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制造

搜索文档
亿纬锂能20250927
2025-09-28 14:57
公司概况 * 亿纬锂能是一家成立于2001年的电池制造商 从锂原电池起家并迅速成为行业龙头 于2009年IPO上市后开拓消费电池赛道 并从2015年开始切入动力和储能电池赛道[9] * 公司通过全路线布局策略迅速崛起 在技术路线未确定前进行全面布局 包括与SK合作三元软包 并逐步发展三元方形、碟片肌理、大圆柱等差异化路线[2][9] * 公司创始人刘金成博士拥有40多年的电池研发经验 管理层背景深厚 公司股权结构稳定 实控人刘金成及其爱人合计持股约39.85% 并实施员工持股和股票激励计划以留住人才[10][11] 储能业务发展 * 亿纬锂能全球储能电芯出货量排名第二 2025年预计出货超80GWh 2026年预计超120GWh[2][5][14] * 储能业务高增长受益于国内自主配政策超预期和海外市场需求增加 目前60%以上产品直接或间接出口海外 客户包括华为、阳光、POWIN、瓦锡兰和ABS等[3][5][14] * 2025年全球储能市场预计增长60%达到520GWh 2026年行业增速预计降至40%左右 并保持30%的复合增速[2][5][14] * 公司在国内储能市场份额快速提升至15%-20% 仅次于宁德时代[14] 动力电池业务发展 * 动力电池2025年产能利用率接近满产约80% 预计出货50GWh 2026年预计达90GWh[2][6][20] * 大圆柱电池是主要增量 2025年出货约5GWh(主要给宝马) 2026年有望达到20GWh[6][18] * 公司市场份额约3% 与龙头企业有差距但发展空间巨大 商用车方面是宁德时代之外份额最高的厂商 2025年出货量超过10GWh[18] * 乘用车方面 小鹏、领跑等爆款车型推动公司产能利用率从2024年的50%-60%提升到2025年的70%-80%以上[18] 技术优势与布局 * 公司是国内最早布局大铁锂的厂商之一 主打碟片方案 相比卷绕方案具有平整度更高、循环寿命更长等优势[3][13][15] * 随着电芯向600安时及以上迭代 碟片技术优势显现 公司该技术非常成熟 缺陷率达到PBB级别[3][16] * 公司积极布局固态电池新技术领域 到2025年底将具备2GWh制造能力 并实现400Wh/kg以上能量密度 应用在机器人、低空飞行器、AI等领域[3][27] * 公司采取多路线并存的发展策略 目前聚焦于碟片贴锂和大圆柱两条主要技术路线[10][13] 财务表现与盈利能力 * 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30%[3][12] * 预计2025年整体盈利40-47亿元 2026年利润有望超过80亿元[2][8][27] * 预计2025年消费电池营收100亿元 动力储能营收500亿元 总体营收600-710亿元[3][12] * 公司整体出货量2025年预期130-140GWh(同比增长60%) 2026年接近200GWh或更高[20] * 盈利弹性大:若每瓦时利润增加1分钱 将增加20亿元利润 2025年动力储能单瓦时盈利约2分钱 预计2026年提升至3分甚至更高[2][7][21] 分业务盈利详情 * **动力电池**:单瓦时盈利从2024年的2分提升至2025年的3分 预计2026年达4分以上;2025年动力业务利润预期15亿元 2026年可能翻倍[18][19] * **储能电池**:2025年单瓦时盈利普通铁锂约2分 大铁锂可达3分以上 海外基地可能达5分左右;预计2026年储能业务利润贡献约30亿元[17][21] * **消费电池**:2025年净利润预计15-20亿元(其中锂原电池贡献约6亿元) 明年预期增长10%[22][24][25] * **投资收益**:来自思摩尔(持股约30%)及其他投资 2025年总计约5-10亿元[26] 其他业务板块 * **圆柱电池**:2025年预计出货12亿颗 2026年可能达14亿颗;马来西亚工厂已投产 2025年预计贡献1.5亿颗产量[23] * **锂原电池**:市占率约50% 毛利率维持在35%-40% 2025年营收约25-30亿元 是稳定现金流来源[12][22][24] 总结与展望 * 公司从2025年开始进入经营拐点 受益于储能行业超预期发展、全球份额提升及满产满销状态[27] * 动力储能板块是公司最具利润弹性的板块 预计2025年贡献接近30亿元利润 2026年达50-60亿元[21] * 2025年总利润空间接近75-80亿元 2026年可能超过100-110亿元[27] * 公司2025年乐观估值目标为2500亿以上市值[27]
重磅,固态电池重大突破,清华团队攻克关键难题,国际顶刊《自然》收录
36氪· 2025-09-28 10:05
电车续航翻倍不是梦!清华大学最新固态电池研究出炉。 车东西9月28日消息,日前,清华大学化工系张强教授团队拿出固态电池研发最新进展,合作提出"富阴离子溶剂化结构"设计新策略,成功开发出一种新 型含氟聚醚电解质。 这种材料可以使固态电池实现高达604Wh/kg的重量能量密度和1027Wh/L的体积能量密度,这些数据几乎是当今最先进商用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的两倍。 目前,该研究已被国际顶级期刊《自然》收录。 ▲该篇论文被《自然》收录 在高能量密度的基础上,这款电池的寿命表现和安全性也很好。电池可以实现在超过500次循环后仍保持高容量,且在满电状态下成功通过了针刺测试。 可以说,这项工作为制造实用、安全且具备超高能量密度的电池提供了一份经过验证的科学路线图,有望加速交通运输及更广泛领域的电气化转型进程。 01.解决电池不稳定性,清华大学拿出创新手法 研究显示,这项突破的核心创新在于一种新型的"原位构筑"含氟聚醚基聚合物电解质(FPE-SPE)。 通过对锂离子周围的"溶剂化结构"进行精密调控,研究人员成功解决了长期困扰高容量富锂锰基氧化物(LRMO)正极的关键性界面不稳定性问题。 ▲氟聚醚基聚合物电解质的设计原理图 L ...
公安部公布8起典型案例:制售伪劣柴油60余吨,涉案金额1.17亿元
中国能源报· 2025-09-28 04:02
近年来,按照公安部统一部署,全国公安机关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紧密结合提 振消费专项行动和"昆仑"系列专项工作,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坚持依法严厉打击各类侵犯 知识产权和制售伪劣商品犯罪活动,切实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有效保障群众消费 安全,积极助力质量强国建设。今年以来, 全国共立案侦办相关刑事案件1.4万起,集中 侦破湖北谢某红等人制售伪劣拼装汽车案、重庆杨某某等人销售假冒品牌电动车电池案等 一批重大案件,打掉一批职业化犯罪团伙,摧毁一批跨区域犯罪产业链条 。 工作中,各地公安机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法理念,紧紧围绕对提振消费牵动性强、增 长空间大、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产品,依法严打侵权假冒 犯罪,强化破案攻坚,形成强力震慑;协同市场监管、消防救援等部门推进涉消防产品、 城镇燃气、电动自行车安全等"一件事"全链条治理,推动构建闭环监管机制;强化行刑衔 接、纪法衔接,畅通案件双向移送渠道,通过向有关部门发送"公安提示函"等有益做法, 深化以案促改促治,推动堵塞漏洞和薄弱环节,助力源头治理和综合治理;积极拓宽便民 利企交流咨询、举报投诉渠道,开通上线全国环境资源和食品药品犯罪线 ...
固态电池,取得新进展!
