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电池包

搜索文档
德业股份股价涨5.08%,华泰柏瑞基金旗下1只基金位居十大流通股东,持有651.75万股浮盈赚取2411.46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9 02:18
股价表现 - 9月29日公司股价上涨5.08%至76.60元/股 成交额8.80亿元 换手率1.29% 总市值692.81亿元 [1] 主营业务构成 - 逆变器业务占比47.77% 储能电池包占比25.69% 热交换器占比15.68% 除湿机占比7.36% 其他业务合计占比3.5% [1] 机构持仓动态 -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二季度增持207.8万股 现持有651.75万股(占流通股0.72%) 当日浮盈2411.46万元 [2] - 光伏ETF二季度增持120.5万股 现持有422.64万股(占基金净值2.23%) 当日浮盈1563.77万元 [4] 相关基金产品表现 -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规模3747.04亿元 年内收益18.19% 近一年收益31.32% [2] - 光伏ETF规模99.84亿元 年内收益21.87% 近一年收益34.78% 成立以来亏损7.61% [4] 基金经理信息 - 沪深300ETF基金经理柳军管理规模4669.72亿元 任职年化回报131.94% [3] - 光伏ETF基金经理李茜管理规模393.51亿元 任职最佳回报92.58% 李沐阳管理规模212.73亿元 任职最佳回报124.98% [5]
德业股份涨2.15%,成交额9.13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2870.78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4 03:11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24日盘中上涨2.15%至72.31元/股 成交额9.13亿元 换手率1.41% 总市值654.01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2870.78万元 特大单买入1.03亿元占比11.34% 大单买入2.29亿元占比25.13% [1] - 年内累计上涨23.16% 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上涨2.80%/19.42%/37.58% [1] 主营业务与行业属性 - 主营业务构成:逆变器47.77% 储能电池包25.69% 热交换器15.68% 除湿机7.36%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力设备-光伏设备-逆变器 概念板块涵盖逆变器/BIPV/光伏玻璃/碳中和等 [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5.35亿元 同比增长16.58% [2] - 归母净利润15.22亿元 同比增长23.18% [2] 股东结构变化 - 股东户数5.23万户 较上期大幅增加76.28% [2] - 人均流通股17284股 较上期减少20.57% [2] 机构持仓动向 - 香港中央结算增持948.08万股至3229.13万股 位列第三大流通股东 [3] - 泉果旭源三年持有期混合A增持270.26万股至864.14万股 位列第五大股东 [3] - 广发小盘成长混合A增持220.05万股至770.16万股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增持207.80万股至651.75万股 [3] - 交银先进制造混合A新进持股585.05万股 广发高端制造股票A退出十大股东 [3] 分红记录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42.38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38.97亿元 [3]
宁波600亿光储龙头,欲借储能东风重回巅峰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0 02:25
