工程建设中段(20%–50%进度) 以设备安装和子系统集成为主[5] 市场空间与规模 - 全球核聚变市场规模预计2040年达8434.6亿美元 2030–2040年复合增速6%[27] - 中国市场预计2040年规模536.8亿美元 复合增速6.4%[27] - 产业链分为上游原材料(超导带材/特种钢材)、中游设备(磁体/真空室/电源)、下游项目(EAST/BEST/CFEDR)[27] 重点关注公司 - 磁体与电源环节:西部超导(应用于ITER项目)、英杰电气(2024年订单约1000万元)、上海超导(未上市)[36] - BEST验证供应商:合锻智能(中标BEST真空室项目2.09亿元)、国机重装(TF线圈盒制造)、久立特材(ITER关键组件)[36] 技术路径与装置演进 - 中国可控核聚变演进路径:EAST→BEST→CRAFT→CFEDR 对应物理验证→发电演示→工程验证→示范堆[20] - 托卡马克装置核心为磁体系统(TF/PF/CS/CC线圈) 通过螺旋形磁场约束等离子体[12][56] - 聚变发电链条涵盖等离子体加热、磁体约束、能量转换(包层/热交换/发电)等八大系统[17][19]
2025中国户外服饰市场分析报告
嘉世咨询· 2025-09-28 12:54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具体的行业投资评级 [1][2][3][4][5][6][7][8][9][10][11] 核心观点 - 中国户外服饰行业正处在由快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 在政策红利、经济基础和社会文化变迁三重因素驱动下 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预计2025年将达到1430亿元人民币 [9] - 产业链上游功能性面料技术仍由Gore-Tex等国际巨头主导 但国产替代进程已开启 中游品牌竞争格局呈现国际品牌占据高端、国内品牌深耕中端并积极向上的"哑铃型"结构 [10] - 消费者群体从传统硬核户外爱好者扩展到都市白领、年轻家庭和女性群体 "功能与时尚兼备"成为核心诉求 女性市场和儿童户外市场正成为行业新增长引擎 [11] - 行业未来将呈现科技化、时尚化、可持续化和全渠道化四大核心趋势 [11] 行业发展总览 - 户外服饰核心特征在于功能性 旨在为多变复杂自然环境提供保护、舒适和便利 按专业等级可分为大众休闲、专业户外和极限探险三个层级 [12][13][14] - 中国户外服饰行业发展历程分为萌芽期(1990s-2000s)、快速发展期(2008-2018)和转型升级期(2019至今)三个阶段 [17][18][19][20] - 行业宏观环境分析显示:政策层面国家"全民健身"战略与体育产业规划提供顶层设计支持 经济层面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提升和中产阶级壮大(超4亿人)为消费升级奠定基础 社会层面后疫情时代健康生活方式追求和社交媒体催化拓宽消费者基础 技术层面功能性面料技术和智能穿戴兴起推动行业发展 [21][22][23][24][25] 市场现状与规模 - 全球户外用品市场中户外服饰占据最大份额 欧美国家占据主导 中国为代表的亚太市场成为全球增长最快地区 [26] - 中国户外服饰市场规模从2020年580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23年1030亿元人民币 预计2025年达1430亿元人民币 2021-2025年复合增长率远高于传统服装行业 [28][29] - 市场结构按产品品类细分:服装占比最大(2022年约55% 2024年预计53%) 鞋履稳中有升(2022年约30% 2024年预计32%) 配件保持稳定(约15%) [30][31][33] - 按运动场景细分:"泛户外"市场增长最快规模最大 对时尚性和舒适性要求高 "硬核户外"市场客单价高品牌忠诚度强 [32][34] - 市场核心驱动力包括消费人群扩容、场景多样化和功能时尚化 行业天花板在于户外运动参与率和人均消费支出较欧美发达国家显著偏低 未来有数倍增长潜力 [36][37][38] 产业链分析 - 