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风科技(002202):“金”谷回春,“风”鹏正举
长江证券· 2025-09-26 03:09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9][11]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半年报表现亮眼 最核心的风机业务迎来积极边际变化 盈利能力持续改善 [6][9] - 短期看 风机行业预计2025年下半年迎来盈利修复拐点 公司风机大型化已基本趋缓 机型结构基本稳定 盈利能力修复持续性具备支撑 [7][9] - 中长期看 海外风电装机景气加速释放 风机出海空间广阔 公司已具备多年出海业绩积累 新签订单加速落地 有望打开中长期成长空间 [8][9] - 公司在运营电站规模较大 并积极推进新增电站建设 开展风氢氨醇一体化项目布局 有望形成利润支撑 [9] 财报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约285亿元 同比增长41% 归母净利约15亿元 同比增长7% [19] - 2025Q2实现营业收入191亿元 同比增长44% 归母净利约9亿元 同比下降13% [22] - 2025年上半年风机出货约10.6GW 同比提升106.6% 实现收入约218.5亿元 同比提升71% [6][24] - 2025年上半年公司风机毛利率约8% 同比提升4.2个百分点 [6][26] - 风机及零部件业务分部盈利约1.6亿元 同比扭亏 [6][26] 业务亮点 - 海外+海风占比提升 风机结构向好 2025年上半年风机及零部件海外收入同比增长67% 海外收入占比约31% 处于历史高位水平 [6][29] - 在手订单充裕 海外订单快速增长 截至2025年上半年 公司风机在手外部订单约51.8GW 同比增长46% 其中海外订单约7.4GW 同比增长约42% [6][35] 短期展望 - 风机涨价订单有望下半年集中交付 2024年下半年陆风风机订单中标价格基本稳定在1500元以上水平 平均风机中标价格约为1588元/KW 较上半年风机中标均价提升约7% [37] - 陆风风机大型化已基本趋缓 2025年1-8月陆风风机招标最大功率段基本在10MW左右水平 与2024年基本持平 [42] - 风机环节有可能受益反内卷 风机下游采购业主方主要以国央企为主 风机制造企业多为国企 自2024年下半年国家电投等部分能源国央企更改风机招标规则 不再按照最低价作为评标标准 [48][50] 中长期展望 - 海外风电装机有望实现较快增长 预计2030年海外风电装机有望达91GW 实现2024-2030年复合增速约14% [61] - 2030年海外风机市场空间有望达3590亿元 实现2024-2030年复合增速约15% [65] - 国内风机成本优势明显 出海渗透率持续提升 国内风机订单中标均价在1600-1700元/KW 仅为海外主机厂商报价的20%左右 [71] - 2024年国内风机企业海外交付约5.2GW 同比增长42% 海外风机渗透率达14% 较2023年提升约5个百分点 [71] 公司海外布局 - 长期深耕海外风机市场 截至2025年上半年 国际业务累计装机容量达10GW 分布于40个国家 [76] - 已成立8个全球研发中心 7个全球区域中心 [76] - 2024年公司海外风机交付约2.48GW 海外市占率达6.7%左右 较2023年市占率4.2%的水平提升约2.5个百分点 [80] - 海外风机在手订单持续攀升 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约7.4GW 再创历史新高 [80] 电站业务 - 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 在运营电站规模约8.7GW 电站净资产总额约225.8亿元 [88] - 在建电站容量约3.7GW [88] - 规划投资189.2亿元建设乌拉特中旗3GW风氢氨醇一体化项目 规划建设3GW风电项目 所发电力80%以上用于电解水制绿氢 通过生物质气化耦合绿氢制取绿色甲醇60万吨/年 制取绿氨40万吨/年 [89][90] 盈利预测 - 预计公司2025年 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约30.8亿元 42.9亿元 [9] - 对应2025年 2026年PE分别约18倍 13倍 [9]
中国中免(601888):2025年中报点评:核心商业有复苏迹象,免税龙头彰显经营韧性
华创证券· 2025-09-26 02:23