公司权力交接 - 2024年法定代表人变更为张栋业 标志着德业股份完成核心权力更替 [1] - 张栋业为创始人张和君次子 现任董事、副董事长兼总经理 处于公司权力中心 [1] - 张栋业自2005年起在公司历练 2020年进入核心管理层 2022年升任总经理 [3][5][7] 创始人背景与公司发展 - 张和君1952年出生于宁波 2000年带领公司涉足变频及日用电器产业 [5] - 2016年关键决策进入光伏领域 以逆变器为切口开拓新能源市场 [5] - 公司2021年4月登陆上交所主板 上市时市值80亿元 2022年9月市值曾达1082.85亿元 [6][7] 财务表现与行业对比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5.35亿元 同比增长16.58% 净利润15.22亿元 同比增长23.18% [9] - 同期光伏行业110家上市公司合计营收6152.80亿元 同比减少约650亿元 合计净利润76.38亿元 同比下滑55% [9] - 公司成为A股光伏板块少数盈利且增长的企业 扭转2024年同期业绩下滑势头 [9] 业务结构与发展战略 - 光储业务占比超过七成 储能逆变器上半年出货31.6万台 同比增长48% [10] - 储能电池包业务收入14.2亿元 同比增长86% 被视作未来重要增长驱动力 [10] - 重点开发工商储产品 浙江慈溪年产16GWh储能产线总投资超21亿元 分两期建设 [11] 市场竞争与股价表现 - 2022年与阳光电源、锦浪科技同属光伏"千亿市值俱乐部" [10] - 2025年下半年股价涨幅31.98% 低于阳光电源(102.45%)和锦浪科技(49.59%) [10] - 海外工商储需求旺盛 但面临日益激烈的行业竞争环境 [7][10][11]
宁波600亿光储龙头,欲借储能东风重回巅峰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9 12:09
公司核心权力更迭 - 2024年法定代表人由创始人张和君变更为其次子张栋业,张栋业为加拿大籍,现任公司董事、副董事长兼总经理[1] - 张栋业自20年前进入公司基层历练,2020年进入核心管理层任副总经理,2022年升任副董事长兼总经理,2024年完成法定代表人工商变更[1][3][5] - 权力交接过程漫长且低调,张栋业极少公开露面,但已在关键业务活动中代表公司签署战略协议[1][5][6] 公司业务转型与上市表现 - 公司2016年切入光伏逆变器领域,2021年4月登陆上交所主板,上市初期市值80亿元,2022年9月市值曾达1082.85亿元[3][4] - 光储业务已成为公司主要收入来源,占比超70%,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5.35亿元同比增长16.58%,净利润15.22亿元同比增长23.18%[7][9] - 储能业务成为增长核心动力,2025年上半年储能逆变器出货31.6万台同比增长48%,储能电池包收入14.2亿元同比增长86%[8] 行业竞争与公司战略布局 - 2025年上半年光伏行业110家上市公司合计净利润76.38亿元,同比下滑55%,47家企业陷入亏损[8] - 公司股价表现弱于同业,2025年下半年阳光电源股价涨102.45%,锦浪科技涨49.59%,德业股份仅涨31.98%[9] - 重点布局工商业储能,年产16GWh储能产线计划年内开工,总投资超21亿元,分两期建设[9][10] 海外市场与产能扩张 - 欧洲工商储需求提升及新兴市场景气度延续推动储能业务增长[8] - 子公司德业储能与尼日利亚Nigus国际投资达成战略合作[5][6] - 产能扩张项目为近两年最重要投资,旨在进一步提高储能业务收入规模[9][10]
更好发挥临港新片区试验田增长极作用
解放日报· 2025-09-19 10:28
制造业发展 - 始终把制造业发展摆在突出位置 打造资本与技术密集 产值附加值高的先进制造基地 [1][5] - 产业要再细化 园区要更专业化 围绕主导产业细分赛道 加强招商协同 优化产业布局 [5] - 引导企业加强产业链创新链协同 立足长远强化研发功能 提升临港制造业整体竞争力引领力 更好集聚上下游企业 [5] 产业生态与园区建设 - 将产业生态成熟度纳入园区考核体系 推动空间形态进一步优化整合 [5] - 发挥龙头企业对产业协同的牵引带动作用 丰富在地产业生态 提高招商引资效率和企业供应链管理能力 [5] - 优化临港高校专业设置 增加服务国家战略 匹配临港产业的人才供给 [5] 创新资源集聚 - 明晰创新业态 集聚创新资源 完善配套政策 大力吸引年轻人在临港创新创业 [1][6] - 聚合市场 资本 技术 人才等要素 进一步提升创新密度和强度 [6] - 帮助导入中试基地 共性技术平台 创新联合体等转化孵化机构 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5] 改革开放试验田 - 更好发挥改革开放试验田作用 持续抓好改革任务的扩围放量 在风险可控前提下推动扩大试点领域 适用范围和覆盖区域 [1][6] - 聚焦离岸金融 数据跨境流动等重点领域开展更大程度的先行先试 研究提出配套措施 监管规则和管理机制 [6] - 深化制度型开放 在探索发展离岸金融 推动数据跨境流动等重点领域形成一批标志性 引领性成果 [7] 营商环境优化 - 对标最高标准 最好水平 不断提高营商环境质量 把营商环境打造成为新片区的重要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1][6] - 强化招商服务一体化 建立企业全生命周期电子档案 实现政策精准推送与诉求实时响应 [6] - 持续扩大惠企政策"免申即享"覆盖面 [6] 主导产业发展 - 提升产业能级 紧扣智能汽车 高端装备 集成电路 民用航空和数字经济"4+1"主导产业 