上游功能性面料由Gore-Tex(ePTFE薄膜)、Polartec(抓绒)、Primaloft(合成棉)、Vibram(鞋底)等国际巨头主导 国内登天、远纺等企业在自主研发上取得显著进步 国产替代成为重要趋势 [41][42][43] - 中游品牌商运营模式包括直营、代理/分销和联营/加盟 生产制造环节以OEM和ODM为主 少数集团拥有自主生产基地 [45][46][47][48][49] - 下游销售渠道线上以电商平台(天猫/京东)、DTC官网/小程序和社交电商为主 线下包括品牌专卖店、购物中心店中店和户外集合店 呈现线上线下深度融合态势 [51][52][53][54][55][57] 市场竞争格局 - 市场集中度(CR5/CR10)较其他成熟服装品类偏低但头部效应显现 主要由国际高端专业品牌(如始祖鸟)、国际大众户外品牌(如The North Face、Columbia)和国内品牌(如安踏集团、凯乐石、探路者)三大阵营构成 [58][59][60][61] - 国际品牌阵营中始祖鸟凭借不妥协的产品主义、精准高端定位和社群营销占据金字塔顶端 The North Face通过跨界联名和经典款复刻实现从雪山到街头的跨越 Columbia以高性价比和广泛渠道覆盖主导大众市场 [62][63][64][65] - 国内品牌阵营中探路者具有强大国民认知度但面临品牌老化挑战 凯乐石聚焦攀岩登山等硬核领域构建专业品牌形象 安踏通过收购亚玛芬体育占据高端生态位 [67][68][69][70] - 品牌营销策略进入内容和体验为王时代 包括KOL/KOC种草和线下社群活动与体验式营销 [71] 消费者行为与趋势 - 核心消费人群从70、80后向90、00后迁移 女性消费者增速快市场占比近40% 一二线城市为主但三四线市场正被激活 [75] - 关键购买决策因素包括产品功能性、品牌、设计与颜值、场景匹配度和口碑与评测 [78][79] - 新兴消费趋势包括"城市户外"与"山系穿搭"时尚化风潮、女性市场崛起、可持续与环保理念渗透和儿童户外市场兴起 [80][81][82][83][84] 行业挑战与机遇 - 面临挑战包括核心技术对外依存度高、产品同质化与价格战、品牌文化建设与消费者忠诚度培养不足 [86][87][88] - 未来发展机遇包括户外运动渗透率持续提升、细分场景与小众运动蓝海市场、"国潮"崛起与国产品牌替代、数字化转型与DTC模式效率提升 [89][90][91][92][93] 未来趋势与建议 - 行业四大核心发展趋势:科技化(新材料与智能穿戴深度融合)、时尚化(设计美学与跨界联名常态化)、可持续化(环保材料与绿色生产全周期渗透)、全渠道化(线上线下无缝衔接消费体验) [95][96][97][98] - 对现有头部品牌建议加大基础研发投入和深化品牌文化 对腰部成长型品牌建议聚焦核心品类和强化品牌定位 对新进入者/初创品牌建议切入新兴蓝海赛道和利用社交媒体冷启动 [99]
行业周报:建材行业稳增长方案出台,积极布局建材机会-20250928
开源证券· 2025-09-28 12:51
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看好(维持)[1] 核心观点 - 六部门联合印发《建材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核心是"稳增长"与"促转型"并举,严禁新增水泥、玻璃等过剩产能,目标到2026年绿色建材营业收入超过3000亿元,培育"六零"示范工厂[3] - 政策从供需两端协同发力,通过强化行业管理、扩大有效投资、拓展绿色建材应用场景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3] - 消费建材板块推荐三棵树、东方雨虹、伟星新材、坚朗五金,受益标的包括北新建材[3] - 水泥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要求到2025年底熟料产能控制在18亿吨左右,能效标杆水平以上产能占比达30%,熟料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比2020年降低3.7%[3] - 水泥板块受益标的包括海螺水泥、华新水泥、上峰水泥[3] - "对等关税"利好海外有生产基地的玻纤龙头,玻纤板块推荐中国巨石,受益标的包括中材科技、长海股份、国际复材[3] - "一致性评价+集采"政策促进中硼硅药用玻璃渗透率提升,药用玻璃板块推荐力诺药包、山东药玻[3] 