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公司(BMWYY)

搜索文档
多家跨国巨头纷纷推出“氢新计划”,背后有何玄机?
环球网资讯· 2025-09-19 06:58
跨国车企氢能战略布局 - 雷诺在2025慕尼黑车展推出Embleme氢燃料电池概念车 具备1000公里续驶里程和0.25风阻系数 [2][3] - 宝马与丰田签订燃料电池技术合作谅解备忘录 计划2028年前推出商业化氢燃料电池车型 [2][3] - 丰田联合东京都政府启动"TOKYO H2"计划 将氢燃料电池皇冠轿车投入出租车市场 [3] 氢能技术优势与性能表现 - 新一代丰田Mirai氢燃料电池车续航达850公里 能耗降低约10% 最高车速175km/h [3] - 氢能能量密度显著高于汽油 1公斤氢气能量相当于3公斤汽油 [6] - 氢燃料电池车加氢仅需5-10分钟 远超纯电动重卡2小时以上充电时间 [7] - 氢燃料电池系统支持-40℃低温启动 克服纯电动车高寒环境运行限制 [7] 产业战略考量与竞争格局 - 车企通过氢能技术合作降低燃料电池整体成本 促进市场普及 [3] - 氢能可平衡能源供需关系 绿氢技术实现零碳循环 [6] - 2035年氢气成本预计大幅下降 车企可构建能源生产到制造的垂直体系 [8] - 2050年氢能预计承担全球18%能源需求 其中交通领域占比达30% [8] 应用场景与市场前景 - 氢燃料电池商用车续航达600公里 优于纯电动重卡400公里续航 [7] - 物流运输领域优先受益于氢能车补能效率优势 [7] - 基础设施不足成为发展制约 部分地区通过"风光氢储"一体化项目降低绿氢成本 [9] 能源转型战略方向 - 行业避免单一能源路径依赖 构建"电氢并行"技术体系 [9] - 氢燃料电池汽车正从实验室走向市场前沿 成为跨国车企战略支点 [4] - 车企通过氢能布局抢占下一代技术制高点 重塑产业竞争格局 [5][8]
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中国已成为汽车产业创新策源地
财经网· 2025-09-18 21:57
德国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在2025年德国慕尼黑车展期间表示,中国已成为推动汽车产业创新的重要策 源地。这家跨国企业将继续坚定推进对华合作,携手中国伙伴在电动化与智能化领域开拓未来。(新华 社) ...
中德深度合作驱动宝马全球创新——访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
新华网· 2025-09-18 12:08
新华社德国慕尼黑9月17日电(记者胡晓明 李函林 邰思聪)在2025年德国慕尼黑车展期间,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 策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已成为推动汽车产业创新的重要策源地。面对全球车市的深刻变革,宝马将 继续坚定推进在华合作,携手中国伙伴在电动化与智能化领域开拓未来。 9月5日,在德国慕尼黑,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与新世代BMW iX3合影。 新华社发(宝马集团供图) 在智能化方面,宝马还与阿里巴巴、华为、DeepeSeek、Momenta等中国科技企业携手推进座舱数字交互和城区领 航辅助驾驶功能的研发。他说:"中国在很多方面已经成为创新之源。如果把德国工程能力与中国零部件供应和创 新实力相结合,将形成一个全新的产业组合。" 作为全球性企业,宝马在欧洲、中国及其他地区保持均衡布局。但在齐普策看来,中国的战略地位尤为关键。他 透露说,今年已三次访华,参加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海国际车展,并在北京与国家领导人会面,同时他透露将 于下个月第四次来华。"中国是我今年访问次数最多的国家,这足以说明它在宝马全球战略中的重要地位。" 齐普策表示,中国拥有14亿人口,是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竞争之激烈可想而知。但在他看来,这 ...