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2] - 目标价79.31元 当前价70.15元[4] 核心观点 - 核心商业有复苏迹象 免税龙头彰显经营韧性[2] - 短期业绩承压 但多元化渠道布局驱动长期有质量增长[8] - 结合市场消费可比公司估值给予25年归母净利润35xPE 对应目标价为79.31元[8] 财务表现 - 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81.51亿元 同比下降9.96%[2] - 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26.0亿元 同比下降20.81%[2] - 25Q2单季度归母净利润6.62亿元 同比下降32.21%[2] - 25Q2毛利率为32.77%[2]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6.88/52.68/59.70亿元[8] - 预计2025-2027年每股盈利分别为2.27/2.55/2.89元[4] - 预计2025-2027年市盈率分别为31/28/24倍[4] 业务运营 - 海南离岛免税销售额167.6亿元 同比下降9.2%[8] - 客单价逆势增长23.0%至6754元[8] - 会员数突破4500万[8] - 主营业务线上收入占比达28.5%[8] - 成功中标广州白云国际机场T3航站楼出境免税店[8] - 已在13个城市拥有市内免税店经营权[8] - 新中标深圳 广州 西安 福州 成都 天津6家门店[8] - 首次进入越南市场 在河内内排及富国机场的免税店已开业[8] - 港澳地区获得香港机场MCM快闪店 澳门M8市内店等经营权[8] - 海南市场份额同比提升近1个百分点[8] - 海南区域引进超60个品牌[8]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年营业总收入571.36亿元 同比增长1.2%[4] - 预计2026年营业总收入613.30亿元 同比增长7.3%[4] - 预计2027年营业总收入658.22亿元 同比增长7.3%[4] - 预计2025年毛利率33.9%[9] - 预计2026年毛利率35.2%[9] - 预计2027年毛利率35.7%[9] - 预计2025年净利率9.4%[9] - 预计2026年净利率9.8%[9] - 预计2027年净利率10.3%[9]
毕得医药(688073):2025年中报点评:业绩增长超预期,盈利能力持续增强
华创证券· 2025-09-26 02:06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 - 报告对毕得医药维持"推荐"评级 目标价为91元 [2]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6.28亿元 同比增长17.91% 归母净利润0.73亿元 同比增长41.60% 扣非归母净利润0.59亿元 同比增长22.60% [2] - 2025年第二季度单季营收3.31亿元 同比增长22.68% 环比增长11.74% 归母净利润0.43亿元 同比增长65.78% 环比增长39.17% [2] - 剔除股份支付影响后 2025H1扣非净利润达0.90亿元 同比增长70.60% [8] - 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2025H1整体毛利率升至44.25% 同比提升4.74个百分点 净利率达11.70% 同比提升1.96个百分点 [8] 业务板块分析 - 国际业务收入占比提升至57.9% 实现收入3.63亿元 同比增长21.40% 毛利率达52.66% [8] - 国内收入2.64亿元 同比增长13.52% 毛利率提升至32.70% 同比改善4.84个百分点 [8] - 药物分子砌块业务收入5.20亿元 同比增长14.35% 占总收入82.94% [8] - 科学试剂业务表现亮眼 收入1.07亿元 同比增长38.95% 其中生命科学试剂收入0.41亿元 大幅增长87.60% [8] 财务预测与估值 - 预测2025-20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13.31亿元、16.07亿元、19.26亿元 同比增速20.7%、20.8%、19.8% [4] - 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7亿元、2.06亿元、2.74亿元 同比增速25.1%、40.2%、33.2% [4] - 对应每股收益分别为1.62元、2.27元、3.02元 市盈率分别为49倍、35倍、26倍 [4] - 基于2026年40倍估值得出目标价91元 [8] 公司基本数据 - 总股本9,088.29万股 流通股本4,323.42万股 [5] - 总市值72.31亿元 流通市值34.40亿元 [5] - 每股净资产21.44元 资产负债率22.98% [5] - 近12个月股价区间为30.76-79.56元 [5]
小米集团-W(01810):小米17全系跨代升级,多IoT新品助力全品类高端化
招商证券· 2025-09-26 01:33
