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核聚变能源
icon
搜索文档
万亿级能源革命来袭!可控核聚变6大龙头强势崛起,谁能问鼎能源之王
新浪财经· 2025-09-26 14:26
全球竞赛白热化 国际核聚变赛道正上演"速度与激情": 我国BEST项目总装工序较原计划提前2个月启动,美国Helion公司与微软签订全球首份核聚变电力采购 协议(2028年交付),日本更新《聚变能源创新战略》将商业化目标提前至2040年。 当中国聚变能源公司在工博会抛出重磅消息——将在上海启动"中国环流四号"实验装置建设,聚焦高温 超导磁体技术验证,标志着我国核聚变研发正式迈入"超导时代"。 与此同时,发改委、能源局联合印发《可控核聚变智能化发展实施意见》,明确要求基于AI技术构建 智能控制系统,实现等离子体稳态运行的"无人驾驶"。 政策与技术的双重赋能,让这个曾经遥不可及的"人造太阳"梦想加速照进现实。 全球唯一具备低温超导材料"全流程"生产能力的企业,作为ITER项目中国区超导线材独家供应商, 2025年新增200吨产能将同时保障BEST、CRAFT等5个国家重大专项需求。 第三家:合锻智能 攻克聚变堆真空室制造三大技术难题(精密成型/焊接变形控制/氚渗透防护),以2.09亿元订单100%国 产化率成为BEST项目真空室"唯一供应商",技术标准超越欧盟同类产品。 第四家:国机重装 依托8万吨模锻压机"国之 ...
《东方时空》聚焦可控核聚变竞逐 中国冲刺人类终极能源
格隆汇· 2025-09-26 10:07
核心观点 - 中国可控核聚变技术在多路线探索下取得突破性进展 产业链已初具雏形并实现关键设备国产化 形成国家队与企业双轨并进格局[2][8][14] 技术突破与实验进展 - 东方超环实现1亿摄氏度等离子体稳态运行1066秒[5] - 中国环流三号首次实现原子核温度1.17亿度与电子温度1.6亿度双亿度运行[5] - 新奥玄龙50U成为全球首个实现百万安培氢硼等离子体放电装置[5][15] - 玄龙50U实现秒级1.2T以上磁场条件 突破国际中大型球形环装置1T磁场极限[15] 技术路线探索 - 中科院与中核集团采用氘氚路线 以氢同位素氘和氚为燃料[10] - 新奥集团提出氢硼路线 燃料来源广泛且发电效率超90%[10] - 氢硼路线采用阶梯加热技术:变压器原理加热至百万度 微波原理加热至亿度 中性束加速原理达十亿至百亿度[12] 产业链发展 - 覆盖高温超导原材料生产 装置设计设备制造 运营应用科技企业及科研院所的全产业链雏形[7] - 玄龙50U微波加热系统 真空室 磁体等关键组件实现100%国产化[15] - 形成超级工厂与超级装备协同发展的产业生态[15] 国际合作与人才建设 - 新奥作为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聚合四大洲11个国家70余家顶尖科研机构开展联合实验与部件开发[17] - 建成国际化多元化梯队化聚变研发团队 吸纳海外高层次人才[17]
可控核聚变开启“中国速度” 三大设备实现重大突破
中金在线· 2025-09-26 09:59
2025年,正值"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双碳"目标提出5周年。在这个关键时间节点,我国可控核聚变 科研机构与企业相继取得重大突破成果,为"十四五"交出亮眼答卷。 中国"可控核聚变"研发进程加速,取得突破性成果 日前,央视《东方时空》栏目推出"可控核聚变专题",聚焦中国未来产业探索与产业实践,从国家未来 竞争力角度展示我国可控核聚变的发展进程及重要成果。 2025年以来,我国可控核聚变领域三大设备连续取得重大突破。1月,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东方超 环"实现1亿摄氏度等离子体稳态运行1066秒,刷新了世界纪录;3月,"中国环流三号"首次实现原子核 温度1.17亿度、电子温度1.6亿度的"双亿度"运行;4月,新奥"玄龙-50U"实验装置实现关键工程技术突 破,成为全球首个实现百万安培氢硼等离子体放电的装置,5月创下秒级1.2T以上磁场条件的国际新纪 录。 技术壁垒与国产化突破并行,"玄龙-50U"实现100%国产化 在我国"核聚变第一阵营"中,中科院、中核集团、新奥集团等科研机构与企业协同发力,不断突破技术 瓶颈。其中,由新奥集团自主研发的"玄龙-50U"球形环氢硼聚变实验装置已实现100%国产化。 "玄龙-50 ...
