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孚能科技(688567)
icon
搜索文档
孚能科技:公司供应美国头部eVTOL公司的电池已进入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的第四阶段认证,目前进展顺利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9 12:16
业务合作 - 上海时的科技为公司重要客户 公司向其独家供应配套相关机型的第二代半固态eVTOL电池 [1] - 阿联酋企业Autocraft与时的科技签署采购协议 订单金额10亿美元 采购350架E20 [3] 产品与技术 - eVTOL电池相较于乘用车领域在能量密度 放电倍率 安全性要求显著提升 具有技术壁垒高 附加值高的特点 [1] - eVTOL电池占整机价值量较高 [1] - 公司供应美国头部eVTOL公司的电池已进入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第四阶段认证 目前进展顺利 [1] 投资者关注 - 投资者询问时的科技E20电池是否由公司提供 [3] - 投资者关注eVTOL电池对公司收入占比 [3] - 投资者询问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对公司eVTOL电池认证的最新进展及预计完成时间 [3]
孚能科技(688567.SH):深圳安晏已减持349.1万股公司股份
格隆汇· 2025-07-29 12:07
股东减持 - 持股5%以上股东深圳安晏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减持公司股份 [1] - 减持股份比例达到1% [1] - 公司于2025年7月29日收到减持告知函 [1]
孚能科技(688567) - 孚能科技关于持股5%以上股东权益变动触及1%刻度的提示性公告
2025-07-29 12:03
权益变动 - 深圳安晏权益比例从11.24%减至10.95%[3] - 2025年7月25 - 28日减持3490953股[6] - 持股从137327573股减至133836620股[6] 变动说明 - 不触及要约收购,不涉及披露报告书[7][8] - 系履行减持计划,不影响控股股东[7] 后续安排 - 深圳安晏仍处减持期,公司将督促合规信披[10]
孚能科技:公司第二代半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达330Wh/kg,计划于2025年下半年量产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9 09:11
半固态电池能量密度 - 公司半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远高于液态电池 [2] - 第二代半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达330Wh/kg 计划2025年下半年量产 [2] - 第三代半固态电池能量密度提升至400Wh/kg 预计2026年量产 [2] 半固态电池安全性能 - 公司半固态电池可通过针刺测试 [2] - 热箱加热测试温度超过200℃ 安全性能优异 [2]
孚能科技(688567.SH):供应美国头部eVTOL公司的电池已进入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的第四阶段认证
格隆汇· 2025-07-29 09:00
业务合作 - 上海时的科技为公司重要客户 公司向其独家供应配套相关机型的第二代半固态eVTOL电池 [1] 产品技术优势 - eVTOL电池相较于乘用车领域在能量密度 放电倍率 安全性要求显著提升 具有技术壁垒高 附加值高的特点 [1] - eVTOL电池占整机价值量较高 [1] 认证进展 - 供应美国头部eVTOL公司的电池已进入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的第四阶段认证 目前进展顺利 [1]
孚能科技: 孚能科技股东减持计划时间届满暨减持股份结果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28 16:26