【快讯】每日快讯(2025年9月18日)
乘联分会· 2025-09-18 11:06
国内新闻 - 工信部就智能网联汽车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安全要求公开征求意见 构建三重安全保障 要求系统具备手部脱离检测及视线脱离检测能力 计划2026年正式发布 [6] - 商务部决定成立汽车流通行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等5家行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7] - 新疆霍尔果斯口岸2025年1-8月出口汽车25.8万辆 同比增长8.5% 其中电动汽车10.2万辆 同比增加45.2% 日均出口超600辆 [8] - 东风集团与襄阳国资成立合资公司 注册资本84.7亿元 专注智能汽车开发销售 东风集团以无形资产出资占比41.9% [9] - 零跑汽车宣布重启欧洲制造计划 2026年起在西班牙生产新车型 [10] - 广汽国际在印尼推出AION UT车型 售价3.25-3.63亿印尼盾(约14.06-15.70万元人民币) [11] - 哈啰Robotaxi获阿里巴巴战略投资 双方将深化智驾大模型及Robotaxi领域合作 [12] - 宁德时代钠电池能量密度达175Wh/kg 纯电续航超500公里 预计2026年批量供货 已通过新国标安全认证 [13] 国外新闻 - 韩国2025年1-8月电动汽车销量142,456辆 同比增长48.4% 占新车注册量12.7% [14][15] - 日本8月对美出口额同比下降13.8% 连续5个月下滑 汽车及机械产品出口大幅减少 [16] - 宝马将于2025年10月底在匈牙利生产iX3电动车型 2026年3月在欧洲销售 [17] - Waymo获旧金山国际机场自动驾驶出租车测试许可 将分阶段推出商业化服务 [18] 商用车 - 一汽解放荣获第五届中国质量奖提名奖 其卓越运营质量管理模式获认可 [20] - 京东汽车与采埃孚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 共同打造商用车后市场数智化服务生态 [21] - 中国重汽携9款专用车型亮相梁山专用汽车展 展示新能源化与智能化转型成果 [22] - 庆铃集团三款产品入选重庆重大产业技术创新产品 包括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运营及新能源车型开发项目 [23][24]
多家跨国巨头纷纷推出“氢新计划”,背后究竟有何玄机?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9-18 03:14
16 1 2 1258 - 1 - 1 - 1 - F18 9211 b 7 27 a r 面临新能源方兴未艾的发展局面,多家跨国车企正重新开启"氢能梦想"。 新技术克服短板 此次慕尼黑车展上,雷诺展示的Embleme氢燃料电池概念车是一款家用轿车,续驶里程达到1000公里,使用了很多轻量化材料,风阻系数达到了0.25, 并且很有赛博朋克的风格,宽体、流线、大轴距、前后灯组等时尚设计更为这款车增色不少。 据报道,近日宝马与丰田签订了有关燃料电池技术全面合作的谅解备忘录(MOU)。基于合作成果,宝马将推出具有品牌特色的燃料电池汽车产品; 此外,双方还将通过合作有效降低燃料电池技术的整体成本,从而促进氢燃料电池车在市场上的普及度。 另有报道称,丰田汽车已联手东京都政府,共同发起了一项名为"TOKYO H2"的氢能领先计划,预计将一批氢燃料电池的丰田皇冠轿车投入到东京的出 租车市场。此前,丰田发布了全新一代Mirai氢燃料电池乘用车,续航能力达到850公里,同时能耗下降了约10%,最高车速能达到175km/h左右。 对此,行业人士认为,在全球汽车产业向低碳化、零碳化加速转型的浪潮下,氢能源汽车正从实验室走向市场前沿 ...