投资评级 - 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看好公司中长期市值上升空间 [5] 核心观点 - 小米17全系产品力跨代升级 多IoT新品助力全品类高端化 [1] - 手机业务全面对标iPhone 数字系列迎来关键变阵 [5] - IoT生态竞争力持续强化 汽车定制服务推动个性化体验 [5] - 预计2025-2027年总营收达4899/6603/8233亿元 同比增长34%/35%/25% [5][6] - 预计调整后净利润431/635/866亿元 当前市值对应PE为31.6/21.4/15.7倍 [5] 手机业务 - 发布小米17/17 Pro/17 Pro Max三款新机 全系首发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 [5] - 全系搭载小米澎湃OS3 售价4499/4999/5999元起 [5] - 小米17采用6.3英寸小屏 配备7000mAh电池和徕卡三摄 [5] - 17 Pro系列搭载妙享背屏 17 Pro Max采用6.9英寸超大直屏和7500mAh电池 [5] IoT业务 - 发布Xiaomi Pad 8系列 售价2199元起 Pad 8 Pro搭载骁龙8至尊版芯片和9200mAh电池 [5] - 推出S Pro Mini LED 2026电视系列 采用2880分区背光和5200nits峰值亮度 首销价5199元起 [5] - 发布法式冰箱Pro 560L(首销价6399元)和米家三区洗衣机Pro(首销价3999元起) [5] - 推出高端旗舰路由器BE10000 Pro和最高端音箱Sound 2 Max [5] 汽车业务 - YU7发布3个月累计交付超4万辆 [5] - 正式推出小米定制服务 覆盖YU7 Max和SU7 Ultra车型 [5] - 定制内容包括5款外观颜色 2款内饰 以及定制缝线/迎宾灯/彩色安全带等 [5] - 预计下半年伴随北京工厂产能爬坡 YU7交付有望上量提速 [5] 财务表现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总收入4899/6603/8233亿元 同比增长34%/35%/25% [5][6] - 预计归母净利润393/605/839亿元 同比增长66%/54%/39% [5][6] - 毛利率预计从2024年20.9%提升至2027年24.2% [10] - 净利率预计从2024年6.5%提升至2027年10.2% [10] - ROE预计从2024年12.5%提升至2027年20.8% [10] 估值指标 - 当前股价59.45港元 总市值1547.2十亿港元 [1] - 2025-2027年预测PE为35.7/23.2/16.7倍 [5][6] - 2025-2027年预测PB为5.3/4.3/3.5倍 [10] - EV/EBITDA预计从2024年44.1倍降至2027年13.2倍 [10]
当升科技(300073):三元构筑盈利基石,固态材料实现关键卡位
东吴证券· 2025-09-26 01:14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8] 核心观点 - 三元正极材料构筑持续盈利基石 铁锂业务后发优势逐步凸显 [8] - 固态锂电材料实现关键卡位 三大五新产品体系实现技术突围 [8] - 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上调2025-2027年盈利预测至8.0/10.5/13.7亿元(原预期7.0/8.4/11.4亿元) [8] 业务进展与产能规划 - 三元正极材料:预计2025-2027年出货6/8/11万吨 同比增长50%/33%/38% 国际客户占比60% 主供LG、SK、村田等 [8] - 芬兰基地:首期6万吨NCM预计2026年11月建成 二期LFP/LMFP预计2027年12月建成 [8] - 铁锂正极材料:采用一烧极简工艺 预计2025-2027年出货11/20/30万吨 同比增长90%/100%/50% 主供中航、瑞浦、欣旺达、亿纬等 [8] - 钴酸锂正极材料:2025年上半年倍率型市占率超50% 预计2025-2027年出货0.6/0.85/1万吨 同比增长100%/42%/18% 主供实达、亿纬、豪鹏、锂威、冠宇等 [8] 固态电池材料技术突破 - 固态电解质:硫化物体系与比亚迪、吉利、一汽、中航等合作 预计2025年出货50吨 2026年超百吨级出货 与宁德时代有望合作突破 [8] - 开发氯碘复合硫化物电解质:离子电导率达10mS/cm 满足<5Mpa压力使用 已实现稳定制备并具备规模化供应能力 [8] - 全固态NCM正极:2025年实现十吨级出货 与主流厂商均有合作 2027年有望实现千吨级出货 [8] - 富锂锰基材料:2025年实现吨级出货 与卫蓝、清陶、欣界、辉能、一汽等合作 2027年有望实现百吨级出货 [8] - 开发液态LRM中高容量产品(220-250mAh/g)和固态LRM高容量产品(>280mAh/g) 综合性能行业领先 [8] 财务表现与预测 - 2024年营业总收入7,593百万元 同比下降49.80% 预计2025-2027年分别为12,293/16,670/19,999百万元 同比增长61.90%/35.61%/19.97% [1][8][9] - 2024年归母净利润471.83百万元 同比下降75.48% 预计2025-2027年分别为803.67/1,050.88/1,367.65百万元 同比增长70.33%/30.76%/30.14% [1][8][9] - 2024年每股收益0.87元 预计2025-2027年分别为1.48/1.93/2.51元 [1][8][9] - 毛利率从2024年12.38%提升至2027年13.76% 归母净利率从2024年6.21%提升至2027年6.84% [9] - ROE从2024年3.58%提升至2027年8.48% ROIC从2024年2.38%提升至2027年7.16% [9] 市场数据 - 当前股价63.81元 一年最低价31.80元 一年最高价66.66元 [5] - 当前市盈率73.61倍(2024年) 预计2025-2027年分别为43.22/33.05/25.39倍 [1][8][9] - 市净率2.25倍 总市值34,731.38百万元 流通市值32,286.03百万元 [5][6]