股东减持基本情况 - 股东上杭兴源减持前持有公司股份36,413,791股,占总股本比例2.9796% [1] - 股东身份为IPO前持股5%以上股东,非控股股东、实控人或董监高成员 [2] - 持股来源均为IPO前取得,无一致行动人 [2] 减持计划实施结果 - 减持期间为2025年4月28日至2025年7月25日,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累计减持12,176,763股,占总股本0.9964% [2] - 减持价格区间为16.00~17.49元/股,减持总金额205,804,425.96元 [2] - 实际减持比例0.9964%低于原计划上限2.9796%,剩余未减持股份24,237,028股,当前持股比例降至1.9832% [2] 减持计划执行情况 - 减持计划首次披露日期为2025年4月22日,实际执行与披露计划一致 [2][3] - 未设置最低减持数量要求,且未提前终止减持计划 [3] - 大宗交易方式未实施减持,全部通过集中竞价完成 [2]
孚能科技(688567) - 孚能科技股东减持计划时间届满暨减持股份结果公告
2025-07-28 10:16
减持前情况 - 上杭兴源持有公司股份36,413,791股,占总股本2.9796%[2] 减持计划 - 计划减持不超36,413,791股,不超总股本2.9796%[3] 已减持情况 - 2025年4 - 7月累计减持12,176,763股,占总股本0.9964%[3] - 减持总金额205,804,425.96元[3] 减持后情况 - 截至公告披露日,上杭兴源持股24,237,028股,占总股本1.9832%[3] 减持细节 - 首次披露日期为2025年4月22日[5] - 减持方式为集中竞价,价格区间16.00 - 17.49元/股[5]
孚能科技:上杭兴源0.9964%减持完成
快讯· 2025-07-28 10:04
股东减持情况 - 上杭兴源股权投资合伙企业原持股3641.38万股 占公司总股本2.9796% [1] - 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减持1217.68万股 占公司总股本0.9964% [1] - 减持价格区间为16-17.49元/股 合计套现2.06亿元 [1] 持股变动结果 - 减持后持股数量降至2423.7万股 持股比例降至1.9832% [1] - 本次减持计划实施期限已届满 [1]
固态电池行业周报(第七期):固态电池材料持续取得突破,电池中试节奏加快-20250727
开源证券· 2025-07-27 11:3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固态电池正从实验室阶段向量产验证阶段发展 2025 年底小批量装车试验 2026 - 2027 年普遍装车试验 低空、机器人、AI 等新兴应用场景打开市场空间 产业化落地有望提速 建议关注固态电池板块后续行情表现 推荐标的宁德时代 受益标的涵盖设备、电池、正极及电解质等多个领域 [3][2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本周板块回顾 - 本周板块涨跌幅:7 月 21 日 - 7 月 25 日 Wind 固态电池指数 +3.5% 2025 年累计 +25.5% 同期沪深 300 指数 +4.9% 统计范围内相关标的平均 +2.8% 日均交易额 464 亿元 较上周 +41.4% 设备(+6.8%)、导电剂(+3.7%)涨幅靠前 仅电解质复合膜(-0.3%)、铝塑膜(-0.6%)下跌 涨幅前五标的为纳科诺尔、星云股份等 跌幅前五标的为*ST 威尔、天铁科技等 厦钨新能、安孚科技发布业绩快报 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均同比增长 [4][11][14] - 周观点:材料方面 华盛锂电完成多种固态/半固态电池适配材料实验室试制 泰和科技多个项目处于中试阶段 当升科技开发双相复合超高镍正极材料 电池方面 中试、量产节奏加快 孚能科技半固态电池实现 GWh 级出货 豪鹏科技半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达 950Wh/L 已送样 蜂巢能源计划 2025Q4 量产半固态电池 设备方面 清研纳科交付国内首台高速宽幅干法电极设备 [23][24][26] 行业动态 - QuantumScape 深化与大众 PowerCo 固态电池合作 7 月 23 日宣布扩大战略合作 PowerCo 未来两年将提供高达 1.31 亿美元付款 [28] - 清研纳科交付国内首台高速宽幅干法电极设备 7 月 24 日交付 幅宽 800mm 速度最高 50m/min 具备无溶剂、低能耗、高效率优势 [24][29] - 中自科技与电子科大合作推进固态电池商业化 7 月 25 日表示依托高校成果和自身能力将实验室成果商业化 获授权发明专利与固态电池及其核心材料制备方法相关 [30] 个股动态 - 华盛锂电完成固态电池材料实验室试制 