证券时报· 2025-09-28 02:09
新进展。 据科技日报报道,日前,清华大学化工系教授张强领衔的团队在锂电池聚合物电解质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 展,为开发实用化的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固态锂电池提供了新思路与技术支撑。相关成果已在线发表于 《自然》。 值得一提的是,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日前联合印发的《电子信息制造业2025—2026 年稳增长行动方案》明确指出,通过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相关领域重点专项,持续支持全固态电池等前沿技 术方向的基础研究。 得益于优化的界面性能,采用该电解质组装的富锂锰基聚合物电池表现出一系列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基于 该电解质构建的8.96Ah(安时)聚合物软包全电池在施加1MPa(兆帕)外压下,能量密度实现跨越式提 升,达到604Wh/kg,远超当下商业化电池。 此外,该电池在满充状态下顺利通过针刺与120摄氏度热箱(静置6小时)安全测试,未出现燃烧或爆炸现 象,展现出优异的安全性能。未来,该研究成果有望为成熟的固态电池产品研发提供重要技术参考。 另据武汉大学消息,该校集成电路学院杨培华课题组在聚合物固态电池领域取得新进展。 该课题组通过构建新型阳离子—两性离子聚合物电解质,为发展安全、高能量密度的固态电池提供了 ...
宁德时代派遣2000名工人赴欧洲建厂,西班牙官员:中国是电池领域领先者
观察者网· 2025-09-28 01:04
中国企业欧洲电池工厂建设 - 中国企业派遣数千名工人前往欧洲建设尖端汽车电池工厂 凸显欧洲在电动汽车电池领域技能和专业知识方面的巨大差距 暴露欧洲对中国技术的依赖 [1] - 宁德时代计划派出2000名工人 在西班牙与斯泰兰蒂斯集团合资建设价值40亿欧元的电池工厂 [1] - 远景动力和国轩高科等中企也正在同欧洲方面展开合作 [1] 宁德时代欧洲项目进展 - 宁德时代承诺在西班牙工厂建成后招聘并培训当地工人运营 类似2022年投产的德国电池工厂模式 [1] - 宁德时代在匈牙利建造规模更大的70亿欧元工厂 [1] - 为建设西班牙工厂 公司将分批派遣总计2000名自有员工参与建设 这一数字在中国对欧洲工业项目中前所未有 [5] 欧洲电池行业格局变化 - 欧洲"电池一哥"北伏(Northvolt)破产 欧洲最有希望制衡中国电动车电池制造商的努力告终 [1][6] - 瑞典电池巨头北伏于今年3月12日正式在瑞典申请破产 [6] - 德国大众汽车与中国的国轩高科合作 在德国和西班牙瓦伦西亚建设工厂 [5] 欧洲能源基础设施需求 - 今年4月底伊比利亚半岛大停电影响约6000万人 暴露欧洲电网韧性和能源政策严重弊端 [1][7] - 大停电引发对升级电网"迫切需求"的讨论 可再生能源在电力供应组合中角色日益重要 [9] - 分析人士指出此次大停电或将成为中国企业进军欧洲能源基础设施市场的重要契机 [9] 欧洲政府态度与支持 - 斯泰兰蒂斯集团获得欧盟"下一代基金"2.98亿欧元资金用于与宁德时代合作项目 [6] - 西班牙两大主要政党均支持电池厂建设项目 左翼总理桑切斯积极寻求与中国开展贸易投资合作 [6] - 西班牙政府官员表示在电动汽车电池方面中国是领先国家 希望与中国投资建立生态系统 [6] 技术合作与知识转移 - 宁德时代欧洲区总经理表示公司准备与欧洲规模较小、技术较落后的电池制造商合作 帮助他们扩展业务 [2] - 西班牙阿拉贡自治区副主席认为宁德时代生产电池将消除人们对斯泰兰蒂斯集团工厂可行性的疑虑 保障该地区汽车行业未来 [2] - 西班牙智库专家表示需要借助中国技术改善电网 特别需要从中国企业获得储能技术 [9]
固态电池,取得新进展!