荣耀Q2在欧洲市场出货量同比提升42%,跻身前四;宝马将于下月在匈牙利德布勒森工厂启动iX3量产丨智能制造日报
创业邦· 2025-09-18 03:09
智能手机市场竞争动态 - 华为三款旗舰手机开启降价促销 Mate X6最高降价2000元 Pura 80系列最高降价1500元 Mate 70系列最高降价1000元[2] - 荣耀第二季度欧洲市场出货量同比增长42% 成为增速最快的中国手机品牌 市场排名进入前四[2] 新能源汽车制造布局 - 宝马集团将于10月下旬在匈牙利德布勒森新工厂启动iX3电动车型批量生产 首辆车预计2025年底下线 2026年3月在欧洲市场销售[2] 智能穿戴设备增长预测 - 2025年中国智能眼镜出货量预计达284.6万台 同比增长116.4%[2] - 音频和音频拍摄眼镜出货量预计220.2万台 同比增长183.2%[2] - AR/VR设备出货量预计64.4万台 同比增长19.8%[2]
都市车间|百年积淀,东方破局——BBA的中国反击答卷
齐鲁晚报· 2025-09-18 02:32
核心观点 - 传统豪华车巨头BBA(奔驰、宝马、奥迪)正通过技术革新、本土化战略和产品布局,在电动化与智能化领域发起全面反击,以捍卫市场份额和豪华定义权 [1][5][6] 技术突破 - 奥迪与华为深度合作:Q6L e-tron搭载华为智驾系统,A5L燃油车首次引入华为ADS 2.0,智能驾驶能力实现质的飞跃 [2] - 宝马全面接入鸿蒙生态,开发AI语音交互功能,提升智能座舱本土化体验 [2] - 奔驰与本土自动驾驶公司Momenta联手,加速高阶智驾商业化落地 [2] - 宝马第六代大圆柱电池能量密度提升20%,2026年于沈阳投产 [2] - 奔驰研发全固态电池,续航有望提升80% [2] - 奥迪PPE平台支持800V高压快充,10分钟补能370公里 [2] 产品策略 - 奔驰推出纯电CLA:搭载L2++无图智驾和800V平台,定位50万元市场 [3] - 奔驰推出预售价217万元的"纯电大G",强化品牌稀缺性 [3] - 宝马砍掉低效燃油车(如1系),资源全面倾斜电动化 [3] - 宝马2026年国产"新世代车型",整合AI大模型与智能语音交互 [3] - 奥迪与一汽奥迪、中升控股合作新建10家轻量化网点,订单量飙升40% [3] - 上汽奥迪A5L Sportback搭载华为智驾,预售价23.59万元 [3] 本土化战略 - 奔驰上海研发中心聚焦MB.OS系统开发,打造适配中国市场的智能座舱 [4] - 宝马中国团队主导新世代车型数字体验,深度融合本土需求 [4] - 奥迪推行"油电共进"战略,将百年造车底蕴与华为智能科技结合 [4] - 奥迪E5 Sportback预售火爆,成为反击战先锋车型 [4] 市场竞争态势 - 中国新势力品牌以智能化和性价比发起攻势:理想汽车2024年销量同比激增33.1% [5] - 蔚来ET9以卓越驾控性能对标奔驰S级迈巴赫 [5] - BBA通过燃油车与纯电车型并行布局保持战略平衡,既守住现有市场又开拓未来空间 [5]
德国的世界第一,正在批量阵亡
投资界· 2025-09-17 08:21
文章核心观点 - 德国拥有全球近半数的隐形冠军企业 这些企业在高度细分领域占据全球领先地位 但近期面临成本上升和中国竞争加剧带来的破产潮 [4][5][10][20][24][26] 德国隐形冠军企业特征 - 定义标准:细分领域世界前三或大陆第一 年营业额不超过50亿欧元 不为外界熟知 [10] - 核心特征:根植于中小城镇 家族传承世代经营 员工离职率低工龄长 业务极度专精 [9] - 典型代表:旺众公司占据全球超50%手推车市场份额 柯尔伯公司垄断全球高速卷烟机市场 [13][14] - 组织结构:德国中小企业占比超99% 贡献55%GDP 吸纳70%就业 提供80%培训岗位 [17] 德国制造业体系优势 - 形成金字塔结构:大众/奔驰等巨头为塔尖 大量中小企业作地基 [17] - 专注缝隙市场:在巨头忽略的细分领域建立技术壁垒 如Flexi公司专注可伸缩狗绳行销90余国 [18] - 长期主义导向:家族控股不追求上市 避免短期业绩压力 [18] 当前面临的挑战 - 能源成本飙升:俄乌冲突导致能源价格暴涨 