市场行情回顾 - 本周建筑材料指数下跌2.11%,沪深300指数上涨1.07%,跑输沪深300指数3.18个百分点[4][11] - 近三个月建筑材料指数上涨10.96%,跑输沪深300指数2.84个百分点[4][11] - 近一年建筑材料指数上涨10.02%,跑赢沪深300指数3.11个百分点[4][11] - 细分板块中碳纤维涨幅最大(+1.75%),玻璃制造上涨0.42%,玻纤制造下跌0.81%,水泥制造下跌2.77%,管材下跌4.40%,改性塑料下跌4.48%,耐火材料下跌6.00%[15] - 个股方面道恩股份涨幅最大(+11.16%),公元股份跌幅最大(-15.88%)[16] - 建材板块平均市盈率PE为28.92倍,位列A股全行业倒数第15位;市净率PB为1.32倍,位列A股全行业倒数第8位[17] 水泥板块跟踪 - 全国P.O42.5散装水泥平均价为287.55元/吨,环比上涨3.06%[6][22] - 分区域涨幅:东北+0.00%、华北+0.29%、华东+3.49%、华南+4.11%、华中+6.28%、西南+7.67%、西北+1.33%[22] - 全国熟料库容比70.17%,环比上升5.06个百分点[6][22] - 上海港动力煤到港价(5500卡,含税)为725元/吨,周环比上涨1.40%[54] - 水泥-煤炭价差为193.30元/吨,环比上涨3.89%[6] - 分区域水泥煤炭价差变化:东北下跌0.49%、华北下跌0.28%、华东上涨4.78%、华南上涨5.49%、华中上涨9.56%、西南上涨10.97%、西北上涨1.30%[58][62] 玻璃板块跟踪 - 浮法玻璃现货均价1283.80元/吨,环比上涨74.82元/吨,涨幅6.19%[6][73] - 玻璃期货结算价1257元/吨,环比上涨45.00元/吨,涨幅3.71%[73] - 全国浮法玻璃库存5329万重量箱,环比减少142万重量箱,降幅2.60%[75] - 重点八省库存4238万重量箱,环比减少104万重量箱,降幅2.40%[75] - 光伏玻璃均价125.00元/重量箱,环比持平[6][77] - 重质纯碱现货平均价格1277元/吨,环比下跌0.71元/吨,跌幅0.06%[81] - 纯碱期货结算价1301元/吨,环比下跌11.00元/重量箱,跌幅0.84%[81] - 全国纯碱库存165.15万吨,环比下降5.93%;开工率89.12%,环比增长3.59个百分点[87] - 石油焦平均价3705.07元/吨,环比上涨0.17%;重油平均价4915元/吨,环比上涨0.67%;工业天然气价格3.49元/立方米,环比持平[91] - 浮法玻璃盈利能力:石油焦路线价差14.08元/重量箱(+10.90%)、重油路线价差10.53元/重量箱(+19.89%)、天然气路线价差13.21元/重量箱(+16.29%)[6][96] - 光伏玻璃-纯碱-天然气价差74.34元/重量箱,环比上涨0.03%[6][102] 玻璃纤维板块跟踪 - 无碱粗纱市场价格暂稳观望,主流报价:直接纱3400-4000元/吨、SMC纱4400-5000元/吨、喷射纱5400-6500元/吨、毡用合股纱4400-5300元/吨、板材纱4600-5300元/吨、热塑直接纱4100-4400元/吨[6][109] - 电子纱G75报价8300-9200元/吨,环比持平;7628电子布报价3.6-4.2元/米[110] 消费建材板块跟踪 - 原油价格72.09美元/桶,周环比上涨7.76%,较年初下跌6.05%,同比下跌4.50%[6][121] - 沥青价格4570元/吨,周环比持平,较年初上涨2.93%,同比上涨4.58%[6][121] - 丙烯酸价格6500元/吨,周环比下跌1.14%,较年初下跌16.67%,同比上涨0.78%[6][121] - 钛白粉价格13000元/吨,周环比下跌0.38%,较年初下跌9.09%,同比下跌14.19%[6][121] - 其他原材料价格:SBS改性沥青4350元/吨(周环比持平)、聚酯瓶片6080元/吨(+2.18%)、MDI 16900元/吨(+1.20%)、TDI 15900元/吨(+1.92%)、聚丙烯PP 7773元/吨(+0.16%)、HDPE 7886元/吨(+0.11%)、聚羧酸减水剂单体8000元/吨(持平)、MMA 10590元/吨(+2.52%)[122]