华电国际(600027):公司动态研究:煤电业绩改善+投资收益增长,2025Q2业绩同比+24%
国海证券· 2025-09-25 15:38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4] 核心观点 - 2025Q2业绩同比增长24.3% 主要受益于煤电业绩改善和投资收益增长 [1][4] - 2025H1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3% 达39亿元 尽管收入同比下降9%至599.5亿元 [4] - 火电业绩显著改善 2025H1入炉标煤单价同比下降13%至851元/吨 [4] - 投资收益大幅增长 2025H1投资收益24.8亿元 同比增长11.8% 其中非电联营企业投资收益同比激增921%至6.2亿元 [4] - 2025年盈利预测上调 预计归母净利润71.2亿元 对应PE 8倍 [4][6] 财务表现 - 2025Q2收入333.8亿元 同比下降4.4% [4] - 2025H1发电量同比下降6.5% 煤电/气电利用小时数分别下降9.1%/3.2% [4] - 上网电价同比下降1.4% [4] - 经营性净利润(不考虑减值等)28.7亿元 同比增长49% [4] - 华电新能投资收益18.6亿元 同比下降3.8% [4] 市场数据 - 当前股价5.10元 总市值59,220.05百万 流通市值43,402.67百万 [3] - 近1月/3月/12月股价表现分别为-5.7%/-6.4%/-3.8% 跑输沪深300指数 [3] - 52周价格区间4.86-6.57元 [3]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1071/1041/1045亿元 [4][6]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71.2/73.6/73.9亿元 对应增长率25%/3%/0% [4][6] - 2025-2027年预测PE保持8倍 P/B分别为0.79/0.75/0.71 [6] - ROE预计从2024年8%提升至2025年10% [6][7]
顾家家居(603816):外贸业务稳步增长,一体两翼持续推进:——顾家家居(603816)公司动态研究
国海证券· 2025-09-25 15:35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2] 核心观点 - 外贸业务稳步增长且一体两翼战略持续推进 公司是我国软体家居龙头 内贸聚焦客厅 卧室 餐厅三大空间 通过整家策略发展定制业务 持续进行产品与渠道拓展 外贸持续高景气 成长性可期 [2][4][7] - 预计2025-2027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9780/21802/24131百万元 归母净利润1856/1946/2045百万元 PE对应估值为14/13/12倍 [6][7] 财务表现 - 2025H1实现营业收入98.01亿元 同比增长10.02% 归母净利润10.21亿元 同比增长13.89% 扣非净利润9.00亿元 同比增长15.26% [4] - 2025Q2实现营业收入48.87亿元 同比增长7.22% 归母净利润5.01亿元 同比增长5.37% 扣非净利润4.41亿元 同比增长8.88% [4] - 2025H1综合毛利率32.89% 同比下降0.14个百分点 期间费用率20.06% 同比下降1.21个百分点 [4] 业务板块分析 - 内贸业务2025H1营收52.25亿元 同比增长10.65% 毛利率39.59% 同比提升1.93个百分点 [4] - 国外业务2025H1营收42.58亿元 同比增长9.55% 毛利率26.36% 同比提升0.42个百分点 [4] - 沙发业务2025H1营收56.67亿元 同比增长14.68% 毛利率36.05% 同比提升1.02个百分点 [4] - 软床及床垫业务营收16.93亿元 同比增长10.37% 毛利率42.81% 同比提升2.46个百分点 [4] - 配套产品业务营收11.63亿元 同比下降8.22% 定制家具业务营收5.53亿元 同比增长12.55% [4] 战略进展 - 拟投资11.24亿元建设印尼自建基地项目 预计达纲时年营业收入约25.20亿元 [4] - 推进104项效本费指标 在材料降本 工费降本 技术降本及仓储物流降本方面成效显著 [4][5] - 功能沙发态势较好 床垫品类持续增长 定制品类保持增长态势 乐活分销 整装业务 外贸非美市场业务均保持较好增长 [4] 市场表现 - 当前股价30.68元 总市值25202.13百万 流通市值24917.26百万 [3] - 近1月涨幅3.8% 近3月涨幅29.0% 近12月涨幅32.0% [3]