现实版“夸父逐日”,“人造太阳”可控核聚变十年可期
36氪· 2025-09-25 23:46
能源是人类文明存续与发展的"生命线"。从农耕时代依赖的人力、畜力,到工业革命后驱动蒸汽机的煤炭、"点亮"城市的石油与天然气,每一次能源形态 的升级,都直接推动着生产力跃迁与社会变革。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当前人类依赖的能源体系正面临严峻挑战,例如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受昼夜、天气 影响存在间歇性短板,传统核能又面临核废料处理的难题。为了追求更清洁、更持久和更高效的能源方式,核聚变进入世界科技人的研究视野。 历经数十年的发展,核聚变研究进展到哪一步?又面临哪些挑战?距离应用还有多远?《IT时报》记者在近日举办的2025年浦江创新论坛"未来能源:可 控核聚变"专题论坛上,试图寻找答案。 人造太阳,正在照进现实 可控核聚变有"人造太阳"之称,被誉为能源领域的"终极梦想"。它模拟太阳发光发热原理,主要以海水里丰富的氘和氚为原料,在极端高温高压下,控制 核聚变反应的速度和规模,使轻原子核结合成较重原子核,从而释放出巨大能量。此外,由于聚变反应的产物是无放射性的惰性气体氦,几乎不产生污 染。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聚变科学所副总工程师、研究员冯开明早前发布的一篇研究论文里有这样一组数据 ...
可控核聚变概念上扬,哈焊华通20%涨停,中洲特材涨超10%
证券时报网· 2025-09-25 07:14
市场表现 - 可控核聚变概念股25日盘中大幅上扬 哈焊华通20%涨停 中洲特材涨超10% 合锻智能涨停 常辅股份和上海电气涨超9% [1] 行业动态 - 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在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上公开亮相 展示技术路线及业务布局 [1] - 公司将在上海新建聚变实验装置"中国环流四号(HL-4)" 用于验证高温超导磁体技术 [1] - 国家发展改革委与国家能源局发布实施意见 要求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开展可控核聚变智能控制系统研究 [1] - 日本内阁府6月4日发布修订版《聚变能源创新战略》文件 作为核聚变科研与产业发展纲领 [2] - 美国Helion与微软签订协议 微软将从2028年开始从Helion的核聚变发电厂购买电力 成为全球首个核聚变商业协议 [2] - 中国BEST项目5月1日启动总装 较原计划提前2个月 [2] 技术发展 - 研发重点包括等离子体位形实时预测-磁约束参数自适应调控智能模型 实现托卡马克等离子体稳态运行的智能化控制 [1] - 技术路线涵盖托卡马克装置、场反直线型装置和惯性约束聚变混合堆等相关配套系统 [2] 行业前景 - 全球核聚变产业进入加速发展期 各国进入竞赛阶段 [2] - 可控核聚变被视为人类能源终极解决方案 商业化发展前景广阔 [2] - 国内外可控核聚变项目持续推进 商业化进程有望加速 [2]
这一概念股,集体上涨!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9-25 06:18
2025.09.25 聚变公司表示,本次参展是其成立以来首次面向社会公众展览,主要介绍公司基本情况、组建历程、发 展格局、技术路线、对外合作等,重点展示中国环流三号取得的最新技术突破。 本文字数:1244,阅读时长大约2分钟 作者 |第一财经 郭霁莹 9月25日,可控核聚变概念股集体上涨。截至午间收盘,常辅股份(871396.BJ)、合锻智能 (603011.SH)涨幅在10%左右,永鼎股份(600105.SH)、上海电气(601727.SH)等涨超6%。 多名国内核聚变从业者告诉第一财经记者,股价异动或与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下称"中国聚变公 司")首次公开亮相,以及传闻将在上海新建聚变实验装置相关。 "这家公司是国家队,采用的是高温超导材料的紧凑型磁约束聚变路线,这条路线在我国也有基础。中 国环流三号装置重点是做氘氚聚变实验,下一步做等离子体燃烧必须用超导装置。新装置应该刚敲定下 来,各项细节还待确认。"一名核聚变民营企业内部人士告诉记者。 据媒体9月24日晚间报道,在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上,中国聚变公司公开亮相,公司将在上 海新建一个聚变实验装置,以验证其所研制的高温超导磁体,该装置暂命名为"中 ...
这一概念股,集体上涨!
第一财经· 2025-09-25 06:12
2025.09. 25 本文字数:1244,阅读时长大约2分钟 作者 | 第一财经 郭霁莹 9 月 25 日 , 可 控 核 聚 变 概 念 股 集 体 上 涨 。 截 至 午 间 收 盘 , 常 辅 股 份 ( 871396.BJ ) 、 合 锻 智 能 (603011.SH)涨幅在10%左右,永鼎股份(600105.SH)、上海电气(601727.SH)等涨超6%。 多名国内核聚变从业者告诉第一财经记者,股价异动或与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下称"中国聚变公 司")首次公开亮相,以及传闻将在上海新建聚变实验装置相关。 "这家公司是国家队,采用的是高温超导材料的紧凑型磁约束聚变路线,这条路线在我国也有基础。 中国环流三号装置重点是做氘氚聚变实验, 下一步做等离子体燃烧必须用超导装置 。新装置应该刚 敲定下来,各项细节还待确认。"一名核聚变民营企业内部人士告诉记者。 据媒体9月24日晚间报道,在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上,中国聚变公司公开亮相,公司将在 上海新建一个聚变实验装置,以验证其所研制的高温超导磁体,该装置暂命名为"中国环流四号 (HL-4)"。 中国聚变公司是中核集团直属二级单位,于7月挂牌成立。公 ...