研发新进展频现,秋冬季催化中寻找结构性机会
湘财证券· 2025-09-28 12:46
行业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2] 核心观点 - 秋冬季催化为流感、肺炎、带状疱疹疫苗提供了需求窗口 重点关注流感、肺炎疫苗等低渗透率品种在季节性需求下的短期业绩增长 关注以流感疫苗为核心品种的企业[4] - 疫苗行业正处于规模扩张向创新驱动转型时期 供需失衡以及同质化竞争带来行业短期阵痛 但行业长期向好逻辑不变 政策、需求、技术是行业发展的三大驱动因素[9] - 建议重点关注研发创新力强、具有技术及平台优势、产品存在差异化竞争优势的企业 推荐康希诺 建议关注需求端存在一定刚性的品种及企业 推荐康华生物[9][25] 国内外疫苗动态 - 沃森生物:冻干带状疱疹病毒 mRNA 疫苗临床试验申请获得受理 目前全球已上市带疱疫苗主要为减毒活疫苗及重组疫苗 尚无 mRNA 技术路线带疱疫苗上市[4] - 康泰生物:三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上市许可申请获受理 该疫苗适用于 3 周岁及以上人群 与公司已申请生产注册的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已获批临床的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6-35 月龄人群)、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MDCK 细胞)及三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MDCK 细胞)构成覆盖全年龄段的流感疫苗系列[4] - 康乐卫士:三价 HPV 疫苗通过注册现场核查 为重组三价人乳头瘤病毒(16/18/58 型)疫苗(大肠杆菌)[4] -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 2026 年南半球流感疫苗组分 分为三价和四价两种类型 与 2023 年 9 月以来的前四次建议一致 不再有必要纳入 B 型/Yamagata 系抗原[4] 市场表现 - 上周疫苗报收 12092.26 点 下跌 3.07% 2025 年至今累计涨幅为 4.33%[5] - 13 个三级子板块中 除其他生物制品外 其他子板块均下跌 原料药跌幅最大(-8.22%) 医疗设备跌幅最小(-0.61%) 疫苗表现相对靠后[5][6] - 上周疫苗行业表现居前的公司有:康华生物、辽宁成大、成大生物、金迪克、华兰生物 表现靠后的公司有:智飞生物、欧林生物、康泰生物、康希诺、沃森生物[6] 估值水平 - 上周疫苗板块 PE(ttm)为 101.64X 环比下降 3.26X 近一年 PE 最大值为 111.89X 最小值为 27.17X[7] - 疫苗板块 PB(lf)为 1.87 倍 环比下降 0.06 倍 近一年 PB 最大值为 2.58X 最小值为 1.69X[7] - PE 处于 2013 年以来 62.66%分位数 PB 处于 2013 年以来 2.00%分位数[7] 投资建议 - 疫苗行业 2025Q2 业绩依然承压 业绩仍处探底过程中 供给端 Me-too 类管线占比相对较高 导致部分产品同质化竞争激烈 部分品种价格出现大幅下降 需求端 消费疲软及市场教育不足导致需求有所下降 存在疫苗犹豫 供需不平衡影响行业整体业绩[8] - 疫苗企业正积极调整管线布局 聚焦技术迭代及创新疫苗 加大竞争格局较好、多联多价品种的研发力度 短期来看 行业库存有待进一步消化 回款有待进一步改善 长期而言 基于创新力的产品力仍是企业竞争的核心 创新+出海值得持续关注[8] - 政策驱动:创新型疫苗的加速审批上市、鼓励疫苗研发投入加大等相关政策将推动疫苗行业快速发展[9] - 需求驱动:疫苗消费意愿提升叠加人口老龄化助推需求增长 疫苗出海也为疫苗行业拓宽了需求领域[9][23] - 技术驱动:技术创新已成为疫苗行业的核心驱动力 随着技术迭代升级以及更多新型疫苗陆续上市 疫苗的防护边界有望持续拓展[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