Zepp Health深度报告:跃我新生,智动全球
国海证券· 2025-09-25 15:22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1][79] 核心观点 - 公司作为中国智能可穿戴设备领军企业,自研主芯片、系统及部分传感器,性能对标高端品牌,性价比优势显著,预计随着品牌知名度提升和产品矩阵扩张,市场份额将稳步增长 [7][79]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55亿/3.59亿/4.92亿美元,同比增速达39.8%/40.6%/37.1%,归母净利润预计从2025年亏损2500万美元改善至2027年盈利5900万美元 [2][7][79] - 当前股价47.23美元对应2026-2027年PE分别为49.7倍和11.4倍,估值具吸引力 [2][7][79] 行业分析 - 2024年全球智能手表市场规模达479.4亿美元,预计2025-2027年同比增速分别为7.6%/6.9%/13.2%,市场稳步增长 [7][14][15] - 行业集中度高,Apple、Huawei、Samsung、Xiaomi及imoo合计份额58%,其中Apple份额较2022年下降12.1个百分点至22%,其余42%市场较为分散 [7][18][19] - 专业户外运动赛道由Garmin和Suunto主导,凭借技术积累和全球渠道形成强消费者心智 [7][20][24] 公司转型与财务 - 前身为华米,2014年成为小米智能穿戴独家合作伙伴,2025年1月合作到期,2024年营收同比下滑48.3%至1.83亿美元,主因小米产品出货下降 [7][40][51] - 自有品牌占比持续提升,2024年毛利率达38.5%,较上年增加12.1个百分点,产品结构优化成效显著 [7][43][56] - 自有品牌Amazfit聚焦生活方式、运动训练、户外探索三大产品线,SKU精简,2025Q2自主品牌营收0.59亿美元,同比增长59% [7][58][59] 竞争优势 - 核心技术自研:黄山系列主芯片及Zepp OS生态系统双自研,2024年研发费用率达25.3%,高于Garmin的15.8% [7][68][71] - 营销策略精准:覆盖新兴运动(如HYROX)和签约潜力运动员破圈,KOL测评助力口碑传播,2024年销售费用率达25.4% [7][72][76] - 产品性价比突出:相似规格下Amazfit价格约为Garmin 30%-40%,相似价位下支持运动模式更多元 [7][65][66] 盈利预测 - 2025-2027年营收预测2.55亿/3.59亿/4.92亿美元,毛利率预计提升至38.7%/40.5%/42.6% [2][79][80] - 归母净利润改善路径清晰,预计从2025年亏损2500万美元转为2026年盈利1400万美元,2027年盈利5900万美元 [2][79][82] - 关键假设包括Balance 2和Helio Strap手环放量推动增长,中高端产品占比提升及研发优化助力成本控制 [79][80]
生益科技(600183):公司事件点评报告:高频高速覆铜板领军企业,受益于终端AI服务器旺盛需求
华鑫证券· 2025-09-25 15:21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1][9] 核心观点 - 公司作为全球高频高速覆铜板领军企业,受益于AI服务器等终端需求增长,技术领先且产销两旺 [1][5][9] - 2025年上半年业绩表现亮眼,营收和利润均实现高增长,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3][4] - 产品广泛应用于高算力、AI服务器、5G通信、汽车电子等高景气领域 [5]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26.80亿元,同比增长31.68% [3]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4.26亿元,同比增长52.98% [3] - 2025年第二季度营业收入70.69亿元,同比增长35.77%,环比增长25.97% [4] - 2025年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8.63亿元,同比增长59.67%,环比增长53.08% [4] - 2025年第二季度销售毛利率26.85%,同比增长5.07个百分点,环比增长2.25个百分点 [4] 市场地位与业务布局 - 2013-2024年刚性覆铜板销售额保持全球第二,2024年全球市占率13.7% [5] - 产品涵盖覆铜板、半固化片、金属基覆铜箔板等高端电子材料 [5] - 产品应用于AI服务器、5G基站、汽车电子、航空航天等高附加值领域 [5] 技术与研发 - 2025年上半年申请国内专利14件,境外专利4件 [6] - 2025年上半年授权专利18件,其中国内12件,境外6件 [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拥有授权有效专利534件 [6] - 已开发多品种高频高速覆铜板并实现批量应用 [6] 生产与销售数据 - 