不断提升高端化 智能化 绿色化 融合化水平 [7] - 加快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 [7] - 强化科技创新 加快建设科技创新重要策源地 不断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水平 [7] 企业案例与基础设施 - 上海思格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聚焦新能源光伏发电 智慧储能 高效充电领域打造安全高效产品与解决方案 [3] - 上海国际再保险登记交易中心是首个落地临港新片区的国家级金融基础设施 [3] - 滴水湖人工智能创新港服务初创企业 提供全周期全方位支持 [3]
更好发挥试验田和增长极作用!陈吉宁用一整天时间调研临港新片区并主持召开座谈会
第一财经· 2025-09-18 12:18
园区发展与产业定位 - 打造资本与技术密集、产值附加值高的先进制造基地 [1][4] - 围绕主导产业细分赛道加强招商协同和优化产业布局 [4] - 将产业生态成熟度纳入园区考核体系并推动空间形态优化整合 [4] 制造业与产业链升级 - 始终把制造业发展摆在突出位置并提升整体竞争力引领力 [4] - 引导企业加强产业链创新链协同并强化研发功能 [4] - 发挥龙头企业对产业协同的牵引带动作用并提高供应链管理能力 [4] 科技创新与资源集聚 - 帮助导入中试基地、共性技术平台和创新联合体等转化孵化机构 [4] - 优化高校专业设置以增加服务国家战略和匹配产业的人才供给 [4] - 聚合市场、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提升创新密度和强度 [5] 金融与改革开放 - 上海国际再保险登记交易中心是首个落地临港新片区的国家级金融基础设施 [2] - 聚焦离岸金融和数据跨境流动等重点领域开展更大程度先行先试 [5] - 持续抓好改革任务扩围放量并扩大试点领域、适用范围和覆盖区域 [5] 营商环境与企业服务 - 建立企业全生命周期电子档案并实现政策精准推送与诉求实时响应 [6] - 持续扩大惠企政策免申即享覆盖面 [6] - 对标最高标准最好水平不断提高营商环境质量 [6] 主导产业与集群建设 - 紧扣智能汽车、高端装备、集成电路、民用航空和数字经济4+1主导产业 [6] - 不断提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水平 [6] - 加快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 [6] 创新创业与人才吸引 - 以更宽广胸襟、更有力政策、更便利服务集聚创新创业英才 [3] - 提供全周期全方位支持吸引更多创新创业者汇聚临港 [3] - 立足产业定位发挥区位优势契合年轻人创业方向 [3]
德业股份股价涨5.25%,泉果基金旗下1只基金位居十大流通股东,持有864.14万股浮盈赚取3309.66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5 02:35
公司股价表现 - 9月15日股价上涨5.25%至76.75元/股 成交额达12.97亿元 换手率1.89% 总市值694.16亿元 [1] 主营业务构成 - 逆变器业务占比47.77% 储能电池包占比25.69% 热交换器占比15.68% 除湿机占比7.36% 其他业务合计占比3.5% [1] 机构持仓动态 - 泉果旭源三年持有期混合A二季度增持270.26万股 累计持有864.14万股 占流通股比例0.96% [2] - 该基金当日浮盈约3309.66万元 最新规模112.01亿元 [2] 基金业绩表现 - 泉果旭源三年持有期混合A今年以来收益30.7% 近一年收益60.58% 成立以来亏损1.87% [2] - 基金经理赵诣任职期间最佳基金回报329.41% 现任管理规模130.81亿元 [3]
德业股份涨2.01%,成交额6.47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331.53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1 02:23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11日盘中股价上涨2.01%至71.56元/股 成交额6.47亿元 换手率1.01% 总市值647.22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1331.53万元 特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8.70%和9.86% 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24.48%和25.38%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21.88% 近5/20/60日分别上涨4.19%/27.67%/42.95% 年内1次登龙虎榜 [1] 主营业务与行业属性 - 公司主营蒸发器、冷凝器、变频控制芯片及环境电器产品 逆变器业务占比47.77% 储能电池包占25.69% 热交换器占15.68%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光伏设备-逆变器 概念板块涵盖逆变器、储能、BIPV等 [2] 财务与经营数据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5.35亿元 同比增长16.58% 归母净利润15.22亿元 同比增长23.18%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42.38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38.97亿元 [3] 股东结构变化 - 股东户数较上期增长76.28%至5.23万户 人均流通股减少20.57%至17284股 [2] - 香港中央结算增持948.08万股至3229.13万股 泉果旭源基金增持270.26万股至864.14万股 [3] - 广发小盘成长基金增持220.05万股至770.16万股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增持207.80万股至651.75万股 [3] - 交银先进制造新进持股585.05万股 广发高端制造退出十大股东 [3]
德业股份(605117):工商储高增驱动业绩,新兴市场优势稳固
华安证券· 2025-09-01 14:19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8] 核心观点 - 工商储业务高增长驱动业绩,新兴市场优势稳固 [1][7]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5.35亿元(同比+16.58%),归母净利润15.22亿元(同比+23.18%) [5] - 2025年Q2营业收入29.69亿元(环比+15.7%),归母净利润8.16亿元(环比+15.67%) [5]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5.50亿元/43.94亿元/51.23亿元,对应PE 16/13/11倍 [8][11] 业务表现 - 逆变器业务:25H1收入26.44亿元(同比+13.90%),毛利率47.83%,销售76.38万台(户储27.27万台+工商储4.29万台) [6] - 储能电池包业务:25H1收入14.22亿元(同比+85.80%),毛利率35.01%,与逆变器协同推广 [6] - 家电业务:除湿机收入4.08亿元(同比-10.30%),热交换器收入8.68亿元(同比-17.83%) [6] 增长驱动 - 工商储产品无库存影响,推出100kW-2.5MW模块化解决方案,具备高灵活性与成本优势 [7] - 新兴市场替代柴油发电机需求刚性,欧洲动态电价政策推动工商储需求 [7] - 亚非拉市场具备先发优势和渠道壁垒,欧洲去库存近尾声(东欧表现亮眼) [7] - 马来西亚产能布局应对美国关税政策不确定性 [7] 财务预测 - 2025E营业收入142.48亿元(同比+27.1%),2026E 180.66亿元(同比+26.8%) [11] - 2025E毛利率38.1%,2026E毛利率35.1% [11] - 2025E ROE 29.2%,2026E ROE 26.6% [11] - 2025E每股收益3.92元,2026E每股收益4.86元 [11]
研报掘金丨开源证券:德业股份Q2业绩符合预期,工商储出货高速增长,维持“买入”评级
格隆汇APP· 2025-08-28 09:3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5.22亿元 同比增长23.18% [1] - 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8.17亿元 同比增长1.72% 环比增长15.74% [1] - 上半年整体毛利率37.48% 第二季度毛利率37.71% [1] 储能逆变器业务 - 上半年总计销售储能逆变器31.56万台 同比增长47.41% [1] - 户用储能逆变器销售27.27万台 [1] - 工商储逆变器销售4.29万台 同比增长超过200% [1] 储能电池包业务 - 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4.22亿元 同比增长85.80% [1] - 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比例达25.78% [1] - 业务毛利率35.01% [1] 市场与需求 - 全球工商储需求快速提升 [1] - 欧洲工商储在补贴支持和FIT退坡催化下需求从0-1快速发展 [1] - 巴基斯坦 缅甸 尼日利亚及中东国家因电价高涨和断电频发导致工商储需求旺盛 [1] 公司治理 - 发布员工持股计划以提升员工凝聚力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