证券时报· 2025-09-27 14:21
对此,张强团队提出"富阴离子溶剂化结构"设计新策略,成功开发出一种新型含氟聚醚电解质。该电解 质通过热引发原位聚合技术,有效增强了固态界面的物理接触与离子传导能力,显著提升了锂电池的耐 高压性能和界面稳定性。 得益于优化的界面性能,采用该电解质组装的富锂锰基聚合物电池表现出一系列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基 于该电解质构建的8.96Ah(安时)聚合物软包全电池在施加1MPa(兆帕)外压下,能量密度实现跨越 式提升,达到604Wh/kg,远超当下商业化电池。 此外,该电池在满充状态下顺利通过针刺与120摄氏度热箱(静置6小时)安全测试,未出现燃烧或爆炸 现象,展现出优异的安全性能。未来,该研究成果有望为成熟的固态电池产品研发提供重要技术参考。 新进展。 据科技日报报道,日前,清华大学化工系教授张强领衔的团队在锂电池聚合物电解质研究领域取得重要 进展,为开发实用化的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固态锂电池提供了新思路与技术支撑。相关成果已在线发 表于《自然》。 当下固态电池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仍面临两大难题:一是"固—固"材料之间因刚性接触导致的界面接触 差;二是电解质难以在宽电压窗口下同时兼容高电压正极与强还原性负极的极端化学环境。 ...
300185,突发利好
证券时报· 2025-09-27 13:48
通裕重工技术突破与业绩表现 - 成功交付世界直径最大碾环机核心部件主辊轴 该部件采用313吨钢锭为坯料 最终成型为160余吨核心锻件 展现重型装备制造领先工艺水平[1] - 上半年实现净利润0.61亿元 同比增长49.7% 截至9月26日该股年内上涨22.18% 最新A股市值达122.37亿元[1] 固态电池技术研发进展 - 清华大学团队开发新型含氟聚醚电解质 基于该电解质构建的8.96Ah聚合物软包全电池能量密度达604Wh/kg 并通过针刺与120摄氏度热箱安全测试[4] - 固态电池被广泛视为下一代锂电池方向 富锂锰基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体系展现能量密度突破600Wh/kg潜力[4] 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 - 预计2030年全球固态电池出货量达614.1GWh 市场规模迈入千亿元级别 2025年商业化落地进程有望加速[5] - 产业从单一技术竞争转向全链条生态协同 可拓展低空机器人和数据中心等新兴市场[5] 企业固态电池布局动态 - 长安汽车预计2026年实现固态电池装车验证 2027年推进全固态电池量产 能量密度达400Wh/kg[6] - 中伟股份固态电池材料出货近50吨 天奈科技CNT供货量占据市场绝大部分份额[6] - 盟固利富锂锰基正极材料通过头部企业小试认证 固态电解质产品完成技术定型[5] - 曼恩斯特完成干湿法双线产品布局 已出货多款设备并获客户认可[5] 固态电池概念股市场表现 - 今年以来概念股平均上涨50.83% 其中7股累计涨幅翻倍 包括上海洗霸 先导智能 德福科技等[7] - 9月以来融资净买入超1亿元概念股达21只 宁德时代以58.55亿元融资净买入额居首[10][11] - 宁德时代获36家机构给予积极型评级 先导智能 国轩高科 赣锋锂业融资净买入额分别为51.25亿元 10.56亿元和8.22亿元[10][11]
300185,突发利好!固态电池材料新进展,产业化已进入"冲刺阶段"
证券时报· 2025-09-27 11:58
固态电池技术进展 - 清华大学团队开发新型含氟聚醚电解质 采用富阴离子溶剂化结构设计策略 显著提升锂电池耐高压性能和界面稳定性 [2][3] - 基于新型电解质构建的8.96Ah聚合物软包全电池能量密度达604Wh/kg 远超商业化电池水平 并通过针刺和120摄氏度热箱安全测试 [3] - 富锂锰基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体系展现能量密度突破600Wh/kg潜力 被广泛视为下一代二次锂电池重要发展方向 [2][3] 产业化进程与市场前景 - 2025年固态电池商业化落地进程有望持续加速 2030年全球出货量预计达614.1GWh 市场规模迈入千亿元级别 [4] - 固态电池将逐步替代现有液态锂电池在新能源汽车和储能领域应用 并开拓低空、机器人和数据中心等新兴市场 [4] - 产业从单一技术竞争转向全链条生态协同 成为重构全球汽车价值链的关键变量 [4] 企业布局与产能建设 - 长安汽车预计2026年实现固态电池装车验证 2027年推进全固态电池逐步量产 能量密度目标400Wh/kg [5] - 盟固利富锂锰基正极材料通过头部企业小试认证 固态电解质产品完成技术定型并通过中试认证 [4] - 曼恩斯特完成干湿法双线产品布局 已出货多款设备并取得客户认可 [4] 材料供应与产业链合作 - 中伟股份与境内外固态电池头部客户均有业务合作 现阶段固态电池材料出货近50吨 [6] - 天奈科技向多家知名固态电池厂家供货 CNT产品在固态电池领域占据绝大部分市场份额 [6] 资本市场表现 - 今年以来固态电池概念股平均上涨50.83% 其中7股累计涨幅翻倍包括上海洗霸、先导智能等 [7] - 9月以来融资净买入逾1亿元的固态电池概念股有21只 宁德时代、先导智能等融资净买入额居前 [7] - 宁德时代获得36家机构给予"积极型"评级 公司创新产品持续推出并成功登陆香港联交所 [7] 高端装备制造突破 - 通裕重工成功交付世界直径最大碾环机核心部件主辊轴 采用313吨钢锭坯料最终成型160余吨核心锻件 [2] - 公司上半年实现净利润0.61亿元 同比增长49.7% 今年以来股价上涨22.18% 最新市值122.37亿元 [2]
我国科学家在固态电池聚合物电解质领域取得重要研究进展
科技日报· 2025-09-27 05:15
对此,张强团队提出"富阴离子溶剂化结构"设计新策略,成功开发出一种新型含氟聚醚电解质。该电解质通过热引发原位聚合技术,有效增强了固态界面的 物理接触与离子传导能力,显著提升了锂电池的耐高压性能和界面稳定性。 得益于优化的界面性能,采用该电解质组装的富锂锰基聚合物电池表现出一系列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基于该电解质构建的8.96Ah(安时)聚合物软包全电池 在施加1MPa(兆帕)外压下,能量密度实现跨越式提升,达到604Wh/kg,远超当下商业化电池。此外,该电池在满充状态下顺利通过针刺与120摄氏度热 箱(静置6小时)安全测试,未出现燃烧或爆炸现象,展现出优异的安全性能。未来,该研究成果有望为成熟的固态电池产品研发提供重要技术参考。 (文章来源:科技日报) 当下,新能源汽车、电动飞行器、人形机器人等快速发展,对动力系统提出了更高要求,开发兼具高能量密度和优异安全性能的电池器件已成为紧迫需求。 日前,清华大学化工系教授张强领衔的团队在锂电池聚合物电解质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为开发实用化的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固态锂电池提供了新思路 与技术支撑。相关成果已在线发表于《自然》(Nature)。 固态电池凭借其高能量密度和本 ...
韩国数据中心发生火灾致政府网络瘫痪,“由LG新能源生产的电池引发”
观察者网· 2025-09-27 03:02
据韩联社、Digital Daily等韩媒消息,9月26日晚,位于大田市的韩国国家情报资源管理院(以下简称 为"情报资源管理院")发生火灾,导致647项政府业务系统运行中断。目前,官方已证实,事故是由一 块锂离子电池起火导致,引发韩国舆论争议。另有业内人士透露称,涉事电池是由韩国LG集团旗下子 公司LG新能源(LG Energy Solution)的前身LG化学生产。 今日上午,韩行政安全部次官金旻载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火灾发生于情报资源管理院的计算机机房, 当时恒温恒湿装置已停止运转,因机房内温度升高,恐导致服务器等设备过热,遂主动提前切断了服务 器等设备的电源。 据了解,韩国国家情报资源管理院属行政安全部旗下,在大田、光州、大邱等地设立有数据中心,共配 备可提供约1600项政府业务服务的信息系统。而此次火灾受到影响的647个系统均位于大田的数据中 心。受影响的服务包括移动身份识别系统、网上政务平台等多个重要民生领域。 该人士介绍道,锂电池起火通常由热失控引起,一旦着火,往往会持续燃烧,直至内部化学反应完成。 火势看似熄灭后又复燃的情况也不少,因此灭火时间必然会拉长。 26日晚间,位于大田市的韩国国家情报资 ...