已完成多种固态/半固态电池适配材料试制 如半固态电解质添加剂等 [3][23][31] - 三孚新科 3D 复合铜箔可应用于固态电池等领域 目前处于下游电池厂商送样测试阶段 具体量产时间待定 [32] - 孚能科技半固态电池实现 GWh 级出货 成本较液态电池仅高 5% - 10% 具备经济性和市场竞争力 [3][26][33] - 泰和科技多项固态电池材料项目中试推进 多个项目处于中试阶段 部分已完成小试 [3][23][34] - 豪鹏科技半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达 950Wh/L 已向穿戴类客户送样 适配 AI 硬件需求 未来将配合客户量产 [3][26][35] - 当升科技固态电池正极材料适配人形机器人 开发双相复合超高镍正极材料 适配全固态电池体系 可解决高倍率放电稳定性问题 [3][23][36] - 蜂巢能源计划 2025Q4 量产半固态电池 将于 2025 年第四季度在 2.3GWh 半固态量产线上试生产第一代 140Ah 半固态电池 2027 年开始大规模供应 [3][26][37]
宁德时代成立新公司;孚能获定点;楚能再下订单;瑞浦净亏大幅收窄;欣旺达20GWh项目受理;湖南裕能落子马来西亚;比亚迪申请新专利
起点锂电· 2025-07-27 07:28
新能源公司成立与投资 - 宁德时代成立东营时代零碳新能源科技公司,注册资本100万元,业务涵盖碳减排、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及储能技术研发[2] - 湖南裕能拟在马来西亚投资9万吨锂电池正极材料项目,总投资约9.5亿元人民币,同时推进西班牙5万吨项目[12][13] - 南京锂泰新能源完成千万元天使轮融资,资金用于锂电池安全消防技术研发及产业化推进[15] - 物科金硅获得战略投资,专注于硅碳负极材料研发,具备单炉吨级制备能力并与陕西有色达成战略合作[20] 电池技术合作与创新 - 孚能科技获广汽集团定点开发通知书,将供应基于SPS超级软包设计的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组[3] - 蜂巢能源龙鳞甲二代电池下线,全球首款量产800V三元增混电池,电量65KWh并支持5C超充[7] - 比亚迪申请新专利,可在电池包尺寸不变情况下增大续航里程[9][10] - 逸飞激光交付46系大圆柱电池量产线,从设计到验收仅用112天[23] 产能扩张与项目建设 - 欣旺达义乌20GWh动力电池项目二期环评获受理,建成后将形成年产20GWh产能[8] - 江苏烨晨新材料年产40万吨负极材料前驱体项目获批,占地105亩[14] - 鼎胜新材将年产80万吨电池箔项目建设期延至2027年12月,因资金安排变化[16] - 贵州毕节磷煤化工一体化项目开工,总投资730亿元,一期包括50万吨磷酸铁和30万吨磷酸铁锂产能[18][19] 产业链上下游合作 - 创明新能源与平高集团储能科技签订战略协议,共同开发移动储能解决方案[4] - 楚能新能源与诺德股份签订五年16万吨铜箔采购协议,推进固态电池协同创新[5] - 紫江新材51%股份被威尔泰以5.46亿元收购,切入锂电池材料领域[17] 企业业绩与市场表现 - 瑞浦兰钧上半年收入预计93-98亿元,同比增长22.4%-29%,净亏损收窄84.8%-92.4%[6] - 长城汽车Q2营收523亿元,同比增长7.8%,净利润45.86亿元,同比提升19.46%[37] - 比亚迪第13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车型为仰望U7[38] - 特斯拉Model 3全球销量突破300万辆,推出限时购车权益[42] 锂电池回收与循环利用 - 黑龙江鹤岗市1.8万吨废旧锂电池循环利用项目公示,分两期建设[29] - 广东梅州市拟审批4.8万吨废旧锂电池资源化利用项目,投资6.51亿元[30][31] - 江西瑞昌市拟建3.8万吨锂电回收项目,包括磷酸铁锂和三元锂电拆解线[33] 行业数据与趋势 - 2024年中国锂电池叠片设备市场规模36亿元,预计2027年达98亿元,年复合增速39.6%[25] - 叠片设备第一梯队企业包括先导智能和格林晟,第二梯队有光大激光等6家企业[25] 汽车行业动态 - 小鹏MONA M03累计交付突破15万辆,连续10个月位居A级纯电轿车销量冠军[36] - 奇瑞计划全年销量200万辆,营收突破6000亿元,冲刺全球前十[39] - 三菱汽车退出中国市场,终止与沈阳航天三菱的合资合作[40][41] - 宝马在南京设立全资信息技术公司,成为亚洲最大研发基地[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