核聚变“国家队”成立两月后首次公开亮相,可控核聚变概念股集体上涨
第一财经· 2025-09-25 06:06
据报道,该公司将新建聚变实验装置以验证所研制的高温超导磁体 聚变公司表示,本次参展是其成立以来首次面向社会公众展览,主要介绍公司基本情况、组建历程、发 展格局、技术路线、对外合作等,重点展示中国环流三号取得的最新技术突破。 核聚变技术路线可分为磁约束、激光惯性约束、重力场磁惯性约束三类,"托卡马克"是支撑磁约束核聚 变的主流装置。核聚变研究路径分为原理探索、规模实验、燃烧实验、实验堆、示范堆及商用堆六个阶 段。 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王晓钢指出,核聚变发电当前面临三方面挑战。首先要长时间维持等离子体在1亿 度以上高温稳态运行;其次,聚变燃料氚产量低、价格高且被强管制,自持问题严峻。另外他强调,若 实现为期20年、每天不间断地受中子轰击的商业化运行,对聚变装置材料的性能有很高要求。 高温超导磁体有望大幅提高磁场使用和装置设计效率。新奥聚变实验首席科学家石跃江告诉记者,超导 材料零电阻属性是保证托卡马克磁体长时间稳态运行、防止烧毁的关键,分为低温和高温两种。高温材 料磁场更强,意味着聚变装置可以做小,降低建造成本、缩短技术迭代周期。 今年3月,中国环流三号实验装置实现原子核温度1.17亿度、电子温度1.6亿度,挺进燃 ...
早新闻|6000亿元,央行今日出手!
证券时报· 2025-09-24 23:59
宏观热点 近日,商务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大力发展数字消费共创数字时代美好生活的指导意见》(以下简 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聚焦供需两侧协同发力,从4方面提出14项任务举措。一是丰富数字 消费领域供给。扩大数字产品消费,提升数字服务消费,创新数字内容消费,拓展数字消费渠道,以数 字消费新供给激发消费新需求。二是培育壮大数字消费经营主体。提升数字消费企业创新能力,赋能中 小企业数字化发展,支持数字消费企业发展壮大,不断增强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三是优化数字消费支 撑体系。打造数字消费平台载体,完善快递物流配送体系,提升支付便利化水平,强化要素投入保障, 加强财政金融支持,构建高效协同的数字消费生态体系,夯实数字消费发展基础。四是营造数字消费良 好环境。开展消费促进活动,推动国际交流合作,促进规范健康发展,统筹促进与规范、国内与国际, 以更优环境推动数字消费高质量发展。 六部门联合发布建材行业稳增长方案,严禁新增水泥、玻璃产能 9月2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农业农村部等六 部门近日印发《建材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以下简称《工作方案》), ...
中国聚变公司首次亮相,新建装置剑指高温超导磁体
选股宝· 2025-09-24 23:20
据智通财经9月24日报道,正在上海举行的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上,注册资本150亿元、正式 挂牌成立仅两个多月的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首次公开亮相,展示其技术路线及业务布局。 据悉,按照实验堆-示范堆-商用堆的核能发展一般规律,该公司瞄准2050年聚变能源商用目标,在上 海、成都两地联动研发。多位国内可控核聚变领域人士证实,中国聚变公司将在上海新建一个聚变实验 装置,用以验证其在上海研制的高温超导磁体,该装置暂命名为"中国环流四号(HL-4)" 开源证券表示,随着核聚变装置研发建设稳步推进,订单持续释放,看好核聚变板块景气度上行,磁 体、主机和电源等核心部件值得关注,直流输电产业链相关设备/器件公司有望凭借其电力电子技术积 淀持续获取可控核聚变装置电源订单。 公司方面,据上市公司互动平台表示, 今年以来全球多国都开始了核聚变领域的竞速发展。海外方面,2025年6月,谷歌投资核聚变初创公司 CFS并签署了200兆瓦购电协议:2025年8月,CFS宣布,在最新一轮的B2系列融资中成功筹集了8.63亿 美元;9月18日,美国、英国共同宣布双方签署了一份《技术繁荣协议》,旨在促进两国在核聚变等战 略性科技领域开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