2025年上半年生产覆铜板741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7.86% [8] - 2025年上半年生产粘结片10713万米,同比增长18.54% [8] - 2025年上半年生产印制电路板76.9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1.79% [8] - 2025年上半年销售覆铜板762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8.82% [8] - 2025年上半年销售粘结片10295万米,同比增长13.61% [8] - 2025年上半年销售印制电路板78.9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0.51% [8] 盈利预测 - 预测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260.09亿元、318.22亿元、377.45亿元 [9][11] - 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9.92亿元、39.36亿元、49.12亿元 [11] - 预测2025-2027年EPS分别为1.23元、1.62元、2.02元 [9][11] - 预测2025-2027年PE分别为45.7倍、34.7倍、27.8倍 [9] - 预测2025-2027年ROE分别为17.0%、20.6%、23.5% [11]
三峡旅游(002627):内河游轮旅游领航者,聚焦主业再出发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9-25 14:54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目标市值80亿元 对应73%上涨空间 [6][7] 核心观点 - 公司已完成从传统道路客运向内河游轮旅游的战略转型 聚焦旅游主业发展 [1][15] - 核心产品包括两坝一峡/高峡平湖/三峡人家专线船/长江夜游 构成旅游综合服务体系 [6][38] - 构建多层次游船舰队 形成以两坝一峡为核心的长短结合运力体系 [6][66] - 省际游轮市场供给受政策严控 采用退三进一机制限制运力增长 [6][81] - 豪华型游轮负载率持续领先经济型 2024年达83% 反映高品质体验需求强劲 [6][85]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1.42/1.64/2.28亿元 同比增长20.9%/15.5%/39.0% [5][6] 业务转型与财务表现 - 2024年剥离乘用车4S服务及供应链业务 旅游综合服务收入占比提升 [15][29] - 2025年上半年旅游综合服务营收2.86亿元 同比增长20.20% [29]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6362万元 同比增长17.74% [24] - 毛利率从2024年31.4%提升至2025H1的34.0% [5] - 旅游收入从2021年2.3亿元增至2024年5.7亿元 [24] 产品体系与运营数据 - 两坝一峡产品提供船去车回/车去船回两种路线 全程10.5小时 [38][40] - 2025年上半年两坝一峡客流量92.51万人次 同比增长12.17% [103] - 高峡平湖2025年上半年客流量12.90万人次 同比增长4.86% [45] - 长江夜游2025年上半年客流量11.18万人次 同比增长3.91% [51] - 三峡人家专线船2024年客流量16.63万人次 同比增长18.70% [58] - 现有游船32艘 包括6艘长江三峡系列豪华游轮和12艘西陵峡系列游船 [66] 省际游轮布局 - 计划建造4艘休闲度假型游轮切入省际市场 2026年和2028年各新增两艘 [6] - 省际游轮采用高端定位 新船第一年上座率假设60% 第五年提升至85% [8] - 与南京旅游集团合资运营长江传奇号和长江之恋号 拓展省外市场 [77] - 长江之恋号全长95.7米 核载1000人 为中国内河最长双体滨江客船 [77] 市场需求特征 - 2024年长江省际游轮客运量123.59万人 较2019年增长11.32% [83] - 渝宜线客运量占比63.67% 为核心航线 [83] - 60岁以上游客占比50.88% 为绝对核心客群 [97] - 2025年上半年境外游客4.85万人 同比增长58.50% 恢复至2019年同期101.04% [101][102] - 境外客源前五为中国香港(25.74%)/德国(12.98%)/中国台湾(9.70%)/美国(8.68%)/马来西亚(6.51%) [102] 行业竞争格局 - 截至2024年底长江省际游轮51艘 总客位20192个 [81] - 豪华型游轮38艘(16867客位) 占比83.5% 经济型13艘(3325客位)占比16.5% [81] - 主要运营商包括世纪游轮/重庆黄金游轮/三峡旅游等央企和地方国企 [90][94] - 世纪游轮2023-2024年营收均超10亿元 市场份额近30%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