放弃俄罗斯廉价能源后成本压力加剧 [24] - 劳动力短缺:战后婴儿潮退休叠加低出生率 造成200万职位空缺 2035年缺口达700万 [24] - 中国竞争冲击:中国供应链质量提升且价格更低 替代德国零部件需求 如Gerhardi等百年企业破产 [20][26][27] - 巨头裁员关厂:大众/博世/采埃孚等宣布大规模裁员 本土中小供应商失去订单支撑 [20][27] 中德企业对比 - 世界500强数量:中国133家企业上榜 德国仅29家 [5] - 隐形冠军数量:德国拥有近1500家隐形冠军 中国不足100家 [10] - 产业模式差异:美国推动全球化导致去工业化 德国坚持高附加值技术密集型出口导向 [15]
BMW to start iX3 production at plant in Hungary's Debrecen from next month
Reuters· 2025-09-17 05:38
German luxury carmaker BMW will start series production of its iX3 electric model at a new plant in Debrecen, Hungary from the end of next month, the company said in a statement on Wednesday. ...
德国的世界第一,正在批量阵亡
创业邦· 2025-09-16 10:26
文章核心观点 - 德国在隐形冠军企业数量上全球领先 但近期面临破产潮 主要由于成本上升和中国汽车产业链崛起[5][7][30][36][37] - 隐形冠军企业定义为在细分领域占据绝对优势 年营业额不超过50亿欧元 不为外界熟知的中小型企业[9][10] - 德国隐形冠军成功源于高附加值制造业 家族长期经营 专注缝隙市场 形成金字塔式产业结构[19][21][22][23] - 中国隐形冠军数量不足100家 远低于德国的近1500家 需关注中小企业培育[10][12] 德国世界500强企业表现 - 2024年《财富》世界500强中德国占29席 中国133席[5] - 大众公司营业收入3484.08亿美元排名第11 利润179.45亿美元[6] - 宝马集团营业收入1681.03亿美元排名第41 利润122.05亿美元[6] - 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营业收入1656.38亿美元排名第42 利润154.17亿美元[6] - 拜耳集团亏损31.79亿美元 采埃孚亏损0.34亿美元[7] 隐形冠军企业特征与案例 - 旺众(Wanzl)占据全球手推车市场超50%份额 产品覆盖中国主要超市和机场[14][15] - 柯尔伯(Körber)高速卷烟机每分钟产量达1.2万支 服务全球150余家烟厂[16] - 福莱希(Flexi)300余名员工 可伸缩狗绳销往90余国 年营收未披露但细分领域领先[25][28] - 格哈迪(Gerhardi)为奔驰供应车标 2023年破产 系欧洲最大金属徽标供应商之一[30][34] 德国隐形冠军成功因素 - 中小企业占企业总数99% 贡献GDP55% 提供70%就业和80%培训岗位[22] - 专注高端缝隙市场 如迈森瓷器专攻高端陶瓷制品[23] - 家族企业主导 长期主义经营 非上市企业比例高[10][23] - 依托高附加值制造业 技术密集型产品抗产能转移能力强[21] 德国隐形冠军危机成因 - 能源价格飙升因俄乌冲突导致放弃俄罗斯廉价能源[34] - 劳动力缺口达200万人 2035年预计扩至700万人[34] - 中国汽车供应链崛起 产品质量提升且价格更低[36][37] - 本土中小企业难转移产能 如博世等巨头可迁厂中国但隐形冠军难以效仿[37] 中德隐形冠军对比 - 德国隐形冠军数量近1500家 中国不足100家[12] - 德国隐形冠军集中于制造业细分领域 中国在500强企业数量占优但隐形冠军培育不足[5][12] - 中国汽车产业链配套企业集体崛起 替代部分德国供应商[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